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远程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远距离多点温度测控系统

I 。 l ! 苎 与 应 用
4 . 1系统 温度采 集 实验
实 验 的 主 要 目的 是 对 实 验 箱 内的 温度 进 行精 确控 制 , 3 个 温 度
传感器D S 1 8 B 2 0 随机放 置在实验箱体 内侧 , 为 了便于较快收集到实
1硬件 系统 设计
本系统 以S TC 8 9 C 5 2 单片机为核心 , 构成一个集温度 采集 、 处 有传统5 1 单片机所不具备的功能。 拥有 灵巧 的8 位C P U和在线编程
功能 , 能够为许多复杂 的控 制应用系统提供非常有效 、 灵活的解决
图 1系统硬件 电路结构框 图 表 1 系统采集的实验箱温度值
_ _ I } 1 戴 _ _ 字 技 术
数 控 技术
基于单片机的远距离多点温度测控系统
方 明
( 湖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成宁 4 3 7 1 0 0 )
摘 要: 本 文提 出一种 利用单 片机 实现远 距 离多点温度测控 的 系统 , 硬件 电路 以s T c 8 9 c 5 2 单 片机为核 心, 温度 传感 器D s 1 8 B 2 0 对温度进行采 集; 软 件 采用 最优模 糊P I D控 制算 法对 温度进 行控 制 , 通过模 拟 实验 箱进 行 实验 完成 了温度 测控 任 务, 实验结 果验证 了温控 系统 的合理性 和有 效性 。 关 键词 : 单 片机 温度 检测 模 糊控 制 温度控 制 中图分 类号 " T P 2 7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9 - O 0 1 5 - 0 2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奚建荣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02期摘要:针对目前壁挂炉采暖中温度控制不准确的现状,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采用Dallas 公司的“一线总线”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以及脉冲控制器件,设计一款多点测温及温度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同时测量多点温度,并根据温度设定实时控制各回路通断及壁挂炉的燃烧与停止,从而进一步提高居室的舒适性及采暖系统的经济性。
关键词:51单片机;DS18B20;多点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P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 373X(2009)02 186 03Multi-poi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ComputerXI Jianrong(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714000,China)Abstract:A multi-poi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CS-51 single chip computer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inaccurate problem of current temperature control ing DS18B20,"1-Wire" digital thermometer,and the component controlled by electric pulse.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s got from multi-pointtemperature sensor,it can control heating water circuit and the burning or shutting of the stove.It makesthe room more comfortable and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heating system.Keywords:single chip computer;DS18B20;multi-poi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需求由面积需求变为舒适需求。
基于PIC单片机的多点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化工 、 材 、 品、 建 食 机械 、 油等 工业 中 , 石 具有 举足 重轻 的作 用。根据不 同生产所 需温度 范围和精度要求 , 采用的测温元 件、 方法 以及对温 度的控制方法 也有所 不同。随着 电子技术
据, 显示温度 数据 , 根据 数据判 断测控对 象要执 行的动作 以 及 发送 控制命令 。在多 点系 统中 , 由于系统复杂度增加且 单 片机性能有限 , 需要简化单片机 的任 务 。单片机只需要接 收 测控对 象的温度数据和转 发控制命令 即可 。 () 2 增加微 型计算机执行运算任 务
电源 电路
H1 I. 图 1 单 点温 度测 控 硬件 电路结 构
由图 l 可知, 除了键盘和 测控对象外 , 点系统与外接没 单 有交互 。 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产 过程 自动化 的控制要求。 自 动化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配合、 协调一致 , 以 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测控对象的温度控制更是如此 。因此
图 2 多 点 系统体 系结构
在多点系统体 系结构中 , 一个测控部分 与单点系统 比 每 较 类似 , 由测控 器 、 传感 器和 控制 驱动 器 组成 , 为 测控 单 称
作者简介 :方庆黎 , 河南洛阳人 , 男, 讲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工业应用。
一
5 — 2
硬件 技术 与 研 究 ■—
述。
硬件 电路设计 、测控器硬 件 电路设计和 控制驱 动器硬件 电
路设计 。下面分别对 它们进行介绍 。
() 信 适 配 器 电路 设 计 1通
5 .软件系统设计
工业系统 的通信 可以采 用多种方式 , 系统采用 RS 3 本 22
多点温度 控 制系统 的软件主 要分为上 位机程 序和 单片 机 程序 。其 中上位机程序 又分为温度显控模 块和通信模块 ; 单片 机程序 分为温度采样 模块 、 信模块和控 制模 块。 通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单片机是一种可以完成特定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无线监控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很多场合中,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传统的有线温度监控系统存在布线复杂、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多个监测点的温度数据实时监控和远程传输,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于温度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查看各监测点的温度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这对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农业种植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温度监测解决方案。
通过对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无线通信协议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系统在温度监控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字数:239】1.2 研究意义温度监控在各种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温度监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实现实时、精准的温度监测。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多点温度监测,可以同时监测多个位置的温度数据,实现对整个区域的全面监控。
这对于一些需要对多个点位进行监测的场景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温度数据的传输更加方便快捷。
不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来传输数据,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温度数据,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通过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可以促进单片机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推动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奠定技术基础。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DS18820的单片机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pe at e r ur
苣
高 温 度系 数 振荡 器
—
蓝矗
百
图 1 温 度 测 量 电路
低 温度 系数振 荡器用 于产生 固定频 率 的脉冲信
号送 给减 法计 数 器 1 高 温度 系 数 振荡 器 频率 明显 ,
文献 标识码 : B
D 1 B 0的温度 测量 电路如 图 1 示 。 S82 所
l亟重 卜 一 _ '
面
斜 率 累加器 1 ==]二■c
一 计数 比较 器
文章 编号 :0 1 2 7 2 0 ) l 0 2 3 1 0 —2 5 ( 0 7 1 一0 4 —0
Ab t a t W ih sr c : t usn t e i g h me s i g rncpl a urn p i i e a c r c e itc o t n m e i a t mpe a ur nd ha a t rs is f he u rc l e rt e s n or o e s f DS1 B2 ma i g us pe il c a a — 8 0, k n e of s ca h r c t rs is o i gl i s t e t t lln a d c m b ne e itc fsn e l ne a h o a i e. n o i t ge he wih o t r t AT8 C51 O e lz s v r l oi t 9 t r a ie e e a p n s t mpe a u e e r t r me s rng a u i .Alo h s s t i pa e g v t p r i e he e m p e o h pr g a wh c sus d t pe — xa l ft e C5 o r m i h i e O o r 1 aet h t O t e DS1 B2 8 0. M a e s t m a e c r c e — k ys e h v ha a t r itc f smpl h g c u a y, t on n i— i e — s is o i e, i h a c r c s r g a t nt r f r n e a iiy, t b e wo k e c e e c b lt s a l r t .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温度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研究背景部分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传统的有线温度监控系统存在布线复杂、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而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以其布线简便、实时监测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多数存在监测范围有限、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稳定、可靠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本文将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监测范围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通过对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关键部件的选择和设计,构建一套高性能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温度监控的效率和精度,实现对多个点位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同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使监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这对于各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场合如实验室、制造业、医疗行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打下基础。
通过建立稳定、高效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还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安全。
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通过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实现对多个监测点的实时监控。
具体目的包括:1. 提高温度监控系统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使监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实时获取监测点的温度数据,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供有力支持;2. 降低监控系统的成本,利用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模块取代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减少线缆布线成本和维护成本;3. 提升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精心选型与设计,以及合理的系统实现过程,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4. 探索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并为未来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_单片机C语言课题设计报告

单片机C语言课题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温度检测电气系2011级通信技术一班级通信技术一班通才达识,信手拈来通才达识,信手拈来1摘要本课题以5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智能化温度测量。
利用18B20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将需要测量的温度信号自动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单总线和单片机交换数据,最终单片机将信号转换成LCD 可以识别的信息显示输出。
基于STC90C516RD+STC90C516RD+的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设计采用18B20温度传感器,其分辨率可编程设计。
本课题设计应用于温度变化缓慢的空间,综合考虑,以降低灵敏度来提高显示精度。
设计使用12位分辨率,因其最高4位代表温度极性,故实际使用为11位半,位半,而温度测量范围为而温度测量范围为而温度测量范围为-55-55-55℃~℃~℃~+125+125+125℃,℃,则其分辨力为0.06250.0625℃。
℃。
设计使用LCD1602显示器,可显示16*2个英文字符,显示器显示实时温度和过温警告信息,和过温警告信息,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当温度超过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播放《卡农》,当传感器异常时播放嘟嘟音。
单片机C 语言课题设计报告语言课题设计报告电动世界,气定乾坤2目录一、设计功能一、设计功能................................. ................................. 3 二、系统设计二、系统设计................................. .................................3 三、器件选择三、器件选择................................. .................................3 3.1温度信号采集模块 (3)3.1.1 DS18B20 3.1.1 DS18B20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4 3.1.2 DS18B20特性 .................................. 4 3.1.3 DS18B20结构 .................................. 5 3.1.4 DS18B20测温原理 .............................. 6 3.1.5 DS18B20的读写功能 ............................ 6 3.2 3.2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1602LCD................................. 9 3.2.1引脚功能说明 ................................. 10 3.2.2 1602LCD 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 10 3.2.3 1602LCD 的一般初始化过程 (10)四、软件设计四、软件设计................................ ................................11 4.1 1602LCD 程序设计流程图 ........................... 11 4.2 DS18B20程序设计流程图 ............................ 12 4.3 4.3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13 五、设计总结五、设计总结................................. ................................. 2 六、参考文献六、参考文献................................. ................................. 2 七、硬件原理图及仿真七、硬件原理图及仿真......................... .........................3 7.1系统硬件原理图 ..................................... 3 7.2开机滚动显示界面 ................................... 4 7.3临界温度设置界面 ................................... 4 7.4传感器异常警告界面 (4)电气系2011级通信技术一班级通信技术一班通才达识,信手拈来通才达识,信手拈来3温度温度DS18B20 LCD 显示显示过温函数功能模块能模块传感器异常函数功能模块数功能模块D0D1D2D3D4D5D6D7XT XTAL2AL218XT XTAL1AL119ALE 30EA31PSEN29RST 9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3.0/RXD 10P3.1/TXD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17P3.6/WR 16P3.5/T115U180C51X1CRYST CRYSTAL ALC122pFC222pFGNDR110kC31uFVCCGND234567891RP1RESPACK-8VCC0.0DQ 2VCC 3GND 1U2DS18B20R24.7K LCD1LM016LLS2SOUNDERMUC八、程序清单八、程序清单................................. .................................5 一、设计功能·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以及液晶显示器等构成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作者:程院莲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11期摘要: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两大部分组成。
下位机选用AT89C51单片机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为核心器件,实现温度的检测并提供标准RS232通信接口。
上位机实现数据处理与显示,选用通用PC。
该系统可应用于在工业及民用常温多点监测场合,如仓库测温、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等领域。
关键词:单片机 DS18B20 温度检测单总线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008-02运用主从分布式思想,下位机(单片机)实现各点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上位机(PC机)则显示各点温度值,采用RS-232串行通讯标准,组成两级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的巡回检测系统,实现远程控制。
该系统具有巡检速度快,扩展性好,成本低的特点,可以应用在工业及民用常温多点监测场合。
如粮食仓储系统、医疗与健诊的温度测试、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等。
1、系统设计方案在多点测温系统中,传统的测温方法是将模拟信号远距离采样进行AD转换,而为了获得较高的测温精度,就必须采用措施解决由长线传输,多点测量切换及放大电路零点漂移等造成的误差补偿问题。
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测量温度,输出信号全数字化。
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省去传统的测温方法的很多外围电路。
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它能用做工业测温元件,此元件线形较好。
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
DS18B20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820和微控制器AT89C51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
这样,测温系统的结构就比较简单,体积也不大,且由于AT89C51可以带多个DSB1820,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实现多点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器网络。
系统设计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
2、下位机硬件设计下位机的功能主要包括:多点温度测试及其相关处理,与上位机通讯传输温度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研究
多点温度实时测量应用广泛,但如果采用人工方法测量
费时费力,且检测实时性不强,容易造成疏失。
为此,笔者设计
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高效多点测温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与
多个 DS18B20 温度传感器进行通信采集温度信号,实时显示
多点温度,还能通过RS485 总线上传到远程终端。
采用该系
统测量多点温度可以提高温度测量的实时和自动化程度,降
低人工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系统总体设计
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由数据采集电路、单片机数据处理电
路、数据通信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和人机交互电路 5 部分组
成,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1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原理示意
2硬件系统设计
2. 1 单片机选择出于性能、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该系统采
用台湾宏晶公司的 STC89C52 单片机。
它是一款与经典的
MCS - 51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引脚兼容的低功耗、具有
8K 可在线编程 Flash 存储器的高性能单片机。
其典型参数如下:
512 字节RAM,4 个 8 位 I /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 MAX810
复位电路,3 个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4 个外部中断,全双工串
行口。
工作电压 3. 3 ~ 5. 5 V,工作频率
0 ~ 40 MHz[1]。
2. 2 温度传感电路温度传感器采用美国 DALLAS 公司的单
一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18B20。
它不像传统的模拟式温
度传感器需要 AD 转换,直接输出数字温度测量信号,电路
设计简单。
除此之外,每个 DS18B20 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序
列号,方便识别。
在多点测温应用中,还可以在一根通
信线路上挂载多个 DS18B20 传感器,省去了大量的线束,十
分方便。
温度传感电路原理示意见图 2。
虽然 STC89C52 单片机有 32 个 IO 口引脚,但是为了
减少传感器和单片机间引线的数量,在该设计中把所有的
DS18B20 都接在引脚 P2. 0 上。
在供电上,虽然有寄生模式,
可以省掉电源线,但是单片机的 IO 口驱动能力有限,所以这
里采用外部供电模式,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总线
选用双绞线带屏蔽电缆,正常通信距离可达 150 m,当采用每
米绞合次数更多的双绞线带屏蔽电缆时,正常通信距离可进
一步加长[2]。
图2温度传感电路原理示意
2. 3 人机交互电路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电路和报警电
路。
显示电路用于显示检测到的温度和系统工作状态等信
息; 报警电路用于发出警报声,方便操作人员处理异常事件。
显示电路采用 2 位 8 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方
式,由 P1 口输出字型码,由 P3. 6、P3. 7 输出的高低电平驱动
开关管,使开关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状态来实现 2 位数码管轮
流动态显示。
系统显示电路如图 3 所示。
为了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某些异常情况,系统设计了
声音报警电路。
该报警电路由 P3. 5 口驱动开关管以一定的
频率导通截止,使蜂鸣器发出警报声。
2. 4 通信电路系统与上位机之间传输数据通过RS - 485
串行通信方式,驱动器采用 MAX485 芯片。
RS - 485 的信
号传输采用两线间的电压差来表示逻辑 1 和逻辑 0,所以
它的干扰抑制性极好,又因为它的阻抗低,无接地问题,所
以传输距离可达 1 200 m 左右,传输速率可达 10 Mbps,
支持多点串行通信。
通信电路原理示意见图 4。
8350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年
序组成。
主要功能是根据温度传感器 DB18B20 的操作时序
要求完成设置和读取传感器温度数据,并完成温度数值的数 码管动态显示以及超温报警等
[3]。
单片机程序流程图如图 5
所示。
图 3 人机交互电路原理示意
图 5 程序流程示意
4 结语
该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远程多点测温系统,该 系统利用单总线上的多个 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测量现 场温度,并完成超温报警,通过 RS - 485 总线上传温度测量 信息等功能。
它具有测量误差小、测量速度快、可靠性较高、 安装组网方便等优点,在实际测试中已证明具有较好的使用 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图 4
通信电路原理示意
[1]王瑞更. 高精度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系统[J ]. 河北工业科技,2008( 9) : 6
3 软件设计
-7.
[2]张旭涛,曾现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软件采用 C 语言编写,主要由主程序、计算温度子程序、 2007: 26.
数码管显示子程序、超温报警程序以及 DB18B20 的搜索子
[3]张洪润,刘秀英,张亚风. 单片机应用设计 200 例[M ]. 北京: 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46.
程序、ROM 操作子程序、存储操作子程序和读取数据等子程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上接第 8348 页) 信息资源生产者、加工者、服务者与用户之间的广泛共享,达
到一种真正的信息共享。
构建一个方便有效的植物保护信
息平台成为我国促进植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总之,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管理系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
高新技术,它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特殊情况下,
加强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有着重
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永侠,朱德海,严泰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J ]. 计算机与农业,1999( 4) : 1 -6.
[2]程家安. 褐飞虱智力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J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0,16( 2) : 129 -133.
[3]POTTE RA W D ,DENGA X L A . Web-based expert system for
gypsy moth risk assessment [J ].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0,27: 95 -105.
[4]刘小军. 基于 WebGIS 和知识模型的精确农作决策支持系统[J ]. 南京 农业大学学报,2007,30( 4) : 11 -15. [5]孙世民,丁健民. 专家系统( ES) 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J ]. 农业大学学 报,1998,29( 2) : 270 -276.
[6]熊范纶. 专家系统应用于农业大有作为[J ]. 自动化博览,1992( 2) : 4 - 7. [7]严巍等,严巍,李琳壹. 信息技术在植保领域的应用[J ]. 园林科技信
息,2005( 1) : 38 -40.
[8]GONZALEZ-ANDUJAR J L,GARCIA-DE CECA J L,FERERES A. Ce-re-al aphids expert system ( CAES) : Identific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1993,8: 293 -300.
[9]沈佐锐.国际植物保护信息技术发展现状[J].植物保护,1997( 3) : 37 - 38.
[10]张国林,周小涛.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及对江苏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1( 12) : 83 -86.
[11]唐乐尘,陈章艳,郭瑛.作物病虫处方生成专家系统[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 2) : 192 -196.
[12]孙亮,潘云.基于 Internet 的果蔬病害检索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与农业,2000( 7) : 14 -16.
[13]杨怀卿,李生才,景晓红.棉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多媒体辅助系统[J].计算机与农业,2001( 8) : 21 -23.
[14]刘月仙,沈佐锐,蔡新颜.农业害虫辅助鉴定与防治咨询系统[J].计算机与农业,2002( 1) : 9 -11.
[15]王明红,金晓华,刘芊,等.北京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06,26( 7) : 5 -8.
[16]夏冰,王建强,张跃进,等.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06,26( 12) : 6 -8.
[17]彭莹琼,王映龙,唐建军,等. B/S 模式的水稻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 6) : 1157 -1160.
[18]张玉新,胡同乐,曹克强,等.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35( 1) : 118 -122.
[19]武向良,高聚林,赵于东,等.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农机化研究,2008( 1) : 235 -238.
[20]刘同海,黄斌博,李少昆,等.基于图像规则推理的玉米病虫草害诊断系统的设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 4) : 154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