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状及展望知识分享
纺织品染整工艺的节能环保技术

纺织品染整工艺的节能环保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能源的重视,纺织品染整行业正越来越注重采用节能环保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当前纺织品染整工艺中常用的节能环保技术,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一、染整设备的节能改造传统的染整设备通常存在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染整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节能改造:1. 引进高效节能设备:选择具有高效能耗比的染整设备,如采用先进的高温高压染色机和低能耗的干燥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2.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染整工艺的精准控制,降低能源浪费。
3. 余热回收利用:染整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可以通过余热回收系统进行回收利用,供暖和生产热水等,减少能源消耗。
二、化学品的节能环保应用染整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用低毒、低污染的染料和助剂十分重要。
同时,染整企业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节能环保:1. 循环利用染液:染整过程中,染液可以通过过滤、净化等处理后循环使用,减少废水的排放和新鲜染料的消耗。
2. 绿色染整剂的研发应用:绿色染整剂采用可再生材料制成,具有降解性能,在应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 高效催化剂的使用:选择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染整催化剂,可以降低能耗、缩短染整时间,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染整行业对水资源的消耗较大,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节能环保的重要一环:1. 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2. 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进行废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后,可以回收利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和冷却等环节。
3. 先进的纺织废水处理技术:采用膜分离、生物处理等先进的纺织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四、员工持续培训与环保意识提升最后,染整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视,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
结语纺织品染整工艺的节能环保技术是现代染整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纺织印染行业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纺织印染行业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产成本的上升,纺织印染行业正在探索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式。
本文将分析纺织印染行业的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并探讨实现低碳生产的策略和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现状纺织印染行业是消耗资源、排放大量污染的重要行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同时,纺织印染行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纺织印染行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绿色环保绿色环保是纺织印染行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
纺织印染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用环保型原料、环保型工艺和环保型设施等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生产过程的环保。
节能减排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节能减排。
纺织印染行业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必须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采用新型的染料与染色工艺,减少用水量和化学品的使用量,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纺织印染行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
纺织印染企业应该注重废料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在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纺织印染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实现低碳生产的策略和技术实现低碳生产需要企业采用一系列的策略和技术,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实现低碳生产的基础。
企业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能,减少环境污染。
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纺织印染企业可以采用新型的纺织材料、新型的染料与染色工艺、新型的节能设备等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
产品结构调整纺织印染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到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型。
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印染企业也面临着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印染企业需要采取各种节能减排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能减排措施:1.优化生产过程: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如对染料和助剂的选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降低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并采用高效节能的机械和设备来取代老旧设备。
2.推广清洁能源:印染企业可以投资建设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如太阳能、风能等,以替代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减少使用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
3.安装节能设备:安装节能设备如热回收系统、热泵、LED照明等,以减少对电力和热能的需求,降低能耗。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加热、压缩和干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5.加强管理和培训:加强对员工的能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推动能源管理工作的落实。
6.增加废弃物回收利用:印染企业应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如废水和废气的处理,废棉和废纸的再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7.加强监测和数据分析: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并分析能耗和排放数据,掌握企业的能源和环境状况,为进一步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8.推广环保技术和工艺:积极引进和推广环保技术和工艺,如水处理技术、催化剂等,以提高印染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9.加强合作交流:加强与相关政府机构、环保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并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
10.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增强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印染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很多可行的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印染企业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

当前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1.优化生产工艺:印染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料产生。
例如,采用低温染色工艺、高效纺织设备和新型催化剂等,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料排放。
2.推广节能设备:企业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如高效烘干机、节能印染设备和高效电机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这些设备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3.提高资源利用率:印染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回收和再利用废水、废渣和废气等,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强化监管和管理:政府加强监管和管理,对印染企业的排放标准进行严格把关,推动企业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和减排要求。
同时,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6.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印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开发和应用更加环保的印染技术和材料。
这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印染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
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管理,从而减少环境影响。
8.提升员工意识和培训:印染企业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环保法规和减排要求的宣传和培训。
这有助于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环保水平。
9.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印染行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节能减排经验和技术。
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加速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当前印染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主要措施。
这些措施涵盖了生产工艺的优化、推广节能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清洁能源、强化监管和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员工意识和培训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等方面。
这些措施将帮助印染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印刷行业的环保技术与碳排放控制

印刷行业的环保技术与碳排放控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印刷行业的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一部分,印刷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印刷企业开始采用环保技术和措施,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1. 绿色印刷材料的使用绿色印刷材料是印刷行业中的一种环保选择。
这种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印刷质量。
其中,无毒油墨、水性油墨和紫外线固化油墨等都是绿色印刷材料的典型代表。
这些材料在印刷过程中不会挥发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没有危害。
2. 节能印刷设备和技术传统的印刷设备通常能耗较高,而节能印刷设备则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LEDuv固化设备可以替代传统的汞灯固化设备,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数字印刷技术也是一种节能印刷技术,它可以直接将图像传输到印刷介质上,省去了传统印刷中的制版环节,从而减少了能源消耗。
3. 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是印刷行业中重要的环保措施。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纸、废墨等废弃物,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合理处理废气和废水,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也是印刷企业应尽的责任。
一些企业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设备和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用资源,实现了环保和资源的双重效益。
4. 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例如,合理规划生产流程,优化设备运行时间,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设备等可再生能源设备,来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碳排放计算和监测为了更好地控制碳排放,印刷企业可以采用碳排放计算和监测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以便企业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通过持续监测和优化生产过程,企业可以逐步减少碳排放,实现环保目标。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的矛盾日益显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已经向纺织印染行业频频发出警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22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与印染行业直接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正式执行,该标准从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生态纺织品、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按纺织产品细分的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国家发改委组织于2008年2月4日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发改委2008年第14号公告)已经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节能减排已成为印染企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的管理目标,印染行业面临空前的压力!一、“十五”以来我国印染工业资源消耗和污染状况1.1 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量大我国纺织工业特别是印染工业存在能耗、水耗高的问题,表1反映了我国目前棉印染单位产品的平均取水量和美国1990年代棉纺织品印染加工平均用水量以及我国和加拿大90年代代表性纺织印染加工企业的综合能耗水平。
由表1可见,我国印染加工过程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与先进国家与地区90年代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2008年初对有关印染厂的调查,目前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情况见表2。
注:表中数据系2008年初对江苏、浙江15家典型工厂的调查数据。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印染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如表3所示:从调研结果来看,浸渍加工方式的水耗和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
1.2 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大2000年以来,纺织印染工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的轻工纺织行业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印染产品生产国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国印染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国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印染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印染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集聚区。
在丝绸、棉纺、化纤等各个细分领域都有着不俗的实力。
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受益于外贸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印染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受益匪浅,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同时,中国政府也提出了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为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未来趋势1.转型升级,向高端化迈进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国印染行业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向高端化迈进。
注重设计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向高档、精细化方向发展。
2.绿色环保成为主流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中国印染行业也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
未来,印染企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制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智能制造的趋势,中国印染行业将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
4.加强与国际接轨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中国印染行业将加强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加快国际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良好,未来趋势也十分乐观。
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相信中国印染行业在未来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企业也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及发展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及发展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中之重。
纺织印染行业作为全球性的产业,也受到了低碳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本文将对纺织印染行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浅析。
一、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纺织印染行业现状1、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和水资源,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气,严重污染环境。
纺织印染行业是全球最大的水资源消耗行业之一,每年排放的废水在全球工业排放中占比较大。
2、能源消耗高纺织印染行业是能源消耗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对热能的需求非常高。
大量的电能和燃料用于纺纱、织造和印染等工序中,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3、技术和设备落后纺织印染行业在传统工艺和设备方面相对落后,很多企业没有采用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导致能源、水资源的浪费。
4、资源利用率低纺织印染过程中,大量的纺织品和染料被浪费,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同时还增加了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难度。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纺织印染行业发展1、技术创新纺织印染行业需要借助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先进的纺织和印染技术,如无水染料印花技术、数字印花技术等,可以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降低对传统化学用品的依赖。
2、节能减排通过引进节能环保设备和管理系统,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如余热回收、废水处理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生成。
同时,加强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循环利用加强对纺织印染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工作,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产品再生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4、创新发展模式纺织印染企业要摒弃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废弃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实现全产业链的环保运作。
三、纺织印染行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挑战1、技术更新的成本压力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对纺织印染企业而言,技术更新的成本可能会带来经营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状及展望(一)王建庆,毛志平,李戎前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印染行业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It益显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频频向纺织印染行业发出警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2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与印染行业直接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是:“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2006年10月日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 185--2006)正式执行,该标准对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资源消耗、污染物产生指标、生态纺织品和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8年2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印染行业准人条件”(发改委2008年第14号公告)已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按纺织产品细分的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之中。
由于节能减排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的管理目标,印染行业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1 我国印染工业能耗和污染现状1.1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量大我国印染工业存在能耗、水耗大的问题。
表1为我国2007年棉印染单位产品平均取水量和综合能耗与美国、加拿大1990年代水平的比较。
表1 棉类产品印染加工平均取水量和能耗情况由表1可知,我国印染加工过程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与先进国家1990年代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2008年初对江浙15家典型印染厂的调查,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情况见表2。
表2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我国台湾地区印染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如表3所示。
表3台湾地区印染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续表3由表3可知,我国台湾地区浸渍加工方式的水耗和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
1.2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大2000年以来,印染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
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
据统计,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约占全国纺织工业排放总量的80%。
2003年~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印染废水排放总量情况见图1。
图1 2003年~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废水排放量2007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产排污系数调查结果显示,印染废水年排放总量达到23~30亿t,这表明印染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1.3污染物排放情况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COD值高)、色度深、碱性大和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印染废水排放总量位于全国各工业部门排放总量的第5位,而其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以COD值计)则位于各工业部门第6位。
印染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来源于前处理工序中的浆料、棉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碱,以及染色、印花工序使用的助剂和染料。
目前,前处理废水的平均COD约为3 000 mg/L,染色/印花废水的平均COD约为1 000 mg/L;混合后的总平均COD约为2 000 mg/L。
染整废水的BOD/COD上的比值一般小于0.2,属于难生物降解的废水,BOD小于500 mg/L。
随着纺织行业大量新材料、新助剂的开发应用,纺织工业废水的组分日趋复杂,处理更为困难。
例如,PVA浆料、合成纤维的碱性降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和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使废水COD浓度大幅度上升,生物处理系统的COD 去除率也从原来的70%降至50%左右,甚至更低。
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也仅为30%左右。
自1980年代以来,印染企业混合废水总COD的排放量急速上升,如图2所示。
2007年部分企业的废水COD值最高达到4 000 mg/L。
图2不同时期我国印染废水的COD值印染行业对我国环境造成极大压力的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地区印染产业过于集中。
例如,我国印染企业最为集中的某市,日产以印染为主的废水约100万t;某镇日产以印染为主的废水12万t;一个4平方公里的地方集中了40多个印染厂。
印染加工企业如此密集,远远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我国印染加工数量巨大,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深度利用落后的现状,已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
此外,纺织厂的噪声、化纤厂的废气、热定形机废气、涂层废气,以及大量没有及时处置的印染污泥,都是重要的环境问题。
因此,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是每一个印染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2 国内外纺织印染废水排放标准比较2.1我国纺织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只有《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规定了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排放要求,其包含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色度、pH值、悬浮物、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苯胺类和二氧化氯等11项指标。
表4纺织印染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注:(1)棉印染也有采用百米为基准单位,是指标准幅宽以914 mm(36英寸)计。
实际上与幅宽、厚度、纤维性质类型都有关。
各类宽幅、厚度织物重量与长度转换可查《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导则》(FZ/T01002--1991)中附录B重量修正系数进行计算。
(2)指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
该标准于1992年颁布实施,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较低,对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也没有限制指标。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浓度的限值,要求更为严格。
该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表4)。
新标准规定,现有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表4a列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现有企业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表4b列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新建企业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表4b列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国家对热定形机废气排放的浓度限值也作了初步规定(见表5),但尚未明确废气的具体组分。
2.2发达国家和地区纺织印染废水的排放标准美、欧、德、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印染废水排放标准限值见表6。
表5 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热定形机废气排放标准注:(1)数据为现有纺织染整工业企业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的标准。
(2)数据为新建纺织染整工业企业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的标准。
现有纺织染整工业企业自2010年1月1日起全部执行表中(2)的标准。
表6发达国家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mg/L)注:(1)National Effluent Standards,见http://www.env.go.jv/en/water /wq/nes.html,适用于排水量l 000 m3/d以上的企业,见《滋贺县琵琶湖环境保全施策》,中山直编著.北京: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2004,33—35。
(2)见Ordinance on Requirements for the Discharge of Waste Water into Waters,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Germany,Appendix 38:纺织制造和织物整理的废水排放标准和Appendix 57:洗毛厂的废水排放标准。
(3)A见欧盟指令《Council Directive of21 May 1991,concerning urban waste water treatment)>(91/271/EEC);B见Reference Document on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Fine Chemicals,European Commission,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4)美国为kg/t产品排放标准,采用平均排水量1 000 m3/t。
见Part 410一Textile Mills Point Source Category,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美国环保局公布的最佳实用技术(BPT),应用NSPS治理洗毛废水、毛整理废水和织物整理废水排放状况。
其中,洗毛废水:CODc,为138 kg/t羊毛;BOD5为10.6 kg/t羊毛;TSS为32.2 kg/t羊毛;苯酚为0.10 kg/t羊毛;总铬为0.10 kg/t羊毛。
整理废水:CODcr为163 kg/t纤维;B005为22.4 kg/t纤维;TSS为35.2 kg/t纤维;苯酚为0.14 kg/t纤维;总铬为O.14 kg/t纤维。
织物整理废水:CODc,为60 kg/t产品;BOD5为5 kg/t产品;TSS为21.8 kg/t产品;苯酚为0.10 kg/t产品;总铬为0.10 kg/t产品。
美国对洗毛废水、毛织物染整加工废水、机织物染整加工废水、纱线染整加工废水和非织造布染整加工废水都有详细的规定。
其排放指标严于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
与美国的废水排放标准相比,德国的废水排放标准要求相对较低,但其对产污点废水指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纺织印染废水,德国规定产污点的废水中不可含有有机氯化物、含氯漂白物(亚氯酸钠除外),游离氯、砷、汞及其混合物,烷基酚(APEO)化合物,含Cr6+化合物,EDTA,DTPA,磷酸脂及具有累积作用的染化助剂等。
对于洗毛厂,德国规定产污点的废水中不可含有氯和产氯化合物。
总体来讲,发达国家的纺织印染废水对其水系环境基本不会造成危害。
尽管发达国家常规纺织印染工业规模较小,但其对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工作仍十分重视。
1996年9月,美国环保局为减少纺织工业污染,出版了纺织工业污染防治最佳措施手册《Manual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in the Textile Industry》。
该手册系统介绍了纺织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
通过新技术的推广,1990年代美国梭织物加工过程平均耗水量仅为115 t/t织物,针织物加工过程的平均耗水量为85t/t 织物。
3 我国台湾地区印染工业节能减排情况我国台湾地区自1990年代起,就积极开发、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为了降低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台湾地区在2001年出版了《染整业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实务手册》。
该手册对台湾地区的清洁生产技术、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对指导该地区的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其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四方面:(1)前处理技术通过推广棉织物高温(130℃)精练漂白和针织物连续练漂等技术,使前处理的耗水量大为降低,节约化学品用量约50%,污染物排放降低25%,总体经济效益提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