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研究_严涵
聚乙二醇对竹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聚乙二醇对竹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摘要为研究增韧剂聚乙二醇(PEG)对聚乳酸(PLA)/竹粉(BF)竹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以聚乳酸为为基体材料,竹粉为增强、填充材料,采用注塑工艺制备了PLA/BF/ PEG复合材料。
探讨了PLA /BF/PEG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热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增添显著改善了竹粉与PLA基体之间的相容性,提升了两者的界面粘合力;随着PEG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在第三阶段后的最大失重速率随之下降,表明PEG能够一定程度地增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氧指数测定表明,PEG在本复合材料中的阻燃效果并不明显,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PEG含量的上升,PLA/BF/ PEG复合材料的韧性随之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却随之减小。
关键词:竹粉;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材料;性能AbstractFor the study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toughening agent on the polylactic acid (PLA)/bamboo powder (BF) bamboo plastic composite performance impact, with polylactic acid as matrix material, to enhance bamboo powder, filling materials,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BF/PEG/PLA composite materials was prepared.Discus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BF/PEG/PLA composite materials, thermal properties and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G add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bamboo powder and PLA matrix, improve the interfac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two;With the increase of PEG content, composite material after the third stage of maximum weight loss rate drops, showed that PEG to a certain degree to increas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Oxygen index determination indicate that PEG in this composite flame retardant effect is not obvious, mechanics performance test show that with PEG content rise, BF/PEG/PLA composite materials toughness increas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was less.Key words: Bamboo powder;Poly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Composite materials;Performance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目录 IV1概述11.1聚乙烯(PE)竹塑复合材料21.2聚丙烯(PP)竹塑复合材料21.3聚氯乙烯(PVC)竹塑复合材料31.4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42实验部分52.1主要材料与试验设备52.1.1主要材料52.1.2试验设备52.2实验过程52.2.1 BF/PLA复合材料原料准备过程5 2.2.2 BF/PLA复合材料加工制备过程5 2.3测试与表征62.3.1扫描电镜(SEM)测试62.3.2热学性能测试62.3.3红外光谱(FT-IR)分析62.3.4阻燃性能测试62.3.5力学性能测试63结果与讨论63.1 SEM分析63.2 TG和DTG分析83.3红外分析93.4氧指数分析103.5力学性能分析104结论11谢辞12参考文献12聚乙二醇对竹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1概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工业化极速加快,国内对石油、煤炭和金属矿物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消耗量增大。
聚已二醇的用途

聚已二醇的用途聚已二醇,也称为聚乙二醇(PEG),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它由在高压下聚合丙烯酸酯而成,是一种在生物科学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多功能材料。
PEG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生物医学、药物、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的领域阐述聚已二醇的用途。
1. 生物医学应用PEG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PEG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它与许多生物分子相容性良好,可以用作许多生物学实验中的缓冲剂、稳定剂、介质和添加剂。
在混合物中,PEG可以改变某些成分的分配和浓度,从而影响其性质,如溶解性和稳定性。
2. 药物应用PEG的应用在药物输送、药物疗效和剂量控制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PEG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药物的有用载体。
PEG可以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药效持续时间,通过防止药物在肝脏中被代谢或在肾中被排泄而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食品添加剂PEG是食品添加剂的常见成分之一,被广泛用于制作润滑剂、凝胶剂和增稠剂,同时它还常用于防止食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变质。
另外,PEG也被用于增加鲜果和蔬菜的保水性和保鲜期限。
4. 表面活性剂PEG是一种优秀的表面活性剂,能够被广泛地用于制造洗涤剂和清洁剂。
由于PEG具有卓越的润滑性和渗透性,许多人把它用作洗涤剂的重要成分。
使用PEG 作为双面胶和粘合剂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在需要时起到粘合的作用。
5. 化妆品PEG在化妆品制造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其高度的湿润性,能够在化妆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保湿的作用。
PEG还能够作为增稠剂和表面活性剂,用于制造洗发水、肥皂、化妆品和皮肤护理产品。
总之,PEG是一种可能是最有用的材料之一,具有很多广泛的应用。
它已证明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生物科学、医学、药物、食品、表面活性剂和化妆品等领域。
未来,在不同领域聚积已二醇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聚乙二醇修饰的共聚物纳米粒研究进展

聚乙二醇修饰的共聚物纳米粒研究进展
陈伟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年(卷),期】2003(20)1
【摘要】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作为药物输送载体有很多优势 ,如可控释、靶向等。
但是 ,由于聚合物纳米粒经静脉给药后 ,数秒或数分钟内会被内皮网状系统
清除而无法普遍应用。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引入亲水性组分聚乙二醇 ( PEG)对聚合物进行修饰 ,以避免其被内皮网状系统摄取。
聚乙二醇的引入不仅会影响聚合物纳米粒的生物降解行为,而且会影响药物的释放、体内分布等行为。
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修饰的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稳定性、载药、体外释药、体内分布、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143-147)
【关键词】聚乙二醇修饰;共聚物;纳米粒;研究进展;药物释放系统
【作者】陈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药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9
【相关文献】
1.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J], 曾昭武;肖人钟;王小丽;刘星
言
2.硫醇类配体修饰金纳米粒子在嵌段共聚物中自组装的研究进展 [J], 洪晓东;杨亮;梁兵
3.载姜黄素甲氧基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胆固醇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J], 樊春梅;李慧莉;何黎黎;贺英菊;何谷;宋相容
4.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柳阳;朱艳华;孙佳琳;刘霜琪;孟莹;刘剑桥
5.聚乙二醇/β谷甾醇双接枝壳聚糖共聚物纳米粒的体外释放与体内分布考察 [J], 凌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乙二醇在标本固定和保存方面的应用

聚乙二醇在标本固定和保存方面的应用
陈洪;钟纯;张子雯
【期刊名称】《解剖学杂志》
【年(卷),期】2008(31)1
【摘要】聚乙二醇(PEG)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有一系列由低到中等分子量的产品,其分子式为HO(CH2CH2O)nH(n=4-450)。
根据分子量的大小不同,PEG物理形态可以从无色透明黏稠液(200-700)到白色蜡质半固体(1000-2000)直至坚硬的蜡状固体(3000-20000)。
它完全溶于水,并和很多物质相容,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表面活性,低毒且无刺激性。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陈洪;钟纯;张子雯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宣春,336000;宜春学院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宣春,336000;宜春学院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宣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聚乙二醇在病理实验教学标本制作方面的应用
2.改良保存液对兔标本固定效果的观察
3.常见寄生虫标本的固定与保存
4.不同固定液和保存液配方对红花植物浸渍标本保色效果的研究
5.改良金银花配方标本保存液对兔标本的固定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阿霉素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阿霉素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阿霉素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该偶联物,并对其结构、稳定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该偶联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为后续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引言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肽药物和抗癌药物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阿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然而,阿霉素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且易产生耐药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将聚乙二醇(PEG)修饰的多肽与阿霉素进行偶联,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聚乙二醇、多肽、阿霉素、有机溶剂、催化剂等。
2. 合成方法(1)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的合成采用化学合成法,将聚乙二醇与多肽进行偶联,得到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
(2)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阿霉素偶联物的合成将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与阿霉素进行偶联反应,得到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阿霉素偶联物。
3. 性能测试对合成的偶联物进行结构表征、稳定性测试及生物活性评估。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构表征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手段对合成的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阿霉素偶联物进行结构表征,证实了其正确的结构。
2. 稳定性测试将合成的偶联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偶联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保持其结构和活性。
3. 生物活性评估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评估了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阿霉素偶联物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该偶联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
四、讨论本研究将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肽与阿霉素进行偶联,提高了阿霉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聚乙二醇的引入,使得偶联物在水溶液中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多肽的引入,使得偶联物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
因此,该偶联物在抗肿瘤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0012580 生材1002班 张成彬 聚乙二醇生物降解

聚乙二醇生物降解张成彬(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朝阳区,10029)摘要: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两亲性,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聚乙二醇的生产、应用以及对生物降解研究进行详细的评述。
聚乙二醇的降解性能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较高的降解不佳。
聚乙二醇的好氧代谢作用机理已较清楚:首先被氧化成乙醛和一元羧酸,进一步进行解聚;但其厌氧代谢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已提出的许多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关键词:聚乙二醇;生物降解;生产;合成BIO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S ZHANG Cheng Bin(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Chaoyang Beijing 100029)Abstract:Polyethylene glycol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amphiphilic,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Preparation、application、bio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s(PEG)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degradability of PEGs depends on the molecular weight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results in poor degradation .Aerobic metabolism of PEGs are clear: first oxidized to an aldehyde and monocarboxylic acid , then followed by depolymer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chanism of anaerobic metabolism is still not clear, most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s need to be firmed .Keywords:Polyethylene glycol, biodegradation, preparation, application1.前言聚乙二醇(PEG)由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得到,根据生产工艺路线的不同,也有文献称作聚氧化乙烯(PEO)【1】。
聚乙二醇毕业设计

聚乙二醇毕业设计概述本文将探讨聚乙二醇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聚乙二醇的基本特性和结构,然后详细讨论聚乙二醇在毕业设计中的不同应用领域,包括药物传递系统、合成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
最后总结聚乙二醇的优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聚乙二醇的特性和结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聚合物。
其特点包括: 1. 耐酸碱性:聚乙二醇可以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稳定存在,并且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能。
2. 溶解性: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在水、醇类和许多有机溶剂中溶解。
这种溶解性使得聚乙二醇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更加灵活多样。
3. 生物相容性:聚乙二醇对生物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在生物环境中稳定存在,不会引起免疫反应或毒性反应。
聚乙二醇的结构是重复单元-(CH2CH2O)-,即由氧原子和乙烷基组成的链状结构。
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范围广泛,可根据具体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分子量。
聚乙二醇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聚乙二醇修饰的药物纳米粒子1.通过将药物包裹在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粒子中,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同时减少药物的毒性。
2.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粒子可以通过改变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
聚乙二醇修饰的药物载体1.聚乙二醇修饰的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从而增加药物的疗效。
2.聚乙二醇修饰的药物载体还可以增加药物在靶组织上的积累,提高治疗效果。
聚乙二醇在合成材料中的应用聚乙二醇修饰的表面涂层1.聚乙二醇修饰的表面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可以防止材料表面附着污垢和生物物质。
2.聚乙二醇修饰的表面涂层还可以增加材料表面的润滑性和光滑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聚乙二醇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1.聚乙二醇可以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介电层,在提供电子隔离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可塑性。
2.聚乙二醇还可以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保护层,可以增加器件的耐水性和耐湿性。
聚乙二醇系列产品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聚乙二醇系列产品中文名:聚乙二醇中文别名:α-氢-ω-羟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乙二醇聚氧乙烯醚;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12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2000CAS:25322-68-3EINECS号:203-473-3分子式:HO(CH2CH2O)nH分子量:697.611聚乙二醇系列产品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许多有机物组份有良好的相溶性。
它们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保湿性、分散性、粘接剂、抗静电剂及柔软剂等,在化妆品、制药、化纤、橡胶、塑料、造纸、油漆、电镀、农药、金属加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均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分散剂、载体、压片剂、成型剂;分离剂;食品添加剂;抄纸过程中的化学品;化工助剂;造纸化学品聚乙二醇为环氧乙烷水解产物的聚合物,无毒、无刺激性,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制剂中。
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毒性相对较大,综合来看,二醇类的毒性相当低。
局部应用聚乙二醇特别是黏膜给药可导致刺激性疼痛。
在外用洗剂中,本品能增加皮肤的柔韧性,并具有与甘油类似的保湿作用。
大剂量口服可出现腹泻。
在注射剂中,最大的聚乙二醇300浓度约为30%(V/V),浓度大于40%(V/V)可出现溶血现象。
随着分子量的提高,其水溶性、蒸汽压、吸水性和有机溶剂的溶解度等相应下降,而凝固点、相对密度、闪点和粘度则相应提高。
对热稳定,与许多化学品不起作用,不水解。
配伍性聚乙二醇是非离子型的水溶性聚合物,它能与许多极性较高的物质配伍,对低极性的物质配伍性差,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聚乙二醇配伍性较好。
聚乙二醇可与蛋白、氧化淀粉、硝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和玉米朊配伍或部分配伍。
与蜂蜡、蓖麻油、明胶、阿拉伯胶,矿物油、橄榄油和石蜡等不互溶。
配伍禁忌1、液态和固态级别的聚乙二醇和某些色素不能配伍;2、可使抗菌素的活性降低,特别是青霉素和杆菌肽;3、羟苯酯类的防腐剂可因聚乙二醇的络合使防腐效果减弱;4、酚、鞣酸、水杨酸可使其软化和液化;5、磺胺类和地蒽酚与其作用可变色;6、与山梨醇配伍可生成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粘附 , 并能减轻由于材料表面非特异性吸附而引起的各种 不良反应, 有效提高了生物医用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大量 研究表明, 在材料表面接枝 PEG 的密度达到一定量时, 材料 具有很强的抗凝血性能。 李爱贵等 研究表明 , 用 PEG 进行表面修饰的纳米给 药系统 , 可以改善以聚乳酸 ( PLA) 、 聚己内酯 ( PCL) 、 聚癸二 酸酐 ( PSA ) 为代表的聚酯、 聚酸酐、 聚氨基酸、 聚原酸酯等可 生物降解聚合物改性的微粒或纳米粒 , 因聚合物的疏水性而 造成的纳米粒易被蛋白质吸附或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捕捉, 而 使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不长。通过接枝的方法, 将 PEG 链段作为亲水组分键接在纳米粒的表面, 可以改善其亲水 性, 使纳米给药系统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由于 PEG 链段 处于粒子表面, 伸向水中, 并能够在水中摇摆, 一方面, 使粒 子间产生足够大的斥力以克服范德华引力作用, 从而使粒子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不聚集; 另一方面, 能够阻止蛋白质的 吸附和躲避网状内皮系统的捕捉, 延长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 时间,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PEG 涂层的密度在给药系统的功效方面也具有重要的 作用。 V ila等 研究表明, 在 PLA-PEG 纳米粒通过小鼠鼻 粘膜的试验中, 具有高 PEG 涂层密度的复合纳米粒远远较 无涂层 PLA 纳米粒及低 PEG 涂层密度的复合纳米粒更易通 过鼻粘膜到达病灶部位。 1 . 2 PEG 接枝生物活性分子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 用 PEG + 生物活性分子 改性是先将 PEG 化学接枝到材 料表面 , 然后通过与 PEG 自由端基的反应, 将另一生物活性 物质或基团接枝到材料表面 , 或直接将带有生物活性基团的 PEG 衍生物接枝到材料表面, 形成一种以 PEG 作为间隔臂 的生物活性表面层。这种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源于 PEG 亲水 [ 3] 长链的钝化效应和生物活性 分子的分子识别机制 。在 PEG 链段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协同作用下, 改性后得到的活性 表面不仅能抑制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 , 还能选择性吸附或结 合特定的生物大分子, 有效抑制或促进特定的生理过程, 使 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 PEG肝素就是这类物质中的典型代表。这种物质为材 料镶上了一层与血液中多种成分所带电荷相同的负电荷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 助项目 ( 51003088 、 50573061 ) ;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 计划 ( N ECT-08-0820) ; 中 央高校 基本 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2010ZT09 、 S W JTU 09CX 062) 。 严涵 ( 1987- ) , 女 , 四川 都江堰人 , 硕 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医用高分子材料研 究。 * 通 讯作 者 , 教 授 , 硕 士生导 师 , 从 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 , E-m ai: l zzb183 @ 163. com。 2011-05 -23
摘要 综述了聚乙二醇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 药物载体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 。对聚乙二醇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将使 其在生物医药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乙二醇 ; 表面改性 ; 药物载体 ; 组织工程材料 中图分类号 R 318 . 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1) 25- 15189- 03 The R 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olyethylene G lycol as B iom aterial YAN H an et al ( College of L ife Science and Engineer ing , Southw est Jiao tong U niversity , Chengdu , Sichuan 610031) A bstract This paper rev ie ws the research and app lication o f po lyethylene g lycol ( PEG ) in surfacem odification o f bio m ateria,l m ed ic ine car rier m aterial and scaffo ld m aterial for tissue eng ineer ing . W ith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 lopm en, t PEG w ill be given a w ider application pros pect in b io m edicine . K ey w ords Po lyethylene g lyco; l Surface m od ification ; M edicine carrier m ater ia;l Scaffo ld m aterials for tissue eng ineering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15190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
面 , 因而对抗凝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肝素是人体血管内 皮上的粘多糖 , 其阴离子活性基团可选择性吸附血液中的抗 凝血酶 AT- , 与其阳离子活性基团结合。 AT- 是一种能与 血液中的凝血酶结合并使凝血酶处于失活状态的活性物质。 AT- 与血液中的凝血酶形成无活性的复合体后可随血液流 走 , 继而肝素又可捕捉和复合新的凝血酶, 肝素能持续保持 , [ 6] 使血液中的凝血酶失去活性而起到抗凝作用 。将肝素接 枝到人工材料表面, 只有当肝素的一端与材料保持牢固的化 学键合 , 而另一端保持活性及可移动时 , 接枝肝素才能发挥 作用。利用 PEG 的漂动性, 在 PEG 链端接枝肝素可以满足 上述条件。 1. 3 PEG 多重嵌段物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等
[ 5] [ 4] [ 3]
。 PEG 链长与其可动性、 血液相容性 通过化学接
密切相关。 1. 1 纯 PEG 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枝或本体共聚的方法可将 PEG 接枝或富集到生物医用材料 的表面 , 从而在材料表面构建形成一层长链亲水性钝化层。 该钝化层能有效减少血浆中的蛋白质和血小板在材料表面
[ 10]
。将具有磁靶向性的 Fe3 O 4 制备成纳米粒 , 可实现加
[ 11]
载基因药物的目的, 同时通过 PEG 与聚乙烯亚胺 ( PE I) 的修 饰, 加大磁性纳米粒对基因的加载能力 , 以达到提高转染 率的目的, 为实现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 依据。 邹芬等
[ 12]
用于
表面改性的 PEG 的嵌段共聚物主要是三嵌段结构。宋显晶 研究了聚乙二醇 - 聚乳酸 - 聚谷氨酸三嵌段共聚物 ( PEG-PLA-PGL /RGD) 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 他们将分离培养的稳态生长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于 PEG-PLA-PGL /RGD 膜 片 上 进 行 培 养, 与 未 加 PEG-PLAPGL /RGD 的空白组进行对比 , 观察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 PEG-PLA -PGL /RGD 上生长良好, 表明 PEG-PLA-PGL /RGD 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是支架表面理 [ 8] 想的可降解载体材料。刘斌等 通过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皮 内刺激试验、 溶血试验、 细胞毒性试验、 热源试验、 过敏试验、 体内植入试验等, 综合评价了聚乙二醇 - 聚乳酸 - 聚谷氨酸 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 表明聚乙二醇 - 聚乳酸 - 聚谷氨酸共 聚物无溶血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无热源反应, 材料中 不存在致敏性物质; 涂层复合材料植入体内后在初期有轻度 的炎症反应, 12周后炎症反应基本消失, 未见巨噬细胞积聚 现象, 涂层材料在 16周基本完全降解。这同样说明 PEGPLA-PGL /RGD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作为冠状动脉内 支架涂层材料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2 PEG 在药物释放载体材料方面的应用 PEG 等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 其本身无药理作用。 药物和载体间通过微弱的氢键或共价键形成药物复合物 。 这种高分子材料在药物控释载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 物释放后, 高分子载体不会在体内长时间积累, 而是排出或 水解后被吸收。 在人体内, PEG 主要以完整的分子形式通过肝脏和肾脏 排泄。 PEG 倾向于在肌肉、 皮肤、 骨骼和肝脏等组织富集, 因 此 PEG 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组织分布, 与其他小分子不同 的是, 由于正常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紧密, 大分子的 PEG 难以像小分子药物一样透过血管。但在类似于肿瘤等 病变组织中, 新生血管丰富, 且血管内皮细胞彼此连接疏松 , 间隙较大, 因此大分子 PEG 携带的药物可以进入病变组织 , 进而 PEG 药物可通过被动靶向作用改善药物在病变组织的 分布, 以此提高疗效。 2. 1 PEG 与磁流体结合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治疗癌症 的药物 , 因其在体内需达到一定血药浓度, 分布于全身而产 生治疗作用 , 这往往对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 因为药物在杀 死癌症细胞的同时, 也会杀死大部分正常细胞, 以至于患者 在癌症治疗的后期, 由于体质虚弱而无法接受进一步的治
[ 7]
疗。因此, 在 肿瘤的 治疗过程 中急需 具有靶向 性的药 物 载体。 磁流体的主要成分是具有强顺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 ( Fe3 O4 ), 其作为药物载体, 不仅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 而且具 有磁控导向, 便于富集于肿瘤处, 一方面提高肿瘤处的药物 浓度 , 加强药物对患处的作用, 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另一 方面 , 其可以在肿瘤附近的血管形成栓塞, 减少肿瘤的营养 供给
[ 9]
制备了 PEG-PE I/Fe3 O 4 纳米磁流体 , 进行体
外 MTT 毒性试验、 体内溶血试验和微核试验后, 证明 PEGPE I/Fe3 O4 纳米磁流体无毒 , 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无影响, 并 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无致畸、 致突变作用, 是合 格的生物材料 ; 另外 , PEG-PE I/Fe3 O 4 纳米磁流体电荷呈阳 性, 能高效地与 DNA 结合 [ 结合率为 ( 94. 13 1. 80)% ], 适 合加载基因药物 , 代替有毒性的病毒基因载体或者脂质体基 因载体 , 成为新一代无毒高效的基因载体。 PEG-PE I/Fe3 O 4 纳米磁流体是一种纳米级的液态磁性颗粒 , 具有良好的磁靶 向性 , 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病灶部位, 并在病灶部位形成较 高的浓度, 而且可生物降解 , 是一种理想的癌症药物载体。 经过 PEG 修饰后的磁流体, 可避免单核巨嗜细胞吞噬, 其生 物相容性更加优越。另外 , 由于 PEG 优异的亲水性, 可显著 延长磁流体在体内循环的时间。 周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