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教案
小学生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小学生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朋友、感激周围一切。
2、通过学习感恩教育,使学生们懂得“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周围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3、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感恩。
活动过程:一、引入中队长主持人: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真情的雨露成长。
鲜花感恩阳光雨露,苍鹰感恩长空,高山感恩大地,我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我班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那么什么是感恩教育呢?谁能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发言)2、你平常是怎样对待别人的?3、别人是怎样对待你的?4、说一说感激父母的什么?感激老师的什么?感激朋友的什么?感激周围一切的什么?(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感激老师给了我们的知识;感激朋友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感激我周围的一切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二、学会感恩1.感恩父母班长朗读: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傍晚时分,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关怀,琐碎之中,爱在荡漾,爱在澎湃。
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
像高山似大海,他包容着一切。
多么宽容的父爱,多么博大的襟怀。
中队长主持: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一次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学习委员朗读文章:《给妈妈的一封信》。
中队长主持人:父母的点点滴滴都是情,都是爱啊!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地感受,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拥有的爱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请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回想自己父母,然后老师深情吟诵: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
曾几何时,岁月的年轮写在父母的身上。
小学生感恩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感恩的内涵,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 知道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人与事,包括父母、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好心人。
2. 能力目标:- 学会表达感恩之情,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向他人表达感谢。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内涵2. 感恩的对象3. 感恩的方式4. 感恩的实践三、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师:PPT课件、感恩故事卡片、感恩名言卡片2. 学生:准备好向他人表达感恩的方式和礼物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感恩。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感恩的内涵:- 教师讲解感恩的定义,通过PPT展示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感恩?2. 感恩的对象:- 列举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人与事,如父母、老师、同学、社会上的好心人等。
- 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感恩这些人?3. 感恩的方式:- 教师介绍几种表达感恩的方式,如口头表达、写信、做礼物等。
-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用过的感恩方式。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分发感恩故事卡片和感恩名言卡片,让学生选择一张卡片,分享卡片上的故事或名言。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表达感恩。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实践活动1. 感恩实践:-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感恩对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恩。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感恩实践。
2. 分享交流:-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恩实践经历。
-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用行动表达感恩。
(三)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小学《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班队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2. 年级:小学3. 学科:道德与法治4. 课时:1课时(40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身边的一切。
4. 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学会与爱同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恩故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感恩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
3. 情景剧表演法:让学生分组表演感恩的情景剧,增强感恩意识。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完成感恩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感恩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
2.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感恩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感恩的力量。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感悟。
4.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感恩的情景剧,增强感恩意识。
5. 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分组完成感恩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次班队会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7. 课后实践: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关爱他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感恩的理解。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展示自己学会感恩的行为。
3.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感悟。
4. 学生能够通过情景剧表演,真实地再现感恩的场景。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感恩经历的作文。
2. 让学生绘制一幅表达感恩之情的画作。
3. 让学生为家人或朋友做一件感恩的事情。
八、教学资源1. 感恩案例素材:收集一些感恩的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享和讨论。
2. 感恩卡片:准备一些感恩卡片,让学生在班队会上互相赠送。
3. 感恩标语:制作一些感恩标语,挂在教室中,提醒学生时刻保持感恩之心。
小学生感恩主题班会教案: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做一个有爱的人

小学生感恩主题班会教案: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做一个有爱的人教学目标:1. 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做一个有爱的人。
2. 通过感恩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孩子深刻认识到父母、老师、朋友、祖国等给予自己的恩情,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祖国。
3. 增强孩子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归属感,注重孩子的精神健康,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增强学生感恩意识,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做一个有爱的人。
2. 四个方面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祖国。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孩子们从心底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如何通过感恩主题班会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家国情怀。
教学准备:1. 感恩主题班会的PPT制作。
2. 感恩主题班会的道具准备,如感恩卡片、公益慈善展板等。
3. 教师准备感恩小礼品,如感恩日记本、感恩书签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开篇问候教师向同学们问好,与同学们打招呼,并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感恩。
第二步:展示PPT,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播放感恩PPT,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恩惠,并让学生自由发言。
第三步:教师讲解感恩的重要性教师简单讲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感恩的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第四步:节目展示和讲述学生自由组织节目展示,包括歌曲、诗歌、小品、朗诵等,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祖国的感恩之情。
第五步:感恩互动1. 进行感恩卡片制作,让孩子们写下对父母、老师、朋友、祖国的感恩之情,并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
2. 进行公益慈善展板制作,让孩子们了解社会公益事业,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第六步:结语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发挥所长,用自己的所学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感恩主题班会活动,孩子们深刻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恩惠,也通过制作感恩卡片和公益展板等活动,将感恩之情表达出来。
同时,本次班会也为孩子们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家国情怀,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3.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感恩的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感恩吗?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感恩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感恩?3. 教师总结: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付出,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三、活动环节1. 小组讨论:如何感恩他人?a. 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b. 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c. 感谢他人的帮助,回报他人的关爱。
2. 小组讨论:如何感恩父母?a. 听从父母的教诲。
b. 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
c. 尊重父母的选择。
3. 小组讨论:如何感恩社会?a. 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
b. 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c. 尊重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感恩。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感恩的意义,学会了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感恩的实际行动,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三、活动环节1.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感恩的例子。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坚持。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感恩的实际行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感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感恩故事、小组讨论、学生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感恩的意义,学会了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小学感恩教案范文(通用20篇)

小学感恩教案小学感恩教案范文(通用2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感恩教案范文(通用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感恩教案1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习俗。
2、懂得感谢别人、尊重他人。
二、活动准备1、课件《感恩节》,音乐《感恩的心》。
2、手工纸、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讲述感恩节由来的小故事,引入活动。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1620年,一些英国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洲寻求宗教自由。
他们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11月里,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
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危急时刻他们得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活下来的人们在第一个春季即1621年开始播种。
整个夏天他们都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他们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收成。
最后,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
从此,这一习俗就此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
2、观看图片、了解感恩节的来历和习俗。
①感恩节的由来。
师: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感恩节庆祝活动便定在这一天,直到如今。
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②感恩节习俗。
师:感恩节庆祝模式许多年来从未改变。
丰盛的家宴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
人们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苹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还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馅饼、各种其他食物以及红莓苔汁和鲜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鸡(roast turkey)和南瓜馅饼(pumpkin pie),这些菜一直是感恩节中最富于传统和最受人喜爱的食品。
2023学会感恩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8篇)

2023学会感恩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8篇)2023学会感恩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8篇)1一、活动目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
然而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
因此学校将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尽全力营造“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
二、活动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三、活动时间11月22日——11月26日四、活动流程1、“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一次主题晨会(队会)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学会感恩、爱心永恒”主题,按照学生特点,组织关于亲情、感恩教育的主题晨会,具体内容可自行安排。
三年级组织一次10岁集体生日会2、寻恩、感恩、报恩实践活动寻恩,让学生学会观察,不断寻找身边人的恩德,用文字记录这些恩德,即是寻恩。
感恩,是感受到恩德,感动于恩德,用心体味,用行动回报。
报恩,报答恩情。
用多种方式去报答身边人的恩情。
3、作品呈现方式(1)一、二年级制作感恩书签(2)三——六年级阅读一本有关歌颂父爱、母爱、师爱的书,并完成一篇读后感。
作品要求:①体裁不限,围绕中心,可以是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诗歌等。
②作品必须是自我原创,不得抄袭、套改。
③字数在600字以内。
④参赛作品必须是电子文稿,请注明作者姓名、班级。
⑤评选办法:学校组织教师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4、作品上交时间:(1)感恩书签赠送给老师,老师们夹在书本中表示接受孩子的爱。
级部自评优秀作品若干。
(2)读后感于11月30前每班送交3篇给级部德育辅导员,学校评选优秀作品若干。
2023学会感恩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8篇)2一、活动主题“感恩你我,真情永存”二、活动时间11月19日—11月25日三、参加人员__学校全校学生四、活动背景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懂得感恩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小学生命教育永怀感恩心教案

小学生命教育——永怀感恩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价值。
2.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学会珍惜和感激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宝贵: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2. 感恩的心态:培养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付出。
3. 珍惜生命:引导学生珍惜每一天,充实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 关爱他人: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助人为乐。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感恩行动,如为父母献上一份礼物,为老师制作一张感谢卡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宝贵,感恩的心态,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感动人心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培养感恩心态。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感恩行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恩心态的培养。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感恩行动的实施情况,评价其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学生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
五、教学时间第一课时:生命的宝贵第二课时:感恩的心态第三课时:珍惜生命第四课时:关爱他人第五课时:感恩行动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宝贵,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无价的。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感恩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感恩心态,关爱他人。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感恩行动,如为父母献上一份礼物,为老师制作一张感谢卡等。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价值。
2. 讲解珍惜生命: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天,充实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感恩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朋友、感激周围一切。
2、通过学习感恩教育,使学生们懂得“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周围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3、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感恩。
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会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朋友、感激周围的一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定标
出示课题:“感恩教育”。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学习“感恩教育”,是让全体同学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1、那么什么是感恩教育呢?谁能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发言)
2、你平常是怎样对待别人的?
3、别人是怎样对待你的?
为了同学们的成长,为了同学们的未来,今天让同学们学会感恩:“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朋友、感激周围的一切”。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观看“万人看了,万人哭”的录像。
二、自学互动
1、让学生们认真观看“万人看了,万人哭”的教学录像。
要求:细看、看懂内容,看懂录像情节。
2、结合实际情况,小组合作,交流录像情节,疏通录像的文意。
3、学会感恩:学生与学生互动进行沟通对话、交流录像内容。
4、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录像后的感受。
5、让学生说一说感激父母的什么?感激老师的什么?感激朋友的什么?感激周围一切的什么?(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感激老师给了我们的知识;感激朋友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感激我周围的一切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
三、适时点拨
1、说出感恩父母的语句(让学生自己说)
a、学会感激------感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b、学会感激------感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健康、强壮的身体。
2、说出感恩老师的语句(让学生自己说)
a、学会感激------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b、学会感激------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c、学会感激------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
四、测评训练
1、生命需要(谢谢),生命离不开(谢谢),(谢谢)是人生天平上的一块砝码。
2、修养始于(善良),有了(善良)的心,才能完善人生,(善良)者快乐、幸福、富有。
3、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周围的人。
五、总结。
小学生感恩教育
教
案
学校:少普小学
班级:二(1)班教师:蔡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