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cDNA文库应注意的事项
cDNA和基因组文库DNA的构建

结构 环状
线状 环状
E.coli E.coli E.coli 酵母细胞
环状 环状 环状 线性染色体
哺乳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
环状 环状
动物细胞和细 菌
环状
插入片段 很小,<8kb
9-24kb <10kb
35-45kb 约300kb 100-800kb
1002000kb >1000kb
举例 pUC18/19 ,某种生物体全部基因的随机片段的重组 DNA克隆群体;cDNA是指含有所有重组cDNA的克隆群体.
基因组:来源于基因组DNA,反映基因组的全部信息,用 于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构建,基因组序列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基因组中DNA (互补DNA)
第二条DNA链
1:反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第一链
• 1 . 1.在置于冰上的无菌微量离心管内混合下列试剂进行cDNA第一链的合成: poly(A) RNA (1μg/μl) 10μl 寡核苷酸引物(1μg/μl) 1μl 1mol/L Tris-HCl (pH8.0, 37℃) 2.5μl 1mol/L KCl 3.5μl 250 mmol/L MgCl2 2μl dNTP溶液(含4种dNTP,每种5mmol/L) 10μl 0.1 mol/L DTT 2μl RNase抑制剂(选用) 25单位 加H2O至 48μl 1 . 2.当所有反应组在0℃混合后,取出2.5μl反应液转移到另一个0.5ml微量离心管内. 在这个小规模反应管中加入0.1μl α-32P dCTP(400 Ci/mmol, 10mCi/ml).
4:接头或衔接子的连接
cDNA末端的削平 4.1.cDNA样品于68℃加热5 min. 4.2.将cDNA溶液冷却至37℃并加入下列试剂: 5×T4噬菌体DNA聚合酶修复缓冲液 10μl dNTP溶液,每种5 mmol/L 5μl 加H2O至 50μl 4.3.加入1~2单位T4噬菌体DNA聚合酶(500单位/ml),37℃温育 15min. 4.4.加入1μl 0.5mol/L ED . 5.在所有四小份样品(来自步骤2和步骤4)加入 100 ng质粒DNA或500 ng的λ噬菌体DNA.这些未甲基化 的DNA在预实验中用作底物以测定甲基化效率. 3 . 6.所有四份小样实验反应和大体积的反应均在37℃ 温育1h. 3 . 7.于68℃加热15min,用酚:氯仿抽提大体积反应液 一次,再用氯仿抽提一次. 3 . 8.在大体积反应液中加入0.1倍体积的3 mol/L乙酸钠 (pH5.2)和2倍体积的乙醇,混匀后贮存于-20℃直至获 得小样反应结果.
cdna文库的构建步骤

cdna文库的构建步骤CDNA文库是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中非常常见的技术,它可以用来快速鉴定不同组织或不同生长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
下面将介绍CDNA文库的构建步骤。
一、RNA提取RNA提取是构建CDNA文库的第一步,它是从不同组织或生长条件下采集的样品中提取出RNA。
RNA提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必须在冰上保存,并尽可能快地进行处理。
2. RNA提取要使用无菌工具和试剂,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RNA提取要避免DNA污染,可使用DNase对RNA进行处理。
4. RNA质量要进行检测,以保证后续实验的可靠性。
二、反转录反转录是将RNA转化为cDNA的过程。
反转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反转录试剂必须新鲜,并且使用前应该预先热处理。
2. 反转录反应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3. 可以选择使用随机引物或寡聚dT引物作为反转录引物。
三、二代测序前的PCR扩增PCR扩增是将cDNA扩增为足够的量以进行二代测序的过程。
PCR扩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PCR反应体系要严格控制,避免引物和模板过量。
2. PCR反应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3. 可以选择使用高保真PCR酶,以保证扩增产物的准确性。
四、文库构建文库构建是将PCR扩增产物连接到载体上,形成完整的CDNA文库的过程。
文库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载体,如pBluescript II SK+、pUC19等。
2. 连接PCR扩增产物时要控制连接比例,避免连接过多或过少。
3. 连接后可以进行转化、筛选和纯化等步骤,得到CDNA文库。
五、二代测序二代测序是对C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的过程。
二代测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平台和测序模式,如Illumina HiSeq、NovaSeq等平台。
2. 测序深度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数据质量和覆盖度。
3. 测序后得到原始数据后,需要进行质控、去除低质量数据、拼接等步骤,得到高质量的测序数据。
cDNA文库制备非常详细

cDNA⽂库制备⾮常详细cDNA⽂库组标准流程⼀. Total RNA的提取 (2)⼆. mRNA的分离 (5)三.cDNA双链合成 (8)四.载体制备 (11)五. cDNA双链和载体的连接 (13)六.电转化流程 (14)七.快速鉴定、菌落PCR (16)⼋.pBlueScript cDNA库扩增 (18)⼀.Total RNA的提取1.试剂配制准备⼯作:1、研钵、5ml/10ml/ 25ml移液管、100ml/250ml量筒、250ml/100ml容量瓶、药匙、试剂瓶等玻璃制品均⽤锡纸包裹⼝部,置于烤箱内,180℃,烤6⼩时。
2、50ml/1.5ml离⼼管、枪头等塑料制品⽤0.1‰DEPC⽔浸泡过夜后,121℃20mins ⾼压灭菌。
3、电泳槽及电泳托、梳⼦⽤3%双氧⽔处理。
4、常⽤试剂及其配⽅:▲DEPC⽔:在1000ml去离⼦⽔中加⼊100ul DEPC, 静置过夜后⾼压灭菌。
▲0.78M柠檬酸纳:PH=4~5三⽔合柠檬酸纳22.94g加DEPC⽔定容⾄100ml,室温放置备⽤。
▲10%肌氨酸钠:肌氨酸钠10g加DEPC⽔定容⾄100ml,室温放置备⽤。
▲变性裂解液:0.78M柠檬酸钠8.25ml10%肌氨酸钠12.375ml异硫氰酸胍118.05g加DEPC⽔定容⾄250ml,室温放置备⽤临⽤前加β-巯基⼄醇使其终浓度为1%(v/v)▲2M 醋酸钠PH=4.5NaAc·3H2O 13.6g加DEPC⽔定容⾄50ml,⾼压灭菌,室温放置备⽤▲3M醋酸钠PH=5NaAc·3H2O 20.4g加DEPC⽔定容⾄50ml,⾼压灭菌,室温放置备⽤▲4M LiCL:LiCL 24.164g加DEPC⽔定容⾄100ml,⾼压灭菌,室温放置备⽤▲0.5M EDTA PH=8.0EDTA 18.61g⽤NaOH调PH值⾄8.0,定容到100ml,⾼压灭菌,室温放置备⽤▲10X MOPS (3-(N-吗啉代)丙磺酸):MOPS 41.86gNaAC·3H2O 4.10g0.5MEDTA(PH 8.0)20ml⽤NaOH调PH值 6.5 , DEPC⽔定容到1L,室温避光放置备⽤。
cdna基因文库构建的基本路线

cdna基因文库构建的基本路线以cdna基因文库构建的基本路线为标题的文章概述CDNA基因文库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用于克隆和表达特定基因。
本文将介绍构建cdna基因文库的基本路线,包括RNA提取、逆转录、cDNA合成、文库构建和筛选等步骤。
第一步:RNA提取构建cdna基因文库的第一步是从所研究的生物样品中提取总RNA。
这可以通过使用商业化的RNA提取试剂盒或经典的酚-氯仿法等方法来实现。
在提取RNA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以确保所提取的RNA完整无损。
第二步:逆转录逆转录是将RNA转化为相应的cDNA的过程。
逆转录反应通常使用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进行,该酶能够将RNA模板上的信息转录成DNA。
在逆转录反应中,需要加入随机引物、dNTPs和逆转录酶,以及适当的缓冲液。
逆转录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的逆转录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
第三步:cDNA合成在逆转录反应完成后,需要对产生的cDNA进行纯化。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酶切和连接反应,将cDNA连接到载体上,形成重组DNA,再通过转化等方法将其导入到大肠杆菌等宿主中。
在cDNA 合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cDNA的纯化和测序质量的控制,以确保所获得的cDNA具有高质量和完整性。
第四步:文库构建文库构建是指将cDNA插入到合适的载体中,形成cdna基因文库。
常用的载体包括质粒和噬菌体等。
在文库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cDNA和载体进行受限酶切,然后使用DNA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
连接后的DNA需要进行转化,将其导入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形成文库。
不同的文库构建方法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五步:筛选构建cdna基因文库后,需要对文库进行筛选,以寻找感兴趣的基因。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杂交筛选、PCR筛选和基于功能的筛选等。
根据所研究的基因或表达产物的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
筛选后的阳性克隆可以进一步进行测序和鉴定,以确认所克隆的基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dna基因文库构建的基本路线

cdna基因文库构建的基本路线CDNA基因文库构建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基因表达和功能的调查。
本文将介绍CDNA基因文库构建的基本路线,包括材料准备、RNA提取、反转录、合成cDNA、构建文库和筛选等步骤。
一、材料准备进行CDNA基因文库构建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和试剂。
主要包括:1. 细胞或组织样品:可以是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细胞或组织样品。
2. 细胞破碎液:用于细胞破碎和RNA保护,常用的有三种类型:TRIzol、RNeasy Mini Kit和RNAiso Plus。
3. 反转录试剂盒:包括反转录酶、随机引物、dNTPs等。
4. 克隆载体:用于构建基因文库的载体,常用的有质粒载体和噬菌体载体。
5. 细菌培养基和抗生素:用于细菌的培养和筛选。
二、RNA提取RNA提取是构建CDNA基因文库的第一步,目的是从细胞或组织样品中提取总RNA。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酚/氯仿法、硅胶膜法和磁珠法等。
提取的RNA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以保证后续的反转录和文库构建质量。
三、反转录反转录是将提取的RNA转录成cDNA的过程。
在这一步中,需要将RNA模板与反转录酶、随机引物、dNTPs等反转录试剂一起反应,合成cDNA。
反转录的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反应体系等,需要根据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操作。
四、合成cDNA合成cDNA是将反转录得到的第一链cDNA转录成双链cDNA的过程。
一般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在反应中加入适量的引物和dNTPs,进行多轮扩增,最终得到足够量的双链cDNA。
合成cDNA的条件包括PCR扩增的循环数、温度和时间等。
五、构建文库构建基因文库是将合成的cDNA插入到克隆载体中的过程。
常用的构建方法有限制性内切酶法、T/A克隆法和引物扩增法等。
在构建文库的过程中,需要将双链cDNA与克隆载体进行连接,形成重组DNA。
连接后的重组DNA可以通过转化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得到大量的重组质粒。
六、筛选构建完基因文库后,需要进行筛选以获得感兴趣的基因。
cdna基因文库名词解释 概述及应用场景

cdna基因文库名词解释概述及应用场景1. 引言1.1 概述CDNA基因文库是指利用互补式DNA(complementary DNA)技术构建而成的一类基因文库,其中包含了特定细胞或组织内所表达的mRNA分子的DNA 复制品。
通过将mRNA转录为cDNA,并将其插入到合适的质粒载体中,科学家们可以获取到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细胞中所表达的全部转录本信息。
CDNA基因文库构建技术是基于反转录酶作用原理而来,通过选取合适的引物和核苷酸,在体外将mRNA逆转录合成相应的cDNA。
这些cDNA分子可进一步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并在宿主细胞内扩增。
最终形成一个包含大量不同cDNA 片段的基因文库,可供后续研究使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会对CDNA基因文库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包括其定义、合成过程及特点以及构建方法与步骤。
接着,将进一步讨论CDNA基因文库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基因表达研究、蛋白质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方面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展望CDNA基因文库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CDNA基因文库的详细解释和应用场景的介绍。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更全面地了解CDNA基因文库的概念、构建过程以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同时,本文也旨在展示CDNA基因文库在基因表达、蛋白质研究以及新药研发等领域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为读者理解该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深入了解。
最后,通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让读者对CDNA基因文库技术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认识到其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CDNA基因文库名词解释2.1 CDNA基因文库的定义CDNA基因文库,即亦称为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omplementary DNA,cDNA)文库,是一种由转录反应合成的DNA序列集合,其中包含了从细胞中提取的mRNA分子逆转录合成的互补DNA。
简述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

从RNA转录到cDNA:构建cdna文库的全过程cDNA文库是研究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研究基因表达、肿瘤学、医学遗传学等方面,cDNA文库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精确的实验操作和仔细的分析。
本文将从RNA提取、反转录、PCR扩增等方面全面介绍cDNA 文库构建的全过程。
第一步:RNA提取与质量检测cDNA文库的构建前提是需要RNA,因此首先需要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RNA。
RNA提取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样本中的RNA 应该要完整、高纯度、无分解。
提取的RNA要经过质量检测,主要检测指标为RNA完整性和质量。
第二步:RNA反转录RNA反转录是将RNA转录成cDNA的过程。
该步骤中需要用到反转录酶、dNTPs以及随机引物等试剂。
将RNA与反转录试剂混合,进行酶促反应,即可将RNA转录成cDNA。
此外,为了避免DNA组合不完整,要进行加热反应。
反转录后的cDNA还需进行纯化和浓缩。
第三步:PCR扩增得到纯化后的cDNA样品,需要进行PCR扩增。
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
PCR扩增主要有两步,第一步是降温,使引物与cDNA结合;第二步是升温,进行DNA链的扩增。
扩增完毕后,进行等电泳检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基因,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四步:构建文库接下来是将PCR扩增的产物进行纯化和接头处理,使其成为适合测序的文库。
一般都是采用pUC 18或pGEM T系列质粒作为载体,将PCR产物与载体进行连接,构建cDNA文库。
文库构建完成后,还需进行质控、存储和测序等后续处理。
总之,cDNA文库的构建需要有系统性的实验设计、操作及仔细的数据记录,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掌控。
只有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好,才能得到合格的cDNA文库,为后续的实验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

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引言:cDNA文库的构建是基因组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它可以利用转录酶逆转录RNA为cDNA,然后将其插入适当的载体中,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表达能力的基因文库。
本文将介绍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
一、总RNA的提取首先,需要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并保证RNA的完整性和纯度。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硅胶柱法等。
提取得到的总RNA可以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和检测。
二、逆转录反应逆转录反应是将RNA逆转录为cDNA的过程。
在逆转录反应中,需使用逆转录酶、引物和核苷酸等。
逆转录酶能合成第一链cDNA,引物通常采用寡聚dT引物或随机引物。
三、DNA合成和连接在逆转录反应后,需要使用DNA聚合酶和核苷酸进行第二链cDNA的合成。
然后,将合成的cDNA连接到选择的载体上,常见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等。
连接过程一般采用连接酶催化反应。
四、转化和筛选将连接好的载体转化到合适的宿主细胞中,可以通过热冲击法、电穿孔法等方法进行转化。
之后,将转化后的细胞涂在筛选板上,并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克隆。
五、鉴定和分析最后,对构建好的cDNA文库进行鉴定和分析。
可以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等方法进行单克隆检测和鉴定,也可以通过PCR扩增目标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
结论:构建cDNA文库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为基因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提取总RNA、逆转录反应、DNA合成和连接、转化和筛选,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具有表达能力的cDNA文库。
这些步骤的顺利进行和准确操作,对于后续的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全长cDNA文库时应当注意事项
构建全长cDNA文库分为噬菌体文库和质粒文库,二者大同小异。
但都应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保证获得数量足够的高质量的起始RNA。
构建cDNA文库要求的RNA量比做RACE和Northern blot的要多,在材料允许的情况下一般的试剂盒均推荐采用纯化总mRNA后进行反转录,这比直接采用总RNA进行反转录而构建的cDNA文库好,虽然后者也并不是不能做。
老版本CLONTECH的SMART 4的中级柱子要求纯化后的总mRNA量最好在0.05-0.5微克左右,这就要求起始总RNA量较多。
虽然有的试剂盒声称少至几十个纳克的总RNA也可以构建cDNA文库,但这是针对材料极为稀缺者而言,但起始RNA太少还是会或多或少影响文库构建成功的风险和文库的代表性。
至于RNA的质量,如果采用纯化总mRNA后反转录,则对总RNA的杂质方面要求稍松,但对RNA的完整性则一丝不苟,要求未降解。
如果直接采用总RNA进行反转录,则对总RNA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RNA相当完整而无降解,而且要求多酚、多糖、蛋白、盐、异硫氰酸胍等杂质少,最好是试剂盒抽提的。
二、反转录成功与否及反转录效率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是构建cDNA文库中最贵的一步,也是核酸质变的一步,它将易降解的RNA变成了不易降解的cDNA。
反转录不成功,说明一次文库方案的夭折。
反转录效率不高表现在一是部分mRNA被反转录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本该反转录的mRNA未被反转;二是只有少部分mRNA被反转录通了即达到帽子结构最近处,而很大一部分mRNA没有反转录完全,总的全长cDNA太少,这就难以构建好的全长cDNA文库。
少量程度的mRNA降解或反转录不完全在SMART 4等试剂盒及手工方法构建中对文库的滴度影响不大,但对文库的全长性则有很大影响。
Invitrogen公司基于去磷酸化、去帽、RNA接头连接后再反转录的新技术(可参考其GeneRacer说明书)从原理上是保证最终获得全长cDNA的最好方法,但对mRNA的完整性要求非常高,理论上讲必须是带有帽子结构和Poly A结构的全长mRNA且反转录完全,才能进入文库中。
反转录完成后点样检测cDNA的浓度及分子量分布是很重要的。
三、反转录后至包装到噬菌体外壳蛋白之前的诸多步骤的操作相对容易,但其中的层析柱cDNA分级很关键。
这一步稍不注意会影响成功性或影响获得的cDNA的片段分布特点。
这一步的操作要小心,尤其要在加入cDNA之前通过反复悬浮和试滴保证柱子能正常工作,cDNA的加入和收集要精力集中。
获得的每一级的cDNA量很少,检测时带型很暗,所以要用新鲜做的透明薄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一定要舍弃太短的cDNA(一般400bp以下就不要了,因为短片段太多会严重影响后面的连接转化效果及文库质量)。
四、噬菌体文库或质粒文库均对载体与cDNA的连接效率要求很高,也对连接产物转染或转化大肠杆菌的效率要求很高。
连接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文库构建是否成功,更要注意的是文库连接与一般的片段克隆的连接不一样。
一般的片段克隆连接是固定长度的载体与固定长度的目的DNA连接,而文库连接是固定长度的载体与非固定长度的目的DNA连接,目的基因cDNA长的有10kb以上,短的只有500bp或更短。
一系列长度不等的cDNA与载体在一起连接的结果,不同长度cDNA的连接效率就不一样。
有的专家的经验是,根据分级结果,有意识地将长度不同的cDNA群分别与载体连接,再分别转化或转染大肠杆菌,分别完成滴度检测,最后将不同长度级别的文库混合在一起供杂交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