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分析_沈肇章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企业经营模式走上了另一个巅峰。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合理避税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合理避税已经成了绝大部分企业的战略部署。
合理避税的方法各式各样关键取决于企业自身适合什么样的税务筹划方案。
不同的企业有不一样的避税方式,但目的不外乎就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然而在我国这样的法制大国一旦涉及税收便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于法律而言偷税、漏税都是触犯国家法律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合理避税”这样一个名词,就是要让企业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成本,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但是,即使是这样企业合理避税还是存在一定程度问题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合理避税概念、意义、影响让大家对合理避税初步认识,然后又总结了一些常见合理避税的办法,从这些办法中不难发现企业合理避税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深入了解并找出解决方案,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合理避税; 税务筹划; 财务成本ABSTRACT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o promote our country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ttern on the another peak.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in the path of a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we is not hard to find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has become most enterprise strategy. Key depends on the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method of all kinds enterprise itself is suitable for what kind of tax planning scheme. Different compani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ax avoidance, but nothing more than a maximize profits yet in our country the legal powers when it comes to tax is a serious problem, the law for tax evasion, tax evasion are breaking the laws of the state. So here we put forward the "fair tax" such a word, is to make our enterprise within the scope of reasonable, fair and legal maximum reduce financial cost, maximizing profits, occupy the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But, even so, the enterprise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or problems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meaning, influence let everybody to the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then summarizes some common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from the wa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enterprise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and then to understand and find out solu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inally, to summarize the full text.Key words: A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The tax planning;Financial cost目录一、企业合理避税的概念、意义及影响 (1)(一)合理避税的概念 (1)(二)企业合理避税的意义 (1)(三)企业合理避税的影响 (2)1.合理避税在国内市场的影响 (2)2.合理避税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 (3)3.合理避税对企业内部的影响 (3)二、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 (4)(一)选择企业类型避税法 (4)(二)非居民企业避税法 (5)(三)选择投资方式避税法 (5)(四)计算材料避税法 (5)三、企业合理避税所存在的问题 (6)(一)企业较低的财务水平不能满足合理避税要求 (7)(二)企业缺乏专业的指导 (8)(三)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时对未来风险估计不足 (8)(四)企业缺少宏观调控 (8)四、企业合理避税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9)(一)关注国家政策,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9)(二)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10)(三)增强法律意识,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 (10)(四)合理预测企业经营行为,健全财务制度 (10)(五)统筹考虑,杜绝违规成本 (11)结语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摘要:企业避税是指企业合法利用税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合理减少税负,以达到合理的经营目的的行为。
合理的避税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提高公司竞争力,但是应该遵循法律规定,不得涉嫌逃税。
本文探讨了企业避税的概念、意义、遵循的原则和避税的方法,并提出了企业合理避税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避税、避税原则、避税方法、合理避税、税收政策正文:一、企业避税的概念与意义企业避税指的是企业在遵循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来减少税负,以节约成本、改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合法行为。
企业避税的意义在于,合理减少税负可以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二、企业避税的遵循原则企业在进行避税操作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通过合法手段实现避税目的。
2.公平性原则:企业应当在遵守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公平竞争、公正申报税收,不扰乱市场秩序。
3.预防性原则:企业应当提前预防税务风险,并积极采用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避税的方法常见的企业避税方法包括:1.利用减免税政策:企业可以依据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合理利用税收减免措施来降低纳税负担。
2.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可以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负,如选择税额抵免或税前扣除等。
3.跨地区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在不同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或利用不同地区税收政策的优势,实现税务筹划的目的。
4.利用外商投资税收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五、企业合理避税的建议企业应当在合法前提下,通过选择合适的税务管理政策和措施,合理地减少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具体建议如下:1.关注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2.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措施,降低税负。
3.加强税务内部管理,规范会计凭证和资料,避免税务风险的出现。
4.积极申请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第一篇: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摘要本文论述了避税的定义,分析了企业避税的现状和原因,站在征税机构和办税人员角度上考虑分析了企业避税的原因,指出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款,接受税务部门的检查。
当纳税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的格局建立后,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将会大大增强,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将相应减少。
关键词:企业避税;防范;对策一、避税的定义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对避税的解释为: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
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它是一种纳税人的税前安排,是区别子逃税的另一种纳税人对政府征税的行为反应形式。
一般而言,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
有学者认为,避税是对己有租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税务当局往往要根据避税情况所显示出来的税法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改和纠正。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况,即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
合法的避税,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
这在税务上不应反对,只能予以保护。
非违法的避税,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恫,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这种避税行为,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但回为于法无据,税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完善税法,以杜绝漏洞。
表面合法实属违法的避税,是在合法外衣掩盖下,欺诈手段逃税的违法行为。
这种情况在国际税收中相当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税法的差别规定和优惠政策,通过”挂靠”和”虚设机构”,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对这类避税行为只有加强检查,一经查明真相,应按逃税论处。
企业合理避税浅析

企业合理避税浅析【摘要】企业在进行税收规划时,需要了解税收政策并根据其原则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是指通过合法手段减少纳税额,但并非为了逃避税收而违法操作。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合理避税,如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合理避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逃避税收而受到处罚。
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时需谨慎操作,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规性。
重视合理避税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竞争力。
企业应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税收规划,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关键词】企业合理避税、税收政策、合理避税的定义、合理避税的原则、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合理避税的风险、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性、合理避税的合规性、税收规划、合法合规。
1. 引言1.1 企业合理避税浅析企业合理避税是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手段,尽可能减少支付税款的行为。
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合理避税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税收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避税,企业可以减少税负,提高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合理避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合规性问题,企业需要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税收规划,确保自身合法合规。
本文将对企业合理避税进行深入分析,从税收政策概述、合理避税的定义、原则、方法以及风险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合理避税的相关知识,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通过对企业合理避税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规划建议,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2. 正文2.1 税收政策概述税收政策是国家对纳税人征税和管理税收活动的总体规定和安排,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入调节和资源再分配,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
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等,而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税收政策还会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现实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浅谈企业避税行为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使得利润最大化,如何降低成本,合法规避各种税金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对合理避税的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in order to maximize profits,how to reduce costs,legal circumvention of various taxes become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tax law,a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method is briefly introduced.关键词:企业;税收成本;合理避税Key words:enterprises;tax cost;reasonable tax avoidance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162-020 引言合理避税是企业合理组织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恰当履行纳税人义务,使纳税成本最低化,通过合理避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成为我国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进行合理避税的目标就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取得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
只有当总收入大于总成本,并且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差额最大时,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才能得以实现。
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只有总成本最小化才行。
合理避税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当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的选择时,纳税人以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财务、经营、组织及交易事项,做出财务安排或税收筹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规避和减轻税负的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税负最小化。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法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已经逐渐完善。
企业是社会生活中纳税的主力军,但是税收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通过合理避税的的方法减轻税收负担,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本企业的税负负担,已成为当前企业所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
关键词避税税收纳税人税法企业1、合理避税的产生避税是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税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只要税收存在,纳税人就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各国税法规定和税负水平上的差异或税制的不完善之处,采用变更住所、转移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等种种公开合法的手段,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国内或国际的纳税义务。
若纳税人采用各种违法的偷漏税手段来减轻或避开其纳税负担,就很容易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于是就积极寻求合法而有效地躲避征税的途径。
由于种种的原因,税法有其自身的“缺陷”,这些“缺陷”可以直接或间接被纳税人利用来减少或避开征税,并可坦然地面对政府的各项税收检查而安全顺利过关,既少纳税或不纳税又不触犯法律。
不违法,少纳税,多得利,这就是最初避税产生的原因。
2、合理避税的主要方式¬由于企业的类型及经营范围不同,税法与之相对应的税收政策亦有所不同,总的说来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有:(1)、企业类型选择法。
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是指投资者依据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企业类型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的方法。
我国企业按投资来源分类,可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同一类型的企业内部组织形式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尽相同。
因此,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其承担的税负也不相同。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对企业类型的选择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2)、转让定价避税法。
转让定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经济联系的企业各方为均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或买卖过程中,不依照市场买卖规则和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而根据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或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之间的收入进行的产品或非产品转让。
浅谈企业合法避税

浅谈企业合法避税【摘要】企业合法避税是企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税收政策规定,降低税收负担的行为。
本文从何为企业合法避税、合法避税的优点、合法避税的方式、企业应注意的合法避税事项以及风险防范与合法避税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合法避税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合规发展。
企业在避税过程中应注意合法性、规范性,避免不良后果。
文章强调了企业合法避税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企业在合法避税方面更好地发展,实现税收与企业的双赢。
企业应当合法遵循税收法规,同时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策略实现税收优惠,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合法避税、引言、何为企业合法避税、合法避税的优点、合法避税的方式、企业应注意的合法避税事项、风险防范与合法避税、总结企业合法避税的重要性、展望企业合法避税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合法避税的政策建议。
1. 引言1.1 概述浅谈企业合法避税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合法避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和税负的不断增加,企业开始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竞争力。
合法避税并非企业逃避税收责任,而是依法利用税收政策和税法漏洞来最大程度地合理降低税负的一种行为。
企业合法避税是指企业通过依法合规的方式来调整经营结构,减少纳税义务的行为。
合法避税与非法逃税有着本质的区别,非法逃税是指企业通过偷漏税、虚开发票等违法手段来逃避税收监管,是不道德的行为。
在进行企业合法避税时,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合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企业也应该注重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利益,更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合法避税的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何为企业合法避税企业合法避税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措施,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来减少税负、降低税收成本,以达到最大程度地节约税收支出的行为。
浅谈企业合法避税

浅谈企业合法避税【摘要】企业合法避税是指企业遵守法律规定,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减少纳税负担的行为。
合法避税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还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正文中介绍了合法避税与非法逃税的区别,企业合法避税的途径、原则、影响和策略。
结论部分探讨了企业合法避税的必要性,提出了企业合法避税的实施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可以了解企业合法避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企业合法避税、定义、重要性、合法途径、原则、影响、策略、区别、必要性、建议、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企业合法避税的定义企业合法避税是指企业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和规定,采取各种合法手段尽可能减少税负的行为。
企业合法避税不同于非法逃税,它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不会触犯法律,而且是一种合法的财务管理行为。
企业合法避税的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和壮大企业。
企业合法避税是企业合规经营的一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合法避税需要企业遵循税法的相关规定,合理申报纳税,充分利用各项减免政策,避免发生无谓的税务风险。
企业合法避税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充分重视和支持。
1.2 企业合法避税的重要性企业合法避税的重要性在于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合法避税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负担,优化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合法避税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有助于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实施。
合法避税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企业合法避税不仅符合法律法规,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企业应当重视合法避税的重要性,根据法律规定和市场环境,积极采取有效的合法避税策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避税与反避税静态博弈(一)模型假设1.企业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全面税收约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外部税收环境给定了企业的行为空间。
2.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行为都是理性的。
避税虽然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每个企业愿意支付的避税成本不会超过其避税收益。
同理,税务机关必须寻求反避税效果与税收征管成本的均衡。
3.在静态的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征纳双方同时行动,即任何一方在开始行动时,都没有机会观察到对方的选择。
4.如果企业选择避税,只要税务机关进行调查,避税活动就会被发现。
有关查出率的影响,本文不做讨论。
(二)模型建立避税与反避税博弈的参与人是企业与税务机关,他们都根据各自的目标安排自己的行为。
企业的纯策略选择是不避税或避税;税务机关纯策略选择是进行反避税调查或不进行反避税调查。
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调整,依据的是独立交易原则,即根据外部市场独立竞争价格来判断关联企业间内部转让定价是否存在避税问题。
假设市场独立竞争价格的中值为P,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为P',当P'< P时,反映关联企业企图通过低价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将一部分利润由高税区转移到低税区,规避税负。
我们用T表示高税区的税率,用t表示低税区的税率,即T>t或(T-t)>0。
(P-P')(T-t)是企业期望的避税得益,假设避税成本为F,且(P-P')(T-t)-F>0,才有避税的必要。
如果企业避税被查出,税务机关会按照(P-P')T调增企业应纳税额,并按照利率R对应补税额加收利息(如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利率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但是,反避税调查会增加税收征管成本,设其为C,且(P-P')T-C>0,才有反避税的必要。
据此,可以建立避税与反避税静态博弈模型,税务机关与企业对应策略组合的得益矩阵如下表。
(三)模型分析如果税务机关不进行反避税调查,企业避税的期望得益为(P-P')(T-t)-F;企业不避税,既无避税得益,也无避税成本,期望得益为0,由于(P-P')(T-t)-F>0,所以选择避税的策略更优。
如果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企业避税的期望得益为(P-P')(T-t)-(P-P') T (1+R)-F,企业不避税的期望得益为0,由于(P-P')T>(P-P')(T-t),显然,选择不避税的策略更优。
在企业避税的情况下,如果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期望得益为(P-P')T(1+R)-C;如果税务机关不进行反避税调查,无反避税调查成本,期望得益为[-(P-P')T ],因为P> P',体现的是税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分析◆ 沈肇章内容提要:企业避税行为是企业与外部税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企业避税行为动机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避税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行为空间的大小。
本文试图通过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探索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各种因素,讨论抑制企业避税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避税行为空间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企业与税务机关避税与反避税博弈的期望得益矩阵表收损失。
所以选择进行反避税调查的策略更优。
在企业不避税的情况下,如果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期望得益为(-C);如果税务机关不进行反避税调查,期望得益为0,显然,选择不进行反避税调查的策略更优。
所以,这个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但是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进一步假设税务机关以γ的概率选择进行反避税调查,企业以β的概率选择避税。
那么,给定β,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γ=1)和不进行反避税调查(γ=0)的期望得益分别为:πG(1,β)=[(P-P')T(1+R)-C]β+(-C)(1-β)=(P-P')(1+R)Tβ-CπG(0,β)=[-(P-P')T]β+0(1-β)=-(P-P')Tβ解πG(1,β)=πG(0,β),得:β*= C (P-P')(2+R)T (1)即:如果企业避税的概率小于β*,税务机关的最优选择是不进行反避税调查;如果企业避税的概率大于β*,税务机关的最优选择是进行反避税调查;如果企业避税的概率等于β*,税务机关随机地选择进行反避税调查或不进行反避税调查。
同理,给定γ,企业选择避税(β=1)和不避税(β=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πP(γ,1)=[(P-P')(T-t)-(P-P')T(1+R)-F]γ +[(P-P')(T-t)-F](1-γ)=(P-P')(T-t)-(P-P')T(1+R)γ-FπP(γ,0)=0γ+0(1-γ)=0解πP(γ,1)=πP(γ,0),得:γ*=(P-P')(T-t)-F (P-P')(1+R)T (2)即:如果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的概率小于γ*,企业的最优选择是避税;如果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的概率大于γ*,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不避税;如果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的概率等于γ*,企业随机地选择避税或不避税。
因此,避税与反避税博弈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β*= C γ*= (P-P')(T-t)-F (P-P')(2+R)T, (P-P')(1+R)T。
该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可解释为:如果税务机关随机地对 C(P-P')(2+R)T比例的企业进行反避税调查,就会有(P-P')(T-t)-F (P-P')(1+R)T 比例的企业选择避税,有[1-(P-P')(T-t)-F]比例的企业选择不避税。
(P-P')(1+R)T(四)模型结论1.只要税务机关展开反避税调查,就会对企业的避税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反避税调查概率。
在查出率一定的情况下,反避税调查概率越高,调查面越广,企业避税的行为空间越小。
不过,提高调查概率,扩大调查面,是以增加税收征管成本为代价的。
所以,反避税调查概率并非越高越好。
2.企业的最优避税概率β*与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的成本C呈正相关关系,即税务机关的反避税调查成本越高,企业避税的行为空间越大,反之,其避税的行为空间越小。
而反避税成本的高低主要与税务机关的征管技术水平、成本控制水平和征管人员的素质等因素相关。
所以,建立和不断完善反避税体系,改进税收征管技术,特别是强化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税收征管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都有利于抑制避税活动。
3.税务机关的最优反避税调查概率γ*与企业的避税成本F呈反比关系,F值越大,γ*值可以越小;F值越小,γ*值则要求越大。
这说明在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概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避税成本高低制约其避税行为选择。
除企业自身的因素外,影响其避税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税制设计制定水平,一般而言,税收制度越完善,税收法律条文越准确,字面意义表达越严密,课税意图越明确,企业及其专业顾问寻找税收漏洞的难度就越大,避税成本也越高;二是税务机关对企业避税活动反应的灵敏性,企业耗费人、财、物力多少等因素都影响企业的避税选择。
企业策划或购买了一个避税计划,总是期望它能在尽可能多个经营期带来避税利益,其避税成本也要分摊到各收益期,如果税务部门有健全的反避税体系,对避税活动反应灵敏,能及时发现税收漏洞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那么,将使企业的期望落空,相应提高其各经营期的避税成本。
4.税务机关的最优反避税调查概率γ*与(T-t)呈正比关系,表明关联交易双方的税负差异越大,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获得的避税利益越大,企业选择避税的可能性也越大,税务机关越应该对其关联交易进行反避税调查。
5.最后来看一下R对企业避税行为决策的影响,R值越大,企业选择避税的概率和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的概率越小。
表明在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进行纳税调整时,对企业应补税款加收利息,可以增大企业避税的风险,有利于抑制企业避税行为,提高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效率。
但毕竟避税行为与违法的逃税行为是有区别的,故R值不宜过高,不应具有惩罚性质。
二、避税与反避税动态博弈在静态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引入行为决策的时序问题,进一步观察在动态环境下,企业避税行为的决策过程。
在静态博弈中,征纳双方同时行动,无暇反应,没有机会观察到对方的选择,征纳双方在选择自己的策略时,把对方的策略当作给定的,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如何影响对手的策略。
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行为主体的行动有先后次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动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偏好、战略空间等方面的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调整自己的策略。
当然,先行动者也会理性地预期到这一点,知道自己的行动将被后行动者所利用,就会在选择行动时传递对自己最有利的信息,避免传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我们以A代表企业,以B代表税务机关。
假设A先行动,他有两种可能的类型:t1(高避税成本),t2(低避税成本)。
A有两个可行行动:m1(避税),m2(不避税)。
B后行动,他也有两个可行方案:a1(进行反避税调查),a2(不进行反避税调查)。
B行动之前不知道A属于什么类型,他对A的类型T={t1,t2}的先验推断为p2=(p,1-p)。
静态博弈分析表明,企业避税成本高低会制约其避税行为选择,即t2选择避税的概率比t1高;税务机关最优的反避税调查概率受到税收成本的约束,反避税成本与反避税调查概率呈反比关系。
假定这些都是征纳双方的共同认识,那么,避税与反避税动态博弈的扩展式表述如下图所示。
显然,如果是完全信息博弈,若B选择a1,A的最优策略是选择m2;若B选择a2,A的最优策略是选择m1。
同理,若A选择m1,B的最优策略是选择a1;若A选择m2,B的最优策略是选择a2。
但是,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征纳双方都不能完全了解对方的类型和选择,最优策略就依赖于自己对对手的推断。
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企业A先行动,相对于税务机关,企业占有信息优势,他了解自己的偏好和成本函数,知道自己的类型(t1或t2),也了解市场独立竞争价格。
在实际中,企业A在确定关联交易定价时,是否采取避税行动,受到他对税务机关类型(高成本或低成本)推断的影响。
如果企业A推断税务机关反避税成本高,就会倾向于选择避税;如果企业A推断税务机关反避税成本低,则倾向于选择不避税。
在博弈的第二阶段,轮到税务机关行动,税务机关了解自己的成本函数,知道自己的类型(高成本或低成本)和最优的反避税调查概率。
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不了解企业A的偏好和成本函数,不能确切地知道企业A的类型(t1或t2),在观察到企业行动之前,只能推断企业A属于t1或t2的概率都是0.5。
不过,税务机关可以利用其后动优势,通过观察企业A的行动,分析该企业各种有关纳税活动的外在表象,来修正自己对企业A所属类型及其选择的推断,并由此选择自己的行动。
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先行动的企业A存在”长亏不倒”的异常现象,具有传递该企业特征信息的作用,使税务机关能够修正自己对企业A的推断,确定反避税的调查对象。
如果博弈继续下去,其他企业通过观察税务机关的行动,分析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选案的标准,知道自己的行为具有传递自己特征信息的作用,就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动来掩盖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