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pdf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pdf
一、引言
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园林植物的栽培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深耕细作,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2. 苗木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确保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3. 栽植技术:根据苗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一般以春季或秋季为宜。
栽植时,要注意苗木的根系舒展,覆土要分层压实,保持土壤湿度。
三、园林植物的养护
1. 浇水: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和次数,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要注意雨季排水防涝,避免植物根部腐烂。
2. 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合理施肥。
一般采用有机肥为主,
配合适量化肥,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营养。
3. 修剪:定期修剪植物的枝叶,保持其形态美观。
同时,修剪也有助于植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一般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结论
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和养护措施,可以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其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城市绿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指能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适用于布置人们生活环境、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栽培植物。
2、一年生园林植物:在一年内完成其生活周期,即从播种、开花、结实到枯死均在一年内完成,称一年生园林植物。
通常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在冬季到来之前即枯死。
因此,一年生园林植物又称春播园林植物。
3、二年生园林植物。
在两年内完成其生活周期,称二年生园林植物。
通常在秋季播种,翌年春、夏开花,故又称为秋播园林植物。
4、植物学的系统分类法:是依照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过程,以种作为分类的基本单元。
包括应用分类法和5、宿根园林植物: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植物的根宿存于土壤中,冬季可在露地越冬。
6、球根园林植物:地下部分具肥大的变态根或变态茎。
植物学上称之为“球茎”、“块茎”、“鳞茎”、“块根”、“根茎”等,花卉学上将其总称为“球根”。
特点是茎类地下部分的茎短缩肥大,呈球形或扁球形,顶部着生有主芽和侧芽。
7、风景园林学:是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保护和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境域的一门学科,具有生态改善、休憩娱乐、景观美化、文化创造以及防灾避险等功能。
8、行道树:植于道路两旁的绿阴类树木称为行道树。
9、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大和分化,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
10、发育:在生长过程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为发育。
11、实生根:通过实生繁殖的植物,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称为实生根。
12、茎源根:由植物枝蔓通过扦插、压条等繁殖方式形成的个体,其根系来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
13、根蘖根:有些园林植物能从根上发生不定芽进而形成根蘖苗,与母株分离后形成独立个体,其根系称为根蘖根。
14、垂直根:植物的根系大体沿着与土层垂直方向向下生长,这类根系叫做垂直根。
15、水平根:植物的根系沿着土壤表层几乎呈平行状态向四周横向发展,这类根系叫做水平根。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园林绿化是指利用植物,运用艺术手法,创造出美观宜人的自然景观,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人们健康、愉悦的生活场所。
园林绿化的核心是植物,因此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技术管理。
一、种植技术1、选植地点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和发展离不开合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植物喜好的土壤、光线和水分条件,避免过于恶劣或不利于生长的环境。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园林绿化的美观性和实用性,选择适合种植的场地。
2、选植品种根据景观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品种。
选植品种要注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荫蔽性、抗病虫害能力、观赏性等因素。
3、土壤处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处理,以保证土壤肥沃、通气、保水能力强。
可以通过施肥、翻耕、淋水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
4、定植在适当的时间和气候条件下,将植物移植到预定的位置。
定植前,需要在树穴内加入稳定树的基础,以确保植物稳定生长。
同时还需要注意定植后的浇水、施肥和松土等。
这些措施有利于植物更好地生长和扎根。
二、养护管理技术1、生长管理生长管理是指对园林绿化植物的日常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枝等。
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也可以促进植物正常的生长和发展。
2、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因此在植物养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防范病虫害的发生。
处理方法可以是手工清除、喷雾杀虫或使用药剂控制。
3、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植物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保持植物周围的环境整洁,防止影响植物生长的垃圾积累。
在施肥、浇水等时,要注意不要污染环境。
此外,根据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季节性养护不同季节植物的养护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春季需要多施肥,注意防止病虫害;夏季要勤于浇水和喷杀虫;秋季要及时收获果实和落叶,以免落叶烂根;冬季则需要进行整枝、修剪和加密保护等。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一、引言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乡村、工矿企业和居民社区等地方进行的植被建设和绿化美化活动。
园林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而园林绿化的核心就是植物的种植与养护。
本文将重点介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管理1. 植物种植选择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第一步是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植物品种。
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考虑到植物的成长习性、根系特点、抗逆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植物的长期生长和健康发育。
2. 秋季植物种植秋季是植物生长的适宜时期,也是园林绿化植物的最佳种植季节。
在秋季种植植物时,要注意植物的根系保护和水分管理,确保植物能够顺利生长。
3. 土壤改良在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改良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改良土壤结构,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5. 养护管理植物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三、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管理1. 浇水管理浇水是园林绿化植物养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当地气候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浇水,避免因过浇或缺水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2. 施肥管理园林绿化植物需要不同类型的养分来支持它们的生长,所以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方式,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
3. 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的伤害。
4. 修剪管理园林绿化植物要定期进行修剪管理,以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和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修剪过程中,要注意修剪的力度和方法,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5. 树木支撑在园林绿化中,一些高大树木可能需要支撑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姿态。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Planting and Maintaining Landscape Plants热带气候型:密花石斛鸡冠花、孔雀肖竹芋、凤仙花、欣赏凤梨一种墨西哥气候型:百日草、晚香玉、大丽花、球根秋海棠沙漠气候型:芦荟、仙人掌、金边龙舌兰大陆东岸气候型之温暖型:马蹄莲、美女樱、山茶、百合大陆东岸气候型之冷凉型:芍药、铁线莲、一种鸢尾大陆西岸气候型:大花剪秋萝、毛地黄三色堇地中海气候型:郁金香、羽扇豆、风信子、仙客来寒带气候型:全缘叶绿绒蒿、红花龙胆、长叶点地梅、莲绪论一、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定义与任务1、园林植物的定义: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及相关景观中的各类植物。
2、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是对园林植物的种植、养护与管理进行研究的科学。
〔园林植物的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各类灾害防治及树体保护等。
〕3、栽培养护的意义〔园林植物在城市中的功能是什么?〕1.欣赏树木是构成园林中最为重要的物质要素之一,也是景观设计的核心之一。
2.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3.提供丰富多彩的欣赏特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4.美化、保护环境:提供形体变化、质感,季节色彩等美感;分隔空间, 重组视线;一英亩森林吸收6吨CO2生成4吨O2 ;节省能源〔一棵健康的树木降温效果相当于10间房内的空调每天运转20小时。
房屋周围正确植树可以使对降温需求减少30 % 并使用于采暖的能源节约20 %。
〕城市光照:辐射强度,城市建筑,夜间光照;城市热量:热岛效应;气温约比其周围的郊区高5.增加财产价值〔房屋周围种树市值增加6-7 %,住宅楼良好的绿化使楼盘至少增值10%。
〕如何使园林植物生长良好、健壮?●种植设计要合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苗圃要提供良好的壮苗;●栽植成活率的保证;●养护管理到位。
设计是前提,栽植是根底,养护是保证。
4.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的任务任务: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根本规律的根底上,重点研究园林植物栽植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定植后树木的生长环境与功能要求,实行科学的养护与管理。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一)花卉的栽植1.露地花卉的栽植露地花卉是指栽植在室外的花卉。
栽花前首先要根据花卉的习性选择地点,或者根据空地的条件选择花卉。
如,地势较高的坡地上就栽种一些耐旱的花卉,而湖边、塘旁或地势低洼的地方,就宜种一些耐湿的植物,而多年生的木土花卉,就该种在较宽敞的场所。
一般的花卉大多喜欢阳光,只有栽在太阳光充分照射的地方才能叶茂花盛。
选好地点以后,为改善土壤的性能,使水分、空气状况良好,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必须先整地。
整地时,先翻起土壤,翻土的深度看花卉的品种可深可浅,栽宿根、球根花卉要深些,以七、八寸为宜,种一、二年生花卉可稍浅些,将翻起的土块敲碎,清除土中的石块、瓦片、残根断株及其他杂草,同时施适量的基肥。
如果土壤过于贫瘠,可以用较肥沃的壤土或培养土来替代部分瘠土。
接着,根据地形和地势,整成适当的花畦。
花畦整好以后,要选择和配置各类花卉,合理栽植尽可能做到四季有花,还要根据花卉的高矮、大小、花的颜色等做到排列有方错落有致,鲜明大方。
家庭栽花尤其要注意庭院环境和其他条件。
布置花坛、草坪,种植较多的树木花草需大的庭院。
小的场地则只宜种植小型花卉、栽培盆花,不宜种大的木本花卉。
场地整理完毕,品种选择、配置设计完成以后即可栽植花卉。
有些用种子繁殖的花卉,可以按照一定间距直播于花畦上,待发芽以后进行间苗,除掉多余的较弱的花苗。
除了直播的花卉以外,大部分花卉都要经过移栽,移栽可以扩大幼苗的间距、促进根系发达,防止徒长。
移栽起苗时应保持苗床湿润,并使一部分土壤附在根系上,起苗要小心、细致,起苗后要迅速栽植,避免大风和日光吹晒,如叶片较多时,可摘除一部分以减少水分蒸发。
移栽最好在早晚进行,气温高的季节傍晚最好。
移栽前,先在花畦挖一定植穴,其大小视花苗而定,比根部土球略大定植即可,花苗移入后,逐层填入松土,将四周压实。
栽植完毕后,用喷壶浇水,一次浇足,新根长出后再浇水。
注意防止强日光照射,可适当荫蔽。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技术是园林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如果要创造一个优美、宜人、环保的园林景观,合适的植物栽培和养护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我将就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技术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简单分享。
一、土壤调理及植物栽培1.土壤调理土壤是植物根系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合理的土壤调理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开始栽种之前,我们必须对土壤进行充分的选择、改良和翻耕,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土壤选择:根据植物根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土壤,通常选择有机质多、疏松透气、保水能力强的土壤。
土壤改良: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中性化处理等。
土壤翻耕:必要时,我们需要将土壤深翻,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土壤质量。
2.植物栽培栽种时应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选择和组合。
对于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花卉和景观树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选用一些新品种:根据园林设计师的意见选择一些新品种,使园林的特点更加鲜明,并能满足不同生长环境的需要。
选择视觉效果好的树种:可以选择一些视觉效果好的树种,比如花色艳丽的春花和秋叶。
采用组合种植技术:对于一些单一的树种,我们可以采用组合种植技术,在同一田地上种植不同的品种来实现协调美观的效果。
保持植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和修剪等,保持植物的生长状态。
二、植物养护技术一旦栽种完成,对于植物的养护就显得很重要了,常见的养护技术如下:1.浇水浇水是植物生长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需要掌握好以下几个要点:适量:愈发繁盛的植物需要相应的加强浇水量,需要视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正确时间:通常在清晨和傍晚进行浇水,以避免水分流失和蒸发。
避免积水:需要排出浇水留下的积水,以免导致根部受损。
2.施肥给植物适量添加有机质肥料可提高土壤的营养价值,增加植物的生长强度和绿度。
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适量施肥:植物的需求量不是越大越好,注意适量施肥,并根据不同植物和季节进行调整。
定期:持续施肥可以提高植物和土壤的健康状况,但是需要有一个定期的施肥计划。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总结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总结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总结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成效具有重要影响。
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环境条件和保护措施等因素。
本文将从种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进行总结。
首先,在园林植物的选择方面,应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
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适应性和生长特性,选择具有较好抗病虫害能力和耐寒性的品种。
此外,还要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树形特点,以保障园林植物在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
其次,在土壤管理方面,要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应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要合理水分管理,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土壤的酸碱度,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应适当调整,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再次,在水肥管理方面,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肥料应分为底肥、追肥和叶面肥。
底肥适合在植物栽种前施用,追肥适合在生长季节进行补充,叶面肥适合在生长旺盛时期进行喷施。
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导致土壤肥力过高和污染环境。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进行及时监测和识别。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法。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和合理的喷洒时间,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措施。
只有科学合理地栽培和养护园林植物,才能保证园林景观的美观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二生产计划的制定任务描述园林苗圃生产计划的制定决定苗圃的发展方向和成败,计划主要包括苗圃品种的选择、生产实施计划和管理计划等。
通过任务的完成,能制定正确的生产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生产。
任务分析本次工作任务是生产计划的制定,由于绿化市场的不定型,园林苗木生长的周期性不同,制定有利于苗圃发展的生产计划至关重要。
并且苗木生产的季节性较强,应仔细观察不同的苗木的长势,并总结其技术要点。
本任务重难点是绿化苗木的选择,重点育苗生产计划和养护计划的制定。
为了完成此项任务,必须小组人员通力合作,搜集材料,制定年度生产计划、育苗技术设计和组织实施计划,要熟悉苗圃生产经营的行业标准,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任务目标1.能根据绿化市场的需求、苗木的生长习性、苗圃的规模及圃地的立地条件确定苗木的品种。
2.能结合季节、劳动力的内外分配情况制定生产实施计划。
3.能根据根据苗圃规划、产品结构制定苗木繁殖实施计划;能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及圃地的立地条件制定苗木管理实施计划。
4.能仔细查找资料,并能与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此项任务。
材料与工具植物材料:能够用于园林绿化的苗木。
图书资料:生产计划的各类图书、文献。
安全须知注意出行安全。
工作流程一、生产品种的确定园林苗圃建设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生产过程中苗木生产品种的确定。
原则上应以市场适销的品种为主,兼顾苗木的生长习性、苗圃的规模及圃地的立地条件等。
1.依据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苗木的品种苗木品种的选择是苗圃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要有针对性的投入一定精力进行市场调查。
要了解市场各个品种的容量,目前已繁育的数量。
要掌握本地区园林苗木品种的规划,要了解绿化设计、绿化行业用户、本地居民都欣赏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开发、引进新优苗木品种,更新原有的苗木品种结构,丰富本地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提升绿化质量,掌握优新品种生产的主动权。
再根据市场应用情况确定繁育的种类。
树立你无我有、你少我多、你多我精的经营方针。
不可为了简单,把生产繁育品种的重点放在附近某个基地大量繁育的品种上。
否则在有限的市场内,竞争激烈,利润降低。
但新品种的引进要慎重。
要经过引种试验。
要严格遵循引种原则,引进的品种要保证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且移栽的成本较低、移植的成活率较高。
新品种引进的数量也要适量。
因为从新品种的出现到绿化建设市场(应用市场)的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过量的引进容易造成过大的成本积压。
最好不要超过苗圃容量的10%。
2.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确定生产苗木的品种苗木的生长习性是苗木生长过程中外观表现及内在生理反应,包括苗木的生物学特性、移植过程中成活的难易程度、苗木的抗性表现等。
一般情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苗木品种的种类。
⑴依据常绿、落叶品种,乔、灌品种的搭配比例从苗圃总体规划上看,保持1/3常绿品种、2/3落叶品种比较合理,常绿、落叶类中分别保持1/3灌木品种、2/3乔木品种比较合适。
通常情况下,常绿品种的生长周期要大于落叶品种的生长周期,乔木品种的生长周期大于灌木品种的生长周期。
常绿、落叶品种的比例是根据市场需求量而定的,乔木、灌木的比例是根据苗木的经营周期而定的。
苗圃的发展主要在于乔木类大苗的培育,但相对占地面积较大,在圃时间较长,资金周转较慢,为使苗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就应适当培育一定量的灌木品种。
在保证苗圃正常发展的前提下,能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使苗圃进入正常的经营状态。
这样即兼顾品种的社会需求,又形成苗木生长周期长、短结合的态势,形成良好的苗圃发展总格局。
⑵根据苗木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的快慢由苗木的生长周期决定。
苗木从一年生幼苗到成苗出圃的生长时间为苗木在苗圃的生长周期。
在常绿、落叶(针、阔叶)品种的搭配比例确定的前提下,要根据生长速度选择具体的品种。
一般情况下,针叶品种类(表8-7),生长周期特长的品种控制在5%~10%左右,生长周期长的品种可控制在40%~60%左右,生长周期短的品种(如柏类)可控制在30%~50%;这样的品种比例搭配比较适合近期的经营及远期的发展。
表8-7 针叶树木按生长速度分类生长周期品种生长周期特长(生长速度极慢)(30年左右)东北红豆杉、青杄云杉生长周期长(生长较慢)(20年左右)红松、油松、雪松、南方红豆杉、冷杉、油杉、罗汉松、五针松水杉落羽杉中山杉等生长周期短生长较快,(10年左右)侧柏、圆柏、龙柏、铺地柏落叶乔木的品种搭配相对比较复杂(表8-8)。
可根据落叶乔木的生长周期(生长速度)分为生长周期长(长速慢)、生长周期次长(长速较慢)、生长周期中等(中速)、生长周期较短(长速较快)、生长周期短(长速快)等五类:表8-8 阔叶树木按生长速度分类生长周期品种生长周期长(长速慢)银杏小叶朴文冠果小叶白蜡暴马丁香(乔木)拧筋槭、红枫、楠木羽毛枫生长周期次长(长速较慢)皂角元宝槭色木槭九角枫紫叶稠李树锦鸡桃叶卫矛紫椴糠椴水榆花楸欧亚花楸黄栌灯台树龙爪槐、桂花国槐紫穗槐生长周期中等(中速)山杏辽梅杏京桃山定子光辉海棠王族海棠红肉苹果稠李山桃稠李、樱花、枫香、无患子、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马褂木、石榴、枣树木莲紫薇紫荆生长周期较短(长速较快)山樱枫杨白蜡水曲柳怀槐、刺槐黄檗白桦栾树国槐垂榆金叶垂榆桑龙爪桑臭椿千头椿梓树黄金树赤杨、杜英、樟树、女贞、合欢、金合欢茶花、茶梅、青枫生长周期短(长速快)银中杨新疆杨垂柳旱柳金丝垂柳火炬树白榆金叶榆糖槭英桐法桐龟甲冬青红叶石南花叶络石海桐这五类品种在苗圃建设中要进行合理的分配。
一般情况下,从市场经济学角度考虑,植物生长速度加快,竞争强度加强,利润空间降低;从经营角度考虑,植物生长速度加快,经营时间缩短,见效的速度加快。
所以苗木品种的配置要兼顾苗圃苗木利润的大小和盈利快慢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按生长速度从慢到快按10%、20%、30%、25%、15%的搭配比例为较为合适。
但苗圃管理是动态的,确定的比例是从苗圃整体布局考虑的,会受到苗圃的规模、苗圃的专业性、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苗圃的生产经营者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
⑶根据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和市场的认知程度园林苗圃的苗木最终要进入绿化市场,即被园林绿化工程所应用。
施工过程中苗木移栽成活的难易程度,施工后苗木生长状况的优、劣等都决定市场的认知程度。
如最近几年应用的元宝槭、油松、金叶榆等因移栽的成活率高,成活后的长势很好,而倍受设计者、施工者的青睐,苗圃的生产经营者选择品种时要考虑这样的因素。
生物学特性的另一考虑因素是各类苗木的观赏价值。
不同的品种,其观赏特点不同。
如白桦、华山松的树干;金丝垂柳、金枝龙爪柳、红瑞木、芽黄红瑞木、偃伏棶木的冬态枝条;辽梅杏、山杏、京桃、光辉海棠、红肉苹果、暴马丁香、红花刺槐的花;桃叶卫矛、山楂、水荀子的果;俄罗斯红叶李、王族海棠、金叶榆、金叶垂榆、复叶槭(纯金)、金叶国槐的彩叶;龙爪槐、垂榆、金叶垂榆等都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
可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总体布局的实际选择生产的苗木品种,在苗圃中合理分配。
⑷近缘树种要根据树木的形态特征择优选择在树木种类基本确定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近缘种不同树种间形态特征的差异。
如杉属苗木有臭冷杉、杉松冷杉、白杄云杉、青杄云杉、红皮云杉等,由于圃地面积的限制,育苗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生长速度、移栽成活率等主要生物学指标相近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形态特征优良的品种。
臭冷杉与杉松冷杉相比、白杄云杉和红皮云杉相比(注:青杄云杉长势过慢不做比较)无论外观形态、枝条密实效果、干皮光滑程度等前者都有很大优势。
我们要选择优势的树种进行繁育。
⑸要选择抗性强的品种①选择抗寒品种。
苗圃苗木一定要能够承受当地寒冷气候的冻害,尤其是北方苗圃。
如在沈阳地区的海棠类品种光辉海棠、王族海棠、红肉苹果等是经过多年抗寒试验已经成功的品种。
如没有确切试验根据,绝不能盲目引进,以免造成损失。
对于属于地理纬度分布范围内的外来品种,也要经过引种试验,方可大面积栽植。
金枝槐、紫叶李、紫叶矮樱、法桐、英桐、西安桧柏、西府海棠、木槿、紫荆、紫薇、白玉兰、二乔玉兰、厚朴、朝鲜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复叶槭、金叶女贞、金叶莸、棣棠等品种,在没有确切的抗寒试验和严密的防寒措施下,东北地区的苗圃要慎重选择。
②选择抗旱品种。
元宝槭、假色槭、拧筋槭、水曲柳、新疆杨、水冬瓜赤杨、柞树、黄檗等抗旱能力较强,对于干旱地区可优先选择。
③选择抗病虫害(回避危险性虫害)品种。
抗病虫强的品种在必要的化学药物防治下,基本可以控制危险性的病虫害。
杨属苗木的病虫害较为普遍,病害以杨水泡溃疡、杨烂皮病为主;虫害以杨干象、白杨透翅蛾为主。
一旦发生,较难防治。
如果当地其他苗圃或周围环境这几种病虫害较重,要选择抗病虫强的品种如银中杨。
所以在苗圃苗木品种的选择时一定要进行周边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如果周边环境有苗圃所要选择的树种,要注意有无危险性虫害,尤其是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危险性可由每年的繁殖代数确定。
每年繁殖的代数越多危险性越大,一年繁殖2代以上的为特危险虫害、一年繁殖1代的为危险虫害、二年以上繁殖1代的为较危险虫害,如果周边存在每年繁殖1代以上的蛀干害虫及寄主,该寄主苗木最好不要作为此苗圃生产经营的品种。
臭椿沟眶象多的地区不要选择臭椿和千头椿;光肩星天牛多的地区不要选择糖槭、复叶槭;日本松干蚧多的地区不要选择油松、赤松、美人松;白蜡窄吉丁多的地区不要选择白蜡、小叶白蜡、水曲柳、花曲柳等。
④选择抗污染、抗盐碱品种。
在污染地区、盐碱地区(如沿海地区)建设园林苗圃,更要注意选择苗木品种。
抗盐碱植物有杨柳科大部分品种、柽柳、榆科榆属大部品种、桑、臭椿、刺槐、紫穗槐、油松、侧柏、皂角、国槐、白蜡、合欢、山杏、山楂、山里红、枣等。
在选择品种时可参考近缘种相似的理论进行驯化。
如山皂角的抗污染能力较强,通常认为皂荚属苗木具备抗污染驯化的基础。
同时要注意最好不在污染、盐碱地选择慢生树种栽植。
3.根据苗圃的土质选择合适的品种苗木生产的最终目的要应用于园林绿地。
苗木品种不同、苗木移植季节不同,移植的方式不同。
常绿苗木要带土坨移植;落叶乔、灌木生长季节移植也要带土坨进行。
所以苗圃的土质情况决定苗木品种的选择。
常绿树种(针叶)必须生长在土质黏重等级为壤土以上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移植,落叶乔木必须生长在土质粘重等级为砂壤土以上的才能保证带冠移植和生长季移植,砂土或少量砂壤土的苗圃只能培育春季裸根移植的落叶乔木、花灌木、常绿(针叶)树种的小苗或营养钵苗。
4.根据苗圃的规划确定生产苗木品种的数量苗圃生产品种的数量要结合苗圃的规划进行,否则就会出现生产的无计划性和生产过程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苗木生产品种的数量可由生产地块的多少初步确定(注:个别地块,为了增加品种也可将少量已规划好的单个地块一分为二,但最好不要超过所规划地块总数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