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题

合集下载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一、单选题(共25题,50分)1、()的“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潮的先河(2.0)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2、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2.0)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D、宋明理学的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3、最早发现茶并且利用茶的国家是:()(2.0)A、日本B、韩国C、中国D、印度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2.0)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5、宗法制度的核心是()(2.0)A、嫡长子继承制B、封邦建国制C、宗庙祭祀制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2.0)A、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D、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7、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2.0)A、周易B、中庸C、大学D、论语8、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2.0)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2.0)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0、孟子的儒学思想主张不包括()(2.0)A、施仁政于民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C、提出“三纲五常”D、主张人性本善11、“主席”、“列席”、“席位”三个词出自:()(2.0)A、服饰B、饮食C、婚俗D、节日风俗12、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2.0)A、孔子B、王夫之C、孟子D、墨子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先贤讲的?(2.0)A、孟子B、老子C、荀子D、孔子14、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2.0)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15、认为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这里的“格物”指的是()(2.0)A、客观存在的事物B、普遍存在的原理C、对各种知识的体会D、先天的“理”16、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17、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2.0)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18、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汉服文化采访稿问答题及答案

汉服文化采访稿问答题及答案

汉服文化采访稿问答题及答案
1. 什么是汉服文化?
汉服文化是指以汉族服装、礼仪、习俗为主要元素的传统文化。

它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汉服文化?
汉服文化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有别于现代时尚。

它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人们增强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同时,穿汉服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风貌,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3. 如何穿汉服?
汉服讲究的是细节和礼仪,所以需要选购合适尺码的服装和搭配相应的配饰。

在穿汉服时,要注意穿着的整齐和均匀,还要尊重传统礼仪和文化习惯。

4. 汉服的种类有哪些?
汉服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身份等级,可以分为不同的款式和种类,比如汉代服装、唐代服装、宫廷礼仪服装等等,每一种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细节注重。

5. 汉服与现代服饰有何区别?
汉服除了代表传统文化外,其与现代服饰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文化内涵的彰显和细节的要求。

汉服注重的是穿着的仪态和礼仪,通过造型、颜色、花纹等方面,表现出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和时代特色。

汉服设计师面试题目及答案

汉服设计师面试题目及答案

汉服设计师面试题目及答案面试题目:汉服设计师面试题目及答案(正文)一、介绍汉服设计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在现代社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作为一名汉服设计师,你需要具备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设计能力。

以下是一些面试题目,帮助考察你对汉服设计的理解和创新能力,请提供相应的答案。

二、面试题目及答案1. 你对汉服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它的设计特点是什么?答: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之一,起源于汉代。

它的设计特点是注重体态的曲线美,强调优雅和庄重的气质。

汉服采用对称结构和较为简约的剪裁方式,注重细节和装饰的局部设计,体现出华贵、端庄和典雅的美感。

2. 你是如何获取灵感和设计理念的?答:我获取灵感和设计理念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历史、文学、绘画等方面,以获取对汉服设计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其次,我关注时尚潮流和设计趋势,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汉服进行巧妙结合,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设计。

最后,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社会变化,寻找灵感,让设计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3. 你认为在设计汉服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答:在设计汉服时,最重要的因素是重新诠释和传承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通过研究历史典籍和文献,理解古人的审美观和设计原理,然后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创造出适合现代人体型和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

4. 你是否有过与汉服相关的设计经验?请分享一下你曾经设计的作品。

答:是的,我有过与汉服相关的设计经验。

我曾经设计了一款以孔雀为主题的汉服。

通过研究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我将孔雀图案巧妙地融入到汉服的设计中,突出了汉服的华丽和典雅。

同时,我采用了优质的面料和细致的手工制作技巧,让汉服更加具有质感和品质感。

5. 如果你有机会设计一款汉服,你想要表达怎样的设计理念和风格?答:如果我有机会设计一款汉服,我想要表达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是融合传统与现代、典雅与时尚的结合。

服装史问答题

服装史问答题

中外服装史作业(1)、问:简述先秦赵武灵王变服以及对当今服饰变革的启示。

答:1)、1.改革服装,一律穿胡服2.全国上下学习骑马射箭2)、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我们要勇于创新,要打破常规的思维,不要墨守成规。

(2)、问:秦汉时期男子袍服与女子深衣、襦裙的特征。

答:男子袍服: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先秦时代衣内夹絮,下摆齐膝,腰间束带,交袵紧袖。

汉代的袍服在领、袖等部位,一般都缀有花边。

花边的色彩及纹样较衣服为素,常见的有菱纹、方格纹等。

袍服的领子则以袒领为主,一般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里衣。

另外还有大襟斜领:衣襟开得很低,领、袖也用花边装饰。

女子深衣:深衣属于汉服,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女子襦裙:因为汉代流行深衣,襦裙逐渐减少。

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

襦裙一般上装窄袖右衽,矩形交领;下裙以素绢四幅连接合并,上窄下宽,腰间施褶裥,裙腰系绢带。

(3)、问:为什么在魏晋时期男子服饰会出现褒衣博带之势?答:“褒衣博带”是魏晋时期典型的服饰样式风格特征,其基本的形制特点给人以自由洒脱、超凡脱俗的感觉,是当时文人、士族所十分崇尚的服饰,这一服饰概括性特点是衣下宽、衣袖阔、衣带广。

在整体的服装的总体风格上整个服装非常肥硕,主要的服饰样式为裤褶、袍及其妇女服饰的襦、衫等。

魏晋时期服饰在基本上沿袭东汉服制的基础上,朝服、公服变化不大,日常服饰由于受到少数民族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变化却非常大。

战争的原因,使许多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由于少数民族独特的生存生活环境,久居关外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衣服紧裹身体,以抵御风沙和寒冷的侵袭。

再就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骑马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核心,服饰需要其灵活性。

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

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

《中国服装史》第一章、先秦服装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说明中国远古时期的纺织材料,既有葛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中唯一拥有的()A.丝绸B.亚麻C.涤纶D.蚕丝2、《周礼》中,帝王礼服上的﹝﹞起着规劝帝王广纳言路的功用A.冕冠上的“充耳”B.綖板前低俯C.衮服上的绣黻(双兽相背形)D.衮服上绣绘宗彝3、提倡“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服装美学思想的是(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4、周代冕服中“玄衣而纁裳”,“纁”是指()A.黑色 B.白色 C.绿色 D.黄色5、周代“十二章纹饰”中寓意取其忠孝的是()A.藻 B.山 C.宗彝 D.粉米6、春秋战国时期在服饰上主张“节用”、“尚用”的是()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7、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胡服骑射的是()A.赵武灵王 B.齐桓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二、填空题1.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绣山形,取其(稳重);绣龙形,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绣黼(斧形),取其(决断),绣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2、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

其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迅速强大起来。

3、先秦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4、从出土实物来看,两万七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懂得自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

三、简答题1、简述赵武灵王推举胡服骑射带来的启示。

(1)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的出现,要求服饰随之适应新的功能,这必然导致服饰形制的改变(2)传统文化习俗的改变是艰难的,不仅需要胆识,还要把握时机;(3)任何文化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没有国界,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必然会带来新的血液和发展空间。

汉文化知识题库

汉文化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374道)1、为汉服的浅吟低唱的作者是?(C)A、溪山琴况B、青松白雪C、天涯在小楼2、汉服吧吧主溪山琴况又号?(C)A、蒹葭从风B、壮志凌云C、天风环佩3、“汉服运动第一人”壮志凌运是在哪个城市第一次穿着汉服走上街头?(B)A、广州B、郑州C、开封4、第一所采用汉式学位服的大学是?(C)A、南开大学B、江苏师范大学C、辅仁大学5、当代制作深衣第一人是?(C)A、青松白雪B、壮志凌云C、信而好古6、当代首次全国范围内公祭先烈的是?(A)A、北京祭袁崇焕B、江阴祭三公C、安阳祭冉闵7、汉服运动大事记的整理者是?(B)A、大汉玉筝B、兰芷芳兮C、青松白雪8、掌掴满清包衣阎崇年者是?(B)A、宋豫人B、大汉之风C、枫中之人9、以下几种形制中最早出现的是?(A)A、衣裳B、深衣10、与下列其他汉服不属同一类的是?(B)A、直身B、直裾C、直裰11、下列哪一种汉服于唐时盛行?(C)A、袄裙B、齐腰襦裙C、齐胸襦裙12、以下哪种袖形多为满洲人穿着?(C)A、垂胡袖B、琵琶袖C、马蹄袖13、以下所举不属于深衣制的汉服是?(B)A、曲裾B、明圆领C、直裾14、据程大昌所载,褙子是由什么演化而来?(B)A、披风B、中单C、半臂15、男子行揖礼时应?(A)A、左手在上B、随意C、右手在上16、冠礼中,宜请谁作宾?(B)A、好友B、长辈C、上司17、《荀子,正论》“诸夏之国,同服同仪”。

这里“仪”的意思是(B)A、典范B、形式、仪式C、容貌18、以下不属于射礼的是?(B)A、宾射B、飨射19、以下不属于凶礼的是?(C)A、丧礼B、荒礼C、祭礼20、四配十哲中不包括?(A)A、荀子B、子思C、仲弓21、于孔庙释奠先师之礼属于五礼中的?(C)A、嘉B、凶C、吉22、吉礼中所祀天神不包括?(C)A、司命B、雨师C、五帝23、周礼春官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是指五礼中的哪一礼?(A)A、宾B、吉C、嘉24、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B)A、惊蛰B、立春C、雨水25、颁布壬子衣冠诏的是?(C)A、李世民B、朱棣C、赵匡胤26、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所赞的是?(C)A、夏完淳B、文天祥C、史可法27、坚守扬州,抵御外族,被世人称赞“号称小朝廷”的人物是?(B)A、史可法B、李庭芝28、“魏有张文远,吾有甘兴霸”中的“张文远”指的是(B)A、张郃B、张辽C、张远D、张虎29、深衣属于哪个形制?(C)A、衣裳制B、通裁制C、连裳制30、三屠发生在以下哪个城市?(A)A、嘉定B、扬州C、江阴31、明朝的清明上河图是以下哪位画家画的?(C)A、张择端B、唐寅C、仇英32、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是?(A)A、秦朝B、汉朝C、唐朝33、明朝哪个皇帝在土木堡之变被俘虏?(C)A、朱棣B、朱见深C、朱祁镇34、唐朝的开国皇帝是?(B)A、李治B、李渊C、李世民35、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A)A、隋朝B、唐朝C、宋朝36、以下哪部著作不属于十三经?(C)A、尔雅C、说文37、以下哪个事件跟赵匡胤无关?(C)A、陈桥兵变B、杯酒释兵权C、五胡乱华38、以下哪个不属于洪武四大案?(C)A、蓝玉案B、空印案C、巫蛊案39、“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A)A、陈汤B、汉武帝C、司马迁40、明朝(C)皇帝时期,我国在朝鲜打败倭人?A、嘉靖B、永乐C、万历41、《盐铁论》是我国著名的经典,请问此文的作者是?(C)A、孔颖达B、荀子C、恒宽42、明朝时期的著名改革是?(C)A、青苗法B、摊丁入亩C、一条鞭法43、以下哪样物品不出现在冕服系统中?(A)A、梁冠B、大绶C、革带44、以下哪项不是汉人的传统习俗?(A)A、披发B、穿衣右衽C、祭祖45、瘦金体是出自哪个皇帝?(C)B、赵匡胤C、赵佶46、东汉末年的著名起义是?(B)A、太平天国起义B、黄巾军起义C、白莲教起义47、郑和下过几次西洋?(C)A、五次B、六次C、七次48、礼服庄重化,常服(A)。

中西服装史课后练习题

中西服装史课后练习题

《中国服装史课后练习》第一章、先服装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说明中国远古时期的纺织材料,既有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中唯一拥有的()A.棉花B.亚麻C.涤纶D.蚕丝2、《周礼》中,帝王冕服上起着规劝帝王广纳言路功用的是()A.冕冠上的“充耳”B.綖板前低俯C.衮服上的绣黻D.衮服上绣绘宗彝3、周代冕服中“玄衣纁裳”,“纁”是指()A.黑色 B.白色 C.绿色D.黄色4、春秋战国时期主胡服骑射的是()A.武灵王 B.齐桓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二、填空题1.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绣山形,取其(稳重);绣龙形,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绣黼(斧形),取其(决断),绣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2、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

其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靴)或裹腿,左衽、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3、先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4、从出土实物来看,两万七千年前(山顶洞人)已懂得自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

5、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大致形成于夏朝;“(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6、(胡服骑射)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变革。

三、简答题1、深衣的涵: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美德。

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

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随着古装剧IP的火热,汉服备受年轻人的青睐,以汉服为代表的古风经济正不断走热。

2018年,共青团中央为“中国华服日”正式“盖章”,选定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开展文化活动,汉服文化传播推广正式发出官方声音,汉服文化热度此后不断上涨。

“穿汉服游苏州园林”“宋制明制汉服发型教程”“汉服亲子照太美了。

”……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汉服爱好者和商家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整合极具多样化的资源进行分享传播。

在南京老门东、西安大唐西市等景区,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穿着古装的年轻人通过传统文化“破圈”“出圈”,撬动着庞大的古风经济与旅游市场。

有人戏称,如今在各大景区游览,如果没有遇到穿着汉服的年轻人,反而不正常了。

请你针对材料中汉服“出圈”现象,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是一道具有话题性质的材料作文题。

所给材料多角度多侧面展示汉服出圈现象,使用提取关键词法确定话题和最佳立意角度。

根据“请你针对材料中汉服‘出圈’现象,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提炼出话题为:汉服“出圈”现象。

关键词为“汉服”,“出圈”为陈述语或者明确有关话题的内容视角,所以有必要
第1页共7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汉服文化
1.下列关于汉服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交领右衽或领口呈“y”字型的衣服即为汉服。

B.汉服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

C.古装与汉服常常是同一件东西,但古装具有历史时代性,而汉服具有传承及发展特点。

D.汉服是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至明朝末汉人所着服装而形成的一整套服装体系。

2.在汉服复兴运动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出自哪部书?
A.《论语正义》B.《左传正义》C.《毛诗笺》D.《春秋繁露》
3.明确出现定义“汉服”一词为汉族民族服饰的书是?
A.《辽史》B.《汉书》C.《唐书》D.《元书》
4.如果你是一个导演,日前你在拍摄一部相关赵飞燕题材的电视剧,导演要求美术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历史真实,不能有乱穿越的现象,那么,底下有哪个是不符合这个要求的设计:
A.高髻分髾B.道袍C.直裾D.垂鬓
5.《礼记•深衣》提到“五法已备,故圣人服之”,是指深衣的五种基本法度,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A.规、矩、权、衡、平
B.规、矩、方、直、衡
C.规、矩、绳、权、衡
D.规、矩、衡、方、平
6.对成人礼(男冠礼女笄礼)意义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明确成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B.明确成人所应具备的行为举止。

C.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为重。

D.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

7.在汉服宣传过程中,你认为哪种行为是较为不妥的?
A.遇到不解温和发问者,耐心细致讲解。

B.面对家人朋友长辈时,找准适当话题润物细无声地普及汉服概念。

C.路人甲疑心拍戏,面带鄙夷火冒三丈朝路人甲臭骂一通。

D.在工作、求学、生活中,争取机会进行合理的推广。

8.“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这句解释婚礼伦理含义的话出自哪部典籍?
A.《礼记》B.《仪礼》C.《风俗通义》D.《唐六典》
9.下列对传统舞蹈的描写,哪一项是错误的?
A.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踏歌舞
B.箫鼓声声苦莫催,彩球高下且徘徊――抛球乐舞
C.斐旻将军舞剑器划惊堂一虹动天地――建鼓舞
D.气若浮云,志若秋霜――盘鼓舞
10.对于初次见面的前辈,行哪种礼比较合适?
A.稽首
B.顿首
C.揖手
D.拱手
11.礼乐文化是华夏文化的基础,礼学向来是文化大宗,它大致包括礼义、礼仪、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礼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依据,礼仪是礼的具体仪式制度,礼俗是礼在现实实践中形成的民风民俗。

《仪礼》多记载具体的行礼制度,《礼记》中有不少篇章是对礼仪内涵的阐释,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

如下表述不可以划入礼义的有:
A.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

(《管子》)
B.必先使媒氏往来通信,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

(《朱子家礼》)
C.三加弥尊,谕其志也。

(《仪礼》)
D.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
12.婚礼.冠礼.接待宾客属于五礼中的哪种礼仪?
A.吉礼.吉礼.宾礼
B.嘉礼.军礼.吉礼
C.吉礼.嘉礼.吉礼
D.嘉礼.嘉礼.宾礼
13.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也有不少地方节日,以下哪一种表述为四大传统节日:
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B.春节、端午、中秋、七夕
C.春节、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元宵、端午、中秋
14.关于七月流火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七月金星向东移动
B.七月时发生了一场流星雨
C.七月容易发生火灾
D.七月大火星向西移动
15.二十四孝图是郭居敬选编的二十四则孝子故事,为礼教和道教结合的产物,
既有值得继承的,也有迂腐不堪的。

故事的性质因时代而有区别,先秦时期的较为质朴,魏晋南朝时期的有浓郁的神仙道教色彩,部分故事情节演绎的荒诞而拙劣。

如下故事不属于郭居敬版二十四孝图的有:
A.百里负米B.卖妻奉母C.闻雷泣墓D.卧冰求鲤
16.在汉服活动中,同袍平时出门在外时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作为与民族服装所承载的传统意义相适应的表现,它较为妥当的一项是?
A.服装、鞋袜、首服、配饰搭配得当。

B.自由闪现个性,蓬首垢面方显真人。

C.我扮故我酷,衣尾拖地徐行扫大路。

D.缘来相聚打闹忙,哪管路人频侧目。

17.在周制的士冠礼中,三次加冠结束后,由冠礼中的哪个角色负责给冠者取字?
A.赞者B.主人C.正宾D.族长
18.汉服基本由哪些款式组成?
A.衣.裤.袍.裙
B.曲裾.直裾.襦裙.褙子
C.玄端.深衣.襦裙
D.袄裙.直裰.披风
19.中衣包括了?
A.衬衣.衬裤.衬袍
B.衬衣.衬裤.衬裙.衬袍
C.心衣.禅衣
D.抹胸.诃子.肚兜
20.直裰和明深衣的差别那样是错的?
A.直裰是通裁长袍,明深衣是分裁再相连的长袍
B.直裰两边开叉,有暗摆,明深衣也一样
C.直裰和深衣都属于直裾袍
D.直裰和明深衣都是男装
21.下列对于短袄的说法哪个是对的?
A.短袄有收腰
B.短袄只能是琵琶袖
C.短袄可以不用加护领
D.短袄必须配马面裙
22.关于汉服的接缝,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汉服可以天衣无缝
B.成人的汉服要有中缝、袖缝,小孩子的不需要
C.明代时期才有中缝、袖缝,明代以前没有。

D.服装因裁剪方式的不同以及布幅宽度的限制而产生各种接缝,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形成传统剪裁方式。

23.以下几种款式,一定不能加异色缘边的是哪个
A.西汉曲裾B.唐圆领 C .宋褙子D.明道袍
24.“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彩也”纯指的是深衣的哪一部分?A.衣领
B.袖口
C.摆缘
D.衣襟
25.一位先生即将出席宴会,以下哪种穿着搭配是得体的?
A.深衣搭配大袖衫
B.深衣、布履、冠巾
C.短打、布履、披发
D.冕服
26.马王堆出土袍服有几种款式?
A.2种,直裾、曲裾
B.1种,长袍
C.2种,长襦、深衣
D.3种,长衫、长衣、曲裾
27.以下画卷描绘的形象和对应时期的典型风格比较符合的是:
A.《簪花仕女图》——开元;
B.《燕寝怡情图》——崇祯;
C.《中兴瑞应图》------太平天国
D.《清明上河图》——宣和
28.关公战秦琼,两位打仗的时候最有可能穿的分别是什么
A.短打,短打,
B.短打,圆领
C.袴褶,圆领
D.袴褶,袴褶
29.明代的一个男子,他头戴小冠,身穿类披风的对襟大袖衣服,他最有可能被认为是哪一种人?
A.官员B.道士C.乐工D.士大夫
30.直裰(道袍)的腰带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不系腰带
B.系绦带
C.系大带
D.系革带
31.唐代钿钗礼衣源于哪种服制:
A.揄狄B.展衣C.鞠衣D.褖衣
32.现在所流行的齐胸襦裙主要制作方式有哪些?
A.一片式
B.两片式
C.四片式
D.AB均有
33.对马王堆绢裙的形容哪些是错误的?
A.打有细褶B.分为四幅C.上窄下宽D.不施缘边
34.近年来在网上第一个较为严谨复原马王堆曲裾和直裾而引起人们对曲裾研习制作广泛性思考的人是?
A.南楚小将琥璟明B.飘过沂州C.西域之火D.西北之鹰
35.布指在战国秦汉时指的何种面料?
A.麻,葛
B.棉
C.皮毛
D.丝织品
1.A
2.B
3.C
4.B
5.C
6.B
7.C
8.A
9.C 10.B 11.C 12.D 13.A 14.D 15.B 16.A 17.B 18.B 19.B 20.B 21.C 22.D 23.C 24.C 25.B 26.A 27.D 28.C 29.B 30.C 31.D 32.D 33.C 34.B 35.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