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习题与答案7-8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4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
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Fe3C→M23C6→M6C→MC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①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
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
如Fe-Ni合金。
6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完整版)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2021年工程建设材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试卷和答案(7)

2021年工程建设材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试卷和答案(7)一、单选题(共35题)1.证明投标人是否有能力胜任招标项目的重要因素是()。
A:融资能力B:投标人信誉C:财务实力D:类似项目业绩【答案】:D【解析】:证明投标人是否有能力胜任招标项目的重要因素是类似项目业绩。
2.某投标单位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天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
次日(即投标截止日当天)下午,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1小时,该投标单位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降低4%。
但是,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例,一个投标单位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投标单位的补充材料。
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的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代表均到场。
结合以上背景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该投标单位运用了()报价技巧。
A:多方案报价法B:增加建议方案法C:突然降价法D:不平衡报价法【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该投标单位运用了突然降价法报价技巧。
3.下列不属于周转材料的管理方法的是()A:租赁管理B:费用承包管理C:数量管理D:实物量承包管理【答案】:C【解析】:周转材料的管理方法有租赁管理、费用承包管理、实物量承包管理。
4.加强工程施工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率应大于()。
A:20%B:30%C:40%D:50%【答案】:C【解析】: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
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5.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工程、军事保密的工程、紧急抢险救灾工程应采用的招标方式是()A:公开招标B:半公开招标C:邀请招标D:协商议标【答案】:D【解析】: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工程、军事保密的工程、紧急抢险救灾工程,或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程,不适合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建设项,经经招投标管理机构审查同意,可以进行协商议标。
工程力学

习题7-1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并作出轴力图。
7-1 参考答案: 解:(a ) (b )(c ) (d )7-2 图示直杆截面为正方形,边长a=200mm ,L=4m ,F=10kN ,体积质量ρ=2.04×103kg/m 3, 在考虑杆自重时,求1-1、2-2截面上的轴力。
7-2 参考答案: 解:12N N F F F F ==-12302N N N F F F F F ===123224N N N F KN F KN F KN =-==-12351010N N N F KN F KN F KN =-==-F+-F+2FF +2KN +-2KN4KN-10KN +-5KN10KN-()22331200101 2.04109.88004N l F a g Nρ-=-⨯⨯=-⨯⨯⨯⨯⨯=-()22331310000200103 2.04109.8412400N lF F a g Nρ-=--⨯⨯=--⨯⨯⨯⨯⨯=-7-3 题7-3a 图所示为用铆钉联接的板件,板件的受力情况如图b 所示。
已知F=7kN ,t=1.5mm ,b 1=4mm ,b 2=5mm ,b 3=6mmm 。
试绘制板件的轴力图,并计算板内的最大拉应力。
7-3 参考答案: 解:7-4 长度L=320mm ,直径d=32mm 的圆截面钢杆,在实验机上受到拉力F=135kN 的作用。
由测量知道:杆的直径小了0.0062mm ,在50mm 杆长内的伸长为0.04mm 。
试求此钢杆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ν。
7-4 参考答案: 解:7-5 求图示阶梯杆横截面1-1、2-2、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A 1=200mm 2、A 2=300mm 2、A 3=400mm 2,试求各截面上的应力。
7-5 参考答案: 解:+F 2F/3F/3311611/3710194.4264 1.510N F F MPa A b t σ-⨯====⨯⨯⨯3226222/32710311.1265 1.510N F F MPa A b t σ-⨯⨯====⨯⨯⨯333633710388.9226 1.510N F F MPa A b t σ-⨯====⨯⨯⨯max 3388.9MPaσσ==()322313510168/43210/4N F F MPa A d σππ-⨯====⨯⨯40.0481050l l ε-===⨯40.00621.941032d d ε-'==-=-⨯6416810210810E GPa σε-⨯===⨯441.94100.24810ενε--'⨯===⨯123201010N N N F KN F KNF KN=-=-=31161201010020010N F MPa A σ--⨯===-⨯32262101033.330010N F MPa A σ--⨯===-⨯3336310102540010N F MPa A σ-⨯===⨯10KN 10KN+20KN-7-6 回转悬臂吊车的结构如图所示,小车对水平梁的集中载荷为F=15kN,斜杆AB 的直径d=20mm ,其它尺寸如图所示,试求:(1)当小车在AC 中点时,AB 杆中的正应力;(2)小车移动到何处时,AB 杆中的应力最大,其数值为多少? 7-6 参考答案:解:研究横梁AC ,假设小车距C 点x 距离,受力分析 列平衡方程(1)当小车在AC 中点时,(2)小车移动到A 处时,x 最大, AB 杆中的应力最大7-7 一边长1.5m 的直角三角形钢板(厚度均匀)用等长的钢丝AB 和CD 悬挂,欲使钢丝伸长后钢板只有移动而无转动,试问钢丝AB 的直径应为钢丝CD 的直径的几倍? 7-7 参考答案:解:研究三角形钢板,受力分析 列平衡方程钢板只有移动而无转动,要求钢丝AB 和CD 等伸长。
工程力学第7章 弯曲强度答案

43第 7 章 弯曲强度7-1 直径为 d 的圆截面梁,两端在对称面内承受力偶矩为 M 的力偶作用,如图所示。
若已知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 ρ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 。
根据 d 、 ρ 、E 可以求得梁所承受 的力偶矩 M 。
现在有 4 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M =E π d 习题 7-1 图(B) 64ρ M =64 ρ(C) E π d 4 M =E π d(D)32 ρ M = 32ρ E π d 3正确答案是 A 。
7-2关于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条件,有以下 4 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 (B) 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C)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D) 细长梁、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正确答案是 C _。
7-3 长度相同、承受同样的均布载荷 q 作用的梁,有图中所示的 4 种支承方式,如果从 梁的强度考虑,请判断哪一种支承方式最合理。
l 5习题 7-3 图正确答案是 d 。
7-4 悬臂梁受力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图中的尺寸单位为 mm 。
求:梁的 1-1 截面上 A 、−⎜ ⎟ A I zB 两点的正应力。
习题 7-4 图解:1. 计算梁的 1-1 截面上的弯矩:M = ⎛1×103N ×1m+600N/m ×1m ×1m ⎞ =−1300 N ⋅ m ⎝2 ⎠ 2. 确定梁的 1-1 截面上 A 、B 两点的正应力:A 点:⎛150 ×10−3 m ⎞ 1300 N ⋅ m ×⎜− 20 ×10−3m ⎟ σ = M z y = ⎝ 2 ⎠=2.54×106 Pa = 2.54 MPa (拉应力) I zB 点:100 ×10-3m ×(150 ×10-3m )3121300N ⋅ m ×⎜ 0.150m − 0.04m ⎟⎛ ⎞ σ = M z y ⎝ 2 ⎠ =1.62 ×106 Pa =1.62MPa(压应力) B ()127-5 简支梁如图所示。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范钦珊主编 .

eBook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第7章)范钦珊唐静静2006-12-18第7章弯曲强度7-1 直径为d的圆截面梁,两端在对称面内承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如图所示。
若已知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ρ;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根据d、ρ、E可以求得梁所承受的力偶矩M。
现在有4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习题7-1图(A) M=Eπd 64ρ64ρ (B) M=Eπd4Eπd3(C) M=32ρ32ρ (D) M=Eπd34 正确答案是。
7-2 关于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条件,有以下4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B) 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C)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D) 细长梁、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正确答案是 C _。
7-3 长度相同、承受同样的均布载荷q作用的梁,有图中所示的4种支承方式,如果从梁的强度考虑,请判断哪一种支承方式最合理。
l 5习题7-3图正确答案是7-4 悬臂梁受力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图中的尺寸单位为mm。
求:梁的1-1截面上A、 2B两点的正应力。
习题7-4图解:1. 计算梁的1-1截面上的弯矩:M=−⎜1×10N×1m+600N/m×1m×2. 确定梁的1-1截面上A、B两点的正应力:A点:⎛⎝31m⎞=−1300N⋅m 2⎟⎠⎛150×10−3m⎞−20×10−3m⎟1300N⋅m×⎜2My⎝⎠×106Pa=2.54MPa(拉应力)σA=z=3Iz100×10-3m×150×10-3m()12B点:⎛0.150m⎞1300N⋅m×⎜−0.04m⎟My⎝2⎠=1.62×106Pa=1.62MPa(压应力)σB=z=3Iz0.1m×0.15m127-5 简支梁如图所示。
机械工程材料考试复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1。
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和环境介质三种负荷的作用。
2.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3。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4.刚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5。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6。
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7.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8。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可锻性、可焊性、切削加工性和热处理工艺性。
9.常见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10.晶体缺陷按其几何特征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
11。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晶体结构相同。
12。
当合金溶液凝固后,由于组元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可形成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形式。
13.铁从高温液态向室温冷却时发生的变化:.14.珠光体是铁素体相与渗碳体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机械混合物。
15。
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16. 在Fe-Fe3C相图中,共晶点的含碳量为4。
3%,共析点的含碳量为0。
77% 17.低温莱氏体是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18.金属结晶的过程包括晶核形成和晶粒长大两个过程.19。
晶核的形成包括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两种形式。
20.晶核的长大包括枝晶长大和平面长大两种形式。
21。
金属铸锭的宏观组织是由三个晶区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细等轴晶离区、柱状晶粒区和中心等轴晶粒区。
22..铸锭的缺陷包括缩孔与缩松、气孔、非金属夹杂物和成分偏析。
23。
焊缝的组织是金属组织。
24.焊接接头是由焊缝和热影响区构成.25。
冷变形后金属在加热中,随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其组织和性能一般经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的变化。
26。
细化晶粒的方法包括增大过冷度、加入形核剂和机械方法。
二、名词解释)1。
弹性变形:随载荷增加试样的变形增加,若除去外力,变形可以恢复原状的现象。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2〕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铸型充填条件。
〔1〕合金在铸造生产条件下,获得优质铸件的难易程度。 〔2〕流动性和收缩。合金的流动性越好、收缩越小,铸造性能越好。
2.什么是合金的铸造性能?衡量合金铸造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其是如何影响的?
图2-3 铸铁顶盖的两种设计方案
8.分析图2-4所示零件分型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其中与零件生产类型相适应的分型方案。
大批量生产
单件生产
1
2
方案1
方案1
方案2
方案2
图(b)方案1:优点是起模高度小,砂箱高度减小;缺点是分开模造型对合箱精度要求较高,不易保证整个螺纹内孔外表的质量,且需要砂芯. 方案2:优点是整体模造型,铸件的尺寸精度易于保证;铸件螺纹内孔外表质量均匀;可以直接铸出铸件的内腔,省去了型芯。缺点是下砂箱高度大,起模高度较大. 单件生产时,应选择方案2。
图2-1 铸造应力框铸件
5. 灰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什么因素?为什么在灰口铸铁中,碳硅含量越高,则其强度越低?
1〕灰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2〕因为碳、硅含量越高,铸铁中的石墨片就越粗大,石墨数量也越多,对基体的破坏就越严重。同时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增加,珠光体的量减少。所以铸铁的强度越低。
金属材料成形根底作业〔2〕
4.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将产生缩孔或缩松。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因此易产生缩孔;而凝固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因此易产生缩松。 5.准确地估计铸件上缩孔可能产生的位置是合理安排冒口和冷铁的主要依据。生产中确定缩孔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画等温线法、内切圆法和计算机模拟凝固法等。 6.顺序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 逐层凝固的合金,其目的是消除缩孔;同时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 糊状凝固的合金,其目的是减小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低 ,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 多 。
南
14. 在正常淬火温度下,碳素钢中共亚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比亚析钢和过共
大
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都 慢 。
学
15.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与奥氏体化温度的关系是 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临界冷
机
却速度越慢 。
电
16. 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消除内应力,获得所要求的组织与性能 ,回
粒度a.。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b√.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氏体的起始晶
2. 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a√.扩散型转变; b.非扩散型转变;
3. 钢经调制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c.半扩散型转变。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4.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
√c.回火索氏体。
a√.+30℃-50℃; b.+30℃-50℃;
7. 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
8. a马.氏降体低的;硬度取b决√.于提:高;
c.不改变。
a.冷却速度; b.转变温度; 9. 淬硬性好的钢:
c√.碳含量。
√a.具有高的合金元素含量;b.具有高的碳含量;c.具有低的碳含量。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四)选择正确答案(续)
~
30℃
,它只适
11. 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改善组织,提高
塑性 ,它主要试用于 共析钢、过共析钢的锻压件,结构钢的冷挤压件 。
12. 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是线以上 钢是 AC1+30-50℃ 。
AC3+30~50℃,对过共析
13. 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点越
(√)
南 大 学 机
15.在正常加热淬火条件下,亚共析钢的淬透性随碳的增高 (√)
而增大,过共析钢的淬透性随碳的增高而减小。
16.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 (×)
电
组织和性能。
工
程
学
院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四)选择正确答案
1. 钢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南
碳体析出线 。
大 学 机 电 工
5. 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 板条状、针状马氏体两种。 其中 板条状马氏体 的韧性较好。
6. 高碳淬火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在形成条件上的区别是 前者是在淬火中形成,后者在低温回火时形成 ,在金相显微镜
程
下观察二者的区别是 前者为竹叶形,后者为黑色针状 。
学
7. 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测定钢的淬透性的方法是
10. 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
11. √a对.形高状淬复透杂性,钢截;面b.变中化淬大透的性零钢件;进c行.淬低火淬时透,性应钢采。用:
12. a若.要水提中高淬淬火火;时b√.的油淬中硬淬层火深;度c,.应盐采水取中:淬火。 缓和a√的.冷选却择介高质淬。透性钢;b.增大工件的截面尺寸;c.选用比较
院
“端淬试验”即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
8. 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 靠右,说明临界冷却 速度越 慢 。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二)填空题(续)
9. 钢的热处理工艺由 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所速成。
10. 应于
利亚用共F析e-相钢图。确定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AC3+20
的右下方,所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比等温转
变曲线的大。
11.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 12.经退火后再高温回火的钢,能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具 (×)
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13.钢的淬透性高,则其淬透层的深度也越大。
(√)
中
14.钢中未溶碳化物的存在,将使钢的淬透性降低。
中
旱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量。
南 大
5. 当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的钢加热奥氏体化时,细片状 (√)
珠光体的奥氏体化速度要比粗片状珠光体的奥氏体化速度快。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6. 当共亚析成分的奥式体在冷却发生珠光体转变时,温度 (√)
越低,其转变产物组织越粗。
7. 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在转变过程中,碳 (√)
含量均与钢中碳的含量相等。
2. 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 (×)
发生粗化的钢。
3. 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氏体向马氏(×)
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4. 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和之间的温度时,将获得由铁素体 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
(√)
c.+30℃-50℃。
中 南 大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5. 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
a.钢材本身的碳含量;b√.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c.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6.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
是:
a.索氏体; b.下贝氏体; c.√ 上贝氏体; d.珠光体。
原子能进行扩散,而铁原子不能进行扩散。
8. 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 9. 在正常热处理加热条件下,随碳含量的增高,过共析钢 (×)
的过冷奥氏体越稳定。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三)是非题(续)
10.因为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位于等温转变曲线 (×)
工
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低 。
程
17. 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过程是由 马氏体分解,残余傲氏体分解,回火屈
学
氏体形成,碳化物聚集长大 等四个阶段所组成。
院
18.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介质 分解、吸收、扩散 等三个阶段。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三) 是非题
1. 钢经加热奥氏体化后,在任何情况下,奥氏体中踏步的 (×)
2. 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中,珠光体与屈氏体的主要相同 点是 都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不同点是 层间距
不同 ,屈氏体较细,。珠光体较粗。
3.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 羽毛状,而下 贝氏体则呈 针 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与共析钢相比,非共析钢C曲线的特征是 C曲线靠左,亚共
中
析钢左上部多一条共析铁素体析出线,过共析钢多一条二次渗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一)解释名词
– 本质晶粒度 – 临界冷却速度 – 马氏体 – 淬透性 – 淬硬性 – 调质处理 中 南 大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二) 填空题 1. 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是由 形核、长大,剩余渗碳体的熔解,
奥氏体的均匀化 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