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郑德荣信仰坚定,始终不渝,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时代楷模,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标兵,他勤奋好学,刻苦专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郑德荣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灌注所有的青春年华,潜心探索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共产主义与中国革命关系。

他对事业忠诚,任教55年,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致力于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他把一生的时间,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郑德荣爱岗敬业,不忘初心,坚持一生从事一个职业,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行,成绩斐然。

多年来,他积极承担并圆满完成各级部门交给的任务,积极为地方报刊撰写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文章,被指定为省委宣讲团成员,为各地各界宣讲十余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这是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然。

郑德荣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刻苦专研,十年如一日地执着于探索创新,不断推出新成果。

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由他撰写、主编的著作在国家图书馆藏有三十种,而且他的著述多属原创性,从宏观上把握学科体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其中有一批是改变学术界传统观点或填补空白,并提出创新见解。

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郑德荣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的新形象,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近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们坚守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先进事迹昭示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信念。

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科研事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新时代担当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革命时期是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和平时期是”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爱民就是尽自己所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学习优秀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他们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缩影,他们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敢于开拓,弯眉说担当,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到工作中去,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尽职尽责、实干苦干。

新时代的中国人都应该为这样的梦想而努力拼搏,奋发图强,挺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群众温暖如火,对待自己近乎苛刻。

正因为有这样自律的精神,能让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投身的革命事业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青天”,革命精神是党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小康的征程上不断奋勇前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一个共产党人带着为人民谋福利的责任时刻保持奋斗状态在革命道路上前行,正有着千千万万像郑德荣他们这样的优秀共产党人正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实干精神,正在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篇二】近日,中共中央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郑德荣等7名同志心得体会

郑德荣等7名同志心得体会

郑德荣等7名同志心得体会一、学习笃行,以身作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告诉我们要多学习,更是在告诉我们要多思考,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工作中,我们一直秉承“学习笃行,以身作则”的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学习型的团队,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二、注重团队协作,实现共赢“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要学会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我们在工作中不仅仅是个体,更是一个整体,只有团结一心,相互支持,才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

而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实现共赢。

三、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踏实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独立思考,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向前。

而在创新中,我们也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四、始终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一念间,人间道;一念间,修行道。

”在工作中,我们时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怎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共利益。

只有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公仆,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师。

因此,不仅仅要注重自身的利益,更要注重公共利益,时刻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

五、坚守奉献,追求卓越“一日为官,一日为民。

”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而在工作中,我们更加要坚守奉献,努力追求卓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做出更多的贡献,成就更大的业绩。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行业领军人才。

六、勇做攻坚克难的能手“爬雪山,洗河流,一往直前勇砥坚决。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5篇)

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5篇)

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5篇)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要学习他毕生追求真理精神。

他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他从不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红色理论的机会,他讲学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

郑德荣一生著作等身,宏论盖世,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3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撰写了纪念*,并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

郑德荣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最早一部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毛泽东思想史稿》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该书修订本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确定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理论学习的配发教材。

要学习他恪尽责任的治家精神。

郑德荣最小的儿子郑晓亮用八个字形容郑德荣治家的家风:和谐、健康、互助、进取。

郑德荣一生夫妇恩爱、教子有方。

他特别能照顾人,当爱人80多岁身体不太好时,他帮着老伴穿衣服、削水果、陪老伴散步等,给晚辈们做出了榜样。

在他们两位老人的感召下,他们的子女都很和谐幸福,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都过得很和谐,他们的家庭被街道社区评为“五好家庭”。

郑德荣乐于助人,当谁家遇到经济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及时给予帮助。

自己生活上十分节俭,买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几年,买东西从来不买名牌,也不让儿女们乱花钱,经常买一些地摊上卖的鞋子和衣服穿。

学习郑德荣,更要力争做郑德荣式的党员干部。

把学习作为日常生活习惯,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把追求真理作为工作的不竭动力,把终生搞研究作为自己一生不悔的选择。

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郑德荣把传扬红色理论作为责任和使命,毕生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毕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的多篇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事业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以德为荣,郑德荣人如其名。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信仰之真纯、对党之忠诚、治学之严谨、育人之用心、律己之严格、襟怀之坦荡,理解什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共6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共6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共6篇】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各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学习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共6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篇一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

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一要养成坚持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

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敬业爱国,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的好品质。

我们要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

不为个人私利,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篇二6月27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他们身上集中彰显了信仰之坚定、对党之忠诚、爱国之至诚、为民之赤诚、干事之笃实、律己之严格、襟怀之坦荡,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化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一直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他们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6篇

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6篇

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6篇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1作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近日,我们学习了郑德荣老师的先进事迹,郑老毕生信仰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勤奋创新,不断探索,为人师表,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中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是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郑老将毕生精力用于学术领域,不断进取,探索创新,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层层渗透,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进行深度解析,并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播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培养出一批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优秀学生。

郑老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一、学习郑老信仰坚定,时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像郑老那样,忠贞不渝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用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十九大精神等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不因暂时的困难和现实的复杂而动摇自己的信仰,要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刻要相信和传递正能量,不要被那些负面的言语所动摇。

二、学习郑老钻研创新的精神,并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郑老在学术领域不断钻研创新,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平凡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必须学习郑老的探索创新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的钻研新的工作方法,更加便利地服务于他人。

三、学习郑老不忘初心的坚守。

郑老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全心全力、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

十九大的主题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满意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我们要以榜样的精神作为不断前进的动力,让郑老的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2以先进典型为标杆让榜样力量指引方向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共7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共7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共7篇】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光荣事迹是很多地方干部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共7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篇一在建党97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为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七位优秀共产党员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郑德荣教授,无论年龄多大,身体多不好都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超额完成自己培养博士生和发表专著的目标,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位信仰坚定的优秀共产党员。

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

20XX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

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以鲜明政治立场、卓越学术成就践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执着。

郑德荣虽然是一位教师,但是他始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立足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到最后一刻,这让我想到,新时代新作为,不是你有多高的权力,不是你有多高的职务,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始善终,奋发作为,就是坚持“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的优秀党员。

他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政治标准,把做人作为教育学生第一重点,作为教师,郑德荣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三位一体的,而传道应列为首位。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心得4篇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心得4篇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心得: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学习6月27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本单位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典事迹,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一是要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

郑德荣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信仰坚定,以身垂范,用实际行动和毕生的追求践行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执着。

虽学高德馨,但他品行高洁,虚怀若谷,从不以资深自居。

自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以来,一直把政治标准作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准则,始终坚定政治方向,为信仰高举旗帜。

二是要学习他们,务实重干,为民担当。

“以百姓心为心”的姜仕坤同志长期工作在贫困偏远山区,始终把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中,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群众疾苦挂在心上,做到问情于民。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人民群众需要不需要、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准绳,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以坚韧不拔的劲头和对人民群众满腔热枕的爱,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经验探索出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的“晴隆模式”,在工作中,深入实地,足迹踏遍晴隆县城所有乡镇、村居,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率先垂范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被群众亲切的称为“农民书记”。

三是要学习他们,清正廉洁,干净自律。

要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一生高风亮节,坚守底线,严格自律,生活朴素,始终注重党性修养,严于律己,自觉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工作每个细节,防微杜渐,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要像他们那样坚守道德操守,以身垂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带头弘扬清风正气,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范,是信念坚定、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让我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务实重干,进一步砥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在兰考这片热土上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业绩!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心得:坚定信仰,牢固信念,展现党员本色“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用毕生时间探寻马克思主义真理,纪检战线“铁包公”李泉新与腐败分子斗争到底,“农民书记”姜仕坤用短暂的一生激荡入党誓言……建党97周年之际,中共中央追授7名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最大年龄差的比较分析。

郑德荣同志在92岁高龄离世,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撇开他的学术造诣和对党的卓越贡献不提,单就其生存能力,就非常令人赞叹。

而张超同志29岁“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牺牲,他“先后飞过8型战机,3次成功处置重大空中险情,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的优秀飞行员,他的牺牲可谓国家的重大损失。

另外,对于张超同志事迹的描述“他为人至诚至性,爱亲人、爱家庭,对战友满怀真诚,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

”就像小时候评三好学生的评语一样,让人觉得亲切。

二、对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的关怀。

钟扬同志是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在青藏高原跋涉数十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数千万颗种子,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去世;姜仕坤同志长期在贫困偏远山区工作,足迹遍布晴隆县所有乡镇、村居,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贫困山区的路况和医疗条件是存在不足之处的,正是因为其落后,才更需要广大有才智的干部人才,这些人承担了环境堪忧的风险,在没有给予更多名利的前提下,何以支撑他们坚持奋斗,除了生活所迫、别无选择,只能是信仰,钟扬同志“坚持‘干事比名分重要’,勤勉务实、严格自律,生活简单朴素,从不对职务待遇、收入条件提任何要求”,姜仕坤同志“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从不干涉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

但是我们党也应该对选择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党员干部予以更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包括完善道
路等基础设施,提供体检、随身常备药品等医疗措施。

三、对工作压力和身体健康的平衡。

李泉新同志、许帅同志、张进同志均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龄分别为58岁、36岁、51岁,远低于全国人均寿命75岁。

李泉新同志是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在纪检监察和巡视战线工作27年,“发现问题线索严查到底,面对威胁恐吓毫不畏惧”,工作压力肯定不小;许帅同志“在全国率先设立医疗安置区”,“视事业重于生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即使身患癌症,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张进同志“12年间带领一个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7大产业群的科技集团”,“面对艰难繁重的生产、演练任务,曾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

除了学习三位同志做出的卓越贡献之外,还应思考一下,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面对压力大、节奏快的工作环境,仍要坚持对身体负责,按时做好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我们这些中青年人来说,不要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应科学兼顾工作和生活,不要等到身体抱恙才后悔莫及。

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党员干部的楷模,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且结合自身工作,从自己着手,坚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