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大陆歌坛流行歌曲的研究(90年代至今)

合集下载

90年代流行歌曲100首

90年代流行歌曲100首

90年代流行歌曲100首90年代是中国音乐界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许多经典的流行歌曲至今仍然被广大观众津津乐道。

本文将介绍90年代流行歌曲中的100首经典之作,回顾那个充满激情和回忆的时代。

一、情歌篇1.《一生的爱》:邓丽君2.《珊瑚颂》:深情释放3.《小李飞刀》:蔡国庆4.《寂寞的心痛》:杨胜利5.《爱情转移》:陈奕迅二、励志篇6.《明天会更好》:冯曦妤7.《天下有情人》:杨钰莹8.《我相信》:陈慧琳9.《大地》:张学友10.《勇气》:梁静茹三、摇滚篇11.《青春修炼手册》:Beyond12.《稻香》:周杰伦13.《一起摇摆》:S.H.E14.《爱情转移》:陈绮贞15.《最暖的忧伤》:张学友四、阳光篇16.《美丽的神话》:苏芮17.《挥着翅膀的女孩》:容祖儿18.《直到世界尽头》:林忆莲19.《发现》:林俊杰20.《太阳》:张学友五、快乐舞曲篇21.《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22.《小幸运》:田馥甄23.《手放开》:黄义达24.《好心分手》:萧敬腾25.《龙的传人》:李宇春六、怀念篇26.《匆匆那年》:王菲27.《年轮》:张学友28.《友人》:苏芮29.《她说》:林忆莲30.《他一定很爱你》:梅艳芳七、经典老歌篇31.《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杨洪基32.《天涯歌女》:邓丽君33.《记事本》:周华健34.《爱情转移》:黄乙玲35.《偷心》:陈明真八、回忆篇36.《遥远的她》:张学友37.《在水一方》:林忆莲38.《断点》:周传雄39.《海阔天空》:Beyond40.《梦醒时分》:张学友九、治愈系篇41.《你是我的眼》:林忆莲42.《浪漫手机》:金海心43.《纸短情长》:花粥44.《小幸运》:林忆莲45.《后来》:刘若英十、青春篇46.《追梦赤子心》:汪峰47.《岁月神偷》:金玟岐48.《冰雨》:刘德华49.《童年》:李宗盛50.《江南》:林忆莲十一、华语流行篇51.《爱情转移》:陈奕迅52.《她说》:林忆莲53.《当我想你的时候》:林忆莲54.《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刘德华55.《烟花易冷》:林忆莲十二、经典对唱篇56.《心太软》:任贤齐&陈慧琳57.《遥远的她》:容祖儿&陈冠希58.《茉莉花》:张学友&林忆莲59.《永远是你的朋友》:强 & 红蔷薇合唱团60.《美丽的神话》:范晓萱&蔡振华十三、经典翻唱篇61.《爱情转移》:张靓颖62.《猜不透》:金志文63.《小幸运》:潘长江64.《戴眼镜的女孩》:杨洪基65.《光辉岁月》:袁洁琼十四、经典影视歌曲篇66.《天黑黑》:白智英67.《烟雨蒙蒙》:黄品源68.《月亮代表我的心》:王菲69.《世界第一等》:张学友70.《爱情转移》:齐秦十五、女声金曲篇71.《傻女》:蔡琴72.《如果云知道》:林忆莲73.《无尽的爱》:邓丽君74.《青春留不住》:陈淑桦75.《痴心绝对》:杨丞琳十六、男声金曲篇76.《突然好想你》:五月天77.《南屏晚钟》:张学友78.《给你们》:黄立行79.《成全》:林志炫80.《紫色的夜》:费玉清十七、80后经典篇81.《越来越好》:许茹芸82.《要死就一定爱着你》:郑智化83.《星月神话》:蔡琴84.《断点》:林忆莲85.《写一首歌》:光良十八、90后经典篇86.《一直很安静》:阿桑87.《独角戏》:郑源88.《认错》:陈信婷89.《小幸运》:田馥甄90.《阳光下的我们》:王力宏十九、网络爆红篇91.《小幸运》:五月天92.《彩虹》:张杰93.《告白气球》:周杰伦94.《十年》:陈奕迅95.《说散就散》:袁娅维二十、国外经典篇96.《My Heart Will Go On》:Celine Dion97.《Hero》:Mariah Carey98.《I Will Always Love You》:Whitney Houston99.《Baby One More Time》:Britney Spears100.《Nothing Compares 2 U》:Sinead O'Connor以上是90年代流行歌曲中的100首经典之作,这些歌曲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和感动。

研究报告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

研究报告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一、引言中国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流行音乐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报告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1、多元化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包括流行、摇滚、电子、民谣等多种音乐类型。

同时,各地区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如四川的川渝说唱、广东的粤语流行歌曲等。

2、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推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网络歌曲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对流行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大。

许多网络歌手和原创音乐人通过这些平台迅速走红,也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3、音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音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专业的音乐制作公司、唱片公司、音乐节和演唱会等,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1、原创音乐的崛起: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和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创作和发行原创音乐。

未来,原创音乐将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

2、与国际接轨:随着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流行音乐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各地的音乐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3、音乐与科技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将在音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性。

四、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正处在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创新和原创,同时也要加强对音乐版权的保护,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刚刚起步,主要由西方国家的音乐和歌曲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浅析中国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摘要】中国流行音乐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蓬勃发展,从最初的模仿西方风格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本文通过引言部分讲述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流行音乐在文化融合、风格多元化、音乐创新、市场化发展和国际化趋势方面的表现。

结合这些因素,可以预见中国流行音乐未来的前景,指出其发展方向和影响力。

中国流行音乐正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音乐风格,不断吸引着更多的听众。

未来,中国流行音乐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文化融合、风格、创新、市场化、国际化、前景、发展方向、影响力1. 引言1.1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的音乐开始逐渐走向现代化。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和乐队,如周璇、张露等。

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中国流行音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巨大挑战,很多音乐人遭受迫害,音乐创作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复苏,音乐市场开始逐渐兴起。

90年代以来,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不仅有了更多的音乐人和乐队涌现,还有了更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和创新。

从粤语流行音乐、民谣音乐到摇滚乐、电子音乐,中国流行音乐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

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音乐人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融合创新,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1.2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可以说是繁荣而多元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多元化发展。

目前,中国流行音乐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格和形式。

传播媒介视角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

传播媒介视角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

传播媒介视角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传播媒介发展的繁荣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从落后赶上到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历程,与此各种传播媒介的兴起和普及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本文将从传播媒介的视角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变迁。

传播媒介在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仍然是主流的信息传播渠道。

通过这些传统媒介,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得以传播和推广。

电视台播放音乐节目,广播电台播放流行歌曲,报纸杂志刊登音乐评论和专访,为当时的流行音乐提供了必要的曝光和宣传。

一些音乐杂志如《音乐之声》、《摇滚》等也成为了音乐爱好者获取音乐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介的相对滞后和受限,90年代初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依然比较落后。

在9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主要受到欧美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缺乏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创新。

传统媒介虽然能够推动音乐的传播,但在宣传手段、曝光渠道等方面依然存在缺陷,限制了音乐的发展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传播媒介的兴起,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国际化和专业化。

1994年中国大陆首家商业电台——广东电台音乐台开播,标志着商业广播的兴起,为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商业电台通过不断扩大播音范围,增加音乐节目时长,加大对流行音乐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得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听众基础。

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

互联网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各种音乐网站、音乐论坛的兴起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多获取音乐信息、交流音乐见解的平台。

网络音乐平台的兴起也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活力。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

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

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

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

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

“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

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

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

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

流行歌曲时代风貌研究报告

流行歌曲时代风貌研究报告

流行歌曲时代风貌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
本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流行歌曲时代风貌的研究,探讨不同时代流行歌曲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社会背景,以期加深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收集分析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排行榜、音乐销量等数据,来分析不同时代流行歌曲的时代风貌。

研究结果:
1.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多以爵士乐、摇滚乐为主,歌曲风格清新活泼,旋律优美,表达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多以迪斯科、流行摇滚为主,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独特,歌词内容多涉及爱情、自由和反叛等社会问题。

3. 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代: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多以流行舞曲、流行摇滚为主,歌曲节奏更加强烈,歌词内容多涉及个性、自我和追求梦想等主题。

4. 21世纪至今: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多以流行舞曲、流行说唱为主,歌曲节奏更加快速,歌词内容多涉及社交、娱乐和网络等主题。

研究结论:
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时代风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
会背景、时代氛围、技术进步等。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和审美也在不断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流行歌曲时代风貌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还能为音乐创作和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

流行音乐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流行音乐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流行音乐在中国的研究状况李晶俊[内容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流行音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到21世纪初为止,已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

本文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三个时期,来阐述各个时期流行音乐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国研究状况流行音乐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黑人的民间音乐,迄今为止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期间,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的流行音乐作品。

目前流行音乐发展更为成熟和多元化,并为我们的业余生活也增添了不少色彩。

我国对流行音乐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当今21世纪初为止,已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

笔者将分为三个时期来论述流行音乐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一、20世纪80年代——对流行音乐身份的认同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音乐形成了初步的繁荣,然而我国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音乐学家们对流行音乐只是进行初步的研究和讨论。

对于流行音乐概念、风格特征及其种类的研究是相当浅和模糊的。

大多是谈对流行音乐的一些看法或是对某种与流行音乐有关的现象作进一步的思考讨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这个时期也未出版过关于此类研究的专著(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做出的判断)。

文献方面以1980年南咏在《人民音乐》第9期的期刊上发表的《还历史本来面目——关于〈何日君再来〉答问》这篇文章为基础,它是我国最早致力于流行音乐研究发表的期刊论文。

标志着我国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后来此类文章相继而出。

研究成果可分为两个方面:1、对我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三十、四十年代曾在上海风靡一时的歌曲《何日君再来》,到了八十年代又突然走红。

一些报刊上就如何评价《何日君再来》一歌发表了不同意见的文章。

1980年第9期南咏在《人民音乐》第9期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还历史本来面目——关于〈何日君再来〉答问》,是我国最早发表的有关流行音乐的研究的期刊论文。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90年代至今中国大陆流行乐坛的研究流行歌曲广义指广泛流传、影响较深的歌曲,而狭义为以宣传与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歌曲。

经对流行歌曲的分析,我们得出其种类多、数量大、易演唱,且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但仍有一部分题材新颖的曲目(如《北京欢迎你》《跑跑跑跑跑》等)
大陆由于种种因素,流行歌曲的发展较慢,远比不上欧美,也较落后于港台,不过其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陆,也逐渐传来了港台及国外的文化,尤其是音乐领域,给中国带来了摇滚乐,jazz一批新风格。

90年代可以说是大陆流行音乐的坠地与发育时期,大陆流行音乐在90年代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了一首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如韩磊的《走四方》、李春波的《小芳》、伊相杰和于文华的《纤夫的爱》……
可谓是雨后春笋,全部破土而出。

而这一时期的毛宁可谓是大陆偶像派的鼻祖,那一首《涛声依旧》,还有《心雨》,都在当时的青年人心中印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更值得一提的是校园民谣歌手老狼,写下了一曲曲扣人心弦的旋律,《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带给了人们太多的感动。

再说说Rock(摇滚),此时的大陆的Rock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摇滚乐队,比如唐朝乐队,呼吸乐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吉他手、乐手等,如李延亮(被誉为中国第一吉他手)、高旗、张楚等,他们为中国大陆以后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此时的中国流行音乐较于港台十分幼稚,因为此时港台的流行音乐发展已成气候;较于欧美,甚至不能称其为“流行音乐”,甚至比不上其70年代的水平。

但是其有了从无到有的巨变,实为一大飞跃。

新世纪,新气象,跨进新世纪,流行音乐跨进一个崭新的时期!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侯来得更晚一些······”刀郎沧桑的嗓音流传大江南北,他也成为了网络歌手的典范。

从此做一个歌手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网络便成为了人们圆梦的捷径,网络上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歌手与富有灵感的音乐,这实为大陆乐坛的一大贡献。

网络也跟带来了许多与众不同的风格,就比如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有些搞怪,但是幽默诙谐,又有寓意。

21世纪的歌曲也逐渐通俗化,有了很多经典的歌曲,比如孙悦的《祝你平安》,还有唐磊的《丁香花》,刀郎的《情人》等等。

此阶段尚属大陆流行音乐的过渡期,有90年代的遗留,但是也有了新时代的特色。

2005年李宇春以百万的支持一举夺得超级女生的冠军,创造了伟大的平民神话,从此中国大陆乐坛有了新鲜的血液,涌现了一大批青春力量,大陆流行音乐的格局焕然一新,充满了活力,从此年轻人成为了大陆乐坛的主力军。

后来同样以选秀出身的张杰、张靓颖、陈楚生、曾轶可、陈翔、刘忻······对大陆歌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在这时期,大陆流行音乐也出现了一种有趣的风格——嘻哈,也就是以花儿乐队为代表的一种盛极一时的风格,有《嘻唰唰》《化蝶飞》等盛极一时的嘻哈风。

此时的大陆流行乐也趋于成熟但是并不是非常的多样,多彩,尚有的需步
的地方。

2007年一个叫许嵩的年轻人突然走红网络,被众人所熟知。

因为其一首《玫瑰花的葬礼》被捧到很高的地位,而其后来的《城府》更成为街头上最流行的旋律。

后来,许嵩又独立发布了许多作品,包括反响巨大的《自定义》和《寻雾启示》,在众多天王天后统治的乐坛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人们始疯狂地追捧他,迷恋他。

许嵩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时代,也就是网络歌手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名声大噪,如汪苏泷、徐良等,网络也成为大陆乐坛的一个重要的甚至十分关键的成分。

再说说一些依靠不同途径出名,被不同年龄段的人所熟知和喜爱的歌手,譬如凤凰传奇、郑源、汤潮、庞龙、李玉刚等,在人群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歌曲的特点经常是一夜爆红,有《自由飞翔》、《爱情买卖》、《伤不起》等等。

新世纪的Rock也是逐步亲民化,为大众所接受,其代表一定是汪峰,一曲曲极具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歌曲《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春天里》可以说一定是影响非凡。

而上文中所述的90年代优秀的乐手在大陆乐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便是明星演唱会的现场伴奏还有唱片中的伴奏,可以说他们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熟悉他们。

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大陆流行音乐的格局也就进入了全新的格局,其呈现多元化,创新化,大众化。

此时的大陆流行音乐已经可以与港台相抗衡,并与其不断交流,互相促进;较之欧美也没有了明显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总而言之,大陆音乐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赶上了发展了几十年的港台、欧美,真的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大陆流行音乐也渗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正一点点地感受到了其强大的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