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设计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在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中,汽车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运输工具和生产力工具。
而从汽车工业产品的角度上来说,其本质上是由不同零部件组成的工业技术产品,无论是汽车产品经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零部件损耗,还是汽车自身功能性的提升需求,本质上都需要不同的汽车零部件,由此就催生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并且目前来看,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要求提升和国内汽车总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之下,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良好,并且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发展趋势;优化对策;研究分析前言: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国内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群众对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相关事物都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汽车产品。
而在汽车整车行业当中,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处于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地带,其与汽车行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在当前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汽车用户的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当代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将针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除此之外还会提出一定的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望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优化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关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述所谓的汽车零部件,就是指一个成熟的汽车产品,除却机架以外所有的零件和部件都是汽车的零部件。
其中,汽车零件具体知识不能拆分的单个组建,部件则是指能够实现某一个动作或者是功能的零件组合。
从产业体系的角度上来说,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汽车行业发展一片向好的宏观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产业本身也实现了很好的发展[1]。
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巨大的转变和创新。
汽车装配作为整车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在不断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的汽车装配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操作。
传统装配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动化装配技术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自动化装配系统通过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实现了零部件的自动化处理和组装。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装配速度和精度,还减少了人力成本。
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采用了自动化装配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智能制造理念的深入推进,汽车装配工艺正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装配技术通过数字化工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将装配过程从现实环境转移到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和优化,以减少错误和浪费。
智能化装配技术则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装配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装配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
智能化装配工艺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了故障率和能源消耗。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智能出行的发展,汽车装配工艺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装配工艺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电池组装和电气系统集成方面。
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需要更高的精度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池寿命和循环性能等问题。
此外,智能出行的发展也要求汽车具备更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未来的汽车装配工艺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出行的需求。
此外,在装配工艺中,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汽车装配涉及到大量的能源消耗、废水排放和废物排放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装配工艺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可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废弃物进行能源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述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述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是指构成汽车整体的零部件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
本文将概述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情况。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汽车产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球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到了1.7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三,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方面,智能化和电动化是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环保和节能也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电池、电动机等相关零部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四,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
比如,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常常与汽车厂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研发和生产。
另外,一些国际性的汽车零部件展览会也成为企业展示实力和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平台。
第五,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创新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涌现,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向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起挑战。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行业现状分析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壮大。
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存在不少差距,例如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拥有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企业间竞争激烈。
这些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一席之地。
与之相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提升实力和竞争力。
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巨大,需求旺盛,这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逐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新型汽车零部件市场逐渐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智能化和环保要求上。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友好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将迎来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压力。
2023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及走势剖析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及走势剖析202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 700 万辆大关,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假设按这样的速度增长,202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达 800 万辆,有望成为世界其次大汽车生产国。
作为其产业根底的汽车零部件行业,面对如此巨大的配套和售后效劳市场将如何进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
一、零部件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1.总量指标快速提高汽车零部件根本满足了高速进展的汽车生产和社会修理效劳的需要;根本具备了商用车、中低档乘用车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配套力气,具备了中高档乘用车零部件引进消化力气;零部件企业联合重组、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得到较快进展;“十五”期间汽车整车企业的整车产品销售收入每年平均增长 28.75%;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每年平均增长 36.82%,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023 年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到达5200 亿元,同比增长35%,工业销售产值到达5000 亿元,行业利润率 6.1%,全年利润总额到达 300 亿元。
依据目前的产业水平,2023 年零部件产业总产值估量将到达 6700 亿元,销售产值将达6500 亿元。
利润率将在 6.15%左右,利润总额有望突破 350 亿元。
2.重组兼并初见成效零部件企业重组兼并初见成效,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得到较快进展,形成了一个有序利用外资,改善民营资本经营环境,提升国有企业效益的多元化资本构造下的既有竞争又能协调进展的产业格局。
格局主要由国资、民资、外资三大主体构成。
国有企业主要是过去形成的配套体系,以内部配套为主,现已开头尝试跳出原有企业集团的配套范围,拓展空间;民营企业由于过去与整车很少有直接配套关系,多为二级、三级配套商,或在零售市场、出口市场上拼搏;外资零部件企业多由实力强大的世界级零部件供给商把握,经营治理水平高,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并与跨国公司整车有原配套关系,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_1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生产汽车所需的全部零部件,包括引擎、车身、悬架、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子元件等。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进展与汽车市场息息相关,其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进展。
汽车零部件可以分为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涉及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电子元器件等多个领域。
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趋势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有14018家,主营业务收入总计36310.65亿元,同比增长1.55%。
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出口金额为2277.03亿元,同比下降1.13%。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有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分别位于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
1. 高端化:随着汽车工业的普及和人们对汽车平安、性能等方面要求的提高,高端汽车零部件需求不断增长。
2. 绿色环保:环保已成为全球社会的趋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越来越注意环境爱护和节能减排。
3.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汽车零部件渐渐成为进展趋势。
当前,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正在经受着一次新一轮的深刻变革。
一方面,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电动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正在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进展;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的环保法规和平安标准越来越严格,这也对汽车零部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国市场,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展势头也特别迅猛。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汽车零部件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据统计,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估计将来几年还将连续保持高速增长。
估计将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展趋势将来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产品集成化、模块化;产品高端化、精细化;产品轻量化、节能化;运营自动化、智能化。
汽车零部件未来发展计划方案

汽车零部件未来发展计划方案一、前言。
咱都知道汽车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玩具,而汽车零部件呢,那就是这个大玩具的各种小零件,每个都至关重要。
现在汽车行业发展得像火箭一样快,咱的汽车零部件也得跟上趟儿,所以就有了这个超酷的发展计划。
二、现状分析。
1. 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那叫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品牌、各种质量的零部件都有。
有些质量好得没话说,有些就有点“坑”了。
2. 技术方面呢,虽然有不少先进的零部件技术,但是普及得还不够快。
就像好东西藏在盒子里,还没让大家都看到。
3. 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很多零部件还得加把劲,变得更环保、更节能才行。
三、发展目标。
1. 质量至上。
咱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汽车零部件都像超级英雄一样可靠。
不管是小小的螺丝,还是大大的发动机部件,都得做到质量杠杠的。
要让客户拿到手就觉得,“哇塞,这东西能用一辈子!”(有点夸张啦,但就是要那种超高质量的感觉)2. 技术革新。
要成为汽车零部件界的“科技潮人”。
大力投入研发,把那些炫酷的新技术,像智能传感器、轻量化材料啥的,都应用到零部件上。
比如说,让汽车的零部件能够自己“说话”,告诉车主哪里出问题了,就像一个贴心的小助手。
3. 环保节能。
要让汽车零部件变成地球的“好朋友”。
生产过程要更环保,使用的材料也要尽可能地节能减排。
想象一下,我们的汽车零部件就像一群环保小卫士,开着车都能为地球做贡献。
四、具体发展计划。
1. 研发与创新。
建立超级酷的研发中心,就像汽车零部件的“魔法实验室”。
在这里,聚集一群最聪明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天天琢磨怎么把零部件变得更厉害。
跟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那些地方就像知识的“宝库”。
从里面挖掘出最新的科研成果,然后把它们变成实际的零部件技术。
设立一个“创意奖励基金”,鼓励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创意。
不管是扫地的阿姨,还是高层领导,只要有好点子,就给奖励。
说不定哪天,一个超级棒的零部件创新想法就从最意想不到的人那里冒出来了呢。
2024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

2024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不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等方面探讨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突破增长瓶颈2024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加大对高质量零部件的需求,这将进一步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另外,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舒适性、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这将促使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2024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等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将更加注重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
其中,智能化技术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智能传感器、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将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升也将成为驱动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电动汽车等将促使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大对轻量化、高效化材料的应用和研发,以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方向转型。
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2024年,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政府也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等都将成为未来政策的重点方向。
另外,政府还将加大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企业间的竞争力,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设计发展趋势在“2012中国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制造设备及售后服务展览会”(China Auto Parts and Service Show 2012)会议上上海市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副处长刘建华先生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说:“已连续3年居全球新车生产量首位的中国,汽车装备的进口量也是世界第一的,70%以上的关键设备仍然需要进口,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影响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由此可看出,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
1、常用技术与装备汽车零部件关键制造技术与装备包括金属精密切削技术、金属精密锻造技术、金属精密铸造技术。
其他还有测试设备、数控刀具系统、激光加工技术等。
[2]1.1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占全部汽车制造装备数量和金额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我国,由于精密锻造技术和设备落后,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采用切削方式加工。
我国制造轿车零部件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金的70%~80%依赖进口,下面分析几种热点金属切削机床及生产线。
1.1.1第三代少品种大批量制造系统:敏捷柔性自动线(AFTL)敏捷柔性自动线最大的特点是在满足低成本、高品质的同时,对所加工产品变化的快速反映。
[3]高精度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变速器壳体加工敏捷柔性自动线(AFTL)90%以上依赖进口。
其关键技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生产线数字化设计:要求按照精益、敏捷理念,采用协同仿真技术——使用户能够选择技术,经济优化的方案。
(2)具有可重构模块的高速加工中心(RMT):作为新一代加工缸体、缸盖生产线的核心技术。
其特征是:模块化、高速化、干切削。
(3)在线检测:为实现大批量高生产率条件下的在线精密检测,要求检测设备的分辨率达1μm,整个测量形貌的测量周期在数十秒以内,测点达到几百万个以上。
目前完全依赖进口。
(4)柔性夹具:柔性夹具设计需要精通零件制造工艺。
这是国外企业对我们封锁的核心技术和盈利的诀窍,也是我国机床企业的软肋。
(5)物流系统:被视为“第二类生产”,包括自动上下料、工件传输储运、实时工厂物流系统。
将极大提高现代发动机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为零库存提供可能。
(6)信息系统:自动线CNC控制系统,其复杂程度不是只控制单个机床可比拟的。
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顶级公司有此能力,我国目前空白。
(7)自动线可靠性技术:需要满足整条自动线工序能力指数C p k值≥1.67,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3 000h的要求。
1.1.2双主轴双刀塔多轴数控车铣中心/柔性制造单元带有C 、Y 轴和动力刀头,配备自动上下料装置(含机械手),并在与物料存储与传送及其自动控制集成的条件下,构成柔性制造单元(FMC)。
这类设备满足轴类汽车零件“一次装夹完全加工(one on down)”的需要,特别要指出,现代汽车零部件越来越多采用以车代磨工艺,要求数控车床能够进行强力车削。
1.1.3各种数控磨床和专用数控磨床如高效、高精无心磨床,配有自动上下料装置(含机械手),组成磨削单元。
高效、高精曲轴和凸轮轴数控磨床、十字轴专用数控磨床等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主要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和日本。
1.1.4模具加工5轴高速床身式/龙门式铣床(加工中心)这类机床主要特点是速度高、刚性好。
其中龙门式加工中心为扩大工艺性能,还具有五面功能,配备有换头机构,以便满足铣、镗、钻工艺对主轴转速不同的要求。
全部依靠进口,已经有超过数百台投入运行。
主要来自德国、瑞士、日本和意大利。
1.1.5高效专用机床机床的高效专用性是汽车制造装备的又一大特征。
如,汽车齿轮加工,应用高速滚齿机、高速插齿机、高速磨齿机。
“高效专用”对机床的基本要求是高刚度、高速度及大功率。
一律配备超硬刀具。
1.2精密锻造轿车重要零件毛坯一直应用锻件,精密锻造接近净成形加工,包括模锻、热精锻、冷精锻(冷挤压)、粉末冶金烧结锻造设备、内高压成形设备等。
1.2.1热精锻瑞士哈特贝尔(HATEBUR)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金属热精锻设备的制造厂商,该公司销往中国的主要有AMP30、AMP50、AMP50XL和AMP70XL等设备。
[4]主要优势有①节省了切料费用。
②模具制造精巧,节省材料③生产的零件公差小④锻造过程全自动控制,废品率低⑤可用于生产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零件及合金钢零件。
⑥提高了原材料的通用性,⑦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
1.2.2 冷精锻(冷挤压)冷精锻和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及生产率,较少的加工工时,较好的精度和力学性能。
[5]1.2.3温精锻温锻技术应用范围广泛,汽车锻件热、温、冷锻件的重量结构比约为90:5:5。
我国近年精密温热锻件总产量不足10万t,与德国、日本等国家60:20:20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许多在中国设厂的外资企业的高附加值关键零部件进口。
1.2.4粉末冶金烧结锻造技术粉末锻造连杆重量精度可达1%,而锻造连杆重量精度2.5%,与常规机加工连杆相比,达到经济批量后,可节约加工费35%。
福特公司1992年粉末锻造连杆已达1 000万件。
1.2.5内高压成形技术内高压成形件质量轻、强度高、零件数量少、焊缝少,是制造空心轻体构件的高新技术,在欧美发展很快。
1.2.6旋压成形技术旋压成形具有加工精度高、可生产变截面等强度车轮轮辋和轮辐等优点。
与低压铸造轮毂工艺相比,旋压轮毂生产工艺,可以在保证轮毂产品机械强度前提下减轻轮毂重量,大幅度节省产品原材料材的消耗。
[6]1.3铸造技术1.3.1铸铁熔炼技术的发展趋势铸铁熔炼是铸造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当前, 铸造生产中的废品约有 50% 与熔炼有关, 熔炼铁液的成本约占铸件成本的 25% ~30% ,可见,熔炼对铸件量和成本影响很大。
[7]铸铁熔炼的发展趋势大致为:大型热风除尘冲天炉+工频保温炉双联熔炼方式仍为主流;电炉熔炼技术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技术也日益成熟,其清洁、环保的优势突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3.2铸铁材质的发展趋势(1)灰铸铁:随着大马力柴油机的发展,灰铸铁的牌号在不断提高,HT300已应用于缸体、缸盖的生产,个别产品甚至要求达到HT350。
(2)蠕墨铸铁:用蠕墨铸铁生产高强度的缸体、缸盖有市场、有潜力。
蠕墨铸铁强度高、壁薄、减轻重量。
耐热疲劳性优良的蠕墨铸铁生产大马力柴油机缸盖,能有效解决缸盖的热疲劳裂纹问题。
(3)球墨铸铁:保安类铸件。
此类件对材质要求严格,零铸造缺陷,100%无损检测,如轿车转向节。
耐热球铁件采用高硅钼、高镍球铁。
主要生产排气管,有非常好的抗高温性能。
奥贝球铁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人们关注,用于生产高强度曲轴等。
(4)造型和制芯技术发展趋势。
造型线以静压造型为主;制芯技术以冷芯技术为主;造型线和制芯技术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
(5)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仿真模拟、三维建模以及数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用。
(6)清洁生产、废物再生是发展的趋势。
废砂再生技术可以使废砂重复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无毒粘结剂的开发使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7)先进铝合金铸造技术。
铝合金真空压力铸造、半固态挤压铸造、Cosworth铸造,是国际上新出现的先进铸造技术1.4焊接技术一些重大项目和重大装备应用的焊接技术,无论是焊接设备,还是焊接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严重制约着重大装备的创新和发展,高端焊接技术过多地依赖进口,严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1.4.1焊接自动化日本和欧美等国手工焊条产量只占20%以下,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率达80%以上,而国内手工焊用焊条占50%,自动化率为50%。
1.4.2焊接设备目前,我国的制造企业已经在采用诸如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激光钎焊、激光切割、激光与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水射流切割、双丝或单丝窄间隙埋弧焊、4丝高速埋弧焊、双丝脉冲气体保护焊、等离子焊接、精细等离子切割、数控切割系统、机器人焊接系统、焊接柔性生产线、STT焊接电源、变极性焊接电源和全数字化焊接电源等等技术或设备。
甚至目前在国际上比较热门的搅拌摩擦焊技术,也正准备应用到产品的生产。
[8]国内的焊接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1)焊机控制数字化。
全数字化控制技术大大提高焊机的控制精度、焊机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大大简化了控制技术的升级。
而国内的焊接电源,仍然以模拟控制技术为主,导致市场的认可度不高。
(2)工艺控制智能化。
国外进口焊接电源大都以免费或选配的方式提供了焊接专家系统,允许操作者输入焊接材料、厚度、坡口形式等焊接工艺条件就可自动生成焊接工艺。
而国内焊接电源厂家在焊接工艺的研究和积累工作还十分有限,难以提供成熟可靠的焊接工艺支持。
(3)系统集成网络化。
国外焊接设备大都提供了现场总线接口,而且可控参数丰富,焊接工艺控制更加方便,而国内的自动化焊接系统普遍处于继电器开关量编组控制的水平,各个自动化焊接部件信息量的传递十分有限,难以实现复杂的焊接工艺协调控制。
(4)自动化。
机器人焊接装备技术在欧美、日本等技术发达国家,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应用非常普遍,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设备和与之配套并不断升级的焊接工艺。
在我国,少部分为国内焊接装备企业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设备,一部分由国内或合资、独资企业提供的、关键部件采用国外技术的组装和成套产品,更多的则是成套进口设备。
1.4.3焊接智能化和新型焊接技术我国在智能化焊接技术已经有一定深度的发展与应用,但是还是存在着诸如实时跟踪、控制精度、溶滴过渡等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9]在激光焊接与切割加工技术与装备开发与生产、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开发与生产、数字化焊接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生产、新型摩擦焊接技术装备的开发与生产等领域,还没有规模化、产业化基地,主要依靠进口。
1.4.4焊接材料世界上焊接材料的先进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焊接材料技术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焊接材料制造水平高;二是焊接材料总量中自动化焊接材料的比例高;三是研发创新能力强,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优质焊接材料可以自主研发配套。
我国焊接材料行业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焊接材料生产装备和制造工艺水平不高,焊剂生产企业自动化水平低,适用于自动化焊接的焊接材料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
2、总结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由大到强的转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岁然目前在各方面的技术较落后,但是国内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为汽车零部件装备技术的提升和更新换代,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因此,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避开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老路,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的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10]举国家之力,开展好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工程并引领 21 世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增强我国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