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在经络腧穴学点穴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用

合集下载

经络腧穴学总论(教案)

经络腧穴学总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总论2. 课时安排:共24 课时3. 教学目标:(1)了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3)学会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临床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 课时:经络腧穴学概述1. 经络腧穴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第2 课时:经络系统1. 经络的定义和功能2. 经络的分类和分布3.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第3 课时:腧穴系统1. 腧穴的定义和功能2. 腧穴的分类和分布3. 腧穴的定穴方法和临床应用第4 课时:经络与腧穴的关系1.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影响2.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作用3. 经络与腧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第5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应用1. 经络腧穴学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2. 经络腧穴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经络腧穴学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2. 演示:展示经络腧穴的分布、操作方法等;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经络腧穴的感觉和作用;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情况;2. 课堂实践: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经络腧穴学教材;2. 课件:经络腧穴学的PPT课件;3. 模型:经络腧穴模型;4. 视频:经络腧穴操作演示视频;5. 案例:相关临床案例。

六、教学活动与设计第6 课时:经络测量与评估1. 经络测量方法的学习2. 经络测量工具的使用3. 经络测量结果的评估与分析第7 课时:腧穴的诊断与治疗1. 腧穴诊断的方法与技巧2. 腧穴治疗的操作步骤与要点3. 腧穴治疗的临床应用实例解析第8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科研方法1. 经络腧穴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科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解读第9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实践1.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实际操作演示3. 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指导与评价第10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未来展望1. 经络腧穴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 经络腧穴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3. 学生对经络腧穴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4. 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在经络腧穴学点穴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用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在经络腧穴学点穴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用

全国针灸技能⼤赛腧⽳定位模式在经络腧⽳学点⽳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全国针灸技能⼤赛腧⽳定位模式在《经络腧⽳学》点⽳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郁洁1,袁宜勤,彭楚湘,海⽉明,罗坚,李南(湖南中医药⼤学针灸推拿学院经腧刺灸教研室,长沙,湖南,410007)摘要:点⽳操作实践是我校针推专业《经络腧⽳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之⼀。

⼀直以来的点⽳操作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的动⼿能⼒和临床动⼿能⼒有很⼤的提升,但是对学⽣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很⼤的促进。

笔者从全国针灸技能⼤赛腧⽳定位模式中受到启发,在针推专业《经络腧⽳学》实践教学点⽳操作中运⽤分组竞赛的形式并评选奖励,⼤⼤提⾼了学⽣点⽳实践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现将具体应⽤和⼼得体会进⾏总结。

关键词:针灸技能、经络腧⽳学、实践教学中国针灸学会2010年“华佗杯”全国⼤学⽣针灸操作技能⼤赛已圆满落下帷幕,我校4名针推学⼦不负众望,载誉⽽归,喜获团体总分第⼆名、团体⼀等奖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的取得,当然是学⽣们刻苦练习、努⼒实践的必然结果,但是与我校针推专业《经络腧⽳学》和《刺法灸法学》教学模式重视学⽣实践动⼿操作能⼒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1. 以往《经络腧⽳学》实践教学点⽳操作形式:⼀直以来,本教研室⽼师承担了我校针推专业学⽣的专业课教学,其中《经络腧⽳学》教学是分⼩班进⾏,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宣讲和实践操作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教学课时分配为1:1。

学⽣在学习《经络腧⽳学》课程时,不但要掌握经络腧⽳的相关理论知识,⽽且每学习完⼀条经络和腧⽳,主讲⽼师都会在⼀名学⽣模特⾝上点出这条经脉上所有的腧⽳,边点边演⽰每⼀个腧⽳的取法,边点边讲解每⼀个腧⽳的定位和操作注意事项。

⽼师演⽰完毕后,同时会让学⽣们⾃由分组,每组2-3⼈,互为模特,模仿⽼师进⾏点⽳实践* 本⽂由国家级特⾊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资助。

1.郁洁,⼥,1979-,博⼠,讲师。

承担针灸推拿专业《经络腧⽳学》和《刺法灸法学》教学。

腧穴的定位方法实训报告

腧穴的定位方法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腧穴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的准确性对于针灸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腧穴定位方法的掌握程度,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腧穴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腧穴定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腧穴定位的准确性。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腧穴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学习。

2. 腧穴定位方法的理论讲解。

3. 腧穴定位的实际操作。

4. 实训成果的总结和讨论。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对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定位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腧穴是人体经络系统上的特定点,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防治疾病的作用。

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等,其中经穴是经络系统上的主要穴位。

2. 理论讲解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腧穴定位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主要包括:- 解剖定位法:通过人体解剖学知识,确定腧穴的位置。

- 骨度定位法:根据人体骨骼的长度和宽度,确定腧穴的位置。

- 手指比量定位法:通过手指的长度和宽度,确定腧穴的位置。

- 穴位定位器定位法:使用专门的穴位定位器,确定腧穴的位置。

3. 实际操作在理论讲解之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选择了常用的穴位进行定位练习,如足三里、内关、合谷等。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工作:穿戴整洁,洗净双手,确保操作环境舒适。

- 定位方法:根据所选定位方法,确定腧穴的位置。

- 操作要点:在定位过程中,注意手法要轻柔、准确。

- 注意事项: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患者不适。

4. 实训成果的总结和讨论在实训结束后,我们对实训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某些腧穴的定位不够准确等。

经络腧穴学实验报告

经络腧穴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 熟悉经络腧穴的定位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提高对经络腧穴临床应用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中医学院实验楼四、实验器材1. 经络腧穴模型2. 针灸治疗床3. 针具(毫针)4. 消毒棉球5. 医用酒精6. 记录本五、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中医学院针灸专业学生10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0-22岁之间。

六、实验方法1. 讲解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经络、腧穴的定义、分类、分布等。

2. 模拟经络腧穴的定位方法,让学生熟悉腧穴的取穴技巧。

3. 进行实际操作,选取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等经络的典型腧穴进行定位和操作。

4. 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操作步骤、取穴位置、患者反应等。

七、实验内容1. 肺经腧穴定位与操作- 定位:肺经起于中府穴,沿手臂内侧上行至肩部,再沿颈部上行至头顶。

- 操作:选取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等,用毫针进行针刺,深度约0.5-1寸,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

2. 大肠经腧穴定位与操作- 定位:大肠经起于食指指尖,沿手臂外侧上行至肩部,再沿颈部上行至头顶。

- 操作:选取商阳穴、曲池穴、肩髃穴等,用毫针进行针刺,深度约0.5-1寸,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

3. 胃经腧穴定位与操作- 定位:胃经起于胸部,沿腹部中线下行至足底。

- 操作:选取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等,用毫针进行针刺,深度约0.5-1寸,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

4. 脾经腧穴定位与操作- 定位:脾经起于足大趾,沿腿部内侧上行至腹部。

- 操作:选取隐白穴、三阴交穴、血海穴等,用毫针进行针刺,深度约0.5-1寸,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

5. 心经腧穴定位与操作- 定位:心经起于小指指尖,沿手臂内侧上行至胸部。

- 操作:选取极泉穴、少海穴、神门穴等,用毫针进行针刺,深度约0.5-1寸,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对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比赛内容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比赛内容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比赛内容全国针灸技能大赛,听起来就像是个特别的活动对吧?想象一下,成千上万的针灸师汇聚一堂,个个都是高手。

你知道的,那种针灸,简直就像是用小针在身体上跳舞。

比赛内容可丰富了,选手们得展示自己的绝活,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有的选手甚至能在几分钟内,解决你十年都治不好的老毛病,简直像是魔术师!这场比赛就像是一个大派对,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简直热闹非凡。

选手们个个神采飞扬,穿着专业的服装,扎起了马尾,显得精神十足。

裁判们则是一副严肃脸,眼睛像鹰一样盯着每个细节。

比赛开始前,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有的人甚至在场边默默地念着口诀,生怕一紧张就把技艺忘得一干二净。

你要知道,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真是拼手艺、拼经验的较量。

看着他们一个个集中注意力,我心里也默默为他们加油。

比赛的第一轮是“快速针灸”。

这可是一场速度与技巧的较量,选手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地找准穴位,施针又快又稳。

你能想象吗?那一根根细针在选手手里飞舞,就像是他们在给患者编织一张无形的安全网。

大家都屏息凝视,生怕错过哪一个精彩瞬间。

有的选手用针时,竟然还伴随着小小的旋转,简直是太炫酷了。

看得我忍不住想,真希望自己能学会这些技巧。

接下来是“治疗展示”,这是最精彩的环节了!选手们要现场治疗病人,让大家看看效果。

哎呀,你就得看那些病人脸上的表情,真是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的病人在被针灸的时候,脸上露出一丝痛苦的神情,结果没过多久,就变成了轻松的笑容,感觉像是重获新生。

选手们不仅得有技巧,还得有耐心。

真是“医者仁心”,才能把患者的痛苦化作乌有。

还有个环节是“古典疗法”,大家要用传统的手法治疗特定的病症。

你会看到一些老前辈,手法优雅、稳重,像是在进行一场艺术表演。

看他们的手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针灸不只是个技术活,还是一门艺术。

比赛过程中,大家分享着经验,讨论着各自的心得,气氛非常融洽。

选手们像是一个大家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听着他们的交流,心里暖暖的,真是感受到针灸的魅力。

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

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

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针灸疗法,由于独特的疗效和独特的操作技能,一直被广大患者所喜爱。

为了推广中医针灸疗法,提高针灸操作技能水平,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应运而生。

本次大赛旨在展示针灸师的技能水平,增加针灸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针灸医疗水平。

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设立了多个环节,分别考察针灸师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能力。

首先是理论知识环节,针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考试。

这个环节考察的是参赛者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概念是否牢靠,是否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在操作技能环节,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医学模型操作。

这些模型包括人体穴位模型、人体经络模型等。

参赛者需要运用针灸的操作技巧,在模型上准确地找到穴位,并进行穿刺。

裁判员将根据参赛者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流畅性等多个指标对其进行评分。

除了操作技能环节,还设置了临床操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参赛者需要和真实病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操作。

参赛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情,设计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操作。

这个环节考察的不仅仅是参赛者的针灸技能,还体现了参赛者的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

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的参赛者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针灸师。

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通过这个大赛,可以让他们互相切磋、学习,并带动其它针灸师的提高。

在大赛期间,还会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为参赛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机会。

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的举办不仅能够推动我国针灸事业的发展,提高针灸师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增强针灸在国内与国际医学界的影响力。

同时,这个大赛还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使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和认可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和独特魅力。

总之,全国针灸操作技能大赛是一个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提高针灸师技能水平的盛会。

通过这个大赛,可以促进针灸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腧穴及其特定的定位和操作方法。

经络腧穴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针灸疗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点的腧穴及其特定定位和部分操作。

1.风池穴(GB20):位于颈部的两侧,枕骨与斜方肌之间,是治疗头痛、眩晕、颈椎病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2.四白穴(SI3):位于手背侧腕关节横纹的尺侧,是治疗头痛、颈肩痛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3.内关穴(PC6):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腕横纹的上1.5寸,是治疗心脏病、胃痛、呕吐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4.合谷穴(LI4):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掌指关节褶处,是治疗头痛、感冒、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5.足三里穴(ST36):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方,腓骨与胫骨之间,是治疗脾胃病、虚弱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6.气海穴(CV6):位于腹中线下脐4寸,是治疗脘腹痛、腹泻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以上只是经络腧穴学中的一些重要腧穴及其特定定位和部分操作方法的介绍,实际上还有很多腧穴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腧穴进行治疗,同时结合个人体质和具体疾病情况进行操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职高专《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会

高职高专《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会
提 升 了 实践课 程教 学水 平 。
关键词 : 经络 腧 穴学 ; 教学; 高职 高 专 中 图分 类 号 : R 一 4 2 文献标 识码 : B 《 经 络 腧穴 学 》 是针 灸 推拿 专 业 的专 业 基 础课 、 主干课 , 最 先 讲 授 的专业 课 , 是 后续 专 业课 程 的 基 础与 桥 梁 , 也是 学 生掌 握 针 灸 操作 技术 并运用 其治 疗疾 病 的关键 。 本 门课 主要 学 习经络循 行 与病候 ; 腧穴定位、 取法 、 解剖、 主治及应用等 内容。经络循行 、 腧 穴定位及取穴方法与技巧、 腧穴解剖及刺灸要点等是本门课实践 教学的重难点。 以往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与划经点穴示教相结合 的方 法 , 学生 普 遍认 为 , 对经络循行缺乏直观认识 , 难 于 理 解 掌 握; 对腧 穴定位 欠准 确 ; 局部 解剖模 糊 等 。 上 述情 况不 但影 响 了后 续 课程 的学 习 , 且在 临 床 中易发 生异 常情 况 , 甚 至 医疗事 故 。 高职 高专层次中医教育主要为农村城镇 、 社区基层培养高技能专门人 才。 因此 , 在教学 中应 注重 学 生动 手能 力 、 实践 能力 的培养 。 为提 高教 学质量 并 凸现职 教特 点 ,我们 十分 重视 本 门课 的实 践教 学 , 现体 会如 下 。 1 理论 联 系实践 《 经络腧穴学》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 技能操作能检 验学生对经络循行及腧穴定位的掌握情况【 1 l , 而为了更好地进行
主 学 习的时 间和 空间 , 激发 了学 习热 情 , 调 动 了学 习主动 性 , 培 养 了学生 创造性 思 维能 力和 动手 能力 。 2 . 4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 : 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目标 , 并 结合 社会 培训机 构成 功 的经验 , 在 教学 内容 和方法 上 , 本着 实用 、 实践的原则 , 增强教学 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为提高课 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能力形成与岗 为全面实施《 经络腧穴学》 实践教学 , 采取如下措施 : 一、 加强 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在《经络腧穴学》点穴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用*郁洁1,袁宜勤,彭楚湘,海月明,罗坚,李南(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经腧刺灸教研室,长沙,湖南,410007)摘要:点穴操作实践是我校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直以来的点穴操作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对学生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很大的促进。

笔者从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中受到启发,在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点穴操作中运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并评选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点穴实践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现将具体应用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针灸技能、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中国针灸学会2010年“华佗杯”全国大学生针灸操作技能大赛已圆满落下帷幕,我校4名针推学子不负众望,载誉而归,喜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的取得,当然是学生们刻苦练习、努力实践的必然结果,但是与我校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和《刺法灸法学》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1. 以往《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点穴操作形式:一直以来,本教研室老师承担了我校针推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其中《经络腧穴学》教学是分小班进行,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宣讲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教学课时分配为1:1。

学生在学习《经络腧穴学》课程时,不但要掌握经络腧穴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每学习完一条经络和腧穴,主讲老师都会在一名学生模特身上点出这条经脉上所有的腧穴,边点边演示每一个腧穴的取法,边点边讲解每一个腧穴的定位和操作注意事项。

老师演示完毕后,同时会让学生们自由分组,每组2-3人,互为模特,模仿老师进行点穴实践* 本文由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资助。

1.郁洁,女,1979-,博士,讲师。

承担针灸推拿专业《经络腧穴学》和《刺法灸法学》教学。

Email:zhenjiu8184@操作训练。

课堂上,同学们之间互相点穴操作以头面和四肢腧穴为主,为此,每个教室均配备了空调,以便冬季时学生点穴操作训练的顺利实施。

寝室里,鼓励和督促同学们互相点穴,以课堂上不便暴露的腧穴及临床常用穴位为主,加深巩固点穴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不但平时教学时重视点穴操作,期末考核也将点穴操作纳入其中,占期末考核总成绩的30%。

除此之外,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前夕,还会集中进行一次实践操作强化训练,其中就包括临床常用腧穴的点穴操作。

这样系统地、严谨地实践操作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学生们反映不再害怕进入临床后找不到穴位了,临床带教医生也反映学生们点穴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

但是笔者在近两年的《经络腧穴学》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点穴操作训练积极性不高,老师演示点穴操作时没有认真看,认真听,学生自行分组点穴时又不认真做,认真学,这样就使得期末考核点穴成绩不尽如人意。

而且笔者还发现,在进行期末点穴操作考核中,同学们虽然最终能够准确点出穴位,但消耗时间较长,点穴过程不熟练,“嘴讲、眼看、手点”这三者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在提高点穴准确性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点穴操作的协调性和时效性,成了笔者一直思索的问题。

2. 2010华佗杯全国大学生针灸操作技能大赛:本次大赛比赛内容包括针灸经典背诵、腧穴定位、毫针刺法操作和艾灸法操作,注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其中“腧穴定位”部分要求参赛者点出腧穴的位置,内容包括说出定位、归经,并在指定的模特身上确定该穴的具体位置。

比赛时随机选取5个穴位,评委根据参赛者操作的准确性及熟练程度评分。

初赛要求每位选手2 min之内在模特身上点出4个常用穴位和1个不常用穴位,决赛则要求每位选手1 min之内在模特身上点出1个常用穴位和4个不常用穴位。

可见,决赛较初赛而言,不但时间缩短了一倍,同时穴位难度也大大提高。

这对参赛选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非常熟悉362个经穴的定位、归经,而且还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尽快找到并点示出穴位,反映出学生一定的机敏性和协调性。

我院按照初赛要求,在针推专业学生范围中经过层层选拔,遴选出4位同学。

在大赛前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由我教研室3位资深老师负责,每位老师承担一个比赛单项,对这4名学生分别进行了封闭式专人专项训练,同时不定期举办4位选手间的竞赛,在训练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锻炼他们的临场应战心理素质和对比赛时间的把握能力。

因为平时《经络腧穴学》教学有很好的实践操作基础,因此“腧穴定位”这部分内容的专项训练以提高点穴操作的协调性和时效性训练为主。

笔者作为新进不久的青年教师,虽然没有机会亲临大赛现场,但却亲身经历了本学院选手层层选拔、精挑细选、紧张备战的全过程,从中受到了很大启示,决定在《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中对点穴操作模式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3. 《经络腧穴学》点穴操作考核模式中的尝试与应用:从备战全国大学生针灸操作技能大赛的选手层层选拔过程中受到启发,本学期笔者选择针推专业专科班《经络腧穴学》教学展开初步尝试。

第一条经脉手太阴肺经腧穴为演示点穴操作,笔者依照以往本课程点穴操作实践技能的方法和内容,在一名模特同学身上,依次点示出肺经11个腧穴,每个腧穴按照“口述定位→演示取法→点示穴位”的步骤进行。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点穴操作这类实践课程,因此讲述要详细,演示要具体,点示要准确,让学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每一步骤以及要达到的操作目标。

然后,学生两两一组,模仿老师进行点穴操作训练,教师巡视并对有疑问的同学单独讲解和演示,最后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将其在搭档身上点示的全部腧穴呈现在老师面前,经老师确认合格后方可下课,同时并叮嘱学生们课下勤加练习,以备竞赛。

从第二条经脉——手阳明大肠经开始,每学完一条经脉腧穴即进行点穴操作竞赛。

本班学生共32名,教师根据学号随机分组,每组8人,分为4组。

竞赛分为两轮,第一轮每组选出4人,共8对选手上场,分别标记为1-8队。

老师在幻灯片上放映出本条经上的5个穴位,穴位顺序随机,以头面部和四肢部腧穴为主。

每对选手一人进行点穴操作,一人在纸上写出每个腧穴的定位。

两人可同时进行,也可先后进行,由两人自行商量决定。

点穴操作时,能用骨度分寸法取的腧穴,必须用骨度分寸法,且要在模特身上标明取法依据。

最后,每队必须2人均完成任务方可举牌示意,按照完成先后顺序排名第1名~第8名,分别为8分~1分,作为速度得分。

然后,老师巡视各队点穴操作结果和腧穴定位书写结果,每正确点示一个穴位或者每正确书写一个腧穴定位即可加1分,最高加10分,作为效率得分,速度得分+效率得分=最终得分。

第二轮竞赛除了教师给出不同的5个腧穴外,竞赛形式和分数计算与第一轮竞赛相同。

两轮每组4个队伍的最终成绩之和作为本次竞赛每组总成绩,记录在案。

课程结束时,根据每组十一条经脉竞赛总成绩之和的高低,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给予一定的现金鼓励。

(竞赛评分成绩表附后)4. 结语这是笔者在以往《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点穴操作教学模式基础上,以全国针灸技能大赛为启示,做出的初步尝试,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

从已经实施的竞赛情况来看,学生点穴操作热情高涨,竞赛时气氛热烈,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主动学习性增强。

经过几次竞赛,学生点穴操作的协调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笔者认为,现金奖励的数额不一定要很高,初步拟定一等奖40元/人,二等奖35元/人,三等奖30元/人,优秀奖25元/人。

资金来源可寻求学院重点学科、行政经费或精品课程支持。

附:竞赛评分成绩表(为一条经脉竞赛成绩)Attempt and Applications of N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of Acupuncture Acupoints Positioning Mode in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pinpoint operation assessment* Yu Jie1, Yuan Yi-qin, Peng Chu-xiang, Hai Yue-ming, Luo Jian, Li Nan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HUTCM , ChangSha , HuNan 410208)[Abstract] The practice of acupuncture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school Acupuncture professional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Practice Teaching. Acupuncture has been operating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o cultivate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clinical ability has greatly improved, but does not greatly promote theinitiativeand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actical operation. The author from theNational Acupuncture skills contest acupoints positioning mode by inspiration, t heneedle topush the use of a grouping competition of professional "meridian acupoi ntshole school" practice teaching acupuncture operation and selectionof rewards,great ly improve the student acupuncture practice operation of he interest and positive nature , now specific applications and their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were summarized.[Keywords] acupuncture skills,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practice teaching* This i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key disciplines of the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nan Province key disciplines.1 Yu Jie,female,1979 - , Ph.D., lecturer. Assume the professional of Acupuncture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and needling moxibustion teaching. Email: zhenjiu8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