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05
人生发展与变化的哲学启示
人生发展的过程性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 婴儿到老年,经历着不同的成长
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 遇,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和成长。
过程性意味着我们要珍惜每一个 阶段,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为
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生变化的必然性
人生充满了变化,无论是外部 环境还是个人内在因素,都处 于不断变化之中。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 我们都要保持积极的心 态和行动,努力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逆境挑战着人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需要人们具 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逆境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成长和发展的 催化剂,能够激发人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顺境与逆境的相互转化
顺境和逆境是相互依存、相互 转化的关系,没有顺境就没有 逆境,没有逆境也就没有顺境 。
在顺境中如果过于自满、不思 进取,就可能导致逆境的出现 ;在逆境中如果能够坚持不懈 、积极应对,就可能迎来顺境 的到来。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否定 之否定规律,即事物在自我否 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 展。
02
变化的本质
变化的普遍性
总结词
变化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处于不断变 化之中。
详细描述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四季更替、生物演化等 。人类社会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科技进步、社会制度演变等 。
03
顺境与逆境的哲学思考
顺境的意义
顺境是指人生中顺利、安逸、舒适的阶段,它能够 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在顺境中,人们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实 现自我价值和目标。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第三版)

0 要树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变化观念,坚定求新 3 图变发展的思想,并付诸行动,那么每个人经
过努力都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
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六十年代在天上
七十年代在墙上
八十年代在腕上
九十年代在腰上
社会是变 化?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 (2)实现人生的发展要有目标、不断改变 自己、不断求新求变。
第 发五 展课 变 化 与 顺 境 逆 境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
1.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2.发展变化的实质和状态 3.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
1.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焉知 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寓意:
《哈佛女孩刘亦婷》
刘亦婷是成都外国语学校高1996级 (1999届)学生。她在高中的班主任是李 晋蓉。于1999年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 特招录取,8月1日赴美国留学,2003年6 月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她学的是应用数 学与经济专业。刘亦婷根据她“先就业, 再深造”的计划,于2003年10月应聘到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同时也在准备 读研究生。毕业后刘亦婷在成都外国语学 校设有“刘亦婷课外活动奖”专门为奖励, 激励在学校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友。
第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必然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第三,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正确对待 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并且做到对前途充满信心才能正确树立自己 的人生理想,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马云
马 如果哪天我要写关于阿里巴巴的书,我会写《阿里巴
修订版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2、什么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具有 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3、什么是旧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单项选择题: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A、出现时间的先后 ( ) B、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 ( )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
1、人生不会一帆风顺
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2)事物的发展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波浪 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一 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应如何看待顺境
人应如何看待逆境
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
下列哪些是发展? 占卜算命与电脑算命 神州一号与神舟七号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专制与民主 算盘与计算器
掌握一种方法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阅读教材p48,思考: 怎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呢?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想一想
故事“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 了什么哲学道理?
鲁肃后来与吕蒙见面时为什么会 出现尴尬?怎样才能避免尴尬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 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 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 腿,造成了终身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 问。塞翁听了却只是淡淡一笑,“谁知道呢,这未免不是 一件好事”。 又过了一年,胡人开始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 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 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除了服 兵役,父子二人也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 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 免的两种境遇 •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2.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事物的发展不是单纯数量上增加,不是重复。
发展的实质
含义: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新事 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实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正确把握发展的概念
第一,必须紧紧把握发展的本质,树立科学 的发展观
正确把握发展的概念
第二,必须学会正确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看 到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早知道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百喻经》中讲了一个寓言:有一个人饿了,狼吞 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 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饱 了,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 明地说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吃 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 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人应如何正确看待逆境?
• (1)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逆境是对人生的巨大考验。 强者无惧逆境。
• 例:邓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故事,他个子不高,但有句很 著名的话:天塌下来有高佬顶着。
• (2)逆境可以帮助人正确认识自我。促使人反省自己的缺 点和不足,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人的成 长。
• (3)逆境可以积累人生的失败经验,使人越变越聪明。中 国古训:“吃一堑,长一智”
• 人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前进中有曲 折,曲折中有前进。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有 顺境和逆境。
顺境和逆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案例1
《哈佛女孩刘亦婷》
1.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条件
刘亦婷是成都外国语学校高1996级(1999届) 学生。她在高中的班主任是李晋蓉。于1999年 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8月1日赴 美国留学,2003年6月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 她学的是应用数学与经济专业。刘亦婷根据她 “先就业,再深造”的计划,于2003年10月应 聘到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同时也在准备 读研究生。毕业后刘亦婷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设 有“刘亦婷课外活动奖”专门为奖励,激励在 学校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友。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引言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变化与挑战,有时候我们会处于顺境,一切都顺利进行,但也难免会遇到逆境,生活变得艰难。
本文将探讨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发展变化的必然性生活中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人们的需求和技能也随之改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就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发展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当我们从一种固定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和不舒服。
然而,只有在面对挑战并适应变化时,我们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顺境的盲区顺境往往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和惰性。
当一切都顺利时,我们会陷入舒适区,不愿意主动去改变或尝试新的事物。
这种舒适区可能会导致自满和停滞不前,进而错失发展的机会。
人们在面对顺境时,要保持警觉,不要将眼光局限在眼前的成果上,要时刻思考未来,设定新的目标和挑战。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保持在顺境中的领先地位。
逆境的契机与顺境相比,逆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挫折和困难。
然而,逆境也是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成长和锻炼自己。
逆境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
在逆境中,我们往往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这时候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勇敢面对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解决问题并克服困难,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信心。
逆境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目标。
当处于逆境中时,我们会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的方向。
逆境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内在的动力和激情。
应对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方法面对发展变化和顺境逆境,我们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
首先,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接受各种变化和挑战,不要害怕改变,要敢于尝试新事物。
只有敢于面对变化,才能适应变化,并从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其次,我们要持久不懈地学习和成长。
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把握机遇。
哲学与人生5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生婴儿虽然开始时没有什么用,力量也弱小,但其生命力是旺盛的, 前途是远大的,会代替老一辈人继续开创社会的未来。从一个家庭来说, 父母把婴儿看做是他们的希望所在,积极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让 婴儿茁壮成长,他们不会因为婴儿暂时“没有用”就抛弃掉。从一个国 家来说,还要立法保护婴儿,保护未成年人,这是为什么呢?
女主人惊叫起来,对赫尔岑说:“你说什么呀?这里演奏的都 是流行的乐曲呀!”
赫尔岑平心静气地反问女主人说:“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 的吗?”
女主人对赫尔岑的反问不以为然,不服气地对赫尔岑说:“不 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听了这句话,风趣地对女主人说:“那么,流行性感冒 也是高尚的吗?”说完,就向女主人告辞回家了。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二单元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湖南.株洲,炎陵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第二单元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
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然而,塞翁听了却只是淡淡一笑,“谁知道呢,这未免 不是一件坏事”,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 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 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 了一条腿,造成了终身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 来慰问。
塞翁听了却只是淡淡一笑,“谁知道呢,这未免不是 一件好事”,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 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 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 兵役,父子二人也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一、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一、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变化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状态或性质的改变。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一、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变化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状态或性质的改变。 可能是上升的运动,也可能是下降的运动或平向的运动。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三、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是指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等方面的 变化。量变表现为渐进的、缓慢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表现为急剧的、突然的 变化。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三、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又是 新的量变的开始。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二、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发展是事物上升的运动,其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 灭亡。新事物取代旧事事物必然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前进的。
肯定因素 < 否定因素
事物就会由肯定自身转化为否定自身,一物就会转化为他物。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二、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1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三、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 的规定性,如物体的大小、质量的轻重、运动的快慢、人口的多少 等都是量的规定性。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 度:就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第二单元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新生(现在-距
自
今0.7亿年)
然
界
是
中生代(距今0.72.5亿年)
变
化
发
晚古生代(距今
展
2.5-4.0亿年)
啊!
当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与火 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今天那些讥笑 火车的人却受到历史的讥笑。
(3)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计算机科学 算命”,这是 新事物吗?
发展的方向性
前进的、上升的方向 变化的方向 倒退的、向下的方向
循环的、徘徊的方向
发展——指前进的、上升的方向 发展一定是变化,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主讲人:邵圣容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 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 袭计划失败。
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
这些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顺境的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和需 求可以顺利实现,有利于人主动创造机会, 借势而上,不断取得成功。从而形成人生 发展的良性循环。如武亦姝。但顺境也容 易使人安逸,养成惰性和骄、娇二气,缺 乏危机感和奋斗的欲望与冲动,这些恰恰 是导致人生失败的因素。如富二代、官二 代等。因此在顺境面前,要居安思危,有 忧患意识,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会,促 进自身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第一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明确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认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和状态,增强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的自觉性。
3.运用:学会正确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配合教材中“杨东平的事迹”,分析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道理。
)杨东平——四川省泸州市小蜜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9年10月,杨东平辞去建筑工地的工作,回到泸州创办了泸州市江阳区小蜜蜂家政服务中心。
杨东平看到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而自己的工作正好迎合了这个大环境,于是主动与泸州市各县区劳动局联系,合作培养大批农民和下岗工人成为保洁员。
这个行为让杨东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更多支持,他本人也先后得到多次表彰,现在还是沪州市的政协委员。
6年的时间,小蜜蜂做成了泸州家政第一名。
后来,他的业务还做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9年,获“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引思明理
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
案例二:从手机的发展史看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
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
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1999年手机重量就到了60克以下。
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
但功能越来越多。
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的手机是用来享受的。
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信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案例三:展示交通工具的变化图
[问题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发展的实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关键是看这个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发展观念。
(教师总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善于发现和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对于自己的人生,也要有发展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力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分析事例,理解发展的状态)
事例一: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
人的一生中除去1/3的时间用于工作;1/3的时间用于休息睡眠,还有1/3的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看起来很零散,但细算起来,是很惊
人的。
如果你今年20岁,到60岁退休,40年中就有116800(40×365×8)个小时的业余时间。
假如,每天平均只拿出两小时来有计划地从事某一项研究或某一种事业,40年中也有29200个小时。
相当于3650个工作日,整整10年。
事例二: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
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结果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
这时,有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门后,看到了地毯上的一个纸团。
地毯很干净,那个纸团显得很不协调。
这位应聘者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
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
”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因此,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只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把这些业余时间运用好,足以使我们干出一番事业来。
体验导行
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
人生是不断变化的,人生要想发展,要想成功,就须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求新、求变。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谋求自身的发展。
作为中职生,必须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充满希望,既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乐观地接受自己,又要勇敢地挑战自我,超越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发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请大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合作搜集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展示成果,并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二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和逆境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明确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
2.情感态度观念:能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能使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人生发展中的逆境和顺境,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分组: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双方辩题,选出辩手发言,各自准备辩论材料。
在课堂辩论环节,碰撞思维火花。
2.搜集材料:学生分组查找本校本专业优秀毕业生的故事,重点了解他(她)在成功路上遇到的不同的境遇(或者搜集自己敬佩的成功人士的事迹),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成PPT。
3.课前调查:通过了解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看法,为本课的教学掌握第一手资料。
同时,为体验导行环节提供素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创境激趣:
Flash动画欣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伴随着这首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漫步在人生的道路上。
在这条路上,我们难免会跌倒和彷徨。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一定会有乌云;有晴天,就一定会有风雨,但是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会绽放出美丽的彩虹。
人的一生就是在
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过程,顺境和逆境是人生的两种必然境遇。
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你坚定信念,勇敢等待,那么我们的世界终将充满阳光!
学生分组展示材料: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引思明理:
引导组织学生围绕成功人士的事例,说明“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从某一成功人士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组织辩论活动,就“顺境更有利于成功”还是“逆境更有利于成功”两个观点展开辩论。
突破“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的教学重点。
辩论时,学生可能会更多支持“顺境更有利于成功”,此时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到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积累丰富人生经验、催人奋进。
逆境,对于成功同样能产生积极作用(见“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中要进一步挖掘某成功人士的例子。
提出思考的问题:他(她)是怎样成功的呢?经历了三个过程:直面了人生的境遇——顺境、逆境;正确把握了人生境遇和对自己的有利条件,成功实现了由逆境转化为顺境;成就了人生的梦想。
引领学生把握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
展示“逆境时,你如何反应?”的事例(见“教学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拥有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这些顺境和逆境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体验导行:
任选自己崇敬的一名成功人士的事迹,总结他们如何对待顺境和逆境,并写出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任
何
事
物
发
展
都
是
前
进
性
与
曲
折
性
的
统
一
有主动
适应环
境变化
的应变
能力
任何情
况下保
持必胜
的信念发
展
的
途
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