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范本(最新完整版).doc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新版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新版摘要:本文是一份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的新版,对一座建筑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建筑外墙、屋顶、门窗、采光、供暖、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评估,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和措施,旨在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节能环保水平。
此外,还对节能改造所需的投资和节能效益进行了经济分析,为建筑主提供了决策依据。
1.引言建筑节能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能源的日益稀缺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建筑节能变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评估一座建筑的节能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建筑节能评估2.1建筑外墙对建筑外墙进行热工性能测试和检测,评估其隔热性能。
针对墙体的隔热性能差异,提出了外墙保温材料的更换和增加一层保温层的建议。
2.2屋顶通过测量屋顶的热阻系数,评估屋顶的隔热性能。
建议对屋顶进行热阻性能改善措施,如增加保温层或改善屋顶上覆材料。
2.3门窗通过测量门窗的气密性、传热系数和太阳能传热系数等指标,评估门窗的节能性能。
建议采用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减少热量传递和气体流动。
2.4采光评估建筑的采光设计和自然采光效果。
建议增加窗户面积、采用光导管等技术,提高室内采光水平,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2.5供暖对供暖系统进行能效评估,建议采用高效供暖设备和调整供暖参数,以减少能源消耗。
2.6空调系统评估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情况,建议减少冷热负荷、优化设备选型和运行方式,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
3.节能改造措施3.1外墙保温建议使用优质保温材料进行外墙保温,增加保温层厚度,提高外墙的隔热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3.2屋顶改造建议增加屋顶保温层和改善屋顶上覆材料,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减少室内外温差。
3.3门窗更新建议更换门窗为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增强门窗的隔热性能,减少热量传递和能量损失。
3.4采光优化建议增加窗户面积,改善采光设计,采用光导管等技术,提高室内采光水平,降低人工照明的使用。
3.5供暖系统改进建议采用高效供暖设备,调整供暖参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供暖效果。
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

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一、概述本评估报告是针对某绿色节能建筑项目的评估结果。
该项目是一座办公楼,旨在实现绿色和节能目标。
评估报告主要对该项目的设计、建筑材料、能源系统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
二、设计评估1. 建筑设计合理性评估对于该项目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采用了合理的通风、自然采光和热能利用等设计措施,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 建筑材料评估评估报告对项目所选建筑材料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限制。
三、能源系统评估1. 供暖与制冷系统评估评估报告对该项目的供暖与制冷系统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高效的供暖与制冷设备,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2. 照明系统评估评估报告还对该项目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并显著降低了能耗。
四、运营管理评估1. 智能化管理评估评估报告对该项目的智能化管理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节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建筑运营维护评估评估报告还对该项目的建筑运营维护水平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较高,能够有效管理建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
五、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根据对该项目的评估,评估报告得出以下结论:1.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合理,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 该项目的建筑材料使用环保,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3. 该项目的能源系统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4. 该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合理调节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该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较高,能够有效管理建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一、概述建筑节能评估是对建筑物能源利用情况和热环境进行详细评估的过程,旨在分析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
本报告对所评估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热环境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建筑能源利用情况评估1.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效果较差,导致建筑物在冬季采暖时能量损失较大。
建议加强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材料,减少能量损失。
2.建筑物照明设备主要采用传统荧光灯,能效较低。
建议更换为LED照明设备,以提高能效并降低能耗。
3.建筑物空调系统存在漏气和制冷效率低的问题,导致能耗较高。
建议修复漏气问题,并调整空调设备参数以提高制冷效率。
4.建筑物窗户采用单层玻璃,隔热效果差。
建议更换为双层或中空玻璃,以增加窗户的隔热性能。
5.建筑物用水设备存在漏水问题,导致能源浪费。
建议修复漏水问题,并进行用水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
三、热环境评估1.建筑物冬季室内温度较低,采暖效果不理想。
建议增加采暖设备的供暖功率,以提高室内温度。
2.建筑物夏季室内温度较高,需要大量空调来降温。
建议采用遮阳设施,增加建筑物的遮阴能力,并设置通风系统以提高空气流通。
四、改进措施1.增加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材料,提高隔热性能。
2.更换建筑物照明设备为LED照明,提高能效。
3.修复空调系统的漏气问题,调整设备参数以提高制冷效率。
4.更换窗户为双层或中空玻璃,提高隔热性能。
5.修复建筑物用水设备的漏水问题,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6.增加采暖设备的供暖功率,提高室内温度。
7.安装遮阳设施,增加建筑物的遮阴能力,并设置通风系统以提高空气流通。
五、总结本报告对所评估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和热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负荷,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建议在改进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范本(最新完整版)

安徽恒生置业####市百诚大厦节能评估报告书二〇一一年十二月评估人员技术专家姓名签字项目摘要表目录前言1第 1 章评估依据 (3)1.1评估范围和内容 (3)1.2评估依据 (3)第 2 章项目概况介绍 (9)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9)2.2项目基本情况 (9)2.3项目用能情况 (12)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25)第 3 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31)3.2工程方案节能评估 (33)3.3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34)3.4本章评估小结 (37)第 4 章节能措施评估 (38)4.1节能技术措施概述 (38)4.2项目节能管理措施 (49)4.3单项节能工程 (53)4.4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53)4.5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53)4.6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54)4.7本章评估小结 (54)第 5 章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 (55)5.1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55)5.2能评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60)5.3本章评估小结 (61)第 6 章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62)6.1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62)6.2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63)6.3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66)6.4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66)6.5本章评估小结 (67)第7 章结论 (68)附件1、项目位置图附件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件3、变压器损耗及电路损耗计算附件4、项目能量分配表附件5、项目能量平衡表附件6:项目能源网络图前言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9月17日发布了第六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节能评估暂行办法”),节能评估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改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改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尊敬的评估委员会成员,根据贵单位提出的改建项目节能评估要求,我将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报告。
以下是我对该项目的详细分析和评估结果:1. 项目背景该改建项目目的是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涉及的建筑包括办公楼、停车场和公共设施。
2. 可行性研究在开始具体评估之前,我们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考虑了项目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该改建项目的节能措施是可行的,并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优势。
3. 能源需求评估我们对建筑物的能源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电力、供暖和冷却。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我们分析了能源需求的季节性变化和峰值需求。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趋势。
4. 节能措施建议在评估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建议,旨在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和浪费。
这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安装高效的照明系统,如LED灯具;- 改进建筑外墙和屋顶的绝缘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安装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控制和监测能源使用;- 优化供暖和冷却系统,采用高效的设备和控制措施。
5. 投资回报率估算我们基于当前市场条件和项目的预期成本,对提出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投资回报率的估算。
我们发现,这些措施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可观的投资回报,并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
6. 风险评估最后,我们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主要考虑了技术、市场和政策方面的风险。
我们提供了针对这些风险的应对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改建项目的详细评估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采取适当的节能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减少运营成本并改善环境影响。
我们强烈建议贵单位积极推进这些节能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监测。
谢谢您对我的支持。
如果您对报告中的任何方面有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告知。
此致,XXX(您的名字)。
房地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word版本

房地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房地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word版本,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修改套用)目录1 评估说明 (1)1.1 评估依据 (1)1.1.1任务依据 (1)1.1.2相关法律、法规等 (1)1.1.3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 (2)1.1.4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3)1.1.5技术资料 (4)1.2 评估原则 (4)1.3 评估范围和内容 (5)1.4 评估方法 (6)1.5 评估工作程序 (7)2 项目概况 (9)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9)2.2 项目基本情况 (9)2.2.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9)2.2.2项目性质 (10)2.2.3建设规模及内容 (10)2.2.4项目设计方案 (11)2.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4)2.2.6项目进度计划等 (24)2.3 项目用能概况 (25)2.3.1主要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 (25)2.3.2能源消费情况 (28)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能源消费情况 (29)2.4.1能源供应 (29)2.4.2能源消费 (30)2.4.3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30)3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3.1 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置分析 (31)3.1.1选址 (31)3.1.2布局 (31)3.1.3朝向 (32)3.1.4环境绿化 (33)3.2 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节能评估 (34)3.2.1建筑设计分析 (34)3.2.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分析 (37)3.3 主要用能系统节能评估 (44)3.3.1项目用能系统 (44)3.3.2系统节能设计分析 (44)3.3.3系统能耗分析 (60)3.4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64)3.5 本章评估小结 (66)4 节能措施评估 (67)4.1 技术节能措施概述 (67)4.2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74)4.3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75)4.4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77)4.4.1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77)4.4.2设计建筑热工性能验算 (78)4.4.3热工性能评价 (85)4.4.4节能效果 (86)4.5 本章评估小结 (87)5 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 (89)5.1 节能评估前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 (89)5.1.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89)5.1.2项目主要能效指标 (90)5.2 能评后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 (91)5.2.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91)5.2.2项目主要能效指标 (92)5.3 本章评估小结 (93)6 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94)6.1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94)6.2 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95)6.3 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96)6.4 项目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97)6.5 本章评估小结 (98)7.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99)7.2 节能政策符合性分析 (99)8 评估结论与建议 (101)8.1 评估结论 (101)8.2 建议 (103)前言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6月13日,是一家房地产开发、经营和房产管理咨询服务为主的企业。
某房地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某房地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目录一、概述 (2)1.1 项目概况 (3)1.2 评估范围和目标 (4)1.3 报告结构 (5)二、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5)2.1 建筑类型及用能特点 (7)2.2 建筑设计方案和节能措施 (8)2.3 现行能耗数据分析 (9)2.4 主要能耗构成分析 (9)三、节能潜力分析 (10)3.1 节能措施评估 (12)3.1.1 建筑节能措施 (13)3.1.2 设备节能措施 (14)3.1.3 管理节能措施 (15)3.2 节能效果评估 (17)3.3 节能技术经济分析 (18)四、节能方案建议 (20)4.1 节能方案的总体设计 (21)4.1.1 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22)4.1.2 设备节能改造方案 (24)4.1.3 管理优化方案 (25)4.2 节能方案的实施方案 (26)4.3 节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 (27)五、实施建议与建议改进措施 (28)5.1 节能实施建议 (30)5.2 建议改进措施 (30)一、概述本节能评估报告书旨在对某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节能潜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提供科学、合理的节能指导。
报告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从能源消耗、节能措施、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项目位于某市,总建筑面积约为XX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多功能建筑。
项目总投资约为XX亿元,其中节能投资约为XX亿元。
项目预计年发电量为XX千瓦时,年耗电量约为XX千瓦时,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XX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节能要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能源管理,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耗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运营阶段,我们将制定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节能工作的持续推进。
为了更好地了解项目的节能潜力和潜力空间,本报告采用了多种评估方法和技术,包括能量平衡计算、节能技术经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
x某X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x某X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XX 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一、项目概述本建设项目位于具体地点,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
项目主要包括具体建设内容,如建筑物、生产线等,预计总投资为X万元。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预期的生产能力或服务功能。
二、项目能源消耗情况(一)电力消耗项目运营过程中,各类设备、照明等用电设备的总功率预计为X千瓦。
经估算,年用电量约为X万千瓦时。
(二)煤炭消耗若项目涉及到煤炭使用,如锅炉供暖等,预计年煤炭消耗量为X吨。
(三)水资源消耗生产、生活用水总量预计为X立方米/年。
(四)其他能源消耗如有其他能源消耗,如天然气、燃油等,应详细列出其预计消耗量。
三、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评估(一)设备能效水平对主要用电设备、用能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行分析,与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
例如,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的能效指标为具体指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X%。
(二)工艺节能措施评估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否具有节能优势。
例如,采用了具体节能工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但在某环节仍存在改进空间。
(三)能源管理措施分析项目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如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能源统计与分析制度等。
目前,项目配备了具体计量器具,但在能源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利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四、节能措施建议(一)技术节能措施1、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将部分低效电机更换为高效节能电机,预计可节能X%。
2、优化生产工艺,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例如,通过改进某工艺环节,可降低能源消耗X。
(二)管理节能措施1、加强能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能源考核制度,将能源消耗指标与员工绩效挂钩。
(三)结构节能措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产品或业务的比重。
五、节能效果预测通过采取上述节能措施,预计项目年综合能耗可降低X%,达到具体能耗指标。
这将有效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并为节能减排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恒生置业有限公司####市百诚大厦节能评估报告书二〇一一年十二评估人员技术专家姓名签字项目摘要表目录前言1第 1 章评估依据 (3)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3)1.2 评估依据 (3)第 2 章项目概况介绍 (9)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9)2.2 项目基本情况 (9)2.3 项目用能情况 (12)2.4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25)第 3 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31)3.2 工程方案节能评估 (33)3.3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34)3.4 本章评估小结 (37)第 4 章节能措施评估 (38)4.1 节能技术措施概述 (38)4.2 项目节能管理措施 (49)4.3 单项节能工程 (53)4.4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53)4.5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53)4.6 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54)4.7 本章评估小结 (54)第 5 章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 (55)5.1 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55)5.2 能评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60)5.3 本章评估小结 (61)第 6 章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62)6.1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62)6.2 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63)6.3 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66)6.4 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66)6.5 本章评估小结 (67)第7 章结论 (68)附件1、项目位置图附件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件3、变压器损耗及电路损耗计算附件4、项目能量分配表附件5、项目能量平衡表附件6:项目能源网络图前言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9 17日发布了第六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节能评估暂行办法”),节能评估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为了贯彻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6号),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从源头上抓好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 13日发布了《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皖发改环资[2011]18号),该办法在节能评估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增加规定“建筑面积2万㎡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或20万㎡及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独立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本次####市百诚大厦由安徽恒生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456.8㎡,规划总建筑面积22544㎡(含地下建筑面积),其中商业建筑面积2206.2㎡、办公建筑面积12316.7㎡、餐饮2135.6㎡、娱乐用房1103.1㎡,地下总建筑面积4782.4㎡;配套给排水、变配电、消防、道路、环卫及绿化等辅助设备。
该项目重点考虑了节能综合效果,尽可能降低综合能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测算,项目实施并投入运行后,正常年消耗电力190.58万kW.h,天然气4.38万m³及新鲜水1.96万吨。
该项目属于公共建筑,其总建筑面积22544㎡,根据《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皖发改环资[2011]18号)的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交节能评估报告书以便节能审查。
第 1 章评估依据1.1评估范围和内容1.1.1评估范围本节能评估报告书评估范围主要是对####市百诚大厦建成并投入运营后,项目建设区域内的设施及设备的能源消耗量及消耗水平,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
1.1.2评估内容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和能源利用相关规定,对上述项目进行合理用能分析的评估。
主要评估内容如下:1、能源供应情况评估;2、项目设计方案节能评估;3、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4、节能措施评估等。
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对项目的用能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为评估结论的重要依据,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1.2评估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 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 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 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 1日施行);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 号);6、《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7、《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9、《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10、《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1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 号;13、《重点节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14、《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15、《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建科〔2004〕174号);16、《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通知》(建质[2008]19号);17、《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07]1393号);18、关于印发安徽省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皖发改环资[2011]18号);19、《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及2011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1]76号);20、《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9号);21、《安徽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建科〔2006〕76号);22、《安徽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建设〔2006〕115号);23、《安徽省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管理办法》;24、《安徽省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2.2相关发展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3、《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
1.2.3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版);3、《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建设部1996年发布)。
1.2.4设计、管理方面的标准和规范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2、《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17167-2006);3、《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5、《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6、《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 8222-2008)7、建设部《关于试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通知》(建科[2008]80号);8、《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科[2008]118号);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质[2006]277号;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建设[2009]290号);11、《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 1467-2011);1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1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建科[2007]205号);1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15、《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2001;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1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1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门)》JCJ26-95;2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5、《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2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2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2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30、《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3、《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24789-2009);34、《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 /T 18870-2002);3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36、《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GB50582-2010);37、《清洁生产标准宾馆饭店业》HJ 514-2009。
1.2.5设备能效标准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3、《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2006);4、《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2003);5、《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790-2009);6、《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153-2009);7、《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2021-2010);8、《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