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pt课件 (1)
合集下载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课件PPT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3)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故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 II I ∴U2=U-U1=6V-2V=4V ∴R2=U2/I2=4V/1A=4Ω 即R1=2ΩR2=4Ω
R1、R2串联和只接入R是等效的;
例、如图所示,当P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1数为0. 2
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
R=U/I=6V/1A=6Ω U1:U2=R1:R2
UUU 即R=6Ω
12
或:U1:U总=R1:R总
由欧姆定律,可知 变形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Ω、1.
即
5A”和“12Ω、1A”,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 ( )
IR IR IR 两电阻电压之比、电流之比?
R是R1、R2串联的等效总电阻。
R=R1+R2+……+Rn 5A”和“12Ω、1A”,将它们并联起来之后,通过干路的最大电流是 ( ) 例、如图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U2=U-U1=6V-2V=4V ∴R2=U2/I2=4V/1A=4Ω 即R1=2ΩR2=4Ω
一、电阻的串联
1.如图所示,U=6V,I=1A,R1=2Ω,求R2?
[方程题]
例、如图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S1和S2都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L1电阻 为20Ω,求电源电压和L2电阻.
例、如图所示,当P移至最右端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0.2A;P移至最左端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3A,L1电阻为20Ω, 求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例4、设小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之比?
R2
[最值题]
例1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Ω、1.5A”和 “12Ω、1A”,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 的最大电压是 ( ) A.15V B.55V C.22V D.27V
∴ II I ∴U2=U-U1=6V-2V=4V ∴R2=U2/I2=4V/1A=4Ω 即R1=2ΩR2=4Ω
R1、R2串联和只接入R是等效的;
例、如图所示,当P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1数为0. 2
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
R=U/I=6V/1A=6Ω U1:U2=R1:R2
UUU 即R=6Ω
12
或:U1:U总=R1:R总
由欧姆定律,可知 变形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Ω、1.
即
5A”和“12Ω、1A”,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 ( )
IR IR IR 两电阻电压之比、电流之比?
R是R1、R2串联的等效总电阻。
R=R1+R2+……+Rn 5A”和“12Ω、1A”,将它们并联起来之后,通过干路的最大电流是 ( ) 例、如图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U2=U-U1=6V-2V=4V ∴R2=U2/I2=4V/1A=4Ω 即R1=2ΩR2=4Ω
一、电阻的串联
1.如图所示,U=6V,I=1A,R1=2Ω,求R2?
[方程题]
例、如图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S1和S2都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L1电阻 为20Ω,求电源电压和L2电阻.
例、如图所示,当P移至最右端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0.2A;P移至最左端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3A,L1电阻为20Ω, 求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例4、设小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之比?
R2
[最值题]
例1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Ω、1.5A”和 “12Ω、1A”,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 的最大电压是 ( ) A.15V B.55V C.22V D.27V
《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精品课件

的电压之比U1:U2= 1:1 .电阻之比R1:R2= 3:2 .
解析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U1:U2=1::1 由欧姆定律可得R1:R2=3::2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并联
提出问题
电阻并联后 ,其总电阻会增大 还是减小?
提猜出想问题
两段导体并在一起, 相当于导体的横截 面积变大,因此, 其电阻值可能变小。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并联
设提计出实问验题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n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串联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 ,其总电阻会增大 还是减小?
提猜出想问题
由于导体的电阻与 导体的长度有关,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 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长度,总电阻应当 比各个分电阻大些。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串联
设提计出实问验题
两个(或几个)电阻串联 后的总电阻比参与串联的各个 电阻(分电阻)大些还是小些?
实验电路
新课引入
电阻的串联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实验器材
×3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解析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U1:U2=1::1 由欧姆定律可得R1:R2=3::2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并联
提出问题
电阻并联后 ,其总电阻会增大 还是减小?
提猜出想问题
两段导体并在一起, 相当于导体的横截 面积变大,因此, 其电阻值可能变小。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并联
设提计出实问验题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n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串联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 ,其总电阻会增大 还是减小?
提猜出想问题
由于导体的电阻与 导体的长度有关,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 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长度,总电阻应当 比各个分电阻大些。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串联
设提计出实问验题
两个(或几个)电阻串联 后的总电阻比参与串联的各个 电阻(分电阻)大些还是小些?
实验电路
新课引入
电阻的串联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实验器材
×3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欧姆定律PPT课件

可得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I)
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即:I=I1=I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
电压(U)
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 U=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U1=U2
电阻(R)
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 .
1.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各是怎样的?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U1=U2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 U=U1+U2
电压(U)
特点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
c
来吧!动手动脑,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
比一比,看谁更快,看谁更准。
例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各个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
24
19
8.4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R1、R2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7.5V。
已知两个定值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5Ω、15Ω,
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用10V的电源供电,求:
练习4、
3 : 4
1 : 1
练习5: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2:3。则S闭合时,甲、乙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与S断开时甲、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甲:I乙分别是 ( )
A. 3:2 , 1:1B. 2:3 , 3:2C. 2:3 , 2:3D. 3:2 , 2:3
欲使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不超过它们的小量程,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_____Ω到______ Ω。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I)
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即:I=I1=I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
电压(U)
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 U=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U1=U2
电阻(R)
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 .
1.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各是怎样的?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U1=U2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 U=U1+U2
电压(U)
特点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
c
来吧!动手动脑,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
比一比,看谁更快,看谁更准。
例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各个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
24
19
8.4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R1、R2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7.5V。
已知两个定值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5Ω、15Ω,
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用10V的电源供电,求:
练习4、
3 : 4
1 : 1
练习5: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2:3。则S闭合时,甲、乙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与S断开时甲、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甲:I乙分别是 ( )
A. 3:2 , 1:1B. 2:3 , 3:2C. 2:3 , 2:3D. 3:2 , 2:3
欲使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不超过它们的小量程,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_____Ω到______ Ω。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PT演示课件

实验探究题: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题主要内容就是验证反射定律,解答此类题目只要很好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即可。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就是共面、分居、等角)。 【例题2】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严重背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日常生活中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答案】1.266×l07;不可再生.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2.在噪声控制方面:噪声的防治与控制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声源处控制或减弱噪声;二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三是在接收处(人耳)控制或减弱噪声接收。尤其是在传播过 程中控制噪声传播出现的概率更大。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四、质量亏损 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
第十五章第四节
电阻的 串联和并联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唐玥
课前回顾
电流 电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跟这段 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等效替代法
用 R 替换 R1、R2
R就叫作这两个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
电阻的串联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不会改变?
猜想与假设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所以总电阻会增大
进行实验
1. 如图,将一个定值电阻 R 接到A、B之间, 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
第十五章第四节
电阻的 串联和并联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唐玥
课前回顾
电流 电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跟这段 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等效替代法
用 R 替换 R1、R2
R就叫作这两个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
电阻的串联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不会改变?
猜想与假设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所以总电阻会增大
进行实验
1. 如图,将一个定值电阻 R 接到A、B之间, 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ppt课件

B.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4∶1
C.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1∶5
D.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1∶4
[针对训练4]某同学要把一个阻值为15 Ω、正常工作电压为3 V的灯泡接在9 V的电源上使
其正常工作,那么需给灯泡( C )
1
2
若R2两端的电压变为0.5 V,则R2的电阻为
1
10 Ω。
2
9.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相等,且R1<R2,则下列选项中,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A
B
C
D )
D
10.(多选题)两个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R1=3 Ω,R2=6 Ω,将它们以不同方式连接,关于它
们的等效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和R2串联,等效电阻为9 Ω
电阻的串联
1.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Ω
路,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化范围是(
A.0~30 Ω
B.0~50 Ω
C.0~80 Ω
D.30~80 Ω
1.5 A”字样,把它和3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
D )
50 Ω,引入“总电阻”概
2.阻值为10 Ω和4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等效替代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
B.阻值为6 Ω,10 Ω两电阻并联
C.阻值为30 Ω,20 Ω两电阻串联
D.阻值为30 Ω,10 Ω两电阻串联
[针对训练1]一个5 Ω的电阻和一个10 Ω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5 Ω还小,是因为并联后
相当于( B )
A.减小了导体的长度
B.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C.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1∶5
D.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1∶4
[针对训练4]某同学要把一个阻值为15 Ω、正常工作电压为3 V的灯泡接在9 V的电源上使
其正常工作,那么需给灯泡( C )
1
2
若R2两端的电压变为0.5 V,则R2的电阻为
1
10 Ω。
2
9.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相等,且R1<R2,则下列选项中,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A
B
C
D )
D
10.(多选题)两个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R1=3 Ω,R2=6 Ω,将它们以不同方式连接,关于它
们的等效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和R2串联,等效电阻为9 Ω
电阻的串联
1.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Ω
路,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化范围是(
A.0~30 Ω
B.0~50 Ω
C.0~80 Ω
D.30~80 Ω
1.5 A”字样,把它和3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
D )
50 Ω,引入“总电阻”概
2.阻值为10 Ω和4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等效替代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
B.阻值为6 Ω,10 Ω两电阻并联
C.阻值为30 Ω,20 Ω两电阻串联
D.阻值为30 Ω,10 Ω两电阻串联
[针对训练1]一个5 Ω的电阻和一个10 Ω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5 Ω还小,是因为并联后
相当于( B )
A.减小了导体的长度
B.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课件 (共68张PPT)

电阻之和。 即:R总=R1+R2
即:R1总
=
1 R1
+
1 R2
或:
R总=
R1R2 R1+R2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
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即:U1:U2=R1:R2
即:I1:I2=R2:R1
或:U1:U总=R1:R总
或:I1:I总=R总:R1
图中电压表V、V1、V2,电流表A、 A1、A2之间有什么关系?
)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B.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C.保护电路中的电路元件
D.改变待测电阻的大小
小结: 注意滑动变 阻器的作用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 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保护电路
2.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刚一试触
C 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的刻度,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分析论证:
结论: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 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电路的总 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 的阻值都大。
如图
I
U
R1 R2
等效
U
IR
U1
U2
由欧姆定律可知
U1 =I R1 U2 =I R2
U =I R
由U= U1+ U2 可得
I R =IR1 +IR2
即 R=R1 +R2
结论:两个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各分电阻之和
让我们一起
来探索新知: 两个电阻串、并联在电路中R总与
R1、R2分别有什么样的关系?
R1
R2
相当于
R总
当成一个整体
R1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pt课件

解: 由
得
1 1 1 R R1 R2
R1 R2 R R1 R2
代入数据得
20 60 R 15 20 60
答: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5欧。
小结:
•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
电阻之和R=R1+R2+R3+…+Rn •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 R总=nR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 律叫欧姆定律。 2.公式:
U I= R
I(A) 单位:U(V) R(Ω)
3.变换公式:
U=IR U R= I
I
R
U
1.电阻的串联
A R1 =10Ω R2= 10Ω
4.电阻器R1的阻值是4欧,R2的阻值是8欧,并联接入电源 1.5 电压为4伏的电路中 ,则 总电流是___安,通过R2的电流 0.5 2 是___安 .若想得到3安的总电流,那么应将R2换成一只__ 欧的电阻与R 1并联接入此电路.
5.如图8-2-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 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 示数是3 V,当S1断开、S2闭 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 V,则灯泡L1和L2两 端的电压 分别是( B ) A. 3V和5.5V B. 3V和1.5V C. 1.5V和4.5V D. 1.5V和3V
R总=R1+R2+·+Rn · ·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 总电阻R总=nR
分析:
推导:
R1=5Ω U=6V
R2=15 Ω
I1
=
U1 R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ppt课件

或:
R总=
R1R2 R1+R2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
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即:U1:U2=R1:R2
即:I1:I2=R2:R1
或:U1:U总=R1:R总 PPT课件
或:I1:I总=R总:R1
14
来吧!动手动脑,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 比一比,看谁更快,看谁更准。
18
作业:
1、给你三个均为10Ω 的定值电阻,请你以不同的 方式将它们连入电路,画出电路图,并算出相 应的总阻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有一电烙铁,它的阻值是440Ω ,正常工作时的 电压为220V,现把它接在380V的电源上,为了能 正常工作,应给它串一个多大的电阻?正常工作 时的电流为多少?
的倒数之和。
即:
1 R总
=
1 R1
+
1 R2
或:R总=
R1R2 R1+R2
PPT课件
9
111 R总 = R1 + R2
因为
R总=
R1R2 R1+R2
所以 R总<R1
1 R总 =
R1+R2 R1R2
R总=
R1R2 R1+R2
R总 R1
=
R1R2 R1+R2
R1
同理 R总<R2
=
R2 R1+R2
<1
补充说明:(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原因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找出能验证你的观点的知识。
5分钟后进行单独提问。
PPT课件
6
自学指导二:
1、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 律,试推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分电 阻的数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中R1和 R2 串联 与电路中只有R的效 果是等效的。R就叫 做这两个串联电阻的 总电阻。这种方法叫 “等效替代”。并联 电路的总电阻和它的 分电阻也存在这种 “等效替代”关系。
2、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电路图:
I A R1 R2
U1 U2
US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I1=I2 电压的特点:U=U1+U2
6.在图8-2-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
关S后,灯L1、L2发光.一 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 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 可能是( C )
A.灯L1短路 C.灯L1开路
B.灯L2短路 D.灯L2开路
图8-2-2
7.两个并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4欧和8欧,如果它们两端 的电压是4伏,求通过每一个导体 中的电流和干路中的电 流.
U=6V
R=10+20=30Ω
I=
U R
=
6V 30Ω
= 0.2A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5推导:并联电路的总阻值
I I1 R1
I2 R2
A
R并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并联电阻的43;I2
U U1 U2 R并 R1 R2
1 11 R并 R1 R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 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3.某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2V,接入一个电阻后,电路中电流 为0.6A,该电阻的阻值为_2_0_Ω,若保持电压不变,要使电路 中电流减小到0.4A,应串__联一个阻值为_2_0_Ω的电阻
4.电阻器R1的阻值是4欧,R2的阻值是8欧,并联接入电源 电压为4伏的电路中 ,则 总电流是_1_.5_安,通过R2的电流 是_0_.5_安 .若想得到3安的总电流,那么应将R2换成一只_2_ 欧的电阻与R 1并联接入此电路.
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实验研究结论:
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
了 导体的横截面积 ,总电阻比其中任一 个电阻的阻值都 小 。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R总
=
R n
例2、已知:R1=20欧,R2=60欧,求
R1和R2并联时的总电阻是多大?
解: 由
1 1 1 R R1 R2
得 R R1R2 R1 R2
代入数据得 R 20 60 15 20 60
答: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5欧。
小结:
•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
电阻之和R=R1+R2+R3+…+Rn •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
R总=nR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 阻的倒数之和.
1 111
R R1R2
R并 R1 R 2 Rn
R总=R1+R2+···+Rn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 总电阻R总=nR
分析:
R1=5Ω R2=15 Ω U=6V
= 推导: I1
U1 R1
S
I2 =
U2 R2
I1 = I2 ,
= = U1 U2 U1
R1
R1 R2 U2
R2
? ? R1
R2
=
1 3
U1 U2
=
1 3
串联分压跟电阻成正比
= U1
R1 R2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R总
=
R n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变阻器滑片P向
左滑动时,则 ( c )
A
P
R2
R1
V1
A.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减小
B.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减小
C.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增大
D.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增大
2.有两个电阻,R1=3Ω,
想一想 R2=9Ω,把它们串联后接 到电路中,它们的总电阻
是 12Ω ,通过它们的 电流比I1 :I2 = 1:1 ,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
U1 :U2 = 1:3 。
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滑片P
向( 右C移动)C时,关于两表示数的变化下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考验你的时 候到啦!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4、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8欧,正常工作 时的电压是3.6伏,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 在4.5伏的电源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 盏灯正常发光?
•解:不行,必须串联一个电 阻。根据题意画出电路
•图,则电阻R2分担部分的电压U2=U-U1=4.5伏-3.6
伏=0.9伏
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
I U1 3. 6伏 0. 45安 R1 8欧
• 电路中的电流需要串联的电阻
RL
U2 I
0.9伏 2欧 0.45安
1.有两只电阻器,阻值分别为40欧和60欧,它们串联后总电阻 为_1_0_0_欧, 它们并联后总电阻为_2_4_欧.
2.有两只电阻器,已知R1∶R2=3∶5,若串联在某一电路 里,则通过两者的 电流之比I1∶I2=_1_∶__1_,电压之比U1∶U2 =_3_∶__5_;若并联在某一电路里,则通过两者的电流之比 I1′∶I2′ =____5_∶,3电压之比U′1:U′2=_____. 1∶1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
律叫欧姆定律。
2.公式:
I= U R
I(A) 单位:U(V)
R(Ω)
3.变换公式:
U=IR
R=
U I
IR U
1.电阻的串联
A R1 =10Ω R2= 10Ω
A R =20Ω
5.如图8-2-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 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 示数是3 V,当S1断开、S2闭 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 V,则灯泡L1和L2两 端的电压 分别是( B )
A. 3V和5.5V
B. 3V和1.5V
C. 1.5V和4.5V
D. 1.5V和3V
图8-2-1
【答案】1A,0.5A,1.5A
8.把R1和R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V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 为0.2A,R 2两端的电压为4V,试求: (1)R1和R2的电阻各是多少? (2)如果把R1和R2并联后接入同一种电路中,通过干路的电 流是多少?
R1
U2
R2
<4> 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Rn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总=nR 2、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
= U1
R1
U2
R2
[例题1] 把10Ω的电阻和20Ω的电 阻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伏特的电源 上,求这个电路中的电流。
解: R=R1+R2
由欧姆定律可知:
U IR U1 I1R1 U 2 I 2R2
U U1U2
IR I1R1 I 2R2
R R1 R2
3讨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 大 。
+=
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长度
讨论2:若有n 个电阻R1、R2、···、Rn串联, 则它们的总电阻R 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