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18张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28中图版必修3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43张PPT[可修改版ppt]
![28中图版必修3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43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8d5e009ec3d5bbfc0a744a.png)
【解析】 第(1)题,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 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包括两层 含义: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第(2)题,工 业化带动了城市化,但城市化往往高于工业化。 【答案】 (1)D (2)A
第
五
节
中
基础自主梳理
国
江
苏
省
知能层级突破
工
业
化
和学业水平达标
的
探
索
基础自主梳理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 发展并达到占____主__导__地__位___的过程,即国民经 济 结 构 发 生 了 从 以 _农__业_____ 占 主 导 地 位 向 以 __工__业____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农业产值 农业就业人数 城镇人口
2.城市化 (1)概念:指居住在_城__镇__地__区____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增长的过程,即___农__业__人__口____向非农业人口转 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 内 涵 : a.__农__村__人__口____ 向 城 市 集 中 ; b.__农__村__地__域__向城市地域转化;c.__城__市__文__明___向广 大农村地区扩散。
(3)城市化进程__不__断__加__快___但城市化水平仍低__于___ 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思考 2.江苏省的城市化与珠三角的城市化的推 动力都是工业化,其发展基础是否一样?请说明 原因。 【提示】 不一样。珠三角的城市化是在大量引 进外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江苏省的城市化 是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基础的。
将土地推向____社__会_以资得金到增值。
存量土地
市场
思考 3.传统产业外迁是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 共同问题,这些地区应如何应对?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

1、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 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 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简单说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15%
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 <20%
时间
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发达 发展速度 国家 发展水平
城市化快于工业化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高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时间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发展中 发展速度 国家 发展水平
城市化慢于工业化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低
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这些来自农村的女孩子走出 工厂后,再也不会走进农田 了。
阅读二: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
红豆集团所在地港下镇地处江阴、无锡、常熟三市 交界处,由于地势低洼,交通闭塞,当年是周围出了名的 穷窝子。20世纪70年代,这里的农民到无锡办事,要乘五 个小时的轮船;到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这里通 上了公路,但由于路况不好,到无锡办事要在尘土飞扬的 公路上颠簸近两个小时。红豆集团的发展推动了这里的小 城镇建设,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乡镇企业的 不断发展,现在村村通上了公路,到无锡办事只须半小时 车程。红豆集团1983年起家,当年港下镇的人均纯收入只 有287元,到2002年,这里的人均纯收入已达6 045元,在 红豆集团的12 000名员工中,港下镇劳力就占了50%。
可见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要扩 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应降低农业就业 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同时提高城市 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023中图版必修三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

%
60
60
国际通用标
50
50
准
>60
中国水平
40
36.2
(2002年)
①农业产值占国内
30
生产总值的比重
20
15.4
10 <15
0①
<20
②
②农业就业人数 占全部就业人数 的比重
③城镇人口占总人
③
口的比重
探索 思考:
答案:
200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15.4%, 从这指标看,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但从更为重要 的农业就业人数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才刚刚走了一半。2002年,中国农业就业人数的比重高 达50%,远高于20%以下的国际标准;而且2002年,中 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6 . 2%,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 国际标准。
小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结
1、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 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 南
京、苏锡常、徐州三大城市圈 3、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4、保障进城农民利益,农村城市化
有了稳固的基础
1、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 主要是因 为( )
A.苏南近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 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 往苏南地区
可见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要扩大第二、三产 业就业人数,应降低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 重,同时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工业化
城市化
阅读1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相同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城市化 水平略高;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苏南模式“
中图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张讲课文档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2、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3、江苏省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 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 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十六页,共29页。
太湖流域水污 染监察、监测
第十七页,共29页。
(毫克/升)
3.5
氮
3.0
2.5
2.0
(毫克/升)
0.15
磷
0.1
0.05
1.5
1987 1989 1991
0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措施四: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 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 础
农民从庭院式村舍搬迁到城市公寓 ,无锡市硕放镇振发公寓里的老人 在相互寻找逝去的岁月。
第二十七页,共29页。
措施五: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 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 得到增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存在问题
2、城市化建设思路
3、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的主要措施
城市化 工业化 两者关系 长三角 存在问题 建设思路 主要措施 案例研究 第四页,共29页。
城市化的定 义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第五页,共29页。
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第六页,共29页。
南的 苏北”。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市委、市政
府提出了“工业、外贸、 城市建设争先进, 各项工作创一流”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高效能管理”的奋斗目标。使张家港市成为 江苏省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一个 突出代表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苏南模式“
苏南农村的年轻人大部 分走进了工厂。这是无 锡新区一家外资企业的 工人准备上夜班。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18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82021/8/82021/8/8Aug-218-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达 与城市 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能够维持
国化
新增人口和原有人口的生计水平。
家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发 工业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
展 与城市 致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高于工
中化
业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
国 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
家
“城市病”(拥挤不堪、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城市化建设思路: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 体化” 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 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读图回答: 如图江苏城
市布局由“三 圈五轴”构成, “三圈”指? 五轴呢?
突出徐州的交通
【课程标准】 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学习目标】 了解: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的关系。 2.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理解:1.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江苏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 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36张文稿演示

2、讨论: (1)密歇根州的复苏对美国 其他城市建设有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启发?
返 回
徐州
对建熟大到带大大曾书秦,都,家徐领家“家在、义时我于大力在颜好州大知来叔习军不就就徐家拨战见,,家道猜父武的刎利是是州和山败 江欢今游我一的, 重于兮 我项 , 我兮后东迎天览是下辅是要乌骓说羽对一气,父大由徐谁吧导秦领江不的。徐起盖觉老家我州吗,下末袖。逝。我州来世得,来来。?我读反。”曾很。,无自
2、工业化
完成工业化的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 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 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 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4、各国各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存在较大差异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 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 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 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 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历 史和2570年的建城史。位置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 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 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 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 公路、省道、高速公路一应俱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 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 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我国各代领导人关心工业发展参观一汽
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指标的比较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30张PPT[可修改版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30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b0ffed84868762cbaed52a.png)
3: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 了稳固的基础
5: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 地推向市设
红豆服饰
红豆赤兔马轮胎
赤兔马摩托
欧豹电动车
地域
长江三角洲
区位优势 东部沿海经济地带和长江沿岸经 济地带的交汇点
土地面积 占全国1%
人口 占全国6.25%
GDP 2000年占全国17.2%
工业产值 2002年占全国21%
城市化水平 40%左右
措施四: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 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 的农基民础从庭院式村舍搬迁到城市公
2、城市化建设思路 3、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的主要措施
城市化 工业化 两者关系 长三角 存在问题 建设思路 主要措施 案例研究
城市化的定 义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工业化的定 义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比重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 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苏南模式“
苏南农村的年轻人大部 分走进了工厂。这是无 锡新区一家外资企业的 工人准备上夜班。
这些来自农村的女孩子 走出工厂后,再也不会 走进农田了。
阅读三: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
红豆集团所在地港下镇地处江阴、无锡、常熟 三市交界处,由于地势低洼,交通闭塞,当年是周 围出了名的穷窝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里的农 民到无锡办事,要乘五个小时的轮船;到二十世纪 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兴起,这里通上了公路,但由 于路况不好,到无锡办事要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 簸近两个小时。红豆集团的发展推动了这里的小城 镇建设,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乡镇企 业的不断发展,现在村村通上了公路,到无锡办事 只须半小时车程。红豆集团1983年起家,当年港下 镇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87元,到2002年,这里的人 均纯收入已达6045元,在红豆集团的12000名员工 中,港下镇劳力就占了50%;
5: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 地推向市设
红豆服饰
红豆赤兔马轮胎
赤兔马摩托
欧豹电动车
地域
长江三角洲
区位优势 东部沿海经济地带和长江沿岸经 济地带的交汇点
土地面积 占全国1%
人口 占全国6.25%
GDP 2000年占全国17.2%
工业产值 2002年占全国21%
城市化水平 40%左右
措施四: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 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 的农基民础从庭院式村舍搬迁到城市公
2、城市化建设思路 3、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的主要措施
城市化 工业化 两者关系 长三角 存在问题 建设思路 主要措施 案例研究
城市化的定 义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工业化的定 义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比重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 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苏南模式“
苏南农村的年轻人大部 分走进了工厂。这是无 锡新区一家外资企业的 工人准备上夜班。
这些来自农村的女孩子 走出工厂后,再也不会 走进农田了。
阅读三: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
红豆集团所在地港下镇地处江阴、无锡、常熟 三市交界处,由于地势低洼,交通闭塞,当年是周 围出了名的穷窝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里的农 民到无锡办事,要乘五个小时的轮船;到二十世纪 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兴起,这里通上了公路,但由 于路况不好,到无锡办事要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 簸近两个小时。红豆集团的发展推动了这里的小城 镇建设,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乡镇企 业的不断发展,现在村村通上了公路,到无锡办事 只须半小时车程。红豆集团1983年起家,当年港下 镇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87元,到2002年,这里的人 均纯收入已达6045元,在红豆集团的12000名员工 中,港下镇劳力就占了5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2.5中国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探索 (共39张PPT)

乡镇企业分散导致的问题 ①城市规模相对缩小②城市优势不突出 ③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
太湖水污染
蓝藻大面积繁殖的必要条件:
1.合适的气温 2.水体富营养化(氮、磷浓度较高) 3、静水状态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温转暖、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造成的水污染 且治理滞后
思考:我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中城市化推动力的差异。
对外开放 小商品经营 大城市扩散
沿边开放
森林、矿产 资源开发
外资企业建立
珠江三角洲模式
个体私营企业
浙江温州模式
乡镇企业发展
苏南模式
边贸发展
云南宏德模式
国有大中型企 业建立
东北模式
工业化 工业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设问
苏州的乡镇工业萌发于50年代末,兴盛于80年代初,经 过多年的奋斗,不仅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已成 为全市经济的台柱子。苏州乡镇工业不仅为创造“苏南 模式”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成为乡 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 池请、问城:乡“物星资罗交棋流布的的枢小纽城、镇农”村会精给神苏文州明乃建至设整的个基江地苏。带 来什么样的影响?
主要问题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与社会 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化 水平低,城市化质量不高)
措施
①在体质和政策上保证进程农民的 利益,稳 固农村城市化的基础; ②工业化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工业化产生了环境问题,水体 污染严重。
合理控制污染企业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乡镇企业分散导致的问题①城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 市规模相对缩小②城市优势不 辐射力;②“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 突出③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 三大“城市圈”。 全省经济发展
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
太湖水污染
蓝藻大面积繁殖的必要条件:
1.合适的气温 2.水体富营养化(氮、磷浓度较高) 3、静水状态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温转暖、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造成的水污染 且治理滞后
思考:我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中城市化推动力的差异。
对外开放 小商品经营 大城市扩散
沿边开放
森林、矿产 资源开发
外资企业建立
珠江三角洲模式
个体私营企业
浙江温州模式
乡镇企业发展
苏南模式
边贸发展
云南宏德模式
国有大中型企 业建立
东北模式
工业化 工业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设问
苏州的乡镇工业萌发于50年代末,兴盛于80年代初,经 过多年的奋斗,不仅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已成 为全市经济的台柱子。苏州乡镇工业不仅为创造“苏南 模式”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成为乡 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 池请、问城:乡“物星资罗交棋流布的的枢小纽城、镇农”村会精给神苏文州明乃建至设整的个基江地苏。带 来什么样的影响?
主要问题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与社会 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化 水平低,城市化质量不高)
措施
①在体质和政策上保证进程农民的 利益,稳 固农村城市化的基础; ②工业化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工业化产生了环境问题,水体 污染严重。
合理控制污染企业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乡镇企业分散导致的问题①城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 市规模相对缩小②城市优势不 辐射力;②“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 突出③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 三大“城市圈”。 全省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 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 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 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读图回答: 1、衡量工业化水平 的标准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
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
1、
工
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江苏省概况:位于长江、_淮__河____下游,黄海
之滨,_城__市__众__多____,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1)工业化进程_较__快____、__工__业__化__水__平____较高。 (2) 总 体 上 处 于 工 业 化 __中__期____ 阶 段 , 工 业 化 进
36.3 27.1
43∶ 44.84 57 ﹪
17.2﹪
41.5%
2013 6.1∶ 20.1∶
49.2∶ 42.9∶
44.7
37.0
24∶ 93.84 76 ﹪
23.75 ﹪
64%以上
结论
工业化进程较快、水平较高, 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
中国城市化水 平较高的地区, 但低于发达国 家75%的平均 水平
程明显加快。 (3) 城 市 化 进 程不__断__加__快_____ 但 城 市 化 水 平低于仍
_____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工业化及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忽视了城市服务的根本功能
乡镇企业分散,浪费土地、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特大型城市较少; 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带动作用不明显
互动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
产
值
劳
总
(
反 作 用
)
非 农 业 人 口
动 力 需 求 量 增
推 动
值 的 比 重 在
加
一
定
阶
段
内
渐
增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相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均较低,城 同 市化水平略高;
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发 工业化 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工业化和
城市化建设思路: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 体化” 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 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读图回答: 如图江苏城
市布局由“三 圈五轴”构成, “三圈”指? 五轴呢?
突出徐州的交通
二.江苏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1.江苏省概况:
⑴位置: (2)社会经济特征:
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状
工业化水平 时间 一、二 一、二、
三产业、 三产业 产值比 就业比
轻重 工业 比
二三产 业增加 值比重
城市化水平
高新技 术产业 比重
12.0∶ 42.7∶ 2000 51.7∶ 30.2∶
枢纽和商贸中心
地位,加快新城
三
区建设,打造区
圈
域物流中心,增
五
强服务功能
轴
充分发挥南京在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重要传导枢 纽作用,强化与扬州、 镇江等周边城市的联系, 增强核心城市的功能。
加强苏锡常城市间的资源整合与 共享,促进各类要素的无障碍流 动,强化与南通、泰州的联系, 促进跨江发展
达 与城市 对自Leabharlann 资源利用程度基本能够维持国化
新增人口和原有人口的生计水平。
家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发 工业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
展 与城市 致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高于工
中化
业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
国 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
家
“城市病”(拥挤不堪、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业
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化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
衡量 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 标准 20﹪以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读图分析: 1、中国是否完成工业 化
2、应如何推进中国的 工业化
①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降低农业就业 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②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 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 业化与城市化的探 索课件共18张PPT
【课程标准】 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学习目标】 了解: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的关系。 2.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理解:1.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江苏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 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概念 2 城 市 化 内涵
标志
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 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城市的占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的比重上升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