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的常见杂草
水稻田杂草及防除 ppt课件

• 主要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包括闽北、 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 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为害严重的杂草有稗草、异型莎 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 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水苋菜、千金子、野慈菇、 空莲子草、鲤肠、陌上菜.
稻田杂草
稻田杂草
稻田杂草的种类 稻田杂草的防治
稻田杂草除草剂
•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各异, 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 分成5个区。
• 1、 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草害区
• 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主要 杂草种类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尖瓣花、 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日照飘拂草、草龙等。
•花期4~7月,果期6~ 9月。
•幼苗:第一片真叶长 椭圆形,具七条直出平 行脉;叶舌白色膜质环 状 ,顶端齿裂;叶鞘
短,缘薄膜质,脉七条; 叶鞘、叶片均被极细短 毛
•可用禾草克、盖草能、 稳杀得等茎叶处理防除。 拉索、乙草胺、果尔、 杜耳、大惠利在播后苗 前处理有效
(日照)飘拂草
• 别 名:筅帚草、鹅草 • 一年生草本,无根状
等长。花果期7-10月。
稻子和稗子在小的 时候不容易分清楚, 待它长得稍微大了 一点的时候就好区 分了,因为它的胯 裆里长的有毛,那 些长毛的就是稗子, 还有它的外观也是 不一样的,时间长 了就好分清了,为 了准确地分清它们, 就先看外观,再看 胯裆,叶子的胯裆 里长着细细的毛毛, 有毛的不客气的拔 出来
• 5、 云贵高原稻田草害区
•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主要杂草有稗 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野慈菇、 四叶萍、萤蔺、牛毛毡、扁秆藨草等
常见杂草

稗 草学名 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 .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 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align=left border=0>形态特征 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 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
颖果米黄色卵形。
种子繁殖。
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 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 ,0—3cm 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0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align=left border=0>形态特征 茎直立,高30—100cm ,具分枝,光滑,无毛。
稻田主要杂草:水芹

生长周期
水芹的生长周期较短,一 般为3-4个月。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水芹主要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即通过匍匐枝和地下茎进行繁殖。
有性繁殖
水芹也可以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但繁殖速度较慢。
03
水芹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精选种子
选择无杂草种子的稻种, 从源头上杜绝水芹的出现 。
轮作制度
实施轮作制度,避免长期 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种作 物,以减少水芹的繁殖和 蔓延。
利尿消肿
水芹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水肿等病症。
食用价值
营养丰富
水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很 高的营养价值。
口感鲜美
水芹口感鲜美,清香爽口,适合做汤、炒菜等多种烹饪方式。
保健功能
水芹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对人 体健康有益。
05
水芹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水芹的生态习性和防治方法
生态习性
水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环 境,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常常在稻 田中形成优势种群,对水稻生长构成严 重威胁。深入研究水芹的生态习性有助 于了解其生长规律和扩散途径。
VS
防治方法
针对水芹的生态习性,可以采取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治 理。农业防治方面,可采取深耕翻土、排 水晒田等措施抑制水芹生长;化学防治方 面,可选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灭杀;生物 防治方面,可研究天敌昆虫和微生物等生 物因子对水芹的抑制作用。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利用水芹的天敌,如水田中的鱼类、蛙类和昆虫等,对水芹 进行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
利用某些对水芹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施 用于稻田中以减少水芹的数量。
稻田主要杂草:秕壳草

稻田主要杂草:秕壳草又名秕谷草。
形态特征有时具根茎,秆高30~30厘米,直立、丛生,基部倾斜而具鳞芽,节凹陷而被倒生微毛。
叶鞘无毛或有倒生小刺状;叶舌硬质,长0.1~0.2厘米,基部两侧与叶鞘边缘相结合。
叶片扁平,灰绿色,粗糙,长6~20厘米,宽0.5~1.5厘米。
圆锥花序疏松,长达25厘米,幼时基部常包于叶鞘内,分枝细弱,粗糙,具棱角,互生,长达11厘米;小穗柄长0.1~0.2厘米,顶端膨大;小穗长约0.7厘米,宽0.2厘米;外稃两侧具刺毛,脉上刺毛较长;内稃两侧亦被细刺毛,中脉上刺毛较粗而长;雄蕊2~3枚,花药长约0.1厘米,颖果长圆形。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具体收藏期,在胚乳和芒中含有非水溶性的萌发抑制物质,秋天采收的种子,置于室内越冬,虽能解除休眠,但芽率低,而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冬春气温反复变化,有利休眠的解除;春季种子发芽率高,易形成高峰。
种子萌发起点温度较低,在变温条件下萌发率最高,最适温度为28℃,在此温度下,3天内大部分种子均可萌发。
萌发需要较高的氧气浓度,5%~30%是有利的萌发氧气浓度,1%以下抑制萌发,因此,在土壤水分过于饱和或淹有浅水的条件萌发较差,土壤湿润至饱和萌发最好。
另外,土壤表层及浅土层萌发较好,土层过深,氧气压较低,萌发差。
根茎越冬根茎萌发对温度、湿度及土层等外界条件的要求均较种子萌发为宽。
(2)营养生长稻田中秕壳草几乎与水稻同步生长,直播稻田与水稻同时萌发,移栽稻田与水稻同时进入分蘖期,拔节前与稻苗株高基本一致,拔节后即超出水稻10~15厘米。
秕壳草发芽至分蘖期,地上部分生长占优势,分蘖期后,地下匍匐茎生长占优势,晚秋,匍匐茎积累养分,准备越冬。
秕壳草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保持水层有利生长,长期干干湿湿抑制分蘖及匍匐茎的伸长。
几种农田杂草的识别用途及检索鉴别

几种农田杂草的识别用途及检索鉴别农田杂草是指在农田中生长的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野生植物。
它们常常会抢夺农作物的养分、水分和阳光,导致农作物的减产或者死亡。
及时正确地识别和清除农田杂草对于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杂草,包括它们的识别特征、危害和检索鉴别方法,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苦草苦草是一种常见的农田杂草,它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常常在稻田和水稻田中出现。
苦草的茎细长而柔软,叶片狭长,带有深绿色。
当苦草生长到一定高度时,会在茎上长出许多叶状的小枝,这些小枝上长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便是苦草的种子。
苦草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旦生长到一定程度便会迅速繁殖扩散,严重威胁到农田作物的生长。
检索鉴别方法:对于苦草的识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其茎和叶片的形态特征。
也可以进行种子的检测,苦草的种子较小而坚硬,有一定的韧性。
要想对付苦草,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清除,可以选择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进行喷洒。
二、谷子谷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田杂草,它喜欢生长在干燥的土壤中,常常在麦田和玉米田中出现。
谷子的茎较为粗壮而挺拔,叶片呈线形,颜色较为深绿。
谷子的种子呈椭圆形,表面光滑而坚硬。
谷子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强,一旦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迅速占领田地,严重威胁到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
检索鉴别方法:鼠曲草的识别可以通过观察其茎、叶和种子的形态特征,也可以通过嗅觉来辨别,鼠曲草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气味。
清除鼠曲草同样可以选择喷洒除草剂或者进行人工除草。
以上所述的三种农田杂草只是农田环境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农田杂草,比如水稻田中的稗子、棉田中的旱蓬草等。
对于不同的农田杂草,也有不同的识别和清除方法。
农民朋友们在日常管理农田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
在农田杂草的识别和清除中,传统的人工排除往往效率低下,耗时耗力。
可以考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农田杂草的识别和清除效率。
稻田主要杂草:秕壳草

会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生长速度
03
在适宜的条件下,秕壳草的生长速度较快,特别是在营养生长
阶段。
秕壳草的繁殖与扩散
繁殖方式
秕壳草主要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自行萌 发。
扩散方式
由于其种子可以在土壤中自行萌发,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秕 壳草的分布范围可能会不断扩大。
防治难度
由于其较强的适应性以及繁殖和扩散能力,对秕壳草的防治难度 相对较大。
04
秕壳草对水稻的影响
秕壳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竞争养分
秕壳草与水稻竞争水分、阳光和养分,导致水稻 生长受到限制,产量下降。
遮光影响
秕壳草高大茂盛,可能遮挡阳光,使水稻叶片无 法进行光合作用,影响产量。
养分争夺
秕壳草与水稻争夺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 导致水稻营养不足,产量下降。
抗药性
随着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应关注秕壳草是否已经产生抗药性, 并开展相关研究以寻找解决方案。
建议与对策
物理除草
生物除草
利用翻耕、覆膜等物理方法抑制秕壳草的生 长和繁殖。
保护和利用天敌生物,通过生物竞争和捕食 等自然机制控制秕壳草的数量。
化学除草
农业管理措施
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针对性的化学除草剂 进行控制,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频率,避 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秕壳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稻米品质下降
由于秕壳草与水稻竞争养分和空间,可能导致稻米粒型不饱满、口感差、营 养价值降低等问题。
病虫害易发
秕壳草的存在可能使水稻病虫害更容易发生,如稻瘟病、纹枯病等,影响稻 米品质。
秕壳草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增加病虫害发生率
稻田主要杂草:稗属

通过添加增效剂,可以提高除草剂的活性,扩大 除草剂的使用范围,同时也可以延缓稗属杂草的 抗药性发展。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生物农药或天敌控制稗属杂草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延缓稗属杂草的 抗药性发展。
05
稗属杂草的生态学研 究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竞争养分
01
稗属杂草与水稻竞争光照、水分、养分等资源,影响水稻生长
总结词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对稗属杂草的抗药 性机制、生态适应性以及与水稻的竞争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将 更加深入。
详细描述
通过对稗属杂草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研究者将能够识 别出与抗药性、生长优势以及稻田适应性相关的关键基因, 这为开发新型的除草剂和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基础。
稗属杂草的生态学模型与预测
环境因素影响
稗属杂草的生长和繁殖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土壤、季节 等。
种群动态模型
通过对稗属杂草种群动态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其数量变化 趋势。
生态平衡分析
通过对稻田生态系统平衡的研究,分析稗属杂草对稻田生态平衡的影 响。
06
稗属杂草的研究展望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研究
特点
稗属植物通常具有光滑、长而直 的茎秆,叶片狭窄且长,呈线性 或剑状。它们通常在稻田中大量 繁殖,与水稻竞争养分和光照。
分布与生境
分布
稗属植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特 别是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稻田中尤为 常见。
生境
稗属植物适应于各种类型的稻田环境 ,包括灌溉和雨养田,以及湿地和旱 地。它们通常在稻田中大量繁殖,形 成密集的杂草群落。
长和繁殖。
以虫治草
利用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蝇等, 对稗草进行寄生性防治。
稻田的常见杂草

狗尾草:狗尾巴草种子发芽适宜温 度为15~30℃。种子借风、灌溉浇水 及收获物进行传播。种子经越冬休 眠后萌发。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 ,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
稗草:稗子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 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 稗子长在稻田里、沼泽、沟渠旁 、低洼荒地。形状似稻但叶片毛 涩,颜色较浅。稗子与稻子共同 吸收稻田里养份,因此稗子属于 恶性杂草。
矮慈姑:多年生沼生草本。 苗期春夏季,花期6~7月 份,果期8~9月份。种子 或球茎繁殖。带翅的瘦果 可漂浮水面,随水流传播。 为稻田恶性杂草。主要与 水稻争养分和水分,影响 水稻的分蘖;耐阴,稻棵 封行后,仍可大量发生。
鸭舌草:典型的水生杂草,可缺氧 萌发,萌鸭舌草发需较高的水分, 在淹水或土壤水分超饱和的条件 下萌发较好,开花结实鸭舌草于 7月以后陆续开花结实,开花结实 后植株不立即枯萎仍能继续生长 鸭舌草与矮慈姑生态条件相似, 喜水、喜肥、耐荫,往往构成群 落,成为稻田中后期危害的重要 杂草组合。
二、水稻田杂草的生长规律
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受温度、湿度、栽 培措施的影响较大,多于播种后或水稻移栽后 开始大量发生。
1、移栽田
第一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的10天左右,以禾本科杂草为 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20天左右,以阔叶杂草和莎草 科杂草为主。这两个出草高峰都在水稻封行前,是危害水稻 的关键时期。水稻封行后部分田块还可能出现新的出草高峰, 如田间遗留杂草种子数量大,前期除草控制效果差,则在水 稻封行前后还有大量杂草萌发,形成第三次出草峰。
高峰期,此批杂草长势极其凶猛,若治理不及时,极易酿成
草荒。旱稻播种后20-25天,少量残留在土壤深层的草籽陆续
萌发出土,播后30天左右,杂草发生量很少,且旱稻群体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多年生杂草
双穗雀稗:双穗雀稗适应 性极强,耐旱、耐湿、耐 遮阴,田埂、沟边、旱田 、水田都能生长。4~8月 为旺盛生长期。双穗雀稗 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 区,喜湿润,耐干旱,在 沟边、田边及低湿旱田均 有危害。是叶蝉、飞虱的 越冬寄主。
稻田常见杂草的认识
朱鑫 2014.11.3
水稻田间主要杂草 水稻田杂草生长规律 除草方法
一、田间主要杂草
1、一年生杂草
马唐:马唐在低于20℃时,发芽慢, 25—40℃发芽最快,种子萌发最适 相对湿度63%一92%;最适深度1一5cm。 喜湿喜光,潮湿多肥的地块生长茂 盛,4月下旬至6月下旬发生量大, 8一10月结籽,种子边成熟边脱落, 生活力强。成熟种子有休眠习性。
狗尾草:狗尾巴草种子发芽适宜温 度为15~30℃。种子借风、灌溉浇水 及收获物进行传播。种子经越冬休 眠后萌发。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 ,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
稗草:稗子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 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 稗子长在稻田里、沼。稗子与稻子共同 吸收稻田里养份,因此稗子属于 恶性杂草。
陌上菜: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喜湿,为稻田常见杂草,发 生量大,危害较重。
丁香蓼:丁香蓼生于稻田、 渠边及沼泽地;部分水稻 田发生较多,水稻受危害 较重。花期6~10。果期7 ~11月。
杂草稻:杂草稻野性十足, 比栽培稻早发芽、早分蘖、 早抽穗、早成熟,一旦在 稻田中安家落户,就会拼 与栽培稻争夺阳光、养分、 水分和生长空间。落粒性 强,边成熟边落粒,躲过 人类的收割,并在下一年 继续生根发芽。在直播田 发生严重。
千金子:水稻田恶性杂草,在 江苏发生较重。千金子在5叶 期以前与稗草几乎一模一样, 叶片光滑无毛,但在叶枕部有 膜状叶舌。6叶期以后开始匍 匐生长,茎节落地生根,并开 始分枝,很快呈丛生状。千 金子秆脆易断,且叶色与稻 叶相近,人工拔除较为困难 ,防除应立足于施用除草剂。
莲子草:多年生草本,高 10-45厘米。生于旷野路 边、水边、田边潮湿处 。 村庄附近的草坡、水沟。
二、水稻田杂草的生长规律
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受温度、湿度、栽 培措施的影响较大,多于播种后或水稻移栽后 开始大量发生。
1、移栽田
第一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的10天左右,以禾本科杂草为 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20天左右,以阔叶杂草和莎草 科杂草为主。这两个出草高峰都在水稻封行前,是危害水稻 的关键时期。水稻封行后部分田块还可能出现新的出草高峰, 如田间遗留杂草种子数量大,前期除草控制效果差,则在水 稻封行前后还有大量杂草萌发,形成第三次出草峰。
2、直播田
水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发生期长、危害重。 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主高峰期通常为播后一周至25天左右, 长达20天左右。
2、直播田
旱稻田杂草种类一般比水稻田多,除了主要的稻田湿生 杂草外,还有较多的旱田杂草。通常在旱稻播种后5-7天,处 于土表的杂草种子开始大量萌发,播后10-15天进入杂草萌发 高峰期,此批杂草长势极其凶猛,若治理不及时,极易酿成 草荒。旱稻播种后20-25天,少量残留在土壤深层的草籽陆续 萌发出土,播后30天左右,杂草发生量很少,且旱稻群体生 长势较强,迟发杂草群体生长势较弱,一般不能构成危害。 从上述旱稻田杂草发生规律看出:旱稻生长前期(播后25天 之内)发生的杂草(约占全生育期杂草总数的85-95%)是防 治的重点。
野荸荠:与节节草相似,但不分节。
牛毛毡:单子叶植物,挺水性 水草。细长如牛毛。是稻田的 重要杂草之一。生于水田中池 塘边及湿粘土中。
野慈姑:野慈姑适应性强, 喜光,喜在水肥充足的沟 渠及浅水中生长。慈姑喜 温暖湿润环境,生长的适 宜温度为20-25℃。宜肥 沃的黏壤土.
矮慈姑:多年生沼生草本。 苗期春夏季,花期6~7月 份,果期8~9月份。种子 或球茎繁殖。带翅的瘦果 可漂浮水面,随水流传播。 为稻田恶性杂草。主要与 水稻争养分和水分,影响 水稻的分蘖;耐阴,稻棵 封行后,仍可大量发生。
鸭舌草:典型的水生杂草,可缺氧 萌发,萌鸭舌草发需较高的水分, 在淹水或土壤水分超饱和的条件 下萌发较好,开花结实鸭舌草于 7月以后陆续开花结实,开花结实 后植株不立即枯萎仍能继续生长 鸭舌草与矮慈姑生态条件相似, 喜水、喜肥、耐荫,往往构成群 落,成为稻田中后期危害的重要 杂草组合。
李氏禾:稻李氏禾通常生于 河边、湖边,属湿生杂草。 由于近几年水稻栽培采用浅 —湿一干灌溉,造成其侵入 水田,每平方米有稻李氏禾 80株,可使水稻减产80%; 有100株以上,可使水稻减 产90%,甚至绝产。
空心莲子草:水生型喜旱莲子 草在平均气温8.5℃即可萌芽 生长,陆生型在气温9.5℃开 始萌发。平均气温10.5℃空心 莲子草均已普遍出苗,开始进 行营养生长。气温逐渐升高, 其生长速度剧增,平均气温21℃ 左右迅速增长,叶面积急剧扩 大,但节间数并不增多。
杂草对水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的关 键时期在水稻生长前期,以苗期受 草害减产最大。因此,清除水稻草 害的关键时期在水稻拔节前期。一 般要求在杂草3叶期以前用药。
三、除草方法
1、移栽田
水稻受杂草危害最重为前期的秧苗期和分蘖期。可选择 合适的药剂采取播前和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处理和苗期茎叶处 理两种方式相结合。后期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方法控制杂草。
2、直播田
“一封二杀三补”。“一封”,是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 这是直播稻田除草最为关键的一步,应选择杀草谱广、土壤 封闭效果好的除草剂来全力控制第一个出草高峰期杂草的发 生,否则会增加以后除草的压力。“二杀”,是在水层建立 并稳定后,防除第一次化除后仍残存的大龄杂草,兼顾第二 个出草高峰的杂草控制。应根据草相选择既有茎叶处理效果, 又有土壤封闭作用的除草剂。“三补”是在“一封”、“二 杀”后,田间仍有一些恶性杂草发生时,采取挑治的方法来 扫除残草。这时草龄往往较大,适用的高效又安全的除草剂 较少,用药剂量也应适当加大。
异型莎草:。一年生草本。花 果期夏、秋季,以种子繁殖, 子实极多,成熟后即脱落,春 季出苗。为低洼潮湿的旱地的 恶性杂草。生于稻田或水边潮 湿处。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碎米莎草:一年生草本。春 夏季出苗,花果期夏秋季。 为秋熟地主要杂草,湿润旱 地危害较重,水稻田中也有 发生。
水苋菜:为稻田杂草,局部 地区有中度危害。
节节菜:节节菜为一年生矮小 草本。苗期5~8月份,花果期 8~11月份。种子繁殖。适生 水田或湿地上。为稻田危害较 为严重的杂草。双季稻区,以 晚稻田危害最为严重。发生重 的田块,密生呈毡状。节节菜 生于水稻田或湿地;部分水稻 田发生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