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土壤分类系统共32页

合集下载

简述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与结构

简述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与结构

(3)服务生产实际 )
⒈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基础 因地制宜,因土施肥,因土种植,因土改良) (因地制宜,因土施肥,因土种植,因土改良) ⒉进行土地评价、利用规划和农技推广的重要依据 进行土地评价、

分类
世界分类现状 美国诊断分类 分 类 学 国 派 国 分类 诊断层、 (1951-1961-1975--诊断层、诊断特性) 诊断层 诊断特性) (FAO –60-88-1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一个六级土壤分类系统,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一个六级土壤分类系统,由 六级土壤分类系统 上而下分为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 上而下分为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 土纲 土系等六级 土系之下还可划分出土相 等六级。 土相。 和土系等六级。土系之下还可划分出土相。
500

(IRB-1980) 分类( 分类(1883) )
的分类! 今天主要讲的是美国土壤系统的分类!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重大影响?
当今世界上已经有45个国家直接采用 这一分类的系统。 80多个国家将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作为 第一分类或第二分类。 许多国家的土壤发生分类系统也受其 影响,或采用诊断层、诊断特性的概 念作为土壤的分类依据。
性质,如质地、结构、结构性、PH等划分。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最大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了诊断 最大的特点 层和诊断特性系统,增加了土壤温度、湿度等 分类指标,引用了单个土体和集合土体的概念, 确定了各级分类单元的明确指标,有一个明确 的检索系统。 它避免了由于某具体土壤包括多种诊断层或诊 断特性而难以确定其土壤类型的问题。因此在 检索土壤时也必须按照土纲的序号进行。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土的分类标准

土的分类标准

土的分类标准
土壤的分类通常基于不同的土壤特性和组成。

不同国家和组织可能采用略有不同的土壤分类系统。

国际上常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之一是美国农业部(USDA)的土壤分类系统,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世界土壤分类系统。

以下是美国农业部(USDA)土壤分类系统的一些主要分类:
1. 土壤层次:根据土壤的基本层次划分,可分为表层土(O层)、矿质土层(A、B、C层)等。

2. 土壤亚层:在矿质土层中,可以根据一些特定的特征划分为亚层,如Bt亚层(聚积土亚层)等。

3. 土壤类型:根据土壤的成分和特征,如黄壤、红壤、棕壤、黑土等。

4. 土壤亚类:在土壤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黄壤中的典型黄壤、黄棕壤等。

5. 土壤系列:土壤系列是具有相似发育历史和土壤特性的土壤的集合,如Alfisols、Spodosols等。

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包括:
1. 土层次:分为表层土、亚表层土、过渡层土、底层土。

2. 土壤组:根据土壤的主要特征和用途进行划分,如沙质土壤组、壤土壤组等。

3. 土壤相:在土壤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土壤相,如棕色土壤相、红色土壤相等。

这些分类系统都是基于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征进行划分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土壤资源。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分类系统。

ASTM土的工程分类执行标准(统一的土分类体系)

ASTM土的工程分类执行标准(统一的土分类体系)

Designation: D 2487-00土的工程分类执行标准(统一的土分类体系)1. 范围1.1 该操作描述基于实验室测定的粒径特征、液限和塑性指数用于工程目的分类矿物和有机金属矿物土的体系,当需要精确分类土时,这些将会用到。

1.2 该体系的组符号是基于实验室在土试样通过3-in.(75-mm)筛部分试样上的测试完成的数据(见规范E11)。

1.3 作为一种分类体系,该标准仅限于自然生成的土。

1.4 该标准仅应用于定性。

1.5 该标准是统一的土分类体系的ASTM版本。

分类表的理论是由A. Casagrande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发展的飞机场分类体系。

当几个美国政府机构在1952年采用改进后的飞机场体系版本,它就成为众所周知的统一的土分类体系。

1.6该标准试验方法没有包含所有的安全问题,即便要,也应联系实际需要。

在试验前确定合适的安全、健康守则和决定其规章制度适用的局限性是试验者的责任。

1.7 该操作提供一套用于完成一种或是更多特殊操作的说明。

该文件不能取代培训或是经验,应结合职业判断使用。

不是所有的该操作都能用于所有的环境。

该ASTM标准不是想代表或是取代标准观察,对于一给定的专业,必须判断其适当性,也不是不考虑一个工程的许多的特殊方面就采用该文件。

在标题中“标准”一词仅仅意味着文件已经通过了ASTM多数人赞同通过程序的批准。

2. 参考文件3. 术语3.1 定义-除非以下列出的,所有定义均参照术语D 653。

3.1.1 粘土-通过No.200(75-mm)美国标准筛的土,能被制成在一定范围的含水率存在塑性(像灰泥样的性质),当空干时存在相当的强度。

对于分类,粘土是细颗粒土,或者土中的细粒部分,其塑性指数等于或大于4,在塑性指数对液限的曲线上落在或在“A”线以上。

3.1.2 砾石-岩石粒子通过美国标准筛3-in.(75-mm)筛,保留在No.4(4.75-mm)筛上部分,按以下细分:粗砾-通过3-in.(75-mm)筛,保留在3-in.(19-mm)筛上部分。

1.1土壤矿物质

1.1土壤矿物质


0.072

0.056

0.030
5
0.005
6
0.004
16

105

160

405
不 可 塑
可塑 (28~40) 塑性较强 (30~48) 塑性强 (34~872)6
4、化学组成不同
表4-4 土壤各粒级的化学组成
粒径 mm
1~0.2
化学成分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P2O5 83.92 9.34 1.12 1.79 0.38 1.78 1.21 0.08
0.2~0.04 73.87 13.47 4.21 3.05 1.05 1.73 1.53 0.12
0.04~0.01 70.15 14.04 5.86 2.15
0.01~0.00 2
67.21
18.91
7.85
1.45
<0.002 44.08 27.67 21.81 0.58
1.05 1.48 1.63 2.51 1.61 1.10
3.89 0.21 1.27 0.29 0.96 0.36
颗粒愈小,氧化物多,营养程度高;颗粒愈粗,SiO2多,土壤愈贫瘠。
2020/4/19
27
5、生物性状不同
不同粒级颗粒上微生物类型和数量、酶等的差异 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大颗粒是土壤的骨骼,细小的粘粒是肌肉,要特别 重视小颗粒尤其是胶体颗粒 (纳米土壤或土壤中纳 米材料研究)
0.002~0.001 <0.001
土壤粒级分类系统
土粒
土 壤 骨 骼 (石 砾 ) >1mm
细土 <1mm

土壤分类系统

土壤分类系统
西欧土壤形态发生分类有如下三个特点: 1.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特别注重水成(半水成)土壤的
分类,将土壤水分条件放在最高一级分类中,设立水成土 壤和半水成土壤分类单元。 2.根据土壤剖面分异或剖面发育状况,按土壤发育程度有 幼年土壤到老年土壤依次排列划分土壤即(A)C型--AC 型—A(B)C型—ABC型及B/ABC型系列。 3.重视人为土壤的研究,在不同的分类等级均设立了人为 土壤分类单元。
亚纲:在土纲范围内,根据土壤形成的水热 条件划分,反映了控制现代成土过程方面 的成土条件。它们对于植物生长和种植制 度也起控制作用。
土类:土类是高级分类中的基本分类单元。
土种:是低级分类的基本分类单元,根据土壤剖 面构型和发育程度来划分。
一般土壤发生层的构型排列反映主导成土作用和 次要成土作用的结果,由此决定了该土壤的土类 和亚类的分类地位。但在土壤发育程度上,则因 成土母质、地形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在土层厚 度、腐殖质厚度、盐分含量多少、淋溶深度、淀 积程度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根据这些量或程度上 的差别,划分土种。
土属名称不能自成一段,多与土类、亚类连 用,如氯化物滨海盐土、是典型的连续命 名法;
酸性岩坡积物 草甸 暗也不能自成一段,必须与土 类、亚类、土属连用,如
粘壤质、厚层、黄土性草甸黑土。
变种____土种___土属_亚类_土类
名称既有从国外引进的,也有从群众名称 中提炼的,也有根据土壤特点新创造的, 如砂姜黑土。
真正的自然土壤分类产生于19世纪末。俄国 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19世纪末在广阔 的俄罗斯大平原上进行土壤调查工作,他发 现了土壤类型随成土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 律,创立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并根据这一 观点提出了土壤发生分类系统和黑钙土、栗 钙土等一系列土类名称。

中国土纲与美国土纲的对应及比较

中国土纲与美国土纲的对应及比较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有机土(Histosols)人为土(Anthrosols) 灰土(Spodosols)火山灰土(Andosls)铁铝土( Ferralosols) 变性土(Vertosols)干旱土(Aridosols) 盐成土(Halosols)潜育土( Gleyosols) 均腐土(Isohumosols)富铁土( Ferrosols) 淋溶土(Argosols) 雏形土(Cambosols) 新成土(Primosols)土壤系统分类十四个土纲1.有下列之一的有机土壤物质(土壤有机碳含量≥180 g/ kg 或≥[ 120g/ kg + (粘粒含量g/ kg ×0. 1) ] 。

* 有机土(Histosols)2.其他土壤中有水耕表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或肥熟表层和磷质耕作淀积层;或灌淤表层;或堆垫表层。

人为土(Anthrosols)3.其他土壤在土表下100cm 范围内有灰化淀积层。

灰土(Spodosols)4.其他土壤在土表至60cm 或至更浅的石质接触面范围内60 %或更厚的土层具有火山灰特性。

火山灰土(Andosls)5.其他土壤中有上界在土表至150cm 范围内的铁铝层铁铝土( Ferralosols)6.其他土壤中土表至50cm 范围内粘粒≥30 % ,且无石质或准石质接触面,土壤干燥时有宽度> 0. 5cm 的裂隙,和土表至100cm 范围内有滑擦面或自吞特征。

变性土(Vertosols)7.其他土壤有干旱表层和上界在土表至100cm 范围内的下列任一诊断层:盐积层、超盐积层、盐磐、石膏层、超石膏层、钙积层、超钙积层、钙磐、粘化层或雏形层。

干旱土(Aridosols)8.其他土壤中土表至30cm 范围内有盐积层,或土表至75cm 范围内有碱积层。

盐成土(Halosols)9.其他土壤中土表至50cm 范围内有一土层厚度≥10cm 有潜育特征。

潜育土( Gleyosols)10.其他土壤中有暗沃表层和均腐殖质特性,且矿质土表下180cm 或至更浅的石质或准石质接触面范围内盐基饱和度≥50 %。

Chap土壤形成分类及分布实用学习教案

Chap土壤形成分类及分布实用学习教案
3、人类活动的影响可通过改变(gǎibiàn)各自然因素而起作用,并可分为 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表7.6)。 4、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利用合理,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利用不当会破坏土壤,如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 地利用土壤引起的。
第37页/共126页
38 第三十八页,共126页。
18 第十八页,共126页。
湿度因子对土壤(tǔrǎng)形成 的影响
第18页/共126页 19
第十九页,共126页。
20
气 候条件对土壤形成(xíngchéng)过程的影响
第19页/共126页
第二十页,共126页。
(一)湿度因素
1、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 四种类型:
(1)淋溶型水分状况 (2)非淋溶型水分状况 (3)上升水型水分状况 (4)停滞型水分状况 2、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 a. 对有机物影响 旱地(hàndì)
第8页/共126页
9 第九页,共126页。
第9页/共126页
10
第十页,共126页。
二、生物(shēngwù)因素
作用:1、物质创新:从大气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N素
影响土壤形成的生物:植物(zhíwù)、微生物和土壤动物 ① 植物(zhíwù)作用: 富聚养分、合成有机质及将太阳能量引入土壤
不同的植物(zhíwù)类型对土壤的影响不一。
第34页/共126页
35
第三十五页,共126页。
(三)土壤形成的阶段性 Mohr和Van Baren曾把热带地区的土壤形成分为5个阶段:
1.初 期:为未风化的母质; 2.青少年期:风化已经开始,但许多母质物质仍保留在土壤中; 3.壮 年 期:易风化的矿物(kuàngwù)大部分已分解,粘粒明显增加;

土壤系统分类表 Soil Taxonomy

土壤系统分类表 Soil Taxonomy

黄壤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棕色针叶林土 漂灰土 灰化土 燥红土 燥红土 褐红土 褐土 石灰性褐土 淋溶褐土 潮褐土 楼土 褐土性土 灰褐土 暗灰褐土 淋溶灰褐土 石灰性灰褐土 灰褐土性土 黑土 草甸黑土 白浆化黑土 灰色森林土 暗灰色森林土 黑钙土 琳溶黑钙土 石灰性黑钙土 淡黑钙土 草甸黑钙土 盐化黑钙土 暗栗钙土 栗钙土 淡栗钙土 草甸栗钙土
山地草甸土 林灌草甸土
潮土
沼泽土 泥炭土 草甸盐土 结壳盐土 盐土 沼泽盐土 碱化盐土 干旱盐土 漠境盐土 漠境盐土 残余盐土 滨海盐土 滨海沼泽盐土 滨海盐土 滨海潮滩盐土 酸性硫酸盐土 酸性硫酸盐土 寒原盐土 寒原盐土 寒原草甸盐土 草甸碱土 草原碱土 碱土 龟裂碱土 潴育水稻土 淹育水稻土 渗育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 水稻土 脱潜水稻土 漂洗水稻土 盐渍水稻土 咸酸水稻土 灌淤土 灌漠土 草毡土 薄草毡土 草毡土 棕草毡土 湿草毡土 黑毡土 寒钙土 暗寒钙土 寒钙土 淡寒钙土 盐化寒钙土 冷钙土 暗冷钙土 冷钙土 淡冷钙土 棕冷钙土 寒漠土 冷漠土 寒冻土 裸岩 盐田 盐壳 冰川雪被
亚类
砖红壤 黄色砖红壤 赤红壤 黄色赤红壤 红壤 黄红壤 棕红壤 山原红壤 红壤性土 黄棕壤 暗黄棕壤 黄棕壤性土 黄褐土 粘盘黄褐土 白浆化黄褐土 黄褐土性土 棕壤 白浆化棕壤 潮棕壤 棕壤性土 暗棕壤 灰化暗棕壤 白浆化暗棕壤 草甸暗棕壤 潜育暗棕壤 暗棕壤性土 棕色针叶林土 灰化棕色针叶林土
红壤
栗褐土 黑垆土
棕钙土
灰钙土
灰漠土
灰棕漠土
棕漠土
黄绵土 红粘土 新积土 龟裂土
风沙土
石灰(岩)土 火山灰土 紫色土 磷质石灰土 石质土 酸性石质土 中性石质土 钙质石质土 含盐石质土 酸性粗骨土 中性粗骨土 钙质粗骨土 硅质粗骨土 草甸土 石灰性草甸土 潜育草甸土 盐化草甸土 砂姜黑土黑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