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摘要:开展中水回用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目前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中水的有效回收利用,还需要做好技术保障和政策保障措施,让中水回用技术的可行性得以提升,促进这一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问题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reuse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It is the only way to develop the green 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It is also the only way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technical guarantee and policy guarante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recycling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this technology.1 中水回用技术的内涵“中水”是指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青岛市城阳区水资源中长期供求发展趋势及对策浅析

青岛市城阳区水资源中长期供求发展趋势及对策浅析


疑 水文水资源 】 l
表 1 规划水平年农业生产需水量
保 证 率 \ \ 分 巧 需水 量 (
表 2 城阳区各水平年需水量预测汇总表
年 份 保证 蛊 生 活
需水 量 工 业
( 单位 : 万 m。 )
总计
生 态 农 业
手 殄\
2 02 0 2 03 0 2 02 0
城 阳区 1 9 5 6—2 0 1 0年平 均年 径 水量均大于预测值 。由此可见 , 工业用 流量为 7 8 6 6 . 5 万 m , 全区多年平 均地 水和生态环境用水 问题比较突出。
下补给量为 4 1 5 4 . 0 4万 m , ,扣除重复
计算量 1 7 7 5 . 5 8 万m , ,城阳区全 区多
1 3 . 9 3 k m, 控制流域面积 1 1 5 . 4 0 k m 。
( 二) 水 资 源 量
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实际用水量均 行 预 测 。
小于预测值 , 而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
1 . 居 民生 活用水需求预测 随着城镇 化进程 的发 展和未来生 活 质量的不断提高 , 居 民生活用水也相应增
醛 水文水资源 】 l
青 岛 市 城阳 区 水 资 源中 长 期 供求 发 展趋 势及 对 策 浅 析
一 珊 姗
王 霞 ’ 郑 志国 ’ 杜 胜利


研 究 区概 况
分别为 4 9 5 4 . 9 0万 m 、 4 3 9 5 . 9 0万 m
和 4 o 9 2 . 9 0 万 m 。
城阳区 2 0 0 1 — 2 0 1 0年( 包括红岛 4 . 6 5 %,人均水资 源 占有量为 2 5 5 . 8 7 m ,

青岛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与对策

青岛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与对策

分 别为全国平均值 的1 %和1 %。远 低于世界 2 5
公认 的人均5 0 的绝对缺水标 准 ,是全 国北 方最严重 0 m。 的缺水城市之一 L 。 2 J
配套管 网的不足 ,人们 对再 生水认识 的偏见 等 。给 再生
水 利用渠道 的开发造成 了极 大的困难 。 J
12 青 岛市发展 中水 回用有利因素 l
22 www.h meg vc e o .o .n
嚣 《端 释 『 学 究l _ 黜 魏 科研 l _ l
日的麦岛污水处理厂 ,处理 能力1 7 吨/ 0 J 日的娄 山河污水 处理 厂 ( 扩建完成后将达2 万h /1 0 A E )、处理能力 1 万吨 0
青 岛是典 型的北 方缺水城 市 ,发展利 用 中水意 义重
大。在 开展城 市污水 再生利 用过程 中,青 岛市取得 了许
多有益 的经验 ,也遇 到一 些困难 ,本文将 对青 岛市 发展
中水 回用 的 有 利 因素 和 目前 发 展 中存在 的 问题 进 行分
析 ,寻 求进一步促进 青岛市 中水 回用发展 的措施 。
11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 .
青岛市 多年平均降水量6 82 8 _mm ( 折合水量7 .亿 33
m。 J,水 资源 总量2 .亿m。 21 ,其 中地表水 资源量 1 亿 6 地下水 资源量 为93 .亿m。 ,重复计算量32 .亿m。 。
全 市 人 均 占 有 水 资 源 量 3 m。 1 3 ,亩 均 占有 量
/ 日的城 阳污水 处理 厂 、处理 能力3 万吨/ 日的崂山沙子 E l 污 水处理 厂 。 “ 】 十二五 ”期 间还将 建设李 村河 中游污 水 处理厂5 吨/ ,完成海 泊河污 水处理 厂和娄 山河污 万 日 水 处理 厂扩 建工程 ,届时全市市 区污水 处理能 力将接近 1 0 吨/ ,这必将 为整个城市 的 中水利 用工作 奠定坚 O万 日

青岛市城阳区水资源中长期供求发展趋势及对策浅析_王霞

青岛市城阳区水资源中长期供求发展趋势及对策浅析_王霞

表 3 城阳区现状供水能力平衡分析表
年份
2020
50%
17104.66
75%
17249.23
需水量
90%
17369.68
95%
17414.87
现状供水能力
11972.00
50%
( +为
富余 富余,
75%
水量
-为 短 缺)
90%
95%
- 5132.66 - 5277.23 - 5397.68 - 5442.87
2020 17104.66 17249.23 17369.68 17414.87 5607.22 4954.9 4395.9 4302.9 - 11497.44 - 12294.33 - 12973.78 - 13111.97
2030 26766.64 26894.2 27002.82 27041.81 5607.22 4954.9 4395.9 4302.9 - 21159.42 - 21939.3 - 22606.92 - 22738.91
分 别 为 4954.90 万 m3、4395.90 万 m3 和 4092.90 万 m3。
( 三) 供用水量和变化趋势 城阳区 2001~2010 年( 包括红岛 和河套) ,各年总供水量跟随用水量总 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和 客水水源供水量呈增长趋势; 地下水 供水量呈下降趋势( 见图 1) 。 2001~2010 年, 城阳区用水总量 由 4556 万 m3 增长到 7420 万 m(3 见图 2) 。其中,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最大, 且呈增长趋势; 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 势。 根据 2005~2010 年的数据分析, 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实际用水量均 小于预测值,而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 水量均大于预测值。 由此可见,工业用 水和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比较突出。 ( 四) 现状水资源供求存在的问题 城阳区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年际变化幅度很大,存在着明显的丰、 枯水年交替出现现象, 连续丰水年和 连续枯水年的出现也十分明显。 城阳 区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较大这一特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2018年1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2期收稿日期:2017-11-29作者简介:李 勇(1981—),男,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工作。

李勇1,刘静2,王文鹏3(1.山东省安丘市环境保护局监测站,山东安丘262100;2.山东省安丘市工商业联合会,山东安丘262100;3.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指出了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澡短缺的重要手段,是污水资源化的有效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中水回用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中水回用处理技术和模式。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关键词:中水回用;技术;模式中图分类号:X 7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2-0049-02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采取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水回用便是其中一种高效便捷的措施。

它不仅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降低污水对天然水体的污染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笔者通过查阅中水回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中水回用现状,总结了现有的技术及模式,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水回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中水回用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2 中水回用现状在发达国家,中水回用已作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国作为世界上中水回用技术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8个地区开设了专门的中水回用工厂,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1]。

日本也是中水回用实施较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其国土面积狭小、四面环海、淡水资源短缺,故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行中水回用技术,到70年代已小有规模。

日本政府大力支持中水回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措施来推进中水回用的发展[2]。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及规划配置分析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及规划配置分析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及规划配置分析2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250000摘要: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水资源作为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大众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现阶段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复杂的社会资源问题,水资源紧缺、浪费、污染等情况,都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进步。

因此文章以青岛市为例,分析了青岛市的水资源现状,并提出了规划配置方面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青岛市;水资源现状;规划配置;建议1青岛市水资源现状青岛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南部,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687.5毫米(1956~2016年)。

202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821.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92.7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偏多19.5%,属于丰水年。

202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20.9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956~2016年)偏多18.3%。

其中202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比202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74.2毫米偏少15.6%,比多年平均降水量687.5毫米偏多19.5%。

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趋势。

崂山区东部降水量较大,莱西市北部、平度市西部、即墨西北部和胶州大部降水量较小。

2021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6.67亿立方米,相应年径流深为156.4毫米,比上年径流量偏多1.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偏多25.3%。

2021年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0.33亿立方米,较去年地下水资源量偏少22.7%,较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001~2016年)偏多22.9%[1]。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54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753亿立方米,平原、山丘重复计算量0.4726亿立方米。

2青岛市水资源利用现状根据2021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中所提供的数据,2021年青岛市的总用水量为106177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3690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1730万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13344万立方米,耕地灌溉用水量19401万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6074万立方米,城乡环境用水量8723万立方米。

青岛中水回用

青岛中水回用

青岛中水回用
4月13日
青岛中水回用
由于废水来源广泛、污染物水平各异,中水回收再利用受限于原水水质及回收水质需求的限制,必须采取更加科学的技术手段,切实提高中水回收利用的质量和水平。

这也为中水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随着水污染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中水回用必将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及工业的使用当中,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面前,再生水及中水回用已成为人们和企业日益关注与探讨的话题。

青岛中水回用优势
1.根据不同水质量身设计的预处理系统,为整套设备奠定坚实基础;
2.针对原水特点设计的专用膜,回收率较传统膜大幅提升;
3.配备全自动在线监控系统,时刻为设备保驾护航,从容应对异常工况;
4.配备配套清洗系统,系统运行再无后顾之忧。

青岛中水回用核心原理
Neterfo极限分离系统是莱特莱德专门针三高废水研发的一套膜法深度处理回用系统。

系统搭载了错流PON耐污染技术、POM宽流道高架桥旁路技术等多项莱特莱德专有技术,实现了超高回收率和极低能耗,是废水回用领域的不二选择。

水处理设备应用领域
中水处理回用是节水和治污的有效双赢办法。

应用在生活小区、建筑小区、宾馆、疗养院、综合楼等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使用。

处理后,中水可用于冲刷厕所、汽车、路途绿化、浇灌绿地及补偿锅炉用水等。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岛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也日渐突出。

面对新一轮的用水危机,青岛经济社会想要稳定发展,必须结合目前青岛市水资源现状,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

而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厉行节约用水、根治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不仅是青岛市自然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青岛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解决;水资源短缺;有效途径1.青岛市水资源现状青岛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多年平均降水量688.2mm(折合水量73.3亿m3),水资源总量22.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亿m3,地下水资源量9.3亿m3,重复计算量3.2亿m3。

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13m3,亩均占有量306m3,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12%和15%。

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500m3的绝对缺水标准,是全国北方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

根据城市水源供水能力及需水分析,2015年青岛市日供水缺口将达到55.7万吨,这不但会影响青岛市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而且给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将带来诸多不便。

根据青岛市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占有的经济地位和重大影响,为了保证青岛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化建设的稳步进行,保障城市安全用水、保证城市供水能力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而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治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是解决青岛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2.青岛市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1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青岛市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果没有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将会造成过度消耗水资源,恶化水环境,根据目前青岛市的发展形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力求比以往更加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张 云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四方分局摘 要:作为一个北方典型缺水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对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 析了青岛市发展中水回用的有利因素和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价格机制、完善立 法、加强规划、提高公众意识方面提出了促进青岛市中水回用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中水回用 再生水即所谓“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再生水的用途广泛,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业用水,城市非饮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等,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从1986年开始探索并投入人力、物力将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再生水利用的投资与需求逐年升温。

但是由于我国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的不足,人们对再生水认识的偏见等,给再生水利用渠道的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1]。

青岛是典型的北方缺水城市,发展利用中水意义重大。

在开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过程中,青岛市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遇到一些困难,本文将对青岛市发展中水回用的有利因素和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进一步促进青岛市中水回用发展的措施。

1 青岛市中水回用发展背景 1.1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 青岛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88.2mm(折合水量73.3亿m3),水资源总量22.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9.3亿m3,重复计算量3.2亿m3。

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13m3,亩均占有量306m3,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12%和15%。

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500m3的绝对缺水标准,是全国北方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 [2] 。

1.2 青岛市发展中水回用有利因素 1.2.1 污水处理基建水平较高,有充足再生水源。

青岛市市内七区已建成了处理能力8万吨/日的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十二五”扩建完成后将达到16万吨/日)、处理能力17万吨/日的李村河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0万吨/日的团岛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4万吨/22日的麦岛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0万吨/日的娄山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完成后将达20万吨/日)、处理能力10万吨/日的城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3万吨/日的崂山沙子口污水处理厂[3]。

“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李村河中游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完成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和娄山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届时全市市区污水处理能力将接近100万吨/日,这必将为整个城市的中水利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2 有较丰富的中水回用实践和扎实的研究成果支撑 1993年,青岛市结合城市东部开发,在东部建立了中水利用示范基地。

并相继在香格里拉大酒店、金都花园、银河大厦等13处建筑群中建设了中水利用设施,总投资779万元,日设计处理能力3324立方米。

1996年青岛建工学院和海泊河污水厂共同完成了“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经中科院、天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鉴定认为:其整体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7年底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回用水处理技术还荣获了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青岛市利用德国政府赠款在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建成了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回用工程,并试车成功[4]。

这些成果为青岛市中水回用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2001年成立青岛市政府成立了青岛海湾中水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中水的生产和销售、中水设备的制作安装、中水回用咨询、中水水质监测、化验、服务等。

实践证明,这一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和做法是成功的。

目前,海湾中水公司顺利完成了规模为4万吨/日的中水厂,配套建设了7.2公里中水管网,实现了向青岛热电集团输送工业冷却用水和市区主要河道—海泊河输送景观用水的目标。

1.3 青岛市发展中水回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以中水替代部分清洁水所节省的水资源量是相当可观的:生产、生活用水中约有40%的水是与人们生活紧密接触的,如饮用、烹饪、洗浴等,这些方面对水质要求很高,必须用清洁水,还有多达60%的水是用在工业、农业灌溉、环卫、冲洗地面和绿化等方面,这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可用中水替代清洁水。

青岛市作为一个典型缺水城市,近几年,随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水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城市水资源供需缺口仍然较大,如不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水资源必将成为制约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而充分利用好中水这一“第二水源”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布局要求,将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5]。

2 青岛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青岛市中水回用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水资源的深度推广仍面临许多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中水资源市场不同于其他一般产业领域,它具有环保产业市场的共同特点,对政策、法律的依赖性非常强,属政策型市场[6],水价以及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1 以价格为主导的市场机制未建立。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背离,则必然导致该商品所属行业走向委靡,直至举步维艰、难以维系。

我国多年来在水资源的管理上重开源、轻节流、忽视回用,城乡居民用水一贯是支付福利性质的水费,享受财政补贴。

这种自来水价偏低的现状,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使中水和普通自来水的价格差比较小。

价格杠杆的市场调控作用不明显[7],而使用中水又需要先安装一定的设备,使得使用中水的投资大,短期回报率低,回收期长,使得中水的利用难以推广。

2.2 中水利用推广工作的相关法律亟需完善。

尽管国家在建设中水设施、推广中水利用方面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青岛市也建立了中水利用示范新能源产业23基地,实施了国家中水示范工程,但由于中水利用规划和相应的管理办法的迟迟未出台,其相应的生存发展市场也就无法形成。

这方面,国内不少城市已经走在了前面。

大连市政府规定洗车业必须使用中水;凡达到一定规模的宾馆、酒店都必须配备中水处理系统。

济南市政府出台了中水利用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所有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中水利用设施,否则一律不予验收。

2.3 铺设管网投资大,配套工程缺口较大。

在青岛由于管网建设等配套工程没能跟上,污水处理厂加工处理后的中水无处可用,只能白白地排掉,阻碍了中水的快速推广。

同时,中水设施的发展中水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很多企事业单位一下子拿不出这笔钱,或者有的单位只看眼前利益,认为中水投资资金回收慢,不愿意投钱, 配套工程缺口较大。

2.4 公众对水资源的理解存在误区。

在人们传统的水观念中,只有清洁水和污水之分,对中水缺乏了解。

许多人不了解中水是什么即使知道的,也对中水的水质和使用效果心存疑虑,担心中水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还含有家庭、工业、排泄和其它来源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不敢放心使用。

3 促进青岛市中水回用的对策及措施 3.1 建立以市场成本为基础的城市中水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实行成本审核、集体审议、价格听证、价格公告、跟踪调查、定期审价等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规律的中水价格机制,使城市中水直接进入市场轨道,并直接向受益者或用户收费,保障中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按照山东省物价局、建设厅等6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以“按质定价”为原则,在赢利的条件下,拉开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与中水的价格差距,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吸引有条件的用户主动使用中水,开拓中水利用市场。

3.2 建立健全中水利用法规体系。

目前,青岛市有关部门在对国内某些中水利用工作先进城市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有关中水利用的规定,起草了《青岛市中水利用管理办法》以及中水利用有关技术规范,对中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利用及管理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和界定。

为了加快全市中水利用的推进工作,青岛市应尽快出台本市中水利用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逐步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按照国家相关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标准,规范、引导和推广全市城市中水利用工作。

3.3 规划先导,在谋篇中贯穿中水回用理念。

按照“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结合各区域特点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做文章,把中水再利用的理念贯穿于始终,加大管网配套建设力度,在工业区开发、开发区建设等新区规划中早谋划、早布局,以规划为先导,在谋篇中贯穿中水回用理念,实现管网资源的整合。

同时,对现有污水处理厂中水用量进行规划,尤其是汇水范围内的潜在的用户,在其要求水质、水量基础上做好中水回用的规划工作。

目前,青岛市污水回用的规划应以已建成的海泊河、李村河、团岛、麦岛和娄山河等处理厂为区域中心,辐射周边,覆盖市内4区主要用水大户为目标,推进中水回用的建设发展。

3.4 提高公众水资源意识。

公众在中水回用于生产、生活上还存在着顾虑和障碍,尤其是在家庭中推广使用中水方面。

因此要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消除人们对中水的疑虑,提高公众中水回用的意识和觉悟,使公众充分意识到水资源紧缺的严峻性,认识到中水回用、开辟第二水源是解决缺水城市用水矛盾的必经之路,让人们从行动上理解和支持中水事业的发展。

还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回用示范工程,如市政景观、住宅小区中水等,通过这些示范工程,加强宣传与教育,总结经验,将中水利用推向全市。

参考文献:[1] 沈光范,徐强.积极稳妥地开展中水回用工作[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4):31-32.[2] 青岛市水利局 青岛市“十一五”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建设规划 2007[3]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 青岛市环境统计年报(2010) 2011[4] 李长江,鲍万民,刘建峰等.青岛市中水回用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12):7-8.[5] 刘洪波,菅浩然.城市中水利用的思考[J].东北水利水电,2010,28(1):1-3.[6] 钱茜,王玉秋.我国中水回用现状及对策[J].再生资源研究,2003,(1):27-30.[7] 曾小瑱.基于完全成本定价的城市中水价格政策研究[D].北京大学,200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