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带答案)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带答案)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带答案)?? 2021中考议论汇编??(湖南益阳)(四)阅读下,完成18~20题。
(9分) ??唐僧,为啥不飞过去 ??姜仲华?? 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
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
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如此啊!?? 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
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
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
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
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
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
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
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
”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 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练习题汇编【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
(8分)勇者不惧①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
可以说,“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②“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
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根,是匹夫之勇,是小勇。
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大勇。
大勇之“大”,在与“义”融。
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
据《史记》记载,蔺相如携壁出使强秦,为国家大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理直气壮地斥责秦王;而面对廉颇的鲁莽冒犯之举,蔺相如又能为国家利益而甘受个人委屈。
蔺相如的故事生动演绎着“勇者不惧”“义以为上”的品格。
《礼记》讲:“有义之谓勇敢。
”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③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
孔子曾经在门人面前称赞颜回的聪明睿智,一向以勇猛自诩的子路不服气地问老师,如果您行军打仗,将选择和谁一起呢?孔子回答道:徒手与虎搏斗、赤脚横涉河滩,如此莽夫,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共事的;我要一起共事的一定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
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
勇者的“无惧”与“有惧”应是如此: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在坚守道义的同时不怕外在艰险,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对道义心怀敬畏,如履薄冰。
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
④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
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具有压倒和战胜一切的力量,是谓锐气。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轮专题复习《议论⽂阅读》(含答案)2021年中考语⽂⼀轮专题复习《议论⽂阅读》1.阅读下⾯议论⽂,完成后⾯的问题。
不拖延的⼈,离幸福更近⼀步①许多伟⼤的创作者都有拖延的⽑病,有些还为⾃⼰发明了对抗绝招。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果,每天开始写作前,会把⾐服脱光,换上⼀件破破烂烂、⾐不蔽体的睡袍,因为当他这么见不得⼈时,就没办法写到⼀半跑出去逛街,只能乖乖待在书房⾥写作。
②⼼理学家整理出了⽣活中最常见的拖延症患者,⼤约分为以下四⼤类型:想要拼到最后⼀刻的冲刺者;对结果怀有恐惧的逃避者;选择困难者;容易分⼼、爱寻求刺激的⼈。
③要解决拖延症,可以先检视⼀下⾃⼰⽐较接近哪种类型。
这些背后的动机稍有不同,所以进⼀步认识或许能帮助你跟⾃⼰对话。
但⽆论你是哪个类型,有个观念必须认知,踏出第⼀步再说!管它三七⼆⼗⼀,先动起来!④这听起来好像很难,但凭我⾃⼰的经验,绝对⽐在原地犹豫不决要来得舒服多了。
从前写作时,总是因为对⾃⼰的作品期许很⾼,苦思半天却⽆法动笔。
但后来我发现,只要能够逼迫⾃⼰开始写,先不管⽂字好不好,开始了这个⾏为,⾝体会逐渐适应,⼼情也会逐渐进⼊状态。
所以我现在会在开始写⼀篇⽂章前,乱写⼀通,并告诉⾃⼰:我现在写的第⼀句根本不是⽂章的第⼀句,只是在暖⾝⽽已,管它三七⼆⼗⼀,先动起来再说!只要先有⼀些动作,让⾃⼰开始朝着⽬标动起来,就是最好的第⼀步。
⑤其次,把⼤的任务切成⼩块。
要盖完⼀栋房⼦,先从⼀块⼀块砖头垒起来开始吧。
我们会拖,往往在于我们虽然设定了⽬标,但缺乏计划好的⾏动。
⾯对⼀件很复杂、很重⼤的事情,都可以从最基本的⾏为着⼿。
把⼀个⼤任务切成⼩块,规划后再去执⾏,是很重要的技巧。
⑥要完整地读完⼀部书,读前你最好先拟定⼀个时程,设定⼀个合理时数(例如半⼩时或⼀⼩时)来做这件事,并且做完就给⾃⼰⼀个奖励,有必要的话让⾃⼰中途休息⼏分钟再继续。
如每天除了设定所读的内容这个⽬标外,你还要思考读书前要做什么,例如给⾃⼰倒⼀⼤杯⽔、把桌⼦清理⼲净、稍微做⼀下伸展等。
2021年议论文阅读专题27篇(含答案)

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共27篇)欧阳光明(2021.03.07)目录1.为什么不读经典(彭程)22.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63.培养自己的“静能量”104.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135.快乐是一种能力166.儒雅之风197.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228.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259.谈孝(季羡林)2710.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张铁)3011.人,要有五识3312.储蓄人生3513.“看脸社会”的悲哀3714.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苑广阔)38 15.敬业与乐业4116.谨防数字化痴呆症4317.高贵的“低头”(陈鲁民)4518.谈沉潜481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5020.玫瑰和胶囊(沈奇岚)5221.成为你自己(周国平)5522.一辈子做好一件事5723.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6024.从拴象说开去6325.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6626.今(李大钊)6827.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711为什么不读经典(彭程)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议论文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议论文2021吉林省(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9分)人之用勇,不可不慎李方刚①勇敢,可能是人类在动物兽群野蛮争斗时代就拥有的现象,并作为一种精神基因传承到人类时代。
所以,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勇敢都是让人热血澎湃的人生品质和精神力量。
不管是善良之人,还是邪恶小人,都对勇敢和勇敢者尊崇有加。
然而,勇敢在所有人群中的普适性,却使这种精神容易走向极端,成为莽撞的代名词。
孔子关于勇敢的智慧,其深刻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勇敢是复杂的。
②孔子认为,真正的勇敢是见义而为,而“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非常推崇勇敢的精神品质,他认为“勇者不惧”,乃是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并为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即所谓的仁、智、勇。
③孔子提醒人们的是,“勇”要与“智”相结合,真正的“勇”应该是将“智”融合在内的,可称之“智勇”。
在今天的社会,“见义勇为”是值得称道的勇敢之举,但是,如果孔子再世,也不会莽撞地见义勇为,同样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让勇敢和智慧结合起来。
孔子的看似不够勇敢的“智勇”,值得现代人借鉴。
④勇需要智的充实。
更重要的是,勇敢很容易越界,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它必须要有正义、道德的关照和约束。
历史上,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社会道德和正义观,“勇敢”起来的结果就是造反、割据一方,造成生灵涂炭;而那些勇猛有余的普通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起来的结果,或许就是走上偷盗、危害社会的道路。
⑤对于今人来说,普通人的勇敢尤其需要“义”的指引,很多年轻人容易受到那种不正义的“勇敢者”的吸引,做出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最终导致自己前途尽失。
⑥正是出于“义”的考虑,孔子认为人们在好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义”,勇敢才不会误入歧途。
“好勇不好学”的弊端是容易捣乱闯祸。
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如果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勇敢”只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招致灾祸和不幸。
2021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本试题共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卷在手中考我有【一】爱国之“新”,贵在点滴之“行”(12分)●苏倩岚①最近,央视一部为祖国庆生的爱国公益广告可谓刷爆了朋友圈,其中没有歌功颂德,没有丰功伟绩,没有口号和教条,只有中华儿女浓浓的爱意,只有扑面而来的温暖和地气儿。
谁说非得抛头颅洒热血才叫爱国?谁说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出爱国壮举?笔者认为,爱国之“新”贵在实践之“行”。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刻,我们亦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最美爱国方式:将爱国精神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②在峥嵘岁月里,“寸土必争、浴血奋战”是爱国;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古训前,“发展科技、赶超欧美”是爱国;在力争上游的发展中,“研发精品、出口创汇”是爱国。
在我国昂首阔步向前的时刻,“着眼细节,由小我之努力共享大我之爱巢”便是爱国。
③有一种爱国叫呵护成长。
每一个平凡人,都是不平凡的父母,用爱呵护孩子,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用心维系家庭,家和万事兴。
然而如今,许许多多的父母,都在忙于加班、应酬、打拼,不要说与孩子朝夕相处,甚至连当面说一句“晚安”也不容易。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需要我们呵护的幼苗,为人父母者,还需趁着幼儿时期还没有结束,多一点陪伴和守护,多一点相互依偎的亲昵接触,多一点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让陪伴成为孩子最灿烂的阳光、最坚实的守望。
④有一种爱国叫清新呼吸。
在当前雾霾这个现实面前,每个人既是大气污染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既是“受害者”,也是“贡献者”。
作为一个中国人,保护我们生存的空间,珍惜每刻的一吸一呼,让环境越来越好,是责任更是义务。
还记得习总书记反复提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民生福祉更需人民创造。
@全体社会成员,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共同营造天更蓝、风更清的美好之风。
⑤有一种爱国叫微笑友善。
微笑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化解所有的坚冰。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议论文阅读(四)----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议论文阅读(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四)(含答案和解析)一、(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让红色成为青春底色①春暖花开,青春正好。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如何做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铺好青春底色,值得当代青年深入思考。
②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找准人生方向,树立一生之志。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青年学子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或献身革命,或渡海求学。
革命先辈、英模栋梁早在青年时期就已将报国之心、奋斗之志融入人生追求。
鲜红底色一旦铺就,将流淌在青年血脉里,帮助青年在广阔天地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
③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化解消沉情绪,体会成长快乐。
当代青年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常缺磨炼。
有的青年不愿拼搏,常陷入彷徨和徘徊:有的娇气脆弱,一遇挫折就放弃;还有的存在咸鱼心态,得过且过。
学习先辈的拼搏意志、吃苦精神,有助于激励当代青年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④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明辩是非曲直,认清真伪善恶。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让开放、个性、多元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
与此同时,各类声音言论交织涌动,给青年的价值判断带来困扰。
当代青年唯有从党史学习中真切把脉历史发展的潮流方向,方能客观理解国家发展现实,保持清醒。
⑤奋斗新时代,青春正当时,让红色真正成为青春的底色。
(文/徐宁,有删改)17.下列关于文章中心论点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代青年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B.青年要在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
C.当代青年应让红色真正成为青春底色。
D.当代青年应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18.下列材料不适合放在第②段中充当论据的一项是()A.王进喜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时刻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B.雷锋工作积极,热心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2021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坚持“一件事原则”亲爱的埃迪: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
因此,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在昂然位获得最杰出成就的人士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成为成大事者。
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李斯特在听了林肯的一次演讲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最成大事者的律师之一……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物,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
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
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无从谈起。
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
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成大事者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1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你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望向一年、三年、五年甚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
任务一:学会判断中心论点,概括中心论点
(一)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
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
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
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答:认为“成功只等于成名”的错误观念。
2.第②自然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
3.第③自然段中“这种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
答:不能。
因为“经历”是“感受”的前提,只有先经历,然后才能产生感受。
同时这句话也有总结上文的意思,与上文先写经过失败,再写对事物的认识相照应。
4.简要概括本文论点。
(不超过10个字)
答:我们都是成功者。
5.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这两方面是什么内容?
答:(1)从取得进步的角度来感受成功(2)遭受挫折后提高了认识也是一种成功。
6.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成功的?
答:略。
(二)储蓄人生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便想到了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
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
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
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
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借助它走出困境。
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谊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地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锲而不舍。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
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学校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充实
..和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
储蓄人生,就是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 亲情、友情、学识。
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储蓄人生,就是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2.揣摩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直白简明的语言代替比喻的说法,完成下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