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教案

居住空间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2. 居住空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 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 居住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5. 居住空间设计的审美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创新与实践,人文关怀,审美意识。
2. 教学难点: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人文关怀,审美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居住空间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过程和创新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居住空间设计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文字、图片、案例等。
3. 实践项目:安排合适的居住空间设计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 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阶段: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居住空间设计案例,引起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3. 原则与方法讲解: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包括空间组织、功能布局、界面处理等。
4. 创新与实践讲解: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包括设计思维、设计手法、设计效果等。
6. 审美意识讲解: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效果等。
7.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居住空间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过程和创新方法。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案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案教案章节:一、课程概述二、设计原理三、设计流程四、设计元素五、设计风格一、课程概述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设计流程,设计元素和设计风格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设计原理1. 空间组织:介绍空间组织的原则和方法,如功能分区、动静分区、空间序列等。
2. 空间形态:介绍空间形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空间高度、空间形状、空间尺度等。
3. 空间界面:介绍空间界面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墙面、地面、天花板等。
三、设计流程1. 前期准备:介绍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如调研、分析、定位等。
2. 设计方案:介绍设计方案的制定,如空间组织、空间形态、空间界面等。
3. 设计实施:介绍设计实施的步骤,如施工图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管理等。
四、设计元素1. 色彩:介绍色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色彩搭配、色彩心理等。
2. 照明:介绍照明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自然光、人工光等。
3. 家具:介绍家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家具选择、家具布局等。
五、设计风格1. 现代风格:介绍现代风格的设计特点和应用,如简约、明亮等。
2. 传统风格:介绍传统风格的设计特点和应用,如古典、复古等。
3. 混合风格:介绍混合风格的设计特点和应用,如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等。
六、设计材料与质感1. 材料选择:介绍室内设计中常用材料的特性,如木材、石材、金属、玻璃等,以及如何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 质感表现:讲解如何通过材料的质感来提升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包括触感、视觉重量、纹理和色彩等。
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在设计中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七、人体工程学与空间规划1. 人体工程学基础:介绍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人体尺寸、动作范围和舒适度等。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意思维,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居住空间的规划、设计和装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居住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 居住空间规划和布局的原则;(3) 材料选择和装饰技巧;(4) 色彩搭配和照明设计。
2.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意识;(2) 教授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专业知识和技巧;(3)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居住空间设计项目。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并按照下述进度安排:第一讲:居住空间设计概述1.1 居住空间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2 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第二讲:居住空间规划与布局2.1 房间功能与区域划分2.2 功能布局与通道设计2.3 家具摆放与人体工学第三讲:材料选择与装饰技巧3.1 墙面装饰材料与处理技巧3.2 地面材料与铺装技巧3.3 室内家具与饰品选择第四讲:色彩搭配与照明设计4.1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4.2 照明设计的原则与技巧4.3 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结合应用第五讲:创意思维与设计实践5.1 创意思维的培养与应用5.2 居住空间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5.3 学生设计项目指导与评审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例演示和实践操作等,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设计作业和设计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并结合学生自评和同学间互评,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讲义、案例分析资料、设计软件和实际设计项目等,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
七、教学参考书目- 《居住空间设计与装修》林书健- 《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高慧军- 《现代居住空间设计》李大耳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承担,他们将以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九、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较强的居住空间设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工作,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
[居住空间设计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实训]课程教学大纲](https://uimg.taocdn.com/1412fb8f7c1cfad6185fa776.webp)
[居住空间设计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居住空间设计实训》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 32学时开课学期: 2适用专业:建筑工程装饰技术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的性质、任务本课程是介绍居住空间设计的专业课程,从室内设计的原理、人体工程学、色彩应用、平立面图设计、家居风格欣赏等16个方面全面介绍居住空间的设计,是装饰和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和建立丰富的设计思想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普及作用。
学生学习完后加上自己的实践配合的训练,可以从事专门的室内设计工作。
二、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工程学、灯具设计、色彩设计的方法,熟悉室内设计几种常用的风格,学会电脑制图,并学习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并不断出去实践,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设计的基础知识、室内照明的基本知识、色彩配置的基本知识;2 、掌握家居平立面、顶棚图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 、学会使用电脑作图、电脑设计二维、三维图;(二)能力培养目标1 、具有能独立完成一套简单居室整体设计的能力;2 、能利用电脑制作CAD\3D图;3 、能利用所学知识与客户交流,完成业余交流、信息传递的能力;4 、培养自学其它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教育目标1 、提高对室内设计的认识、提高对设计水平的表达;2 、利用所学知识更好的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服务、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品质。
三、教学总时数分配建议本课程教学课时为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作业实践32课时。
各章课时建议如下: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1章引导篇——实践对应的理论知识点(12学时)基本要求:1.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
2. 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利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更加合理的室内环境。
3.掌握室内照明的基本知识,了解色彩配置的问题,创造更加丰富的室内环境。
教学重点:室内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色彩搭配学、照明工具的认识。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一)性质:居住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一门细分科目,通过课堂讲授与设计实践,使学生正确理解住宅空间设计的相关基本概念,了解住宅空间设计内容分类以及方法步骤,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掌握住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方法、采光照明设计的方法、家具布置的方法,了解住宅空间设计所需要了解的人体、空间、设施的基本尺度以及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功能、照明、色彩、家具等技巧综合表达空间的设计能力。
(二)目标:1.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意义,了解室内设计的内容。
重点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依据和程序。
2.了解并基本掌握住宅空间设计中平面功能划分依据,照明、色彩、家具设计、材料的选择技巧,商业空间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程序。
3.熟悉住宅空间设计的步骤、设计方法。
通过典型作业训练和辅导,结合AUTOCAD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能制作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功能布局图、各向里面图、透视效果图。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室内设计的内容发和实际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和特点、空间设计、采光与照明、色彩材料与质感、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等。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一)先修课程:《绘画与透视》、《室内设计表现技法》、《建筑装饰工程制图》。
(二)后续课程:《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毕业设计及作品展示》等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一)课程总学时:64学时(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32学时,占总学时50%;实训32学时,占总学时50%):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一)学生用教材:1.《室内设计原理》主编:陆镇纬、来增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6年1版2.《室内设计资料集》主编:张绮曼、郑曙阳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1年1版(二)教师用教参:1.《室内人体工程学》主编:张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1版2.《实用照明工程设计》主编:赵振民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版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居住空间教学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课程编号:90405215 总学时:64 课内实践学时:44 学分:8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地位:本门课程是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学生的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技能,使其设计的居住空间目的适用、使用方便,空间布置合理,设备设施配置完善,以便较好地适应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居室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设计原则,理解门厅(玄关)、客厅、餐厅、卧室、儿童房、工作室、厨房不同空间的要求和装饰特征,掌握居住室内设计的设计方法及措施,掌握如何对居住空间设计进行风格造型、构思及效果表达,了解如何在居住室内设计中提升文化品质。
二、教学要求1.了解:居住空间的各种风格和发展。
2.理解:如何让居住空间色彩与材质肌理协调和谐。
3.熟悉:居住室内设计中各功能用房的具体功能分析。
4.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方法和表达手段,绘制居住空间设计图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成绩考核方法出勤考核(出勤情况)占20%,日常考核(含沟通情况、学习态度等)占40%,结课考核(结课作业质量)占40%。
三者合计,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多采用引导、启发性教学,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理论环节运用典型案例使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实践环节要求在专业设计教室,学生使用手绘与电脑设计结合,通过实际的设计训练,边做边听取教师讲评、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中,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高中居住空间设计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居住空间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 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思维。
2. 实践操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居住空间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 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 居住空间:指人们居住、休息、活动、工作等生活活动的场所。
- 设计:对居住空间进行规划、布局、装饰等,使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 居住空间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 美观性: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 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 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居住空间。
2. 每组派代表讲解设计思路,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践操作1. 教师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操作步骤。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居住空间。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居住空间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和态度。
《居住空间设计》大纲定稿
《居住空间设计》大纲一、课程的性质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课时:96学时(6学时/周)《居住空间设计》是建筑装饰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强,应用面广及入手快捷等特点,掌握好此课程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专业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本课程以居住空间类型和不同空间构成特点为主线,是针对“以人为本”空间功能需要所进行的平面布置、空间处理、界面细部、设备管线、材料选择、色彩运用、家具灯具选用、陈设与绿化等等设计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实训,施工图设计与绘制的基本技能,熟悉室内设计的基本流程,了解有关专业标准及规范,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室内设计员职业资格要求。
二、课程特点与编制说明(1) 本教材以“学以致用”为理念,采取以图解文、以文析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形式,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切合实际,理论和实训教学交互进行的特点。
同时引入室内装饰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使教材内容紧贴市场需求,学习积累实践经验,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及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材编写根据装饰行业发展需要,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行动出发,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依据“室内装饰设计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室内装饰设计职业能力特征、室内装饰设计员岗位工作要求】,以及行业、企业室内设计人员的工作要求、装饰市场人才需求,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参照,以项目任务驱动学习情境来选取、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行动规律,在各个学习情境中选择递进层次性地学习,建构融合“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三维度能力要求。
(3)在教学过程中,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系,校企合作,建立支撑平台,可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见习、参与实际项目设计等等,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实行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就业能力。
(4)为学生高效学习,本教材每章设有教学要求、重点和难点,本章小结、课后实训任务等,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到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能力。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140446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总学时: 64 学时总学分: 4 开课学期: 5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先修课程:装饰材料与工程预算后续课程:商业空间设计大纲执笔人:参加人:审核人:编写时间: 2012 年6 月编写依据:根据艺术设计专业2012级培养计划修订一、课程介绍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居住室内空间内涵、设计方式、方法,同时以居住为基础进而讲解室内空间构建特点及规律,着重学习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及施工工艺,同时掌握设计相关图纸的绘制,培养设计理念的视觉转化能力与设计表现能力。
掌握以居住为代表的简单空间的设计方式、方法。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位于专业基础课程结束,专业设计课程开设伊始。
在本门课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前期基础专业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以居住小空间为着眼点,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本单元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类型、家具陈设、风格流派及施工工艺等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空间设计的内涵及其方式方法,为后续类型复杂空间设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掌握设计相关图纸的绘制,培养设计理念的视觉转化能力与设计表现能力。
掌握以居住为代表的简单空间的设计方式、方法。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重要地位十分显著。
本课程的开设既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1》、《计算机辅助设计2》、《人体工程学》、《建筑制图与识图》等基础设计课程做铺垫。
同时,该课程是下阶段其他专业设计课程开设的必要前提,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设计课程。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居住设计的空间(共3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节教学目的在于掌握居住空间的内涵及设计方式、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空间及家居空间的内涵及外延,在理性上认识空间的设计方法。
环艺室内专题设计一(居住空间课程教学大纲
(2)草图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平面草图进行功能分区;协调室内与室外环境、建筑的关系;通过透视草图,对于室内空间进行初步勾勒;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设计创意点;要求草图比例、尺度准确。
(3)修正草图阶段,要求学生完善平面方案,提供立面图、透视草图;进一步深化草图,要求考虑人体尺度与空间的关系;要求草图比例、尺度准确。
5. Use Modernized Tools: Students can develop, select and use appropriate art technologies, modernized information tools and resourc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ertain complicated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including predicating and practicing such problems, and understand limitations of such technologies, tools and resourc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先修课程无
学时数77~84学时学分数5学分
适用层次高职教育执笔人李庆祥
审核人年月日编号
一、教学的性质
1、课程性质:
居住空间设计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主干核心课程,居住空间设计从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它是建筑设计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增强学生的整体方案设计和绘图能力。
为今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设置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的居住空间特性,掌握居住空间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表现、技巧,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综合性才能和解决设计中实际问题的统摄能力。
二、本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构
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理论授课和指导专题居住空间设计(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应掌握如下能力:
A、深入理解居住空间的特性,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室内设计程序;
B、熟悉各种建筑居住空间环境(如:客厅空间、餐厅空间、卧室空间等)的设计、表现、技巧;
C、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综合性才能和解决设计中实际问题的统摄能力。
2、知识要求:熟悉居住空间设计理论,设计表现,设计思维等,包括美术史、美术基础、表现图绘制、计算机空间模拟、采光与照明等内容。
了解构造、材料、设备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内容。
3、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建筑居住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观念,具备综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居住室内设计基本理念
教学目的
了解居住室内设计的创新理念;掌握居室软装饰
教学内容:
1、住宅是家的概念
2、住宅室内设计的创新理念
3、居室软装饰
第二章居住室内的空间特征
教学目的
了解居住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居住室内的流线分析;掌握居住的空间组成。
教学内容:
1、住宅室内的流线分析
2、住宅的空间组成
3、住宅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住宅的设计风格形成
教学目的
了解中西方住宅设计风格的种类;了解各个时期住宅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其形式;掌握住宅设计风格形式,并用以指导设计创作工作。
教学内容:
1、中式古典风格
2、欧式古典风格
3、现代主义风格
4、后现代主义风格
5、田园风格
第四章玄关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玄关的功能、目的和分类;理解玄关的空间形态分析;掌握玄关设计的原则和要的。
教学内容:
1、玄关的概述
2、玄关设计的原则
3、玄关设计的要点
第一章居住室内设计基本理念
教学目的
了解居住室内设计的创新理念;掌握居室软装饰
教学内容:
第五章起居室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起居室的功能分析;理解起居室设计的要求;掌握起居室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起居室的概述
2、起居室设计的要求
3、起居室设计的原则
4、起居室设计的要点
5、背景客厅的装饰设计
第六章餐厅设计
教学目的
理解餐厅设计的功能、使用要求和形式;了解家庭酒吧设计;掌握餐厅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餐厅的概述
2、餐厅设计的原则
3、餐厅设计的要点
4、家庭酒吧设计
第七章厨房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厨房的空间布局和基本功能及其使用要求;掌握厨房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厨房的概述
2、厨房设计的原则
3、厨房设计的要点
第八章卧室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卧室的功能分析;掌握卧室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卧室的概述
2、卧室设计的原则
3、卧室设计的要点
第九章卫生间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卫生间的分类;掌握卫生间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卫生间的概述
2、卫生间设计的原则
3、卫生间设计的要点
第十章书房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书房的类型;掌握书房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书房的概述
2、书房设计的原则
3、书房设计的要点
第十一章储存空间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储物空间的位置及时效性;理解储存空间的形式和步入式衣帽间
教学内容:
1、储物空间的位置及时效性
2、储存空间的形式
3、步入式衣帽间
第十二章走廊设计
教学目的
理解走廊的功能分析和要求,掌握走廊设计的要点
教学内容:
1、走廊的概述
2、走廊设计的要点
第十三章楼梯设计
教学目的
理解楼梯的空间形式和设计主义事项;掌握楼梯设计的要点
教学内容:
1、楼梯的概述
2、楼梯设计的要点
第十四章阳台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阳台的形式;掌握阳台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阳台的概述
2、阳台设计的原则
3、阳台设计的要点
第十五章住宅空间的绿化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人居空间中绿化的功能价值;掌居室绿化设计中形式与功效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掌握室内外空间中种植原则;能够合理地利用绿化与其他设计元素的结合打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教学内容:
1、居住空间绿化综述
2、居住内空间的绿化设计
3、居住外空间的绿化设计
课内专题设计
专题设计一 电视背景墙设计
目的:掌握电视背景墙和沙发背景墙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专题设计二 餐厅背景墙设计
目的:掌握餐厅背景墙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专题设计三主卧背景墙设计
目的:掌握主卧背景墙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专题设计四 小户型空间设计
目的:理解小户型的类型,掌握小户型空间的设计方法与要点。
掌握小户型的平面布局、装饰手法;培养同学对家装功能设计的概念。
专题设计五 三居室空间设计
目的: 了解从编制设计任务书,对项目的分析和调查研究,搜集分析有关资料,进行设计构思和方案比较,逐步深入推敲和发展设计方案,绘制全套设计图纸、表现图和概算,撰写设计说明,课题成果考核等完整工作程序;掌握住宅室内设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构思与表现;掌握设计图纸与效果图表现。
四、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一)学时安排表 序号
教学内容(可分章节)
课堂讲授 专题设计 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求
基本
学时 机动学时 基本学时 机动学时
1 第一章 居住室内设计基本理念
2 注重能力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用启发式、讲授法、研讨式、自学式、案例法等教学方法。
如在讲授居住空间专向设计时,采用实例讲授,学生集体研
2 第二章 居住室内的空间特征 2
3 第三章 住宅的设计风格形成
4 4 第四章 玄关设计 3 1 5
第五章 起居室设计
4 1
6 专题设计一 电视背景墙设计 4
7 第六章 餐厅设计
3 2
8 专题设计二 餐厅背景墙设计
4
9 第七章 厨房设计 2 讨,根据提出的各项要求与特点,进行自细分析,来进行方案设计,最后由学生讲述自已的方案,同时教师进行方案点评。
10 第八章 卧室设计 3 2
11
专题设计三 主卧背景墙设计
4
12 第九章 卫生间设计 2 13 第十章 书房设计 2 14 第十一章 储存空间设计 2 15 第十二章 走廊设计 2 16 第十三章 楼梯设计 2 17 第十四章 阳台设计
2 18 第十五章 住宅空间的绿化设计 2
19
专题设计四 小户型空间设计
12 1 20 专题设计五 三居室空间设计 16
测 验 21
合计
37
6
40
1
77~84学时
(二)考试要求
课程考核方式:按平时作业成绩(创意草图和作业)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
课程综合评定成绩=课程形成性成绩60%+课程综合考核成绩40% 课程形成性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或训练50%+考勤、学习态度10% 课程综合考核成绩包括:综合创作或方案设计40%
(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前,获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可以不参加课程综合评定,以证书等级给予相应的成绩。
)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设计色彩、设计素描和构成基础, AutoCAD 制图、3dmax 室内效果图制作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商业环境设计、商业展示设计、毕业设计和定岗实习。
六、建议教材和参考书 序号 教材名称 出版社 作者、编者 出版时间 1 住宅空间设计
南京大学出版社
金颖平、林丰
春
2015.1
序号参考书名称出版社作者、编者出版时间
1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黄艳2007.7
2 室内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梁展翔2004.6
3 室内设计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程宏、樊灵
燕、赵杰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