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论看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本质及规范举措

合集下载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博弈理论分析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博弈理论分析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博弈理论分析证券市场是一种信息密集型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中,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买方和卖方所拥有的信息量不同,导致市场出现不公平情况。

这种不公平往往会导致博弈的产生,博弈理论则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 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分析在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给交易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买方或卖方在决定是否进行交易时,必须考虑他们所拥有的信息和对方所拥有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之间发生博弈。

博弈论被认为是用于研究决策者之间的互动和决策信任的一种数学工具。

它可以用来描述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下的策略选项,并且可以对市场参与者进行预测。

在证券交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解释。

例如,当买方和卖方在交易之前都没有足够的信息了解价值时,他们不可能达成完全充分的协议。

如果买方不知道货物是真是假,或者卖方不知道对方是否具有支付货款的资金,那么博弈几乎无法避免。

2.博弈论的应用博弈论可以被用来帮助投资者制定策略,看到投资机会并避免风险。

在证券市场中,买方通常会考虑向市场中的卖方出价。

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则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定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买方可能出于某种原因认为某只股票价值低于市场价格,可以选择购买该股票。

然而,卖方可能拥有更多的信息,例如公司的内部情况或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其策略并预测股价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买方需要仔细考虑他们的策略。

他们可以选择等待,以更好的方式评估这种不确定性,或选择风险较小的其他股票作为投资对象。

卖方可以使用不确定性,并要求更高的价格。

如果买方认为这个价值较高,那么他可能会选择接受价格。

博弈论还可以被用来研究投资者之间的竞争。

在竞争中,双方可能会采取追求短期利益的策略,而不是长期盈利的策略。

投资者需要了解其他投资者的策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他们的策略。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_何惠珍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_何惠珍

理论研究
2009 年第 6 期
使保险人收支相抵,那么新的保险人会提供这种替
代契约,拉走更愿意接受它的投保人,已有的保险契
约就不能实现均衡了。在以下的分析中以财产保险
为例进行说明。
2、保险市场模型
假定投保人面临不幸发生或不发生两种可能的
情况,其财产状况记为 W10,发生概率为ρ,当发生不
幸事件时他将蒙受损失 L,此时的财产状况为 W20=
同类型的投保人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险契约能否实现
均衡,即分离均衡是否存在。
如果分离均衡存在,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
是投保人在效用最大化这一原则下,自己主动选择
相应类型的保险契约。也就是说与低风险型契约相
比,高风险者更愿意选择高风险型契约,而低风险者
也只会选择低风险契约。二是在竞争性的保险市场
中,分离均衡意味着保险人收支相抵,既无盈利也无
关键词 保险市场 信息不对称 财务风险 微观决策
一、引 言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形式为逆选 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投保人总是比保险人更清楚自 己面临哪些风险,风险程度如何,会造成什么样的损 失。虽然保险合同要求投保人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如 实告知保险人自己真实的风险状况。但作为一个理 性的人,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标准,在不违背法律的 前提下,投保人一定会利用各种可能来为自己谋利。 在投保前,保险标的掌握在投保人手中,由于信息的 私密性,保险人很难充分了解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 如果保险人对所有投保者以同样的保险费率进行保 险,低风险的人会因为保费偏高而退出保险市场,只 有高风险的人才会投保,即产生逆选择。道德风险主 要是保险对投保人产生了影响,由于投保人采取防 损减损措施需要成本,而购买保险使他失去了这种 积极性,即影响投保人的防损动机和减损动机(刘喜

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市场,其发展对于保险行业和整个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机动车保险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与检验。

一、理论分析1.1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与特点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交易中,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方面存在差异。

在机动车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作为专业从事风险管理和赔偿的机构,往往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而车主作为购买保险的一方,则相对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1.2 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在机动车保险市场中可能引发以下问题:首先,车主往往无法准确评估自己所面临风险的大小和概率;其次,在理赔过程中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最后,在定价过程中可能出现反向选择问题。

1.3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机动车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加强对车主的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理赔意识;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最后,加强监管力度,防范不法分子的欺诈行为。

二、实证检验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文采用了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证样本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包括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年报等。

样本选择主要考虑了市场份额较大、经营规模较大的几家保险公司。

2.2 实证模型与方法为了检验信息不对称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相关实证模型,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

具体模型包括回归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

2.3 实证结果与讨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首先,在理赔过程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一方面,车主往往会故意制造事故以获取更高额度赔偿;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面对车主的索赔时,往往无法准确判断索赔的真实性。

其次,在定价过程中存在反向选择问题。

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四大对策

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四大对策

遇到保险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四大对策一、问题的提出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拥有更充足信息的一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是所谓的“二手车市场”,即“柠檬市场”,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解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的存在,将导致“二手车市场”次品泛滥,极端情况下该市场将逐步萎缩甚至消失。

保险市场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信息经济学开拓者之一的斯蒂格利茨对此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使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

当保险费处于一般水平时,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可能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才会愿意投保。

当低风险消费者退出后,如果保险费率不变,保险公司将亏损。

为了不出现亏损,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险费。

这样,那些认为自己不大可能碰到事故的顾客就会觉得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从而不再投保,最终结果是高风险类型消费者把低风险类型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

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此外,保险市场上还存在道德风险,即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个人行为。

如果投保人不履行合同或故意制造事故,往往会使保险公司承担正常概率之上的赔付率。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其对保险契约的达成、市场的运转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

本文拟就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影响及矫正问题进行探讨。

二、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保险经营活动中交易的双方因各自所处的地位、信息交流的愿望、拥有的资源和保险知识等差异,造成对方希望了解或本来能够了解的信息不能为对方所了解,从而形成保险信息的不对称。

保险信息不对称涉及到保险知识、保险技术、主客体特质、业务经营情况等多方面信息,由于不对称,使保险关系的双方诚信基础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保险关系的确立和确立后的牢固程度,进而对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产生影响。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如何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保险从业人员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需要提高其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
目前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投保人之间难以进行风险比较和评估,导致信息 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投保人隐瞒重要信息
投保人可能故意隐瞒或遗漏某些重要信息,如健康状况、职 业风险等,以降低保费或获得更优的保险条件。
保险公司对风险的评估不足
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可能无法准确评估投保人的风险 水平,导致保险费率设定不合理或保险合同条款存在缺陷。
在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投 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 息差异,例如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 投保人的投保标的真实情况等。
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降低市场效率
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可能无法 准确评估风险和定价,导致市场效率 降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增加交易成本
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透明度
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所有交易和数据, 提高保险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 对称问题。
智能合约
通过智能合约,保险公司可以自动执 行合同条款,减少纠纷和欺诈行为。
信息技术如何提高保险市场的透明度
数据共享
通过数据共享,保险公司可
VS
客户教育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向客户传递更 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提高客户的保险知识 和意识。
点和风险。
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角色与责任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制定相关法律 法规,规范保险市场的信息披露 和核保制度,保障投保人的合法
权益。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保险市场 的监管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 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保险市场的 公平和透明。

从博弈论看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本质及规范举措

从博弈论看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本质及规范举措

摘 要 : 弈论是 研 究信 息不对 称 问题 的 一种有 效方 法 。保 险 业作为 信息 不对称 最为 集 中的行 业 , 险 博 保 人 与被保 险人 之 间存在 着严 重的信 息不 对称 , 别是 被保 险人 的逆 向选择 、 特 道德 风 险和保 险人 的 违规 操 作等现 象普 遍存在 , 长期 困扰 着保 险界 。 关 键词 : 险市场 ; 息不对 称 ; 弈模 型 ; 向选择 ; 保 信 博 逆 道德 风 险
险市 场 上 , 潜在 的被 保 险人 总 是 比保 险人更 了解 保险
标 的 风 险状 态 ,保 险 双方 存 在 信 息 差 别 是 难 以避 免 的 。尤 其 是在 保险 定 价 中 , 险人 通 常使 用分 类 计算 保 法厘 定 保单 价 格 , 种 方 法 尽 管 简便 , 却 不 能 区别 这 但
文 章编 号 :0 3 4 2 ( 0 6 0 — 0 6 0 10 - 6 5 2 0 )9 0 6 — 4 中图分 类号 :8 04 F4 . 文 献标 识码 : A
Ab t a t G mi g t e r s a f c ie s r c : a n h o y i n e f t meh d f r r s a c i g i f r t n a y e v t o o e e rh n n o ma i s mmer . As f r i s r o ty o n u .
险市场 信息 不对 称 的现象 。本 文试 图就保 险市 场信息 不对 称 的负 面 现象 , 用博 弈 论 的相 关理 论 和模 险 人 和被 保 信 对 险人都存 在 。保 险市场 的这 种信息 不对 称容 易引起 两
a c id sr, whc i g n rl e ad d a s c nrl e n u t f ifr t n a y ne n ut y ih s e eal rg re s a mo t e t i d id s y az y r o nomai s mmer, o t y

非对称信息博弈经济案例

非对称信息博弈经济案例

非对称信息博弈经济案例非对称信息博弈是指在经济交互中,不同参与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交互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下面列举了十个非对称信息博弈的经济案例。

1. 医疗保险市场医疗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和个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个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但保险公司并不了解。

个人可能会隐藏自己的疾病情况,以获得更低的保险费率,这导致了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个人的风险,从而影响了市场的运作。

2. 二手车市场二手车市场中,买家和卖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卖家了解车辆的实际情况,但买家并不了解。

卖家可能会故意隐瞒车辆的问题,以获取更高的售价,从而导致买家在购买时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

3. 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中,内幕交易是一种典型的非对称信息博弈。

内幕交易者利用其了解的非公开信息进行交易,从而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这种行为扰乱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

4. 债券市场在债券市场中,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发行人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但投资者并不了解。

发行人可能故意夸大自己的财务健康状况,以获得更低的借款成本,这使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发行人的风险。

5. 职业招聘市场在职业招聘市场中,雇主和求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雇主了解自己的招聘需求和条件,但求职者并不了解。

雇主可能会故意夸大职位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求职者,从而使求职者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

6. 健康食品市场在健康食品市场中,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生产商了解产品的成分和质量,但消费者并不了解。

生产商可能会夸大产品的功效或隐瞒有害成分,以提高销售量,从而使消费者在购买时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

7. 金融投资市场在金融投资市场中,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了解自己的风险和回报情况,但投资者并不了解。

金融机构可能会故意夸大投资回报,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使投资者在投资时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

8. 环境保护市场在环境保护市场中,环境污染者和监管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市场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市场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水平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市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息优势一方获利,而信息劣势一方遭受损失。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应对市场信息不对称,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提高投资决策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积极获取信息、有效利用信息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探讨投资者应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一、积极获取信息市场信息的获取是投资者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首要任务。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决策。

以下是一些投资者积极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1. 多方渠道获取信息。

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如经济学报刊、财经资讯网站、行业报告、公司公告等。

同时,还可以参加行业研讨会、高峰论坛等活动,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获取前沿信息。

2. 关注市场动态。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

可以通过设定关键词的新闻推送,订阅市场报告,定期阅读分析师的观点,以及关注各类投资机构的研究报告。

3. 充分利用信息科技。

投资者可以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进行信息的筛选、整理和分析。

通过使用交易软件、自动交易系统、量化模型等工具,提高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能力。

二、有效利用信息获取信息只是第一步,投资者还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以下是一些有效利用信息的方法。

1. 进行深入分析。

在获取信息后,投资者应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市场的走势、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公司的基本面等。

可以利用财务分析、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投资标的的价值和风险。

2. 对比多方观点。

市场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预测,投资者应该学会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可以通过参考多家机构的报告、专家的观点和市场的舆论等,融会贯通、客观理性地做出决策。

3. 建立投资模型。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风格和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投资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博弈论看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本质及规范举措[字体:大中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经营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到2005年底,全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已经达到4927.3亿元,对稳定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保险市场也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新格局。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风险性和金融性于一体。

保险经营活动中交易的双方因各自所处的地位、信息交流的愿望、拥有的资源和保险知识等差异,造成对方希望了解或本来能够了解的信息不能为对方所了解,从而形成了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本文试图就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负面现象,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规范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举措。

一、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负面现象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一般情况下,信息不对称是单向的,信息优势只存在于买卖双方中的一方。

而在保险市场中,由于保险机制的固有特性,信息不对称却是双重的,对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都存在。

保险市场的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引起两种负面现象:一是“逆向选择”,即“劣质客户驱逐优质客户现象”。

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通过隐藏信息可能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行为,当消费者受到伤害即购买“次商品时”时,消费者也不再选择“好商品”,或者在选择“好商品”时不愿付更高的成本。

在保险市场上,潜在的被保险人总是比保险人更了解保险标的风险状态,保险双方存在信息差别是难以避免的。

尤其是在保险定价中,保险人通常使用分类计算法厘定保单价格,这种方法尽管简便,但却不能区别具有不同风险程度的保险标的,从而也就不能确定适合于被保险人的保费水平,当保险费处于一般水平时,基于投保效用的考虑,高风险者将选择投保,而低风险者将退出需求市场,从而出现“劣质客户驱逐优质客户”的现象。

二是“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分为事前道德风险和事后道德风险。

事前道德风险是指被保险人在防损行为方面产生的背离,因为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人们在投保后防灾行为而产生“隐蔽行为”,从而面临着人们松懈责任甚至可能采取“不道德”行为而引致的损失。

事后道德风险是指被保险人在减损方面行为产生的背离。

不论是保险人还是被保险人都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

对被保险人而言,由于保险人不了解被保险人的真实情况,被保险人的风险意识降低,甚至被保险人为了少交保险费和多获赔偿,可能故意隐瞒保险标的所面临的风险,甚至夸大保险损失,故意编造和制造保险事故,虚假索赔骗取保险金,也往往会造成保险公司因为居高不下的赔付率而陷入困境。

对保险人而言,一些保险人对被保险人不负责任的行为都可视为道德风险问题,中国的保险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保险公司层出不穷,保险商品复杂多变,保险服务参差不齐,而人们的保险知识和法律知识又比较欠缺。

因此,在保险过程中,被保险人方面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信息缺乏披露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很难对保险公司的财务实力、资信等级、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和发展前景作出正确的评价。

同时,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是保险公司事先拟订的,被保险人只能被动的接受或拒绝,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再加之绝大多数保单条款在表述上所含专业词汇过多,或晦涩难懂或模糊不清,致使被保险人看不懂合同,而且赔付时,一般由保险公司解释赔付的条件和拒付的理由,被保险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抗辩的余地很小。

所以,在保险合同的制定、履行、赔付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存在保险人利用其掌握的优势信息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的可能。

在现实的保险市场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同时存在的,保险公司既缺乏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的事前信息,也难以观察到被保险人的事后防范措施。

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并且持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引起整个保险市场的衰退。

二、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本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博弈关系分析)在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提出购买保险后,保险公司先做出决策,根据被保险人提出的保险内容,决定承保还是不保。

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很难预测未来风险及对其风险控制很难的财产就不予承保。

如果不保,则博弈终止;如果保险公司承保,则签订保险合同。

一般来说,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和变化情况有较全面的认识,而保险人则不易了解这些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被保险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此借助博弈中的有关理论,建立相关的模型来量化保险双方所面临的基本选择。

根据博弈需要的四个方面:博弈的参与者、博弈各方各自可选择的全部策略、博弈的次序以及博弈的得益等,对该模型做出如下假设:1.博弈的参与者——保险人与被保险人;2.博弈的策略选择——保险人有两种策略可选择:检查与不检查;被保险人也有两种策略可选择:诚信与不诚信;3.博弈的次序——被保险人提出保险需求后,保险公司做出决策,然后被保险人再决策,以此循环下去。

4.博弈的得益——不同的选择得益不同:由被保险人决定是否做出使不利事件发生概率上升而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及发生道德风险。

如果不发生道德风险,则对双方有利,保险公司能得到期望利润,被保险人能实现财产的期望效用。

如果发生道德风险,则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忍受的态度,不去检查证实不利事件发生概率上升产生的风险是被保险人所为而不追究,接受损失并予以赔付;但也可以采取检查证实不利事件发生概率上升产生的风险是被保险人所为而追究,不给予赔付,甚至罚款。

根据以上假设和分析,得到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博弈支付矩阵和博弈模型,如图1、图2所示:图中左边字母表示保险人的支出和收益,右边字母表示被保险人的支出和收益。

各字母的含义解释如下:M0:保险合同的期望赔付额;S0:保费;C:用于防灾、防损措施的花费;D:检查费用;Q:被保险人不诚信所交纳的罚金;M:由于C的存在,操作中的期望赔付额,且M<M0;S:实收保费,且S<S0-C。

现在对该模型做一个简单分析。

对该博弈的两方来讲,各自都有两种可选择的策略,因此,该博弈共有四种可能的结果,两个博弈方的目标都是要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

在这个博弈中,两博弈方(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各自的利益不仅取决于他们自己的策略选择,而且还取决于对方策略的选择。

因此,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即使不知道另一方的选择,也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他必须在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而且不同的选择对自己的利益影响不同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最佳策略选择。

下面我们以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博弈模型为例来进行分析。

假如保险人先决策:保险人选择不检查交易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有两种选择:诚信和不诚信。

对应收益分别为M-S-C和M0-S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作为理性的个体,被保险人肯定会选择不诚信交易条件。

因为不诚信交易条件的收益要大于诚信交易条件的收益。

而如果保险人选择检查交易条件,同样被保险人仍面临两种选择:诚信和不诚信。

对应收益分别为M-S-C和M0-S-Q单位,同样作为理性个体被保险人会选择收益较大的情况,当Q>C+M0-M时,被保险人会选择诚信,即罚金数额大于采取防灾措施的费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赔偿差额之和时,所付罚金才有助于制止道德风险的产生;当QD时,保险人会选择检查,即所收罚金大于检查费用时,才值得检查被保险人的行为。

当Q<D时,保险人会选择不检查。

然而,实务中情况往往是:被保险人以一定的概率保持诚信;保险人也不会对每份保险都进行检查。

假设保险人检查的概率为α,被保险人的诚信率为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分析它们的博弈策略:对保险人来说,S-M-DS-M0,无占优策略选择;对被保险人而言,M0-S-QM-S-C,也不存在占优策略选择。

因此双方不可能达到占优策略均衡。

此时,只能通过混合策略来寻求纳什均衡,双方采取的策略取决于各自的收益期望。

对保险人来说:当检查时,EA=β×(S-M-D)+(1-β)×(S-M0+Q-D)不检查时,EB=β×(S-M)+(1—β)×(S-M0)显然,保险人检查与否,取决于E1的正负,E1= EA-EB=(1-β)×Q-D。

对被保险人来说:当诚信时,EC=α×(M-S-C)+(1-α)×(M-S-C)=M-S-C不诚信时,ED=α×(M0-S-Q)+(1-α)×(Mo-S)=M0-S-α×Q被保险人是否诚信,取决于E2的正负,E2=EC— ED=α×Q+M-M0-C均衡时,EA-EB=(1-β)×Q-D=0且EC-ED=a×Q+ M-M0-C=0,即β=I-D/Qα=(M0+C-M)/Q所以,α=(M0+C-M)/Q,β=1-D/Q即为所求纳什均衡点。

从减少保险的社会成本的角度出发,被保险人保持诚信,保险人不用进行检查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要使被保险人诚信,则E2=α×Q+M-M0-C>0,且E2越大,被保险人越愿意保持诚信。

同样,要使保险人不检查,则E1=(1-β)×Q-D<0,且E1越小,保险人越不会检查。

可见,α、β、Q、D、M、C的值对期望均衡的达到至关重要。

此外,保险人查出不诚信的成功率也很重要,成功率越高,越有利于均衡点的达到和维持。

三、规范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措施以上博弈虽然都是非重复博弈,但保险实务中的重复博弈都是在此基础上最终达到均衡的;同样,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永恒的,我们不可能彻底消除不对称信息对保险业的影响,但可以采取措施尽量抑制和减轻这些不良影响,使中国保险市场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而尽快适应世界市场竞争的需要。

(一)加强核保验险工作,抑制保险的逆向选择由于逆向选择的原因,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方法就是保险人能够从被保险人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对被保险人进行更准确的分类和严格筛选,把好关口,避免由于被保险人的逆向选择给保险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怎样提高核保验险效率,抑制保险的“逆向选择”呢?第一,必须在核保制度上加以规范。

第二,核保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投保单的审核上,核保人必须认真缜密地审核和分析每一条信息,才能依此拟订承保方案及承保条件,为保险人的承保抉择提供依据。

第三,在核保管理上,引人计算机程序化管理,由计算机来筛选投保申请者。

如果接受或拒绝的理由并不是十分明显,可由核保专业人员做出具体评价。

第四,合理划分危险单位和风险等级,确定合理的自留额,采取不同的承保策略,使承保风险趋于同质。

第五,引入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使风险控制纳入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