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职业危害及防止汽油中毒措施

合集下载

加油站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加油站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加油站职业危害操作规程加油站作为运营汽车燃料销售的场所,其作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加油站职业危害操作规程供参考:一、危害辨识与评估1.危害辨识:加油站的职业危害主要来自于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气体、噪声、日光辐射等因素。

职工应当正确辨识这些危害因素,提高安全意识。

2.危害评估:加油站应当委托专业机构对相关危害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个人防护1.劳动者应当佩戴一次性防尘口罩、防酸碱手套、耐磨鞋和防护帽,避免接触危险物质。

2.工作员工在夜间工作时应当穿戴劳动防护反光服,增加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三、用电操作1.员工必须熟悉操作电器设备的安全规程,禁止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隐患。

2.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干燥,严禁用潮手或者漏电的设备进行工作。

四、火灾防护1.加油站内禁止吸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提示牌。

2.加油站内严禁使用明火,不得在易燃物附近进行电焊等高温作业。

3.员工必须定期参加消防培训,了解火灾防护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五、个体防护1.接触有毒气体时,员工应该配戴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不受有害气体侵害。

2.在清理油污时,应佩戴防化服、手套、半面罩等防护装备,减少接触有毒物质的机会。

六、噪声防护1.加油站应设置噪声测量装置,定期检测噪声水平,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2.员工应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对听力造成的损害。

七、日光辐射防护1.加油站应设置遮阳设施,减少员工直接暴露在日光下的时间。

2.员工应定期检查皮肤问题,并注意防晒护肤,不得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

八、急救与紧急情况处理1.加油站应备有急救箱,并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

2.发生紧急情况时,员工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并主动报警求助。

九、安全培训和教育1.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相关操作规程和危害防护知识。

加油站如此预防油品毒气

加油站如此预防油品毒气

加油站可以防止油中毒油品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因其化学结构、蒸发速度和所含添加剂性质、加入量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认为基础油中的芳香烃、环烷烃毒性较大,油品中加入的各种添加剂,如抗暴剂(四乙基铅)、防锈剂、抗腐剂等都有较大的毒性。

这些有毒物质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身中毒。

因此,只要我们掌握各种油品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中毒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尽量减少吸入油蒸汽①油品库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进入轻质油库房作业前,应先打开窗口,在进入仓库工作之前,尽可能让油蒸汽逸出。

②油罐、油箱、管线、油泵和加油设备应保持紧密,如发现渗漏现象应及时维修,并彻底收集和清除漏洒的油品,避免油品产生蒸汽,加重作业区的空气污染。

③进入轻油罐、船舶油舱作业时,必须事先打开人孔通风,并佩戴带通风装置的防毒设备,还要配上保险带和信号绳。

操作时,在罐外要有专人值班,以便随时与罐内操作人员联系,并轮换作业。

④清扫汽、煤油罐、汽车残油等小型容器,严禁工作人员进入罐内操作,在清扫其他余油必须进罐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⑤进行轻油作业时,操作员必须站在上部出风口处,尽量减少右蒸汽吸入。

⑥油品质量调整作业场所,要安装排风装置,避免在加热和混合过程中产生大量油蒸汽,危害操作人员健康。

2、避免口腔和皮肤接触油脂①严禁用嘴吸含铅汽油或其他油品,如果必须通过橡胶软管将汽油泵出油箱,可以用橡皮球或抽吸设备去吸。

②作业完毕后,用碱液或肥皂洗手,未经洗手、洗脸、漱口不要吸烟、饮水和进食。

③严禁用含铅汽油洗手、擦洗衣服、机件、加注打火机或用作喷灯燃料。

④不要穿油腻的工作服、手套、鞋袜带进食堂和宿舍,应放于指定的更衣室,并定期洗净。

加油站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加油站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加油站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加油站和办公室内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3、对加油站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4、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进入汽油罐、柴油罐内进行检修,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在确保安全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的前提下进行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掌握汽油中毒的自救措施,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7、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三不伤害,加油过程中尽量站在上风向,减少吸入汽油蒸汽的机率。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随之而来的是加油站的迅速发展。

加油站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本文将阐述加油站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加油站危害因素燃油泄漏污染加油站燃油泄漏污染是主要的环境安全问题。

燃油泄漏不仅会污染空气、土壤、地下水,还会导致爆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

静电火花在加油站加油时,燃油和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如果加注过程中发生火花,将会引起爆炸事故。

烟雾加油站中的烟雾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如一氧化碳、丙烷、氢气等。

烟草吸烟是加油站内的禁忌行为,由于燃油的挥发引起气体积聚,吸烟会引起爆炸。

加油站内的反应瓶、管路、电气设备等的故障或者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日期过期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源头,引发火灾事故。

噪音加油站的机器设备发出的噪音对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都会造成很大的负担,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

焰高温度在加油站中,燃油被吸入气体构成的混合气,该混合气构成范围不均匀,其点燃后会发生火焰燃烧,产生极高的温度。

加油站防范措施投资厂家或运营商应该在投资方面有所投入,购买相关的物品和保证环境的安全。

加油站工作人员安全维护加油站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学习调查发现暴露的危险,以及如何使用防护设备和方法来避免工作中的危害。

燃油期限管理和储存介质在保证储存介质安全的基础上,加油站应该对燃油的期限进行管理,将超期的燃油替换,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件。

加油站应该配备符合要求的静电地线,确保在加油过程中释放掉静电,避免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

防止火源加油站中应该购买防火灭火设备,以及进行安全系统维护保养,避免因操作不当等因素引发火灾事故。

禁止吸烟和明火禁止加油站内的工作人员和顾客吸烟和使用明火,以及对加油站内进行24小时的监控,确保加油站周围不会引起火灾爆炸。

声源治理加油站应该定期维护设备设施,降低噪音的影响,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都能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油站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应急预案

加油站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加油站中毒窒息事故,确保员工和顾客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加油站发生的中毒窒息事故,包括油气中毒、有毒气体泄漏、化学品泄漏等。

三、事故风险分析1. 油气中毒:加油站油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苯等,长时间接触或吸入过量可导致中毒窒息。

2. 有毒气体泄漏:加油站内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一旦泄漏,可能导致中毒窒息。

3. 化学品泄漏:加油站储存的化学品如汽油、柴油等,一旦泄漏,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导致中毒窒息。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加油站站长或上级领导。

(2)副总指挥:安全员或主管。

(3)成员:各班组负责人、安全员、医疗人员等。

2. 应急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救援和救护。

(2)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和疏散群众。

(3)通讯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传递和汇报。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紧急疏散(1)发现中毒窒息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

(2)现场救援组迅速展开救援,协助中毒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警戒组设立警戒线,疏散周边群众,确保安全。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佩戴防护装备,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

(2)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通风、排险等。

(3)如条件允许,将中毒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救治。

3. 应急处置(1)通讯组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2)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进展,调整救援方案。

4. 事故调查与总结(1)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注意事项1. 事故发生后,切勿慌乱,保持冷静,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2. 在救援过程中,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加油站员工职业病防护措施培训

加油站员工职业病防护措施培训

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职业健康检查与评估
03
指导员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评估员工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防护技能培训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培训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
应急处理措施
教育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如发生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如 何迅速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1 2 3
档案建立
为每位员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其历次健康 检查结果、职业病风险评估结果等信息。
档案管理
对健康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 保密性。同时,建立档案借阅制度,方便相关部 门和人员查阅和使用。
档案更新
定期更新员工的健康档案,及时记录其最新的健 康状况和职业病风险评估结果,为制定个性化的 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与评估
结果分析
对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及 潜在的职业病风险。
风险评估
根据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结合其工作岗位和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进行职业病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趋势分析
对员工多年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为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02
加油站员工职业病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用品
加油站员工在工作时应穿戴好防 护服、防护鞋、手套、口罩等防 护用品,以减少与有害物质的接
触。
注意个人卫生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洗脸,定期清洗工作服 等。
增强体质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增 强自身体质,提高对职业病的抵抗 力。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加油站是石化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油站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因为加油站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与限制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从加油站的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1. 油品的易燃易爆性加油站是处理易燃易爆油品的场所,其油品的易燃易爆性使得其安全问题异常突出,极易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因此,要注意控制和防范其易燃易爆性。

2. 电器设施的使用加油站的电器设施用量较大,如高压电器、空调、灯光等设施,这些设施存在着电气火灾危险。

如电器设施出现质量问题,就容易造成线路短路、过载、漏电等情况,使得易燃易爆油品着火、爆炸的概率增大。

3. 工作车辆及机械的使用加油站开展加油作业,经常用到各种工作车辆,如油罐车、加油车等,这些工作车辆不当使用会严重危害加油站的安全。

因此,要控制和防范工作车辆和机械的使用,严禁超负荷、超速和疲劳驾驶。

4. 人员作业操作不当加油站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作业规定,不得擅自操作或进行错误作业,避免造成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规范人员的作业操作行为,建立配套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采取的防范措施1. 安全管理加强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划分明确的安全管理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管理层级,建立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和技术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其掌握和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安全设施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安全设施,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地进行灭火与疏散。

将危险品存储地点安排在易燃易爆场所之外,减少危险性。

加强电气设备的保养和检查,尽量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3. 机械设备人员要注意车辆和机械的维护保养。

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人员中毒或窒息危险
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做一切危险品操作 严禁客户在站内检修车辆、敲击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严禁所有人员加油现场穿、脱拍打化纤服装。 严禁所有人员加油现场穿、脱拍打化纤服装。
设备损坏或故障危险
产品 流通
加油机设备老化:加油机设备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老化、磨 损等问题,导致设备故障,引发危险。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 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及时处理:在得到报告后,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以减少损 失
记录和报告:在处理过程中,应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总结经验:在处理完应急事件和事故后,应对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在以后 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结和建议
对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
添加 标题
总结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包括静电危 害、雷电危害、油品泄漏危害、油气中毒 危害等。
制定明确的作业流程和规范 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建立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 安全意识
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 发情况
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确保正 常运行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 现潜在风险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了解危险源和应急处理措施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
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及预 防措施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 3 预防措施 4 应急处理措施 5 总结和建议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油站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南城县中医院体检科郑政春主治医师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1.化学因素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活性因素。

凡少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毒物。

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汽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空气中。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加油站是一个被汽油、苯系物、一氧化碳、四乙基铅等化学物质以及噪声侵占的场所,这些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必须了解和熟悉其职业危害。

一、加油站的具体职业危害有:
1、汽油的危害
汽油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溶于脂肪。

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可产生不良影响。

侵入途径:呼吸道、皮肤。

临床中毒表现:
①急性中毒:麻醉症状,精神恍愧、步态不稳、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情绪波动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及腱反射减弱和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软,神经-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

③皮肤接触汽油可干燥、皲裂,出现角化性皮炎;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等。

2、四乙基铅的危害
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是一种毒
性很强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铅随废气排入大气中。

如吸入量过大,能使人大脑萎缩。

临床中毒表现: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

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

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

铅对肾脏的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出现氨基酸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及肾功能减退,提示中毒性肾病,伴有高血压。

铅中毒临床指标:尿铅超过0.08mg/l,血铅超过50μg/t,职业史和临床症状是诊断的依据。

3、甲苯的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二、加油站可导致的职业病
汽油中毒、职业性铅中毒、苯中毒。

三、发生汽油中毒,应怎么应对?
汽油中毒是一种全身性中毒性疾病。

急性中毒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急性中毒:迅速移离现场,静卧在空气新鲜处,将患者腰带、
纽扣松开,保持呼吸道畅通,用肥皂及清水清洗皮肤、头发污染等。

误服汽油者可灌入牛奶或植物油,然后转医院处理。

对呼吸停止者,应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提供有效供氧,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脏骤停:可行心脏复苏术;癔病样症状者给予镇静药物。

急性汽油中毒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急救。

四、具体防护措施:
1.对油料的毒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不可麻痹。

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2.国家规定汽油蒸气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50mg/m3,所以生产、储存、使用场所的空间汽油浓度均应在此卫生标准以下,以确保安全生产。

3.特别要注意防止汽油泼洒、渗漏,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

4.严禁用嘴吸取油料,特别是含铅汽油。

禁止用含铅汽油灌装打火机。

禁止用含铅汽油洗涤汽车零件和衣服。

5.接触汽油操作应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下班时要用肥皂、清水洗净手、脸,有条件最好洗澡。

不要接触汽油后就立即吃食物、抽烟。

6.油库工作人员不要随意进入油罐内清扫底油。

如需要清洗油罐时,应先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等办法,降低罐内油蒸气的浓度。

进罐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胶鞋、戴橡皮手套,必要时还要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系上保险带和信号绳。

另外,油罐外面应有专人守护,
随时联系,也便于轮换作业。

每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7.工作中发现有头晕、头痛、呕吐等汽油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

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

8.保持加油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应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9.从事接触汽油作业者,就业前均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凡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内分泌疾患、心血管疾患、血液病、肺结核、肝脏病等不宜从事此类工作,在定期健康检查中,凡确诊上述疾病的患者均应调离接触汽油工作,进行治疗与疗养。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亦应暂时调离。

五、日常注意事项:
( 1)应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应将汽油看成是一种有毒物质。

( 2)工作中必须与汽油接触时,应穿上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口罩,尽量避免身体皮肤与汽油直接接触;同时应站在风口工作,防止汽油蒸气直接吸入呼吸道。

( 3)工作中或手未洗干净之前不得喝水或吃东西,不得吸烟;不要长时间穿被汽油浸湿的衣服。

工作结束后应用热水和肥皂将手、脸洗净;工作服、口罩和手套应勤洗勤换。

( 4)加取汽油要用抽油工具,严禁用嘴直接吮吸,以防汽油蒸气或汽油液体吸入肺部和肠胃。

( 5)当使用含铅汽油时,发动机供油系的零件和汽油一样,都是有毒的。

维修时,供油系的零件应先放在煤油中浸泡一段时间。

清除燃烧室积碳时,应先用煤油将碳润湿,以免刮下的粉末飞扬被吸入呼吸道。

不得用嘴吮吸汽油管、汽油泵进出油阀和化器量孔。

( 6)作业中若汽油溅入眼内,将使眼粘膜枯萎或出血,必须立即用食盐水或清水冲洗。

( 7)经常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汽油最高答应浓度为100m g /立方米) ,加强室内通风;若发现“汽油味”太浓,应检查有无漏油并予以排除。

( 8)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道、心血管和皮肤疾病的人,最好不要接触汽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