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环境微生物监测62页PPT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空气消毒 消毒剂熏蒸,如过氧乙酸熏蒸 喷雾,如用含氯消毒剂、过氧 乙酸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 用一些消毒器械即时产生的化 学因子进行消毒,如可以用臭 氧进行空气消毒。
化学消毒
物理除菌
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 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 使空气流通,让病菌排出室外。
物理除菌
紫外线灯
外科手消毒监测采样
(三)结果判断: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 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8.1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 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 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 病房、 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 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 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 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二、手消毒效果监测 三、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五、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监测 六、灭菌质量监测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 采样。 (二)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和微生物采样 器法。
步骤: (在25cm2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连续采4个规 格板面积)
(四)结果判断
环境 类别 标准值 范围
菌落总数 cfu/cm2
≤5 ≤5 ≤10 ≤15
致病菌*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烧伤病房、供 应室无菌区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 射室、急诊室、 换药室、 治疗室、化验室、供应室清洁区、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传染病科及病房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5
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
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 线3点,内、外点的布点位置距墙壁1m处,布点 的高度距离地面0.8m-1.5m。
6
4.效果评价
Ⅰ类: 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 洁净场所≤4(cfu/30min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的暴发 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评价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 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提供辩护依据
2
主要内容
一、空气监测 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三、物体表面监测 四、灭菌物品的监测 五、消毒灭菌后内镜的监测 六、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七、口腔器械卫生学监测 八、注意事项和科室要求
牙钻: 在百级洁净操作台内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 子在牙钻表面往返涂抹,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 采样完毕后将棉拭子投入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 内,立即送检。
19
手机: 在百级洁净操作台内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抽取无菌生理盐水10ml,从手机手柄端进 水口注入,在连接牙钻端用无菌试管接取 3ml,立即送检。 3. 结果判断: 口腔科医用手机、牙钻应为无菌生长。
3.结果判断:灭菌器械应为无菌
16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灭菌后,使用前。 2.采样方法:监测 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
射器抽取50ml无菌生理盐水,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 用一次性无菌采样拭子管从活检口收集,及时送检。内 镜活检钳、附件等采样参照无菌器械采样方法。 3.结果判断: 消毒后的内镜菌落总数≤20 cfu/件。
14
3.采样面积: 常规监测时被采面积<100cm2时,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时取100 cm2。爆发流行时采样 不受此限。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PPT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PPT

用 5cm × 5cm的灭 菌标准规格板,放 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棉签蘸取
在规格板内横竖 往返均匀涂擦各5

5cm 横竖往返各五次
烧试管口
剪除手接触部分
烧试管口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4、检测方法: 充分振荡采样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 接种平皿,将冷却至40℃~45 ℃溶化营养琼脂培养 基每皿倾注15ml ~20ml,36 ℃+-1 ℃温箱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
1、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 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准备物品 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 气消毒效果监测
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
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
部位距墙壁1m处。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1、物品准备: (1)衣帽整齐、戴帽子口罩。 (2)准备物品:采样化验单、5×5cm标准灭菌
规格板、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 液的试管、无菌棉签、酒精灯、火柴、试管 架、标记笔、无菌剪刀。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2、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
行采样。 (2)根据物体表面是否规则,采取规格板或直接涂擦采样。 (3)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3、采样方法: (1)点燃酒精灯。 (2)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 返均匀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 格板面积,被采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 ≥100cm2,取100cm2。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 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注意 采样过程中不能横跨无菌面)

医院消毒灭菌生物学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医院消毒灭菌生物学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现场培训效果考核:
假设我院产房需要进行空气监测,面积 >30m2,监 测者需要在什么时间进行?监测前需要准备哪些用 物?对操作者着装有什么要求?怎样进行采样布点? 培养皿暴露多长时间?
假设我已进行了卫生手消毒,请对我进行手卫生 消毒效果监测?监测结果正常值是多少?
请手术室院感质控人员上台进行空气采样操作。
(二)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 0.5 毫升,加入2只直径90毫米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 加入已经熔化的45℃营养琼脂15毫升,边倾注边摇匀,待 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结果判断:菌落数 /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三)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 0.2毫升分别接种90毫米血平皿、中国兰平皿和SS平皿, 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1、采样方法:以无菌持物钳夹取熏箱内已消毒物 品或一次性用物放入无菌培养瓶中,以酒精灯烘 烤瓶口及瓶塞后盖紧并封口。
(六)、软式内镜监测
(一)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 无菌注射器抽取10毫升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 镜活检口注入,用15毫升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 送检,2小时内检测。
3. 采样完毕的培养皿在4小时内送检。
(二)物体表面监测
1.采样时间:物体表面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或怀疑与医院 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被采样面积<100cm2, 取全部表面;采样面积 > 1 0 0 cm2, 连 续 采 样 4 个 位 置 , 不 可 有 重 叠 , 每 个 位 置 5cm×5cm的大小,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 无菌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 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接触部分后,将棉拭子投 入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不规则的物体表 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面积大等于30cm2。 3.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及手术室各种硬式内镜,儿科和产 科暖箱均适用此法。

医院环境微生物 (3)PPT课件

医院环境微生物 (3)PPT课件
生物学监测方法(参照2009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将两片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胞菌片(含菌量为
5.0×105~5.0×106cfu/片)放入3个小纸袋内。
放置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上、中层的中央、下层(下排气口
),各1个装有芽胞菌片的纸袋。
将压力测试后的菌片置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中,(
56±1)℃,培养48h后观察颜色,直到7d,若不变色 为合格,变黄不合格。
第8页,共57页。
医院感染案例
案例4 1999年,上海某医院多个病区约一周内先后 有10名患者、护士和医生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和皮损 ,诊断为疥疮(疥螨)。
案例5 2000年,上海市某医院为某厂职工健康体 检,之后1~2d约40位妇女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加 ,诊断为阴道念珠菌感染暴发。
案例6 2001年,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发生18例
从10.0%上升为47.9%。 )
嗜麦芽寡养(窄食)单胞菌,分离率在非发酵菌中仅 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 耐药。
第26页,共57页。
大肠菌群细菌 (条件致病菌、耐药率上升) 埃希菌属(腹泻、尿路感染和菌血症) 克雷伯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 ICU病房、新生儿和
老年患者易感) 沙雷菌属(粘滞沙雷(S.marcescens) , ICU病房、
第35页,共57页。
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流程
✓ 打开紫外线灯,稳定5min;
✓ 打开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仪,调至220v,253.7nm; ✓ 距离灯管1m处测定 ✓ 辐照强度标准:30W的新灯管≥90μW/cm2
使用中的灯管 ≥70μW/cm2
第36页,共57页。
ICU或手术室空气污染监测流程
✓ 房间面积> 30m2取5 个点(东西南北中,各端距墙 1m,距地面80~150cm )

医院环境微生物PPT课件

医院环境微生物PPT课件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医院环 境微生物监测数据进行分 析,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 科学依据。
医院环境微生物防控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医院环境复杂,微生物种类繁多,防控难度较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流动性大, 增加感染风险。
机遇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和管理将更加便捷、高 效;同时,国家和社会对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医院环境微生物 防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02
03
水体微生物监测
对医院内的水源进行定期采样, 通过培养或快速检测方法,评估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04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微生物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 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如描 述性统计、趋势分析等,揭示医院环境微生 物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 事件。
06
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在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01
02
03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PCR、基因测序等技 术,实现对医院环境中微 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医院环 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实时监 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 性。
医院环境微生物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微生物种类与数量
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包 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的 数量和种类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
切相关。
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通过空气 、水、食物、医疗器械和医护人 员的手等途径传播,增加医院感
染的风险。

实验四、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PPT课件

实验四、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PPT课件

谢谢观看
03
实验步骤
样品采集
采集环境中的水样、 土壤样、空气样等, 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 代表性。
记录采集时间、地点、 环境条件等信息,以 便后续分析。
使用无菌容器或薄膜 采集样品,避免交叉 污染。
样品处理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稀释,使微生物分 散。
对样品进行富集培养,提高微生物的 数量。
对样品进行过滤或离心,使微生物与 杂质分离。
结果应用
环境监测
实验结果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依 据,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和
数量,评估环境质量。
公共卫生
实验结果可以为公共卫生领域提 供参考,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种 类和数量,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
风险。
科学研究
实验结果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数 据支持,深入探究环境中微生物
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05
实验总结
实验不足与改进
实验不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操作显微镜时还不够熟练,有 时会出现观察不准确的情况。此外,我在实验数据处理方面 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记录不准确、分析不全面等。
改进方法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计划在课后多加练习使 用显微镜,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同时,我也要加强学习数 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应用 技巧。
实验四、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ppt 课件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
01
微生物检测是利用特定的方法和 技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和计数,以评估环境卫生状况和 潜在的健康风险。
02
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培养法、免 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不同原理,能够对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PPT课件

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PPT课件
第24页/共42页
短小芽孢杆菌 耳炎差异球菌/玫瑰色库克菌
(采样少)
五、鉴定结果
(二)不同区域结果— 二车间主要区域
人员
环境
调剂区 (B级)
头状葡萄球菌 藤黄微球菌/里拉微 球菌4 溶血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间葡萄球菌 山羊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3 花域芽孢杆7 枯草/解淀粉/萎缩 芽孢杆菌11 巨大芽孢杆菌2 坚强芽孢杆菌2 肠膜明串珠菌乳脂 亚种
1、生产过程微生物污染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样本鉴定结果,可以看出,生产过程微 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人员及人员不当的操作过程。环境 的微生物种类与人员表面微生物种类基本一致,主要是 革兰阳性的葡萄球菌属和革兰阳性的芽孢杆菌。
第33页/共42页
六、结果分析
2.不同季节微生物污染趋势变化 一车间:
从2010年第3季度到2011年第2季度,一车间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率始终
第2页/共42页
二、采样方案
1. 采样区域的确定 2.采样对象及方式的确定 3.采样频次的确定
第3页/共42页
1. 采样区域的确定
根据车间的面积、房间数,考虑到可能影 响到产品质量的关键区域及易于受到微生 物污染的关键部位的分布,设定了监测点 及采样方案。 企业按照中国新版药品 GMP的要求,将洁净区划分为A级(动态 100级)、B级(静态100级)、C级 (10000级)、D级(100000级)。
第38页/共42页
七、讨论
3.方法尚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本次考察是对无菌制剂生产过程微生物污染 情况的初步探索研究,主要采用法国生物梅 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Viteck 2 Compact)进行鉴定,由于数据库的原因, 一些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很难鉴定。另外还 存在需进一步进行生化实验的由于时间关系 而未进行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