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全国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便于2013-2018多年分析对比)_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因子分析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因子分析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因子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而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在生活上,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原来越多,本文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应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情况分析近几年经济的发展状况。
【关键字】因子分析载荷矩阵得分系数矩阵一,因子分析简介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
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相关性则较低。
根据可观测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可观测指标受到了哪些潜在因素的影响,并且用尽可能少的潜在因素去解释每个原始指标变量所刻画的事物特征。
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
对于所研究的某一具体问题,原始变量可分解为两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少数几个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另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
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为了寻找易于解释的公共因子,常常需要进行因子旋转,旋转的方法有正交旋转,斜旋转,极大方差旋转等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设有n 个样品,每个样品观测P 个指标,这p 个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将样本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
把原始变量均用X 表示,用n F F F ,...,2,1表示标准化的公共因子。
中国历年民用汽车拥有量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居民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统计

35.3 34.2 96.0 100.9 120.6 115.6 253.2 53.2
城镇居民
家用汽车 (辆)
摩托车 (辆)
洗衣机 (台)
电冰箱/柜 (台)
彩色电视
机
(台)
空调
(台)
移动电话 (部)
计算机 (台)
25.7 24.5 90.7 91.7 122.0 107.4 216.6 76.2
30.0 22.7 92.3 94.0 122.3 114.6 223.8 78.5
24.7 55.1 91.6 98.6 117.6
空调
(台)
移动电话 (部)
计算机 (台)
34.2 215.0 23.5
38.8 226.1 25.7
47.6 240.7 27.9
52.6 246.1 29.2
65.2 257.0 26.9
71.3 261.2 27.5
单位:万辆 中国历年民用汽车拥有量统计(1978-2019)
1219.1 580.6
601.2
1319.3 654.8
627.9
1452.9 740.2
677.0
1608.9 853.7
716.3
1802.0 994.0
765.2
2053.2 1202.4 812.2
2382.9 1478.8 853.5
2693.7 1735.9 893.0
3159.7 2132.5 955.6
单位:平均每中百国户 历年居民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统计(2014-2019)
指标
单位
2019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全国居民
6-34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15-2018多年分析对比)

41.6
91.4
98.1
17.5
62.1
45.2
87.9
99.2
20.9
70.3
16.9
93.4
94.5
13.9
52.8
16.5
89.7
93.0
24.5
7.6
139.7
82.6
93.2
26.6
39.7
138.0
97.9
104.1
33.3
29.0
93.3
82.0
102.7
12.5
102.4
56.1
65.2
62.5
149.9
142.8
95.7
38.6
244.3
34.5
34.2
175.7
139.6
95.4
66.5
244.5
45.5
25.7
129.1
108.9
91.4
30.8
265.6
25.6
3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3.7
78.4
97.2
43.3
249.5
31.9
12.8
125.6
62.6
76.1
28.0
272.6
23.6
7.1
104.7
41.0
51.0
11.7
258.9
14.9
7.3
111.6
1.9
35.3
13.3
300.8
21.2
9.8
94.2
0.6
33.5
17.8
279.7
14.5
行测200题-资料分析

中公院长题库-资料分析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5题。
2011年某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达192.98亿元,同比增长32.33%。
该省电影票房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45.24%。
有线电视用户达1970.12万户,比上年末净增84.24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177.48万户。
从结构分析:广告收入89.38亿元,占总创收的46.32%。
有线网络收入53.18亿元,占总创收的27.55%。
其他创收收入50.42亿元,占总创收比重达26.13%,同比增速达51.12%。
从层级分析:省级收入100.64亿元,同比增长54.07%。
地市级收入47.36亿元,同比增长13.82%。
县级收入44.98亿元,同比增长15.63%。
从区域分析:省以下实际创收92.34亿元,其中南部地区占60.63%,中部地区占22.66%,北部地区占16.71%。
创收过亿元的县达13个,其中南部8个,中部5个,13县共创收24.77亿元。
1.2011年该省平均每月净增有线电视用户约多少万户?A.7B.12C.84D.1642.2010年广电产业其他创收收入约为多少亿元?A.17B.33C.50D.683.2011年省级收入占该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的比重比地市级高多少个百分点?A.23B.28C.33D.384.2011年该省创收过亿元的县创收合计占全省县级总创收的比重约为:A.13%B.27%C.41%D.55%5.以下关于2011年该省广电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影票房同比增速低于广电产业整体增速B.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占有线电视用户比重接近七成C.县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比上年有所上升D.北部地区省以下实际创收超过15亿元二、根据所给资料,回答6~10题。
2005年中非贸易额为396.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186.5亿美元,自非洲进口210.4亿美元。
2006年中非贸易额为554.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266.9亿美元,自非洲进口288亿美元。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知识梳理(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
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
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
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
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
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
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
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
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
6-28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15-2018多年分析对比)

62.9
18.3
86.9
205.2
57.6
22.2
85.5
227.0
65.5
13.8
86.1
211.8
54.3
11.6
85.1
222.9
106.7
36.0
85.0
248.9
77.6
19.9
88.3
243.1
86.4
23.2
77.3
246.0
66.2
14.8
64.0
245.1
76.4
16.0
75.0
259.4
55.0
1.9
32.7
99.4
2018 河 北
51.4
10.5
88.3
100.2
2018 山 西
38.3
11.9
47.8
99.5
2018 内蒙古
48.1
15.2
40.8
99.2
2018
2018 辽 宁
31.5
6.3
14.1
95.1
2018 吉 林
33.9
9.5
8.2
96.7
2018 黑龙江
18.4
6.6
180.0
103.3
44.3
105.9
202.4
101.7
排油烟机 (台)
移动电话 (部)
计算机 (台)
照相机 (台)
79.1
243.1
73.1
20.2
92.9
225.6
95.0
46.1
92.4
233.0
77.4
24.0
山东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7

山东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7(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资料分析(总题数:6,分数:60.00)1.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0.00)(1).主要农业产品产量不是每年都增长的占百分之多少?( )(分数:2.00)A.35.71%B.45.45%√C.42.86%D.44.01%解析:解析:观察表格可知,该地区总共有11种主要农业产品,其中产量不是每年都增长的有早稻、秋粮、油菜、棉花、水果5×100%≈45.45%。
故本题选B。
(2).在粮食中哪一类产品哪一年增长幅度最大?( )(分数:2.00)A.夏粮/2009年B.早稻/2008年√C.秋粮/2008年D.秋粮/2009年解析:解析:2008年秋粮的产量增长率为负值,排除C项。
2009年夏粮的产量增长率为(一1)×100%=×100%≈11.6%;2008年早稻的产量增长率为×100%=42%;2009年秋粮的产量增长率为(一1)×100%×100%≈22.3%。
比较三者大小,显然B项的产量增长幅度最大。
故本题选B。
(3).2007年的糖料产量占主要农业产品总产量的百分之多少?( )(分数:2.00)A.4.46%B.4.76%C.5.63%D.6.46%√解析:解析:20077%,故本题选D。
(4).2009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排在前三位的是哪些产品?( )(分数:2.00)A.茶叶粮食糖料B.茶叶秋粮粮食√C.蔬菜粮食水果D.粮食糖料夏粮解析:解析:结合表格,2009年茶叶的产量增幅为(一1)×100%≈28%;2009年蔬菜的产量增幅为×100%≈5.3%;2009×100%≈13.4%。
近四年主要耐用消费品平均每百人拥有量

近四年主要耐用消费品平均每百人拥有量
无
【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
【年(卷),期】1982(000)004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无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表51 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 [J],
2.表54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 [J],
3.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平均每百户) [J],
4.2004年1—3月分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J],
5.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6年) [J], 张观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