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9张PPT)
• 《同步学习》第4课
日本和同开珎——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 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
遣唐使影响
建筑
随着律令制度的完善,与唐朝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大和朝廷深切感受到唐朝巨大的都城 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于是着手建造自己最初的大都城。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也是仿隋唐长安 城建造而成。东西约4.2km,南北约4.7km,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D)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
是( D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与《大唐西域记》相关的人物是 ( A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遣唐使影响
节日
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人在七夕这一天把自 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纸签系在竹枝上,这样自己则会如愿以偿了。可见 日本人对他国文化不是照搬而是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吸收,并且将他国的文化融入自己民 族生活之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遣唐使影响
货币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遣唐使影响
制度
孝 德 天 皇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 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 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完善了日本的统治 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5张PPT).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5张PPT).ppt
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大雷音寺的 如来佛祖,取得真经。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个怎样的形象?
懦弱、无能、是非不分
经途险阻,……暴风奋发, 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 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四夜五日,无滴沾喉;口腹干燋, 几将殒绝,不能复进…遂向东折返。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穿越莫贺延碛大沙漠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
文字
空海
日文平假名
吉备真备
日文片假名
日文的书写系统包括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种文字系统。平假
中日文化交流 名由汉字草书演化而来,片假名取汉字偏旁部首演化而来,传说
分别由遣唐学问僧空海与遣唐使吉备真备所发明。
注:本页参考卞润梓老师的课件,谨此致谢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 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模仿 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 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中国的 医学、天文、历法等科技成就。
中印文化交流
《大唐西域记》
全书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 成。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朝时期,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 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42年,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人拜访鉴 真,希望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传授戒律。
鉴真东渡日本
——摘编自章林《遣唐使:中日交流的重要承载者》
遣唐使渡海场景绘画
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派出遣唐使具有怎样的特点?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来唐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们收集、携 回大量汉文典籍,范围涉及政治、 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 医药、技术、佛典,为奈良文化和 平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朝文化交流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2张PPT)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2张PPT)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 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 服饰光彩夺目,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 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 隋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带有隋唐服装特色 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B.鉴真东渡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D.戚继光抗倭
2. (2017江苏连云港)如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 事迹是( B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实现民族间大融合
3.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 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B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 时间: 唐玄宗时期 2. 经过: 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
6次才成功。
3. 影响: 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思考: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有何贡献?鉴真 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贡献:
①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授佛经,而且将中国 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知识传到 日本。
状元成才路
2. 唐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状元成才路放的 政策,鼓励和支持与状元成才各路 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 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状元成才路友好往 来提供了条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 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 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 经济文化。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 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第三,学 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 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0张PPT)

素质高
一 遣唐使来华
2.唐朝文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唐玄宗在位时期 6次东渡日本)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 影响的人物是鉴真。当时的皇帝是唐玄 宗。他前5次均未能成功东渡。但他仍 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 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 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 贡献。
玄奘
玄 奘 西 行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 往来创造了条件。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对比表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的使命出生 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与邻邦的友谊,促进 了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不同点:玄奘是去天竺 取经,鉴真是到日本弘扬佛法,一个是“取”。一个是 “送”。这一“取”一“送”,恰恰反映了唐文化的兼容并 蓄和开放性。
C
鉴真东渡示意图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新 罗
唐与新罗的关系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文化交往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文 化、历算成就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1、时间: 唐太宗时期
2、路线: 长安——丝绸之路——天竺 3、成果 带回大量佛经
以亲身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 4、意义: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了重要贡献
基础巩固
1.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 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2.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 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 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共13张PPT) (共13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共13张PPT)  (共13张PPT)

一、遣唐使
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 唐使”。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 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 生和留学僧。
含义
概况
贡献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 籍、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 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 以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 外交流的发展。 2. 了解唐朝都城长安城的布局特点,知道长安既是全国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了解遣唐使、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 的地位。 3. 学习玄奘、鉴真等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唐代开放包容 的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
二、鉴真东渡
原因 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过程
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 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意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时间
贞观初年。
过程
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 量佛经回到长安。
贡献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 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想一想: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 ③结 遣唐使
唐朝的中外 文化交流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8张PPT)

西安大雁塔
佛经657部,佛舍利 150粒,佛像7尊。
玄奘和弟子在19年的时间里, 共翻译出75部佛经1335卷约 1300万字。对佛教的传播做 出杰出贡献。
归纳表格,比较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异同? 他们身上都有哪些可贵的精神?据此可见唐朝 对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事件 内容
身份
时间
出发做地的事—地要—目有顽强途的中毅遭力遇
贡献
鉴真 僧人
东渡
唐玄宗
和百折不挠六的次航精行神,;五专次失 弘扬佛法,并传授中 扬州注—,—执日着本 ,败坚,历持尽信磨念难, 国先进科学文化知识
下定决心,勇往直前
玄奘 僧人 唐太宗 长安——印度
西行
千难万险, 九死一生
学习印度佛教文化, 并留传《大唐西域记》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从舉公頭元望8明世月纪,起, 日低本頭留思学故生鄉。吉
唐朝开元通宝
备真备和学问 僧空中海国,文字在参
照中国汉字草
书和楷书偏旁
的基础上,创
造了日本自己
的文字。
日本和同开珎( bǎo )
日本文字
4.遣唐使给日本带去的影响:
唐人茶道 日本茶道
中国唐装
日本和服
相关史事: 生活中的历史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 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 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鉴真六次东渡的过程
东渡日本,历尽艰辛,双目失明,6次乃成。在754年抵达日本。
鉴真五渡
鉴真三渡 鉴真四渡
鉴真一渡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船只被官府查没
鉴真拦 未果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天竺
印度半 岛
新罗
长安
日本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1)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 留学生、留学僧 (3)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日本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现 有十二省,如:法务省 、财务省、文部 省 ……
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
西 13岁出家,曾游历各地,参
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
行 西行求法。645年,玄奘带着
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 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丝绸之路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期), 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经丝绸之路到达天竺。
那烂陀寺遗址
评价玄奘: 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 位。
牛黄
人参
海豹皮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 治制度,采用科举制 选拔官吏,还引入了 中国的医学.天文.历 算等科技成就。朝鲜 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 国,不仅在唐朝宫廷 演出,而且广泛流行 于民间。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唐
三、玄奘西行天竺
玄 奘玄 奘 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旅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三)玄奘西行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A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

七下历史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七下历史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思考与分享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
上的两件大事,请对比两件事的异同。
事件 内容
时间
人物 目的 是否 出行的主要目 身份 地 归国 的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僧人 日本 未归国 弘扬唐朝文化
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 僧人 天竺 归国 吸收佛教文化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使 命出生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与 邻邦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不同点:一个是“送”;一个是“取”;鉴真 是到日本弘扬佛法,玄奘是去天竺取经。
唐玄宗时期
东渡的原因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 僧,法号鉴真,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他对佛经深有 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熟。晚年受日本僧侣邀请, 东渡 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 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次数
概况
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 1 府查没。
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
我不是玄奘, 我是唐僧
玄奘译经图
玄奘携带大量 佛经回到长安, 主持译经工作。 对佛教的发展 作出重大贡献。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100多
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历 史、宗教等情况,大大丰富了 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该 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 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 重要典籍。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图中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
开放
本课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图中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古代新罗、 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习目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 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遣唐使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 跟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遣 唐 使
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余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 来中国的共12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遣唐使
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 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贰2.鉴唐真文东渡化的传播力
➢ 目的: 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 时间: 唐玄宗时期 ➢ 次数: 先后六次尝试东渡
2.鉴真东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神
次数


1
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 被官府查没。
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
2 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
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不能辞成劳行。苦因、官不府出怕面困阻难止。、坚持不懈
4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 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东渡成功,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 南部的鹿儿岛。
2.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的贡献
带去大量书籍文物
壹 唐文化的向心力
遣唐使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学习的主要内容
唐朝先进之处
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建筑 文化 生活风俗
中央官制等先进制度
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革新
建筑技术
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朝长安城
汉字、书法艺术、典籍、天文历法
七夕节等传统节日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饮食、服饰、茶道等 端阳节、七巧祭、中元节等。
是唐代新罗侨民在中国 的聚居区——新罗坊
贰三 唐玄文奘化西的行传播力












玄奘
叁人物唐文档化案的学习力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 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 “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叁 唐文化的学习力
“在写实主义的叙事中,玄奘不再是身披大唐皇帝御赐袈裟、奉 旨游学的高僧,而是在唐初内忧外患的局面下私自出关、发愿西行的 “偷渡者”。在玄奘自长安启程的一场戏里,他背着行囊混入灾民之 中,被人潮裹挟着来到象征命运的岔路口,人潮往前而去,玄奘往西 而去。真实的取经之路既无高徒护送,也无妖魔阻拦,而是一人一马
日本民族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善于学习、勇于进取、敢于改革
壹 唐文制化度的向心力

た 645年日本孝德天
い か
皇宣布模仿中国建

化 か
立年号,定年号为
い し
“大化”。并正

改 式开始改革,史称
新 “大化改新”。 使日本发展成为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壹 唐文中化央的官向制心力
【日本:二宫八省】 【日本:二宫八省】
【【唐唐朝朝::三三省省六六部部】】
壹建唐筑文风化格的向心力
【日本:平安京】
【唐朝:长安城】
日本奈良的平城京 也是仿隋唐长安城 建造而成。东西约 4.2km,南北约 4.7km,面积大约 相当于长安城的四 分之一。
壹 唐货文化币的向心力
日本和同开珎——日本 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 铜元年(708年,唐景 龙二年)铸,为日本最 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 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 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
带去大量的药方
帮助辨别药物
设计唐招提寺
2.鉴人真教东版渡七年级下册
影响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 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已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贰 唐与新罗的关系
隋及唐初,朝 鲜半岛有高丽、 百济、新罗三 个国家。7世 纪中叶,新罗 统一朝鲜半岛, 唐王朝与新罗 形成册封关系。
——赵朴初(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
传播弘扬 唐朝文化
学习了鉴真和玄奘的故事,我们应 学习他们怎样的精神?
精神: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的精神。
《职贡图》(局部)
1.人表教现版七年级下册
(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 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 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 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 国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新罗人崔致远
(4)朝鲜半岛音乐也传入中国,不 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 行于民间。
2.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
印度。
三 玄奘西行
3.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
(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 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 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是研 究中 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 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学习吸收 唐代出了两位高僧外,来一位文是化玄奘, 一位是鉴真。玄奘取经是做学生去的, 鉴真弘法是做老师去的。
念着佛号和经文,独自踏向未知的迷途。”
齐伟——《<大唐玄奘>:识骨寻路的“偷渡者” 》
三 玄奘西行
1.读史料: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 日主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 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 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 国了。643年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 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 经,启程回国了。
知识目录

玄 奘 西 行

唐 与 新 罗 的 关 系

遣 唐 使 和 鉴 真 东 渡
壹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唐朝时日本 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
唐高宗时,唐与日本水军在朝鲜半岛爆发了大规模海战,结 果日本惨败而归。战败的日本亲身体会到唐朝的强大,于是 开始全面效法唐朝制度,这样,一批又一批遣唐使被派往大 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