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word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word由于您的请求涉及创建一个较长的文档,我将提供一个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概要总结,以便于您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展。
1. 细胞生物学- 细胞理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功能:物质的进出、能量转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2. 遗传学-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 DNA结构与复制:DNA双螺旋结构,复制过程。
- 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
-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3. 生物进化- 进化论基础:物种的起源、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 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
- 进化速率和模式:渐变、断续、趋同进化。
-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学:物种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 生态学- 生态系统:定义、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基本构成,食物网的复杂性。
- 群落生态:物种间关系、群落结构和动态。
- 全球生态问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
5. 植物生物学- 植物结构:根、茎、叶、花的结构和功能。
- 光合作用:过程、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 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的作用。
- 植物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过程。
6. 动物生物学- 动物生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 动物行为:本能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 动物繁殖:生殖系统的结构、繁殖过程和生殖策略。
- 动物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和特征。
7. 人体生物学- 人体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 健康与疾病:疾病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 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 人体发育:胚胎发育、儿童发育、青春期变化。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名词解释: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解答题:细胞对生命活动的意义,细胞的共同属性易考点:首次命名植物细胞的人,发现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事件,提出DNA 双螺旋模型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分辨率,电子显微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培养,细胞系,细胞株,细胞融合,干细胞解答题: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原理易考点: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及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光镜的分辨极限,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轮廓以及观察的范围,透射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三维立体形貌。
第四章细胞膜名词解释:生物膜,细胞膜解答题: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特性,耦联运输易考点:功能复杂的膜中所占蛋白质的比例大,三种膜蛋白的存在形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选择题形式),糖萼的本质第六章内膜系统名词解释:内膜系统,细胞质解答题: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的功能易考点:内质网的标志酶,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形成面,成熟面),溶酶体的标志酶第七章线粒体名词解释: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分子伴侣,导肽解答题:描述线粒体的结构易考点:光镜下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各部位的标志酶,呼吸链的复合体中每个复合体有哪些物质,线粒体疾病的特点,化学渗透学说主要知道氧化放能第八章细胞骨架名词解释: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结合蛋白解答题:微管的体外装配,影响微管装配的因素,微管的功能(简单描述),微丝的组装过程,影响微丝组装的因素,微丝的功能,中间纤维结合蛋白的功能,中间纤维的组装的控制以及影响因素,中间纤维的功能第九章细胞核名词解释:核型,核纤层,细胞骨架,核基质,解答题: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点,核仁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易考点:核基质的功能,人体哪几号染色体上有核仁组织区。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物学
1、细胞结构
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及细胞器四大结构组成。
(1)细胞膜:是细胞的外表皮,由脂质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外表构成细胞的外廓。
(2)质膜:是外膜和内膜的结合体,其功能是把细胞质及细胞器室内外分隔开来,上覆有特殊膜蛋白,负责运输、吸收、抗拒等内部结构和功能。
(3)细胞质:是细胞的水分子及其他微量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葡萄糖、磷脂、磷酸、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
(4)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器官体,由质膜和内膜组成,有线粒体、质体、质颗粒、核仁、微体、质粒、囊泡、小体、溶解体等不同类型的结构体。
2、细胞特征
(1)活性:细胞有生长、分裂、衰老等活性,从而维持细胞内各种物质和功能的平衡。
(2)多样性:细胞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有不同的功能。
(3)分化:细胞可以发生分化,由简单的细胞分化成复杂的细胞,充分发挥其功能。
(4)细胞间共存:细胞之间是相互共存的,调节着彼此间的功能。
3、细胞生物学技术
细胞生物学技术是研究细胞的生物学技术,其中包括细胞动力学、细胞培养系统、细胞形态及形态分析、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等。
细胞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形成、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总结word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总结word一、细胞生物学基础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内外环境的分隔。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特定功能。
2.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有丝分裂:细胞核分裂,形成两个遗传信息相同的子细胞。
-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分裂,形成四个遗传信息不同的子细胞。
3. 细胞的代谢-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 呼吸作用:细胞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的载体。
- RNA功能:作为DNA和蛋白质之间的信息桥梁。
- 蛋白质合成:转录和翻译过程。
2. 遗传的细胞基础- 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决定遗传特性。
- 基因:DNA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性状。
3. 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变化。
- 基因重组:有性生殖过程中,父母基因重新组合。
4. 进化论-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
- 物种形成:生物种群分化为不同物种的过程。
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 消费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
-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循环物质的生物。
2. 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质循环-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间能量与物质的转移关系。
- 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3.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 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人体健康与疾病1. 人体结构与功能- 组织与器官: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
- 系统: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2. 疾病与健康- 传染病: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 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3. 免疫与疾病防治- 免疫系统: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的系统。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
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的比例,只有突变型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
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
生物学中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中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是生物世界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是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在生物学中,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细胞结构1. 细胞膜:细胞的外包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的外部支持结构,由纤维素构成,赋予细胞形状和支持作用。
3.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液体基质。
4.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含DNA、RNA和核蛋白等。
5. 内质网:由膜系统构成的细胞内网状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6. 高尔基体:由扁平的囊泡组成,参与蛋白质的改造和分泌。
7. 线粒体:主要进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能量。
8.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的独特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
二、细胞功能1. 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方式繁殖,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
2. 表达: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使D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3. 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维持细胞内平衡。
4. 运动: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器的移动,实现细胞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5. 接受刺激和信号转导:细胞膜上的受体感知外部信号,通过信号转导传递内部。
6. 分泌:细胞通过高尔基体、囊泡等途径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
7. 摄取和排泄: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内吞和外排过程实现物质的摄取和排泄。
三、细胞生理过程1.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
3. 分裂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方式复制和分裂。
4. 转录和翻译:基因的转录(DNA合成RNA)和翻译(RNA合成蛋白质)过程。
5. 合成和降解:细胞内的合成和降解反应,维持细胞内平衡。
6. 信号传导: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最终版)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绪论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1、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什么是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三、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相互渗透交融从细胞结构功能研究为主→细胞重大生命活动为主分析→综合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与归宿(应用)由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四、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及凋亡的调控及其相互关系细胞信号转导五、最近几年诺贝尔奖与细胞生物学(2000-2010)2000: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递2001:控制细胞周期的关键物质2002: 细胞凋亡调节机制2003:细胞膜水通道及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2004: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系统2005:幽门螺旋杆菌2006:RNAi2007:基因敲除小鼠2008:绿色荧光蛋白2009: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2010:试管受精技术2001年,美国人Leland Hartwell、英国人Paul Nurse、Timothy Hunt因对细胞周期调控机理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02年,英国人悉尼·布雷诺尔、美国人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人约翰·苏尔斯顿,因在器官发育的遗传调控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因对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4.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糖蛋白5.细胞外基质成分:蛋白聚糖(成分是糖胺聚糖),结构蛋白,黏着蛋白6.透明质酸:细胞外基质中游离存在,在结缔组织中起强化、弹性和润滑作用,具有抗压能力7.胶原的功能:是骨、腱和皮肤组织中的主要蛋白,起细胞外基因骨架作用;促进细胞生长;维持并诱导细胞分化。
8.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富含甘氨酸和谷氨酸。
9.黏着蛋白的种类:纤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10.FN功能:介导细胞黏着,是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者,影响细胞的迁移11.LN功能:是基膜的主要结构;介导细胞黏着于胶原,使之发生铺展;影响细胞迁移、生长、分化。
12.基膜的组成成分:层粘连蛋白,巢蛋白,Ⅳ型胶原,硫酸肝素糖蛋白13.基膜作用:对组织起支持作用,调节分子通透性,作为细胞运动的选择性通透屏障14.细胞识别中起作用的事糖被,引起细胞黏着的是膜蛋白15.细胞识别系统:抗原—抗体的识别,酶与底物的识别,细胞间的识别,酶与信号分子的识别16.识别反应三类型:内吞,细胞黏着,信号反应17.钙黏着蛋白能通过它们所在的细胞类型进行区别:E-钙黏着蛋白(表皮),N-钙黏着蛋白(神经),P-钙黏着蛋白(胎盘)18.斑块连接分为:黏着连接,桥粒19.黏着连接有两种:黏着带:细胞-细胞间黏着斑:细胞与细胞外基质20.参与黏着连接的组分:钙黏着蛋白,肌动蛋白,细胞质斑21.黏着斑组分:整联蛋白,纤连蛋白22.桥粒分为:桥粒(钙黏着蛋白),半桥粒(整联蛋白)细胞是通过中间纤维锚定在细胞骨架上。
23.通讯连接: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位于特化的具有细胞间通讯作用的细胞。
方式:间隙连接,胞间连接,化学突触第五章细胞通讯1.细胞通讯的一般过程:识别,信号转导2.细胞应答包括:酶活性的变化,基因表达的变化,细胞骨架,通透性的变化,细胞死亡程序的变化3.细胞通讯的方式:信号分子,相邻细胞表面分子的黏着,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4.细胞通讯的基本过程:①信号分子的合成②信号分子的释放③信号分子的传递④靶细胞与信号分子识别⑤胞外信号的跨膜转导⑥靶分子的激活和细胞应答的开始5.信号分子分为:水溶性,脂溶性6.信号分子与细胞通讯:糖分泌,化学突触,内分泌7.信号分子种类:激素(内分泌信号),局部介质(糖分泌信号),神经递质(神经元信号)8.受体存在位置:细胞表面受体(水溶性),细胞内部受体(脂溶性)9.细胞内部受体的基本结构:C端配体结合结构域,中间结构域,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10.细胞表面受体主要种类: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连受体。
11.跨膜受体:12.研究细胞表面受体的方法:单克隆抗体标记法,亲和标记法13.两种信号转导类型:G-蛋白,酶活性。
14.信号转导包括:磷酸化和去磷酸化15.级联反应:16.第二信使特点: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的反应,五种(cAMP, DG, IP3,cGMP , Ca2+)17.细胞质膜上最多,最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G-蛋白连接的受体18.信号转导系统的三部分:七个螺旋跨膜受体,G-蛋白,效应物19.G-蛋白连接的受体的两个主要结构域:外部结构域(识别信号分子),内部结构域(连接到G蛋白,调控某种结合酶的活性,产生第二信使)20.效应物:接收信息后能够产生第二信使的物质21.G蛋白的α亚基的三个功能位点:GTP结合位点,GTP酶活性位点,ATP核糖化位点22.PKA中,第二信使cAMP的类型:激活型,抑制型23.激活型系统的组成:Rs激活型受体,Gs激活型的G蛋白,效应物24.抑制型系统的组成:抑制型受体,抑制型G蛋白(Gi protein),效应物25.PKA信号途径:产生cAMP,信号放大(蛋白激酶A的活化),信号的解除和抑制26.被激活的PKA作用方式:使关键把酶磷酸化,调节基因表达27.毒素影响cAMP信号途径: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28.信号系统的组成:受体,Gq蛋白,PLC -β(激活PLC,在PKA途径中激活AC)29.PKC途径的第二信使:双信号(DAG和IP3的产生)30.细胞如何调控Ca2+浓度?①细胞中存在Ca2+泵可帮助细胞进行Ca2+调控②细胞质膜的一侧有和Ca2+结合的位点,一次可结合两个Ca2+,结合后使酶激活,并结合上一分子的ATP,伴随ATP的水解和酶被磷酸化,Ca2+泵构型发生改变,结合Ca2+的一面转到细胞外侧,由于结合亲和力低的Ca2+被释放,此时酶发生去磷酸化,构型恢复到静止状态。
③当细胞内Ca2+浓度升高,Ca2+同钙调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同抑制区结合,释放激活位点,泵开始工作。
当浓度低时,CaM同抑制区脱离,抑制区又同激活位点结合,使泵处于静止状态。
④另一种情况。
抑制区的磷酸化从而失去抑制作用,反之,起抑制作用。
32.信号的终止:DAG的水解,IP3的水解,Ca2+的水解33.酶连接受体的特点:不需要G蛋白,而是通过受体自身的蛋白激酶的活性来完成信号跨膜转换。
该通过对信号反应慢。
与细胞分裂有关34.酶连受体的结构:配体结合区,像PK的区域,催化区域35.酶连受体类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鸟苷环化酶,受体酪氨酸磷酸酶,受体丝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
内源酶促活性受体36.Ras的信号放大作用:蛋白活性改变,基因表达改变37.趋同(convergence):不同的信号因子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但能整合激活一个共同的效应物。
(信号不同,受体不同,激活产物相同)趋异(divergence):相同配体,能转换激活许多不同的效应物,引起细胞不同反应。
(信号相同,受体相同,效应不同)交谈(crosstalk):不同信号转导途径间的相互影响。
(信号分子不同,受体不同,效应相互交谈、影响。
)38.信号终止的途径:信号分子的水解,受体钝化,受体的减量调节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1,核糖体的rRNA基因:选择性扩增,转录,前体rRNA的加工和修饰,5S rRNA的合成和加工2,前体rRNA加工修饰时,甲基化修饰主要部位在核糖第二位羟基上。
3,RNA聚合酶Ⅰ参与rRNA三大亚基的转录4,5S rRNA的合成和加工时,在核仁外进行,通过聚合酶Ⅲ转录5,小亚基的rRNA和蛋白质的装配关系: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和rRNA在大小亚基中均有一定的空间排布6,核糖体在组装过程中,蛋白质与RNA的结合具有先后层次。
根据rRNA结合的顺序,将核糖体蛋白分为两种:初级结合蛋白,次级结合蛋白7,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与叶绿体核糖体亚基重组后具有功能,线粒体的核糖体亚基同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相互重组后核糖体没有功能。
8,核糖体与mRNA结合的位点:SD序列9,嘌呤毒素(puromycin)对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10,N端规则(N-end rule):多肽链N端特异性的氨基酸与半衰期有关11,真核生物中的小分子RNA种类:snRNA(核内小RNA),scRNA(胞质小RNA)12,反义snRNA在前体RNA加工中的作用:与特定的蛋白质形成核小核糖核蛋白,在真核生物的前体rRNA 加工时候需要大量的snRNA的帮助,snRNA与rRNA进行互补形成的RNA-RNA双链部分可作为前体rRNA进行加工的标志13,核剪接:发生在细胞核中,从前体mRNA中切除内含子,加工成熟的mRNA被运送到细胞质。
遵循GU-AU 规则14,Ⅰ组内含子剪接特点:需要游离的鸟苷,存在于低等真核生物细胞核rRNA基因和真菌线粒体基因中。
基因:前体rRNA、mRNA、tRNA15,Ⅱ组内含子剪接特点:内含子转录后形成6个发夹环,遵循GU-AU规则,不需要snRNA参与,不形成剪接体,形成套索,存在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基因:前体mRNA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1,外膜功能:半透性。
参与磷脂的合成,将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彻底氧化的物质先进行初步分解2,内膜功能:高度不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