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共42页

合集下载

古今名人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

古今名人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

古今名⼈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我国是⽂化历史悠久的国度,书法作品浩如烟海,本博从中选登古今名⼈的⼀些书法图⽚,请朋友们闲暇时欣赏。

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怀素和尚书法宋徽宗草书千字⽂⼿迹宋代⽶芾⼿迹元代赵孟頫⼿迹明代徐渭的书法徐渭书法明代唐寅书法唐寅书法清代刘墉书法清代郑燮书法蒋中正书法⽑泽东书法周恩来书法徐悲鸿书法齐⽩⽯书法中国历代书法(图)先秦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字差异很⼤,是发展经济⽂化的⼀⼤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相李斯主持统⼀全国⽂字,使之整齐化⼀,这在中国⽂化史上是⼀伟⼤功绩。

秦统⼀后的⽂字称为秦篆,⼜叫⼩篆,是在⾦⽂和⽯⿎⽂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来。

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刻⽯,历代都有极⾼的评价。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时期。

《说⽂解字序》说:“秦书有⼋体,⼀⽈⼤篆,⼆⽈⼩篆,三⽈刻符,四⽈⾍书,五⽈摹印,六⽈署书,七⽈书,⼋⽈⾪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貌。

秦代的六处经功刻⽯,将⽯刻艺术推向新的⾼度。

现存绎⼭、泰⼭、琅琊、会稽四种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的。

商、西周的⽂字已具有⽤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

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和⾦⽂。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铭⽂很简短,⼀般为⼆三个字,多为族徽。

战国⽂字 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为政,⽂字的地⽅⾊彩更为浓厚,⾃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字异形的现象。

东⽅六国⽂字品式多样,风格不⼀,有很⾼的艺术性。

简册 据⽂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了简册。

《尚书.多⼠篇》说周公曾对殷⼈讲过:“惟殷先⼈,有册有典”。

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有⽵⽊简上记事的⽅式,因⽵⽊简易于腐朽,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简册⽬前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简发现很多。

据记载在汉、晋时期就有简牍的发现。

篆书从线条转化为⾪书的点画,不仅丰富了书法的⽤笔,⽽且这种新的体势和风格对以后的汉字和书法的进⼀步发展产⽣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清朝晚期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四十五幅经典书法名帖

清朝晚期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四十五幅经典书法名帖

清朝晚期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四十五幅经典书法名帖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一作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道光十六年进士。

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

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

何绍基通经史,精通金石碑版。

据《大戴记》考证《礼经》。

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

着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

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

草书尤为擅长。

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

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

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

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楹联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即为他所书。

历下亭东壁仍存其《重修历下亭记》石刻。

主要书法作品有:《行书题画梅》《行书自书诗》《隶书七言联》《楷书八言联》《行书七言联》《楷书题跋李邕代表作品李思训碑》《行书跋墨皇本圣教序》《行楷临兰亭序》《楷书重修历下亭记》《隶书长卷》《草书金陵杂述四十绝句》《行书黄庭坚题伯时画揩痒虎》《识跋旧拓监本定武禊帖》《行书节录宗炳画山水序扇面》《行书论书扇》《楷书陶渊明诗扇面》《行书诗稿横披》《行书手札》《行书手札字子贞道州人道光丙甲翰林有东洲草堂集》《行书一无舍短七言联》《行书小海层楼七言联》《篆书论书轴》《隶书以俟知奥四字横幅》《节录韩愈进学解语横披》《隶书大字卷》《楷书格言卷》《楷书杜甫诗三首横披》《楷书赤壁赋四屏》《小楷黄庭内景玉经》《楷书临鲁峻碑》《节录庾信镜赋四条屏》《隶书蕴真赏心五言联》《篆书稻凉柳老五言联》《楷书张受之传略》《行书苏轼东皋子传》《行书七言联》《行书苏轼文》《隶书种蕉亭》《四体书屏》《隶书临华山庙碑》《楷书读书延年横幅》《行楷僵梅卧柳之庐》等。

明王宠书法作品欣赏十四幅

明王宠书法作品欣赏十四幅

明王宠书法作品欣赏十四幅王宠行书题《唐寅溪山渔隐图》王宠题《唐寅溪山渔隐图》(疑)嘉靖二年(癸未152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宠行书跋《管道升书卷》王宠楷书《辛巳书事诗七首》王宠《辛巳书事诗七首》,嘉靖甲申(1524)五月二十三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宠楷书《呈蔡羽文徵明楷书四首》呈蔡羽文徵明楷书四首》(局部),嘉靖癸未(1523)二月十四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宠草书《玄墓之行帖》王宠《玄墓之行帖》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向者玄墓之行。

知臧判官至。

不曾来相期。

山水佳胜处。

每恨吾弟不同游也。

尊事竞何如。

承远惠多品。

甚荷。

多谢。

令祖隐君山中风景殊佳。

几时能至耶。

悬企悬企。

宠顿首。

王宠草书《致石壁尊兄书札》王宠《致石壁尊兄书札》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违久驰慕。

耿耿。

承使者触雨存问。

且拜,腆贶病中饮德屡矣。

雅爱何可当之。

草草奉复。

不尽。

宠顿首。

石壁尊兄先生执事。

劳使乙钱五分。

王宠行草《致尊师书札》王宠《致尊师书札》页纸本行草书22.7×12.2 cm×2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残岁日望归舟,不知已还宅矣。

丹阳风雪,想无妨动定,新春当益佳耳。

承惠墨,多荷。

《四六表类》因陈永夫借去,适未上城,当取来再奉也。

闻元夕后复欲往都下,应得侍教,不多述。

门生王守王宠顿首拜尊师先生讲下。

钤“韡韡斋”朱文方印,“云谷”朱白文方印,“曾藏丁辅之处”朱文长方印。

(何晓英)资料来源:《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翰墨清芬》(浙江古籍出版社)附录:王宠行书书札明朝的文徵明因为长寿与德高艺博,主持吴门书画及文坛长达30余年,再加上他晚年在故乡苏州设帐授徒,追随者众多,因此吴门书派如日中天时,其阵营实际已由文氏师生构成。

而在这些继起的新一代吴门书家中,王宠是有着突出成就的一位。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号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善山水,深得黄公望、倪瓒墨外之趣;工篆刻,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三大家”。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PPT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PPT
代表作品
《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 《洞庭春色赋》等。
黄庭坚
风格特点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其风 格雄健奇崛,笔力苍劲,线条挺拔。他的字 形偏长,结构严谨,章法多变,气势磅礴。
代表作品
《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砥柱铭》 等。
米芾
风格特点
米芾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其风格 潇洒飘逸,笔法灵动,墨色变化丰富。他的 字形偏瘦,结构奇特,章法多变,意境深远 。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风格秀逸清 丽,笔法婉约含蓄。
详细描述
董其昌的书法深受赵孟頫等历代书法大师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行笔婉约,线条含蓄,字形秀丽,结构巧妙。在章法上,他注重整体 布局,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秀逸、清丽的美感。
祝允明
总结词
祝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风格豪放不 羁,笔法雄浑有力。
总结词
邓文原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隶书和行书见 长,风格古朴、典雅,被誉为“元代隶书之冠”。
详细描述
邓文原的隶书作品《离骚经》是其代表作之一,笔法古 拙自然,气韵高古,展现出典雅的艺术风格。他的行书 作品《洛神赋》则以端庄秀丽、清雅脱俗著称,是元代 行书的又一代表作品。
07
明代书法名家
文征明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
$number {01}
目 录
• 秦代书法名家 • 汉代书法名家 • 魏晋书法名家 • 唐代书法名家 • 宋代书法名家 • 元代书法名家 • 明代书法名家
01
秦代书法名家
李斯
书法风格
李斯的书法风格严谨、工整,线 条流畅,结构紧凑,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文徵明书法欣赏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Y 380,000 至Y 480,000款识:徵明。

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

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估价:Y 220,000 至Y 280,000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

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

……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徵明。

说明:△吴家题诗堂。

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

钤印:严(白文)、群(朱文)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估价:Y 1,200,000 至Y 2,000,000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

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

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

说明:△周天球跋。

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估价:Y 100,000 至Y 200,000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估价:Y 12,000,000 至Y 18,000,000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著录:《书法1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1 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估价:Y 80,000 至Y 120,000 铃印:文徵明(白文)、衡山(朱文)录文:△春波渺渺激长堤,满耳松风立马时。

不觉诗成衣裳湿,隔溪千丈五虹垂。

△古木交阴水乱流,一川螟色带孤舟。

渔翁意兴斜场外,留道青山百叠秋。

△江南五月暑漫漫,谁识江深草阁寒。

中国极品书法作品88幅欣赏

中国极品书法作品88幅欣赏

中国极品书法作品88幅欣赏中国极品书法作品88幅欣赏2015-01-15 文山书院上虞帖卷东晋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

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清周金然草书录唐人论书轴清周金然草书录唐人论书轴绫本纵132.5厘米横56厘米行草书鸭头丸帖卷王献之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原籍?琊(今山东),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

书承其父,并创新体。

东晋著名书法家。

此系唐摹本。

帖上有元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印记,元"天历之宝"朱文印记,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印。

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高宗赵构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

清永瑆楷书论画句轴清永瑆楷书论画句轴纸本纵122.4厘米横50.4厘米楷书《大涅槃经》卷唐(公元618-907年)长26.5厘米宽834厘米此卷为敦煌唐人写经中的精品。

朴茂中见润泽,韵味古雅隽秀。

清郭尚先行书七言联清郭尚先行书七言联纸本(各)纵123.2厘米横28.2厘米郎官石柱记序帖册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与怀素并称为"颠张狂素"。

[郎官石柱记序]是张旭的楷书作品,这部传世宋拓本,展示了张旭严谨深厚的楷书功力,这正是他狂草的根基所在。

清方亦临草书七律诗瘦清方亦临草书七律诗瘦花绫纵154.3厘米横51.7厘米苦笋帖卷怀素这件"苦笋帖"是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的传世亲笔墨迹之一.文字不多,总共才l4字,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

历代书法名家PPT课件

历代书法名家PPT课件

欧阳询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唐朝)--褚遂良
❖ 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 褚遂良,(596-658),字 登善,杭州钱塘人。官至中 书令,封河南郡公,进郡公, 人称“褚河南”。其书初学 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 终法二王,自创一格,是继 欧,虞之后又一书法大家。 曾提出“锥画沙”等著名论 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王献之代表作
魏碑的概念及特点
❖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 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 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的书法家 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 魏碑体的特点: 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 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 ,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 审美价值。 总体来说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
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
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
评价。
李斯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钟繇
❖ 三国 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颖 川长社人。明帝时受太傅衔,故 世称“钟太傅”。其书学曹喜, 蔡邕,刘德升等人。能书隶、草、 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唐 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 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 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 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 已。”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 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 《荐季直表》等。《荐季直表》 “纸墨奇古,笔法深沉。”《三 希堂法贴》以此冠首。
苏轼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宋)--米芾
❖ 米芾(1051-1107),字 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 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 宫”、“米颠”。宣和时召 为书画学博士。元章天资高 ,能诗文、工画,山水人物 自成一家,世称“米家云山 。”擅书法,工楷、行、草 、篆、隶诸体,以行书成就 高。其与苏轼、黄庭坚、蔡 襄并称“宋四家”。传世名 迹颇多,如《苕溪诗帖》、 《蜀素帖》、《虹县诗卷》 、《吴江舟中诗卷》及《珊 瑚帖》等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 (522年)立。雍正、 乾隆年间出土。该碑是 北魏刻中相当于典型的 模式,结体端严方正, 用笔灵动畅达,尽管刀 痕明显却不呆硬刻板。 字里行间充满人情闲逸 之境。
高贞碑
张玄墓志
张玄字黑女,清代为熙帝讳, 一般称《张黑女墓志》。此魏 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 清包世臣跋:“此帖骏利如 《隽修罗》,圆折如《朱君 山》、疏朗如《张猛龙》、静 密如《敬显隽》。”康有为跋: “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 妙,无妙不臻,然遒原精古, 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 集雄健、轻灵秀逸、含蓄为一 体,其艺术水平之高,鲜有匹 敌。代表北魏善墓志的最高成 就。
.
天发神谶碑
释文:彦先赢疗恐难平复往 属初病虑 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口男幸为复失前 忧耳 口 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 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恩 识 口 量之迈前执所恒有宜 口 称之夏 口 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亭 上海市松江人。陆机“少有异才, 文章冠世。”善行草书。《平复 贴》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是传 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书体为章 草。此帖使用秃笔,质朴志健, 自然畅达,对书法考古和研究有 重要价值。
刘怀民墓志
《郑文公下碑》,刻 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 年(511年)。系崖 刻,在山东省掖县城 东南的文峰山。此碑 为郑昭道书写,字体 均为楷书,其结字宽 博舒展,笔力雄强圆 劲,有篆隶趣相附, 为魏碑佳作之一。
郑文公下碑
此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 (517年)。清康熙十八年 汉北安平出土。楷书。此志 书法与《郑文公碑》大小虽 殊而体式相近,结字十分严 谨,用笔浑圆迟重,与唐碑 区别甚大。颜,柳用笔两头 顿挫,中间无变化,而此志 笔划中间遒劲多有变化,生 古拙之气。书家评此碑: “妙在张猛龙、贾使君之 上”。“书法直接无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