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李克正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合集下载

数学家的故事小报简单

数学家的故事小报简单

数学家的故事小报简单
《数学家的故事小报简单》
嘿,大家好呀!今天让我来给你们讲讲那些超有趣的数学家的故事。

先来说说阿基米德吧!这家伙那可是相当厉害。

据说有一次,他正蹲在地上研究一个图形呢,嘿,突然敌人打过来了。

别人都在喊他快跑,可他呢,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嘴里还嘟囔着:“别吵别吵,等我研究完这个。

”哈哈,是不是特别逗,对数学痴迷到这种程度。

还有高斯,这可是个数学天才哟!小时候他在学校,老师出了一道超级难的题,本想着能难住这帮小鬼头。

结果呢,高斯没多久就给出答案啦,把老师都惊得不行。

他就好像脑袋里有个数学小精灵,随时给他出主意。

陈景润也是个不得不提的数学家呀!他对数学的热爱那真叫一个执着。

为了解一道题,他能整天整夜地思考,连饭都顾不上吃。

那股认真劲儿,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数学家们,他们可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哟!他们有着对数学的无限热情和执着,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他们的故事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对知识追求的道路。

其实呀,数学并不可怕,就像这些数学家一样,只要我们带着兴趣去探索,也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呢。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热情,就能在数学的世界里闯出一片天。

好啦,今天的数学家故事就讲到这里啦,希望你们也能像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一样,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哟!下次再给你们讲更多好玩的故事呀,拜拜啦!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这些数学家们都特别有意思呀?他们的故事可真让人回味无穷呢!。

关于介绍一名数学家故事的手抄报

关于介绍一名数学家故事的手抄报

关于介绍一名数学家故事的手抄报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祖冲之这个超厉害的数学家的故事。

祖冲之呀,他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南北朝时期。

那时候可不像咱们现在,有这么多高科技的玩意儿,人家全靠自己的聪明脑袋瓜子。

我就想象啊,祖冲之小时候肯定是个特别爱琢磨事儿的小机灵鬼。

你看啊,有一次,他在村子里的学堂上学。

那时候的学堂啊,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宽敞明亮,桌椅也是简简单单的。

老师在上面讲着一些算术知识,其他小朋友呢,有的听得懵懵懂懂,有的就在那儿开小差。

可祖冲之不一样,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竖得直直的,就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字。

那天啊,老师出了一道特别难的算术题,大概是关于计算一块不规则田地的面积啥的。

这可把其他小朋友都给难住了,一个个抓耳挠腮的。

有个叫小虎的小朋友,皱着眉头对祖冲之说:“祖冲之啊,这题也太难了,咱们肯定算不出来。

”祖冲之呢,眼睛亮晶晶的,拍着胸脯说:“小虎,你别灰心,咱们再仔细想想。

”然后啊,祖冲之就开始在地上画起来了。

他先用小树枝把田地的大概形状画出来,然后就开始想办法分割这个图形。

其他小朋友都围过来看,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有的说这样分,有的说那样分,但是都不太靠谱。

这时候,祖冲之突然眼睛一亮,说:“我知道了,咱们可以把这个不规则的图形分成几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像三角形和长方形,然后再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最后加起来不就成了嘛。

”大家听了祖冲之的话,都半信半疑的。

但是看着祖冲之那么自信的样子,也都跟着他一起算起来。

你还别说,最后真的算出了那块田地的面积。

老师看到祖冲之的做法,那是赞不绝口啊,直夸祖冲之聪明。

祖冲之可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成功就骄傲自满。

他长大以后,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神奇的东西。

那时候啊,计算圆周率可不容易,没有咱们现在的计算机帮忙。

祖冲之就只能靠自己用算筹,那算筹就是一根根小木棍,他就在桌上摆来摆去的计算。

他的妻子呢,是个很体贴的人。

看到祖冲之没日没夜地算,心疼得不行。

有一天,妻子端着一碗热汤走到祖冲之身边,说:“相公啊,你都算了这么久了,先歇一歇,喝口汤吧。

趣味数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四开

趣味数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四开

` 玩法:在每个小格子内填入
一个数字,使每行、每列、
每个3X3的方格内都包含
“1”—“9”的数字
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高斯 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 明的东西。

—罗素 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
眼睛12条腿;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5只青蛙5张嘴, 10只眼睛20条腿;6只青蛙6张嘴,12只眼睛24条腿;7只青蛙7张嘴,14只眼睛28条腿; 8只青蛙8张嘴,16只眼睛32条腿;
9只青蛙9张嘴,18只眼睛36条腿;10只青蛙10张嘴,20 只眼睛40条腿。

二三四五六七八(打一成语) 八九不离十(打一字)
杂二四六(打一成语) . 羊打架(打一数学名词)
大同小异(打一数学名词) 垂钓 (打一数学名词)
马术 (打一数学名词) 五角一趟(打一数学名词)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
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
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
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
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
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
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筐里
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
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
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班级
姓名。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_小学数学王国手抄报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_小学数学王国手抄报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的图片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一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二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三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四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五数学手抄报的资料1数学名言名句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高斯2、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纳皮尔3、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邱成桐4、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华罗庚5、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

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拿破仑6、以我一生最好的时光追寻那个目标……书已经写成了。

现代人读或后代读都无关紧要,也许要等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

——开普勒7、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华罗庚8、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伦琴9、在数学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选择是很重要的。

——广中平佑10、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拉普拉斯数学家的故事熊庆来(1893-1969)是云南弥勒县人,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庆来的影响很大。

少年时的熊庆来从他父亲那里常听到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这在幼年熊庆来的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1907年,熊庆来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不久又升入云南高等学堂。

当时满清王朝已日薄西山,各地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抗捐、抗税、罢课、罢市、兵变遍及全国,清政府陷入于风雨飘摇之中。

熊庆来由于参加了“收回矿山开采权”的抗法反清的示威游行而遭到学校的记过处分。

现实的生活与斗争命命名熊庆来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掌握科学,科学能强国富民。

简单的整理简介数学家数学小报

简单的整理简介数学家数学小报

数学家数学小报简介本次数学小报的主题为“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

通过这个小报,我们希望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及其在数学领域中的重要贡献。

在小报的左侧,我们列出了五位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熊庆来、陈省身和周炜良。

他们分别在三角和、仿射微分几何学、整函数与无穷级亚纯函数、示性类和代数几何学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

这些数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数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华罗庚教授在完整三角和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而在多重积分近似计算方面,他与数学家王元共同提出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

苏步青教授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这是他26岁时发现的成果。

熊庆来教授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

陈省身教授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

周炜良教授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周氏坐标”,而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环”也是他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

除了介绍这些数学家的研究成果之外,小报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这些数学家们的生活点滴和趣事。

比如,苏步青教授在科研和教学上取得了令世人叹服的光辉业绩,26岁就发现了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被学术界誉称为“苏锥面”。

他的这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射影曲线论、射影曲面论、高维射影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等领域,并取得了世界同行公认的成就。

德国著名数学家布拉须凯称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

在小报的右侧,我们还设置了一个互动环节,邀请大家从个位加起、从个位减起回答一道数学题目。

这道题目不仅考验大家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是对数学家们研究成果的一种应用和体验。

通过这个小报,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些杰出的数学家和他们的重要贡献,同时也激发大家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让我们一起感受数学的魅力!。

整洁好看的快乐数学手抄报

整洁好看的快乐数学手抄报

整洁好看的快乐数学手抄报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学好数学要做到3点,只要学好了这三点你的数学绝对很好。

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

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

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的图片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图一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图二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图三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图四一年级数学家手抄报的资料数学谜语1) 大家发表意见(数学名词)——商2) 彼此盘问(数学名词)——互质3) 五角钱(数学名词)——半圆4) 七天七夜. (数学名词) ——周长5) 看谁力量大(数学名词)——比例(力)6) 人民的力量(数学名词)——无限7) 一直不来(猜数学名词)——恒等8) 不用再说(猜数学名词)——已知9) 搬来数一数(猜数学名词)——运算10) 隔河相答(猜数学名词)——对应数学家的故事熊庆来(1893-1969)是云南弥勒县人,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庆来的影响很大。

少年时的熊庆来从他父亲那里常听到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这在幼年熊庆来的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1907年,熊庆来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不久又升入云南高等学堂。

当时满清王朝已日薄西山,各地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抗捐、抗税、罢课、罢市、兵变遍及全国,清政府陷入于风雨飘摇之中。

熊庆来由于参加了“收回矿山开采权”的抗法反清的示威游行而遭到学校的记过处分。

现实的生活与斗争命命名熊庆来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掌握科学,科学能强国富民。

1913年,熊庆来赴欧留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从比利时经荷兰、英国,辗转到了法国巴黎。

8年间先后获得高等数学、力学及天文学等多科证书,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21年,28岁的熊庆来学成归国,一心想学以致用,救民于水火。

1949年6月,国民党反动政府趁熊庆来去巴黎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解散了熊庆来苦心经营12年的云南大学。

年近花甲的熊庆来怀着“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心情,决定滞留在法国继续从事函数论的研究。

“……祖国欢迎你,人民欢迎你!欢迎你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1957年4月,周给熊庆来写信,动员他回国。

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报图片集

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报图片集

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报图片集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报欣赏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报内容一:常见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公斤=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8)1世纪=100年 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钟=3600秒 1分钟=60秒 1秒=1000毫秒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报内容二: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五岁的时候,祖冲之的父亲想教他念古文,可他的背诵效率不高,这令父亲十分生气,但父亲不知道的是,祖冲之对数学与天文感兴趣。

一天,老师教大家说:“圆周是直径的三倍。

”祖冲之回到家中。

越想越不对劲。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了一根绳子来到路边,这时,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立马跑上去,问:“老爷爷,请让我量一量你的车吧!”。

老人点点头默认了。

祖冲之先用绳子量了一下车轮又将绳子折成三段,量车轮的直径,经过那么一量,他感到车轮的直径没有三分之一的圆周长。

他又量了不同车子的.车轮,得出的结果一模一样,这是为什么呐?经过多年的学习,他得知了另一位伟大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法,割圆法就是在圆内画出一个正六边形,他的边长等于半径,继续分成12边型,用勾股定理算出他的边长,再24,48边形,一直分,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是圆周长。

祖冲之的儿子已经十三岁,他当了祖冲之的助手,由于刘微只求到96边,只得出3.14的结果,祖冲之决定重新算下去。

他准备了许多小竹棍作计算工具,画了个直径一丈的大圆,在圆内画了六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家李克正1949 年 4 月 18 日生于南京,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1985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狄克森讲师两年, 回国后在南开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首都师范大学任教。

曾中、短期访问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瑞士、越南、韩国及台湾地区等。

曾被邀请在日本数学会年会做 1 小时特别讲演。

为数学天元基金的发起人之一,曾任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成员八年, 并负责人才培养项目。

目前为中国数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等杂志的编委, 《中学生数学》杂志主编, 中科院数学机械化中心等学术组织的委员和南京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 美国数学会会员。

李克正曾多次在全国性的讲习班和研讨班讲学及参与中、小学数学普及和竞赛, 担任中国数学会交流委员会委员和组织委员会委员,多个学术组织的成员和多个学校的兼职教授。

在此期间, 李克正在群概形作用论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几何表示的基础。

他与著名学者 F. Oort 合作, 在多位杰出数学家的工作的基础上, 历经近 10 年的时间, 系统地解决了超奇阿贝尔簇的分类和参量空间结构问题, 并写成专著作为最权威的专著系列 Springer Lecture Notes in Mathematics 之一出版, 成为该方向最有影响的专著。

该书出版后引出很多后续的工作, 书中有些猜想和问题现在已被彻底解决。

除此之外, 李克正还做了其他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包括代数几何力学等方面的工作。

李克正主持了新学科建设、教学系统的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班级: 姓名:
在高中一年级时, 李克正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学习, 尔后于 1968 年到苏北泗洪县插队近 7 年, 于 1975 年到南京钢锯厂工作。

在完全没有受 到过大学本科教育的条件下, 他于 1977 年底 同时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此后到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学习。

1979年 10 月, 他被中科院公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
分校数学系读研, 1980
年入学后,
不久即破格获
奖学金, 1985 年 5 月获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后 来发表于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Mathematische Annalen 上, 菲尔兹奖获得者 Faltings 亲自为该文 撰写评论。

毕业后, 李克正受聘到芝加哥大学任狄克森讲师。

在美国经济景气, 工作机会很好的情况下, 为发展我国的的代数几何学科, 于 1987 年 7 月毅然回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