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
地震引发公路桥梁破损成因分析

根 据经验 , 整体 规则 性好 的桥梁结 构 、 连续结 构 和直线 桥梁在 地震 中状 态较好 。
地震 具有 突发 性 , 可控 制也难 以预见 , 桥梁 不 对
从几何线形上看 , 弯桥或斜桥使地震反应复杂 化, 直线桥梁相对简单 , 而墩高不等则导致桥墩刚度 变化 , 向力 作用下 刚度 较大 的桥墩 最先 破坏 。 侧
从 结构 布置上 , 上部 结构是 连续 的 , 可能 减少 尽 伸 缩缝 数量 , 可有效 防止 落梁 , 简支 梁以及 使用 挂梁
造成的损害也不可预估 。地震 中桥梁破坏 , 除了造 成经济损失外 , 更重要 的是 由于交通 中断而引起 的 救 援 困难 , 以及次 生 灾 害 的发 生 而带 来 的人 民生命
震设防目标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桥位 , 合理选择结构 体系并注重构造措施 , 将地震引发的桥梁损害控制 在 合适 的范 围 内。
参 考文 献
[] 1 李秀文. 地震 中大型桥梁的损害浅析[ ] 科协论坛 , 1 ( ) J. 2 07 . 0 [] 2 唐国喜 , 傅香如 , 郑小燕 . 公路桥梁 震害分析及 对策 [ ] 路 基工 J.
2 1 上部 结构 坠毁 .
地震 引起 桥梁 上部结 构坠 毁主要 表现 在 :
生, 从梁体下落的形式看 , 主要为顺桥 向的坠落 , 并 伴 随梁端 撞 击 桥 墩 及 基 础 , 下 部 结 构 带 来 破 坏 。 给
1 应 急预 案 0
针 对现 场架设 桥梁 施工作 业 时可能 发生 的不利 因素 , 应制订 应 急 预案 。一 旦 险情 发 生 后 立 即启 动 应 急 预案 。先 由现场施 工负 责人通 知驻 站联络 员 与 车站 取得联 系 , 及时 向上层 有关 领导汇 报 , 对不 并 针 同险情 采取 相应 救援手 段 。
(完整版)汶川地震桥梁破坏

4)基础震害 桥梁基础震害是国内外许多地震的重要震害现象之一,
大量震害资料表明:地基失效(如土体滑移和砂土液化)是 桥梁基础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扩大基础的震害一般由地基 失效引起,桩基础的震害,除了地基失效这一主要原因外, 还有上部结构传下来的惯性力所引起的桩基剪切、弯曲破坏, 更有桩基设计不当所引起的震害。
桥梁典型震害 地震直接作用于桥梁,可使桥梁整体或部
分构件损毁,称为直接震害。地震引发的次 生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 也可导致桥梁整体或部分构件损毁,称为间 接震害。 按照损毁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可进行如下分类: 全桥损毁,主要包括: 强烈地震作用、场地地基破坏、水毁等导致全桥倒塌;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掩埋桥梁; 堰塞湖等淹没桥梁; 主梁、桥墩、基础等关键性构件不可修复性损毁。 部分孔跨损毁,主要包括: 部分墩、台损毁导致部分孔跨倒塌; 部分孔跨落梁。
映秀变电站小桥
百花大桥墩柱和系梁破坏 新房子大桥墩柱和锥坡破坏
庙子坪岷江大桥主墩开裂
映秀岷江大桥墩柱撞伤
成灌高速赔桥桥台侧墙开裂
寿江大桥桥台病害
锥坡病害
都汶高速公路龙池互通锥坡开裂
挡块破损
成灌高速跨线桥锥坡下沉
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主桥挡块严重破损
庙子坪大桥引桥挡块严重破损
震具有强度大、频率高、震源浅的特点。从地质构造上看,都是断裂剧烈活动区。
映秀震后情况
什邡震后情况
:10万平方公里(川、甘和陕) :4000-5000亿
:10个县(市) :41个县(市、区)
:186个县(市、区)
地震后的村庄(映秀)
北川震后情况 茂县震后情况
震后北川县城
震后什邡红白镇房屋倒塌
震后映秀镇城民房倒塌
汶川大地震绵竹市回澜立交桥震害调查

第29卷第4期2009年8月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J OURNAL OF EARTHQUAK E ENG I N EER I NG AND ENG I NEER I NG V I BRAT IONV o.l 29N o .4Aug .2009收稿日期:2008-10-09; 修订日期:2008-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033,50808163);地震行业科技专项项目(200808021);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6B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开放试验室基金(2007A06)作者简介:孙治国(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桥梁及结构工程抗震研究.E m ai :l szg_1999_1999@163.co m文章编号:1000-1301(2009)04-0132-07汶川大地震绵竹市回澜立交桥震害调查孙治国1,王东升1,郭 迅2,孟庆利2,于德海1,李晓莉1(1.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6;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绵竹市回澜立交桥跨越绵竹货运火车站,包括主桥及4个平面为圆形的曲线匝道桥,匝道桥为连续箱梁结构。
5.12汶川大地震中,回澜立交桥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对震害的现场调查及分析发现,圆形匝道桥破坏严重,每个匝道桥破坏集中于1-2个抗弯刚度较大的低矮桥墩并引起上部箱梁横向断裂,其余桥墩发生轻度或中度破坏,主要为桥墩混凝土保护层脱落、混凝土开裂及墩顶橡胶支座的滑移,且总体来看,匝道桥破坏沿切向更为明显。
主桥破坏相对较轻,主要包括桥墩顶部的支座滑移及主桥与匝道桥间的碰撞破坏。
关键词:汶川地震;回澜立交桥;曲线桥;震害调查中图分类号:U 442.5 文献标志码:AD a m age i nvesti gati on of Huilan InterchangeinM i anzhu afterW enchuan earthquakeS UN Zh i g uo 1,WANG Dongsheng 1,GUO Xun 2,MENG Q i n g li 2,YU Dehai 1,LI X iao li1(1.In stit u te ofRoad and B ri dge Eng i neeri ng ,Da li an M ariti m e Un i versity ,Dali an 116026,Ch i n a ; 2.Instit u t e of Eng i neeri ngM echan ics ,Ch i n a Eart hquak eA d m i n istrati on ,H arb i n 150080,Ch i na)Abst ract :H u ilan I nterchange acr oss M ianzhu Freight Station consists of m a i n bridge and 4c ircu lar ra mp bri d ges w it h conti n uous box g irders .The bri d ge w as severe ly da m aged duri n g the W enchuan earthquake on m ay 12th ,2008.According to the fie l d observati o n and ana l y sis ,it is concl u ded t h at the da m age to ra m p br i d ge w as espec ial l y severe ,1or 2short piers w ith large flexural stiffness suffered severe da m age and the box g irders ruptured as a re su lt o f the da m age to the p iers .The o t h er p iers of the ra m p bridges suffered m i n or to m oderate da m age ,wh ich i n cluded concrete cover spa lli n g ,concrete cracking and sli d i n g of the rubber beari n g at top of the piers .A lso ,it is founded that the da m age in tangenti a l d irection w as obv i o us for ra mp bri d ges .H o w ever ,the m ain bri d ge suffered on l y slight da m age ,wh ich contained da m age to rubber beari n g a t top of the p i e rs and the pound i n g da m age bet w een m a i n bridge and ra m p bridges .K ey w ords :W enchuan eart h quake ;H uilan I nterchange ;curved bri d ge ;post earthquake observation引言绵竹市回澜立交桥跨越绵竹货运火车站,包括主桥及4个平面为圆形的曲线匝道桥(本文中暂命名为A 、B 、C 、D 号匝道桥),主桥长316m,桥面总宽38m 。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

红白中桥-拱桥,栏杆破坏, 桥头落石
二、典型桥梁震害
天府大道跨线桥-连续梁桥,栏杆破损,锥坡下沉
金马河大桥-简支梁桥,栏杆破损,锥坡下沉
主 要 内 容
一. 汶川地震基本情况
二. 典型桥梁震害 三. 桥梁间接震害(次生地质灾害) 四. 简支梁桥震害 五. 连续梁桥震害
六. 连续刚构桥震害
七. 小结
墩顶压溃--湔江河大桥
四、简支梁桥震害
(4)桥墩震害
墩顶塑性铰--湔江河大桥、南坝大桥
盖梁开裂--湔江河大桥
盖梁开裂十分少 见,但在湔江河 大桥中,多个盖 梁出现了此现象。
四、简支梁桥震害
(4)桥墩震害
墩顶剪切破坏--映秀顺河桥
墩底塑性铰
盖梁悬臂开裂
四、简支梁桥震害
(4)桥墩震害
墩顶开裂
墩底开裂
四、简支梁桥震害
(2)主梁落梁-主梁移位的极端形式
4×25+27 都江堰
土路
汶 川
P0
P1
支座震害
P2
P3
P4
P5
映秀岷江桥因 横向位移过大 而部分横向落 梁
第1跨边梁落梁
20cm
主梁平面转动
40cm
43cm
180cm
150cm
75cm
45cm
15cm
四、简支梁桥震害
Basically intact
二、典型桥梁震害
庙子坪大桥主桥-连续刚构桥,主梁开裂,底板几乎压溃
二、典型桥梁震害
映秀岷江大桥-简支梁桥,主梁横向移位1.2m
寿江大桥-简支梁桥,主梁纵向移位60cm,几乎落梁
二、典型桥梁震害
3、中等震害桥梁 中等震害--承载能力基本无损失。震后经维修可以使用
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

在总结汶川地震中山区公路桥梁震害及启示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 先,地震对山区公路桥梁的影响十分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其次,通过对震害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最后,汶川地震中暴露出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类 似灾害,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应对。
基本内容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 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之一。在这次灾难中,灾区的建筑物、道路、 桥梁、植被等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灾区的受灾情况,遥感技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2、地球物理因素: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仅约为10公里,使得地震 能量更易传播,影响到更大的范围。此外,地震发生时,地下水位也较高,增加 了地震的破坏力。
3、人类活动因素:虽然人类活动不能直接导致地震的发生,但人类的活动 可以对地震的破坏程度产生影响。例如,人类工程建设、采矿等活动可能改变地 下水位或地质结构,从而增加地震的破坏程度。
4、社会经济因素:汶川大地震发生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地震灾害 的重要因素。当地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灾害应对体系,增加了地震 灾害的影响。
四、结论
汶川大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其成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 造背景、地球物理因素、人类活动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为了减少地震灾 害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研究,提高灾害预警能力;也需要 加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反思汶川大地震中公路桥梁的震害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
1、加强桥梁的维护和检测:对于处在地震活跃地区的公路桥梁,应定期进 行维护和检测,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本次地震中,部分桥梁由于 日常维护不足,导致地震时受损更为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桥梁的日常维护 工作,防患于未然。
汶川震区山洪泥石流引发桥梁灾害成因分析

汶川震区山洪泥石流引发桥梁灾害成因分析邹磊;赵灿辉;苗宇【摘要】This paper summarizes bridge diseases in 3 large regional torrential flood and debris flow disease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in August 2010,July 201 1 and July 2013,and analyzes reasons of typical bridge diseases.In combination with reconstruction projects,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seismic and geological diseases of bridges in mountainous area.%对2010年8月、201 1 年7月和2013年7月汶川地震区3 次大型区域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桥梁灾害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典型桥梁病害成因进行分析.结合重建工程,对山区桥梁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提出相应对策.【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6页(P85-89,99)【关键词】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山区桥梁;典型病害;防治对策【作者】邹磊;赵灿辉;苗宇【作者单位】四川都汶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41;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5.7+1“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笔者对灾区42个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点约12 000余处,隐伏灾害点估计达3万~4万余处,分布范围约10万km2[1-3]。
由于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存在,虽然“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7年多,但其影响却仍未停止,分别在2010年8月13日、2011年7月3日、2013年7月13日爆发了3次大型区域性山洪泥石流灾害(分别简称“813”“703”“713”泥石流灾害),崩塌、落石等小型地质灾害随处可见,给地震中幸存的桥梁和重建的桥梁带来新的损伤[4-8]。
桥梁抗震论文

梁式桥震害分析土木0812 孙宝龙0820104217摘要:为了研究梁式桥的震害影响因素,通过国内几次大地震中梁式桥震害调查资料,对梁式桥震害现象进行分类分析其原因,从地震烈度、建设年代、结构体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等4个方面对桥梁震害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得到了关于梁式桥地震破坏的影响因素、破坏机理等方面的认识。
关键字:梁式桥;震害;影响因素国内外很多从事桥梁工作者对桥梁震害模式及机理进行了总结,并每次大地震发生之后都会对桥梁震害资料进行整理,深入研究桥梁震害机理进行了总结,并且每次大地震发生之后桥梁震害资料都会更加丰富,为深入研究桥梁结构震害机理及抗震措施等奠定了基础。
如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 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高达Ⅺ度,地震造成24 条高速公路、161 条国省干线、8 618 条乡村公路、6 140 座桥梁、156 条隧道受损,这次地震同样为桥梁抗震研究留下了宝贵的震害资料。
本文对国内外几次大地震中的梁式桥震害现象进行了研究,结合汶川8. 0 级大地震中梁式桥的震害,从震害特点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梁式桥震害特点本文收集了海城7. 3 级地震( 1975 年) 、唐山7. 8 级大地震( 1976 年) 、洛马·普里埃塔7.1 级地震( 1989 年) 、美国北岭6. 6 级地震( NorthridgeEarthquake) ( 1994 年) 、云南丽江7.0 级地震( 1996年) 、土耳其伊兹米特7. 8 级地震( 1999 年) 、我国台湾集集7. 3 级大地震( 1999 年) 、汶川8. 0 级大地震( 2008 年) 等地震中的梁式桥震害资料,共包含112 座梁式桥梁的震害,并进行了分类统计( 表1) 。
由表1 可知,梁式桥梁可能出现的8 类震害,在震害调查中均有发现,出现前4 类震害的桥梁占多数,显然,这4 类震害是最为常见的震害。
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_王东升

第29卷第3期2009年6月 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J O U R N A LO FE A R T H Q U A K E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V I B R A T I O N V o l .29N o .3 J u n .2009 收稿日期:2008-09-25; 修订日期:2008-11-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033;50808163);地震行业科技专项项目(200808021);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6B 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开放试验室基金(2007A 06) 作者简介:王东升(1974-),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桥梁抗震研究.E -m a i l :d s w a n g @n e w m a i l .d l m u .e d u .c n文章编号:1000-1301(2009)03-0084-11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王东升1,郭 迅2,孙治国1,孟庆利2,于德海1,李晓莉1(1.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6;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大量公路桥梁破坏。
本文详细介绍了百花大桥、小鱼洞大桥、庙子坪大桥、龙尾大桥等9座典型公路桥梁的震害情况及原因。
这个地区的桥梁主要为桥面连续简支梁桥,支座多为直接搁置的板式橡胶支座,地震中稳定性较差,主梁与桥墩连接较为薄弱,更多地发生横、纵向移位,乃至最终落梁。
这种薄弱连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桥墩的地震荷载,总体上看桥墩震害较轻,但从破坏的桥墩、拱肋、盖梁来看,直接剪切或形成弯曲塑性铰后的剪切破坏较为多见。
提出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若干建议,涉及桥台抗震稳定性及强度校核、曲线梁桥和高墩桥梁设计、支座及防落梁措施设计、桥墩及构件延性设计、场地液化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王东升等: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己I吉]I目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举国同悲。
同时因滑坡及泥石流阻塞、桥梁倒塌及公路损毁使震中区交通运输完全中断,给抗震救灾带来了极大困难,突显生命线工程重要性。
为更好地认识地震对公路桥梁的影响及破坏规律,为灾区交通系统恢复重建和国内桥梁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抗震加固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地震发生后即奔赴现场开展救援及桥梁震害调查工作,主要调查对象为213国道百花大桥和都汶高速公路接近完工的庙子坪大桥和新房子大桥。
2008年8月项目组又对震区桥梁震害进行了较详细调查,共调查桥梁20余座。
主要包括213国道映秀镇岷江大桥至寿江大桥间所有桥梁;S105国道平武县南坝大桥;位于北川县城的龙尾大桥以及位于成都彭州的小鱼洞大桥;位于都江堰虹口的高原大桥;位于映秀镇的高树大桥(顺岷江新建桥)。
图1为地震区交通分布情况。
调查范围基本涵盖了汶川大地震主发震断层:映秀一北川断裂下盘区域。
图1地震区交通分布及桥梁震害调查主要区域WenchuanEarthquakeFig.1Surveyscopesofdamagedbridgesin1典型公路桥梁震害1.1百花大桥百花大桥为曲线连续梁桥+直线连续梁桥+曲线连续梁桥的组合形式,平面呈“s”形。
墩梁采用无盖梁支撑,主梁直接置于柱顶,距震中映秀镇或主发震断层(映秀一北川断裂)约2—3km。
主要震害为5跨曲线梁整体性跨塌(图2(a)和图2(b)),部分梁体折断并叠置(图2(c))。
其它震害情况包括:桥墩弯曲破坏(图2(d))和桥墩剪切破坏(图2(e));桥墩系梁节点剪切破坏(图2(f))或节点处桥墩形成塑性铰(图2(g));软弱场地土层沉陷及向河心滑移导致桩基础变位、倾斜(图2(h));主梁横、纵向移位及碰撞和挡块震坏(图2(i)、图2(i))。
百花大桥地震破坏原因为:(1)悬臂端或盖梁支座支承长度不足且缺少纵向、竖向限位装置;(2)桥址处新近沉积软土发生沉陷并带动桩基整体向河心滑移,且基础转动位移被高墩放大;(3)强烈地震动效应使曲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29卷线主梁脱离最外侧桥墩支承,最终发生落梁坍塌并致桥墩损毁,最先落梁跨似在远离映秀镇侧;(4)桥墩底部塑性铰区配箍率偏低(现场测量为书8@150)使抗剪能力不足;.(5)桥墩系梁节点设计不当,正确的做法是应使塑性铰形成于梁端Inf桥墩、节点保持弹性(图2(k))。
图2百花大桥震害Fig.2DamagetoBaihuaBridge1.2小鱼洞大桥小鱼洞大桥为4跨刚构(肋)拱桥,位于较宽阔的河漫滩场地且存在砂土液化(图3(a))。
一次生发震断层在该桥北侧(远离小鱼洞镇侧)近似以75。
左右交角穿过,距离北侧桥台20余m(涵洞处),路面隆起(图3(b))。
小鱼洞桥位于上盘。
主要震害为:南侧起2跨整体坍塌(图3(C)),桥墩倾斜并基础破坏(图3(d));第3跨基本完好,个别桥墩有轻微开裂;第4跨的拱罔(肋)在拱脚处、腹杆在顶部节点处剪切破坏,桥面塌陷(图3(e)、图3(f)、图3(g)、图3(h)、图3(i)、图3(j)),桥墩基本完好。
桥梁两侧桥台翼墙均有开裂、倾斜,胸墙撞裂,桥台整体变位不明显(图3(k));其它主梁伸缩缝处无碰撞迹象。
小鱼洞大桥震害原因可归纳为3点:一是结构设计缺陷:拱肋和腹杆配箍偏低以致抗剪能力不足,为拍@200且为单肢,无加密区、无135度弯钩及嵌同于混凝土之内(图3(1));纵筋保护层3cm一5cm不等且在拱脚处部分截断,以绑焊接相连,这些都会导致黏结不足(图3(n1))。
图3(n)清晰展示了拱肋的破坏模式及薄弱环节:其垂直(拱肋)向裂缝为弯曲、斜向裂缝为剪切、沿纵筋方向则为黏结。
二是场地液化很可能是桥墩倾斜及基础破坏的重要诱因。
三是断层附近强烈地震动及地表破裂(位移)影响,因未作详细量测尚难具体界定。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该桥在地震作用下传力路径很不明确,腹杆和拱肋无协同工作,同为单道防线。
第3期王东升等: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1.3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庙子坪大桥横穿紫坪库水库,地震时接近完工。
主桥为3跨连续刚构桥,引桥为501"11跨连续桥面简支梁桥,5跨一联设有伸缩缝。
该桥桥墩高度在百米以上。
主要震害为一跨引桥在伸缩缝处坠落(图4(a))和主、引桥横向稍有错位(图4(b))。
其它震害现象为主桥、引桥支座破坏和挡块损坏(图4(c)、图4(d)、图4(e)、图4(f));主桥和引桥、引桥与引桥伸缩缝处的碰撞,主要发生在扶手、护栏和隔离带处(图4(g)、图4(h)、图4(i)),从其破坏情况看,碰撞远比想象要复杂得多。
特别观察了桥墩高度相近引桥伸缩缝处的碰撞情况,因恰巧位于落梁处,另侧非落梁跨未见明显碰撞痕迹(图4(j))。
图3小鱼洞大桥震害Fig.3DamagetoXiaoyudongBridge庙子坪大桥是目前唯一接受地震考验的百米量级高墩、大跨桥梁。
从该桥都江堰侧与其垂直的"213国88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29卷道跨线桥横向挡块震坏来看(图4(k)),此处地震动以沿庙子坪大桥纵桥向为主。
其震害原因一是高墩柔性对位移反应的放大作用;二是上部结构较宽、较高且质量很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桥梁),较大惯性力反应及平动、摇摆更易导致支座、挡块损坏,进而引发落梁。
此外,桥墩损伤情况目前不详,有消息说水中桥墩发生了开裂(目前已修复)。
还有一个猜测是一次生断层自庙子坪大桥落梁跨处通过,因其附近的龙洞子隧道发生震害,疑为断层穿过导致,此点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主桥与引桥间的横向错位产生机制也有待进一步调查确认。
图4庙子坪大桥震害Fig.4DamagetoMiaozipingBridge1.4龙尾大桥龙尾大桥位于北川县城(图5(a)),为11跨桥面连续简支梁桥,双柱式桥墩,有盖梁。
主发震断层沿北东向斜穿过北川县城,该桥距断层不足几百米,该桥位于上盘。
北川县城位于宽阔的河谷地带,龙尾大桥桥址处场地液化(图5(b))。
龙尾大桥震害主要表现为:主梁横向、纵向移位,横向距离可达2m以上,挡块毁坏,部分主梁落梁;因横向移位不同,桥面纵向呈弯曲状,同时主梁一端脱离支座及垫块,桥面高低错落(图5(c)、图5(d)、图5(e));远离北川的第7跨桥墩显著倾斜接近倒塌,目前已被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后冲垮(图5(f)、图5(g)),临近倒塌跨的双柱墩顶部形成了弯曲塑性铰,个别盖梁有斜向剪切裂缝(图5(h)、图5(i));桥台(jEJII岸)总体无移位,但翼墙已横向撞裂,胸墙可能撞碎,主梁顶入路面近2m,隆起(图5(j))。
龙尾大桥破坏原因主要为近断层强烈的横、纵桥向的地震动效应,第7跨桥墩倾斜及接近倒塌为场地液化所致。
第3期王东升等: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1.5高树大桥高树大桥位于映秀镇,平行于岷江建造,目前处于施工中,已部分完成了桥面连续路面配筋构造。
主发震断层从该桥跨涵洞处几乎垂直穿过沿山谷走向,导致左侧桥孔首先落梁。
此后左侧各孔发生连锁性倒塌,倒塌的桥墩压在主梁之上(图6(a)、图6(b)、图6(c))。
说明落梁破坏在先,倒墩在后。
此外,桥址岸坡滑移导致挡土墙与桥墩抵紧。
个别桥墩顶部发生弯剪破坏(图6(d))。
高树大桥破坏的主要因素为桥梁不能适应很大的断层地表位移而首先发生落梁。
断层地表位移从附近涵洞小桥处估计竖向接近50cm,水平接近100cm,对岸侧断层地表隆起更是高达2in以上。
高树大桥可认为是大陆首例因断层穿过而产生落梁震害桥梁。
图5龙尾大桥震害Fig.5DamagetoLongweiBridge1.6高原大桥高原大桥为4跨桥面连续简支梁桥,位于虹口高原村。
主发震断层自其高原村一侧约几百m处通过(图7(a))。
高原大桥总体破坏为主梁整体沿纵桥向向高原村一侧滑移,在第3跨处墩梁相对位移达到最大以致落梁(图7(b)、图7(C))。
高原村一侧桥台胸墙撞碎并被顶人路基50cm以上,路面隆起,桥台翼墙倒塌;另侧桥台基础有滑动迹象,桥台前墙严重破坏并向高原村--¥11倾斜,位移在15cm左右(图7(d)、图7(e))。
横桥向挡块撞碎。
未落粱跨桥墩基本完好,稍倾斜。
高原大桥破坏的主因是桥台,特别是胸墙薄弱导致主梁纵向位移失控。
前述龙尾大桥也有这方面因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29卷图6高树大桥震害Fig.6DamagetoGaoshuBridge图7高原大桥震害Fig.7DamagetoGaoyuanBridge1.7南坝大桥(新)南坝大桥位于平武县南坝镇,与发震断层的距离不详。
该桥为多跨、简支斜交桥,双柱式桥墩,尚处于施工中,已完成主梁架设。
桥梁震害主要是主梁横向移位、落梁(图8(a)、图8(b));支座移位(图8(c)、图8(d));桥墩顶部受压钢筋屈曲(图8(e));主梁梁端无碰撞迹象。
震害原冈除桥面尚未形成整体外,还强调两点:—是盖梁支承长度对斜交桥宜适当增加,该桥为70c'nl,勉强满足抗震规范构造要求;二是支座与主梁、盖梁之间近似“浮放”,在地震中极易移位进而引发落梁破坏。
在南坝大桥上游约30nl左右的老南坝大桥(拱桥)震毁(图8(f))。
1.8岷江大桥岷江大桥位于映秀镇213国道跨越岷江处,为桥面连续简支梁桥。
该桥近似与主发震断层平行,距离百余米,过岷江即为顺河向断层穿过的高树大桥。
主要震害为主梁横向移位,稍有不同的是映秀镇一侧向远离断层方向移位,而另一侧则向断层方向移位,主梁存在扭转(图9(a)、图9(b)、图9(c))。
此外,桥梁汶川侧一跨被山体滑坡砸损,主梁全部发生弯曲裂缝,靠断层一侧的边梁被砸断(图9(d))。
补充一点,地震后相关部门对该桥进行了应急修复,对梁体进行了复位处理。
文献"1提供了更原始的震害介绍及图片。
第3期王东升等: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91图8南坝大桥震害Fig.8DamagetoNanbaBridge震害原因认为是地震动作用与山体滑坡共同作用结果,地震动使主梁向远离断层方向移位,而山体滑坡使汶川侧主梁向断层处移位,从而形成上述震害结果。
位于映秀镇的另外2座桥梁均向远离断层方向发生了横向整体移位。
图9岷江大桥震害Fig.9DamagetoMinjiangBridge1.9寿江大桥寿江大桥位于213国道接近漩口镇附近,为桥面连续简支梁桥,墩高在40I'll以上(图10(a))。
该桥主要震害为主梁整体向映秀镇侧纵向滑移,最边跨接近于落梁,桥墩轻微开裂(图10(b));主梁与桥台碰撞,伸缩缝顶紧;桥台胸墙与翼墙交角处近似45。
开裂,挡块损坏(图10(c))。
此外,映秀镇一侧桥台处存在岸坡滑移。
该桥震害原因与高原大桥相近,只不过桥台胸墙未被撞碎,因此落梁破坏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