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类型丛及其丛构规则_以中国巧女故事的类型组编形式为例
论巧女故事的起源、类型与艺术特征

论巧女故事的起源、类型与艺术特征作者:石岷艳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03期内容摘要:巧女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流传很广、内容生动的一种题材,它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勤劳智慧的女性形象。
巧女故事的起源是受我国特有的小农经济影响,类型可分为善劳作会管理的当家型、反暴抗恶的斗争型、为人排忧解难的聪明型、巧女出题择偶型与敬养公婆的孝顺媳妇型五个方面。
人物形象塑造上,注意陪衬人物形象对主要人物形象的艺术衬托;情节结构上,巧女故事有模式化的特征;艺术构思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极富幻想性。
关键词:巧女故事起源类型艺术特征巧女故事写的是勤劳能干的女子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的有趣故事。
这类故事为我们展开了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个聪敏善良的中国巧女。
这类题材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数量很多且流传很广。
现代针对巧女故事展开的研究很多,主要是针对角色类型、思想基础以及湘西巧女故事等方向,本文综合了从巧女故事的起源、类型、艺术特征等三个方面来对巧女故事展开分析。
一.巧女故事的起源巧女故事的产生和流传,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受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影响的。
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家庭的生活方式,虽然妇女无需从事繁重的耕作任务,但是她们从事的纺织等工作,为创建和巩固家庭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劳动人民的家庭中,妇女是男人得力的帮手。
这种强有力的事实足以在一定情况下和一定程度上克服轻视妇女的错误思想,使劳动人民对妇女的才智和作用持有清醒的认识。
这是巧女故事得以产生和流传的必要前提。
比如妇孺皆知的传统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织女依靠自己的纺织技术编织精美的织品来承担供养家庭的责任。
在织女走后,仅靠牛郎的努力,家庭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再比如田螺姑娘也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财富,来为家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故事都准确地向我们展现了劳动人民中妇女的重大作用。
巧女故事不计其数,但在主旨思想上都很统一地歌颂劳动妇女的聪明才智。
《中国民间巧女故事》教案

《中国民间巧女故事》群文阅读教学实录准备材料:《谁当家》、《选当家》、《三女儿要宝》阅读目标:1.讨论心目中的优秀女孩子形象,了解中国民间巧女故事中女主角形象特点。
2.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课后自主阅读。
3.让学生基本了解中国民间故事阅读过程:一.课前导入播放自我介绍视频,提问:一位优秀女孩子,她的身上所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师:每一位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你们说的都很棒,一个优秀女孩最重要的品质,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讨论了。
人们把这样具有优秀品质的女孩子作为主角(板书:主角),把发生在她身上事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流传下来,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称为:《中国民间巧女故事》。
PPT出示:中国民间巧女故事介绍巧女含义:具有心灵手巧、能言善辩、有胆有识、机警果断等等刚刚大家说的所有优秀品质的女性称之为巧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间巧女故事》。
二、引读《谁当家》阅读要求:1. 故事中的主角是谁?她遇到了什么难题?2. 她的应对方式是什么?3.她的结果是什么?4. 她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学生回答填写阅读表三、自读《选当家》自读《选当家》,完成阅读表。
过渡:想一想这两篇故事中的巧女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四、猜读《三女儿选宝》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位巧女,也知道了她们的相似之处,王老师想让你们猜猜《中国民间巧女故事》中的第三个故事《三女儿选宝》,利用前两篇故事的相同点,猜猜这个故事是如何发展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巧女吗?请说一说。
五、猜谜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三位勤劳、诚实、好学、善良的三名巧女,我相信你们在这三个故事中一定有所收获,在《中国民间巧女故事》中,还有几位聪明的巧女,故事中运用的猜谜的形式体现了这几位巧女的聪明,王老师就出几道故事中的谜语让你们猜一猜,看你们有没有巧女聪明吧。
1、选自《巧姑》有位公公让他的三个媳妇回娘家看爹娘,但是他给媳妇出了两道难题。
三位媳妇怎么都想不到答案,她们在路上遇到了巧姑。
传统民间故事影视传播中的母题寻唤

传统民间故事影视传播中的母题寻唤民间文学是民间口耳相传的古老文学形式,是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其思维和叙事被认为是后世文学艺术的先导。
民间文学思维方式中特有的奇幻性和假想性,与新兴动漫艺术有着天然的共通性。
从20世纪初到现在。
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一直都是影视动漫创作的重要创意资源。
中国国产动漫和民间文学渊源极深,上世纪50年代曾受益于民间文学和传统文化,开创了中国动画学派。
但1990年代开始,数字技术的全面介入,11美动漫产业迅速发展。
世界影视动漫产业整体格局的变化,使中国动漫传统受到挑战:一方面面临题材和创意资源匮乏,急需从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学宝库中获得灵感,建构中国动漫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形成品牌竞争力。
另一方面义受到当代文化的现代化及全球化影响,传统民间文学与新兴动漫艺术在时代特质、媒介属性、表现形式、产业规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作为影视动漫创意资源的开发遇到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矛盾的焦点集中于影视动漫对于传统民间文学元素当代审美价值以及对地域元素广域审美价值的挖掘方面。
中外学者在对于民间文学研究中,发现了民间文学叙事中潜藏着一些特定的结构元素,这些元素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并以不同的序列组合牛成了丰富的故事样态,这就是民间故事母题。
母题,被视为“民间文学的文化密码”,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恒常性存在。
在各国优秀文艺作品的内核中都可以找到那些历经岁月考验的母题。
母题,关乎影视动漫的故事内核和叙事范式,也与当下影视动漫叙事有着异质同构的内在联系性。
母题最早用于民间故事分类学,美国学者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将母题的论述为:“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
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
绝大多数母题分为3类。
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一众神。
或非凡的动物,或巫婆、妖魔、神仙之类的精灵;要么甚至是传统的人物角色,如像受人怜爱的最年幼的孩子,或残忍的后母。
点击民间故事教学关键词——以特级教师周益民《巧女故事》教学为例

其次 , 了解 口头语。 有人这样形容 民间故事的语
言 , 清水 出芙蓉 , “ 天然去雕饰 ” 民 间故 事具 有独特 。
的质朴纯真之美 , 就在于它总是用生动、 形象的 口语
(5 故事 》 r女 这篇课 文讲 了三 个聪 明女 子 的故
教 , 小 版 0.语 4 学- 学 2 1 文- 1, I 刊 10 1
地 显现 了出来 。
字博 大精深 , 民间故 事 中生 动鲜 活 的 口头语言更 是 具有蓬勃 的生命 力, 它真水 无香 , 真有味 , 本 它还承 载 着劳动人民美好的情感。品读玩味 这样 的 口头语 言, 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着我国民间语 言的美好 , 被 民间故事散发 出的浓郁生活气息濡染着。 当学生 用 心 品读 、 涵泳、 比较 、 领悟 民间故事 的语言 时 , 民间故 事 中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散发出来 了。
帚插在头顶心 。 九斤姑 娘说 :我 知道 了 , 家东边 ” “ 你
呢? 这是什么原 因, 7 生: 因为这 是民间故 事。 师: 那你 觉得民间故 事特 有的色彩是怎样 的呢? 生 : 比较 有个性 的。 “ 斗半 , 是 像 一 二斗半 , 三斗 五升 , 四斗半” 读起来很顺 口, 这样就 比较有个性 。
的利益 0 知道了这个诀 窍 , 咱们也可以编一个巧女故 事了, 谜题我提供 给大家。
皮 包 骨— — 枣 骨 包 肉—— 核 桃
述故事 应该是 民间故事这 ~类故事性文本教 学最核
心、 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讲述故事有什么好处?r D 圣陶先生说过 :思想是 “
,
f }
#
f
莪
;;
试析东北“巧媳妇”类型民间故事的叙事策略

试析东北“巧媳妇”类型民间故事的叙事策略作者:赫亚红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6年第9期赫亚红(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东北民间故事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遗产,是东北这片辽阔土地上绽放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其中的一类民间故事因其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聪慧机智而被人们称为“巧媳妇”故事。
这类故事的各类事件遵循着可续性原则,以时间、人物、因果关系三种方式构成了以首尾接续式的行动序列为主的叙事情节模式。
这种独特的叙事策略对展现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巧媳妇;东北民间故事;可续性;时间;因果关系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9.046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9—0145—03巧女故事在民间故事中是一个重要类型,数量颇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东北地区广为流传的巧女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数为已婚的年轻女子,所以称之为“巧媳妇”,主要描述这类女性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行为与活动。
她们凭借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家庭以及自身的利益,解决了各种复杂刁难的难题,展示了传统女性的机敏,传递着“美善合一”的审美理想。
这类故事的各类事件形成有着某种特定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下面将从事件的组合原则、事件的组合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东北巧媳妇类型的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
一、事件的组合原则——可续性与惊奇悬念可续性指作品描述的相连事件必定向某结局形成指向,读者对于结局发展的期待使得故事中的事件具有了可续性。
[1]也就是说,故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事件一定要是连贯的,可以引发读者对接下来所发生的某件事,某种危机,某个场面或者某个人物的期待与兴趣,使读者产生渴望,产生对下文的诉求。
由于这种渴望,可续性存在于各个事件中。
而要想可续性在故事中很好的存在,更多的是采用设置惊奇与悬念的方式加以实现。
中国民间故事大概分类

中国民间故事大概分类
中国民间故事大概分类为: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幻想故事、民间笑话五类。
具体介绍如下:
1.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人公,动物常被拟人化。
有的借动物间
的纠葛表现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有的解释动物的习性;有的寄寓着明显的教训意义。
2.生活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加以虚构。
现实性较强,故事往
往扬善抑恶。
篇幅比较短小,人物性格单纯,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
有时也采用三段结构法。
风格较为朴实、明快。
3.民间寓言:是广大人民创作的包含有明显教训意义的口头散文
故事,风格含蓄、幽默、发人深省。
4.幻想故事(或叫民间童话):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
色彩。
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的情节、事物和部分人物有超自然的性质。
常把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当作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
情节常采用“三段结构法”;人物、情节、语言基本定型,在不同地区也时有变异。
古代流传的幻想故事有《毛衣女》、《叶限》、《吴堪》等。
5.民间笑话: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结构精巧。
往往截取社会生
活的一个侧面,在简短的情节中展开尖锐的矛盾,待矛盾冲突发展到高潮时,突然揭底,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常常运用夸
张手法,突出对象的本质特点,使人在笑声中领悟到生活中的某些真理。
从巧女叙事论《婴宁》的叙事结构

020《名家名作》·评论宋芝佳一、巧女叙事概述对于巧女故事,屈育德先生曾在《略论巧女故事》中,将巧女故事定义为一类表现女主人公以才智解决问题的传统民间故事。
关于婴宁形象的分析文章有很多,从性格角度大多认为她的基本特点是爱花爱笑的少女,但我们不妨从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来看,婴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迁葬鬼母的心愿,自身也完成了由自由少女到规范妇人这一社会化的角色转变。
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然而婴宁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爱笑优势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当我们稍稍突破传统民间文学的框架束缚时就会发现,由蒲松龄塑造的婴宁形象客观上也暗合了巧女故事的核心精神—以才智解决难题。
至于巧女形象的特征,两类主人公主要有两点相似。
首先,美貌外表。
仙妻故事多注重对仙妻美貌的描述,与之相似,蒲松龄也别出心裁地以笑立胎、以花为眼表现婴宁的倾城之貌:“她在花中摇曳,秀美如花,纯洁如花。
她拈花微笑,得天然神韵。
婴宁的美在笑中摇曳,在花中闪现,她的美与笑、花同在。
花、笑、婴宁三位一体,融铸成生机盎然、青春勃发的生命之境。
”①其次,心灵手巧。
学者康丽曾在《中国巧女故事中的角色类型》中对巧女的智慧构成进行了概括,她说:“巧女的智慧是按照民众对理想女性的预期来描述的,体现在心智、手艺和口才三个方面。
”②回到文本中,先说“心灵”,《婴宁》中写道“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
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
“家世不明”的媳妇本不会太受夫家待见,但婴宁嫁入王家后不仅凭借着明媚笑容消除婆婆的怒气,搞好婆媳关系,还善待奴仆,使得上下和谐,可见其玲珑之心。
再说手巧,原文中写道“操女红精巧绝伦”。
虽然鬼母曾对王子服说:“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
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母亲对自己爱女看似责备实含关切的嗔怪。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毕竟婴宁进入王家之后就懂得“昧爽即来省问,操女红精巧绝伦”,可见鬼母对婴宁在持家方面曾精心教导,当然婴宁也很心灵手巧,不然怎会绣出 “精巧绝伦”的女红作品?因此,我们可知已为人妻的婴宁不仅具有倾国之貌,还心灵手巧,善于持家,这些也和巧女故事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极为吻合。
《中国民间故事》分类

《中国民间故事》分类
《中国民间故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类方式:
1、主题和题材分类:
根据故事的主题和题材,可以将《中国民间故事》分为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类别。
例如,神话故事包括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传说故事包括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包括狼来了、东郭先生、木兰从军等。
2、地区和民族分类:
根据故事的地区和民族来源,可以将《中国民间故事》分为汉族、苗族、彝族、侗族、瑶族、傣族等不同民族的故事。
例如,苗族的民间故事包括美丽的阿蓉、打嘎夺夫等;彝族的民间故事包括阿诗玛、葫芦笙等;侗族的民间故事包括珠郎娘美、毛红玉英等。
3、形式和体裁分类:
根据故事的形式和体裁,可以将《中国民间故事》分为口头传承的故事、书面记录的故事、小说化的故事、影视化的故事等。
例如,口头传承的故事包括父母给孩子讲述的故事、爷爷奶奶给孙子孙女讲述的故事等;书面记录的故事包括各种民间故事集、文学杂志刊载的民间故事等;小说化的故事包括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小说等;影视化的故事包括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
4、时代和历史分类:
根据故事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可以将《中国民间故事》分为古代、近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故事。
例如,古代的民间故事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近代的民间故事包括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作品中的故事;现代的民间故事包括改革开放后的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文本,都被囊括在资料的搜集之列⑤。鉴于 故事类型形成组编关系。不过,从发生频率看,
上述原则,本文从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这种延伸至外部的组编并不占主要地位⑨。二
其所辖 59 个区县中搜集了 475 则巧女故事, 是,并非所有的巧女故事类型都能参与组编。
共涉及以汉族为主的民族 15 个⑥。
一ⅡD:1,三ⅠA:2,三ⅠB:3,三
15
10
ⅡD:4
155
一ⅡA:12,一ⅡD:1,一ⅤA:3,
二ⅡA:5,二ⅢA:7,二ⅢB:7,三
78
93
ⅠA:22,三ⅠB:13,三ⅠC:1,三
ⅡB:9,三ⅡC:10,三ⅡD:3
一ⅡA:1,二ⅢA:1,二ⅢB:2,三
24 ⅠA:4,三ⅠB:1,三ⅠC:1,三Ⅱ 37
分析巧女故事集群中复合故事的类型构
集范围时,未严格限定文本类型。凡是具有 成,可以发现巧女故事类型组编的两个特点:
巧女故事主要讲述主题的文本,无论是经过 一是,各类型的组编范围,并不限定在巧女故
严格的田野作业而形成的口头文本,还是包 事集群内部,其组编触角也可延伸到集群之
含了编辑或修改成份的、以口头传统为取向 外,与诸如呆女婿型、识宝型、羽毛衣型等其他
二ⅢB1 二ⅢB2 一ⅢC 二ⅢD
二ⅣA
A.公牛犊或公鸡蛋型(S)
三ⅠA
B.以难制难型(S) C.妙解两难型(S) Ⅱ.解隐谜系列 A.家翁出谜题型(D)
三ⅠB 三ⅠC
三ⅡA
B.协助卖物或买物型(D)
三ⅡB
C. 遇到和丈夫一 样 笨 的 人 型 三ⅡC
(D)
D.妙答隐喻型(N)
三ⅡD
E.明图画信型(S)
式,而是一种立体性的丛构聚合特征。因此, 们需要将视线转至上述类型的类别归属,从
巧女故事集群的结构属性,就应当被重新界 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巧女故事的
定为由 32 个类型以丛构方式组编而成的“故 类型组编情况。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表 1 巧女故事类型、资料数目及组编情况一览表⑩
类型系列名称
类型 代码
列,还是被重组到某一范型序列中的母题或 样笨的人型以及妙解隐喻型。而其余 12 个类
母题链,都要遵循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且具有 型,由于我们没有掌握它们参与组编的具体
各自的功能。借由类型组编,巧女故事集群呈 文本,因此在下文的讨论中暂不涉及。
现出的不再是以往研究所强调的平面集合模
为了能对组编情况的全局了然于心,我
ⅡA:5,三ⅡD:2
二ⅡB
4
146
二ⅢA
一ⅡA:1,一ⅡE:1,二ⅡA:1,二
ⅢB:7,三ⅠA:4,三ⅠB:1,三Ⅱ
28
26
A:7,三 Ⅱ B:1,三 Ⅱ C:2,三 Ⅱ
D:1
民间故事类型丛及其丛构规则
类型系列名称 B.隐语嘲人型(D)
类型 代码
二ⅢB
B1.不语休妻型(N)
B2.过桥或渡河型(S) C.免赌债型(D) D.联句得胜型(D) Ⅳ.其他系列 A.巧解预兆型(N) 三.善理解类 Ⅰ.解两难之题系列
A:9,三ⅡC:18
二ⅢA:2,二ⅢB:1,三ⅠA:4,三
20
35
ⅡA:10,三ⅡB:18
一ⅡA:2,一ⅡE:1,二ⅡA:2,二
23 ⅢA:1,二ⅢB:3,三ⅠA:3,三Ⅰ 20
B:3,三ⅠC:4,三ⅡA:3
10
13
09/4 民族文学研究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在善理解类的八个类型中,只有解隐谜 系列的明图画信型没有发生过组编,而归属 于这一类别的家翁出谜题型、公牛奶或公鸡 蛋型和以难制难型,是组编过程中最为活跃 的三个类型,它们与其他类型的组编次数分 别为 93 次、84 次和 50 次。善说话类中,参与 组编的类型数量与善理解类相同,但这些类 型在类别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善理 解类訛輯輥。在这个类别里,比较活跃的类型是隐 语嘲人型和巧对无理问型,其组编次数分别 为 47 次和 26 次。在类型数量最多的善处事 类之中,只有 6 个类型参与了组编,而且,除 了我的东西更值钱型(33 次)以外,其余类型 的组编频率都不高。由此可见,在巧女故事 类型的三个类别中,善理解类故事类型的参 与比例和发生频率均列于首位,善说话类次 之,善处事类最少。
三、巧女故事的类型组编形式
面对如此丰富的巧女故事文本,试图依 赖统计学的方式以穷尽某一事象在所有文本 中的出现频率,无疑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 只能根据这样的原则:只要足以证明某种组 编形式在这 118 则随机遴选的故事中以一定 比例出现过,就可以证明它在该故事类型丛 中的稳定性与普遍性。在解析了每个故事文 本的类型构成之后,我们发现,这些类型主要 以三种形式组编在一起,即连缀式、拼合式和 混编式。
关 键 词:巧女故事 类型丛 类型组编 范型序列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作为民间故事学界的传统模式,类型学 研究通常是从叙事形态入手,依据母题结构 的差异将内容庞杂的民间故事归结为不同的 情节类型。倘若类型与故事之间的对应是唯 一性的,那么这种研究范式为探索分类问题 与叙事结构所做的贡献自是无可挑剔的。但 是,随着故事资料的逐步充盈与田野研究的 日益深入,我们反复而大量接触到的文本事 实,却是类型与故事之间多向性的对应关系, 即一个故事可能只包含一个类型,也可能由 数个类型组成,从而形成单一故事与复合故事 之分①;同时,借由同一讲述主题的统领,不同 类型也会聚合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集群。面对 如此复杂的多向对应关系,仅仅沿用传统研究 模式,将学术重点停留在情节类型的归纳与母 题异同的对比上,只能剖析类型内部的结构机 制、粗略地勾勒出集群的整体轮廓,却无法理 清集群内部各类型之间的结构关系,更无从揭 示故事集群的结构属性与聚合动因。
09/4 民族文学研究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民间故事类型丛及其丛构规则
—— —以中国巧女故事的类型组编形式为例
康丽
内容提要:将“类型丛”的学理性解析聚焦于中国巧女故事,不仅能够缓解其文本 储量与研究成果之间的严重失衡,而且也更迭了以往研究对这一故事集群属性界定 的简化和一贯秉持的平面分析方法。在反思类型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致力于发现集合整个巧女故事类型丛的特征性“结点”,即通过辨析巧女故事类型的 组合形式来勾描出整个类型丛的基本叙事构架。
在 32 个类型中,只有 20 个类型与其他故事
在对这 475 则文本进行总体“盘点”和形 集群的类型发生过组编,即代断案型、我的东
态结构层面的全面解剖之后,笔者发现,巧女 西更值钱型、巧难聪明人型、计惩色鬼或盗贼
故事集群中的 32 个类型⑦会频繁地进行组编⑧ 型、巧妇思春型、善用小钱发家型、帮弟弟做
Aⅱ2→Bⅱ2→E8→F9→ 公公与未过门儿的三儿媳斗嘴失利,埋 下了恶意刁难(Aⅱ2)的伏笔。公公以谜语形 式进行考验,将恶意刁难的“困境”转换为做 衣物并带回礼物的难题(Bⅱ2)。三儿媳猜出 了谜底 (E8),按照公公的要求完成了任务 (F9)。至此,第一个序列结束。紧随其后的第 二个序列,同样是以恶意挑衅的“困境”(Aⅱ 2)为开端,而引发这个困境出现的原因,是前 一序列中三儿媳顺利完成任务使公公挑衅落 败。公公也同样以谜语形式实施了自己的刁 难意图,只是谜题式任务的具体内容变成了 做饭食和送饭的地点(Bⅱ2)。三儿媳猜出谜 底(E8),做好了饭食(F9)。这两个序列以并 列的方式重复了三儿媳应对公公刁难的事 件。以上是完整的家翁出谜题型。 故事在第一个类型结束之后,通过被考 验者的角色转换,连接了第二个类型,即公牛 奶或公鸡蛋型。该类型范型图示如下: Aⅰ5→C2→Bⅰ5→Dⅰ2→E9→F4 故事中,三儿媳按公公要求做好饭食之 后,并没有亲自去指定地点送饭,而是交由丈 夫协助完成这项任务。任务的移交造成了被 考验者角色的转换,使丈夫因打扰了公公与 他人的谈话,陷入了公公刁难的“困境”(Aⅰ 5)。丈夫求助式的转述,将应对公公的难题转 嫁三儿媳身上(C2)。公公提出赔话把儿这个 无理的要求(Bⅰ5),三儿媳出面(Dⅰ2)以丈 夫去刨风根儿的事情(E9),诱使公公承认自 己的无理(F4)。就此结束了公牛奶或公鸡蛋
一、类型丛:中国巧女故事 集群结构属性的重新界定
本文是基于文本分析的实证性研究,因
10
民间故事类型丛及其丛构规则
此,资料文本辐射的地域和民族范围越广,可 事类型丛”。
供分析的异文越多,我们从故事中发掘出来 的形态结构特征和规律也就越具有普遍性。
二、巧女故事的类型组编情况
为了更多地获取异文,本文在设定资料的搜
一ⅡD
20 三ⅠC:1,三ⅡA:1
2
一ⅡE
一ⅣC:1,二ⅢA:1,二ⅢB:1,三
30
4
ⅡD:1
12
一ⅢA
6
一ⅢB
6
一Ⅳ
37
一ⅣA
27
一ⅣB
8
一ⅣC
2
一ⅡE:1
1
18
一ⅤA
18 三ⅡA:3
3
198
15
二ⅠA
4
二ⅠB
11 三ⅠA:2,二ⅢB:6
8
二Ⅱ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3
一ⅡA:2,二ⅢA:1,二ⅢB:2,二 29 ⅢB1:1,三ⅠA:4,三ⅠB:4,三 21
而形成不同的复合故事。从现有资料看,475 功课型、讳人名型、巧对无理问型、隐语嘲人
则巧女故事中,共有 118 则是由多个类型组 型、不语休妻型、免赌债型、联句得胜型、公牛
编而成的复合故事。这些类型组编的形成并 奶或公鸡蛋型、以难制难型、妙解两难型、家
不是随意的,无论是被排列在一起的范型序 翁出谜题型、协助卖物买物型、遇到和丈夫一
三ⅡE
各类 系列 故事 合计 合计 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