《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55页)

合集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新课导入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明白并深入了解了本文的说 明对象,体会了本文说明语言的严密性。这 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 确、生动和典雅。
任务一 1.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 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 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举例子
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 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个星期。 作用:举大连和北京两地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 时间不同的例子,具体、科学地说明沿海地区 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从而说明影 响物候的经度差异,极具说服力。
分析加点词的效果 ……一词本义是……,在文中是……意思,在 文中起……作用,说明了说明对象……特征,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 候知识。
不能,“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 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件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 富的物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许多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体会下列语句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大地苏醒是拟人的写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 发”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次第用的典雅,给人带 来春色,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文章的可读性。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 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 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丰富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
等次。即等级高低的意思。
词语集注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黄鹂。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美学追求
大自然的语言启示我们要追求美 学。我们应该欣赏自然的美丽和 神奇,感受大自然的韵味和魅力
,培养自己的美学素养。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文章结构分析
文章结构图
文章结构图应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 三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过渡。
主体部分应详细阐述文章的主题和观 点,包括对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的解读和分析。
第四段
总结全文,强调文章的 主题和观点,并给出自
己的看法和启示。
写作手法分析
语言风格
竺可桢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表达准确,没有过多的修饰 和冗长的句子。这种风格使得文章易于理解和接受,也符 合科学论文的特点。
论证方法
竺可桢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 例、对比、归纳等。这些方法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有说服 力,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动物行为
动物的行为也是大自然的语言的一种 表现形式。例如,蚂蚁搬家预示着天 快要下雨了,蜜蜂的舞蹈则传递着花 粉和蜜源的信息。
大自然的语言的内涵
自然规律
大自然的语言内涵之一是自然规 律。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语言,我 们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各种规律,
如季节更替、生态平衡等。
生命智慧பைடு நூலகம்
大自然的语言还蕴含着生命的智慧 。通过研究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可 以领悟到生命的奥秘和智慧,从而 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
天气变化中的指示作用。
02
拟人
在文章中,竺可桢也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和性
格,使得描述更加富有情感色彩。例如,“太阳打了个哈欠”,这样的
描述使得太阳仿佛有了生命。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 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 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 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备查 03 字词清单 04 初读课文
05 精读课文 06 课堂小结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熟记 “翩”“谚”“匿”等字的读音;熟记“翩然”“销声匿 迹”“萌发”“悬殊”等字的字形;理解“销声匿迹”“草长莺 飞”等成语的意思;识记有关竺可桢的文学常识。(重点) 2.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重、难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 究实证的科学态度。(素养)

土润溽暑④
(续表)
三候 王瓜生 麦秋至
举例子
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 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打比方
作比较
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 的“活的仪器”, 生动形象,突出了生 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 要作用。
用生物与气象仪器 作比较,突出了通 过生物观测物候的 特点——灵活多 变,复杂多样。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5张ppt)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5张ppt)
筛选信息之法:关注说明目的
03 理清逻辑
本文的【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引出说明对象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重要作用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述研究价值

探究局部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第一层: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第三层: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第四层:研究意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 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差异。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 可以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
么?
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概括不出“物候”概念?
第2段段首: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语言表述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 第1、2句中的划线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划线词语则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特色二:生动形象
课文第一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 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 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决 定 物 候 现因 象素 来 临 的
纬度的差异(首先) 影响程度
经度的差异(第二) 高下的差异(第三)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 到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 现象的理解。
•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 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 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 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 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 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 突出地写出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其中“左右”一词对“十天”做了一个限定,表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合作探究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 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 突出地说明了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日期; 3.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6. ……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 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保护色
动物通过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以 躲避天敌,如北极熊的白色毛发

警戒色
鲜艳的颜色警示其他动物不要靠 近,如毒箭蛙的鲜艳体色。
拟态
模仿其他有毒或无害动物的颜色 和形状,以躲避天敌或捕食猎物
,如竹节虫模仿树枝。
植物色彩语言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绿 色成为植物的主要颜色。
花朵颜色
3
岩石与土壤
岩石和土壤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揭示地质历 史和自然环境变迁。
05
自然界中的行为语言
动物行为语言
体态语言
动物通过身体姿态、动作传达信息,如蜜蜂的舞蹈指示花蜜位置。
声音语言
鸟鸣、狼嚎等动物发出的声音,用于标记领地、吸引伴侣或警告同 伴。
化学语言
如蚂蚁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指示食物来源或警告危险。
动物声音语言
昆虫鸣叫
如蝉鸣、蟋蟀叫等,通过 不同的音调和节奏进行信 息交流。
鸟类歌唱
鸟类通过歌唱吸引配偶、 标记领地、防御巢穴等。
哺乳动物呼唤
如狼嚎、狮吼等,用于标 记领地、吸引伴侣或驱赶 敌人。
植物声音语言
植物生长声音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出微弱的声音,如细胞分裂、水分运输等 。
植物间信息交流
通过化学物质和电磁波等方式,植物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和协作 。
植物与动物互动声音
如蜜蜂采蜜时与花朵的振动交流,或者植物通过发出特定声音吸引 传粉昆虫。
自然界其他声音现象
风雨雷电声
如风吼、雨滴落地、雷鸣和闪电 划破天际的声音。
水流声
如溪水潺潺、海浪拍岸、雨滴打在 水面上的声音。
地壳运动声
如地震时地壳的破裂声、火山喷发 时的轰鸣声等。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 在北京以南约1°。
精读揣摩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
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 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精读揣摩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 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 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不能删掉。“左右”表约数,意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 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 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精读揣摩
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 北京以南约1°。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 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包含了什么物候知 识?课后去收集一些有关物候的资料。
不能删掉。“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 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达标训练
1.本文是一篇介绍___物__候___知识的__说___明___文,标题“大自然
的语言”使用了__比__喻____的修辞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 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速读课文,从文中勾画出你认为有价 值的信息,并整理概括出来。比比看谁的 效率最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cuī
连翘
q—iá—o —翘首
qiào
差异 —c—hā差遣 —ch—āi差劲 —ch—à参差

观测
g—uān—道观
guàn
播种
zhǒng 耕种
zhòng
落叶
—luò—丢三落四
là——落枕
lào
二、记一记 次 第:一个挨一个地。
孕 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 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更 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自 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 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 息。
春 柳
夏 荷
冬 梅
秋 枫
1.积累物候学的知识,了解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 物的特点。 3.学习本文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
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炎热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叶子渐渐变黄 簌簌的落下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说明文中穿插描写的好处:使文章生 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四、研读文章 品味语言 体现了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典雅的特点。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地,生机勃勃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
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
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
热闹情景。
描写生动形象,用词典雅、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 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_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
始生长的状况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 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翩 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农 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 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阅读课文,分别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 出有关词句。
3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 些词语?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品味, 并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 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 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 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到了 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4、第一、二段列举丰富的自然现象是为了引出什么内容 ?
物候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
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理清说明顺序

路 摆出自然现象,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清 晰
作出科学解释。
, 推究原因
层 次 分
阐述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

。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

人间四月芳菲尽, 下
山寺桃花始盛开。
的 差
长恨春归无觅处, 异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请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 一奇怪的现象。
读下面的诗
种荔枝
白居易 红颗珍珠诚可爱, 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 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在什么地方种荔枝? 在四川忠州(时任忠州太 守)。
现在四川有荔枝吗? 没有。
_如__“__风__雪__载__途__”_ ,“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杏花开了——传语——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暗示——快种谷子 布谷叫了——唱歌——割麦插禾
有利于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 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 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一、探究标题 生动形象 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
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 什么好处?
不好。 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 ,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
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 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阐述研究意义
本质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赋予了 人的思想感情,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 的可读性。
如: “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 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 谷鸟开始唱歌……”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文
内容: 介绍知识
清晰,层次分明。
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夏季 秋天 寒冬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 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 主 到 次 逻辑 由空间 到 时间 顺序
三、探究文章 说明顺序
纵观全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这说明什么问题? 古今物候(气候)有差异。
古今的差异
原因
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
导 致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造 成
返回教程
物候现象差异
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 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竺可桢
作业:
1、搜集一些包含物候知识的 农谚。
2、用你们的慧眼、心灵去发 现、倾听大自然,抛开年、月、日 的因素,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来判 断一下,现在是什么时候?
1、正音。
竺可桢 zhú zhēn
翩然 piān
萌发mén ɡ 孕育yùn
融化rón ɡ 簌s簌ù
销声匿迹 nì 呈现 chénɡ 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 zài 谚语yàn 酝酿 Yùn niàng 纬度wěi 草长莺飞 zhǎnɡ yīnɡ
连翘qiáo 结束shù
区别读音
衰草连天
sh—uā—i — 鬓毛衰
___如__“__各__种花次第开放”,“次第” 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 _渲__染__了__春__天__的__气__息______;
______________ _如__“__叶__子__渐__渐__变__黄__”__,__“__渐__渐__”;__ 确切地表达了叶子 枯黄_的__过__程_________ ___如“簌簌地落下来”,“簌簌”_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 感到秋天的肃杀________;

衰草连天 大自然的语言
孕育果实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描写 拟人
生动
2重新拟一开头,与原文作比较, 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 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 ,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 系.
3词语评点: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
竺可桢 浙江上虞
人,气象学家、地理 学家。他在气象学、 气候学、地理学、自 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 诣都很高,而物候学 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 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 一。我国现代物候学 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 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 的。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 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 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3年,他 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 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 识,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编纂了《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 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 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 学》一文改写的。
物候学
结构:
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 具体 物候 抽象 物候学
空间
纬度 经度

高下
时间 古今 次
重要性
逻 辑


意义
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二、划分段落 理清脉络 请为文章划分部分,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一、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一﹚第一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主要 空间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次要 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