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奸相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

赵高赵高,本为赵国贵族(一说秦国宗室远亲),后入秦为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7年又设计害死李斯,成为秦国丞相。

第二年他迫二世自杀,另立子婴。

不久被子婴诛杀,诛夷三族。

司马道子司马道子(364-402)东晋皇族。

河内温县人。

孝武帝弟,简文帝子。

初封琅邪王,后改会稽王。

淝水之战后,忌谢氏功业,罢谢氏兵权。

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进位丞相。

时孝武帝不理政事,终日酣歌,朝政由司马道子掌握。

他与子元显专事聚敛,奢侈无度,朝政日趋腐败,激起孙恩起义。

元兴元年(公元402元),桓玄东下破建康(今江苏南京),父子皆被杀。

李林甫李林甫(?~752) 唐玄宗李隆基时著名奸相。

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

出身于李唐宗室,是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

初为千牛直长(宫廷侍卫)。

开元初,迁太子中允。

不久通过他舅姑夫的叔叔侍中乾曜的关系,升至国子司业。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迁为御史中丞,隶管刑部、吏部侍郎。

至此,他已跻身李唐高层统治者行列。

其时武惠妃专宠,李林甫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

惠妃之子寿王,极得玄宗钟爱,李林甫托宦官禀告惠妃,“愿护寿王(李瑁)为万岁计”,即是说,他将拥护寿王登上皇帝宝座。

惠妃闻禀感激涕零,在玄宗面前经常称颂李林甫之“德政”。

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擢为黄门侍郎。

开元二十二年(734)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他收买嫔妃宦官,探得玄宗动静,迎台意旨,因而获得信任,掌握大权。

他为人忌刻阴险,对于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视的官员,必设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语相结,背后却阴谋暗害,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

同时为相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

为了专权固位,他竭力阻塞言路,补阙杜进上书言事,被他贬为下邦令。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历史上的十大奸相0分标签:奸相名相丞相宰相提名回答:2 浏览:2266 提问时间:2008-02-22 15:04之前老虎有提过十到名相,今天我就来提一下十大奸相,注意!我这里的“相”是广义上的,也就是说不局限于“丞相”!宰相也行!最好是能把名字,朝代,以及获得“提名”的理由能简单说明一下!共2条评论...相关资料: 两宋风云27奸相秦桧.mp3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揪错┆评论┆举报爱答知识人[神] 十大奸相一)庆夫———春秋鲁国贵族,“庆夫未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二)赵高———秦朝宦官,原系赵国贵族,“指鹿为马”者即为赵高也。

(三)梁冀———东汉大臣专横朝政、贪得无厌,所掠财产竟相当于全国半年租税。

(四)董卓———东汉凉州豪强,承帝时任并州牧掠夺白银逾百万,后被吕布所杀。

(五)来俊臣——唐武则天时酷吏,“请君入瓮”即是此人手段也是其下场。

(六)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位高一时。

(七)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臣等职,以莫须有罪名将名将岳飞杀害。

(八)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

(九)魏忠贤——明朝宦官,为害一时,最为凶残。

(十)和坤———原在清庭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

回答:2008-02-22 15:08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咳```回答的人少了点~~~不过谢谢回答的朋友~ ~ 这为爱答知识人朋友,总体上列举的还可以,除了来俊臣和魏忠贤本人认为不是宰相外,其他都挺符合要求的,本人也不喜欢提了问并且有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而把问题撤消,所以就采纳了这个答案!再次谢谢回答的朋友,爱答知识人,还有老虎!共5条评论...以下是特别推荐给您的相关问题奸相贾似道被宰于何处?中国第一奸相是谁?信口雌黄的人!----黄奸相#zhitouads1{border:1px solid #CBE8AE;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px; width:688px;display:none;}#zhitouads1 .advitem{margin:0px; padding:0px; width:210px; height:40px;border-right:1px dashed #ccc; padding-left:11px; font-size:12px; display:block; float:left; padding-right:7px;}#zhitouads1 .advitem .advline{line-height:20px;height:20px;overflow:hidden;margin:0px; padding:0px; display:block; width:210px;}#zhitouads1 .union_ad{border:0px;}#zhitouads1 .union_ad1{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其它回答共1条回答评论┆举报tigeer[学者] 1.中国历代十大奸相之赵高(秦朝)赵国人,生而受宫刑。

历史趣谈:自作孽不可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

历史趣谈:自作孽不可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自作孽不可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导语:贪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存在,只不过是水平不一而已,有的小贪敛财敛色,有的大贪杀人夺权。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贪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存在,只不过是水平不一而已,有的小贪敛财敛色,有的大贪杀人夺权。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看看他们所作所为。

1、明代严嵩:两父子控制吏部兵部受贿严嵩,字惟中,乡试中举后授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爬上了不得内阁宝座。

按照高官荫子的规定,其子严世蕃也进入官场,渐官至工部侍郎。

从此父子把持朝政,号称“大丞相、小丞相”。

严嵩由于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和重用,骄奢霸横之气日益显露,贪污腐败随之而来,收受贿赂成为常事。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更是个敛财高手、纨绔子弟,整天借着其父的势力,违法乱纪,卖官鬻爵,胡作非为。

他们父子二人先是控制了吏部、兵部,这就为他们卖官收取贿赂大开了方便之门。

嘉靖四十四年皇帝下诏将他们二人重新逮捕入狱,经审判,判他们大逆不道与谋反之罪,判处斩刑,不久伏诛于市。

抄其家,得黄金三万两千余两、白银二百零二万余两,其他房屋、土地、珍宝、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玉器、服饰、家具无数,几乎超过了皇室的珍藏。

还查抄了严家在京师、江西等地的财产。

同时皇帝下诏贬严嵩与诸孙为民。

严嵩从“贵极人臣,富甲天下”的高位,顷刻之间一下子掉在地下,沦落为家败人亡、孤身一人,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2、“跋扈将军”:家财三十亿梁冀是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做过大将军。

在朝廷里横行二十几年,人称“跋扈将军”。

生活常识分享。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导语:1、伯嚭害贤祸国,国破被诛伯嚭(pǐ),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

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担任了吴国的太宰(大夫)1、伯嚭——害贤祸国,国破被诛伯嚭(pǐ),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

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担任了吴国的太宰(大夫),与伍子胥一起共图国事。

起初,由于他在吴国尚未站稳脚跟,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出谋划策,为吴国出了不少力。

但得志后,他利欲熏心,干起了祸国殃民的勾当。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交战,越国眼看要灭亡了,越王勾践派文种贿赂伯嚭,送了大量金钱美女。

伯嚭接受了越国的贿赂之后,就极力怂恿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议和请求,使越国有了喘息的机会。

越王到了吴国之后,伍子胥劝吴王杀掉勾践,以绝后患,伯嚭极力袒护勾践,使吴王打消了杀掉越王的念头。

羽翼渐丰的伯嚭望恩负义,开始残害伍子胥。

尤其是吴王得了美女西施后,大动土木,修建了姑苏台,日夜与西施等美人享乐。

伍子胥看出了越国的意图,苦苦相劝,令吴王十分反感。

公元前484年,吴王想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不同意,并陈述了利害,吴王非但不听,却萌生了要杀掉伍子胥的念头。

伯嚭落井下石,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想除掉伍子胥,但没有得逞。

伯嚭并不甘心,又编造谎言,陷害伍子胥,最终使伍子胥自杀而死。

公元前482年,也就是伍子胥死后的第三年,越国趁机攻打吴国,几乎使吴国灭亡。

公元前478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军大败。

公元前473年冬,越军攻破吴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杀。

伯嚭以为自己对越国有功,竟厚颜无耻地向勾践请功。

没想到,勾践对他早已深恶痛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十大奸臣谮(zèn谗也)忠祸吴—伯喜:江东名士,是有名的识马者伯乐的后代,能读懂马语。

有这样一件事:关羽的宝马赤兔在关羽死后一直的在绝食,这样持续下去,恐怕这匹威武的宝马也会变成一只死马。

孙权便召来伯喜,很想让他来问问赤兔绝食的原因。

朝廷叛逆—刘濞(前215-前154),西汉诸侯王,刘邦侄,封吴王。

后来汉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

弑君跋扈—尔朱荣(493—530),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朔县北)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

尔朱荣于乱世中南征北战,最终得以挟帝自重、权倾天下。

最终由于骄横跋扈,为魏庄帝所杀,年仅三十八岁。

历史上尔朱荣骂名滚滚,被归入奸雄行列,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肯定。

盛唐大奸—杨国忠,本名杨钊,唐朝蒲州永乐人。

杨贵妃同曾祖兄。

张易之之甥。

杨玉环得宠于唐玄宗之后升任宰相,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与太子李亨的矛盾最终使杨国忠被杀。

三起三落—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以贪渎闻名。

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

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

一代国贼—张邦昌:北宋末大臣。

字子能,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归,又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张邦昌做了32天的皇帝。

史称“靖康之变”。

生财有道—阿合马(?—1282)回族,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时的近臣之一,理财能手。

在元朝前期,阿合马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

马屁天王—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是明朝重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

他出生于寒士家庭。

中国史上十大罪人排名

中国史上十大罪人排名

中国史上十大罪人排名第一名,“狼子野心”安禄山安禄山是华夏自古以来最恶毒的混蛋,没有之一。

安禄山原本是粟特族人,他在官场更是平步青云,直到有机会能觐见大唐皇帝。

他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靠着自己“胡人”的身份讨好唐玄宗。

刚开始他伪装得憨态可掬,经常在皇帝面前跳舞惹得皇帝哈哈大笑,另外收了他贿赂的人也在皇帝面前替他说好话。

第二名,“祸国丑女”贾南风她是西晋“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传闻贾南风相貌奇丑无比,没想到却成为了西晋惠帝的皇后。

得了势的贾南风“丑人多作怪”,煽动皇族子弟互相争权夺利,全国各个亲王率领西晋的精锐部队自相残杀,自己人打自己人,丧心病狂的野蛮人对老实本分的汉族人,进行了持续百年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场大屠杀,使得长江以北原本1200万汉族百姓,最后仅剩400万人存活。

一代“祸国丑女”贾南风罪大恶极,差点导致北方汉人灭绝。

第三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老妖婆”的恶名,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知道。

她在位期间穷奢极欲,一天的花费高达4000多两白银,把银子折合成人民币,就相当于她一天花费680多万人民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过生日,不惜花费一千多万两白银,这些银子别说买炮弹,连战舰都能买10艘,这直接导致甲午战争大清惨败,澎湖列岛、台湾都被日本占领,慈禧太后做下的恶事数不胜数、罄竹难书,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损失巨大,实在是可恶。

第四名,“认贼作父”石敬瑭石敬瑭是唐朝灭亡后的一个军阀,他曾为了能当皇帝,主动向北方的辽国契丹人求救,并丝毫不顾民族大义,把整个长城边防最重要的“幽云十六州”,全部拱手送给了外族人。

宋朝对辽国屡战屡败,石敬瑭以一己之力,使得此后几百年,中原汉人王朝一直被北方外族压着打,南宋甚至直接被北方蒙古灭国,中原和江南百姓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中。

第五名,“投机专家”吴三桂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毫无民族大义,为了一己私利,打开了山海关大门,投靠了清军,并且为清军打垮了抗清的农民军。

历史上的十大著名的汉奸叛徒,个个是祸国殃民的行家里手

历史上的十大著名的汉奸叛徒,个个是祸国殃民的行家里手

历史上的十大著名的汉奸叛徒,个个是祸国殃民的行家里手一、反复小人:吕布吕布是东汉末年著名武将、军阀。

勇冠天下,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乘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而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

本来姓吕,又先后认丁原和董卓为义父,而后又叛丁原跟董卓。

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

吕布因为骁武被并州牧丁原授骑都尉、河内主簿等职。

董卓进京后,被董卓利诱杀了丁原,率众投奔了董卓,成为董卓的义子,授中郎将。

董卓迁都长安后,肆无忌惮,引起了朝臣的不满。

虽说董卓对吕布“甚爱信之,誓为父子”,但暴虐成性、喜怒无常的董卓经常拿吕布当出气筒。

司徒王允遂用貂禅设“美人计”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受到董卓猜疑。

最后“美人计”成功,吕布为貂禅杀了董卓。

旋即被董卓旧部击败,便逃离长安投奔袁氏兄弟,被袁氏兄弟猜忌,后暗杀和追杀吕布。

两人也就此翻脸。

后被曹操击败又转投刘备,结果吕布在袁术资助军粮的诱惑下,偷袭下邳,玩了一招“反客为主”,夺取了刘备的徐州。

在刘备和袁术相斗时,抢了刘备的地盘,害的刘备只能成了“无地”的势力,只能投奔了曹操。

白门楼上,当吕布被曹操擒获即将处死的最后一刻,他还希望靠为曹操指挥骑兵换取生路,吕布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

”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

”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

吕布手下,也有张辽、高顺这样的大将之材,尤其高顺非常忠诚,愿意陪吕布一起被杀,吕布却不懂得使用。

其余将领多怀异心,所以作战失败居多,光靠吕布一人无法逆天,最后手下侯成、宋宪、魏续绑了陈宫率众投降,彻底摧毁了吕布的斗志。

陈寿在《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评》对吕布有评价:“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中国古代十大贪官

中国古代十大贪官

王温舒有两副面孔,一副是“酷”。在无权无势者面前,他如狼似虎,酷虐非常。王温舒的另一副面孔就是“谄”。在无权无势者面前,他以酷行贪;在权贵面前,他以谄行贪。王温舒手段不外是贪污和纳贿两种。就其贪污而言,主要是贪污被籍没财产。在广平,在河内,在京师,他杀几万人,被没收财产的人有上千家。正因为他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以权换钱也就有了雄厚的资本,加上他以暴虐酷杀著称,更使他在这场权钱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一些豪强地主虽无权无势,却有的是钱。更何况生死紧要关头花钱买命,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于是他们大行其贿,以求脱祸,这是可想而知的事。
3 东汉 王温舒:
大肆杀人以权换钱
王温舒,阳陵人。年轻时的王温舒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且性格暴虐,常常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王温舒不仅仅是一个以杀立威的酷吏,他还是个贪官。与其他贪官相比,虽然王温舒与他们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但其贪的手段确有不同。以酷行贪,以酷掩贪,这是表现在王温舒身上比较突出的特点。
7 唐朝元载:
就连胡椒也贪64吨
元载更有一种癖好,热衷于大兴土木,建房盖屋,这也是所有贪官的三部曲(票子、房子、女子)少不了的一环。他所建的屋宅,竟占了大宁、安仁、长寿三坊,唐代长安都城有109个坊,元载就占其三,可见规模之大,建筑之多。据《唐书》载,“膏腴别业,轸域相望”,“名殊异乐,内廷不及”。他倒台后,被没收的宅舍足够分配给数百户有品级的官员居住使用,他在东都洛阳还专门营建一座园林式私宅,充公之后,竟能改成一座皇家花园。可是最让人叹为奇观难以置信的就是,抄家的物品中居然有八百石胡椒。据有人计算过,唐时一石重为现在的79320克,那么八百石就是现在的64吨。
中国古代十大贪官 和珅家产超朝廷十年收入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贪官,但是,水平不一,各有千秋。今将部分贪官录于此,以供大家鉴赏。排名不分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1、赵高 2、司马道子 3、李林甫 4、杨国忠 5、卢杞 6、蔡京 7、秦桧 8、贾似道 9、阿合马 10、严嵩赵高赵高,本为赵国贵族,后入秦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7年又设计害死李斯,成为秦国丞相。

第二年他迫二世自杀,另立子婴。

不久被子婴杀掉,诛夷三族。

司马道子司马道子(364-402) 东晋皇族。

河内温县人。

孝武帝弟,简文帝子。

初封琅邪王,后改会稽王。

淝水之战后,忌谢氏功业,罢谢氏兵权。

太元十年(公元 385年),进位丞相。

时孝武帝不理政事,终日酣歌,朝政由司马道子掌握。

他与子元显专事聚敛,奢侈无度,朝政日趋腐败,激起孙恩起义。

元兴元年(公元402元),恒玄东下破建康(今江苏南京),父子皆被杀。

李林甫李林甫(?~752) 唐玄宗李隆基时著名奸相。

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

出身于李唐宗室,是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

初为千牛直长(宫廷侍卫)。

开元初,迁太子中允。

不久通过他舅姑夫的叔叔侍中乾曜的关系,升至国子司业。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迁为御史中丞,隶管刑部、吏部侍郎。

至此,他已跻身李唐高层统治者行列。

其时武惠妃专宠,李林甫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

惠妃之子寿王,极得玄宗钟爱,李林甫托宦官禀告惠妃,“愿护寿王(李瑁)为万岁计”,即是说,他将拥护寿王登上皇帝宝座。

惠妃闻禀感激涕零,在玄宗面前经常称颂李林甫之“德政”。

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擢为黄门侍郎。

开元二十二年(734)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他收买嫔妃宦官,探得玄宗动静,迎台意旨,因而获得信任,掌握大权。

他为人忌刻阴险,对于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视的官员,必设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语相结,背后却阴谋暗害,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

同时为相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

为了专权固位,他竭力阻塞言路,补阙杜进上书言事,被他贬为下邦令。

他对朝臣说:“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作为仪仗的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朝臣受其威胁,从此谏诤路绝。

他极力支持玄宗废太子瑛,劝立武惠妃子寿王瑁,玄宗却立了忠王玙(后改名亨,即肃宗)。

他怕太子即位后于己不利,屡兴大狱,以动摇太子。

他促使杨国忠推究,诛杀太子亲戚和不附已的臣僚,株连数百家。

他久踞相位,自张九龄罢相后,独揽朝政,同列宰相牛仙客、陈希烈都怕他而不敢问事。

天宝八载(749),咸宁太守赵奉璋拟揭发林甫罪状二十余条,被他指使御史台以妖言逮捕杖杀。

天宝十一载,林甫死。

此前,他已和杨国忠有隙,死后,国忠唆使安禄山诬告林甫与蕃将阿布思谋反,玄宗追削林甫官爵,籍没其家产,子婿流配。

林甫在相位十九年,玄宗晚年政治腐败,他有很大的责任。

杨国忠唐玄宗时外戚和权臣。

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南)人。

武则天时臣张易之之甥,杨贵妃堂兄。

本名钊,玄宗改其名为国忠。

国忠少嗜赌好酒,不学无行。

天宝元年,由杨贵妃荐于玄宗,以樗蒲(一种赌具)为供奉官。

他善于窥测玄宗好恶,得其欢心,累迁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给事中。

十一年(752)李林甫死,国忠代相,兼吏部尚书,领40余使。

他怙权杖势,排斥异己,破坏铨选制度,阻挠下情上达,生活极其奢侈。

他与安禄山争宠,屡言禄山必反。

禄山本有野心,十四年即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唐。

十五年国忠随驾奔蜀,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为从驾士兵所杀。

卢杞卢杞(?-约785)唐朝大臣。

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

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

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

旬日之内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他为人阴险狡诈,居相位期间,忌能妒贤,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排斥宰相张镒等。

又征收房屋“间架税”、“除陌税”,天下怨声载道。

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京师失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屡上疏弹劾其罪,遂贬新州司马,旋徙澧州别驾死。

蔡京蔡京(1047~1126),北宋末权奸。

字元长。

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

熙宁三年(1070)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元□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下令废罢王安石推行的新法。

蔡京按照限令于五日内在开封府所属各县全部改募役为差役,受到司马光的称赞。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蔡京任权户部尚书,力助宰相章□重行新法。

宋徽宗赵佶即位,蔡京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

宋徽宗派宦官童贯到杭州访求书画奇巧,蔡京勾结童贯,以书画达于禁中,得以重新起用。

崇宁元年(1102),他乘机排挤掉宰相韩忠彦、曾布,而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

蔡京善于奉迎,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

他与宦官童贯、杨戬、梁师成、李彦,权臣王黼、高俅、朱勔等,把持朝政,向宋徽宗进“丰、亨、豫、大”之言,竭全国之财,供其挥霍。

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民怨沸腾,币制混乱不堪,给北宋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蔡京是北宋最腐败昏庸的宰相之一。

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童贯、朱勔、李彦、王黼、梁师成为六贼。

而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秦桧秦桧(1090~1155),中国南宋权奸,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官至御史中丞。

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

金军攻占开封后,欲立张邦昌为帝,秦桧进议状,主张另立宋宗室为帝,遂被金军驱掳北去,旋即降敌在金廷大倡和议,故于建炎四年(1130)被放回南宋。

秦桧得宋高宗信任,官至宰相,因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罢相闲居。

绍兴七年(1137),秦桧任枢密使,与宰相张浚劝说宋高宗收回由岳飞并统淮西等军的成命,招致淮西军的哗变投敌,八年,秦桧重新拜相,力主和议,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诏书。

十年,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领兵南侵,岳飞等军大举北伐,屡破金军,进逼开封,秦桧却怂恿宋高宗迫令班师。

十一年,宋高宗与秦桧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军权,诬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与金朝再次签订屈辱的和约。

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规定宋高宗不许以无罪去首相。

秦桧再次任相18年,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

他还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两税等税额,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

贾似道贾似道(1213~1275),中国南宋末权臣。

字师宪。

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

其姐贾贵妃为宋理宗所宠,因此屡蒙超擢,先后为两淮制臵大使、加参知政事及知枢密院事等要职。

蒙古大举攻宋,开庆元年(1259),鄂州(今湖北武昌)危急,贾似道即军中拜右丞相,奉命赴援。

他擅自遣使诣忽必烈军前请和,许割江为界,岁奉银绢各20万。

因蒙哥死于钓鱼城下,忽必烈急于北返争夺汗位,才达成和议。

蒙古军退之后,贾似道则隐瞒求和真相,以大捷闻。

遂以右丞相兼枢密使召入朝,从此专制朝政近17年。

景定四年(1263),为筹措军饷,将浙西官户民户逾限田产,抽1/3回买以充公田,且低压田价,对土地肆行兼并和掠夺,虽小户人家亦所不免。

宋度宗赵禥即位,以贾似道有定策功,称之曰师臣,加太师,特授平章军国重事。

贾似道不顾国家安危,穷奢极欲。

时蒙古攻围襄樊甚急,皆秘不以闻;有言边事者,辄加贬斥。

鄂州失守后,国势危甚,贾似道迫于舆论,于德祐元年(1275)抽诸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二月间在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江中)与元军遭遇,大败,逃奔扬州。

群臣请诛贾似道,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臵,八月,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阿合马阿合马(?—1282),回回人。

中国元代初期大臣。

出生于中亚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

中统三年(1262),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财赋。

至元元年(1264),升中书平章政事。

此后兼制国用使,改尚书省平章政事。

九年,为中书平章政事达10年之久。

时值灭南宋前后,元廷费用浩繁,阿合马采取兴铁冶、铸农器官卖、增盐课、括户口、推行钞法、籍括药材等措施,使财政支出得以应付,深得世祖宠信。

阿合马专权横暴,打击异己,贪赃不法,引起太子真金和许多大臣不满。

十九年三月,益都千户王著与高和尚等乘世祖和真金去上都,潜入大都,假称真金回宫,召阿合马至,杀阿合马及其党羽郝祯。

严嵩严嵩(公元 1480~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弘治进土。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 1542年)任武英殿大学士,人间参顶机务,兼礼部尚书。

他对明世宗一味诌媚,窃权夺利,诛杀异己。

严嵩善于撰写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从而受到皇帝的宠幸。

他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八月支使言官弹劾翟銮父子在考进土时作弊,使翟銮被削职为民。

九月,严嵩升任首辅,独揽国政,被称为“青词宰相”。

他年过花甲,整天在西苑值庐,未曾归家洗沐,明世宗被其勤奋感动,更为信任于他。

严嵩以儿子严世藩和义子赵文华为爪牙,拉拢锦衣卫都指挥陆炳,操纵朝政十多年,权倾朝野,收礼纳贿,为所欲为,弄得明王朝政治极为黑暗,边防松弛不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