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彩色旅游

合集下载

主题征文阅读与红色,绿色,古色的

主题征文阅读与红色,绿色,古色的

主题征文阅读与红色,绿色,古色的篇一:旅游中的红色、绿色和古色的比较3.4.1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景点的保护情况1古色旅游景点:○a.红安县八里镇陡山村的吴氏祠堂:红安县古色旅游景点中,八里镇陡山村的吴氏祠堂是当之无愧的壮举。

不仅从她的历史,还是从规模,都是古色旅游景点中的代表。

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发现,祠堂保存还算完好,但局部地方损毁,建筑周围长出一些杂草。

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恳请有关单位做好保护工作,以免遭到破坏。

a简介:八里陡山吴氏祠堂位于红安县八里湾镇东北约2公里,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后毁于火灾,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重修,不幸再次失火;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陡山在外经商的吴氏兄弟倾其数十年积蓄,带头发起重修吴氏祠,族人纷纷响应,共耗银万两以上,历时两年建成。

1992年,经省政府核定,为第三批“湖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祠堂因其历史久远,做工考究而名扬四方。

其建筑为砖木结构的清朝民居建筑,是一组深3进、广5间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

祠堂坐北朝南,庭院相间,廊庑相连,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观赏这座集建筑、木刻、陶塑、石雕等艺术于一体的古建筑,总让人发“看不够,看不透”之感叹!祠内门、柱、廊无一不雕龙画凤,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天工巧夺。

据说其建筑班底是当时最负盛名的肖家石匠班子,这套班子专在“江、吴、程、谢”四大富户中做房子,绘制祠堂的图纸亦是精心修改定稿的。

木工班子更硬,是闻名两湖(湖北、湖南)的“黄孝帮”掌墨牵头,极尽雕画镌刻之能事,是花了礼金特地聘来的,这套班子在红安也仅仅只做过吴氏祠一家,便又转向他地了。

祠堂第一进为“观乐楼”,为两层木结构楼,楼梯则在围墙内东西两侧,楼顶绘有八卦太极图,虽经百年,图案依旧清晰,色彩光鲜。

此楼为娱乐祭祀之用,族中尊显端坐其中,能居高俯瞰全院。

最绝的要数观乐楼下长达9米的楼檐木雕《武汉三镇》,雕刻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景象。

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区及主题形象

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区及主题形象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开天辟地,党的创立”精品线路推荐:上海—嘉兴—平阳以上海为起点,具有中共一大旧址、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和温州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这是一条国家级精品线路,配套穿插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永嘉楠溪江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等经典景区,形成相关景区互动共融、红色旅游别具特色的国内重要旅游干线。

加强浙江与上海的联运,完善线路设计和推广方案,丰富干线内容,增加干线亮点。

同时,着眼于旅游区内配套线路设计和建设,带动区内红色旅游更好发展。

游览这条线路,主要是重温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伟大历史,体会浙江军民的抗日风云,感受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动。

游览现代化都市和江南水乡,畅游四明山、楠溪江、南雁荡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区,领略精彩上海和山水浙江的独特魅力。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革命摇篮,领袖故里”精品线路推荐: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这是一条湘赣两省交界处的旅游线路,反映的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起义军转移的路线,它证明了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一路上深入参观,细细体味,历史的风云展现在眼前,真令人不能不生出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

而且,沿路特有的山水风光与风土人情,又给人以新奇和难忘的印象。

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精品线路推荐:南宁—崇左—靖西—百色这条线路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线路上分布着不少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的旧址,反映出当时革命的燎原之势。

从中不仅使人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的忘我斗志和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还可了解一支红军队伍的成长历史。

这条旅游线山水相连,既有城市风光,又有自然景观,而且地域风情别具一格,整个行程为环形游线,在红色旅游线路当中应属特点突出。

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精品线路推荐:贵阳-遵义-仁怀-赤水-泸州对于中国现代史来说,遵义已成为一种极具转折意义的符号。

红色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红色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红色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红色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红色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红色文化的足迹,因此它的重点在于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遗址。

这些景点和遗址往往自身所在的地区都具有特殊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因此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红色旅游点如延安、井冈山、南昌等地的景点,都是该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

这些游客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直接的旅游收入,同时也为当地的饭店、旅馆、交通等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蓬勃发展。

其次,红色旅游能够推动地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传承。

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形式,自身也具备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通过红色旅游,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国家革命历史,了解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优秀的革命先烈,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红色旅游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红色文化并传承下去,并保护好文物古迹,保护好历史遗址。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地方文化建设推动起了积极作用。

最后,红色旅游也可以推动地方的环保工作和绿色旅游的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红色旅游则能够在环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所涉及的景点和遗址往往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也意味着这些地方需要得到特别的保护。

因此,在推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同时也可以促进绿色旅游的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向更为可持续的方向。

总之,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环保工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这些作用也将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推动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

红色旅游 绿色旅游 彩色旅游

红色旅游 绿色旅游 彩色旅游
维普资讯
红 色 旅 游 绿 色 旅 游 彩 色 旅 游
红 色旅 游 是 重 温 中国 共 产 党 奋 斗史 、 革命 史 和 光 荣 史 , 弘 扬 伟 大 民族 精 神 ,实 现 中 华 民族 伟 大复 兴 。贵 州 省 大量 的 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 ,构成不可多得 的丰富红色旅游资源。
中 国经 贸 2008 8 1
维普资讯
南阳河风景区碧水清波 奇峰异石耸立于沿河两 岸 被誉 为 ”小三峡 ” 花溪 田园风光 ”几步花 圃几农 田”的神韵 ……这 些都是 已有 相当知名度的生态旅游王牌 。
从全省来看 可以新培 育的生态旅 游点还相当多。在贵 州 以喀斯特岩溶地貌 为主的自然风光 集山、水 、林、洞为 一 体 独具特色 旅客在 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中 能将旅游观 光活动 与健身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享受大 自然的秀 美 一方 面 又锻 炼 了 身体 这 是贵 州发 展绿 色 旅 游 的 良好条 件 。
绿 色旅 游 是 生 态 旅 游 ,贵 州高 原 的青 山绿 水 和 独 特 的 喀 斯特地貌生态环境备受游客青睐。
彩色旅游是 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省是 多民族省份 ,多姿 多彩 的 民族 文 化 独 具 特 色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巫钰程
红 色旅游 、绿色旅 游 、彩 色旅游是 贵州省旅 游业 的三 大支柱 。 改革开放 以来 .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 国 民经 济 的 新增 长 点 。2007年 .全 省 旅 游经 济 总 量 增 长 ,旅 游 质量 明显 提 高 .全 年 接 待 国 内 游 客 6000多万 人 .实 现 旅 游 总收入 51 2亿元 .是 2000年 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是 .在全 国 范围比较 .贵州旅游业 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007年. 全 省旅 游 总 收 入 和 接待 入 境 游 客人 数分 别仅 占全 国 的2 57% 和 0.8% ,创 ;E收 入 仅 列全 国 第 24名 。与兄 弟省 区 比较 仍 有 较大差距 .全省 旅游总收入仅相 当于 四川的 29 8%、云南的 51.4% 、湖南的 43 1% 、重庆 的67.2% 、广西 的 63 8% .在 西 部地 区 处于 后 进 位 置 。 如何 加 快 贵 州旅 游 业 的发 展 ,进 一 步提 升 贵 州旅 游 形 象 . 是值得研究的大课题。成功的旅游 目的地 .大多依靠独特迷人 的旅游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从省情出发 .把红色旅游、 绿色旅游 、彩色旅游作为三大支柱 .浓墨重彩 .大加渲染;融 合三 者 ,提 炼 升 华 .从 而 构 建 贵 州旅 游 新 形象 .是 必 然 选择 。 发 展 红 色 旅 游 ,通 过 重温 中 国共 产 党 艰 苦卓 绝 的奋 斗 史 、 波 澜 阔 的 革命 史 、可 歌 可 泣 的 光 荣 史 ,对于 弘扬 伟 大 民族 精神 .实现 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意义十分重大。 贵 州省红色旅游资源尤为丰富 .从 1930年 4月至 1936年 4月的6年问 .红军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足迹 遍 及 67个县 ,建立了滇黔桂、黔东 、黔北和黔西北革命根据 地 ,有 1万多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中央红军长征历时一 年零 九天.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如遵义会议会址 、黎平 会 议 会 址 、猴 场会 议 会 址 、江 界河 渡 口 乌江 渡 口 、红 军 总政 治部 旧址 、娄 山关 战斗 遗 址 .四渡 赤 水 中 的元 厚 渡 口 、土城 渡 口、二 郎滩 渡 口、太平 渡 渡 口、茅 台渡 口 .赤 水丙 安 红 一 军 团

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结合发展的成功例子

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结合发展的成功例子

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结合发展的成功例子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结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和弘扬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下面将介绍一个成功的例子——中国的延安。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遗迹,不仅为人们展示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也将绿色旅游的理念纳入旅游规划中,成功地实现了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结合发展。

延安市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致力于保护和修复红色旅游景点,并积极推动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

他们在保护文物建筑和红色革命遗址方面下大力气,投入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同时,延安市政府鼓励稳定的旅游业发展,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在延安市,游客可以游览到许多具有红色历史意义的景点,如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也将绿色旅游融入其中。

延安市政府在这些景点周边划定了生态保护区,保护了庐山的山脉、原始森林和各种野生动植物。

游客在此可以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同时了解红色文化。

延安还致力于将当地的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鼓励农民参与旅游经济。

他们鼓励农民种植有机农产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游客可以在当地的农家乐体验传统的农耕生活,并品尝到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通过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结合发展,延安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保护红色文化遗产的同时,延安市市政府还保护了自然环境,提供了可持续的旅游产品,同时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结合发展在延安这一成功例子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其他地方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将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方案设计理念

红色旅游方案设计理念

红色旅游方案设计理念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历史为主题,以红色旅游为主线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方
案设计理念是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和项目,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刻感受革命历史的伟大意义,激发爱国情怀,增强历史文化自信。

一、线路规划。

红色旅游线路规划是红色旅游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规划应该充分考
虑革命历史的地域特点,将重要的革命遗址、纪念馆、革命纪念碑等景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红色旅游线路。

比如,可以设计“红色之路”、“英雄之旅”等线路,让游客沿着这些线路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烈士的英雄气概。

二、项目策划。

红色旅游方案设计还需要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

除了传统的观光游览外,可以增加一些互动体验项目,比如模拟革命战斗、参与红色文化体验等,让游客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创伤和荣耀。

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主题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学习、感悟。

三、文化创意。

在红色旅游方案设计中,应该注重文化创意的融入。

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红色文
化特色的纪念品,比如红色革命主题的书籍、纪念章、纪念币等,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纪念品,留下美好的回忆。

同时,还可以推出一些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美食、手工艺品等,增加游客的消费体验。

红色旅游方案设计理念旨在通过精心的规划和策划,将革命历史与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美景,更能够感受革命历史的伟大意义,增强爱
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希望在未来的红色旅游中,设计师们能够不断创新,为游客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体验。

红色旅游的目的与意义

红色旅游的目的与意义

红色旅游的目的与意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意义摘要: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也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

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努力改进落后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活动,随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

本文通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意义、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浅谈红色旅游发展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红色旅游;目的;现状;意义一、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形式,是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

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1]。

红色旅游所凭借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

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

我国从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开始。

就开展了一些具有红色旅游性质的瞻仰革命圣地,参观革命先烈遗址遗迹的活动。

80年代后期。

国家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一些重点革命老区和革命纪念地旅游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一些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重大节庆活动和纪念活动。

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规模。

不同色彩的旅游业

不同色彩的旅游业
4.期刊论文 诸葛毅.寿媁 探析县域旅游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商场现代化2009,""(5)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资源,探讨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和谐发展的对策,形成旅游业的新亮点,推进地方旅游经 济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期刊论文 董石贵.陈国生 对衡东县"红色旅游"景区保护与发展的粗浅思考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
2006,""(1)
衡东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是衡阳市最早开展"红色旅游"的县份之一,发展"红色旅游"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红色 旅游"的大气候下,罗荣桓故居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之中.最近,罗荣桓故居、陈列馆已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从而使衡东"红色旅游"景区的保护与发展搭上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快车.为此衡东政府一定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精心规划,加紧建设,完 善配套,提高景区品位,提升接待能力,把衡东"红色旅游"业做大做强,让"红色旅游"领跑"绿色旅游",提高旅游市场份额,带动多元化经济发展;同时扩大旅 游业中餐饮、住宿、娱乐、交通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旺县"战略目标.
7.学位论文 张树萍 皖西红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2006
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增长,使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由于其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得到广泛关注 ;为指导全国红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为 包括皖西大别山在内的全国许多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本文综合论述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及研究现状,在重点进行皖西红色旅 游SWOT分析和皖西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战略。皖西红色旅游在近期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1)红色 、绿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战略;(2)红色旅游精品战略;(3)红色旅游品牌形象战略;(4)市场营销战略;(5)旅游扶贫战略;(6)科教兴旅战略 ;(7)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确保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深化旅游企业体制改革,增强旅游企业的综合竞 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建立稳固的旅游投资渠道,同时强化行业管理,坚持依法治旅。论文研究成果能够为皖西地区各市县政府规划红色旅游发展提供 重要的决策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彩色旅游
字数:3230 字号:大中小
红色旅游是重温中国共产党奋斗史、革命史和光荣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贵州省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不可多得的丰富红色旅游资源。

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贵州高原的青山绿水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备受游客青睐。

彩色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贵州省是多民族省份,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彩色旅游是贵州省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总量增长,旅游质量明显提高,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000多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是,在全国范围比较,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和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分别仅占全国的2.57%和0.8%,创汇收入仅列全国第24名。

与兄弟省区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全省旅游总收入仅相当于四川的29.8%、云南的51.4%、湖南的43.1%、重庆的67.2%、广西的63.8%,在西部地区处于后进位置。

如何加快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贵州旅游形象,是值得研究的大课题。

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大多依靠独特迷人的旅游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

从省情出发,把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彩色旅游作为三大支柱,浓墨重彩,大加渲染;融合三者,提炼升华,从而构建贵州旅游新形象,是必然选择。

发展红色旅游,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对于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十分重大。

贵州省红色旅游资源尤为丰富,从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的6年间,红军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黔东,黔北和黔西北革命根据
地,有1万多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九天,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

如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江界河渡口、乌江渡口、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中的元厚渡口、土城渡口、二郎滩渡口、太平渡渡口、茅台渡口,赤水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榕江红七军革命遗址、湄潭县红七军团司令部旧址、兴义市威舍镇阿依红军医院、毕节林口镇“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等。

红军的革命史迹和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龙大道等革命烈士的故居,使贵州美丽的山河倍添光彩。

另外,全省有少数民族起义遗址100多处,已有10多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抗日战争等也在贵州留下了不少珍贵文物,如息烽集中营,现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贵州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绿色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的旅游活动。

旅游者参与性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增长见识,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

最近几年,世界生态旅游每年以15%的增长率在迅速发展,年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

贵州的生态旅游有很强的吸引力,游客对贵州高原的青山绿水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十分青睐。

贵州发展绿色旅游的景点相当多,目前,全省有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织金洞、赤水、荔波樟江、马岭河等8个国家级风景区,有花溪等24个省级风景区。

一个以贵阳为中心,连接全省东南西北的风景网络基本形成。

安顺龙宫湖中有洞,山石水景相映成趣,被誉为“人间仙境”;织金洞规模宏伟,造型精美,景观奇特,被誉为“世界奇观”:红枫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光山色,风景迷人,被誉为“高原明珠”;黔东南阳河风景区碧水清波,奇峰异石耸立于沿河两岸,被誉为“小三峡”;花溪田园风光“几步花圃几农田”的神韵……这些都是已有相当知名度的生态旅游王牌。

从全省来看,可以新培育的生态旅游点还相当多。

在贵州,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独具特色,旅客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中,能将旅游观光活动与健身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享受大自然的秀美,一方面又锻炼了身体,这
是贵州发展绿色旅游的良好条件。

彩色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韵味无穷的贵州高原风情画。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的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有1000多个。

规模较大的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王节”等。

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粗犷淳朴,与民族风俗习惯紧密相联,与各民族古老的历史、生产、生活环境相关,多为欢庆民族节日的活动内容,充满着强烈的生活情趣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少数民族的服饰艳丽多姿,至少有上百种,不仅款式丰富多彩,制作技艺精巧,而且内涵深邃广博,堪称“无字史书”。

少数民族建筑别具一格,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物,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苗族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水族木质的干栏式建筑形式的吊脚楼、侗寨的公共建筑鼓楼、花桥等,各具特色。

最高的从江县的高千寨鼓楼,有15层,整个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桦槽衔接。

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得分校旅游人类学终生教授内尔森,H.H.格兰伯这样描述贵州生态和民族文化的神奇:“群山绵延,高原广阔,种满了庄稼的梯田拾级而上。

巨大的溶洞和数不清的瀑布点缀着那些突兀的喀斯特群山。

贵州的风景好似一幅传统的中国画,它是用自然颜色绘成的美景。

这风景秀丽的所在,是各民族杂居的地方,他们生机勃勃地繁衍生息……每年要庆祝上千个节日。


搞好三张旅游牌的融合,要深挖这三大旅游的文化内涵。

红色旅游的内涵是革命文化,强化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的精神财富。

绿色旅游的内涵是生态文化,强化绿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就是要审视和提升生态文化的自然赐予。

到贵州体验绿色之旅,对于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大有益处。

彩色旅游的内涵是民族文化,强化彩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就是要深度挖掘和弘扬贵州多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贵州的奇山秀水孕育了
17个共1400多万人口的世居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构成了人类学上极为独特的“文化千岛”现象,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搞好三张旅游牌的融合,要以红色长征路、绿色贵州行、彩色民族风为主题,打造新的旅游产品,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贵州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

通过红色旅游重温革命历史、重走长征之路,感受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通过绿色旅游感受贵州四季如春、绿水如油、山花似火、苍山如海的高原风光;通过彩色旅游体验贵州少数民族绚丽多彩、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

特色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彩色旅游是贵州富于特色的旅游主题。

突出这三大旅游特色,形成鲜明的、富有个性的旅游形象,使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彩色旅游升华为红色贵州、绿色贵州、彩色贵州,并逐步完善设施和改进服务质量,精心包装、大力宣传,贵州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成为中国西部的特色旅游胜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