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早期症状识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危儿早期识别》课件

出生时窒息、缺氧或严重黄 疸。
02
01
03
出生后出现严重感染、颅内 出血等严重疾病。
母亲在孕期患有严重疾病或 接受过特殊治疗。
04
05
家庭存在遗传性疾病史或出 生缺陷史。
识别方法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 情况,以及是否有异常的哭声和肢体 动作。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遗传代谢病筛查等,以帮助 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行为改变评估
观察家长在高危儿护理和喂养方面的行为改变,评估教育效果的实 际影响。
满意度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家长对宣传和教育的满意度,以便改进和提 高宣传和教育效果。
THANKS。
注意宝宝日常表现
家长需留意宝宝的饮食、睡眠、精神 状态等日常表现,如出现食欲不振、 过度哭闹、反应迟钝等情况,可能是 早期异常表现。
社区筛查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新生儿建 立健康档案,记录宝宝的生长情 况、家庭病史及养育环境等信息
。
定期健康检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为宝宝进 行健康检查,评估宝宝的生长、发 育状况,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监测宝宝的体重 、身高、头围等生长指标,以及心肺 听诊、神经反射等生理指标。
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宝宝进行定期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 题。
识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儿的问题需 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儿科医生、
儿童保健医生、康复师等。
高危儿的家庭需要得到更多的健 康教育和支持,以便更好地照顾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分布 不均,部分地区医疗水平 较低,导致高危儿早期识 别和干预的难度加大。
高危儿发育障碍的早期识别PPT课件

8
LOGO
原始反射减弱或延缓消失
拥抱反射 正常出现时期是生后到6个月,3个月内 缺失或6个月后存在均属异常.
足抓握反射 正常持续时间0-6个月,在1-4个月表 现出显著的反应,6个月后减弱,到1岁随着双下肢 对体重的支撑而消失.婴儿早期阴性或减弱高度民 提示神经系统异常,发育障碍的婴儿9个月后仍出 现较高反应强度.
10
LOGO
常见的姿势异常
>2个月俯卧位时,四肢屈曲在躯干下,臀部高于头 部.
仰卧时头背曲,下肢硬性强直,上肢屈曲肩后伸,严 重时呈角弓反张.
拉起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不经过坐的姿势直接拉 成直立位
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四肢呈青蛙仰卧位 >3个月,扶腋站立时足尖着地或双下肢交叉,或下
加强高危儿管理,进行系统的早期识别的干预,以 便早期刺激脑细胞发育,促进小儿潜在能力得到最 大程度的发挥.
基因分析 预测可能的神经行为发育问题. 音乐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
19
LOGO
谢谢聆听!
20
LOGO
2019/11/16
21
.
LOGO
高危儿发育障碍的早期识别
泉州市儿童医院
曾丽娥
LOGO
1
高危儿的定义
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某种严重疾病而需要监 护的新生儿
2
LOGO
高危儿常发生于下列以下情况
1.母亲疾病史,如糖尿病,感染吸烟,死产等 2.母孕异常,如妊高征,子痫,胎盘早剥等 3.异常分娩史 难产,手术史. 4. 出生时异常 窒息,早产,巨大儿等
表现 脑损伤症状及体征
原始反射减弱或延迟消失
姿势反应异常
肌张力异常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PPT课件

氧合状态监测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氧分压( Tc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44
45
心血管系统监护
血压监护:新生儿MAP正常值基本同胎龄
46
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1.体检:意识、反应、头围、囟门、瞳孔、肌力、肌 张力(NS核心)、反射。
肤色异常:青紫/发绀 表现异常:呻吟、鼻煽、三凹征
31
呼吸系统监护
表现异常
三凹征:膈肌牵拉及肋间肌收缩 呻吟:呼气时声带关闭以增加PEEP。 鼻煽:减少鼻腔的阻力。 呼吸过慢或节律异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32
呼吸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17
6.惊厥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 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 育不全等。
18
即刻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按日龄、窒息补液 最初12小时禁食 若血糖<2.6mmol/l ,给予处理 正发作或前一小时曾发生惊厥,止惊 惊厥伴中心性青紫或呼吸困难,中流量氧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25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 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 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6
危重新生儿监护内容
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 快,易导致死亡。--------NICU
、高频通气,甚至ECMO。
57
常见新生儿纠纷
与医疗有关的纠纷
开错药 服务态度不好
窒息复苏后多器官功能损害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氧分压( Tc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44
45
心血管系统监护
血压监护:新生儿MAP正常值基本同胎龄
46
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1.体检:意识、反应、头围、囟门、瞳孔、肌力、肌 张力(NS核心)、反射。
肤色异常:青紫/发绀 表现异常:呻吟、鼻煽、三凹征
31
呼吸系统监护
表现异常
三凹征:膈肌牵拉及肋间肌收缩 呻吟:呼气时声带关闭以增加PEEP。 鼻煽:减少鼻腔的阻力。 呼吸过慢或节律异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32
呼吸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17
6.惊厥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 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 育不全等。
18
即刻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按日龄、窒息补液 最初12小时禁食 若血糖<2.6mmol/l ,给予处理 正发作或前一小时曾发生惊厥,止惊 惊厥伴中心性青紫或呼吸困难,中流量氧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25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 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 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6
危重新生儿监护内容
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 快,易导致死亡。--------NICU
、高频通气,甚至ECMO。
57
常见新生儿纠纷
与医疗有关的纠纷
开错药 服务态度不好
窒息复苏后多器官功能损害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d3o.大lo于re胎龄m儿a及gn小a于a胎li龄q儿ua. Ut 1e2n.母im亲有a麻d 醉m药in、i毒m品v等e病ni史am, q4u.出is生n时o低sAtrpugadr评e分xe需r复ci苏ta者tion13u.产lla科m并c发o症l需ab手o术ri产s nisi ut a5l.i既qu往ip有异ex常e妊a娠co、m胎m儿o或d新o生con1s4e.羊q水ua、t.脐带、胎盘异常
2024/9/28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1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定义: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 在危险状态中,必须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 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是降低围 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发生率最有重要的手段。
2024/9/28
16
2024/9/28
谢谢聆听!
17
早产儿
窒息
颅内出血
低体温
呼吸暂停 感染
2024/9/28
出血
NRDS 喂养困难
NEC ROP
18
孕周胎龄关系曲线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四)、新生儿体格检查 ⑴首次检查
生后在分娩室及手术室进行,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畸形、胎龄评估、 活力、营养状况及从宫内向宫外转变情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参考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100180次/分(清醒)80-160次/分(睡眠),呼吸40-60次/分。
⑵第2次全面检查
2024/9/28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1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定义: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 在危险状态中,必须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 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是降低围 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发生率最有重要的手段。
2024/9/28
16
2024/9/28
谢谢聆听!
17
早产儿
窒息
颅内出血
低体温
呼吸暂停 感染
2024/9/28
出血
NRDS 喂养困难
NEC ROP
18
孕周胎龄关系曲线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四)、新生儿体格检查 ⑴首次检查
生后在分娩室及手术室进行,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畸形、胎龄评估、 活力、营养状况及从宫内向宫外转变情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参考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100180次/分(清醒)80-160次/分(睡眠),呼吸40-60次/分。
⑵第2次全面检查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课件

围产情况对新生儿的影响
母亲情况
对新生儿的危害
染色体异常,小于胎龄儿(SGA) 早产,先兆子痫,小儿遭摧残 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围产期病死率增加 SGA,围产期病死率增加
SGA,胎儿酒精综合症,药物撤退综合症,婴儿猝死 死胎,肺透明膜病,先天畸形,低血糖,巨大儿
年龄超过40岁 年龄16岁以下 消瘦,营养不良 吸烟 滥用药物和酒精 糖尿病 甲状腺疾病 肾脏疾病 尿路感染
甲状腺肿,甲状腺高功 甲状腺功能低下 SGA,死胎 早产,败血症
围产情况对新生儿的影响
母亲情况
对新生儿的危害
心肺疾病 SGA,死胎,早产 高血压(慢性或先兆子痫)SGA,窒息,死胎,早产 贫血 SGA,窒息,死胎,早产,胎儿水肿 血型不合自身免疫 死胎,贫血,黄疸 血小板自身免疫 死胎,出血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
较长时间的清醒 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 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胎动过少 羊水过多
羊水过少
围产情况对新生儿的影响
分娩情况
提前分娩
对新生儿的危害 RDS,窒息,感染
死胎,窒息,胎粪吸入, 巨大儿
超过预产期2周后分娩
急产
产伤,颅内出血
围产情况对新生儿的影响
分娩情况
滞产 先露异常 子宫挛缩 胎粪污染羊水
高危儿家庭识别PPT课件

15
感觉器官的异常
• 视觉异常:喜欢斜视看物,与人对视少或 根本不看人
• 听觉异常:对某些声音过分敏感,双手捂 耳,表现恐惧
• 触觉异常: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或身体接触 • 痛觉异常:对疼痛的不敏感 • 本体觉异常:喜欢长时间的坐车、坐电梯、
旋转
16
高危儿家庭监测十条
• “高危儿”家长发现小儿出现以下情况,应及 时带孩子到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高危儿家庭识别
.
1
• 1.哪些孩子是高危儿 • 2.高危因素有哪些 • 3高危儿的早期表现 • 4.高危儿家庭监测10条
2
定义
•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 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日后可能发生 残障(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 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 等症状)的婴儿。
19
什么时候做高危儿筛查
• 健康体检时筛查; • 预防接种前筛查; • 婴儿疾病就诊时早期发现发育异常; • 危重病儿恢复后随访检查; • 作为儿童保健的一项常规内容。
20
谢谢聆听!
21
• 4.对声、光反应强烈或无反应。
11
高危儿的早期表现
• 5.喂奶时不注视人脸、眼球转动不灵活。 • 6.头后背、憋气。 • 7.四肢过度紧张(显棒状)或过度松软。 • 8.下颌、手脚频繁出现抖动。
12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表现
• 姿势异常:换尿布困难,不易分开双腿, 交叉尖足
• 吮吸乏力、吞咽困难、噎、呕、吐、嘴不 张闭
9
主要高危因素
前5位主要高危因素为: 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孕期感染、先兆流 产、产时窒息。 产前高危因素占42%
产后高危因素占40% 产时高危因素占18%
感觉器官的异常
• 视觉异常:喜欢斜视看物,与人对视少或 根本不看人
• 听觉异常:对某些声音过分敏感,双手捂 耳,表现恐惧
• 触觉异常: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或身体接触 • 痛觉异常:对疼痛的不敏感 • 本体觉异常:喜欢长时间的坐车、坐电梯、
旋转
16
高危儿家庭监测十条
• “高危儿”家长发现小儿出现以下情况,应及 时带孩子到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高危儿家庭识别
.
1
• 1.哪些孩子是高危儿 • 2.高危因素有哪些 • 3高危儿的早期表现 • 4.高危儿家庭监测10条
2
定义
•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 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日后可能发生 残障(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 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 等症状)的婴儿。
19
什么时候做高危儿筛查
• 健康体检时筛查; • 预防接种前筛查; • 婴儿疾病就诊时早期发现发育异常; • 危重病儿恢复后随访检查; • 作为儿童保健的一项常规内容。
20
谢谢聆听!
21
• 4.对声、光反应强烈或无反应。
11
高危儿的早期表现
• 5.喂奶时不注视人脸、眼球转动不灵活。 • 6.头后背、憋气。 • 7.四肢过度紧张(显棒状)或过度松软。 • 8.下颌、手脚频繁出现抖动。
12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表现
• 姿势异常:换尿布困难,不易分开双腿, 交叉尖足
• 吮吸乏力、吞咽困难、噎、呕、吐、嘴不 张闭
9
主要高危因素
前5位主要高危因素为: 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孕期感染、先兆流 产、产时窒息。 产前高危因素占42%
产后高危因素占40% 产时高危因素占18%
高危儿早期症状识别PPT

肌张力异常有以下3种类型: 1.张力增高:活动肢体时,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2.张力降低:活动肢体时,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3.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 月龄的增长,肌张力逐渐降低而转为正常,婴儿脑损伤时肌张力 异常在生后的2-3个月内可不太明显,以后慢慢的出现肌张力增 高的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 5. 早产儿(胎龄<37W)。 • 6.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 7. 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新生儿。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 高危生物因素 高危环境因素
习惯上分: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危 险因素三类:
(一)胎儿期高危因素
大过小,围巾征异常等。(中枢协调障碍) 13.保护性反射出现延迟或无。(感觉统合失调) 14.6个月不能主动抓物、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 (运动
发育迟缓)
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阻力,可 通过被动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正 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 1. 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缺陷和胎儿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 2. 妊娠早期出血。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或异
常 • 3.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可导致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 • 4. 宫内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黄疸、贫血、出血、肝脾
高危儿早期异常识别
一、高危儿的概念
(一)高危因素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 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 素称为高危因素。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 月龄的增长,肌张力逐渐降低而转为正常,婴儿脑损伤时肌张力 异常在生后的2-3个月内可不太明显,以后慢慢的出现肌张力增 高的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 5. 早产儿(胎龄<37W)。 • 6.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 7. 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新生儿。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 高危生物因素 高危环境因素
习惯上分: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危 险因素三类:
(一)胎儿期高危因素
大过小,围巾征异常等。(中枢协调障碍) 13.保护性反射出现延迟或无。(感觉统合失调) 14.6个月不能主动抓物、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 (运动
发育迟缓)
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阻力,可 通过被动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正 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 1. 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缺陷和胎儿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 2. 妊娠早期出血。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或异
常 • 3.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可导致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 • 4. 宫内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黄疸、贫血、出血、肝脾
高危儿早期异常识别
一、高危儿的概念
(一)高危因素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 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 素称为高危因素。
高危儿早期识别ppt课件

玩具或对声音反应差。
10
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法
• 视、听感觉检查:在小儿清醒状态下进行。 • 视反应检查: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用直径
10CM红球,在距小儿眼前20CM处轻轻晃动引起 小儿注视。然后慢慢向左、右弧形移动,观察小 儿眼球与头部跟随红球转动情况。
• 正常:1个月小儿眼球能追视90度(左右各45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危儿早期表现
• 生后情绪不稳定、易惊吓、易哭闹、易激
惹或过度安静。
• 睡眠障碍(夜间睡眠时间短,易醒,易翻
滚)。
• 吐奶频繁或喂养困难。 • 对声、光反应强烈或无反应。
3
高危儿早期表现
• 喂奶时不注视人脸、眼球转动不灵活。 • 头后背、憋气。 • 四肢过度紧张(显棒状)或过度松软。 • 下颌、手脚频繁出现抖动。
可通过被动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 正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 肌张力异常有以下3种类型: • 张力增高:活动肢体时,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 张力降低:活动肢体时,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 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
产、产伤、剖宫产等。
• 新生儿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
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 肺炎、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
6
高危因素(筛查时问诊)
• 有脑瘫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生母智力低
下、发育畸形。
• 早产(胎龄<37周)、过期产(胎龄≥42
周);多胎。
• 低出生体重(<2500克)、巨大儿(>
8
10
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法
• 视、听感觉检查:在小儿清醒状态下进行。 • 视反应检查: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用直径
10CM红球,在距小儿眼前20CM处轻轻晃动引起 小儿注视。然后慢慢向左、右弧形移动,观察小 儿眼球与头部跟随红球转动情况。
• 正常:1个月小儿眼球能追视90度(左右各45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危儿早期表现
• 生后情绪不稳定、易惊吓、易哭闹、易激
惹或过度安静。
• 睡眠障碍(夜间睡眠时间短,易醒,易翻
滚)。
• 吐奶频繁或喂养困难。 • 对声、光反应强烈或无反应。
3
高危儿早期表现
• 喂奶时不注视人脸、眼球转动不灵活。 • 头后背、憋气。 • 四肢过度紧张(显棒状)或过度松软。 • 下颌、手脚频繁出现抖动。
可通过被动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 正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 肌张力异常有以下3种类型: • 张力增高:活动肢体时,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 张力降低:活动肢体时,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 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
产、产伤、剖宫产等。
• 新生儿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
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 肺炎、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
6
高危因素(筛查时问诊)
• 有脑瘫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生母智力低
下、发育畸形。
• 早产(胎龄<37周)、过期产(胎龄≥42
周);多胎。
• 低出生体重(<2500克)、巨大儿(>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儿早期异常识别
1
一、高危儿的概念
(一)高危因素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 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 素称为高危因素。
2
(二)高危儿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存在许多对胎 儿和婴儿生长发育不利的危险因素,威胁着胎儿、 婴儿的健康和生命。遭遇这些危险因素作用的婴儿 称为高危儿。 高危儿是特别脆弱的人群,约占新生婴儿的 60-70%,大约5~10%会发生脑损伤。
12
• 8. 3个月后俯卧位不能抬头,呈头低臀高位或歪向一侧。(中枢协调 障碍) • 9.头不能竖直,直立、坐位时头不稳定,前后左右摇摆不定。(运动 发育迟缓) • 10.3个月后仍有拇指内收、双手握拳。(精细运动发育迟缓) • 11.肢体异常运动、持续震颤、阵发性阵挛运动等。(混合型脑瘫) • 12.被动肌张力异常。跟耳征角、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过大过 小,围巾征异常等。(中枢协调障碍) • 13.保护性反射出现延迟或无。(感觉统合失调) • 14.6个月不能主动抓物、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 (运动发育 迟缓)
10
• 有些损伤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早期就表现出来 ,如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 • 有些损伤在生后2~3月甚至更长些时 候才表现出异常,如脑瘫、智力低下、运 动发育迟缓、癫痫等; • 有些损伤则要到学龄前期、学龄期才逐渐表 现出来,如行为异常、精神发育异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
(三)高危儿主要52项神经运动 检查异常
• 1.头围、囱门异常。(出生34cm左右,出生头围<32cm,3岁 头围<45cm称为小头畸形、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注意脑积 水;建议脑部CT、MRI检查。前囟约2.5cm*2.5cm呈菱形, 12—18个月闭合,囟门突起囟门凹陷囟门迟闭 ;后囟呈三角 形,出生后2—4个月闭合 ) • 2.过度兴奋、易激惹、嗜睡、自然活动少、异常活动出现。 (中枢协调障碍、自闭症、多动症、不随意型脑瘫。) • 3.喂养困难。(微量元素缺乏、生活能力和抵抗力低下、脑 发育迟缓、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 4.显著斜视,持续眼球震颤,提上睑肌张力高。(癫痫) • 5.异常姿势出现,如双上肢硬性后伸,角弓反张,尖足, 下肢交叉、内收等。(脑损伤、痉挛型脑瘫) • 6.视觉追踪差、听力定向差。(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 • 7.原始反射减弱或无,或亢进或延迟消失。(中枢协调障碍 )
四、新生儿期至婴幼儿期发育异常儿的早期症状
• 1. 1-2个月 不对称的拥抱反射;过度头后仰;无视觉追踪现象;无 声音的惊吓反应。 • 2. 3个月 目光不能追随人和物。 • 3. 4个月 俯卧或竖抱时头仍不能抬起。 • 4.6-7个月扶成立位时不会跳着玩儿,而是双足尖着地、两腿挺直或 双足交叉。 • 5. 8个月 原始反射存留;腿不能承受体重;不能伸手抓玩具;不能 注视小物体;不能发声,仍不会坐。 • 6.10个月 不能独坐;不能用手捏东西;双手仍不能对在一起。 • 7.12个月 用一只手取物;够东西时总用一只手,另外一只手不活动; 对叫自己的名字无反应。 • 8.18个月 不能用拇指与食指捏小丸;仍不能站立行走; • 9.24个月 仍不能说出单字。 • 10.36个月 不能准确的使用调羹;不能讲完整的句子;不能理解间的 的指令;不能单独上厕所
4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 高危生物因素 高危环境因素
习惯上分: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危 险因素三类:
5
(一)胎儿期高危因素
• • 1. 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缺陷和胎儿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2. 妊娠早期出血。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或异 常 3.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可导致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 4. 宫内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黄疸、贫血、出血、肝脾 等大多器官损坏、TORCH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IV感染。 5. 孕期X射线、同位素、工业污染物(如铅汞)、辐射、 药物等有害物质的影响,可导致胎儿脑或肢体畸形、胎(脑、肝 、心、肾)等脏器损害。 6. 母亲疾病,可导致脑发育不良、婴儿发育迟缓、中协调障碍、黄 疸。 7. 胎儿发育迟缓、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等。可导致 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脑发育畸形、脑瘫等。 8.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 脑病、脑发育不良、脑发育畸形等。
7
(三)新生儿期高危因素
• 1.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脑瘫患病率是足月儿6倍, 低出生体重儿脑瘫患病率是对照组的12倍。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 新生儿颅内出血。 5.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 • •
8
三、高危儿的潜在危险
3
(三)高危儿的范围
下列这些婴儿我们称之为高危儿:
• • • • • • • 1. 2. 3. 4. 高危妊娠孕母的婴儿,如妊高症、宫内感染等。 孕母过去有死胎、死亡新生儿史的婴儿。 异常分娩的婴儿,如产钳助产、臂位助产等。 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异常,如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5. 早产儿(胎龄<37W)。 6.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7. 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新生儿。
各种高危因素可能导致脑发育不良、缺氧缺血性损伤 或产伤而产生脑损伤,引起脑的结构和功能受损。
表现有: • (1)中枢神经协调障碍; •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 (3)肌张力异常; • (4)脑瘫; • (5)智力低下; • (6)癫痫; • (7)视力、听力功能障碍; • (8)行为异常等。
9
•
• • • • •
6
(二)分娩期高危因素
• 1. 新生儿窒息,占活产数的5~10%,早产儿窒息发生率可高达 60~70%。可导致脑发育不良、脑损伤、脑瘫、生长发育障碍、智力 发育滞后或低下 • 2. 难产。可导致新生儿窒息或产伤。 • 3. 剖宫产。可导致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或感觉统合失调。 • 4. 产伤。可导致头部血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产伤性臂丛神 经损伤、面神经产伤、肱骨干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1
一、高危儿的概念
(一)高危因素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 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 素称为高危因素。
2
(二)高危儿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存在许多对胎 儿和婴儿生长发育不利的危险因素,威胁着胎儿、 婴儿的健康和生命。遭遇这些危险因素作用的婴儿 称为高危儿。 高危儿是特别脆弱的人群,约占新生婴儿的 60-70%,大约5~10%会发生脑损伤。
12
• 8. 3个月后俯卧位不能抬头,呈头低臀高位或歪向一侧。(中枢协调 障碍) • 9.头不能竖直,直立、坐位时头不稳定,前后左右摇摆不定。(运动 发育迟缓) • 10.3个月后仍有拇指内收、双手握拳。(精细运动发育迟缓) • 11.肢体异常运动、持续震颤、阵发性阵挛运动等。(混合型脑瘫) • 12.被动肌张力异常。跟耳征角、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过大过 小,围巾征异常等。(中枢协调障碍) • 13.保护性反射出现延迟或无。(感觉统合失调) • 14.6个月不能主动抓物、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 (运动发育 迟缓)
10
• 有些损伤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早期就表现出来 ,如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 • 有些损伤在生后2~3月甚至更长些时 候才表现出异常,如脑瘫、智力低下、运 动发育迟缓、癫痫等; • 有些损伤则要到学龄前期、学龄期才逐渐表 现出来,如行为异常、精神发育异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
(三)高危儿主要52项神经运动 检查异常
• 1.头围、囱门异常。(出生34cm左右,出生头围<32cm,3岁 头围<45cm称为小头畸形、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注意脑积 水;建议脑部CT、MRI检查。前囟约2.5cm*2.5cm呈菱形, 12—18个月闭合,囟门突起囟门凹陷囟门迟闭 ;后囟呈三角 形,出生后2—4个月闭合 ) • 2.过度兴奋、易激惹、嗜睡、自然活动少、异常活动出现。 (中枢协调障碍、自闭症、多动症、不随意型脑瘫。) • 3.喂养困难。(微量元素缺乏、生活能力和抵抗力低下、脑 发育迟缓、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 4.显著斜视,持续眼球震颤,提上睑肌张力高。(癫痫) • 5.异常姿势出现,如双上肢硬性后伸,角弓反张,尖足, 下肢交叉、内收等。(脑损伤、痉挛型脑瘫) • 6.视觉追踪差、听力定向差。(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 • 7.原始反射减弱或无,或亢进或延迟消失。(中枢协调障碍 )
四、新生儿期至婴幼儿期发育异常儿的早期症状
• 1. 1-2个月 不对称的拥抱反射;过度头后仰;无视觉追踪现象;无 声音的惊吓反应。 • 2. 3个月 目光不能追随人和物。 • 3. 4个月 俯卧或竖抱时头仍不能抬起。 • 4.6-7个月扶成立位时不会跳着玩儿,而是双足尖着地、两腿挺直或 双足交叉。 • 5. 8个月 原始反射存留;腿不能承受体重;不能伸手抓玩具;不能 注视小物体;不能发声,仍不会坐。 • 6.10个月 不能独坐;不能用手捏东西;双手仍不能对在一起。 • 7.12个月 用一只手取物;够东西时总用一只手,另外一只手不活动; 对叫自己的名字无反应。 • 8.18个月 不能用拇指与食指捏小丸;仍不能站立行走; • 9.24个月 仍不能说出单字。 • 10.36个月 不能准确的使用调羹;不能讲完整的句子;不能理解间的 的指令;不能单独上厕所
4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 高危生物因素 高危环境因素
习惯上分: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危 险因素三类:
5
(一)胎儿期高危因素
• • 1. 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缺陷和胎儿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2. 妊娠早期出血。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或异 常 3.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可导致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 4. 宫内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黄疸、贫血、出血、肝脾 等大多器官损坏、TORCH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IV感染。 5. 孕期X射线、同位素、工业污染物(如铅汞)、辐射、 药物等有害物质的影响,可导致胎儿脑或肢体畸形、胎(脑、肝 、心、肾)等脏器损害。 6. 母亲疾病,可导致脑发育不良、婴儿发育迟缓、中协调障碍、黄 疸。 7. 胎儿发育迟缓、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等。可导致 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脑发育畸形、脑瘫等。 8.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 脑病、脑发育不良、脑发育畸形等。
7
(三)新生儿期高危因素
• 1.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脑瘫患病率是足月儿6倍, 低出生体重儿脑瘫患病率是对照组的12倍。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 新生儿颅内出血。 5.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 • •
8
三、高危儿的潜在危险
3
(三)高危儿的范围
下列这些婴儿我们称之为高危儿:
• • • • • • • 1. 2. 3. 4. 高危妊娠孕母的婴儿,如妊高症、宫内感染等。 孕母过去有死胎、死亡新生儿史的婴儿。 异常分娩的婴儿,如产钳助产、臂位助产等。 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异常,如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5. 早产儿(胎龄<37W)。 6.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7. 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新生儿。
各种高危因素可能导致脑发育不良、缺氧缺血性损伤 或产伤而产生脑损伤,引起脑的结构和功能受损。
表现有: • (1)中枢神经协调障碍; •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 (3)肌张力异常; • (4)脑瘫; • (5)智力低下; • (6)癫痫; • (7)视力、听力功能障碍; • (8)行为异常等。
9
•
• • • • •
6
(二)分娩期高危因素
• 1. 新生儿窒息,占活产数的5~10%,早产儿窒息发生率可高达 60~70%。可导致脑发育不良、脑损伤、脑瘫、生长发育障碍、智力 发育滞后或低下 • 2. 难产。可导致新生儿窒息或产伤。 • 3. 剖宫产。可导致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或感觉统合失调。 • 4. 产伤。可导致头部血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产伤性臂丛神 经损伤、面神经产伤、肱骨干骨折及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