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各阶段饲料配方

奶牛各阶段饲料配方
奶牛各阶段饲料配方

奶牛各阶段饲料配方
1.本规程适用于奶牛的饲养管理。 2、名词术语 2.1 高产奶牛 : 305d 产奶量达 6000kg 以上,含乳脂率 3.2%以上。 2.2 初 产 牛 :指第一次分娩后的母牛。 2.3 新 产 牛 :指任何一个胎次刚分娩后的母牛。 2.4 育 成 牛 :指第一次怀孕前的母牛。 2.5 犊 牛 :指哺乳期内的小牛。 2.6 围 产 期 :指母牛分娩前、后各 15d 以内的时间。 2.7 泌乳高峰期: 指分娩 15d 以后,到泌乳高峰期结束,一般指产后 16~100d 以内 的泌乳时间。 2.8 泌乳中期 :指泌乳高峰期之后,泌乳后期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产后第 101~ 200d 2.9 泌乳后期 :泌乳中期之后,干奶期以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产后第 201 天至干奶 期。 2.10 干 奶 期 :指停止挤奶到分娩前 15 天的一段时间。 2.11 粗饲料 :指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占 20%以上的饲料。如干草、玉米秸、稻草等。 2.12 块 根 : 指马铃薯、胡萝卜、甜菜、南瓜等。 2.13 青干草 : 指以各种野草或播种的牧草为原料调制而成的干草,不包括各种作物 秸秆 2.14 青绿饲料: 指饲喂状态是青绿的, 含水量在 50%以上的菜类、 青草、 青割玉米等。 2.15 糟 渣 类:也称副料,主要有酒糟、粉渣、豆腐渣、糖渣等。 2.16 蛋白质饲料: 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在 18%以下, 粗蛋白质在 20%以上的饲料, 如豆饼、葵花饼、大豆等。 2.17 能量饲料: 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在 18%以下,粗蛋白质在 20%以下的高能量 饲料。如玉米面。 2.18 精饲料 :指谷实类、糠麸类和粕类饲料。 2.19 矿物质饲料 :主要包括食盐、骨粉、石粉、石垩、贝壳粉、脱氟磷酸盐以及微 量元素。 2.20 日粮 :一昼夜内,一头奶牛采食的各种饲料之和。 3、饲料 3.1 每头奶牛全年贮备供给饲料,饲草数量见表 1 表 1 每头奶牛全年贮备饲料和饲草数量 单位:kg/头 饲料名称 成母牛 优质干草(包含 20%豆科草) 2000~3000 玉米青贮 5000~8000 青割饲料 3000~5000 块根类(胡萝卜、甜菜) 1000~2000 糟渣类(酒糟、豆腐渣 3000~5000 豆饼 600~800 玉米面 1200~1500 育成牛 犊牛 2000~3000 500 2000~3000 500~800 1000 500 500~~~600 100~200 2000 1000 300~400 90~100 500~600 150~200

麦麸 400~600 200~300 80~100 骨粉 30~60 30~60 10~20 食盐 25~40 15~20 5~10 精饲料的各个品种应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其中矿物质饲料应占饲料量的 2%~3%。 3.2 要种植紫花苜蓿和其他牧草,并于抽穗期收割。豆科或其他干草应在开花期收割。 青干草的含水量应在 15%以下,绿色,芳香,茎枝柔软,叶片多,杂质少,并应打捆和 设棚贮藏,防止营养损失,其干草要切碎,切铡长度应在 3cm 以上。 3.3 建议应喂带穗玉米青贮。青贮原料应富含糖分,干物质在 25%以上。青贮玉米在 蜡熟期收贮,贮藏要用塑料薄膜或青贮塔(窖) 。制成的青贮要呈黄绿色或棕黄色,气味 微酸带酒香味。 3.4 对于胡萝卜、甜菜等块根茎饲料要妥为贮藏,防霉防冻,喂前洗净切成小块。糟 渣类饲料要鲜喂。 3.5 库存精饲料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14%, 谷实类饲料喂前应粉碎成 1~2mm 的小颗粒。 一次加工不应过多,夏季以 10d 内喂完为宜。 3.6 保证矿物质饲料,应有食盐和一定比例的常量和微量矿物盐。如骨粉、碳酸钙、 磷酸二钙、脱氟磷酸盐类及微量元素,并应定期检查饲喂效果。 3.7 配合饲料应根据每年一次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结合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 选用饲料进行加工配制。 3.8 应用商品配合饲料时,必须了解其营养价值。 3.9 应用化学、生物活性等添加剂时,必须了解其作用与安全性。 3.10 严禁饲喂霉烂变质饲料,冰冻饲料,农药残毒污染严重的饲料,被病菌或黄曲霉 菌污染的饲料和未经处理的发芽马铃薯等有毒饲料,严密清除饲料中的金属异物。 4、营养需要 4.1 干奶期 此期的任务是恢复体力、瘤胃复原、乳腺组织再生和胎儿营养。因此,日 粮干物质应占体重 2%~2.5%,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 1.75,粗蛋白 11%~ 12%,钙 0.6%,磷 0.3%,精料和粗饲料比为 30∶7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20%。 4.2 围产期 分娩前 15 天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 2.5%~3%, 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奶牛能 量单位 2.00,粗蛋白占 13%,含钙 0.2%,磷 0.3%;分娩后立即改为钙 0.6%,磷 0.3%, 精料和粗饲料比为 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23%。 4.3 泌乳高峰期 此期的奶牛产量约占泌乳期产量的 40%。为了牛只在此期不过度落 膘,调动增产潜力,日粮干物质应保持占体重 2.5%~3.5%。每千克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 位为 2.40,粗蛋白占 16%~18%,含钙 0.7%,磷 0.45%,精料和粗饲料比由 40∶60 逐渐 改为 60∶4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17%。 4.4 泌乳中期 此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 3.0%~3.2%,每千克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 为 2.13,粗蛋白占 13%,钙 0.45%,磷 0.35%,精料和粗饲料比为 40∶60,粗纤维含量不 少于 17%。 4.5 泌乳后期 此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 3.0%~3.2%,每千克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 2.00,粗蛋白占 12%,含钙 0.45%,磷 0.35%,精料和粗饲料比为 30∶70,粗纤维含量不 少于 20%。 5、饲养方法 5.1 干奶期 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控制精饲料,苜蓿干草和玉米青贮的喂量,严禁喂块 根、块茎类饲料,适当减少糟渣类饲料。母牛干奶最初日喂 0.5~2.0kg 精料,以后每周酌 情增加 0.5kg,到围产前精料喂量应为每 100kg 体重 1kg,同时补喂矿物质、食盐、保证 喂给一定数量的长干草。

推荐干奶期牛日粮组成配方:玉米 2.6kg,豆饼 0.7kg,麦麸 0.5kg,干草 6.5kg,青贮 12kg,盐 0.05kg,预混料 0.6kg。 5.2 围产期 必须精心饲养,分娩前两周必须给予优质干草,可逐渐增加精料,但最大 喂量不得超过体重的 1%。青贮饲料在分娩前一周左右停喂,还要降低钙的喂量,以防母 牛产后瘫痪。分娩后 1~2 日应以优质粗饲料为主,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小麦麸皮粥, 加少许盐饮喂,补喂 40~60kg 硫酸钠,自由采食优质干草,适当控制食盐喂量,不得以 凉水饮牛。分娩后 3~4 日起可逐渐喂精料,每天增加喂量 0.5kg,青贮、块根喂量必须控 制。分娩两周以后在奶牛食欲良好、消化正常、恶露排净、乳房生理肿胀消失的情况下, 日粮可按标准喂给,可逐渐增加青贮、块根类饲料的喂量,禁止过早催奶。 5.3 泌乳高峰期 必须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并使高产奶牛保持良好食欲,尽量采食较多 的干物质和精料,但不宜过量,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多喂品质好、适口性强的饲料。在泌 乳期开始,每头每天在饲料中喂小苏打 150g,可使产奶高峰期保持 8 个月。 推荐日泌乳 40kg 成母牛日粮配方组成为:玉米 4.7kg、豆饼 2.5kg、麦麸 1.7kg、干草 4kg、青贮 19kg、盐 130g、小苏打 150g、预混料 0.38kg。 5.4 泌乳中期 根据此期泌乳量逐渐下降,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和母牛体重下降的特点, 饲养的任务是保持产奶量高峰的持久性。 在饲喂上要坚持“多产多喂”、 “少产少喂”的原则, 要做到“以奶定料”。 5.5 泌乳后期 要根据此期胎儿发育快和母牛泌乳量显著下降的特点, 要求按维持产奶 量、复膘和胎儿生长发育三个方面营养需要供给日粮,但应防止牛体过肥。 5.6 初孕牛在分娩前 2~3 个月应转为成母牛群, 并按照成母牛干奶期的营养水平进行 饲喂。分娩后,在维持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增加 20%的生产发育料,第二胎增加 10%。 5.7 夏季日粮应适当提高营养浓度,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精饲料和蛋白饲料 比例,并补喂块根块茎类饲料,保证充足饮水;冬季日粮营养要丰富,增加能量饲料,泌 乳母牛夜间 11 时左右增加 1kg 精料加工成 38℃的热粥喂给, 可提高 13%产奶量并增强牛 体抗寒能力。其粥的做法是:先用少量水把粉状精料冲稀,将疙瘩研开,待锅内水沸腾后 倒入,搅拌至开锅 5~10min 即可,料水比例为冬天 1∶10~15、夏天 1∶20~30,粥中 可加入少许食盐,以增加适口性。 9、犊牛饲养 饲养好犊牛必须掌握好以下四关: 9.1 喂奶关 对新生犊牛尽快在 15min 内喂给初乳,最迟不要超过 30min,初次喂给初 乳 1~1.5kg,连喂 7d,7d 后喂给常乳。喂奶要采取人工喂乳法,用奶瓶套上橡皮乳头喂 奶,如犊牛不能吮吸奶汁,可人工将手指沾上奶汁塞入犊牛嘴里进行诱导,如此反复诱导 2~3 次,犊牛便可自行吸奶。喂奶要采取三定:定时、定量、定温。 9.1.1 “定时”即是每天喂奶 6 次, 喂奶时间定为 7∶00、 10∶00、 13∶00、 16∶00、 19∶00、 22∶00。 9.1.2 “定量”即是建议在犊牛三个月哺乳期同喂奶量应按以下日龄喂给:1~10 日龄, 前 7 天喂初乳 4kg/头、日;后 3 天喂常乳 4kg/头、日;11~20 日龄喂常乳 6kg/头、日; 21~30 日龄喂常乳 7kg/头、日;31~40 日龄喂常乳 8kg/头、日;41~50 日龄喂常乳 7kg/ 头、日;51~60 日龄喂常乳 6kg/头、日;61~70 日龄喂常乳 5kg/头、日;71~80 日龄喂 常乳 4.5kg/头、日;81~90 日龄喂常乳 2.5kg/头、日。 9.1.3 “定温”即是入口奶温在 37~38℃之间。 9.2 饲养关 一是早补给干草。犊牛从 7~10 日龄开始,训练其采食干草,在犊牛栏的 草架上放置优质干草,供其采食咀嚼,促进犊牛发育。二是早喂精料,犊牛生后 7~10d, 开始训练采食精饲料。初喂精料时,可在犊牛喂完奶后,将犊牛嘴唇上诱其舔食,经 2~

3d 后,可在犊牛栏内放置饲料盘,放置犊牛料任其自由舔食。最初每头日喂干粉料 10~ 20g,数日后可增至 80~100g,等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喂混合湿料,即将干粉用温水拌湿, 经糖化后给予。湿料给量可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大。三是喂给多汁饲料,从生后 20d 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 20~25g 切碎的胡萝卜,以后逐渐增加。四是早饮水。最初需饮 37~38℃的温开水,10~15 日龄后可改饮常温水,夏天一月龄后可在运动场内备足清水, 任其自由饮用。五是补饲抗生素。为预防犊牛拉稀,每头补饲 1 万 U 的金霉素,30 日龄 以后停喂。 9.3 管理关 一是在冬季要注意牛舍保温防寒,在犊牛栏内要铺柔软、干净的垫草,舍 内光照充足,空气新鲜,无穿堂风。二是去角,犊牛出生后 7~10d,用电烙法去角。三 是在犊牛出生后 5~6d,每日必须刷拭牛体一次,并要注意进行适当运动。 9.4 断奶关 犊牛哺乳期一般为三个月。喂 7d 初乳,第八天喂代乳料,一个月后喂混 合精料及优质干草。喂料量为体重的 1%。代乳料配比是:豆饼 27%、玉米面 50%、麦麸 子 10%、鱼粉 10%、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 3%。 10、育成母牛饲养 10.1 犊牛断奶后到配种前的育成牛,日增重 0.65~0.85kg,日粮以青饲料为主。9~11 月龄前,每天补喂精料 1.5~2.5kg,含蛋白质 20%,11 月龄以后每天应补饲钙磷和矿物 质饲料。 10.2 13~15 月龄的育成牛,应注意观察发情表现并记录发情日期,对不发情牛检查原 因,开始调教训练,摸乳房、颈部。 10.3 初孕牛在怀孕前 7 个月,日增重 0.5~0.6kg,日粮仍以青饲料为主。分娩前应补 料,但不应超过体重 1%。 10.4 育成牛日粮组成:玉米面 1.58kg、豆饼 0.26kg、麦麸 0.31kg、干草 4kg、青贮玉 米 4kg、盐 0.03kg、预混料 0.09.kg。 11、育种 11.1 牛群结构 产奶牛应占总数 60%~65%,头胎怀孕母牛 10%~11%,1~2 岁的母 牛 11%~12%,1 岁以下母牛 12%~15%,每年产奶牛更新不少于 15%。 11.2 选留母牛时要求 体高 130cm 以上,头胎产奶量 4000kg 以上,乳脂率 3.4%以上, 外貌评 65 分以上,体重 380kg 以上。 12、统计记录 12.1 牛籍卡片登记 犊牛出生栏: 出生当日填写。配种繁殖栏:配种、分娩后及时填 写。生产性能栏:每个泌乳期结束后填写。外貌鉴定栏:鉴定后填写。 12.2 产奶记录。 12.3 繁殖记录。 12.4 饲料消耗记录。 12.5 各种记录要准确及时填写,不能随意删改。 13、防疫 13.1 认真实施《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依法防疫的有关规定,按时进行疫苗免疫注射 和检疫,并定期消毒。对检出的传染病要隔离,对生前已确诊为炭疽、口蹄疫、布病的牛 不可私自解剖,要及时报告上级兽医行政部门处理或焚烧、深埋。迅速消灭传染源。 13.2 对新购入的外地奶牛入场前要隔离观察饲养一个月,确定无病时方可入群。外卖 牛时,必须持有效期内的免疫注射证明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 13.3 对牛体内外寄生虫要定期驱虫。如牛疥癣要在春秋两次洗浴,也可在秋季或入冬 前进行内服药物体内驱虫。 13.4 病牛经确诊为传染病时,要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立即封锁,对未发病

牛立即用疫苗、血清或药物等,进行防治。对传染病牛所污染的牛舍、用具、工作服、运 动场、饲料及其它被污染物一律进行彻底消毒,其病牛粪及铺草等物要焚烧。 二、奶牛的饲料计划 (1)成年母牛的饲料计划 一头成母牛一年需要的各种饲料数量如下:干草和秸秆 1800 公斤,青贮和青绿饲料 8000 公斤,混合精料 3600 公斤(其中玉米 1800 公斤,麸皮 600 公斤,饼粕类 1000 公斤, 钙粉、食盐、骨粉、瘤胃缓冲剂、添加剂各 40 公斤) ,多汁饲料 2500 公斤,合计 18000 公斤,平均头日 50 公斤。实际计划数量应在此基础上增加 10%左右的贮备损失。 (2)后备母牛的饲料计划 后备母年的饲料需要量折合成成年母牛头数计算,折合比例为:犊牛〔0-6 月龄〕4 头折 1 头,育成年(6-18 月龄)2 头折 1 头,青年牛(18 月龄至初产)1 头折 1 头。按 正常的牛群结构,犊牛占 9%、育成牛占 18%、青年牛占 13%、成母牛占 60%,可按全 群头数的 84%折合成母牛头数。 三、奶牛饲养关键时期的管理 奶牛的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 泌乳初期 (产后 70 天) 泌乳中期 、 (产后 71 天~140 天) 、 泌乳后期(产后 141 天~305 天) 、干乳期(产后 306 天~365 天) 。产前 30 天(第二个干 乳月)至产后 70 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最关键的 100 天,需经历停乳、分娩、哺乳、 大量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 产前 30 天的干乳期,是奶牛充分休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修补体组织、蓄积营养、 乳腺组织得到更新的时期。奶牛受内分泌的影响,干物质进食量明显减少,临产前 5 天~ 7 天减少至仅为体重的 1%。试验表明: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无干奶期连续挤奶的牛比 有干奶期的牛第二胎产奶量下降 25%,第三胎则下降 38%,随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下降 幅度增大。可见干奶期对提高产奶量和保持母牛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产后 70 天为泌乳初 期,在这个时期,奶牛干物质进食量仍未完全恢复,约比泌乳后期低 15%。产后几天食 欲最差,进食量也很低,而泌乳量则天天增加(产后 4 周~8 周出现泌乳高峰) ,造成养 分入不敷出。为了供给产奶所需能量,奶牛会消耗脂肪,同时抑制体脂的合成。据测定, 这段时期一般母牛体重约降低 35 千克~50 千克,每天平均降低 500 克~700 克。一般最 高日产奶量出现在产后 4 周~8 周,而最高干物质进食量则出现在产后 10 周~14 周,因 而造成了泌乳初期母牛体内能量的负平衡, 机体此时处在营养不良状态, 极易发生代谢障 碍性疾病,如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皱胃变位、酮病等。虽发病多在哺乳初期,但会给整 个泌乳期甚至下一个泌乳期的生产和繁殖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抓好产前 30 天至产后 70 天的饲养管理,是养好奶牛的关键,不仅影响到母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 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这个时期的管理如稍有失误,就会给奶牛 以后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带来长期的不可逆的影响,为确保这 l00 天的科学管理,需注 意以下几方面: 一、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 酮病 是乳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经测定,牛乳中 酮体浓度高峰起于哺乳后 17 天~31 天,乳中酮体浓度高的牛,不仅泌乳量下降,乳质量 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它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而且初配所需时间长,受胎 率低,配种次数增加,空怀期延长。预防酮病发生的饲养原则是根据奶牛体况确定饲料能 量水平,使之既不过肥,也不过瘦。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适中,约占 16%。舍饲奶牛 按每公斤产奶量供给精料约 3 公斤。

产后瘫痪 低血钙是导致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母牛随生产次数的增加,生产 能力不断增强,但产后瘫痪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泌乳量大的牛患病率更高。经测定患产 后瘫痪的牛可使生产年限缩短三四年,其它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据试验,在 产前第二个干乳月,每日每头牛进食钙 20 克、钙磷比例控制在 2:1 时,可有效预防产后 瘫痪。 依衣不下 产后胎衣不下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主要因缺乏钙 VE 和牺,造成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盘炎症。因此,对孕畜应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 同时还要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 产后截瘫 常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使奶牛难产,挫伤了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而引起。 产后截瘫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泌乳量的减少, 更重要的是奶牛在遗传能力未得到最大发挥 前即遭淘汰。 皱胃移位 奶牛由于分娩,血中钙的浓度会降低,肌肉张力下降,引起皱胃移位。据报 道,产后瘫痪也是诱因,可使皱胃移位的发病率增加 4.8 倍。子宫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 中毒也可引起皱胃移位。 皱胃移位虽然可通过手术治疗, 但以后的泌乳量与同群其它奶牛 相比降低 8%~10%。经对一个 800 头奶牛场调查的结果表明:减少经产牛日喂精料至 4 公斤~5 公斤时,本病年仅发生 1 例(0.12%) 。 二、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 产前 30 天: 1.精料配方 我国奶牛饲养所用粗料,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 5%~8%,产奶净能 为每千克 3.766 兆焦~4.184 兆焦。 在这样的条件下, 体重 600 公斤~650 公斤和 500 公斤~ 550 公斤的奶牛干乳后期的精料配方:玉米 52%和 44%、豆饼 34%和 18%、麸皮 13% 和 37%、食盐均为 1%。 2. 日粮组成 体重体重 600 公斤~650 公斤和 500 公斤~550 公斤的奶牛, 干乳后期每 日每头来食精料 3 千克,中等羊草 3 千克~3.5 千克和 2.5 千克~3 千克,青贮玉米 18 千 克和 17 千克。 以上每千克配合料中添加硫酸铜 83 毫克、硫酸锰 570 毫克、硫酸锌 571 毫克、氯化钴 6.l 毫克、碘酸钙 2.6 毫克、亚硒酸钠 2.6 毫克。此外,每千克干物质中添加 VA16000 国 际单位,VD4000 国际单位,VE70 国际单位。 3.饲养技术 为预防发生皱胃变位,日粮中要添加 2 厘米~3 厘米长的干草。近年来 国内外试验表明, 干奶期奶牛口粮总营养水平如在维持基础上加 3 千克~5 千克标准乳水 平的营养用来配合日粮饲养,可保持干奶期平均日增重 0.35 千克~0.5 千克,这对于发挥 奶牛下一胎产奶量的遗传潜力,预防营养代谢病,如酮病、肥胖综合症、消化机能障碍和 皱胃变位、瘤胃角化不全等均有明显的效果。 产后 70 天: 1.精料配方 玉米 45%、熟豆饼(粕)19%、玉米高蛋白 18%、麸皮 l0%。鱼粉(或 酵母饲料)5%、骨粉 1.7%、碳酸钙 0.4%、食盐 0.8%、强化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加剂 0.l%。 2.日粮组成 产后 30 天内的泌乳牛,每日每头采食精料 6.5 千克、啤酒?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

Q/NC LH J 12 01—2004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全混日粮(TMR)的概念、特点、调配、制作、饲喂管理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三元种业科技所属牛场全混日粮(TMR)的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NC LH J 04 01 —2003 饲料与营养 Q/NC LH J 04 02 —2003 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 3 TMR的概念及其特点 3.1 概念: TMR(Total Mixed Ration )为全混合日粮的英文缩写,TMR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全混合日粮(TMR)保证了奶牛所采食 每一口饲料的营养均衡性。 3.2 TMR饲养工艺的优点: 3.2.1 精粗饲料均匀混合,避免奶牛挑食,维持瘤胃PH值稳定,防止瘤胃酸中毒。 奶牛单独采食精料后, 瘤胃内产生大量的酸;而采食有效纤维能刺激唾液的分泌,降低瘤胃酸度。TMR使奶牛均匀地采食精粗饲料,维持相对稳定的瘤胃PH值,有利于瘤胃健康。3.2.2 TMR日粮为瘤胃微生物同时提供蛋白、能量、纤维等均衡的营养物质,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效率。 3.2. 3 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3.2.4 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一些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3.2.5 根据饲料品质、价格,灵活调整日粮,有效利用非粗饲料的NDF。 3.2.6 简化饲喂程序,减少饲养的随意性,管理的精准程度大大提高。 3.2.7 实行分群管理,便于机械饲喂,提高劳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3.2.8 实现一定区域内小规模牛场的日粮集中统一配送,从而提高奶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3.3 TMR饲养工艺的不足: 3.3.1 TMR饲养工艺的特点讲求的是群体饲养效果,同一组群内个体的差异被忽略,不能对奶牛进行单独饲喂,产量及体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采食量差异。 3.3.2 从理论上讲,高产牛往往需要更多的精料;而少数食欲不良的牛只往往应给予少量的精料和大量的干草,因此对一些特殊牛的照顾是TMR饲喂无法做到的。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一、奶牛的饲养技术 1、犊牛培育、犊牛出生后1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臵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60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1千克左右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7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断奶至30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1)干奶期。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60天左右停止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4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并药浴后不再挤奶,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治疗后再干奶。(2)围产期,产前15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

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3)泌乳期。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1—20%的精饲料,尤其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日粮精粗饲料比50:50。粗纤维不低于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201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粗蛋白质12%,粗纤维不低于18%。 二、奶牛管理措施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给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或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厘米左右)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 三、奶牛的繁殖配种 奶牛一般在8—12月龄、达成牛体重45%时出现初次发

奶牛的饲料种类

奶牛的饲料种类 奶牛的饲料种类分为:粗饲料、精饲料、多汁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六大类。 1、粗饲料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CF/DM≥18%)的饲料统称粗饲料。粗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秸杆、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四种。 (1)干草。为水分含量小于15%的野生或人工裁培的禾本科或豆科牧草。如野干草(秋白草)、羊草、黑麦草、苜蓿等。 (2)秸杆。农作物收获后的秸、藤、蔓、秧、荚、壳等。如玉米秸、稻草、谷草、花生藤、甘薯蔓、马铃薯秧、豆秸、豆荚等。有干燥和青绿两种。 (3)青绿饲料。为水份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禾本科或豆科牧草和农作物植株。如野青草、青大麦、青燕麦、青苜蓿、三叶草、紫云英和全株玉米青饲等。 (4)青贮饲料。是以青绿饲料或青绿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铡碎、压实、密封,经乳酸发酵制成的饲料。含水量一般在65%—75%,pH值4.2左右。含水量4 5%—55%的青贮饲料称低水份青贮或半干青贮,pH值4.5左右。 2、精饲料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CF/DM<18%)的饲料统称精饲料。精饲料又分为能量饲料和蛋白质补充料。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小于20%(CP/DM<20%)的精饲料称能量饲料。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20%(CP/DM≥20%)的精饲料称蛋白质补充料。精饲料主要有谷实类、糠麸类、饼粕类三种。 (1)谷实类:粮食作物的籽实,如玉米、高梁、大麦、燕麦、稻谷等为谷实类,一般属能量饲料。 (2)糠麸类:各种粮食干加工的副产品,如小麦麸、玉米皮、高梁糠、米糠等为糠麸类,也属能量饲料。 (3)饼粕类:油料加工的副产品,如豆饼(粕)、花生饼(粕)、菜籽饼(粕)、棉籽饼(粕)、胡麻饼、葵花籽饼、玉米胚芽饼等为饼粕类。以上除玉米胚芽饼属能量饲料外,均属蛋白质补充料。带壳的棉籽饼和葵花籽饼干物质粗纤维量大于1 8%,可归入粗饲料。 3、多汁饲料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水分含量大于75%的块根、块茎、瓜果、蔬菜类及粮食、豆类、块根等湿加工的副产品即糟粕料称多汁饲料。如胡萝卜、萝卜、甘薯、马铃薯、甘蓝、南瓜、西瓜、苹果、大白菜、甘蓝叶属能量饲料。糟粕料中的淀粉渣、糖渣、甜菜渣、酒糟属能量饲料;豆腐渣、酱油渣、啤酒糟属蛋白质补充料。 4、动物性饲料 来源于动物的产品及动物产品加工的副产品称动物性饲料。如:牛奶、奶粉、鱼粉、骨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等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大于20%,属蛋白质补充料;如牛脂、猪油等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小于20%,属能量饲料;如骨粉、蛋壳粉、贝壳粉等以补充钙、磷为目的,归属矿物质饲料。

饲料配方的计算

手算配方 一、 单方块法 又称四角法、四边法。在饲料种类及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一般计算两种原料、一种营养水平之间的配比关系,如求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比例用此法最快。 例:玉米粗蛋白为8%,浓缩饲料粗蛋白33%,配粗蛋白含量为16.5%时两者的比例。 1.画一方形图,在图中央写上所要配的混合料的粗蛋白质含量16.5%,方形图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是玉米和浓缩料蛋白质含量。 玉米8 浓缩料33 2.画四角形的对角线并标箭头,顺箭头以大数减小数计算。 3.上面计算出的差数分别除以二差数之和,就得出两种饲料的百分比,其计算如下: 玉米8 33—16.5=16.5 浓缩料33 16.5—8=8.5 玉米应占的比例= 5 .85.165 .16+×100%=66% 浓缩料应占的比例= 5 .85.165 .8+×100%=34% 二、 多方形对角线法 多方形对角线法是在单方形法对角线法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单方形法虽然简便易学,但一次只能求出两种饲料的配合比例,用多方形对角线法虽然一次也只能求出一项营养指标,但可以在一次配方中求出若干种饲料原料的配比。因而用此法草拟配方时,则显得简便灵活。 在进行配方计算时,首先要查动物营养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再加2%~3%或6%~8%的量,以备在平衡日粮时加入各种矿物质和添加剂。 (一)二次方形对角线法:可在一次配方中求出四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 例:现有玉米、细糠、豆饼、棉饼四种原料,要求配成每千克含粗蛋白为14%,消化能为3.1兆卡的饲料配方(育肥猪)。 1.查饲料营养成分表

. 2.蛋白质需要量(14%)再加3%为14.4% 玉米7.8 32—14.4=17.6 细糠12.1 40.2—14.4=25.8 豆饼 14.4—12.1=2.3 棉籽饼32 14.4—7.8=6.6 17.6+25.8+2.3+6.6=52.3 3.饲料配方中四种原料组成如下: 玉米比例= 3.526.17×100%=33.65% 豆饼比例=3.523 .2×100%=4.4% 细糠比例= 3.528.25×100%=49.33% 棉籽饼比例=3 .525 .6×100%=12.62% 4.粮配方中营养成分含量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草拟配方中粗蛋白可以满足营养需要,但消化能偏低,可把四种原料在方形图中的位置变动以下: 玉米7.8 玉米比例= 3.524 .142.40-×100%=49.3% 细糠12.1 细糠比例=3 .524 .1432-×100%=33.7% 棉籽饼32 棉籽饼比例=3.521 .124.14-×100%=4.4% 豆饼40.2 豆饼比例=3 .528 .74.14-×100%=12%

优质高产奶牛高效全混合饲料配方筛选试验

1151%DM,Mg0128%DM,Cu8170mg/kg and Zn27135mg/kg, respectively)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winter(Ca0172%DM,P 010005%DM,Na0102%DM,K0143%DM,Mg0110%DM, Cu3102mg/kg,Zn8149mg/kg,respectively)1Except for Mg in whole year and K in winter,the mineral contents of grass in Nakchu prefecture were not sufficient for Tibet goat1 K ey w ords:Nakchu prefecture of Tibet;Tibet G oat;Grass; Macroelements;microelements 经验 交流 优质高产奶牛高效全混合饲料配方筛选试验 张庆坤1,田玉民2,秦希杰1,杨会平2,丁洪涛2 (11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121001;21锦州医学院反刍动物研究所) 摘要:中国荷斯坦奶牛60头饲喂4种不同紫花苜蓿干草配比、不同精粗比的日粮,以研究日粮配方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经济收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大比例紫花苜蓿干草日粮(紫花苜蓿占24%DM)乳脂率显著(P<0105)或极显著提高(P<0101);日粮营养水平提高,产奶量提高(P<0105;P<0101);最佳经济效益日粮为含大比例紫花苜蓿,营养水平较低的日粮(P<0101);在大的精粗比例下,紫花苜蓿干草不是日粮成本的限制因素,而青贮饲料配比为日粮成本的限制因素。只有合理安排精粗比例,适当使用紫花苜蓿干草,可提高奶牛饲养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奶牛;全混合日粮;紫花苜蓿干草;产奶量;乳脂率;经济收益 奶牛日粮设计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精粗料比例、过瘤胃蛋白等因素对产奶量、乳品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设计全混合日粮,需要考虑日干物质摄入量及日粮营养水平,使其配方设计具有极强的特殊性。饲料配方、饲料加工调制方法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进而制约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本试验根据我国饲料资源特点、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促进奶牛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行了高效益配方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动物 我院实习农牧场的中国荷斯坦奶牛(China Holstein)60头,年龄2~6岁,体重约为550~650kg。 112 供试饲料 供试饲料采用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精料补充料(concentrate supplement)按照试验配方和规定的加工工艺加工生产。对照日粮采用传统方法,精料、青贮及干草按照日粮规定分饲,秸秆自由采食。 11211 精料补充料生产 采用先粉碎、后配料工艺生产,以保证产品营养成分含量达到设计水平。 11212 TMR加工 将精料部分按照试验配方要求,加工成精料补充料;将紫花苜蓿干草、玉米秸秆及青贮玉米分别切短成长度为2~3cm、3~4cm,按照试验日粮配方要求,采用批混合量为500kg螺带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立即饲喂。 粗饲料、青贮饲料的切短程度影响奶牛的反刍行为,因此,控制长度4cm以上牧草在一定数量。日粮水分含量影响干物质(dry matter,DM)采食量和适口性[122],控制TMR料的水分含量在35%~40%范围内,如果含水量低,适当调整秸秆含水量。 收稿日期:2006210230 作者简介:张庆坤(19622),男,高级畜牧师。 文章编号:100729726(2007)022*******(中图分类号:S82315)113 试验日粮设计 11311 试验日粮营养水平设计 试验日粮营养水平参照我国奶牛饲养标准[3]、NRC奶牛营养需要[4]设计,并考虑到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对日粮营养成分消化率的影响,日粮瘤胃降解蛋白(Ruminally Degraded Protein,RDP)对氮利用率的影响[5]、过瘤胃蛋白(Ruminally Undegraded Protein,RU P)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6],日粮精粗比对生产性能的影响[7],合理设计日粮的营养水平与精粗比例。参照我国饲养标准及有关资料[8],合理确定奶牛干物质进食量。 11312 原料选择 根据饲料资源特点,选择紫花苜蓿干草、青贮玉米(带穗)、玉米秸秆作为青粗、青贮饲料来源。考虑到硫酸钠、小苏打、氧化镁等的特殊作用,并根据相关报道[9210],使用了安全性高的饲料添加剂,设计添加剂预混料。我国农业部规定,反刍动物日粮不得添加动物性饲料原料,因此试验日粮未考虑使用鱼粉等提高日粮RU P水平。 11313 试验日粮与对照日粮 对照日粮(日粮Ⅰ)为目前生产使用日粮;试验日粮3种,其中中档2种(日粮Ⅱ、Ⅲ)、高档试验日粮1种(日粮Ⅳ)。试验日粮、对照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精料补充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2,对应的日粮配方见表3。对照日粮为当前生产中使用日粮。试验日粮TMR料采用Mi2 crosoft Excel软件中线性规划法设计,商品饲料原料价格为试验时实际市场价,青贮饲料、玉米秸秆为成本价。通过线性规划,发现在低营养浓度日粮中,紫花苜蓿对日粮成本影响小或不影响,而随日粮营养浓度提高,逐渐增加成本。无论高浓度还是低浓度日粮,青贮饲料配比是日粮成本的限制因素。小麦麸在任何日粮中,都会增加配方成本。添加棕榈油可降低日粮成本,但是考虑到可能影响瘤胃功能,试验日粮未选择。 114 试验设计 选择膘情正常、产奶量在20kg/d以上、健康的泌乳奶牛60头。根据膘情、体重、生产性能,将奶牛分成12

牛羊饲料配方的高级计算方法+NRC饲养标准

牛羊饲料配方的高级计算方法 1:牛羊反刍饲料配方计算设计基础-干物质计算 国内、国际牛羊反刍饲料的营养需求都是按“干物质”给出的,如何按干物质计算配方?请看“牛羊反刍饲料配方计算设计基础-干物质计算”视频 2:胃瘤的能氮平衡(过胃计算) 为了使日粮的配合更合理,以便同时满足胃瘤微生物对FOM 和RDP的需要,提出能氮平衡原理和计算方法. 胃瘤能氮平衡(RENB)=FOM评定胃瘤微生物蛋白质量-RDP评定胃瘤微生物蛋白质量 如果能氮平衡为0,表明平衡良好.如为正值,说明胃瘤能量有富余,应增加RDP值;如为负值,应增加FOM值.

软件在计算配方时,总要计算出一个能氮平衡最接近0或等于0的配方,这个配方被标注为”品质最好”.当我们选用”尿素”等原料计算配方时,软件会计算出一个”尿素”最大限度转换成蛋白的配方,这个配方就是能氮平衡等于0或非常接近0的配方. 3: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过肠计算) 小肠可消化粗蛋白=饲料胃瘤可降解蛋白*参数1+胃瘤微生物蛋白*参数2 其中参数1根据原料品质不同而数值不同,例如精料原料为0.65,粗料原料为0.6,而秸秆类原料为0;参数2肉牛为0.7,奶牛为0.65. 小肠可吸收蛋白计算不是简单的累加,这一点大家千万要注意,牵扯蛋白降解率\蛋白非降解率\FOM值以及各种转换利用率等等,非常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相应的文献和书籍. 软件在计算配方时总要计算出来一个”小肠可吸收蛋白/单价”最高的配方,这个配方被标注为”配方最优”,表明用最少的钱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4: MP(可代谢蛋白)中氨基酸含量计算 由于计算过于复杂,文字说明在此省略!请看相关的视频介绍“饲料可代谢蛋白(MP)中氨基酸计算方法”

奶牛饲料营养及常用饲料简介_张学峰

奶牛饲料营养组成及常用饲料简介 张学峰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吉农博瑞科技研发中心 前言 一、奶牛需要的营养物质 养殖奶牛是以收取牛奶为目的的,但是奶牛生产牛奶是建立在满足自身需求之后再来满足牛奶的生产。即所谓的“营养需要=维持+生产”。所以饲料的营养物质首先要保障奶牛自身的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再谈产奶需要。另外,犊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日后的产奶情况,所以,在母牛妊娠期间就要对胎牛的发育给与足够的营养供给,保证生产出健壮的犊牛,为产奶打好基础。所以奶牛的营养需求包含了自身的营养需求、胎牛的营养需求和产奶的营养需求三个主要部分。 奶牛需要营养物质用来维持自身新陈代谢、体组织构成、犊牛发育和产奶需求,从营养物质分类上来说都可以归结到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的六大营养物质中。此外,一些非营养物质作为重要的生理生化调节物质,可称其为“活性物质”也需要获得足够的补充。 二、奶牛瘤胃生理及对养分的改变 由于奶牛的生理结构与猪鸡等单胃动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胃部4个分区的特殊构造,使得奶牛的营养物质来源要复杂得多。 正常的奶牛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真胃)构成。其中网胃的主要功能如同筛子,随着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和铁丝,都存在其中。瓣胃主要功能在阻留食物中的粗糙部分﹐继续加以磨细﹐并输送较稀部分入皱胃﹐同时吸收大量水分和酸。功能类似单胃动物的胃,与前胃不同的是,该胃附有消化腺体,可分泌消化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化,因此被称为真胃,同时也被称为“腺胃”。但对于反刍动物而言瘤胃的功能是最重要的。 瘤胃如同一个大的有吸收功能的皮囊,其中的瘤胃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正是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和对饲料纤维物质的降解发酵,才使得反刍动物能够大量的利用粗饲料作为营养物质的来源。同时瘤胃中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对饲料中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进行降解,并重新合成微生物所需的相应养分,这就会改变饲料的品质,所以奶牛饲料不是直接满足的奶牛的需求,而是在瘤胃内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让微生物提供的代谢产物最大程度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如果瘤胃的内环境、微生物区系或者瘤胃的吸收功能受到影响,都会影响到瘤胃的发酵和吸收效果,对饲料的利用和转化就会随之改变,由于饲喂制度和饲料原料的变化,维持瘤胃功能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利用一些调节剂来改善瘤胃的功

奶牛日粮配方设计3

奶牛日粮配方设计 发布时间:2012-04-11 摘自:荷斯坦 ●饲喂方式非常重要,保证每头牛有足够的采食空间。奶牛也是分等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有些弱的奶牛抢食不过强壮的奶牛。 ●保证饲料新鲜度,刚配好的日粮与24小时后的日粮,能量至少相差10%。能量损失的原因是因为当它跟空气接触后,饲料中的酵母和霉菌利用饲料中的糖同时产热。另外,保证饲料新鲜度对围产期奶牛至关重要,围产期奶牛本身存在食欲不好的问题,所以应该给它提供最新鲜、适口性最好的饲料。 ●牛舍及舒适度,奶牛应激更少,牛就越舒适。卧床设计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奶牛起卧非常方便、卧倒的时候非常舒适。 重视奶牛信号 此外,有很多的奶牛信号都会给我们设计日粮配方时提供参考。 采食行为 如果奶牛挑食,那挑食的原因可能是TMR日粮混合不均匀,粗饲料的切割长度过长。奶牛中的“头牛”会先采食精料,而一些弱势的奶牛只能采食剩下的粗料,因此,在一个牛群中,奶牛的体况评分的差别会很大。另外,奶牛先采食精饲料,然后再吃粗料,“先精后粗”还会使瘤胃pH值不稳定。 瘤胃充盈度 对于瘤胃充盈度有一个1~5分的评分,1分是瘤胃充盈度差的,5分是瘤胃充盈度最好的。瘤胃隐窝处于奶牛左侧,是一个倒三角型,吃饱的牛,瘤胃处看起来像大苹果;另外还可通过看瘤胃隐窝来判定牛是否吃饱,如果看不见瘤胃隐窝就表示牛只基本上是吃饱了,如果隐窝非常明显,就表示没有吃饱。评价奶牛采食量时,要多选几头奶牛检查瘤胃充盈度。瘤胃充盈度好表示采食了足够的纤维和干物质。 反刍行为 奶牛一天8~10个小时都在反刍,全群中50%的牛卧倒反刍才是正常的,如果日粮配制比较合理,奶牛每次反刍应该咀嚼50~60次,若咀嚼次数低于40次,就表明粗饲料饲喂过少,如果咀嚼次数高于70次,就意味着粗饲料饲喂太多。 粪便的评分

奶牛饲料配方设计的特点

1.后备奶牛饲料配方设计 饲养后备奶牛的目的是通过饲养控制,使其在适宜的时间内达到适宜的体重(如黑白花奶牛2岁体重约340 kg),为下一步配种、繁殖、产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影响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但是合理的饲粮配方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后备奶牛饲粮时,除了应遵循一般的原则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生长奶牛的种类、年龄和体重,估计出在规定的年龄内达到规定体重所需的日增重。从饲粮配方设计上保证奶牛能如期发情配种,同时也不致过肥而影响以后的繁殖和产奶。 (2)饲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青饲料。估算出由青饲料和粗饲料平均每天能提供给生长奶牛各种营养素的确切数量。 (3)注意饲粮精料与粗料的比例。若粗料比例高于60%或低于40%时,应注意调整。在确保后备奶牛达到预期日增重的前提下,粗料比例可适当高些。 2.产奶牛精料补充料配方设计 产奶是饲养奶牛的主要目的,如何在保证奶牛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产奶潜力,其饲粮配方的设计非常关键。设计产奶牛饲粮配方时一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配方前先必须掌握产奶牛的年龄、胎次和产奶阶段。因为不同年龄、胎次与产奶阶段的奶牛的营养需求差别较大,为了保证它达到一个理想的产奶水平和健康的身体,在对其营养供给上必须分别对待。如在第一、第二泌乳期内,奶牛除了产奶以外,身体还未达到成年体重,因此营养水平应适当高些。 (2)高产奶牛的产奶高峰期,应提高日粮的精料补充料的比例和营养浓度,以维持高水平的产奶量,但也应注意防止因瘤胃代谢异常而导致奶牛发生营养代谢疾病,如酸中毒、酮病。 (3)在选择精料原料时,要考虑原料对乳品质的影响。例如,菜籽粕、糟渣、鱼粉和蚕蛹粉等饲料应严格限制用量,否则,可能使牛乳产生异味,而影响奶的品质。 (4)在给奶牛饲喂大量低蛋白质的粗饲料时,建议尽可能少用或不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饲料。 (5)配方设计中,蛋白质指标应采用新的蛋白质营养体系。 1.后备奶牛饲料配方设计 饲养后备奶牛的目的是通过饲养控制,使其在适宜的时间内达到适宜的体重(如黑白花奶牛2岁体重约340 kg),为下一步配种、繁殖、产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影响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但是合理的饲粮配方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后备奶牛饲粮时,除了应遵循一般的原则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生长奶牛的种类、年龄和体重,估计出在规定的年龄内达到规定体重所需的日增重。从饲粮配方设计上保证奶牛能如期发情配种,同时也不致过肥而影响以后的繁殖和产奶。 (2)饲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青饲料。估算出由青饲料和粗饲料平均每天能提供给生长奶牛各种营养素的确切数量。 (3)注意饲粮精料与粗料的比例。若粗料比例高于60%或低于40%时,应注意调整。在确保后备奶牛达到预期日增重的前提下,粗料比例可适当高些。 2.产奶牛精料补充料配方设计 产奶是饲养奶牛的主要目的,如何在保证奶牛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产奶潜力,其饲粮配方的设计非常关键。设计产奶牛饲粮配方时一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word版)配合饲料配方技术.docx

配合饲料配方技术 一、配合饲料的定义标准的配合饲料又称全价配合饲料或全价料,是按照动物 的营养需要标准(或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价值表,由多种单个饲料原料(包 括合成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非营养性添加剂)混合而成的,能够完全 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配合饲料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所确定的营养需 要量和饲料养分的生物效价(营养价值)的准确程度。研究和提高营养需要量 和饲料养分生物效价的准确度,也就成为营养学和饲料学长期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二、制作配合饲料配方的原则和制作手续 1、必须以饲养标准为依据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对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用途以及不同生产 性能的畜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应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即营养指标。幼龄畜禽需要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而老龄畜禽则蛋白质需要理降低。设计饲料配方时,先要根据饲养动物有针对性的选择饲养标准,然后依据饲养标准提供的各 项主要营养指标为参数,选择相应的饲料原料。如设计肉仔鸡的饲料配方则参考肉鸡的饲养标准,选择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蛋白、能量值均较高的原 料。从而使饲料配方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凡是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无论使用 的饲料原料有多少种,都是以饲养标准为所提供的营养指标为依据的,所以能表 现出良好的饲喂效果。 2、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和平衡 配合饲料不是各种原料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有比例的复杂的营养组合。这 种营养配合愈接近饲养对象的营养需要,愈能发挥其综合效应。为此,设计饲料配方时不仅要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含量,还要考虑各营养素的全价性和平衡性。营养物质的含量应符合饲料标准;营养素的全价性即各营养物质之间以及同类营养物质之 间的相对平衡,否则影响饲粮的营养性。若饲粮中能量偏低而蛋白质偏高,动物就 会将部分蛋白质降解为能量使用,从而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若赖氨酸偏低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影响体蛋白的合成;若钙含量过高会阻碍磷和锌的吸收。因此,在制作饲料配方时要充分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不足部分必 须用添加剂补足。 3、就地取材开发饲料资源 制作饲料配方应尽量选择资源充足、价格低廉而且营养丰富的原料,尽量减 少粮食比重,增加农副产品以及优质青、粗饲料的比重。 4、多种原料的合理搭配与安全性 饲料的合理搭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饲料之间的配比量,二是各种 饲料的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量,三是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之间的互补作用和制约作用。饲粮中各种原料的配比量适当与否,可关系到饲粮的适口性,消化性和经

奶牛标准和饲料配方

奶牛饲养标准自动生成及 用Excel 的“规划求解”拟制奶牛饲料配方 韩友文 (东北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哈尔滨 150030) 现今,作为信息技术载体的计算机,已普及到企业、机关、学校、研究机构各个单位。饲料和养殖行业甩开纸笔进行日粮和饲料配方计算已成现实。软件市场也有多种饲料配方专用软件可供选购使用。本文要介绍的是不花一分钱买软件,用每一计算机都装有的MS-Office 中Excel 的“规划求解”-“加载宏”,完成奶牛的日粮和精料配方的拟制,并达到最低成本要求。 大家知道,奶牛作为畜牧养殖的重要草食动物,不同于精料型自由采食的猪和禽类,基本上是个体计量单喂。奶牛日粮中的饲草和其他非精饲料组分(青贮料、根茎类、糟渣类)非常重要,且要求占日粮的一定比例范围。奶牛日粮中的精饲料部分,通常配成精料补充料形式。在每次挤奶同时分别喂给。这些,无疑都给拟制最低成本奶牛日粮配方带来计算和操作上的某些复杂性。 做配方,遇到第一个问题是:确定对象奶牛的饲养标准。查标准表采点加合计算,既烦琐,又不连续。我们根据标准提供的参数和相关数据,转化成数学模型,再用VBA 编程。作到了输入奶牛的必要参数,就能准确、快速、自动生成配方对象奶牛的饲养标准。(图1) “规划求解”的数学模型与数学中的线性规划模型相同。其基本数学表达式如下: 配方解--结构变量 X i ≥ 0 (i = 1,2,……,m-1,m) 最低成本—目标函数 Z = ∑=m i CiXi 1=→min 配方要求—约束条件 ∑=m i aijXi 1 (≥, =, ≤) b i (j = 1,2,……,n-1,n) 引申的约束条件可能有: X i ≥ X i 下 ;X i = X i 等 ;X i ≤ X i 上 (饲料原料约束量) b g / b h (≥, ≤)K 下 , K 上 (例:蛋白/能量 比) DM Xi r i ∑=1/∑=m i XiDM 1 (≥ ,≤)R 下 , R 上 (例:饲草DM 占日粮DM 的比例) 上述式中的符号和参数: X i 结构变量,即待求的配方解,相当于配方中个原料组分占总量的比例(% 或 g/kg )。 m 参与配方组成的饲料原料数; n 为饲料配方所定的各种指标数。 Z 目标函数,取最小值(=→min ),相当于日粮或配方的饲料原料成本(¥/kg )。 C i 第i 种饲料原料的市场价格(¥/kg )。 a ij 第i 种饲料原料的第j 种属性数据,相当于饲料原料的营养指标含量(%,g/kg ,MJ/kg ,Mcal/kg ,)。 K R 饲养标准规定的有关比例参数; r 为饲草和非精饲料原料的种类数。

奶牛饲料添加剂

奶牛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正确选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奶牛养殖业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新景象。但是随着全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奶牛业的发展空间也面对巨大压力。虽然乳品加工业为原料奶的生产创造了极佳市场,但是奶牛养殖业因其自身的特点:投资需求高,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大,加上近年来原料奶质量要求提高,竞争日渐激烈,导致奶牛业发展喜忧参半。产业化、规模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产、高质和高效是它惟一的出路。 奶牛产奶是一个生理的过程,因此在追求“三高”的背后,往往面临着种种隐忧。由此科学养牛就显得尤其重要。 奶牛的营养需要满足与否是其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重要限制因素。天然饲料已远远满足不了高产奶牛对各类营养的需要,为了使奶牛能够保持持续高产和维持奶牛机体健康,就必须采用科技含量高、效能高的营养补充物质,促进奶牛生产和维持奶牛健康,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三高”的目标。目前最常用的营养补充物质是奶牛饲料添加剂、预混料。 奶牛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确实有助于奶牛生产,有利于产生经济效益。 2、对人和奶牛及乳制品充分安全,无毒、无害、无残留。 3、最低限度降解生产过程中和奶牛排泄物中对环境有害物的产生。 4、符合奶牛饲料生产流程的要求和安全性,无配伍禁忌。 奶牛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分类 营养性添加剂预混料 矿物质类、维生素类、氨基酸类、脂肪和脂肪酸、工业饲料蛋白质。 非营养性添加剂预混料 健康生长促进剂、饲料保鲜贮存剂、改善饲料质量添加剂。 正确选用奶牛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原则 必须科学地饲养高产奶牛和使用技术含量高的预混料。 根据奶牛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添加剂、预混料,做到日粮中各类营养元素的平衡,针对特殊情况在日粮中添加某些添加剂。 掌握所使用饲料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如是否专业生产,是否是正规饲料生产企业,可以从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等着手。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试行)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 1.1 选址 1.1.1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交通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米。 1.1.7周边环境应位于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2 布局 奶牛场(小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2.1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1.2.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猪饲料配方计算

目前,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对角线法、试差法和计算机多元回归和线性规划法。 对角线法是一种传统的饲料配方设计方法,适用于4~5种原料的简单配方设计,已无法适用配方验算需要,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 计算机多元回归和线性规划法是使用计算机为工作平台,利用其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配方验算,可以计算出营养相对最全、价格相对最低的饲料配方。缺点是配方缺乏灵活性,设计出来的配方无特点。 试差法是一种实用的饲料配方方法,对于没有学习过饲料配方的人员很容易学习,并且不受饲料原料种类和营养指标数量的限制。在手工计算的情况下,如饲料原料种类多、考虑的营养指标多,则设计饲料配方会很费时费力。在有现成的电脑运算模块的情况下,只要了解饲料原料主要特性并且合理利用饲养标准,就可在短时间配制出实用、廉价、效果理想的饲料配方。金点饲料配方有做好的配方验算模块,可直接使用。 试差法饲料配方设计实例 本处以试差法为例讲述蛋鸡高峰料(产蛋≥80%)的配制方法。 使用玉米、豆粕、鱼粉、棉粕、葵粕、菜粕、石粉、磷酸氢钙、食盐、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设计一产蛋鸡饲料配方。 第一步准备好营养目标值

可以直接使用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推荐的指标,最好以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营养需要目标值。营养目标值种类和数量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目标值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正常情况下要包括有效能值、粗蛋白、钙、磷和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以下列出的是我国GB-86给出的产蛋≥80%蛋鸡的营养需要,见下表: 阶段及产蛋率大于80% 代能MC/KG2.75 粗蛋白%16.5 钙%3.50 有效磷%0.33 蛋+胱氨酸%0.63 赖氨酸%0.73 第二步准备原料数据 把配方中要使用的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指标整理、归纳好。每种原料的营养指标种类要与营养目标值中的相同。饲料原料的各项营养指标数据要尽可能接近实际含量,可以通过选用本地原料数据或权威机构发布的饲料原料营养指标数据,也可以通过实际检测或查阅厂家提供的营养指标数据使原料营养指标更加准确。在我国一般直接选用《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的数据即可。饲料原料的营养指标总结如下表:

40种常见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40种常见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1 玉米 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在能量饲料中,玉米占主导地位,这是任何其他能量饲料所不 能比拟的。目前世界上玉米的主要用途是作饲料,占70%~75%,玉米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如下: (1)可利用能值高:玉米是谷实类子实中可利用能量最高的,如代谢能(鸡)为13.56 焦 耳/千克,消化能(猪)为14.27 焦耳/千克,这是因为玉米粗纤维含量少,仅2%;无氮浸 出物高,为72%,且主要是淀粉,消化率高;脂肪含量高,为4%左右,是小麦等麦类子实 的2 倍,所以玉米可利用能是谷类子实 最高者。 (2)玉米蛋白质含量低(7%~9%),品质差,缺乏赖氨酸、色氨酸,例如玉米中赖氨酸 含量为024%,色氨酸含量为0.07%。原因是玉米蛋白质中多为玉米醇溶蛋白,其品质低于谷物蛋白。 (3)玉米含亚油酸较高: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它不能在动物体内合成,只能从饲料中 提供,是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鸡缺亚油酸时,生长慢,水肿,皮下出血,羽毛生长不齐、蓬乱,无光泽,产蛋率下降。 玉米亚油酸含量达到2%,是所有谷实饲料中含量最高,者。在鸡的日粮中,要求亚油 酸含量为1%,如玉米在日粮中的配比达到50%以上,则仅玉米即可满足鸡对亚油酸的需要 量。 (4)维生素: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平均为20 毫克/千克,而维生素D、K、B、B1: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中Bl 较多。新鲜玉米含维生素丰富,但贮存时间长了,虫咬、过夏或发霉等均可降低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 (5)矿物质:玉米含钙极少,仅0.02%左右;含磷约0.25%,其中植酸磷占50%~60%;铁、铜、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也较少。 (6)色素:黄玉米含色素较多,主要是p.胡萝b 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叶黄素含量 达20 毫克/千克左右,和玉米黄素一起对鸡蛋黄及肉鸡的脚、皮肤和喙的着色发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蛋黄着色有明显的影响,其效果优于苜蓿粉和蚕粪类胡萝卜素。 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水分、贮藏时间、破碎粒和霉变情况。水分含量高,不易 贮存,易促使黄曲霉生长。霉变的玉米可降低适口性和鸡增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玉米含脂肪高,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玉米粒较易贮存,粉碎后易氧化霉败变质,所以粉碎的玉米面应尽快食用。 2、米糠粕 米糠粕是米糠经浸出、脱脂处理后的产物,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糙米碾白过程中被碾下的皮层及米胚和碎米的混合物,新鲜米糠呈黄色,有米香味,营养价值丰富。其中含油 脂15%~20%,油中含油酸、亚油酸、磷脂等,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3、大米粕

饲料配方作业

甘肃农业大学 配合饲料学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齐智利 班级:08K2 学生姓名:周期 学号:00534

实验一配合饲料产品配方设计 具体时间:2011年3月26日 一、实验目的:通过配合饲料产品配方设计,学会查阅动物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表,并根据各种饲料原料营养特性确定限制条件,设计出合适的饲料配方。 二、实验方法:试差法和计算机规划法 三、实验原理: 1.试差法原理:首先根据经验初步拟出各种饲料原料的大致比例,然后用各自的比例去乘该原料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再将各种原料的同种营养成分之和相加,即得到该配方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总量。将所得结果与饲料标准进行比较,若有某一营养成分超过或不足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相应原料比例进行调整和重新计算,直至所营养指标都基本满足为止. 2.计算机规划法:采用运筹学的有关数学原理来进行饲料配方优化设计,将饲料配方中有关因素和限制条件转化为线性数学函数,求解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值。 四、实验设备:计算机 五、实验步骤: (一).确定饲养标准 0-6周龄蛋鸡雏鸡饲养标准 (二)查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

(三).配方制作 1、选用饲料 2、配平 (1)试差法 (2)计算机规划法 六、课后总结分析: 在选择原料时注意原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与饲养标准中营养含量的相关性;在用计算机规划法时可以多选用几种原料,但要注意限制某些原料用量,在用计算机规划法作出结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手工微调。

实验二浓缩饲料产品配方 时间:2011年4月10日 一、实验目的:熟悉各种动物浓缩饲料在配合饲料中所占的适宜比例,学会计算浓缩饲料中营养成分含量,并根据各种饲料原料营养特性确定限制条件,设计出合适的浓缩饲料配方。 二、实验方法:由配合饲料配方推算出浓缩饲料配方和由设定的搭配比例推算浓缩饲料配方 三、实验原理: 1. 配合饲料配方推算出浓缩饲料配方原理:先设计相应的全价饲料配方,再根据产品具体要求,去除全部或部分能量饲料,将剩余的各原料重新计算百分比,即可得到浓缩饲料配方。 2. 由设定的搭配比例推算浓缩饲料配方原理:根据用户所有的能量饲料种类和数量确定浓缩饲料各养分所应达到的水平,最后根据试差法或计算机规划法计算出浓缩饲料配方 四、实验设备:计算机 五、实验步骤: (一)、确定饲养标准(同实验一) (二)、查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同实验一) (三)、配方设计 1、由全价饲料配方推算出浓缩饲料配方 (1)0-6周龄蛋鸡雏鸡全价饲料配方

泌乳奶牛的饲料配方

泌乳奶牛的饲料配方 添加时间: 2006-12-10 9:40:35 1、精料配方:玉米28%,大麦30%,棉饼21%,麦麸10%,芝麻饼4.54%,食盐1.51%,骨粉1.7%,碳酸钙3.38%。 日粮组成:精料6.8千克,青贮料13.0千克,棉籽0.5千克,稻草0.5千克,甜菜粕0.6千克,青草19.0千克。 2、精料配方:玉米45%,麦麸5%,次粉5%,食盐1%,膨化大豆10%,豆粕10%,棉仁饼19%,骨粉2%,鱼粉3%。 日粮组成:胡萝卜7千克,精料8.35千克,东北羊草4千克,青贮料20千克。 此配方适合京、津、冀等地区使用。 3、精料配方:玉米44.57%,麦麸20.68%,豆饼13.29%,棉籽饼13.29%,盐1.55%,苏打1.72%,石粉1.03%,骨粉0.86%。 日粮组成:精料7千克,青草2.2千克,稻草3.0千克,青贮料12.0千克。 此配方适合湖南、湖北地区使用。 4、精料配方:玉米50%、麦麸17%,豆饼17%,棉饼12%,小苏打2%,食盐1%,贝粉1%,骨粉2%。 日粮组成:青贮料10千克,干草3千克,稻草4千克,精料8.75千克。 此配方适合浙江、福建地区使用。 奶牛配合精料配方 添加时间: 2006-12-10 9:36:11 ━━━━━━━━━━━━━━┳━━━┳━━━┳━━━┳━━━ 配方編號┃ 1 ┃ 2 ┃ 3 ┃ 4 ━━┳━━━━━━━━━━━╋━━━╋━━━╋━━━╋━━━ ┃玉米┃57.0┃57.0┃60.0┃29.9 ┃大豆粕┃20.0┃23.0┃33.0┃25.0 ┃葵花粕┃- ┃- ┃- ┃36.0 配┃麩皮┃15.0┃10.0┃- ┃6.0 方┃糖蜜┃5.0┃5.0┃2.0┃- 組┃脂肪┃- ┃2.0┃2.0┃- 成┃食鹽┃0.5┃0.5┃0.5┃1.0 (%) ┃碳酸鈣┃1.0┃1.0┃1.0┃- ┃碳酸氫鈣┃1.0┃1.0┃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