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课件

合集下载

金岳霖先生 课件(共29张PPT)

金岳霖先生 课件(共29张PPT)

写作特色: 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 人物性格。
什么是细节?
动作、情态、语言。都是表现人 物性格的最小的组成单位。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 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 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见真情,平凡见伟大。关注 平凡中的细节,才能发现生活中 的真正的美。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 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拓展练习
(20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 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 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此诗写了 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 的情感?
明确: 这道题第一问属诗歌意象的考查,也隐性地 考查了表达技巧,考生是否掌握什么是细节描写, 是答题的关键。作者见到秋风起,便写了一封家 书请人捎回,担心话没说完,信使临行时,又急 急忙忙地打开,重新浏览信件,而且作了一些补 充。 第二问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 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 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 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学习目标
(一)鉴赏本文的细节之美, 体会金 岳霖先生人格魅力。 (二)学习分析细节美的方法,掌握刻 画人物的技巧。
知识链接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北京清华学堂,先 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 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 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 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 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 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 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 和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ppt58(2份)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ppt58(2份)

『关于金岳霖』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 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26年在北京 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1954年 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人中 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56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金岳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了 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 《知识论》3部专著。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 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
有位先生他智商决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
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 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 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 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 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 但那个用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 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 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 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 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弥托佛原来姓金, 大家猜出这是谁来了吧。
『金先生之怪』
三是动作行为“怪”。 A.走路奇怪。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 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B.提问回答的方式很奇怪。一是提问穿红毛衣的女同学, 一是用奇怪问题回答奇怪问题,还有讲课中间询问成绩突出 的同学之见解。 C.所教人数也奇怪。“符号逻辑”这门课选修的人很少, 教室只几个人,有时是他和王浩二人的对话。 D.一些细节很奇怪。搞讲座的时候,当着学生的面,把右 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里看看,甚为得意。 E.爱好奇怪。和斗鸡在一个桌子吃饭。和教授的孩子进行 斗鸡比赛,输了奖励孩子大梨,大石榴。 F.请来高朋,为死去的林徽因过生日。 G.毛主席让他多接触社会,八十多岁的他,和三轮车夫约

金岳霖先生完美版PPT课件

金岳霖先生完美版PPT课件
5
精彩瞬间
你最欣赏文中哪个细 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 的特点?
6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 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 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 一代才女。她参与国徽、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 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 在文学方面 ,她一生著 述甚多,其中代表作为 《你是人间四月天》, 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7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我 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她已经是个传奇, 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的岁月, 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 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 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 比起徐志摩 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 容. 他为了她,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 无人可取代她.
10
刻画人物的手法
细节描写
11
2、漫画式的笔法
12
小结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 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 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 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 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 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 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金岳霖先生》课件

《金岳霖先生》课件

1920年赴美留 学,先后就读 于哥伦比亚大 学和哈佛大学
1925年获得哈 佛大学哲学博
士学位
1926年回国, 先后任教于清 华大学、北京 大学、西南联
大等高校
学术成就
逻辑学:创立了“金岳霖逻辑”,对中国逻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哲学:提出了“道是存在的”等哲学观点,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 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哲学和逻辑学人才,如冯友兰、张申府等
学术成就:金岳霖先生在哲学、逻辑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的学术成果对中国学术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精神遗产的价值:金岳霖先生的精神遗产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哲学思想、教育贡献和学术成就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学术贡献:金岳霖先生在哲学、逻辑学等 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后世提供了宝 贵的学术资源。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金岳霖先生的生平
出生背景
出生时间:1895年 出生地:湖南长沙 家庭背景: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官员 教育经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等 学术成就:中国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逻辑学、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
教育经历
1914年考入清 华大学
推动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对中国逻辑学的研究产生了 深远影响
对中国知识论的影响
提出“道是存在的”,对中国知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调“道”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对中国知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提出“道”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对中国知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强调“道”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中国知识论的应用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翻译了大量西方哲学著作,促进了 中西哲学的交流与融合

金岳霖先生课件ppt

金岳霖先生课件ppt

评价与争议
高度赞誉
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得 到了学界的高度赞誉,被誉为“ 中国现代哲学第一人”。
批判与争议
对于金岳霖先生的学术观点和思 想,也存在一些批判和争议,主 要集中在他的形而上学观点和伦 理思想等方面。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培养人才
金岳霖先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逻辑 学家和哲学家,这些人才在后来的学 术研究和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培养人才
金岳霖先生在教育实践中培养了 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在各个 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推动教育改革
金岳霖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 中国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
借鉴和参考。
05
金岳霖先生的文化观与艺术鉴赏
文化观
形而上学
总结词
金岳霖先生的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现实世界背后的本质和原理 ,认为形而上学的对象是超越经验的、永恒不变的实体。
详细描述
金岳霖先生认为,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超越经验的、永恒 不变的实体,如灵魂、宇宙等。他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 分析来探究这些实体的本质和原理,并强调形而上学的独立 性和超越性。
政治哲学
总结词
金岳霖先生的政治哲学思想关注社会正义和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基于法律和民主原 则。
详细描述
金岳霖先生认为,社会正义和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他主张政治权力应该基于法 律和民主原则,并强调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他主张通过民主制度和法治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和独裁。
教育理念
全面发展
个性教育
创新思维
终身学习

金岳霖先生1.ppt

金岳霖先生1.ppt

果与孩子比大小

为 人
◎坐三轮车以示接触社会
天 真
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欣赏啊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的细腻地描绘
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 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
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 描绘。
慢慢走,欣赏啊
细节的作用:(名家论细节)
1、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法84):
哲学家,逻辑学家 “在中国哲学界,以
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 “顽童哲学家”
可敬又可爱
慢慢走,欣赏啊
作业: 请以你熟悉的一位朋友、
同学或老师为对象,选择有代表 性的生活细节进行描写,来展示 人物独特的个性特点.
慢慢走,欣赏啊
汪曾祺:
❖ 当代作家 高邮人 ❖ 获奖小说《受戒》
和《大淖(nào) 记事》 ❖ 以散文笔法写小说
慢慢走,欣赏啊
阅读文本后请思考:
作者认为金岳霖先 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慢慢走,欣赏啊
◎ 样子有点怪


◎上课方式独特,幽默风趣
肚 子
◎讲座时当众捉跳蚤把玩
热 爱
学 问
趣 ◎养斗鸡同桌吃饭,搜罗水 生
-----吴敬梓《儒林外史》
慢慢走,欣赏啊
小结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 情”, “就像从很小的孔穴能窥见阳光一 样,细小的事情刻画出人的性格”,细节 描写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一滴水同样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汪曾祺 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 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 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 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 角。

《金岳霖先生》精品课件

《金岳霖先生》精品课件
金岳霖先生
□ 汪曾祺
有趣
汪曾祺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 当克制,感情过于洋溢, 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 自然有点不好意思。
【有趣】
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苍凉
闻一多
穿一件样式过时的灰色 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 给他的,领子很高,袖 口极窄。
朱自清
披着南联大教授天团
两位诺贝尔得主、 四位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得主、 八位两弹一星、 一百七十一位两 院院士和一百多 位多位人文大师。
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 有超世之才,亦必有 坚忍不拔之志。
向大师致敬
1943年春,在岗头村 养了两头猪,准备年 底变卖掉贴补家用。
华罗庚
等我这部《堆垒素数论》 出版拿到稿费以后,我们 去割几斤肉,全家人美美 地吃一顿,要是还剩着钱, 就给孩子们添几件新衣服。
王力
家无升斗,欲吃卯粮不 能;邻亦箪瓢,叹呼庚 之何益?典尽春衣,非关 独酌;瘦松腰带,不是 相思!食肉敢云可鄙,其 如尘甑愁人;乞墦岂曰 堪羞,争奈儒冠误我!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精品课件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精品课件

❖ “滋润观”形成旳原因: ❖ 1.江南文化旳影响(“水”性特质) ❖ 2.对十七年时期红色颂歌散文旳反拨
1.汪曾祺作品旳题材
❖ 取材旳随机性,这是水旳“漫性”特征。
❖ 汪曾祺自称“喜欢那种如云如水,东一句西一句旳,既叫人 不好捉摸,又不脱离生活旳意识流旳散文。生活本是散散漫 漫旳,文章也该是散散漫漫旳。”而他写散文,“是搂草打 兔子,稍带脚”。正是因为写散文旳没有太明确旳目旳性, 所以在取材上显得自由随便,既没有什么话一定要说,也没 有什么所谓旳“道”要传,既不需启蒙,也不一定要言志, 所以从取材到立意上完全能够摆脱杨朔散文那种以“诗心” 投入生活,又富有诗意旳体现生活,“从生活旳激流里抓取 一种人物,一种思想,一种有意义旳生活片断,迅速地反应 出这个时代旳侧影”旳构思模式,显得任意随心,散漫而纷 杂,故里往事,乡邻街坊,四方食事,文化掌故等,这些题 材,“大都是不期然而遇”。(《闹市闲民》 、《故人往 事·收字纸旳老人》、《翠湖心影》 等)
❖ “小品文能够使读者得到一点带有文化气息旳,健康旳休息。 小品文为人所爱读,可能正因为悠闲。”
❖ (我旳散文之所以受欢迎)这大约有很深刻、很复杂旳社会 原因和文学原因。生活旳不安定是一种原因。喧嚣扰攘旳生 活使大家旳心情变得很浮躁,很疲劳,活得很累,他们需要 休息,‘民亦劳止,迄汔小休’,需要抚慰,需要一点凉爽, 一点宁静,或者像我此前说过旳那样,需要”滋润”。
文化旳休息(滋润观)——由“水”孕育出旳价值取 向
❖ 《蒲桥集》旳“封面题辞”言:“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 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 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 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 作者以为人们喜欢散文小品旳“原因可能是:一、生活颠簸, 心情浮躁,人们需要一点平静,一点有较高文化味旳休息; 二、在粗鄙文化旳扰攘之中,想寻找一点比较精美旳艺术享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岳霖先生》课件
教学目标
1. 品味细节,准确把握金岳霖先生纯真率性的性格特征,鉴赏细节描写和以点带面的手法。

2. 鉴赏“闲笔”,领会作者复杂的写作意图,感受“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的风格。

教学准备
教师编制“助读资料”,包括金先生逸事、扪虱而谈、魏晋风度等;学生预习课文,写一则“金先生印象记”。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品味细节,把握“这一个”
1.交流阅读初感导入:
结合最有感觉的细节,交流原初感受,说说你心中的金岳霖形象。

教师点拨:如果是我,此情此境下,我会怎么做?而金先生是怎么做的,由此可以看出金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明学生大多能感受到他幽默风趣、富有童心的特点。

较少提到智趣、士趣以及统摄众趣的真趣。

“为林徽因做冥寿”“扪虱而谈”等细节较少提到。

2.重点研习“为林徽因做冥寿”这一细节,教师结合“助读资料”
点拨:在金先生的心中,林徽因是什么?金先生与阮籍有何共同点?作者到底要表现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①《世说新语·任诞》:籍嫂尝回家,籍见与别。

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②《晋书·阮籍传》:兵家女有才气,未嫁而死。

籍不识其父兄,径往而哭之。

尽哀而还。

明确从一般礼仪来看,金先生似乎不应为他人妻做冥寿,这毕竟于礼不合。

但金岳霖不管不顾,大有阮籍“礼岂为我辈设也”的气度。

并且这一世间少有之行表现他对林徽因用情之深,大有“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风度;其根源则在于金岳霖对林徽因更多的是欣赏、保护,而非占有。

正如阮籍为早逝的才女伤逝一样,他们都是世间大美的欣赏者、保护者,这是令我辈自惭心秽的风度。

3.小组研讨其他细节,说说其作用。

师生共同总结金岳霖的典型特征。

明确金先生是一个痴情者:“做冥寿”体现了他对爱情的一往情深;“林国达死了没有笑容”则体现了他在师生情上的一往情深;觉得逻辑学“很好玩”体现出他对学术的一往情深和审美态度。

而在众多学子面前坦言“哲学和小说没有关系”,捉虱子且很得意,可见他又是一个不拘俗礼、率性而为者。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金先生是一个不失其赤子之心的好教授、大学者和真名士。

二、探究“逸笔”,走进“这一类”
1.作者一方面是精选细节,惜墨如金;另一方面,却写了不少与金
先生无关的细节,“离题万里”。

请圈划“旁逸”的细节。

明确大篇幅的有两处:写金先生衣着时写到了闻一多、朱自清的衣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的情景;写金先生与王皓对话后,又写到了王皓个人习惯及作者赠画给他的情况。

只言片语的则更多。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的一点来谈。

教师相机点拨。

细节一:王皓的爱好、形貌及其成就
①关于王皓爱好的细节,表现出王皓的什么特点?与写金先生构成了什么关系?
明确王皓管吃饭后打篮球叫“练盲肠”,可见其幽默;相貌颇“土”,剪光头,可见其特立独行;成为国际知名学者,可见其成就之高。

写这些是为了说明王皓的学术成就及其性格、行事都深受金先生影响,写王皓是为了衬托出金先生的风度与魅力。

细节二:闻一多、朱自清的衣着
①写闻一多、朱自清也是为了衬托金先生吗?
明确不是衬托,是映衬。

衬托有高低主次之分,而由两位先生的衣着及其闻先生大骂蒋介*的情景可知他们也是脱略形骸、纯真率性的真名士,与金岳霖先生相互辉映,有互相补充、映衬之妙。

②作者一再强调“联大的教授应该好好写一写”,那他写出来了吗?使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要想写出一个群体,固然可以平均用力,逐个描述。

更可以如作者这般:详写金岳霖一个,点染闻一多、朱自清、林徽因、梁思
成等人几笔,以点带面,从而写出“西南联大”教授群像。

③请说说教材板块语“一花一世界”的两重内涵。

明确“花”可指金先生之言行,“世界”则指金岳霖先生。

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了金先生独特的“这一个”。

“花”也可指金岳霖先生,“世界”则指西南联大教授群体。

作者使用了以点带面之法,借金岳霖写出了西南联大教授群像。

这或是教材最希望我们读到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读课文时也要关注教材板块,领会其意图,由此视角领略其妙。

三、细品“逸笔”,走进“这一作者”
1.写“王皓回国讲学时,我给他画了一副特殊的画”有何意图?为何要画上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
明确“以慰王皓异国乡情”竟然主要是“宣威火腿”这一云南——“西南联大”所在地——的特产,意在暗示“西南联大”才是王皓、作者等一代学子的精神之乡、灵魂之家,表达了作者对“西南联大”的感恩、怀念之情。

2.在介绍林徽因时,为什么会顺带一笔“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
明确其潜台词或是:现在的年轻人应该知道林徽因及其作品与纯真率直的风采。

这句话有意无意传达出作者对纯真率性为人风格的仰慕,和对当下世人的几丝期许。

3.汪曾祺曾说:“重读一些我的作品,发现:我是很悲哀的。

”通过品味“逸笔”,我们分明感受到的悲哀氛围。

请再细读文章,说说
自己感受到的“悲哀”。

明确金先生八十多岁了,每天坐在三轮车上“接触社会”,作者说“那情景一定很有趣。

”但设身处地想一想,此“有趣”非真“有趣”。

对一般人来说,是好笑;对了解金先生之人来说,是心酸;对金先生来说,则是无助。

并且从选材上说,多写他西南联大时的逸事;至于解放后诸如金先生积极入盟入党、紧跟时代的“辉煌事迹”一概不写,专门拈出“接触社会”这一细节,或许竟含有对当时钳制思想自由环境的几丝不满。

这是为金先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悲哀。

又如“我没有见到”王皓写的纪念文章,似乎也在暗示自己相对封闭的环境和“欲采苹花不自由”的心境。

而作者一再宣称要“好好地写一写联大的教授”,则有怀恋、缅怀以及为当下缺失此风的感慨。

4.教师总结:“逸笔”传达出了作者某些精微的、已经意识到的抑或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感受,这里面有对大师的无限敬仰,对“西南联大”的深切缅怀,有对大师远去、风流委顿的感伤,也有对当下世风的感慨,对当下环境的不满,更有对当下世人的几丝期许。

可用一对联概括本课内容:言处有趣,行处亦有趣,一言一行总关趣,千载后尚想其趣;友山求真,佩弦亦求真,一枝一叶皆成真,现世界仍需其真。

四、延伸阅读,走进“这一传统”
课外阅读徐百柯的《民国风度》,进一步感受民国知识人的风采;若仍有兴趣,可阅读《世说新语》,进一步感受中国这类士人的“风
度”与“雅致”。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