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2009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现行

[国家标准]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现行
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犌犅/犜 1.1—2009
6.3.1 技术要素的选择 13 6.3.2 术语和定义 13 6.3.3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14 6.3.4 要求 14 6.3.5 分类、标记和编码 14 6.3.6 规范性附录 14 6.4 资料性补充要素 15 6.4.1 资料性附录 15 6.4.2 参考文献 15 6.4.3 索引 15
目 次
前言 Ⅶ 引言 Ⅸ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3 4.1 目标 3 4.2 统一性 3 4.3 协调性 3 4.4 适用性 4 4.5 一致性 4 4.6 规范性 4 5 结构 4 5.1 按内容划分 4 5.1.1 通则 4 5.1.2 部分的划分 5 5.1.3 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 5 5.2 按层次划分 7 5.2.1 概述 7 5.2.2 部分 7 5.2.3 章 8 5.2.4 条 8 5.2.5 段 8 5.2.6 列项 9 5.2.7 附录 9 6 要素的起草 10 6.1 资料性概述要素 10 6.1.1 封面 10 6.1.2 目次 10 6.1.3 前言 10 6.1.4 引言 11 6.2 规范性一般要素 11 6.2.1 标准名称 11 6.2.2 范围 11 6.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6.3 规范性技术要素 13
犐犆犛01.120 犃 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 1.1—2009
代替 GB/T1.1—2000,GB/T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犇犻狉犲犮狋犻狏犲狊犳狅狉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犻狕犪狋犻狅狀— 犘犪狉狋1:犛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犪狀犱犱狉犪犳狋犻狀犵狅犳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狊

GBT1下2009在标准编制工作中的应用

GBT1下2009在标准编制工作中的应用

GBT1下2009在标准编制工作中的应用摘要:概述了GB/T1.1-2009的修订情况和标准结构,详细阐述了按新版标准规定编写标准要素的具体要求,阐明了贯彻GB/T1.1-2009的建议。

关键词:标准结构标准编写规定贯标建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了标准的结构、起草表述规则和编排格式,是支撑标准编制和修订工作的最基础的国家标准之一,是全国各行业在编写标准时应共同遵守的基础标准。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11年1月1日以后不再受理未按2009版GB/T1.1要求编写的国家标准报批稿以及行业标准的备案。

因此,深入学习2009版GB/T1.1,及时掌握和贯彻标准的新要求,对规范我院军航标及企业标准的编写,提升标准编制水平,做好标准备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GB/T1.1-2009要素的新变化GB/T1.1-2009规定一项标准典型的结构按顺序由封面、目次、前言、引言、正文、附录、参考文献和索引等要素组成。

正文部分包含标准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分类、标记和编码。

上述各要素的新变化如下。

1.1 封面新标准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封面都应有英文译名。

此外国家标准的发布机构改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1.2 目次明确了目次中一律不列不带标题的条和“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此外,目次的编排格式改为递缩排列,这是此次目次的最大变化之出。

1.3 前言对于系列标准,应首先说明整个系列编准的结构。

起草规则说明“本标准按照GB/T 1.1起草”。

此外,不需要对标准的附录是规范性附录还是资料性附录进行说明,还可省略标准的提出单位。

1.4 引言引言给出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以及编制或修订该标准的原因,写标准自身的有关信息。

2009版GB/T1.1对引言的规定与2000版相比变化不大。

所需注意的是如果标准中某些技术问题涉及专利,应在引言中给出相关信息。

标准编写按GBT

标准编写按GBT

B 05DB3205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DB3205/T 175-2009 大棚蔬菜移栽机操作规范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编写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吴江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文良、王云根、秦春芳、叶申柱、吴美方、储方雄。

大棚蔬菜移栽机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棚蔬菜移栽机(以下简称移栽机)的移栽作业条件、移栽机试运转、移栽作业和维护保养。

本标准适用于导苗管式大棚蔬菜移栽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395.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JB/T 10291-2001 旱地栽植机械3作业条件3.1 适宜秧苗种类3.1.1 以穴盘秧苗为宜,穴盘圆形钵体直径不大于3cm,方形钵体长度不大于3cm。

根系无缠绕,起苗方便。

3.1.2 常规培育的裸苗,高度不大于15cm,开展度不超过20cm。

秧苗健壮,苗直无损伤。

3.1.3 取苗及运输时,应防止钵体碎裂和秧苗损伤。

3.2 整地条件3.2.1 根据土壤性状采用相应的耕整方式,沙性土可浅旋耕,粘性土应干耕干旋。

作业深度不超过20cm。

3.2.2 棚内地表平整,土块细碎,土壤含水率不超过25%。

3.3 机具条件3.3.1 移栽机具应可以调节栽插行、株距和栽插深度。

3.3.2 机具移栽的露苗率、漏栽率、重栽率、埋苗率、倒伏率、伤苗率、栽插频率、栽植合格率、株距变异系数、栽插深度合格率应符合JB/T 10291-2001旱地栽植机械的性能要求。

4移栽机试运转4.1 前期准备4.1.1 发动机部分:检查发动机燃料和机油量,清扫燃油过滤器和空气滤清器。

4.1.2 行驶部分:检查变速箱机油,检查和调整各传动件。

2010082316关于实施《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版的通知

2010082316关于实施《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版的通知

二、按照层次划分
部分 什么叫部分?
例如:GB/T
20001.1《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 GB/T 20001.2《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 GB/T 20001.3《标准编写规则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GB/T 20001.4-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一、什么是标准
标准的分类: 标准的分类
层级分类法(标准的级别) 国际标准: (ISO、IEC、ITU )、区域标准:如,欧洲标准(EN) 、 (ISO、IEC、 )、 欧洲标准(EN)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对象分类法 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工艺标准(规范)、 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准、 属性分类法 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按实施的程度分(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概念
主要变化
整合前版的技术内容 删除了针对产品标准的规定 提高了标准本身结构的严谨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促使我国标准的编写更加简化 使得我国标准的形式更加清晰
第一讲
如何编写标准
一、什么是标准 二、编写标准需要掌握的基础标准 三、标准的编写过程
一、什么是标准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 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 性文件。 标准适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 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二、编写标准需要掌握的基础标准
GB/T 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 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GB/T 20000.5—2004《标准化工作指南 产品中涉及环境的内容》 GB/T 20000.6—2006《标准化工作指南 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GB/T 20000.7—2006《标准化工作指南 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报告标准的编写规范GBT112009.ppt

报告标准的编写规范GBT112009.ppt
演示课件
修订的原则
1、提高GB/T1.1的普适性,适合我国各类标准的编写。 适合采用国际标准。
2、一致性。保持与国际上的标准表述形式相一致性。 尽可能与ISO/IEC标准的表述形式、结构和格式一致。
3、连续性。保持与先前版本的连续性。 4、严谨、准确。本标准及指导编写标准尽可能严谨、
准确。 5、简化。尽可能使我国标准简化。前言、引用文件、
18、表:①增加了表与其后条文空一行。②增加了表 的编号与表题占两行。③增加了表的外框线、表头的 下框线、表注或表内的段的上框线用粗实线。
19、缩略语:修改了缩略语的表述形式。
演示课件Biblioteka 与前一版主要技术变化20、专利:增加了说明相关专利的要求。 21、数值的选择:增加了“关于数值的选择”的规定。 22、数和数值的表示:采用GB/T 15835的规定。 23、公式:增加了公式不能用量的名称或描述量的术
演示课件
编写标准需要掌握的基础标准
3、标准编写规则 GB/T20001.1 第1部分:术语; GB/T20001.2 第2部分:符号; GB/T20001.3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GB/T20001.4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20001.5 第5部分:产品标准
演示课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文件——规范性文件; 特点——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 目的——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原则——协商一致; 程序——由公认机构批准; 基础——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总结。
演示课件
基本思路
2、推荐性标准 国际上标准——自愿性; 权利与义务。 3、实施 市场的机制; 政府的引导; 法规的引用; 使用者的自我声明。

GBT1.1-2009实用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实用标准地结构和编写(摘要)

GBT1.1-2009实用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实用标准地结构和编写(摘要)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6.1.1 封面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C中C.1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设计专利的信息。

6.1.2 目次目次为可选要素。

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

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 前言;b) 引言;c) 章;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e) 附录;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h) 参考文献;i) 索引;j) 图(需要时列出);k) 表(需要时列出);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6.1.3 前言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示、图和表。

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标准结构的说明。

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b)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

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

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或相应文件的关系。

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标准,应按照GB/T 20000.2的有关规定陈述与对应国际文件的关系。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6.1.1 封面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C中C.1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设计专利的信息。

6.1.2 目次目次为可选要素。

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

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 前言;b) 引言;c) 章;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e) 附录;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h) 参考文献;i) 索引;j) 图(需要时列出);k) 表(需要时列出);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6.1.3 前言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示、图和表。

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标准结构的说明。

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b)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

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

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或相应文件的关系。

标准的编写规范GBT演示文稿

标准的编写规范GBT演示文稿
4、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GB/T20002.1 第1部分:儿童安全; GB/T20002.2 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明确标准化对象,草拟标准名称; ——选定规范性要素; ——考虑总体原则; ——搭建标准结构; ——具体编写标准。
18、表:①增加了表与其后条文空一行。②增加了表 的编号与表题占两行。③增加了表的外框线、表头的 下框线、表注或表内的段的上框线用粗实线。
19、缩略语:修改了缩略语的表述形式。
与前一版主要技术变化
20、专利:增加了说明相关专利的要求。 21、数值的选择:增加了“关于数值的选择”的规定。 22、数和数值的表示:采用GB/T 15835的规定。 23、公式:增加了公式不能用量的名称或描述量的术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文件——规范性文件; 特点——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 目的——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原则——协商一致; 程序——由公认机构批准; 基础——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总结。
基本思路
2、推荐性标准 国际上标准——自愿性; 权利与义务。 3、实施 市场的机制; 政府的引导; 法规的引用; 使用者的自我声明。
参考文献、引导语简化了。 6、清晰。编排格式更加清晰。增加行空。
与前一版主要技术变化
1、封面:①在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给 出标准是否涉及专利的信息。 ②标准编号位置固定。
2、目次:目次中不同层次的章、条要素规定要退格。 3、前言: ①增加了标准编写所依据的起草规则。 ②
增加了有关专利的说明。③删除了说明附录性质的规 定。④标准的提出信息可根据情况省略。 4、引言:增加对已知涉及的专利,应在引言中表述。 5、规范性引用文件:①简化了导语。②引用的文件可 以在线获得。③与国际标准无一致性程度的,无须标 注一致性程度标识。④增加引用文件应遵守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