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乐坛三十年(二)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合集下载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一(七十年代)香港,粤语的兴起与台湾,国语的起步香港,人口不过八百万,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一切都改变了,造就了日后香港乐坛的辉煌,他,就是许冠杰!粤语歌的开山鼻祖、创作才子,其实用什么赞美之词都不过份,因为他最后用实力证明了一切,他就是香港音乐的唯一代言人。

此后的罗文、林子祥、温拿五虎(成员包括谭咏麟、钟镇涛等)、张国荣等等,追随者他,踏步向前。

台湾人口两千万左右,七十年代初期大多为英文歌的天下,不过三十年代夜上海的音乐还是占主流,但中后期校园民谣的出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二(八十年代)香港,为偶像疯狂的年代与台湾,国语的起飞香港,提起八十年代,人们首推的是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以他们为代表的香港乐坛,繁荣鼎盛,当年一个不入流的香港歌手张明敏从中央台唱红全国,香港人点都不点,而中央台过年请谭咏麟时,谭咏麟只是给他们一盘录像带,上写:“《水中花》,请大年三十播放”(有出入,但大差不差)即使是今日,还有很多的乐迷还是愿意听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沉醉于那个年代。

台湾,随着大批的新一代音乐人的成长,台湾音乐也到了收获期,因为最难得的是他们始终坚持原创并不断的借鉴学习日本音乐,从而摆脱了早期的台湾音乐的束缚,终于为华语乐坛的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个时代的代表齐豫、姜育恒、文章、蔡琴、罗大佑、黄莺莺,邓丽君等。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三(九十年代)香港,四大天王谁主浮沉与台湾,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香港,随着谭、张、梅、陈的淡出,新一轮的造星热潮将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推到了一线,史称四大天王,天王们还是凭借着各自的不懈努力,最终站稳了脚跟。

他们超越先辈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国语专辑均过了百万,从而打破了香港红歌星,在台湾发唱片每每惨遭滑铁卢的宿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著名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的意外身亡,香港乐坛在中后期也加速了自己的原创音乐人才的培养。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粤语流行歌曲在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从1983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正是粤语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的粤语流行歌曲在这个时期中诞生,深受广大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这20年间的粤语流行歌曲,带您重温这段难忘的音乐历史。

1983年,《粤才一族》成立,这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之后,香港粤语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包括张国荣、陈百强、黎明、郭富城等一大批优秀的歌手纷纷崭露头角。

诸如旅港的陈冠希、张学友、郑伊健、何韵诗、张柏芝这样的歌手也开始在80年代展露头角,成为了粤语流行音乐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在80年代的粤语流行音乐中,《一生中最爱》(黎明)、《女人花》(陈百强)、《朋友》(谭咏麟)、《一片痴》(张国荣)等歌曲成为了经典的代表作,至今仍被广大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津津乐道。

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深受听众的喜爱。

这段时间也诞生了很多不朽的经典曲目,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和经典。

进入9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期。

在这个时期,粤语流行音乐开始受到了更多不同音乐风格的影响,不仅保留了80年代的港风特色,还融入了更多流行乐、摇滚乐、电子乐等元素,使得粤语流行音乐更加多元化。

此时代表性的歌手有陈奕迅、王菲、Beyond、张学友等。

陈奕迅无疑成为了代表性的存在。

他的歌曲《爱情转移》、《十年》等不仅曲调优美,歌词深刻,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了9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匆匆那年》等歌曲,为粤语流行音乐注入了更多的摇滚乐元素,受到了众多听众的推崇。

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支乐队被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奉为经典,那就是Beyond。

他们的歌曲《海阔天空》、《灰色轨迹》等充满力量与温情的歌曲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Beyond 用他们的音乐传达了对生活、对爱情、对社会的思考,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起,香港成为亚洲乐坛的重要中心,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流行歌曲。

本文将回顾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代表性人物。

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香港电影工业兴旺,电影配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时期,香港的流行音乐主要受到西方摇滚乐和流行乐的影响,其中以美国摇滚乐队的音乐最为受欢迎。

这段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包括黄霑、谭伟文等。

进入6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开始融入更多的本土元素。

当时,一些本地音乐人开始创作自己的歌曲,并以粤语为主要演唱语言。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既有摇滚乐、流行乐,也有民歌和情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手之一是邓丽君,她的歌曲风靡一时,成为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

7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当时,香港的音乐产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

流行音乐的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包括摇滚、流行、民歌、电子音乐等。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包括张国荣、陈百强、罗文等。

他们的歌曲不仅在香港风靡一时,也在整个华语乐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8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转折点。

随着亚洲乐坛的崛起,香港的音乐产业开始面临竞争和变革。

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包括摇滚、流行、舞曲等。

同时,一些新的音乐流派也开始兴起,如粤语说唱和地下音乐。

代表性人物包括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等。

进入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壮大。

当时,香港乐坛涌现出了一批新的音乐人和歌手,如张敬轩、容祖儿、谢霆锋等。

这些新一代的音乐人在音乐风格和形象上都有所突破,为香港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香港的音乐产业也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一些歌手和乐队开始在海外举办演唱会和巡回演出。

进入21世纪,香港流行音乐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音乐产业也面临着盗版和数字化的冲击。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1983年至2003年,是粤语流行歌曲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二十年间,出现了很多经典的粤语歌曲,深受广大乐迷的喜爱和追捧。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这20年间的经典粤语歌曲。

1983-1992年1. 《望春风》- 谭咏麟这首歌是谭咏麟的代表作之一,以优美的旋律和肆意的音乐表述出坚强挺拔的爱情精神。

2. 《半斤八两》- 陈百强这是陈百强发行的首张粤语专辑,收录了许多畅销曲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半斤八两》。

3. 《夜半歌声》- 陈淑桦这首歌曾在香港流行了很久,她的甜美而有力的嗓音和含蓄而感人的演唱让这首歌成为了经典。

4. 《伤心的人别听慢歌》- 黄美珍这首歌描绘了一个女孩失恋之后跑到唱片店里听歌的故事,引人深思。

这首歌曾经风靡一时,陈百强的金嗓子与歌曲这种深情的文字一拍即合,成为了经典。

6. 《总有一天等到你》- 张国荣这首歌是张国荣的代表作之一,以豪迈的音乐和励志的歌词勉励青年在世界上扬帆出海。

这首歌成为了陈百强的代表作之一,歌词真情流露,歌声合情合理,旋律悠扬优美。

8. 《梦中的女孩》- 江玉儿这首歌是经典电影《城市猎人》的主题曲,江玉儿深情演唱,呈现了一段独特而动人的故事。

张国荣在这首歌中展现了其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出色的演唱,让人感到五味杂陈,铭刻于心。

这首歌是陈百强唯一获得金曲奖单曲的作品,美妙动听的旋律和深情诚挚的歌词让人倍感温馨和感动。

1. 《但愿人长久》- 王菲这首歌是王菲的代表作之一,激情四溢的歌词和浓厚的情感让人感觉到人生中的愁苦和希望。

2. 《至少还有你》- 林忆莲这首歌引领了90年代中期歌曲的发展,林忆莲创造出一个充满幸福和梦想的世界,让人心生敬意。

3. 《天下无双》- 梅艳芳这首歌了表现了梅艳芳的坚韧和独立精神,充满了女性的特有魅力和韵味。

4. 《不了情》- 邓丽君这首歌成为了邓丽君的代表作之一,以美妙的旋律和知性的歌词,表达了一种温馨和浪漫的情感。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作者:郭佳媛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12期【摘要】粤语流行歌曲曾在20世纪80-90年代作为引领全球乐坛的流行趋势,影响并大力推动了流行乐坛进程,而粤语流行歌曲所经历的起源、兴盛和衰退,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

本文从粤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入手,探究粤语流行歌曲的起源和特点,梳理粤语流行歌曲的风靡及衰落的历史进程,起止时间为1983-2003年。

【关键词】粤语;粤语流行歌曲【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粤语,又名广东话,它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原地区的通用官方语——“雅言”,因粤语保留了较多古汉语成分(如词汇、发音等),有不少古楚语和古百越语遗存,是研究汉语历史和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它主要在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等地区使用,声调基础是比汉语四声更加丰富的“九声六调”体系,在我国众多语种中占据闪光地位。

语言的繁荣必然推动与之相关的文化进步。

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与粤语相融合,使两者的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演变出引领全球乐坛的流行趋势——粤语流行歌曲。

一、粤语流行歌曲的风靡原因(一)粤语流行歌曲的起源怎么界定粤语流行歌曲?《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粤语流行歌曲词条解释道:“粤语流行音乐,是具有流行风格的商业娱乐音乐,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香港,旋律受当代日本音乐影响,但仍保留中国特色。

”香港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源地。

直至1971年12月,“开山鼻祖”许冠杰《铁塔凌云》第一首粤语歌曲,正式揭开了香港流行乐坛的序幕,1973年电视剧《啼笑姻缘》同名粤语主题歌出现,抒情的旋律加上母语的演绎立马受到了港民的喜爱,这也打开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大门,使香港乐坛逐渐衍生出拥有独特魅力的音乐品种——粤语流行歌曲,它的出现让港人为自己的母语感到骄傲。

此时的粤语流行歌曲虽然赢得了大众的认同,但在音乐旋律创作上仍然受制于粤剧粤曲的影子。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1983年:
1.《祝福》- 张学友
2.《风雨无阻》- 高凌风
3.《月亮代表我的心》- 邓丽君
1.《一无所有》- 五月天乐队
2.《一生何求》- 伍思凯
3.《阿力行》- 黎明
1.《忘情水》- 刘德华
2.《谁明浪子心》- 张学友
3.《怀念你》- 赵传
1.《梦醒时分》- 黄家驹
2.《情人节》- 周润发
3.《最爱》- 龚秋霞
1.《广岛之恋》- 伍佰 & China Blue
2.《琼花香》- 林子祥
3.《牵手》- 张学友
1.《飘》- 齐秦
2.《外面的世界》- 舒淇
3.《心有所属》- 古巨基
1.《千千阙歌》- 陈慧娴
2.《爱情万岁》- 张学友
3.《蓝色血脉》- 梁汉文
1.《喜欢你》- 何耀珊
2.《风雨同路》- 梁静茹
3.《痴情女子心》- 叶倩文
4.《细水长流》- 黄品源
1.《菊花台》- 周杰伦
2.《爱情转移》- 陈奕迅
3.《他一定很爱你》- 曹格
1.《一眼瞬间》- 费翔
2.《爱上一个无情的人》- 黄凯芹
3.《起飞》- 林子祥
1.《无能的力量》- 陈奕迅
2.《伤心太平洋》- 王菲
3.《女儿情》- 徐小凤
1.《大米和小米》- BEYOND
2.《欢喜就好》- 陈奕迅
3.《一场游戏一场梦》- 林志颖
1.《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陈奕迅
2.《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 孙楠
3.《真的爱你》- F.I.R
2000年:
1.《手心里的阳光》- 萧蔷
2.《烦恼歌》- 陈奕迅
3.《海阔天空》- Beyond。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歌曲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歌曲变迁
7
• 2005年之后,随着平民选 秀热浪的袭来,越来越多 的“草根”歌手横空出世。 “超女”、“快男”、 “我行我秀”各类选秀层 出不穷,他们打出的口号 乖张而狂妄:“想唱就唱, 唱的响亮”。歌手也不再 是高高在上。只要你有音 乐才华,只要你敢唱,你 就有可能成为“明日之 星”。随之大批的网络歌 曲、彩铃歌曲、DV短片等 大量涌现,它们一出现便 在大学校园里占有很大的 市场,但这些急功近利的 速食文化也因为底蕴浅薄, 内涵不够丰富很快就被淘 汰。
4
PART2:流行歌曲之黄金时代
• 时间跨度:1989年—1998年 • 代表人物: “小虎队”、 港台“四大
天王”、beyond等 • “助听器”:随身听、CD播放器 • 198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从这一年开
始,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考“托福”出国 的热潮。随着大批学生的出国留学,越 来越多西方的思潮涌入进来,港台、西 方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 迎。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港台歌手带来 的不加任何矫饰造作的呐喊式演唱风格 和充满爱心、责任以及永不放弃的执著 精神的歌曲,开创了华语流行歌坛的新 局面。很多作品感染力不只是由于声音 的力量,更是由于歌者本身的生命力完 美地诠释了人生的艰辛和苦难,让听者 感动。费翔、齐秦、郑智化等人在内地 的走红,体现了当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 大众对于表达现实生活的需求。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EYOND
• 20世纪90年代初期,港台歌星 大举占领内地市场,他们以无 数光芒四射、风格各异的经典 作品,创造了港台流行乐的一 个黄金时代。同时,在大学生 中也出现了一个新鲜的名词— —“追星族”。
• “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 黎明、郭富城,BEYOND四子 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 世荣,这八人可以说是代表了 20世纪90年代香港流行歌坛的 最高成就。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1983年,粤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开始了,从那时起,经典的粤语歌曲如《月满西楼》和《夜来香》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2003年,这个时代正式结束,但留下的经典歌曲仍然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1983-1993:光辉岁月
1983年,张国荣的《Monica》和Beyond的《早班火车》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表作品。

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刻,传递着对生活、爱情、友谊的独特理解。

在这个时代,还有许多其他流行歌曲,例如Sam Hui的《让我们荡起双桨》,Joey Yung 的《谁明浪子心》,以及Anita Mui的《风再起时》。

这些歌曲无论在旋律、歌词或者情感表达上都被认为是经典之作。

1993-2003:动荡年代
在这个时代,香港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和长期的动荡。

这些变化也反映在了粤语流行歌曲中。

从1993年开始,Beyond的歌曲开始发生变化,旋律和歌词变得更加严肃和深刻。

例如《海阔天空》和《不再犹豫》都表达了对社会、自我和生命的思考和探索。

另外,黎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他的歌曲有着较为轻松愉悦的旋律,但歌词却常常探讨生活、情感和自我。

经典歌曲
在这个20年的时期中,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作:
总结
粤语流行歌曲20年的历程,充满了香港的文化、历史和精神。

这些歌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艺术享受,更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时代,帮助我们重温那个时期的记忆和情感。

即使这个时代早已结束,这些经典的歌曲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告诉我们香港的历史和文化永远不会被忘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香港最经典的电视剧绝大多数是在这期间拍摄的。

电视剧的风行捧红了一大批演员,像周润发、郑少秋、汪明荃、无线五虎将等,成为了香港演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随着电视剧的红火,它们的主题曲和插曲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最流行的曲种,一批著名的歌星就是在唱电视歌曲中走红的。

郑少秋郑少秋以其正气、英俊的形象在电视剧中一直扮演各种英雄和侠客。

他在歌曲的代表作是电视剧《楚留香》、《倚天屠龙记》、《轮流转》等的同名主题曲,他不仅是那段时期最红的影星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之一。

直到九十年代,他仍以《笑看风云》、《岁月无情》等优秀电视歌曲继续他在歌坛的长青树地位。

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劲秋”(意即非常厉害,有人写作“劲抽”),据说便是典出郑少秋:因他以“劲秋”来命名自己的演唱会而广为流传。

曲名:笑看风云歌手:郑少秋谁没有一些刻骨铭心事谁能预计后果谁没有一些旧恨心魔一点点无心错谁没有一些得不到的梦谁人负你负我多谁愿意解释为了什么一笑已经风云过活得开心心不记恨为了今天欢笑唱首歌任心胸吸收新的快乐在晚风中敞开心锁水愿记沧桑匆匆往事谁人是对是错从没有解释为了什么一笑看风云过汪明荃汪明荃也是一名当红影星,她在电视界的代表作是《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这两部电视剧的同名主题曲同时也是汪明荃歌曲的代表作。

汪明荃在香港演艺界被尊称为“阿姐”,是与她的资历分不开的。

和郑少秋一样,她也是以演老粤语片出身,历经了香港艺坛的风云变换。

汪明荃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她也经常以节目主持人(香港称“司仪”)的身份出现在艺坛内外各大活动中。

关正杰关正杰的身份没前两位那么显赫,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并不演戏。

但他是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歌手之一,是乐坛颁奖礼上的常客。

他的代表作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两首主题歌《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和《天籁…星河传说》及《大地恩情》。

在谭咏麟走红之后,关正杰开始淡出歌坛。

叶振棠叶振棠最为国内人熟悉的是他是《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主唱者。

相对于关正杰,他的歌手生涯要长得多,近年他演唱了亚视几部重头戏的主题曲,重新活跃起来。

他的代表作还有《苏乞儿》的主题歌《忘尽心中情》及《戏剧人生》的同名主题曲。

叶丽仪叶丽仪自幼爱唱歌,语言才华超卓,歌唱技巧别殊一格。

她在69年参加声宝歌唱比赛获第一名,然后成为第一个签约EMI的香港歌星,那时候唱英文歌曲,不是很红,直到80年凭《上海滩》才正式走红,无人可当!随后的几年没一个歌曲能超过《上海滩》。

据调查,在华人中影响最大的歌曲第一是《月亮代表我的心》,第二就是《上海滩》。

她继后为《上海滩续集》唱的《万般情》、《上海滩龙虎斗》亦承着《上海滩》的余威而有不错的成绩,而其他歌曲则以《那天将心交给你》、《愿你待我真的好》、《爱是无涯》和无线电视剧主题曲《笑傲江湖》(合唱:叶振棠)较为流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两部港剧曾在全国范围造成“万人空巷”的收视效应,一部是《射雕英雄传》,而另一部就是由周润发、赵雅芝主演的25集连续剧《上海滩》。

拍摄于1980年的《上海滩》被称为是香港电视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剧集之一,曾风靡全球华人世界。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剧当年在香港播出以后,不仅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还带出了一股拍摄民国剧热潮。

据说在全国不少地方,男生纷纷做“许文强”状,围起了白围巾;女生统统向“冯程程”看齐,梳起了两条小辫儿。

《上海滩》的成功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

1990年,香港评选20世纪80年代的十大电视剧集,《上海滩》力克83翁黄版《射雕》荣登榜首。

2000年,马来西亚传媒界邀请各路人士组织了一次20世纪华语电视剧百强的评选,《上海滩》再登百强之首。

《上海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个经典片段,一个是冯程程雪地漫步,周润发的高大,冯程程的温柔纯洁成为爱情戏的经典;第二个是教堂婚礼的回眸相对,周润发赵雅芝两位实力派演员将这个百感交集的场面发挥的淋漓尽致。

总之,此刻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仿佛都在我的心头流淌!不尽的人生,不尽的伤痛,永远的情爱,永远的悲欢!至于对内地观众来说,《上海滩》更是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记忆。

20多年过去了,好多人依然清晰地记得:那震撼人心的3声枪响后,激昂的音乐响起,叶丽仪那充满男子气概的演唱:“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一别经年,也许不记得许文强(周润发)的风流潇洒,忘记了冯程程(赵雅芝)的俊俏忧伤,忽略了整个上海滩的陈年往事,但只要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观众所有的记忆都会被唤醒……气势恢弘,柔肠百转。

余音绕梁,永远不绝。

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一首八十年代的老歌,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多少年了,每次听都使人荡气回肠,难能可贵呀,真是难得的经典,无愧“百年经典”之作!黄沾、顾嘉辉、叶丽仪无愧黄金组合!据说,黄沾也称他和顾嘉辉合作最好的就是这首《上海滩》。

顾嘉辉也曾说过这首是和黄沾合作最满意的作品,另外还有一首《忘尽心中情》。

如今故人西去,令人扼叹息,叹为观止。

顾嘉辉在2005年春节举行他的荣休演唱会,为他三十年的音乐生涯画了一个完美的符号。

然而,因为“辉黄”的另一半黄霑的突然辞世,顾嘉辉本来设想中“辉煌”的告别演唱会也是意兴阑珊。

是啊,没有黄老怪的“沧海一声笑”,辉哥又怎么能独个“笑傲江湖”呢?叶丽仪是我非常喜欢的歌唱家(歌手、歌星用来形容她不恰当),她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谈吐更是少见,我信她的歌声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她在69年参加声宝歌唱比赛第一名,然后成为第一个签约EMI的香港歌星,那时候唱英文歌曲,不是很红,直到80年凭《上海滩》才正式走红,无人可当!随后的几年没一个歌曲能超过《上海滩》。

据调查,在华人中影响最大的歌曲第一是《月亮代表我的心》,第二就是《上海滩》。

大概那时候在粤语流行的时候唯一坚持唱英文歌的就叶丽仪和杜丽莎。

但是在香港唱功最厉害的有杜丽莎、叶丽仪和甄妮,我只知道杜丽莎是可以在3个8度自由发挥,甄妮的长气和高音都是非常出色的,叶丽仪跟甄妮差不多吧,叶丽仪的特色也是中气十足,够劲。

张德兰张德兰的代表作应该是《神雕侠侣》的插曲《情义两心坚》及《何日再相见》,其它如《相识也是缘份》、《愿君心记取》、《网中人》、《鸡公仔》也是著名作品。

她与汪明荃、沈殿霞、王爱明并称当时艺坛的四朵金花。

张德兰擅长抒情小调,她是八十年代初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之一。

罗文把罗文归到这一类中也许是不对的,他并不是只唱电视歌曲,其它类型的歌他也有不少代表作。

但他的电视歌曲在香港乐坛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李飞刀》现在看来仍然是香港乐坛最经典的歌曲之一,据说当时香港艺人到东南亚演出一定要唱这首歌。

罗文与甄妮合唱的《射雕英雄传》主题歌《铁血丹心》和《世间始终你好》也是著名的经典名曲。

罗文的歌路非常阔,他的歌喉适应性也很强,像《激光中》这样轻佻的极品和《几许风雨》这样励志的杰作,他一样演绎得丝丝入扣。

罗文是香港乐坛二十几年来一位重量级的巨星,较早期的代表作如《好歌献给你》在当时是一种较为前卫的风格。

九十年代中期罗文一度重出歌坛,凭《坏情人》和《孔子曰》得到世人的认可。

知道罗文,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而爱上他的歌,便是从偶最爱的《几许风雨》开始。

原来罗文的歌能震撼吾心,是因为其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好的电视剧不一定有好主题歌、好插曲,但好歌必定会使之锦上添花,甚至成为标记。

1983年翁美玲、黄日华版的老射雕一直被引为经典,当中很重的分量就在歌。

演唱的罗文和甄妮一样,当时花正红、香正浓,声线里历历都是盛年的意气风发和功力劲道。

多年以后,网页上不时跳出“癌症晚期”之类的字样时,我猜得到,你一定想起了那首让几百万人流过泪的歌:“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罗文的歌声堪称侠胆柔情,表英毅豪气和忠贞爱恋都恰得其所。

难得是高亢挥洒之余始终留有余地,所谓心怀天下,但点到为止。

罗文铿锵如刀的歌喉,高昂如山的情感,宽广如海的音域,是武侠主题曲最完美的演绎者,他人无以能够取代。

《几许风雨》这首歌,罗文一生唱过多次,最打动我的一回是几年前无线的一次慈善演出,小提琴家姚珏为罗文作惟一的器乐伴奏,罗文当时唱得七情上面,绕梁三日,几成绝响。

这首立志高远、传颂天下的《几许风雨》,无论是细腻曲折的感情,还是大气磅礴的励志,罗文都拿捏有道,游刃有余。

其实,《几许风雨》,就是罗文的写照。

他是老派的艺人,书读得不多,大寒大暑也见过,但仍有老派的书生气和静气。

“见惯风雨,见惯改变,尽视作自然”。

从裁缝学师,到荔园守闸员,到银行“后生”,再成为乐坛上的天皇巨星,罗文,一位热爱生命,无悔生命的真正巨星。

2002年10月18日罗文去逝,最合适他的纪念专辑标题是,《几许风雨》。

只有52岁的年龄,就悄然告别了这个“几许风雨”的世界。

天空不一样,你仍活得漂亮。

这首歌,留给世上最爱罗文的人!甄妮甄妮与罗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不是专唱电视歌曲的歌手,但他们所唱的电视歌曲在香港乐坛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合唱的《射雕英雄传》铁血丹心非常经典。

甄妮其它的电视歌曲代表作有《春月弯刀》、《东方之珠》等。

甄妮她与同时代大多数歌星不同的是她能唱纯正的国语歌和英语歌,《海上花》、《鲁冰花》是其代表作。

粤语歌方面的代表作是《再度孤独》、《梦想号黄包车》、《明日话今天》。

不是每一种音乐都能留传于世的。

辽阔无边的大草原,英雄美人的高歌与缠绵,“射雕引弓塞外奔驰”壮哉美哉!83版『射雕』主题歌曲插曲精悍经典,几乎每首曲子旋律都很优美,动用很多民族乐器的声乐,顾嘉辉的曲子和黄沾的填词更是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尤其这首《铁血丹心》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气势足、场面大、配合天衣无缝,配器更是锦上添花,与金侠的创作思想应该是相辅相承的,直到现在听到那沁人心魄的旋律的时候,也会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该曲成为近100年来最经典的10首歌曲之一。

那个时候曲词作者的创作才华达到顶峰,94版的『射雕』词曲作者虽然没有变,但已经创作不出这样的经典了。

懂得欣赏经典的人才懂得生活,喜欢这歌的人感情一定很丰富。

罗文和甄妮的搭档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她们合唱的《铁血丹心》是其它任何一对合唱歌手所无法超越的,尤其是现场版的演唱,真是精彩极了!甄妮70年代的国语老歌多以轻快的曲风见多,较好听的有《爱情长跑》、《榕榕树下》等,嗓音非常清脆,反差较大的要数《秋歌》,很深情,也很好听。

但相对凤飞飞,还是显得曲风变化不多。

80年代初的粤语影视剧歌曲曲风变化不大,是我较不喜欢的一段时期作品。

85年后出的一些作品是我的至爱,无论是国语的《海上花》,还是粤语的《忍痛说谎》等,听感非常舒服。

甄妮的现场演唱水平在港台也是公认的,《一份真》、《有你有我》两场演唱会就是证明,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