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倍长中线法模型专题分类练习大全(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倍长中线法模型专题分类练习大全

基础模型:△ABC 中, AD 是BC 边中线

思路1:延长AD 到E,使DE=AD,连接BE

思路2:间接倍长,延长MD 到N,使DN=MD,连接CN

思路3, 作CF⊥AD于F,作BE⊥AD的延长线于E

1.如图,在△AB C 中,AC=5,中线AD=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A.1<AB<29 B.4<AB<24 C.5<AB<19 D.9<AB<19

2.如图,△AB C 中,AB=AC,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且DF=EF,求证:BD=CE.

4.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 C 中,AB=7,AC=5,点D 为BC 的中点,求AD 的取值范围.

小明发现老师讲过的“倍长中线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做法是:如图2,延长AD 到E,使DE=AD,连接BE,构造△B ED≌△C AD,经过推理和计算使问题得到解决.

请回答:(1)小明证明△B ED≌△C AD用到的判定定理是:(用字母表示)

(2)AD的取值范围是

小明还发现:倍长中线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长中线一倍,完成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图3,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边的中点,G、F 分别为AD,BC 边上的点,若AG=2,BF=4,∠GEF=90°,求GF 的长.

5.已知:在△AB 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延长BE 交AC 于F,求证:AF=EF.

6.已知:如图,△AB C(AB≠AC)中,D、E 在BC 上,且DE=EC,过D 作DF∥BA交AE 于点F,DF=AC.求证:AE 平分∠BA C.

求证:∠C=∠BAE.

8.如图,已知D 是△AB C 的边BC 上的一点,CD=AB,∠B D A=∠BAD,AE是△AB D 的中线.(1)若∠B=60°,求∠C 的值;

(2)求证:AD 是∠E A C 的平分线.

9.如图,已知:CD=AB,∠BAD=∠B D A,AE是△AB D 的中线,求证:AC=2AE.

10.已知,如图,AB=AC=BE,CD 为△AB C 中AB 边上的中线,求证:CE=2CD.

11.已知:如图,△AB C 中,∠C=90°,CM⊥AB于M,AT 平分∠BA C 交CM 于D,交BC 于T,过D 作DE∥AB交BC 于E,求证:CT=BE.

12.如图①,点O 为线段MN 的中点,PQ 与MN 相交于点O,且PM∥NQ,可证△PM O≌△

并证明你的结论;(图3 是原题的第2 问)

13.如图,在△AB C 中,AD 交BC 于点D,点E 是BC 的中点,EF∥AD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交EF 与于点G.若BG=CF,求证:AD 为△AB C 的角平分线.

14.如图,已知在△AB C 中,∠C AE=∠B,点E 是CD 的中点,若AD 平分∠BAE.

(1)求证:AC=BD;

(2)若BD=3,AD=5,AE=x,求x 的取值范围.

15.已知在△AB 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 边、AC 边为直角边各向外作等腰直角三

角形,如图,求证:EF=2A D.

1.解:如图,延长AD 至E,使DE=AD,

∵AD 是△AB C 的中线,∴B D=CD,

在△AB D 和△ECD 中,,

∴△AB D≌△ECD(SAS),∴AB=CE,

∵AD=7,∴AE=7+7=14,

∵14+5=19,14﹣5=9,∴9<CE<19,

2.证明:如图,过点D 作DG∥AE,交BC 于点G;

3.证明:

4.解:(1)如图2 中,延长AD 到E,使DE=AD,连接BE.

在△B ED 和△C AD中,,∴△B ED≌△C AD(SAS).(2)∵△B ED≌△C AD,∴B E=A C=5,∵AB=7,∴2<AE<12,∴2<2A D<12,∴1<AD<6.

解决问题:如图3 中,

解:延长GE 交CB 的延长线于M.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CM,∴∠A GE=∠M,

在△AEG和△B EM 中,,∴△AEG≌△B EM,∴GE=EM,AG=BM=2,∵EF⊥MG,∴FG=FM,

∵B F=4,∴M F=B F+BM=2+4=6,∴GF=F M=6.

5.证明:如图,延长AD 到点G,使得AD=DG,连接BG.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已知),∴DC=D B,

在△AD C 和△GD B中,∴△AD C≌△GD B(SAS),∴∠C AD=∠G,BG=A C

又∵B E=A C,∴B E=BG,∴∠B ED=∠G,

∵∠B ED=∠AEF,∴∠AEF=∠C AD,

即:∠AEF=∠F AE,∴A F=EF.

6.证明:如图,延长FE 到G,使EG=EF,连接CG.在△DEF 和△CE G中,

∵,∴△DEF≌△CE G.∴DF=GC,∠DFE=∠G.

∵DF∥AB,∴∠DFE=∠BAE.

∵DF=A C,∴GC=A C.∴∠G=∠C AE.∴∠BA E=∠C AE.即AE 平分∠BA C.

7.证明:延长AE 到F,使EF=AE,连接DF,∵AE是△AB D 的中线∴B E=ED,在△AB E 与△FDE 中

∵,∴△AB E≌△FDE(SAS),∴AB=DF,∠BAE=∠EFD,

∵∠ADB 是△AD C 的外角,∴∠D A C+∠A CD=∠ADB=∠BAD,

∴∠BAE+∠E AD=∠BAD,∠BAE=∠EFD,

∴∠EFD+∠E A D=∠D A C+∠A CD,∴∠AD F=∠A D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