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宇《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法与可持续发展)【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心宇《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

第十七章法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述

1.人类生存的危机

(1)环境问题凸显

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反映为一堆问题或问题的体系,其中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是影响发展以至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人口、资源问题又多综合表现为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演变

①从人之初到农业文明后期的几百万年里,人类与环境之间保持着较好的互动关系,环境问题并未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②l8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工业革命使得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与技术手段的进步,大大增强了人类开发环境、利用资源的能力。

③工业化、都市化也带来了人口数量激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负载沉重的后果:

a.快速增长的世界人口给环境、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b.捕猎工具的改进使得大量生物物种濒临灭绝;

c.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难以分解的化学品,残留在土壤和环境中,严重威胁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健康;

d.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许多进入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将产生潜在的远期危害。

④在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影响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转嫁环境污染、倾向环境废物的对象。

(3)全球环境问题

在局部地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也因此愈演愈烈。环境问题从一国内部单一地区向其他地区扩展成为国内环境问题,从国内环境问题向相邻国家扩展成为区域乃至国际环境问题,又从区域或国际问题演变成为全球问题,早已超越边界的局限而成为威胁全人类的危险因素,给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68年的罗马俱乐部;可持续发展运动的先驱,公认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高潮。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名词的提出,是在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发起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

(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①罗马俱乐部指出的人类社会存在“增长的极限”观点和“零增长”理论,为近代以来人类片面的高增长观敲响了警钟,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②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第一次聚集在一起讨论地球的环境问题,掀起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③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第二个里程碑。会议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新战略,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这次大会以一系列公约的形式,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用国际法规范的手段加以规定,使环境问题与法律紧密联系,从而法律开始更广泛、更敏捷地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

④1992年以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有关发展问题的一贯指导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

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1)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①核心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②理论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了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人类在发展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率,还追求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即“人一环境一社会”的和谐发展。

(2)基本特征

①时间上的代际性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的发展,给所有的人提供一个实现其美好生活的机会。

②空间上的整体性

可持续发展把各地区、各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因此只有全世界范围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自身也有赖于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和联合行动。

③内容上的综合性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的综合发展,可持续生态是发展的基础,可持续经济是发展的条件,可持续社会是发展的目的,三者内在统一,不可或缺和割裂。

④结构上的协调性

可持续发展强调各个发展单元、发展阶段之间相互协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都在协调的发展中求得共同进化和繁荣。

⑤过程上的反周期性

可持续发展是力求减少或避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发展,使每一个时期都在前期的基础上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减少发展的波动幅度,延长发展周期。

(3)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它是指发展应满足人类全体的需求,而不是一部分人的需求,强调本代人间的公平、世代之间的公平、资源分配及利用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

它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发展中包含着环境、资源的制约因素,发展和需求都要以生物圈的承受范围为限。

③共同性原则

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应是共同的。与此同时,我们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应当依靠全球的共同行动。

④理性原则

人类的理性是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的重要标志。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要用人们的理性在发展中求得一种最佳的平衡。

二、可持续发展与法的发展

1.生产方式的革命

(1)资源型经济

从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质,始终是对资源高度依赖的资源型经济。这种资源型生产方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它严重割裂经济和生态、社会与环境、人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人、社会与自然的畸形发展。

(2)知识型经济

知识型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它实现了知识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结合,使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动力。这是人类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后出现的崭新的经济形态,令原有社会分工和产业划分发生了质的变化。

2.社会关系的变革

(1)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刻的内在联系:

①可持续发展促进知识经济的诞生,为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人与社会、经济、环境互相协调发展的条件;

②知识经济本身也是促进人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它们之间是一种本质与表象、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2)社会关系的变革

①财富分配方式的改变,是这一时期社会关系变革的重要特征。

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也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