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觉醒

合集下载

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的大意

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的大意

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的大意这首诗【《大江歌罢掉头东》】来自诗人杜甫的《江南早春》,全诗谈及春天的优美图景,描绘了江水湖面以及江南乡野的迷人景色,引领读者走进江湖、江林、林间村舍、田野河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它不仅激发了自然美的觉醒,更有真情实感的内涵。

一、大江歌罢掉头东的构思该诗的标题是《大江歌罢掉头东》,由此可以知道,诗中想要描述的是江湖、江林、林间村舍、田野河畔等富有生机活力的优美图景,即“大江歌罢掉头东”,这句话源自汉代明言虚语说「歌诗歌罢,东行止於此」,表达的正是杜甫此时正在江南乡野上感受着大自然美,而舍不得离去的心情;舍不得离开大江,只能飞鸿江上行,歌声婉转间有着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表达出“舍不得”的惆怅和抒发的坚不可摧的情感。

二、大江歌罢掉头东的内涵于是,杜甫在《大江歌罢掉头东》全诗都刻画出他思乡的情绪,描写出江水湖面、江南乡野等优美的春日景色,让心情如柔波;他运用了细细的叙述、芬芳的语言,以及广阔的画面来抒写自然美,呈现出朴实真挚的诗情画意;全诗也反映出舍无可舍的离别情节,叙述出祖国江水宽广,在江南找不到栖息之所,只能舍不得离去。

三、大江歌罢掉头东的抒发在诗中更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大江宽广的爱慕,他伤感地动情引用「歌诗歌罢,东行止於此」,表达舍不得离开的惆怅;对大江深情缠绵的在诗中表达的更是动人:「客心湿舞,催流水去」,「阻沙鸥散,淡叶碧丝」,笔下宛若走进江湖、江林、林间村舍、田野河畔,让人不自觉心旷神怡,把大江歌罢掉头东的真情实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四、春日江南景色的奇妙杜甫以长诗的形式笔耕大江,把春日江南的优美图景全都描尽,能将一斑芳菲表现为一派稀奇非常的景色:「千重红芳花底下,五色垂柳堤上行」,「青萍香横江水,绿竹连墙村村香」,表皩的这里,优美无比,古朴而原生,令人心潮澎湃,可令杜甫舍不得飞鸿东行,宛若前往江湖、江林、林间村舍、田野河畔之中,一探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总之,《大江歌罢掉头东》是杜甫抒发深深思乡之情的诗作,全文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江南春日的美景,真情实感的内涵激发了大自然美的觉醒,仿佛一起漫步江南田园一般,激发了无尽的感动。

好看不过素打扮_略论中国传统审美观

好看不过素打扮_略论中国传统审美观

了喜欢梅 兰竹菊外, 也欣 赏牡 丹 芍 药 月季 玫

释:
( !打 牙祭 ∀,四川 重庆方 言, 意思是 隔三差五 十天半 月, 为改善生活吃一 顿 肉
(责任编辑 :马海燕 )
生 大多处 于颠 沛 流离 之 中 , 生 活艰 苦 , 接 近 人 民 ,
元以前的古诗词曲差不多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古代诗歌的审 美主 流始 终 是 沿 着 自然 朴 素 平 淡 美 的路 子 在 发 展, 古诗如此 , 我国古代的国画更是如此 水 墨 山水 画 为主 , 以水 墨作 画 , 很 少着 色 国画以 只要 把
!澹然无极 ∀ 所有 的美都跟着来了, 朴素是最美 的
醒时期
由于美的觉醒 ,人们发现了大 自然的美
收稿 日期 :2009一11一11 作者简 介 :彭力一(1928一), 男, 重庆市云阳县人 , 昌吉学院中文 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 美学
昌吉 学院学报
200 9 年 第 6 期
当时的人不但热爱大 自然, 而且纵情山水 , 回归大 自 , 著名的 !竹林七贤 ∀ 然 和陶渊明可为代表 !竹林七 贤 ∀放荡不羁 , 常在 山林 中饮酒 清 谈 赋诗 作乐 , 把大 自然作为 自己的栖身之地和 精神寄托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 , 因此 ,
习惯立论
的代表 , 所 以古今 中外都爱把女人 比作花
中国
古人对于花卉 , 特别钟爱梅兰竹菊 , 把它们称为 ! 四君子 ∀,其原因除了出于 ! 比德说 ∀, 把它们 比作
!傲霜雪 ∀的君子以外 , 再就是爱他们 的淡雅素丽
之美 直到现代 , 孙 中山还把梅花定为 国花 本 来牡丹是我国原产 , 她花艳叶绿 , 称得上花王 明

吟诵对古典诗歌鉴赏的作用

吟诵对古典诗歌鉴赏的作用
古典 诗歌具有兴 发感动 的特质 , 这是从 诗 愿 、 有热情去 读诗 。 同时 , 也让读者在对 诗歌的 齿” 之言泉和“ 吟咏” 之声调 , 乃是伴随着“ 应感 ”
歌 的诞 生之 日就具 备的 特 点 。 我们 在 鉴赏 诗 品读 中, 找到 了自己对诗 歌恰到好处 的独到理 和 “ 思” 同和 流溢和运行 的一种创作活Fra bibliotek 。 神 一
21 00
NO 1 1

f a u - _ - _ _ 。h n Ed c; ‘_
I 。ai ea n vt nH r1 n 。 d
作 家与作 品研 究
吟诵 对 古 典诗 歌 鉴 赏 的 作 用
李 技 ( 黑龙江幼 儿师范高 等专科 学校 文史 系 牡丹 江 1 7 1 ) 0 5 1 摘 要: 诗的诞生 与发展 伴随 着兴 发感动的 力量 , 因此在 鉴赏古典诗歌 的同时 ,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 诗歌 的这种 兴发感动得特 质, 才能对 诗歌 鉴赏到住。 本文从吟诵传统 与诗 的兴发感动的特质之 间的关系进行论 证 , 阐述古人 对声音美的觉醒是诗歌 产生的原始动 力, 吟咏诗歌 是 对诗歌进 行认 识和理 解的过程 , 是创作底 蕴的积 累, 用声音诠 释诗歌 , 更能恰 到好 处的感悟 到诗歌 的魅 力。 关键 词 : 诵 兴发 感动 古典诗歌 鉴赏 吟 中图分类号 : 2 I 7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3 9 9 ( 0 0 0 ( ) 0 8 — 2 1 - 7 5 2 1 ) 4b 一 0 0 0 6 7
了配诗之乐和 和乐之舞 。可以这样说对声音美 ”
的觉醒是诗歌 产生的原始 动力 , 吟诵的传 统对
我 们的心 绪 , 就是所 谓诗歌 的 灵魂 , 这 古典诗 2兴发感动的力量可以靠获得声音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这支歌很妙。仿佛一个下肢瘫痪者运 动不了自己的双腿,而含泪去用尖尖 的指甲掐那两条失去知觉的腿一样, 那个“病人”或者说那个“病者”(这 是一个抽象,对一个民族的抽象)想通 过在雪地发疯似的撒野,想通过锐利 的刺痛找回自己的感觉来。这支歌把 我们这个民族失去感觉时的恐慌、焦 躁、恼怒与巨大痛苦等各种情感与状 态非常圆满地唱了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电视片之所以引起了 这么大的反响,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其实 也反映出当代的一个潮流,即日常生活的精 致化的空间已经确立,整个社会,尤其是作 为社会中坚的中等收入者已经开始领略中国 生活中的优雅品味。 追求味中味,也追求味外味,把文化、品味 融在生活之中。从感觉出发,从中国人独特 的感觉中,发现、品味一种精致的生活。
天地有大美
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生活美学的起点 1.食:慢食、简食 2.衣:美绝对包含创意在内 3.住:把房子变成家 4.行:合乎美学规则的“移动”
慢活
记住闲是一种自足,充满自我选择性 的满足感。 缓慢-是建构生活美学的第一步, 缓慢本身要架构在心情上面。
住-美不等同房屋价格
居住空间本身是难度很高的教养练习 家的温暖也是如此,有一天如果现代 人的生活已经忙碌、匆忙、冷漠到亲 子关系都不怎么亲密了,相信那个时 候我们会觉得住进再昂贵的房子,都 是很巨大的遗憾,因为房子、家,应 该是全家人心灵空间。
行-來日方长
人生只有一次,我为何要那么快开完 全部的路程?我觉得可以慢慢地走, 每一段过程、每一分、每一秒,都可 以停下来做一点观看、做一点欣赏。 最美好的生命,不是一个速度不断加 快的生命,而是速度在加快跟缓慢之 间有平衡感的生命。
生活的美学是一种尊重 我们尊重之前的历史和传统,以后的 人才会尊敬我们留下来的东西。 美应该是生命的从容 美应该是生命中的一种悠闲 美应该是生命的豁达

人生自是有情痴

人生自是有情痴

人生自是有情痴作者:李光翠唐红卫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摘要:通读欧阳修词集我们会发现艳情词占有很大比例,然而历代评论家大多以道学家的立场戴上有色眼镜看待欧阳修这些艳情词作品,从而评价往往不高,甚至指为伪作,随意删减。

个人认为欧阳修的艳情词能够流传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其中之一或许便是栩栩如生的描绘了男女恋情,刻画了丰富多样的恋爱中的男女形象,奏响了一曲从怀春、幽会到新婚的完整的爱情进行曲。

关键词:欧阳修;艳情词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03-02我们通读欧阳修词集时,往往会很容易就发现欧阳修全部词作中艳情词占有很大比例。

据初步统计,《全宋词》收录的二百四十首欧阳修词中,仅仅以女性声口写男女情事或以抒情口吻写女性情怀的不下一百四十余首。

然而历代评论家大多以道学家的立场戴上有色眼镜看待欧阳修这些艳情词作品,从而评价往往不高,甚至指为伪作,随意删减。

例如;王灼《碧鸡漫志》亦云:“欧阳永叔所集歌词,自作者三之一耳,其间他人数章,群小因指为永叔,起暧昧之谤。

”罗泌在《欧阳修〈近体乐府〉跋》不仅认为集子中的“浅近者”乃是“伪作”,并“故削之”。

曾慥在《乐府雅词序》中说:“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幼眇,世所矜式。

当时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去。

”。

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称集中“鄙亵之语,往往而是,不止一二也”,因此确定为“词之伪”者;直至晚清胡薇元在《岁寒居词话》中说的还是一样的意思:“欧阳永叔《六一词》,工绝。

今集中多浅近之词,则公知贡举时,不取怪异之文,下第举子刘辉等忌之,作[醉蓬莱]、[望江南]词,杂刊集中以谤之。

然而浅俗语、污蔑佻薄之词,固可一望而知也。

他日刊公集者,吾愿为之湔洗,以还旧观。

”个人认为欧阳修的艳情词能够流传至今肯定是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其中之一或许便是栩栩如生的描绘了男女恋情,刻画了丰富多样的恋爱中的男女形象,奏响了一曲从怀春、幽会到新婚的完整的爱情进行曲。

有关美的故事

有关美的故事

有关美的故事有关美的故事一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美女,她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有关美的故事二、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边界不得安静。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坐在马车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了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有关美的故事三杨玉环: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

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

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

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

貂蝉: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有关美的故事五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的女神,她的美丽和魅力成为了许多文化中的象征。

然而,她却失去了一只手臂,但她的整体形象仍然被人们广泛欣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美丽仍然可以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有关美的故事六灰姑娘:灰姑娘是一个身处不幸境遇但坚强、善良、勇敢、美丽的女性。

尽管她身处困境,但她的心灵美最终得到了回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

有关美的故事七小红帽:小红帽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小女孩,她带着对世界的善意去看待一切。

尽管她遇到了狼这样的险恶生物,但她的纯真和善良最终帮助了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纯真是最美的品质。

睡美人:睡美人是一个被诅咒沉睡的公主,但她代表着女性的优雅和美丽。

在王子吻她的时候,她苏醒了过来,象征着美的觉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丽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有关美的故事九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是一个身处困境但纯洁、善良的女性。

尽管她遭受了继母的陷害,但她的善良和美丽最终得到了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覺醒
—蔣勳—
鋼琴演奏:Sundial Dreams
…坐在播音室裡,一個人,聽到自己的聲音在安靜的空氣裡震盪。

我很享受這樣的感覺,我很珍惜這樣孤獨的時刻。

完全孤獨地與自己的相處。

聲音像潮汐,一波一波,或輕或重,或低沉或飛揚,在空氣裡蕩漾……
我們生活裡常常有機會用到一個字,就是「美」。

「美」究竟是什麼?
「美」常常停留在一種感覺的狀態。

所謂「感覺」就是說:我感受到了!
好比我聽到了一首樂曲,我可能內心激動,我可能熱淚盈眶,那樣的音樂好像觸動了我心裡最深層的什麼部分,
可是我說不出來,
也描繪不清楚。

讀到一篇小說、讀完一首詩,我們彷彿被文字或者文學裡某一種非常深刻的東西觸動了生命裡面的一種情懷,心裡覺得激動,可是也往往說不清楚。

在現實生活裡,大家習慣用理性的方式思考,慣於將許多事物分析解釋得合理又合乎邏輯,可是「美」竟然說不清楚。

美,有沒有可能幫助拿掉壓力,在美的世界當中,感覺到生命本元的一種熱情、生命本元的一種渴望和追尋?
美的覺醒-味覺之美
很多兒童都不喜歡吃苦瓜,不喜歡苦味的東
西。

可是很奇怪的,隨著生命的成長,我們
會開始接納「苦」這個重要的味覺。

苦,畢竟是生命經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美的覺醒-生命的滋味,有過受寵的甜美,有過失敗時忌妒的辛酸,
有過勞苦當中一種像流汗一樣的鹹味,有過非常巨大的、失敗
挫折裡的痛苦。

所謂的「五味雜陳」,是味覺豐富到混雜在一
起出現了,難以形容它是什麼味道,它是一個這麼豐富的生命
的記憶。

聽覺之美
潮汐的漲退是有聲音的,我們叫做海潮音,是一種美麗的聲音。

還有其他美麗的聲音,像風吹過深深的竹林,像春天黃鶯鳥在樹林裡面的齊鳴....所有大自然的聲音,其實都是有秩序的聲音。

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聲音裡面找回自我。

我看過一篇出生於蘭陽平原作家所撰寫的小說,
他說自己的父親是一個老農夫,可以聽到稻子在結穗的聲音。

第一次讀到時我很驚訝,心想稻子結穗,怎麼會發出聲音來呢?可是那位老農民,他每天最關心的,就是從插秧以後慢慢長大的稻子,所以他才會聽到稻子生長的聲音。

我於是相信:也許我們聽到的,其實是心裡面夢想的聲音!
嗅覺之美
嗅覺存在於大自然當中,可以飄散得非常非常的遠,所以我覺得它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提醒。

其他感官中,味覺及視覺都需要靠得近才能夠觸及,但嗅覺感應的距離卻能拉得遠遠的;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遙遠地方傳來了某一種氣息,然後就可以透過嗅覺去感覺它。

我想嗅覺是一個非常敏銳的存在,而且嗅覺發生時我們
會不自覺地閉起眼睛,慢慢的、單純的用嗅覺去感覺氣味。

我發現很多人拿著聞香杯聞茶香的時候,雙眼是閉著的… 這說明嗅覺的記憶並不需要視覺來提醒,它其實比視覺更強烈。

有時候我覺得嗅覺是人類非常本能的、非常久遠以前的記憶,因為我感覺到自己對母親的許多懷念,好像都停留在嗅覺。

當然在視覺上,也有很多與母親相關的記憶與回憶。

雖然現在她已過世了,但我腦海中留存了母親的形象,還可以翻看她生前的留影。

我常常會在看完照片以後,閉起眼關掉我的視覺,在我的回憶當中,覺得母親對我來說是一種嗅覺的記憶。

觸覺之美
在法國讀書的時候,有位老師在一個布袋裡面裝了許多的物品,他說可能有海綿、石頭、紙張等等。

他要我們將手伸進布袋裡觸摸,確定摸到的是什麼東西,而且還要說出這件東西的顏色。

剛開始我委實被嚇到了!想想看,閉起眼睛來摸東西,怎麼會摸得出色彩?不過老師解釋說,如果我摸到了一個東西,很確定那個東西有石頭的質地跟感覺,那我就可以判斷這是個石頭,它可能的顏色會是什麼。

摸到一張紙,如果我覺得這張紙可能還沒有寫過字,我就可以說它是白色。

在那一個小時的課堂當中,我將手放在布袋裡摸著各種東西,從形狀、質感等各種線索在記憶中搜尋,我發現我恢復了我的觸覺。

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一個考試,答案是
不重要的,重要是那個過程!
我們常常在考試的最後去核對答案對與錯,而忽略掉過程之中的對與錯。

視覺之美
我相信一個孩子站在花的前面,他會懂得許許多多的生命,如古老的基督教《聖經》所說的:「所羅門王最富有的時候,所有的財富加起來,其實不如野地裡的一朵百合花。


觀察一朵花的綻放,對生命的誕生寄予祝福;花開時刻,他懂得珍惜,花落凋謝,他領悟這是生命的必然。

豁達的心態在生命裡產生了智慧。

美,常常是一種智慧,而非知識。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常常要求孩子分數考高一點,賽跑跑快一點,用分數、數字來衡量競爭的結果。

「美,卻是看不見的競爭力。


美,使一個人的生命充滿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各種不同心靈感受的庫存。

當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想從心靈庫存中提領出美的時候,他覺得源源不絕……
美的覺醒-蔣勳美其實是一種分享。

美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種財富,
越分享,就擁有越多。

每個人完成自我,才是心靈的自由狀態;每一個人
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完成自己,那就是美,
完全不必有相對性。

美的覺醒-蔣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思是,天地之下可以無
所不美,因為每個人都發現自己存在的特殊性。

大自然中,從來不會有一朵花
去模仿另一朵花;
每一朵花對自己存在的狀態非常有自信。

生活美學大師蔣勳繼2006年以《天地有大美》一書得到社會熱烈回響後,再度推出新作《美的覺醒》,為讀者們提出個人講求美好生活的新視野,新方法。

在這個理性超越感性、身體日益荒涼、社會疏離感愈加嚴重的現代,我們可
藉以學習成為身心五感皆平衡的人,
學習著去感受美、欣賞美、分享美,
我們才能感覺到生命本元的一種熱情,「美」在我們的自身,也就是一個自我完成的過程。

美的覺醒-蔣勳
The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