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方》中美容方的用药特色
常用中药美容方剂

常用中药美容方剂:1、杜仲丸组成;盐杜仲3包克:炒补骨脂3包;胡桃仁30克,汤浸去皮,细研与颗粒同服。
功用:悦颜色、乌髭发、补下元,壮腰膝。
按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
骨脂温肾阳、暖丹田,缩二便。
重在应用甘温之胡桃,补肾精,益下焦、乌须发。
2、中药美容配方是根据个人肤质,因人而异。
中药美容党参1包、当归2包、川芎1包、黄芪1包、阿胶1包。
一星期三次,效果很好,皮肤光滑细腻。
美白的中药外用配方:白芷2包、白蔹1包、白术1包,白芨1包,白茯苓2包,制白附子1包,细辛1包,以上中药颗粒倒入瓶中,加水少量用力摇匀,加入鸡蛋清一个,每晚洗净面,涂面。
白皮肤的功效三、丹参栀敷面配料:A:丹参1包黄芩1包栀子1包银花1包B: 蜂蜜适量1 将以上中药颗粒用少量热水化开,2调入蜂蜜成稀糊状。
3 先用温水洁面,除去面部油脂、尘垢,在敷涂丹芩栀面膜,30分钟清水洗去。
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本面膜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的功效。
四、白芷白藓面膜配料A、白芷50克白藓皮20克B、硫磺粉10克做法 1 将A料洗净烘干,研成极细粉 2 将A料B料混合均匀,用凉开水调成糊 3 睡前涂于脸部患处,翌晨洗去功效本面膜有活血祛风,解毒杀虫,清除油脂,治疗青春痘或酒糟鼻合并痤疮的功效。
五、蒲公英面膜配料:蒲公英5包,绿豆50克,蜂蜜10克做法: 1 玻璃杯中加入蒲公英颗粒,再加入煮好的绿豆水, 2 在蒲公英液中加入绿豆50克,煮至绿豆开花,调入蜂蜜10克即成。
同时将余汤涂脸,30分钟后洗去。
连续内吃外用1周以上。
中药美容功效配绿豆增强清热解毒的疗效;配蜂蜜调味,即增强蒲公英的抗菌消炎作用,外涂面部直接对皮肤起清污杀菌作用,又有营养呵护功效。
六、重楼丹面膜配料: A 重楼15克丹参30克 B 蜂蜜10克做法: 1 将A料洗净,切片 2 将A料的切片同入沙锅,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在煮20分钟,滤出药液。
3 将剩余药渣加水在煮,取药液,合并两次虑液约300毫升,调入蜂蜜即成 4 每日分三次饮完,同时用此液涂脸,15分钟后用清水洗去。
『中国古今养颜益寿良方』药物方→常敷面脂

『中国古今养颜益寿良方』药物方→常敷面脂
[药物组成] 细辛萎蕤黄芪白附子薯蓣辛夷川芎白芷各3克瓜萎木兰皮各6克炼成猪脂200克
[制作方法] 上药切,以绵裹,用少量酒渍1宿,纳脂膏煎之,七上七下,别出一片白芷煎色黄药成,去滓搅凝。
[使用方法] 以脂敷面,任用之。
[方义解说] 这是唐代名医张文仲的面脂秘方,由王焘收入《外台秘要》。
张文仲是河南洛阳人,为武则天的御医,被封为“尚药奉御”。
武则天对他十分信任,因此他一直到逝世没有离开过宫廷。
著有《随身备急示》三卷,可惜已经失传。
本方是《外台秘要》所保留下来的一部分。
该面脂方组方合理,用药适度,不仅可以用来美容,而且还能治疗外伤出血,独具匠心。
不可多得。
方中以善于补气的黄芪与薯蓣相配;善于补阴的萎蕤猪胰相配;善于润泽肌肤的瓜蒌与白芷相配;善于祛风的细辛与白附子相配;善于治疗面疾的木兰皮与辛夷、川芎相配。
汇集补气、养阴、润肌、祛风、活血的药物于一方,协同发挥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本方不但可以使脸面光泽,而且还能使皮肤变白,皱纹消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美容护肤药物。
本方也收入《普济方》,猪脂的用量为9克,可作参考。
[应用功效] 疗人面无光润、黑晦及枯皱。
十大美容奇方,均出自医学古籍,收藏

十大美容奇方,均出自医学古籍,收藏这是一个老中医整理的十个美容验方,喜欢的可以收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制备试试,据说效果都不错。
验方一:山柰散【来源】《本草纲目》【组成】山柰子、鹰粪、密陀僧、蓖麻子各等份。
【功效】祛除雀斑。
【制备】上药研匀,以乳汁调之。
【用法】每晚临卧时涂面,翌日清晨洗去。
【说明】本方为一首专治面上雀斑的方剂。
方中山柰子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内含龙脑,有类似冰片的作用,但味辛性温,有辟秽化浊,祛风止痛之功,其根煎剂对10种常见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鹰粪和密陀僧皆为古方中用于治疗面上瘢黑的常用之品,其中鹰粪功能消积导滞,祛风化湿,善于消除各种瘢痕疙瘩;密陀僧则长于消肿杀虫,收敛防腐,祛除雀斑;蓖麻子能消肿拔毒,“拔病气出外”(《本草纲目》),可拔除郁于皮表的风热毒邪,从而取得较好的祛斑效果。
诸药以乳汁调和,在祛斑的同时亦能加强对皮肤的营养滋润,有祛疾护肤并举之效。
验方二:芷彤膏【来源】《外台秘要》【组成】益母草灰80g、白芷、珍珠粉、蒲公英各30g,人参、桃仁各15g,猪胰一具。
【功效】润肤增白,去皱化斑。
【制备】益母草去根,炼锻为灰,与它药共研为末,和匀。
【用法】涂面,不拘时。
【说明】本方为《外台秘要》中记载的武则天用的养颜方子,自唐以来,为历代御医所推崇,是抗斑美白去皱的经典验方。
取益母草汇通面部经络,猪胰、珠粉、蒲公英散郁肌垢,排毒祛邪,以人参润壮生肌,桃仁令粉润玉嫩,白芷爽滑肌肤,熟治面黯肌斑。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芷彤膏美白祛斑抗衰老的功效,与猪胰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分解皮肤组织的蛋白质及污垢中所含的油脂有关。
久敷芷彤膏可令面如白玉、水嫩红润、吹弹可破,“有返老回春之神效”。
验方三:医方面脂膏【来源】《医方类聚》【组成】杜蘅、杜若、防风、藁本、细辛、白附子、木兰皮、当归、白术、独活、茯苓、玉竹、白芷、天雄、玉屑各 30 克,汉防己、商陆、桅子花、橘核、冬瓜仁、蘼芜各 90 克,藿香、丁香、菟丝子、零陵香、甘松、木香各 60 克,麝香 15 克,白鹅脂、羊髓、白犬脂、牛髓各 2000 克。
老祖宗也爱美,古籍中的祛斑美白药方!一针一药

老祖宗也爱美,古籍中的祛斑美白药方!一针一药一、千金面膏(《千金要方》)【组成】青木香、白附子、川穹、白蜡、零陵香、香附子、白芷各60克,茯苓、甘松各30克,炼羊髓适量。
【功效】去汗斑,润肌肤,除皱纹。
对面皱少华、汗斑有效。
【制法】先将全部药物切或捣成粗末,然后加水和酒各半浸泡1昼夜,再经“三上三下”的熬制。
具体作法是:药物煮沸后离火冷却,然后再煮沸再冷却,重复三次,第四次再煮沸后,要等到水、酒正好煮干才离火,滤去药渣,剩下的油脂就是所需的面膏。
【用法】每日一次,洗脸后涂面。
【附注】青木香即广木香。
二、干金涂面方(《千金要方》)【组成】黄芪、白术、白蔹、葳蕤、土瓜根、商陆、蜀水花、鹰屎白各30克,防风45克,白芷、细辛、青木香、川穹、白附子、杏仁各60克。
【功效】去粉渣、润肌肤。
对面黑粉刺、雀斑、皱纹等有效。
【制法】上15味药研细末.用鸡蛋清调和后,做成锭子,阴晾干燥后备用。
【用法】使用时可用一方新的干净石砚台,加水,取锭子像磨墨一样地磨成浆汁,取浆汁涂面,夜涂早清洗,连续使用数日后显效。
三、千金疗面皯方(《外台秘要》)【组成】枸杞子100克,生地黄30克。
【功效】疗面皯,三日效。
【制法】上二味.先下筛枸杞子,再捣碎地黄,曝干合下筛后备用。
【用法】每日一次,空腹服10克。
四、山柰散(《本草纲目》)【组成】山柰、鹰粪、密陀僧、蓖麻子各等份。
【功效】润肤除斑。
对面上雀斑有效。
【制法】诸药同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夜用药末以乳汁调和,涂面,第二日早晨洗净。
【附注】山柰指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五、玉屑面膏(《千金要方》)【组成】玉屑、川穹、土瓜根、葳蕤、桃仁、白附子、白芷、冬瓜仁、木兰、辛荑、商陆各30克,麝香、防风各15克,菟丝子、藁本、青木香、白僵蚕、当归、黄芪、藿香、细辛各24克,猪胰3具,鹰屎白、蜀水花、白犬脂、鹅脂、熊脂、猪脂各适量。
【功效】滋润肌肤,除黑干黑曾,灭癜痕。
对面无光泽,皮肉黑有效。
【制法】先取4脂,用冷水浸漂,以洁净为度;猪胰切细备用;玉屑、麝香、鹰屎白、蜀水花研成细末;其它药物捣成粗末.并用清酒浸泡1夜,第二日早晨取出适量酒,用来揉搓猪胰,取得原汁。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疥风痒方七首
肘后疗疥方。
锻石二升以汤五升浸取汁,先用白汤洗疮拭干,乃以此汁洗之,有效。
(出第六卷中)
深师疗疥,大黄膏方。
黄连(十四铢)藜芦(十二铢)大黄(一两)干姜(十四铢)茹(十铢)莽草(十二铢)羊踯躅(十铢)
上七味捣筛,以成煎猪脂二斤,微火向东煎之,三上三下,膏成,去痂汁尽付之,神效,合时勿令妇人鸡犬见之。
(出第二十九卷中)集验疗疥方。
捣羊蹄根和猪脂涂上,或着少盐佳。
(范汪同)又疗疥及风瘙疮苦痒方。
丹参(四两)苦参(四两)蛇床子(一升)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煎之,以洗疥疮,以粉粉身日再为之,即瘥。
备急葛氏疗疥疮方。
取楝根削去上皮切,皂荚去皮子等分,熟捣下筛,脂膏和,搔痒去痂以涂之,护风,勿使女人小儿鸡犬见之。
(范汪同)又疗方。
石硫黄无多少,研粉,以麻油或以苦酒和涂摩之以酒渍苦参饮之。
(并出第五卷中)
熏疥法。
取艾如鸡子大,先以布裹乱发,于纸上置艾熏黄末朱砂末杏仁末水银各如杏仁许,水银于掌中以唾研,涂纸上以卷药末,炙干烧以熏之。
(一云筒瓦一口一同安灰盖上以绳束之用熏疥于脚头被内置之少时火尽止隔日一熏不过再即瘥无所损)。
唐时期美容方剂

唐时期美容方剂唐时期美容方剂(一)唐方书虽多,但是绝大多数早佚。
现存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则基本上代表了唐代方剂学的真实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
撰于七世纪中期。
分别载方5300余首和2200余首。
二书虽以方书为名,实为综合类医学巨著,书中还收录了若干保健、美容方剂,为后世保健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方剂和经验。
《外台秘要》是继孙氏二书之后,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
作者王焘。
全书收方6800余首。
本书的特点是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如《广济》、《录验》、《删繁》、《肘后》、《延年》、《短剧》、《必效》等,至今该书仍是研究这些资料的重要文献。
一、《千金要方》美容方剂<卷六.上七窍病上.面药第九>载方方八十一首,包括洗手面治面黑不净的澡豆方, 令人洁白光润的面膏方, 悦泽人面的面脂方, 去面上靥子黑痣方, 治粉刺的粉滓方, 灭瘢痕方,治面与手足黑,令光泽洁白方,令人面洁白悦泽,颜色红润方等.,<卷六.上七窍病上.口病第三>载有香口方.如:五香丸治口及身臭,令香止烦散气方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各一两)香附子(二两)甘松香当归(各半两)槟榔(二枚)上十一味末之,蜜和丸,常含一丸,如大豆,咽汁,日三夜一。
亦可常含,咽汁,五日口香,十日体香,二七日衣被香,三七日下风人闻香,四七日洗手水落地香,五七日把他手亦香。
慎五辛,下气去臭。
治口气臭秽,常服含香丸方。
丁香(半两)甘草(三两)细辛、桂心(各一两半)川芎(一两)上五味末之,蜜和,临卧时,服二丸如弹子大。
此外,上有治疗口干的方剂,如:治口中热干,甘草丸方。
甘草、人参、半夏、生姜、乌梅肉(各二两半)枣膏(二两半)上六味末之,蜜丸如弹子大,旋含咽汁,日三。
治虚劳口干方。
麦门冬(二两末)大枣(三十枚肉)上二味,以蜜一升和,令熟五升米下,蒸之,任性服。
历代美容养生方

历代美容养生方拔萃干洗头药方[组成] 甘松香、百药煎、五倍子、川芎、薄荷、香白芷、草乌头、藿香、茅香各等份。
[制法] 以上药物,共研细末。
[用法] 将药末干掺于头发内,稍加揉搓,用梳篦之。
[功效] 去头脂,垢腻。
[方源] 《济生拔萃》白矾散[组成] 白矾、硫黄、乳香各等份。
[制法] 以上药珠,共研细末。
[用法] 用以擦患处。
[功效] 治疗酒渣鼻,肺风粉刺。
[方源]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白附丹[组成] 白附子、白芨、白蔹、白茯苓、密陀僧、白石脂、淀粉各等份。
[制法] 以上诸药,共研细末,或用牛乳,或用鸡子清调为丸,阴干备用。
[用法] 每晚用温水研磨敷面。
[功效] 治疗雀斑。
[方源] 《外科精义》白僵蚕膏[组成] 白僵蚕(炒)15克,白鱼10条,白石脂,白附子、鹰屎白各3克,猪脂60克。
[制法] 以上药物,除猪脂外,研为细末,以猪脂调匀[用法] 敷涂于患处。
[功效] 治面上瘢痕。
[方源] 《圣济总录》白面方[配方] 牡蛎90克(烧为粉),土瓜根30根,白蜜适量。
[制法] 先将牡蛎、土瓜根研为末,然后用蜜调和。
[用法] 每晚用以涂面,早晨用温水洗去。
[功效] 能使皮肤白晰。
[方源] 《太平圣惠方》白牙固齿去风除龋方[组成] 熟地60克,香附60克,嫩槐枝49寸长(新瓦上焙干),石膏(煅)30克,旱莲草60克,升麻(炒)45克,细辛15克,青皮15克,羊胫骨灰15克,白芷15克。
[制法] 以上药物,研为细末。
[用法] 用以揩牙[功效] 能使牙齿白净,防治龋齿等口齿疾病,兼有固齿与乌发之功。
[方源] 《万密斋医学全书》白牙药升麻散[组成] 川芎12克、升麻、藁本、石膏、白芷各30克,皂角30克(烧存性)取6.6克,细辛18克。
[制法] 以上药物,捣罗为散。
[用法] 用以揩牙。
[功效] 能使牙齿白净,兼能防治牙齿肿痛。
[方源] 《御药院方》白芷膏[组成]白芷、蔓荆子、附子、防风、芎穷、网草、细辛、黄芩、当归、蜀椒(去汁及闭口者)各30克,大黄45克,马旨膏250毫升。
《外台秘要方》美容方剂用药特色研究

《外台秘要方》美容方剂用药特色研究《外台秘要方》是继《千金方》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的医学方书,是王焘采摭东汉至唐代历代医书编撰而成。
全书共四十卷,1104门,该书卷三十二为美容专卷。
目的:通过对《外台秘要方》中美容方剂的归纳整理,探讨其美容方剂用药规律与特色。
方法:通过整理《外台秘要方》中有关美容方剂,发现收入美容方剂363首,涉及中药281味。
使用Microsoft Office-Excel2000软件,从药物的入药频次、药源分布及植物药用药部位、有毒药物使用、药性特点、药物归经、方剂剂型分布、传统功效情况做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用药特色与规律。
结果:1.外用美容方剂共274首,入药频次前五位依次是白芷、细辛、川芎、防风、铅粉;药源以植物药为主,占60.8%,植物药类中以根、根茎部位药用频率最高,占38.3%;使用39味有毒中药;五味中甘味药占29.6%,四性中温性药占33.3%;以肝、胃、肺、脾、肾经为主;传统功效上以补益药、清热解毒药、祛风解表药、化痰散结药为主。
2.内服美容方剂共89首,入药频次前五位依次是甘草、桂心、生地、川芎、茯苓;药源以植物药为主,占79.0%,植物药类中以根、根茎部位药用频率最高,占44.5%;使用29味有毒中药;五味中甘味药占31.1%,四性中温性药占39.4%;以肝、脾、肺、胃、肾经为主;传统功效上以补益药、清热解毒药、化痰散结药、祛风解表药为主。
3.各类美容方用药特点分析①美肤驻颜治疗外用、内服方中均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且均以甘味药、温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②美肤驻颜保健外用方中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甘味药、温性药、入胃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内服方仅3首;③美发外用、内服方中均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外用方以辛味药、温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内服方以甘味药、温性药、入肾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④香身外用、内服方中均以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外用方以辛味药、温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内服方以辛味药、温性药、入脾经药最多,外用剂型为主;⑤美形体方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根、根茎药用频率最高,甘味药、温性药、入肾经药最多,均为内服方剂;⑥明目方植物药为主,植物药中果实、种子药用频率最高,苦味药、寒性药、入肝经药最多,内服方剂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 甲煎法 ”“ 胭脂法” 烧 造 等制作方剂 , 均列入其他 美容方法 。
现将这 4类方 剂的载方情况 简述如下 。
美 肤驻 颜方 共 收方 剂 9 8首 , 中面膏 面脂 方 l 其 5首 , 面 洁
在记 载生 发美发 方 中, 中使用 频率最高 的前几位 药物及 其 下药次数分别是 白芷 1 , 8 防风 1 , 6 猪脂 1 , 5 附子 1 , 草 1 , 4莽 4 细 辛 1, 3 蔓荆子 1 , 1川芎 1 , 中自芷除 了美 自润肤 外 , 用于治 O其 也
药特色 。
【 关键词 】 外 台秘要方 》 美容方药 ; 《 ; 用药 特色
【 中图分类 号 】 2 9 R 8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0 5 0 1 2 1 ) 5 14 0 2 9 — 6 6( 0 1 1 — 2 — 1
《 台秘要 方 》由唐 代 王 焘所 纂 , 书 共 4 外 全 0卷 , 0 l14门。 全 书涉及美容方 药数量 颇丰 , 内容包括 美容治疗 和美容保 健两 个 方面 , 是对 唐 以前美 容 医学 内容 的一 次 总汇 , 颇具 特色 和研
2 各类 美容 方 中单 昧药物 的 用药特 色
归纳 一下 这 20 2 首美 容 方 药 , 中使 用频 率 最高 的 前 2 其 0 味药物依次见表 1 。
均为气 味芳香之 品 , 中很多 药物迄今仍是 制备各类 化妆 品所 其
必须 的赋香剂 。丁香 , 味辛 , 性温 , 具有逐 秽臭 、 乌发 、 疗癣疮 的
增 白 9首 , 面皮 黯方 3 去 干 4首 , 干 治丧 疱方 2 首 , 8 杂疗 面方 1 。 2首 生发美 发方 共收方剂 8 首 , 中沐头 去屑 1 , 7 其 7首 生发方 3 首 , 2 乌 发方 1 , 头疮 方 l , 发不 生 3首 。香体 除 臭方 共 8首 治 7首 令
2 年 8 第 1 第 1 期 01 1 月 卷 5
《 秘 方》 美 方 用 特 外台 要 中 容 的 药 色
刘 明珠 审校 蔡建伟
南 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 2 0 4 106
【 摘要 】 通过 系统研究 《 台秘要方 》 外 中美容方剂 的用药基本情 况 , 其美容方药具 体分析 归纳 的基础上 , 对 初步探讨 其用
洗 液( 头 、 洗 洗面 、 澡豆 ) 以及 染发液等 。为便 于研究 , 本研究将
其 美容 方剂 分为 “ 肤驻颜 ”“ 美 生发美 发” “ 香体 除臭 ”“ 其他
美容方 法 ” 4大类 , 凡是 具有美 白润肤 、 化容 颜功效 , 美 或用 于
治疗某些面部疾 患的方剂 , 均列入美 肤驻颜方 ; 凡是具 有生发 、 乌发 、 去头屑等功效 的方剂 , 均列入生发美 发方 ; 凡是具有芳 香 除臭功 效 , 用于 熏衣 、 香身 的方剂 , 均列 入香 身除臭 方 ; 凡是 载
部色斑 [。 2 1
表1 《 台秘 要方 》美容 药物 使用 情况 外
究 价值 , 者通 过对 《 台秘 要方 》 中医药美 容专 卷 一卷第 笔 外 中
三 十二 面部 面脂药 头膏 发鬓衣 香澡 豆等 三十 四 门的部分 美容 方在具 体归纳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 了初 步探索 。
1 美容 方药 的 分类
而烈者亦 少 , 丁香 以辛味能 发香之臭 1 。麝 香 , 乃 4 ] ” 名贵 的芳香
药物 , 神农 本草 经 》 载 “ 《 记 主辟 恶气 , 杀鬼 精物 ; 温疟 ; 毒 ; 蛊
痫痉 , 去三虫 …。 还 有抑菌 、 ” 消炎功效 。 其他 美容 方法 中 , 用 频率较 高 的药 物依 次是 麝香 9, 使 沉
代都被视 为美 容佳品 ,神农 本草经 》 《 中记载 白芷 “ 长肌肤 润泽 ,
可作 面脂 ”Ⅲ, 有学 者实验研 究表 明 , 白芷制剂加 黑光照 射有治 疗银 屑病 的功效 , 多种 细菌 和皮肤 致病 菌真 菌有抑 制作 用 , 对 可改善微 循环 , 促进皮肤 新陈代谢 , 延缓 皮肤衰老 , 并可 去除 面
该卷 记载 各类 美容 方药 2 0首 , 2 从美 容作 用 上来 说 , 涉及
祛斑 、 色 、 悦 生发 、 乌发 、 等多种损美性疾病 ; 香身 从美 容部位上
来说, 涉及颜 面 、 口唇 、 目、 眉 头发等 ; 美容 剂型来说 , 从 涉及 内 服 中药 , 外用 中 药面 膜 、 脂类 ( 面脂 、 口脂 、 手脂 )膏类 ( 、 面膏 ) 、
在美肤驻颜方中,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 1 位药物及下 0
药次数分别是 白芷 2 , 2 白附子 1 , 9 茯苓 1 , 8 细辛 l , 7 麝香 1 ,I 7川 芎 1 , 兰皮 1 , 陵 香 1 , 6木 4零 2 蒇蕤 1 , 2 藁本 1 。其 中常 用药 物 2
功效。 本草述》 《 中记载 “ 辛辣之味不少, 乃丁香之辛为甚。辛
头面皮 肤燥痒 风痹之 症 , 国现存 第一部 外科专 著 《 涓子鬼 我 刘 遗方 》 中载 有 “ 治发秃 , 发 白芷 膏方 , 以洗 头泽发 ”3可起 生 用 【 ] , 到生发作用 。 防风 , 现代药 理研 究 , 含有挥发油 , 其 可营养 毛发 ,
使 毛发 滋润 有 光 泽 ;又有 一 定抗 菌 作用 , 抑 制头 皮 细 菌 的 能
产生 。
收 方剂 1 首 , 中澡豆方 8 , 衣香 方 1 首 。其他 美容 方 8 其 首 熏 0
法共收方 剂 1 首 , 中手膏方 3 , 7 其 首 口脂方 3 , 甲 , 法 首 造 鹿角桃 花粉方 2首 。
香体 除臭方 中 , 中使用频率 最高的前几 位药物及 下药 次 其 数分 别是 丁香 9 麝香 9 沉香 8 甘松 香 7 白芷 6 其常 用药 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