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热器优缺点

合集下载

碳纤维电采暖

碳纤维电采暖

碳纤维电采暖在现代家庭采暖系统中,碳纤维电采暖技术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选择。

碳纤维电采暖系统采用先进的碳纤维加热元件,利用电能将热量转化为辐射热,从而实现室内加热和温暖。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碳纤维电采暖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在家庭采暖系统中的应用。

一、碳纤维电采暖的工作原理碳纤维电采暖技术利用了碳纤维材料的特性,将其作为加热元件。

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低热导率,因此在通电后可以迅速产生热量。

当电能通过碳纤维加热元件时,碳纤维表面温度升高,释放出的热量转化为辐射热,辐射到室内空间中。

这种辐射热可以迅速温暖室内空气和物体,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二、碳纤维电采暖的优势1. 高效节能:碳纤维电采暖系统采用碳纤维加热元件,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8%,远高于传统的采暖方式。

此外,由于碳纤维自身具有低热导率,减少了能量损耗,使得整个采暖系统更加高效节能。

2. 迅速加热:由于碳纤维加热元件能够迅速产生热量并转化为辐射热,碳纤维电采暖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加热,不需要预热时间。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快速享受到舒适温暖的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 健康环保:碳纤维电采暖系统不产生任何气体、废水和颗粒物的污染物,不仅对室内环境无害,也对室外环境和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碳纤维加热元件不会产生干扰性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4. 安全可靠:碳纤维电采暖系统采用全封闭式加热元件,具有防水、防爆、耐高温等安全性能,能够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

此外,碳纤维材料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三、碳纤维电采暖在家庭采暖系统中的应用碳纤维电采暖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采暖系统中,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节能的室内环境。

1. 供暖系统:碳纤维电采暖系统可以作为主要的供暖设备,提供整个室内空间的加热。

其高效节能的特性使用户能够在冬季保持温暖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采暖费用。

2. 地暖系统:碳纤维电采暖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地暖系统中。

通过将碳纤维加热元件嵌入地板材料中,可以实现整个室内地面的均匀加热。

小太阳 新型碳晶盘发热体和碳纤维管

小太阳 新型碳晶盘发热体和碳纤维管

小太阳的新型碳晶盘发热体和碳纤维管是两种常见的取暖器加热元件,它们各有优劣。

碳晶盘通常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能够快速加热空间,而且价格相对较低。

然而,由于碳晶盘的加热温度较高,它可能导致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影响人体呼吸。

因此,使用碳晶盘的取暖器时应注意保证适当的通风。

相比之下,碳纤维管具有较低的加热效率,但加热温度较低,不会对空气中氧气浓度造成影响。

因此,使用碳纤维管的取暖器相对较安全。

但碳纤维管价格相对较高,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

总的来说,选择哪种加热元件取决于个人喜好和使用需求。

卤素管、石英管、碳纤维哪种好?

卤素管、石英管、碳纤维哪种好?

卤素管、石英管、碳纤维哪种好?一、石英电热管不是密封的,特点:发热速度适中,亮度适中,寿命长。

最便宜、最亮二、卤素管是密封的加热管是石英管的一种,它以石英玻璃管为外壳,里面的发热丝是钨丝,充有惰性保护气体。

稍微贵、最暗国家标准:卤素加热管完全符合GB/T2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和GB4706.1-19921家用和类似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1、电气性、电热功率稳定,升温快,但是亮度太大,寿命短。

2、热效率高、加热不氧化、使用寿命≥3000小时以上,安全可靠。

3、工作时发出的光以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为主,84%以上集中在0.75um~3.5um区域。

三、碳纤维发热管是密封的发热管,发热速度适中,基本上不发光,寿命长。

最贵、稍微亮、远红外比较强。

国家标准:碳纤维电热管符合GB/T2423.3-1993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实验方法及GB4706.1-1992家用和类似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1.技术参数:远红外辐射转化率:≥70%、远红外(法向)发射率:≥86%、电热转化效率:≥95%、工作温度:≤900℃、电气绝缘强度:1500V/1min无异常、泄漏电流:≤0.05mA。

2.产品具有以下性能特点:1、电气性能稳定以碳纤维作为发热体,在启动关闭时,会一直保持额定工作功率,不会产生瞬间最大功率;2、节能性强升温迅速,电热转换效率高发热均匀,热滞后小,升温速度快,且碳纤维的热转换效率可达98%;3、使用寿命长≥6000 小时,在频繁启动、关闭和长期连续工作中,发热体无氧化和击穿现象,发热光色均匀、管壁内外清洁。

4、保健功能强碳纤维作为发热体,它所发射的2.3-14微米的远红外线几乎全部被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所吸收,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共振,形成热效应。

促进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上升,使人产生由内至外的热量。

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首先三种形式耗电差不多其次产品用途:1、应用于烘干干燥机械设备、印花烘干设备、食品烘干机械、烘干通道、塑料行业、玻璃行业、太阳能光伏行业等。

加热棒款与碳纤维款对比

加热棒款与碳纤维款对比

加热棒款与碳纤维款对比
加热棒款与碳纤维款优势对比
1.加热管
此发热模式的原理是一根安装在毛巾架内部的加热管加热液体,通过液体热量的自然流动性,带动毛巾架整体发热。

优点是功率一般比较大,有一定的室内保温的作用。

但是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售后问题多。

而且由于内部存在液体,存在漏液隐患,造成热液外喷。

热惯性大,启动速度慢,毛巾架存在上下温差,能耗大,热效率低。

一般适合北方地区采暖使用。

表面温度不可调节,出厂设置好就固定了,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控制其启闭。

2.碳纤维
采用双股碳纤维为发热体的技术,寿命长,也是属于一种干式发热技术,内部无液体。

规避了合金发热丝功率太小的缺点,可以得到跟加热管相同的散热量,烘干效果很好,可以达到室内保温作用。

发热均匀,升温速度快,热效果比较加热管提高30%,所以同样功率的碳纤维发热的散热量要远高于加热管的散热量。

碳纤维发热可以采用数控控制方案,使得毛巾架热度可以精确调温,内置温度传感器,四季无温差,性能稳定,缺点是组装工艺复杂,成本相对于加热管高。

关于两者具体发热效果差距可以进项现场对比测验,发热速度和均匀性均有明显差距,或者参考我司发热对比实验视频相关内容。

碳纤维电热原理

碳纤维电热原理

碳纤维电热原理
碳纤维电热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导电和加热性能的新型材料。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碳纤维导电性能良好,能够将电流迅速传导到整个材料的特性。

当电流通过碳纤维材料时,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导致碳纤维表面温度升高。

在电热系统中,碳纤维电热材料通常被加工成薄片、线或布料的形式。

这样的形态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电热材料形状和尺寸的需求。

碳纤维电热材料的加热效果与其电阻率有关。

通常情况下,当电阻率较低时,电热效果就会更好。

此外,电热材料的加热速度也与电流大小相关。

较大的电流能够加快材料的加热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碳纤维过热损坏。

在使用碳纤维电热材料时,我们需要通过外部的电源将电流传送到碳纤维材料上。

电流的大小和时间可以通过控制电源的电压和工作时间来调节。

通常情况下,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材料的加热速度就越快。

碳纤维电热材料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座椅加热装置、地板加热系统以及医疗用品等。

其优点包括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能耗低等。

总体来说,碳纤维电热材料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对物体的加热。

通过控制电源的电压和工作时间,可以调节加热速
度和温度。

碳纤维电热材料的特点使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发热线

碳纤维发热线

碳纤维发热线在绿色能源领域 的应用前景
• 碳纤维发热线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太阳能、风能、地 热等
• 太阳能:碳纤维发热线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实现太阳能利用 • 风能:碳纤维发热线可用于风力发电设备,实现风能利用 • 地热:碳纤维发热线可用于地热供暖设备,实现地热利用 • 碳纤维发热线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少环境污染
碳纤维发热线的设计方法包括线密度、电阻、温度控制等
• 线密度:根据加热需求,选择合适的线密度,实现均匀加热 • 电阻:根据加热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实现稳定加热 • 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碳纤维发热线项
• 碳纤维发热线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绝缘处理、避免折叠、 保持距离等
• 运行检测:检查碳纤维发热线是否正常运行,避免故障 • 性能检测:检测碳纤维发热线的热传导率、辐射率等性能参数,
确保满足使用需求
04
碳纤维发热线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管理
碳纤维发热线在使用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
• 碳纤维发热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接触水分、避免 高温、保持清洁等
• 避免接触水分:碳纤维发热线应避免长时间接触水分,防止漏 电
碳纤维发热线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碳纤维发热线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节能、环保、耐用等优势
• 碳纤维发热线可实现均匀加热,避免局部过热,节省能源 • 无电磁辐射,对人体无害 • 碳纤维发热线具有高强度,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
碳纤维发热线在工业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烘干、加热、熔炼等
• 烘干:碳纤维发热线可用于烘干设备,实现均匀加热,提高烘干效率 • 加热:碳纤维发热线可用于工业加热设备,实现快速升温,提高生产效率 • 熔炼:碳纤维发热线可用于熔炼设备,实现高温加热,保证熔炼质量

碳纤维电暖器性能与特点

碳纤维电暖器性能与特点

碳纤维电暖器性能与特点采用碳纤维面状发热体加热,散热均匀、升温快、效率高,三分钟可达90℃——100℃额定表面度,具有较强的辐射对流作用,电热转换率达98%以上,与市场上同类产品陶瓷式、热片式、石英式、油汀式电暖器相比,节电达2/3以上。

使用中无电磁干扰和污染、无灰尘、无噪音。

升温迅速:本产品接电加热1-2 分钟即刻散热;经济:本产品定位面向普通大众价格低廉实惠,不但购买省钱,使用时也省钱,电能转化提高30%(相对金属发热),自动调控温度。

碳纤维电暖器优点1、高效:由于“巨能”远红外碳纤维电暖器采用国际高科技碳纤维为发热元件,电热转换率高达98%以上。

所以其电热转换率高,升温极快,在通电5分钟内可达到额定工作温度,相当于1500瓦的其他类型电暖器的采暖效果。

2、耐用:系统可做到按不同的需求设定温度,达到所设定温度时自动断电,避免浪费。

“巨能”远红外电暖壁画无活动部件,发热元件可使用30-50年,几乎与建筑物同寿命。

3、安全:由于在温控器内集成了限温装置,“巨能”远红外电暖器的表面温度可恒定在50-80℃左右。

因此您完全不必担心发生火灾或孩子被烫伤。

4、舒适:室内无冷点、无灰尘、无干燥感、无有害辐射。

带给你清洁、宁静的环境。

发热体的红外波长为8-15um左右,被医学界誉为“生命之光”,它能激活人体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有显著的理疗作用,具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

有了“暖煌”远红外电暖壁画就像在房间里挂了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温暖如春。

5、美观: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提供的图片量身定做,并可上门设计图样提供专业样式,制作各种尺寸的“巨能”远红外电暖器。

6、经济:由于“巨能”远红外电暖器使用寿命长,耗电量低且发热量大,所以它极为经济;“巨能”远红外电暖器的价格适中,与其他类型的电暖气的价格相比,属中间偏低水平。

7、成熟技术:本产品是以电力为能源,直接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其电热转换率高达98%,以远红外辐射的方式散热,而且智能节电、环保、安全,其综合效果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系统。

碳纤维取暖器的原理

碳纤维取暖器的原理

碳纤维取暖器的原理
碳纤维取暖器是一种利用碳纤维的导热性能进行加热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通电使碳纤维加热,进而将热量传导到周围空气中。

碳纤维取暖器内部由许多细小的碳纤维组成,这些碳纤维具有很高的导热性能和电阻性质。

当电流通过碳纤维时,碳纤维会受到电阻效应产生热量。

这种热量会迅速传导到碳纤维的表面,然后再通过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周围环境。

由于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碳纤维取暖器可以迅速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从而实现快速的加热效果。

此外,碳纤维具有较低的热惯性,即可以迅速加热和降温,可以满足用户对稳定温度的要求。

碳纤维取暖器使用电能作为能源,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加热效果。

一般来说,较高的电流会产生更高的加热温度,而较低的电流则可以实现节能的效果。

碳纤维取暖器不仅具有快速加热、稳定温度等优点,还具有轻便、安全、无噪音等特点。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取暖、办公场所取暖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纤维加热器优缺点
1、碳纤维介绍:碳纤维主要是制成碳纤维增强塑料这种复合材料来应用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

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

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所做的飞机不但轻巧,而且消耗动力少,推力大,噪音小;用碳纤维制电子计算机的磁盘,能提高计算机的储存量和运算速度;用碳纤维增强塑料来制造卫星和火箭等宇宙飞行器,机械强度高,质量小,可节约大量的燃料。

1999年发生在南联盟科索沃的战争中,北约使用石墨炸弹破坏了南联盟大部分电力供应,其原理就是产生了覆盖大范围地区的碳纤维云,这些导电性纤维使供电系统短路。

目前,人们还不能直接用碳或石墨来抽成碳纤维,只能采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尼龙丝、腈纶丝、人造丝等)做原料,将有机纤维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放在稀有气体的气氛中,在一定压强下强热炭化而成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其化学组成中含碳量在90%以上。

由于碳的单质在高温下不能熔化(在3800K以上升华),而在各种溶剂中都不溶解,所以迄今无法用碳的单质来制碳纤维。

碳纤维可通过高分子有机纤维的固相碳化或低分子烃类的气相热解来制取。

目前世界上产生的销售的碳纤维绝大部分都是用聚丙烯腈纤维的固相碳化制得的。

其产生的步骤为A预氧化:在空气中加热,维持在200-300度数十至数百分钟。

预氧化的目的为使聚丙烯腈的线型分子链转化为耐热的梯型结构,以使其在高温碳化时不熔不燃而保持纤维状态。

B碳化:在惰性气氛中加热至1200-1600度,维持数分至数十分钟,就可生成产品碳纤维;所用的惰性气体可以是高纯的氮气、氩气或氦气,但一般多用高纯氮气。

C石墨化:再在惰性气氛(一般为高纯氩气)加热至2000-3000度,维持数秒至数十秒钟;这样生成的碳纤维也称石墨纤维。

碳纤维有极好的纤度(纤度的表示法之一是9000米长的纤维的克数),一般仅约为19克;拉力高达300KG/MM2;还有耐高温、耐腐蚀、导电、传热、彭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

目前几乎没有其他材料像碳
纤维那样具有那么多的优异性能。

目前,碳纤维主要是制成碳纤维增强塑料来应用。

这种增强塑料比钢、玻璃钢更优越,用途非常广泛,如制造火箭、宇宙飞船等重要材料;制造喷气式发动机;制造耐腐蚀化工设备等。

羽毛球:现在大部分羽毛球拍杆由碳纤维制成。

【碳纤维】carbon fibre 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

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

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

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碳纤维可分别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碳化制得;按状态分为长丝、短纤维和短切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

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1000兆帕(MPa)、模量为100GPa左右。

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Pa、模量
250GPa)和高模型(模量300GPa以上)。

强度大于4000MPa的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Pa的称为超高模型。

随着航天和航空工业的发展,还出现了高强高伸型碳纤维,其延伸率大于2%。

用量最大的是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碳纤维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

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材料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

碳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或粘胶维等经氧化、炭化等过程制得的含碳量为90%以上的纤维。

碳纤维目前在替代采暖材料核心发热体上也有新的贡献,国外,在很多节能采暖设备的核心发热体上已经由以前普遍采用的金属材料逐步升级到碳纤维
材料,碳纤维材料在采暖方面的应用主要考虑利用了材料的耐腐蚀,抗氧化(金属容易氧化造成局部击穿),高稳定性,寿命更长(很多产品在300摄氏度下普遍能够达到稳定工作100000小时的时间),热转换率高(97%以上)等特点。

由于我国在碳纤维材料生产研发方面相对还处在落后的境况,高质量的碳纤维材料还是依靠日韩进口,所以价格居高不下,但随着国内合资、合作形式的出现,以碳纤维为核心技术的产品却已经走入了寻常消费者的家中。

碳纤维产品在采暖方面的应用分了不少形式,比如短纤,短切纤维通常用在如“碳晶”“地暖膜”等采暖产品上,石墨类产品在早起的采暖膜中应用比较广泛,膜类产品除了在采暖上有所应用,在热水器,工业设备恒温环境保障方面应用也是十分广泛。

碳纤维根据原料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及沥青基碳纤维。

碳纤维产品包括PAN基碳纤维(高强度型)及沥青基碳纤维(高弹性型)。

2、环氧树脂
不同类型的树脂还可以保证其对砼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例如底涂树脂;以及对碳纤维片与砼结构的粘接作用,例如环氧粘结树脂等。

(1)环氧树脂简介
仅仅依靠碳纤维片本身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力学特性及优越的耐久性能,只有通过环氧树脂将碳纤维片粘附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与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才能达到补强的目的。

因此,环氧树脂的性能是重要的关键之一。

环氧树脂因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能,适应于各个部位的不同要求。

例如底涂树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能渗入到混凝土内一定深度;粘贴碳纤维片的环氧树脂易于"透"过碳纤维片,有很强的粘结力。

依使用温度的不同,树脂还分为夏用及冬用类树脂。

2、碳纤维材料与其他加固材料对比
(1)抗拉强度:碳纤维的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10倍。

(2)弹性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高于钢材,但芳纶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则仅为钢材的一半和四分之一。

(3)疲劳强度: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高于高强纲丝。

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疲劳极限仅为静荷强度的30%~40%。

由于纤维与基体复合可缓和裂纹扩展,以及存在纤维内力再分配的可能性,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较高,约为静荷强度的70%~80%,并在破坏前有变形显著的征兆。

(4)重量:约为钢材的五分之一。

(5)与碳纤维板的比较:碳纤维片材可以粘贴在各种形状的结构表面,而
板材更适用于规则构件表面。

此外,由于粘贴板材时底层树脂的用量比片材多、厚度大,与混凝土界面的粘接强度不如片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