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合并霉菌性食管炎49例临床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基于幽门螺杆菌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1 疗 效 标 准 . 3
幽 门螺 杆 菌 与反 流性 食 管炎 的关 系 仍 不 十分 清楚 。 门 幽
螺 杆 菌在 上 消化 道 主要定 植 在 胃黏 膜上 皮 表 面 . 贲 门部定 在
性改 变[。 4 1
般 资 料 情 况 对 比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有 可 差 P 00 ) 具
比性 。
12治 疗 方 法 .
两组 4周 内禁 服其 他制 酸 剂 及影 响 胃肠 道 功能 的药 物 。
治疗 组 给 予泮 托 拉 唑 1 g1 d 口服 ; 沙 比利 1 g2 0m , 次/, 莫 0m , 次/ , 前 半 小 时 口服 ; 照 组 给 予 奥 美 拉 唑 2 , d餐 对 0mg 1次/ , d
。
【 中图分类号】 9 5 R 7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4 a - 6 - 2 6 4 4 2 (0 0 ()0 1 0 1
大 量 研 究 基 本 确 认 幽 门 螺 杆 菌 ( eio atrp l i H l b ce yo , c r Hp 与 上 消 化 道 疾 病 之 间 的 密切 关 系 , 流 性 食 管 炎 ( e ) 反 R. l sp a is R 是 f x eoh gt , E) 上 消 化 道 疾 病 谱 中 的 一 类 【。2 0 u i ” 09
2 1 年 4月第 1 卷第 1 期 01 8 0
药物与临床
不 同方法治疗基于 幽 门螺杆菌 的反流性 食管 炎的 临床疗 效对 比
石 生 宝
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9 3
8 1
担忧
孤独
3 1
2 3
9 6
7 l
需 解 术 复 程 要7 手 恢 过
2 9
9 0 9 6
我们 根据择 期手 术病 人的心 理反 应及心 理需要 , 采取 相应的 护理 措施, 收到 了预 期的效 果 。笔者 认 为 , 理人 员充分 了解择 期病 人的 护 心态, 有针 对性地 实施整体护理 , 对病 人的身心恢 复 , 术质量的提 高 , 手 有 不可 低 估 的 作 用 。
个印 象非 常重要 。首 先 要热 情接 待 , 用尊 称 , 要 主动 作 自我 介绍 及 友 好交谈 , 细介绍 周 围环 境与规 章制 度 , 详 给病 人创造安 静的 环境 , 空 气要新 鲜 , 温度要适 宜 , 湿 床铺 要舒适 , 病人尽快 地适应新 的环境 , 使 减 轻 或消 除病 人的 紧 张心 理 与 陌生 感 。
作者 单位 : 江苏省泰 州 市第一人 民医 院 2 5 0 230
需 解 刀 技 水平 3 要7 主 师 术 1
霉 菌性食 管 炎 临床分 析
陈பைடு நூலகம்宏
【 中图 分 类号 】 R5 1 7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编 号】 1 0 — 4 4 2 1 ) 7 0 9 2 4 7 8 ( 0 0 0 — 1 —0 0 4 1 3 诊断标 准 . 参 照反流性 食管炎诊 断及 治疗方 案 ( 试行 )1内镜下 分为三 级 : I, 1 I 级: 呈点状渗 出、 白斑 、粘膜 条状 发红 、糜 烂 , 无融 合 ; 级 : Ⅱ 条状发红 糜烂 、白斑融合 成片 , 但未 达全 周 ; Ⅲ级 : 病变 广泛发 红 、糜 烂 、白斑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研究

门诊及病 房收治确诊的 R E病 例 , 符合人 选条件 且资 料完 整
者3 2 4例 。其 中 H P检测 阳性并 接受 H P根 治者 1 1 6例 ( 占 3 5 . 8% ) , 设 为观 察组 。其 中 , 男7 6例 , 女4 0例 , 年龄 2 l 一 8 4岁 , 平 均( 4 6 . 0 7±1 4 . 2 2 ) 岁。H P阴性 患者 2 0 8例 , 设为对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 分析 H P根治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 电子 胃镜食管黏膜恢 复程度。结果 : ① 治疗后两 组病例 临床症状 均有明显改善 , 同组相 比差异特别显著( P均 < 0 . 叭) ; 组间 比较无显著统计 学差异 ( P> 0 . 0 5 ) 。② 电子 胃镜检查 : 治疗前 观察组 Ⅱ 级、 Ⅲ级食
照组 , 其中, 男1 4 1 例, 女6 7例 ; 年龄 2 0—8 6岁 , 平均 ( 4 5 . 5 8
士1 4 . 0 4 ) 岁。两组 病例人选前均排除 上消化道 肿瘤 、 消化性 溃疡 、 食管裂 孔疝 、 术后 胃食 管反流 症及近期 服用 N S A I D和
据统计学处 理 , 构成 比采用百分率 , 组间 比较采用 x 检验 , P
未完全形 成共 识。本文 旨在探讨根治 H P对反流性食管炎病 情转 归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2 0 0 8年 1月 一2 0 1 2年 l 2月 我院消 化 内科
3 0 mi n口服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胶囊
1 . 0 g , 2次/ d ; 克拉霉 素分散 片0 . 5 g , 2次/ d , 口服 , 行 H P根 治 治疗 , 疗程为 8周 。停药 4周后 ( 在治疗第 1 2周 ) 复诊 , 追踪 临床症状改 善情 况 , 并 复查 电子 胃镜 , 观察 食管 黏膜病 变愈 合程度 。 1 . 3 统计学 处理 采用 S P S S 1 3 . 0医学 统计 学软 件进 行数
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

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应用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积分(1.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幽门螺杆菌;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145-01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指的是患者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引起胃酸、胆汁、胰酶等腐蚀性液体返流,并伤及消化道黏膜而造成炎症、糜烂、溃疡及纤维化等病症[1]。
临床上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案有多种,其疗效也不同,且还存在复发风险。
我院在Hp(幽门螺杆菌)感染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中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结果满意,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经内镜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存在烧心、反酸、吞咽困难、胸骨后痛等症状,且持续6个月以上病程。
入组前1个月未接受胃肠促动力药物、抑酸类药物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药物过敏者、合并胃肠恶性肿瘤者、合并心肌炎及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55例,女性145例;年龄25~73岁,平均(40.8±0.2)岁。
观察组:男性160例,女性140例;年龄26~78岁,平均(40.9±0.6)岁。
真菌性食道炎82例临床分析

真菌性食道炎82例临床分析 贵州省六盘水医疗集团(六盘水553001) 付文建 中图分类号:R76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44X(2007)0620507201 近年来,真菌性食道炎的发病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真菌食道炎的临床特点,我们总结了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的胃镜检查11434例,共检出真菌性食道炎82例,经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2例病人中,男50例,女5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0岁,平均56.6岁。
1.2 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其中胸骨后不适47例,胸骨后疼痛12例,纳差36例,恶心、呕吐11例,吞咽不畅7例,上腹不适54例,上腹疼痛27例,进行性消瘦1例。
1.3 发病诱因 抗生素使用不当57例,糖尿病17例,各种癌症6例,糖皮质激素2例,原因不明2例。
1.4 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后刷片,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者确诊。
2 结 果病变位于食道下段15例,中下段食道62例,全程食道7例。
内镜下表现:内镜下可见少数或多个隆起白斑;或呈豆腐渣样斑片状、条状白斑,冲刷后其下有糜烂;或全程食道黄白苔,无法冲刷,致食道狭窄。
3 讨 论真菌是常存于人体皮肤、黏膜的条件致病菌,是否造成感染与其侵袭和机体防御力有关,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状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慢性衰竭、糖尿病及一些内分泌疾病、肿瘤等均可增加机体对真菌的易感性,致真菌过度生长并侵犯食管等引起感染。
本组资料的病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表现,但以胸骨后不适、胸骨后疼痛、纳差、吞咽不畅为主要表现,与真菌损伤食道黏膜,引起炎症有关,1例病人表现进行性消瘦,可能与重度真菌性食道炎致食道狭窄,不能进食有关。
本组资料中,接受抗生素治疗57例,各种癌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6例,糖皮质激素例,由此可见,抗生素滥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为真菌性食道炎的主要发病诱因,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医源因素,因此,临床上对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慎用激素治疗,避免真菌性食道炎等二重感染的发生。
霉菌性食管炎243例临床分析

( P < O . 0 5) ,两组治疗后 V A S 评分均优 于治疗前 ( P < O . 0 5 o
3 讨论
( 2 ) 本 组治疗遵循 “ 治病求本 ” 原则 , 但不拘泥 “ 以痛为腧 ” ,
疗效较好 ,说明经络 的客观存在 ,也 进一步证实 了中医理论 的完整 性、独立性及科学性 。( 3) 针 灸疗 效确切 ,早期介入
体类消炎药物 ,合理使用抑酸药物及化疗药物是 防治 的关键 。
【 关键词 】 霉菌; 食管炎; 内镜检查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 4 9 8 5 . 2 0 1 3 . 0 5 . 0 8 5
霉菌性食管炎是指食 管黏膜被霉菌感染后所产生 的伪膜 性 炎症 ,主要 由白色念珠菌 引起 【 1 】 。随着人 口老年化 、恶性
伴随恶性 肿瘤 、糖尿病 、艾 滋病 、肝硬化 等疾患 ,激素 、免 疫抑制剂 、化 疗药物等药 物的使用 ,或 广谱 抗生素 的应用 ,霉菌性食 管炎的发 病 明显增 加。不少霉 菌性食管炎合 并有非 甾体 类消炎药 的使用 ( 1 6 例) 、抗 幽 门螺杆 菌治疗 ( 4 1 例) 、反流性食管 炎 ( 3 1 例) 。按 K o d s i 分
上腹部不适 6 2例 ,上 腹 部 疼痛 5 7例 ,乏 力 1 9 7例 ,纳 差
1 . 1 一 般 资料
本文 2 4 3 例 患者 中,男 1 7 5 例 ,女 6 8 例;
湖南 永 卅 l 4 2 5 0 0 0
1 4 2 例, 发热 8 例, 无 明显 消化道 症状 3 1 例。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 第1 0 卷第5 期( 总 第2 5 1 期) 2 0 1 3 年2 月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食道炎48例_白胜利

2 辅助检查 ①消化道钡餐 3 例 。 主要表现为 :食管运动紊
乱 , 黏膜弥漫性不规则并毛糙 。 ②胃镜 45例 。 分级 依据 kodsi氏标准[ 1] :1级 (表现为食管黏膜少数隆
起不易剥脱白斑 , 直径小于 2 cm伴有充血 , 无水肿 或溃疡 )19例 ;2级 (表现为食管黏膜多个隆起呈豆 腐渣样白色物附着 , 直径大于 2 cm伴有充血 , 无水 肿或溃疡 )15例 ;3级 (表现为食管黏膜融合的线状 或结节样隆起斑块 , 如多发豆腐渣样白色物附着 , 伴 有充血和溃疡 )11 例 ;4级 (即 3 级表现 加黏膜易 脆 , 有时伴管腔狭窄 )3例 。 ③微生物学 。所有病例 均做食管黏膜刷检 , 提示有真菌丝或孢子 。 每位病
本组 48病例中 , 慢性咽炎 6例 , 病史有 6年 ;慢 性支气管炎 8例 , 病史 10年以上 ;消化性溃疡 6例 , 病史有 3年左右 , 均有不规则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 致 使机体菌群紊乱 , 诱发霉菌感染 。在本组 48例患者 中 , 有 37例 HP阳性 ,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抗 HP治疗 与霉菌性 食管炎 是否相 关 , 但目 前尚 未见有 关报 道 [ 2] 。有报道 , 食道癌与霉菌感染常相互作用合并 存在 , 可能与霉菌侵犯食道后 , 局部炎症刺激上皮增 生 , 对各种致癌物易感性增高 , 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体会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体会发表时间:2018-07-05T11:28:13.0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作者:李冬钦[导读] 探讨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的效果。
李冬钦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鱼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37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9)和B组(n=39),A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B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
结果:A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Ⅰ级黏膜愈合率及治疗1年后疾病复发率与B组患者相比,B组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X2分别为2.1977、4.5231、4.3034,P分别为0.0310、0.0334、0.0380均<0.05)。
结论: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而言,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的远期效果较差,不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黏膜愈合程度,导致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较高。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治;反流性食管炎;影响体会本文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诊的7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选取78例参与此次研究,将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9)和B组(n=39)。
A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67±3.42)岁,男女比为19:20;B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99±3.84)岁,男女比为20:19。
通过对7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基本信息实施t/X2检验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3.0),得出B组与A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基本信息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类号 】 7 1 l R 1. 3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0 2 O 一 2 8 O 17 — 532 1 ) l07 一 l
1 统计学方法 . 5
2 结果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 妊娠期的发病者也不少 见, 对妊娠结局及胎儿、 婴儿均有影响。 以往常规疗法常将甲硝唑片2 g 阴道放置, 但此法已不可避免地导致耐药性强的阴遭毛滴虫出现 , 顽固 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逐渐增加。 我院采用甲硝唑片2一次顿服, g 取得 良好 效果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选择2 1 1 21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妊娠期滴虫 . D哞 月一 0O O 性阴道炎患者4例, 6 年龄2 - 0 平均2 . , 14  ̄, 86 妊娠1— 4 临床以阴道 岁 2 3周。 稀薄 白色泡沫状分泌物较多为主要特点, 大多数病例均有严重的外阴瘙 痒、 烧灼感, 甚至出现阴道疼痛及刺激感。 检查: 外阴湿润有抓痕'J /阴唇多 、 有水肿 , 阴道黏膜充血明显 , 且后穹窿有多量 白带, 呈灰黄色 、 白色稀薄 黄 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 呈泡沫状 。 阴道侧壁取分泌物涂片做生理盐水 悬滴法镜检见滴虫。 无严重心、 肾、 肝、 造血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无 严 重全身感 染 患者 。 甲硝唑 类药物 过敏史 者 。 其 随机 分为 观察 组和 无 将 对照组各2例 , 3 两组患者在年龄、 病史、 瘸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 差异(> . )具有可 比性。 P oo , 5 1 给药方法 治疗组采用 甲硝唑片2一次顿服 ; . 2 g 对照组采用 甲硝唑片 20 - 日一次阴道放置 , 0mg 共用5 7 。 — d所有患者白. 勺 f 生伴侣均同时口服甲硝 唑片进行治疗 ,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1 观 察项 目 两 组服 药前后 的肝 肾功 ; . 3 白带 片 , 药期间患 者 每 日的症 服
状体 征及 不 良反应 。
采用 x2 检验。
2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 治疗组白带异常乡h . 阴瘙痒等症状&2  ̄ - d 好转 ,d 5 基本痊愈。 对照组上述症状在3 天后开始好转,d 7后见痊愈。 22 两组 疗效 比较 结果 见 表 1 .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中均有两例患者出现恶心、 . 呕吐较轻微的现象, 无需特殊处理 , 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患有严重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往往会出现坐卧不宁、 非常痛苦的情形, 并出现精神紧张, 甚至恐惧 理, 严重者可导致流产、 早产、 羊膜炎、 胎膜早 破、 胎儿窘迫; 产时易导致产道裂伤 、 出血, 产后切 口愈合不 良且多因素地 增 加剖 宫产 率 。 此外 , 时可导 致新生 儿多部位 感染 ・因此 , 分娩 I 。 妊娠期 生 殖道感染的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是围产保健, 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环节。 甲 硝唑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药, 对妊娠期滴虫感染者的推荐治疗方法 为甲 硝唑2 一次顿月 。 硝唑属于妊娠期B g 因甲 类药, 虽然目前尚无确切证 据证实其对胎儿有致畸或致突变作用, 但国内药物学仍将其作为妊娠期的 禁用 药物 , 大多数 临床 医生用药 谨慎 , 故 较少有孕 妇使用情 况的研究 。 临 在 床中, 我院有针列性她 采用甲硝唑2 次顿服的方祛 治疗孕妇滴虫性阴道 旷 炎, 并无胎儿畸形的情况发生。 同时还可减少细菌耐药性, 增加服药的依从 性, 经实践, 无明显不 良反应发生 , 值得在临床推广。
【 摘要 】 目的: 探讨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 的有效方法。 方法: 6 将4例妊娠期滴虫性 阴道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 同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例患者给予甲硝唑2 , 3 g 一次顿服; 对照组2 伊患者采用 甲硝唑 2 0 g 一日一次阴道放置 , 31 ) 0r , a 共用5 7 。 - d 监测患者外阴症状及 外阴分泌物的病原体 检查。 结果 :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 .5 2 /2 )观察 组为8 .1%(9/2)两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5; 56 %(2 3, 2 6 1 3, P 00)结论 : 甲硝唑2 一次顿服较20 g 日 g 0m 一 次 阴道 放 置使 用 方 便 、 从性 好 , 明 显 不 良反 应 , 得 在 临 床推 广 。 依 无 值
参 考文 献
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 : 、 . 4 症状 体征完全消失 , 滴虫检查阴性 ; 显效: 症 状、 体征明显减轻 , 滴虫阴性; 有效: 症状, 体征减轻, 滴虫阴性, 无效: 症状、 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滴虫检查阳性。
[ 黄醒华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 】 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2 0 , J 0 1l ] 2
28 7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Se dcl n s h dc e 02 ekMei dA kT e aA Mein 2 1 年第 1 i 0卷 第 1 期
甲硝 唑顿服治疗妊娠 期滴虫性 阴道炎 的疗效观察
汤 海 霞
( 西宁市妇幼 保健 中心 青海 西宁 800 ) 1 0 0
【 摘要 】 目的 : 探讨幽门螺杆菌 H] oatrplr, ( ei bce yoi简称H ) c p 阳性患者抗H 药物治疗后合并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检查和临床特点。 p 方法:
(775 7 6 1)0— 0
【 华邵方 滴虫性阴道炎的研究进展 . 2 】 国外医学 J 06 53)6— 6 . [ 20 ,(330 33 ]
表 1 两 组疗效 比较
抗 幽 门螺杆 菌治疗后 合并霉菌性食管炎 4 9例临床分析
陈春芹
( 江苏泗 阳县张家圩镇医 院 江苏 泗阳 2 30 ) 2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