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1 小数乘法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
【名师课件】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 授课+作业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49×7.33 =359.17 ≈359.2(亿美元) 答:美国每年在太空计划上的花费约是359.2 亿美元。
积的近似数
五、成年人每天摄取食盐不应超过0.006kg。那么 56个成年人一天摄取的食盐总量最多是多少千克?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006×56 =0.336(kg)≈0.34(kg)
答:56个成年人一天摄取的食盐总量最多是0.34 千克。
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
0.049×45 ≈2.2(亿个)①先算出积,
0.0 4 9
②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
×
45
下一位数字,
245 196
2.2 0 5
③再按照“四舍五入”的 方法求出结果,用“≈” 表示。
注意事项:
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所要保留数
位的末一位或末几位是0,不能划去。
总价=单价×数量 向百分位进1,保留两位小数
3.85×2.5 = 9.625(元) ≈ 9.63(元)
答:买2.5 kg应付9.63元。
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
积的近似数
3.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
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
5.85t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
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教材P13 练习三 第3题]
0.0 4 9
×
45
千分位上 的5=5,舍
245 196
2.2 0 5
去千分位5, 舍去5后要 向前一位 进1。
答:狗约有 2.21亿个嗅觉细胞。
一、探究新知,主动建构 近似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

(一)先求出积,再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数位。
1.保留一位小数。
1.2×1.4=( )≈ ( )
2.精确到百分位。
0.86×1.2=( )≈ ( )
(二)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m。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检测后及时进行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掌握得好,就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掌握的不够理想,那么重新复习“新授小结”的内容。)
2.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
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
六、知识应用
小组探讨,代表汇报。
1.3×1.7(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21) ≈(2.2)
5.6×0.35(得数精确到十分位)=(1.96)≈(2.0)
1.45×2.2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2915)≈(3.29)
0.57×1.5(得数精确到百分位)=(0.855)≈(0.86)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突破方法:通过联系新旧知识的方法来突破重点。
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突破方法:通过出鞥奢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下列小数的近似数。(课件出示下表)
原数
保留整数
精确到十分位
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先用整数乘法计算,然后让学生点小数点,最后以谈话的形式提出求取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进而导入本课课题。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三、明确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师生能有一个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结合《课标》和教材内容,特明确下列目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的近似值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的近似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积的近似数》。
一、说教材《积的近似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时是在孩子们学完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以及求一个数的小数倍之后学习的内容,从横向知识层面讲,这一节属于本单元较为简单的一节,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基本内容,只需再次细心计算即可。
从教材安排的纵向知识层面讲,本节课的内容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第五课时便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孩子们已经会熟练得按要求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并且和前面学习的小数性质结合起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教材这样安排层层递进,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吃透教材并非难事。
在练习中一般都注明要求把得数保留几位位小数,但是也有些题没有注明要求,而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本节课并非孤立存在的,近似数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且作者在设计本节课时也注意到很多细节,比如找最切合生活的例子,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近似数的用途,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说学情上面已经提到过,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第五课时便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初学这一内容时,孩子们接受这一知识有些吃力,但是在结合实际例子讲解和分析后,孩子们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得还很不错,知道了出现“约等”、“精确”、“保留”“省略”等字眼时都是让求近似数,求近似数的方法也不是固定的,遇到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的保留形式,比如“进一法”和“去尾法”等,学生在之前也有所了解。
比如钱中没有比分更小的单位,学生也知道了遇到钱的问题时就算题中没有要求,也应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值。
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各和生活经验,对本节课帮助很大,有的孩子甚至自己经过预习就能掌握本节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例6(积的近似数)》导学案

5.1.6 积的近似数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是实际的需要。
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2.按要求求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0.9846保留三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二、自主探究1.学习例题6:(1)例6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别是: 。
(2)该题的列式为: (3)计算结果是( ),这个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它的( )位,是根据( )法保留的,最后的结果是( )。
2.做一做。
(1)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下面各题的积都是保留两位小数,判断对错,并把错题改正。
3.27×1.5=4.95 1.78×0.45≈0.80。
3 . 2 7 1 .7 8× 1.5 × 0 .4 51 6 3 5 8 9 0 32 7 7 1 24. 9 0 5 0 . 8 0 1 0三、课堂达标1.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2×1.4= 0.37×8.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86×1.3= 2.34×0.15=2.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四、知识拓展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3.58。
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3.059 3.578 3.574 3.583 3.58【自我评价】自评 师评。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
过程:
讲解小数乘法的定义,包括其计算法则。
通过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3. 积的近似数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积的近似数的求法。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如购物时对价格的估算。
1.3 小数乘法的练习题:提供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小数乘法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
1.4 积的近似数的应用:介绍一些积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估算成本、测量长度等。
2. 拓展建议:
2.1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一些与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2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与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家庭预算规划、商品折扣计算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设计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计算器、练习本。
2. 课程平台:教室内的教学平台。
3. 信息化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的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作业应涵盖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积的近似数的求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一些作业示例:
a. 小数乘法计算练习:给出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题,包括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 小数乘法第6课时 积的近似值(2)西师大版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联系生活实际求积的近似值时,先弄清要保 留的小数位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来保留 相应的位数。 2.取近似值时,末尾的“0”起到占位的作用, 是不能去掉的。
课后作业
01 练习三第3~5题。 02 相关练习。
李叔叔驾车以每分0.809 km的速度行驶,通过南京 长江大桥用了5.7分。
(2)议一议: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
0.809×5.7=4.6113(km)
≈4.611(km) 保留三位小数
≈4.61(km) 保留两位小数
≈4.6(km) 保留一位)
课堂练习
(教材第13页例2)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是先求出积,再根据要求一 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的位数。
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或题目的要求 取积的近似值。
较大数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来计算。
李叔叔驾车以每分0.809 km的速度行驶,通过南京 长江大桥用了5.7分。 (1)算一算:南京长江大桥全 长大约多少千米?
1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积的近似值(2)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
学习目标
1.理解求积的近似值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四舍 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发现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 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内涵,提高合 作探究的能力。
(2)议一议: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
(教材第13页“课堂活动”)
李叔叔驾车以每分0.809 km的速度行驶,通过南京 长江大桥用了5.7分。 (1)算一算: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1 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

金榜行动 上册
1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
一、填一填。 1.0.9798保留整数约是( 1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1.0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0.98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0.980 )。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三 )位上的数字 再按照( 四舍五入 )法进行取舍。 3.日常生活中,购物付款时要保留到“分”,也就是说以“元”为单平方厘米)
答:这本书封面的面积是474.7平方厘米。
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取的食盐为0.006~0.008kg。现在 有0.32kg的食盐,够56个成年人食用一天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006×56=0.336(kg)≈0.34(kg) 0.34>0.32 不够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23×6.8≈ 1.56 5.08×0.45≈ 2.29
四、解决问题。 1.一幢居民住宅楼有18层,每层高是2.95米。这幢居民住宅楼约高多少米? (得数保留整数)
2.95×18≈53(米)
答:这幢居民住宅楼约高53米。
2.数学课本的封面长25.8厘米,宽18.4厘米。这本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厘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答:现在有0.32kg的食盐,不够6个成年人食用一天。
五、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5.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 是( 5.04 ),最小是( 4.95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时,7.0可以写成7。( × ) 2.近似数6.00和6.0的大小相等。( √ 3.9.995保留一位小数是10.0。( √ ) ) )
4.1.7×0.45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是0.8。( √
《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姓名:张国胜单位:东风路小学《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内容来源:教科书11页情境图以及课后做一做。
主题:积的近似数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张国胜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①能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能解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应用;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小节的内容,取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是在前面取小数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用的方法同取小数的近似数一样,不同的是小数乘法要在计算完后对乘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数位。
3.学情调查分析五年级学生直观形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概括出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
同学们已学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但间隔时间较长,部分同学有遗忘,另外刚学过小数乘法,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标1.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 会用“四舍五入”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难点: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级的近似值评价任务1.通过小组探究、说出实例中百分数的意义完成学习目标1的达成。
2.通过自学、交流、练习完成学习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积的近似数1、求积找准数位2、取近似数四舍五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编号:2354596851214563555220002
学校:包头市新民镇钽家屯小学*
教师:晓晓*
班级:晴天参班*
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例6,完成教科书P11“做一做”和P13“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2.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能运用迁移的方法主动学习新知。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实践能力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正确说出75.805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分别是76、75.8、75.81;1.9736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是2、2.0、1.97、1.974。
【教学提示】
此处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以及小数末尾0的实际含义。
师: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
【学情预设】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时,保留时看下一位上的数,如果比5小就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将75.805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75.805的十分位是8,比5大,向个位进1,所以保留整数就是76。
师:2.0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2.0是1.9736的近似数,这个0表示精确程度,不能去掉。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所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回顾用“四舍五入”法将小数按要求取近似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主动建构
1.教学教科书P11例6。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非常灵敏吗?(狗)人们常常训练狗来帮助侦查、救援。
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例6。
师:这里的0.049亿也是近似数。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并不一定都要知道数的准确值,只需用到近似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师:怎样求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呢?
【学情预设】求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实际是要求0.049的45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0.049×45。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师: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做法:【教学提示】
让学生注意到这三种做法的竖式都一样,重点关注取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掌握取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师:对比不同的解题方法,说一说应该怎样取近似数,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学情预设】学生陈述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并互相评价。
第一种,由于积是近似数,横式中应写约等号,不能用等号;第二种,“保留一位小数”应看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是0,0<5,尾数应舍去;第三种,由于百分位上是0,0<5,舍去0和5,
结果是约等于2.2。
第三种做法是正确的。
师:如果题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又该怎样取它的近似数呢?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上是几,千分位上是5,5=5,所以舍去5后要向前一位进1,结果是约等于2.21亿个。
2.小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师:怎样求积的近似数?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这里能进行迁移。
小组交流后汇报:求积的近似数,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在写横式的得数时,注意要用约等号。
【设计意图】关注“求积的近似数”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尝试探究、互相交流的过程,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教科书P11“做一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师:说一说,求积的近似数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求积的近似数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保留正确的小数位数,要检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2.完成教科书P11“做一做”第2题。
(1)学生自主读题。
(2)全班交流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3)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列式计算,计算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3.85×2.5=9.625(元);3.85×2.5≈9.63(元)。
师: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教学提示】
教师先不提示学生保留几位小数,等学生做完后再调查,看有多少学生能自觉保留两位小数,对这部分学生加以表扬,再询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学情预设】虽然此题没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货币单位了,所以应该自觉保留两位小数。
师:以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仔细思考,遇到这类问题就需要按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
3.完成教科书P13“练习三”第3题。
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师:将计算出的结果与题目中的笔记本电脑的质量进行比较,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设】学生会觉得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太笨重了,现在的计算机轻便小巧,运算速度也更快。
师:短短几十年,计算机就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高超的本领,才能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更好地造福人类。
4.完成教科书P13“练习三”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感受求积的近似数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凸显求积的近似数是生活、生产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要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结果,用“≈”表示。
注意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
所要保留数位的末位是0时,不能去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上课伊始先帮助学生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为求积的近似数做好准备。
当学生尝试解答教科书P11例6时,列式求出“0.049×45=2.205”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先让学生独立求出2.205的近似数,然后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练
习,引导学生体会求积的近似数需要注意的问题,领会求近似数的意义在于实际需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7第一、二、三、五题。
一、列竖式计算,并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
1.保留一位小数。
7.6×4.32 7.85×6.3
2.保留两位小数。
5.3×0.47 1.08×0.65
二、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9.28,准确值可能是()。
A.9.28
B.9.276
C.9.286
2.两个因数的积“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1.8,这两个因数的积最小是()。
A.1.84
B.1.79
C.1.75
3.3.99×2.5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A.9.98
B.9.9
C.10.0
三、中国国家航天局每年在太空计划上的花费为49亿美元,而美国每年在太空计划上的花费约是中国的7.33倍。
美国每年在太空计划上的花费约是多少亿美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成年人每天摄取食盐不应超过0.006kg。
那么56个成年人一天摄取的食盐总量最多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1.32.8 49.5
2.2.49 0.70
二、1.B 2.C 3.A C
三、49×7.33≈359.2(亿美元)
五、0.006×56≈0.3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