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衰老相关基因和蛋白

合集下载

细胞衰老基因集

细胞衰老基因集

细胞衰老基因集细胞衰老是一种生物体老化的过程,与细胞内的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细胞衰老基因集是指一组与细胞衰老过程相关的基因。

以下是一些与细胞衰老相关的基因:1. TP53(p53基因):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在细胞内起到调控细胞周期、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重要功能。

当细胞受到损伤或DNA缺陷时,p53会激活相关的基因,导致细胞周期停滞或细胞凋亡,从而阻止异常细胞的增殖。

2. PTEN基因:PTEN基因编码了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凋亡。

研究发现,PTEN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与肿瘤发生风险增加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的提前有关。

3. p16INK4a基因:p16INK4a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一个关键蛋白质,它能够抑制细胞周期的进行并阻止细胞增殖。

研究表明,p16INK4a基因的活性增加会导致细胞老化和衰老。

4. Telomerase基因:Telomerase是一种酶,它能够延长染色体末端的端粒(telomere),防止端粒的缩短。

端粒的缩短被认为是细胞老化的标志之一。

Telomerase基因的活性与细胞的衰老过程有密切关系。

5. SIRT1基因:SIRT1基因编码的是一种蛋白质,它被称为“长寿基因”。

SIRT1蛋白质能够调控细胞的代谢、应激应答和衰老等过程。

通过调节细胞中多种生物学途径,SIRT1能够抑制细胞衰老的发生。

这些基因在细胞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细胞衰老的机制,并提供可能的干预手段来延缓衰老或治疗与衰老相关的疾病。

1植物生理学习题10

1植物生理学习题10

第十套(一)填空1.花粉中含量最多的酶类是。

(水解酶)2.可育花粉和不育花粉在内含物上的主要区别是、和的多少或有无。

(淀粉,蔗糖,脯氨酸)3.双受精过程中,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另一个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初生核。

(合子,胚乳)4.在育种工作中,一般用、和等条件来暂时保存花粉。

(干燥、低温、低氧)5.花粉的识别物质是,雌蕊的识别感受器是柱头表面的。

(壁蛋白,亲水蛋白质膜)6.引导花粉管定向生长的无机离子是。

(Ca2+)7.元素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B)8.孢子体型不亲和发生在柱头表面,表现为花粉管不能,而配子体型不亲和发生在花柱中,表现为花粉管生长。

(穿过柱头,停顿、破裂)9.受精后雌蕊中激素的含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使雌蕊的代谢发生剧烈变化。

(IAA)10.种子中的胚是由发育而来的;胚乳是由发育而来的。

(受精卵,受精极核)11.多数种子的发育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胚胎发生期,种子形成期,成熟休止期)12.种子中的贮藏物质主要有、、。

(淀粉,蛋白质,脂类)13.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是由转化来的。

(碳水化合物)14.油料种子发育时,先形成脂肪酸,然后再转变成脂肪酸。

(饱和,不饱和)15.昼夜温差大,有机物质呼吸消耗,瓜果含糖量,禾谷类作物千粒重。

(少,高,高)16.北方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南方的。

北方油料种子的含油量比南方的。

(高,高)17.温度较低而昼夜温差大时有利于脂肪酸的形成。

(不饱和)18.风旱不实的种子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较。

(高)19.同一种植物,无籽种的子房中生长素含量比有籽种的。

(高)20.人们认为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原因是由于果实中产生的结果。

(ETH)21.果实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和。

(薄壁细胞的数目,细胞体积,细胞间隙)22.果实成熟后变甜是由于的缘故。

未成熟的柿子之所以有涩味是由于细胞液内含有。

(淀粉转变成糖,单宁)23.休眠有多种形式,一、二年生植物大多以为休眠器官;多年生落叶树则以作为休眠器官;而多种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则以休眠的、鳞茎、球茎、块根、块茎等度过不良环境。

细胞衰老与相关基因的关系

细胞衰老与相关基因的关系

细胞衰老与相关基因的关系摘要】衰老是细胞的重要生命现象之一,主要受遗传与环境两个反面的影响,对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了解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可揭示细胞衰老相关基因间相互作用及在衰老过程中的调节、损伤、应激、修复等内在联系,为老年病,细胞癌变、器官移植等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细胞损伤促衰老因子自由基近年来,国内外对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非常活跃。

研究多以线虫、酵母、果蝇、小鼠为模型。

目前已发现有数十种促衰老因子(DAF)与之有关,改变某些基因的活性可使寿命延长或促进衰老发生,本文综述了衰老相关基因的分布、定位、分子生物学表达调控及临床应用。

1969年Haffman报道了一种存在于人类红细胞基质提取物夜相中的物质,它能控制抗体包被的绵羊红细胞的补体介导的溶血;Nichoson-weller[1]等通过丁醇提取,采用连续色谱法,从豚鼠和人类红细胞基质中纯化一种固有的膜糖蛋白,在纯化过程中监测到它能加速C3转化酶的衰老,从而命名为DAF。

1、DAF的分布与定位DAF广泛分布于外周血细胞[2],包括红细胞、粒细胞、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和红细胞系统的祖细胞上。

在动物模型证实可存在于心脏的脉管系统,肾脏、肝脏的各种器官中,表达在正常人的结肠、直肠粘膜及膀胱、子宫、胸膜等上皮细胞的表面,但自然杀伤细胞(NK)上没有DAF,不同细胞中DA F个数也不相同。

衰老基因可分布于多条染色体,如Newbold[3]将3号染色体上的衰老基因定位于3p2111~21113,可抑制端粒酶活性,Uejima[4]等将2号染色体上的衰老基因定位于2q37,不影响端粒酶活性,这也表明衰老存在多种调控途径。

2、细胞衰老的机理细胞衰老的研究有多种学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Harman首先提出的自由基学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衰老学说之一。

目前影响力较大的是氧化-损伤学说[5],即代谢产生的氧化产物导致分子损伤,由于氧化产物不断积累,最终细胞衰老和死亡,自由基的种类繁多,其中以活性氧簇自由基(ROS)最为重要。

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都是生命的基本现象,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

在胚胎发育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多余的和已完成使命的细胞,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在成年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衰老和病变的细胞,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和细胞增殖一样细胞凋亡也是受基因调控的精确过程,在这一节我们就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作简要的介绍。

细胞凋亡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胞外信号激活细胞内的凋亡酶caspase、一条是通过线粒体释放凋亡酶激活因子激活caspase。

这些活化的可将细胞内的重要蛋白降解,引起细胞凋亡。

一、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细胞凋亡的调控涉及许多基因,包括一些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其中研究较多的有ICE、Apaf-1、Bcl-2、Fas/APO-1、c-myc、p53、ATM等。

1.Caspase家族Caspase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相当于线虫中的ced-3,这些蛋白酶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关键酶,一旦被信号途径激活,能将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使细胞不可逆的走向死亡。

它们均有以下特点:①酶活性依赖于半胱氨酸残基的亲核性;②总是在天冬氨酸之后切断底物,所以命名为caspase(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方便起见本文称之为凋亡酶;③都是由两大、两小亚基组成的异四聚体,大、小亚基由同一基因编码,前体被切割后产生两个活性亚基。

最早发现人类中与线虫ced-3同源的基因[1]是ICE,即:白介素-1 β转换酶(Interleukin-1 β-converting enzyme)基因,因该酶能将白介素前体切割为活性分子,故名。

通过cDNA杂交和查找基因组数据库,在人类细胞中已发现11个ICE同源物[2],分为2个亚族(subgroup):ICE亚族和CED-3家族(图15-6),前者参与炎症反应,后者参与细胞凋亡,又分为两类:一类为执行者(executioner或effector),如caspase-3、6、7,它们可直接降解胞内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引起凋亡,但不能通过自催化(autocatalytic)或自剪接的方式激活;另一类为启动者(initiator),如caspase-8、9,受到信号后,能通过自剪接而激活,然后引起caspase级联反应,如caspase-8可依次激活caspase-3、6、7。

关于可溶性蛋白

关于可溶性蛋白

1、可溶性蛋白是植物体内氮素存在的主要形式,其含量的多少与植物体代谢和衰老有密切的关系。

2、据籽粒可溶性蛋白的变化推测可溶性蛋白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当籽粒初步形成时,适应灌浆等的需要,可溶性蛋白是必须的,它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势以及水分供应;灌浆结束进入后期,籽粒开始成熟,尤其是进入蜡熟期,受基因调控的作用可溶性蛋白的表达减少或终止,这一现象说明干旱诱导产生的可溶性蛋白对于抗旱是有益的,它与植物体维持渗透势抗脱水有关。

3、从图1 可以看出, 小麦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自挑旗期开始持续下降, 花后14 天之前各施钾处理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L SD,P = 0. 05) , 以处理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 开花14 天之后分解速率加快, 说明其向籽粒大量转移,处理之间差异变小。

Barneix (1993) 指出[9 ] , 小麦籽粒中含氮量受到叶片中氮的输出比例的限制, 而不是籽粒内部机制的限制。

张国平则认为, 高钾处理的植株茎内含氮量低的主要原因是钾促进了氮的转运[10 ]。

而本试验中施钾提高了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并促进其输出, 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是有利的4、小麦籽粒用于合成蛋白质的氮素20 %左右来源于开花后植株吸收同化的氮,80 %左右来源于开花前积累于叶片、叶鞘、茎秆等营养器官蛋白质的降解与再分配[13 ,15 ] 。

5、籽粒中的可溶性蛋白质主要是代谢过程中的酶,其含量大小是籽粒代谢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开花后7 d,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之后持续下降。

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 EC6,3.1.2)是小麦籽粒中氨同化的关键酶,其活性大小可反映籽粒氨同化能力的强弱。

开花7 d后,籽粒GS 活性一直呈下降趋势。

随施氮量增加,灌浆过程中强势粒和弱势粒的GS 活性提高,说明在本试验的施氮量范围内,施氮量增加,有利于提高籽粒的蛋白质合成能力。

秀丽隐杆线虫中与衰老相关的DAF_2_IGF_1信号通路研究进展_毛玉琴

秀丽隐杆线虫中与衰老相关的DAF_2_IGF_1信号通路研究进展_毛玉琴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 Vol. 34 No. 6 Jun. 2014
2 / IGF1 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毛玉琴, 等. 秀丽隐杆线虫中与衰老相关的 DAF-
· 931·
2 基因 活性, 可能是强有力的抗衰老机制。 抑制 daf[29 ] 的活性也可通过促进自吞噬过程来延长寿命 。 尽 16 , 16 自身在 daf2突 管延长寿命需要 DAF而 DAF这就 变的秀丽隐杆线虫中并不是自吞噬所必需的, 2 通过 DAF16 非依赖的机制调控自吞噬。 表明 dafDAF2 / IGF1 信号通路存在着组织间的 事实上, 2 / IGF1 信号通 传递调控, 在一个组织中干扰 DAF16 等转录因子在其他组织中建立 路将会通过 DAF一个新的生理平衡
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而如今, 随着人 类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 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关注更 为密切。 衰 老 是 影 响 冠 心 病、 脑 血 管 意 外、 恶性肿 瘤、 感染、 糖尿病和内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最危险因 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 衰老引起的相关疾病发病 率明显上升, 如年龄每增加 10 岁, 因心血管病的病 死率增加 2 ~ 3 倍, 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将成为我们 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秀丽隐杆线虫中与衰老相关 2 / IGF1 信号通路是第一个为人类所认识的 的 DAF2 / IGF1 信号通路 衰老基因调控机制, 文章就 DAF机制进行综述, 为抗衰老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科研思 路和方法。
[1 , 2 ]
[ 作者简介] 毛玉琴( 1992 —) ,女,硕士生; 电子信箱: myq110813@ 163. com。 [ 通信作者] 王立顺,电子信箱: jywangls@ shsmu. edu. cn。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节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教案浙科版第一册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节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教案浙科版第一册

第三节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一、衰老细胞的结构和代谢产生异常1.衰老的概念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指生物个体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性下降,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的现象。

2.衰老现象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的基本现象,生命的更新、种族的延续就是在生与死的交替中进行的。

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

3.衰老的意义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地衰老和死亡,同时又有增殖产生的新细胞来代替它们。

4.衰老的特征衰老细胞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总体上呈衰退变化。

例如,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质色素积累、空泡形成;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核膜内陷,染色质凝聚、碎裂、溶解;DNA 的功能受抑制,RNA含量降低;蛋白质合成下降,酶的活性降低;线粒体的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则随年龄增加而变大;呼吸变慢等。

5.细胞衰老的机制总的来说,细胞衰老是各种细胞成分在受到内、外环境的损伤作用后,因缺乏完善的修复,使遗传物质的“差错”积累所致。

引起细胞衰老的内、外因素很多,例如,DNA分子中某些片断的长度,与细胞增殖次数密切相关的“端粒DNA"长度;一些与衰老相关基因的活化;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到一定量后会危害细胞,引起衰老,如哺乳动物脂褐质的沉积;化学性质活泼的自由基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类等大分子物质,造成损伤。

二、衰老细胞的死亡受基因的调控1.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这种严格受基因调控的死亡,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变化,不同于病变或伤害导致的病理性死亡。

2.细胞凋亡的表现细胞凋亡的表现包括:染色质聚集、分块、位于核膜上;胞质凝缩;DNA被有规律地降解为大小不同的片断,最后核断裂,细胞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内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还有凝缩的染色质,可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细胞凋亡因始终有膜封闭,没有内溶物释放,故不会引起炎症。

基因芯片研究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

基因芯片研究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

基因芯片研究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一、内容综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芯片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基因芯片研究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正是这一技术在中医领域的独特应用。

灸命门穴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对于延缓衰老具有一定的疗效。

而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为揭示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灸命门穴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腰部具有温肾壮阳、益精填髓、强身健体等作用。

通过灸治命门穴,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然而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这就需要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来揭示其中的秘密。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分辨率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基因进行同时检测和测序,快速准确地揭示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通过对灸命门穴相关的基因进行基因芯片测序,科学家们可以发现哪些基因与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作用密切相关,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目前关于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基因芯片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灸命门穴能够影响多种基因的表达,包括与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免疫应答等有关的基因。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新认识,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为揭示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灸命门穴这一传统中医养生方法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类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研究延缓衰老的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高分辨率的技术手段,为揭示生命科学领域的奥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灸命门穴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被认为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因此研究灸命门穴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对于发掘中医药在抗衰老领域的优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大量基因信息,从而揭示基因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植物衰老过程中,这些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均有增加,如荠菜、欧
芹、小麦等。因此,衰老过程中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增加可能是DNA降 解的主要原因。
• 2.细胞壁修饰酶类
•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主要 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目前研究的细胞壁修饰酶类主要涉及果实成熟软 化过程中细胞壁结构和组分的变化,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而导致 的细胞壁机械强度不断下降,及总体结构的破坏等。多聚半乳糖醛酸 酶(PG)、果胶甲酯酶(PME)及果胶酯酶(PE)是分解果胶类物质的主要 酶类,参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的水解过程,从而导致细胞壁
XTH 的作用机制
• XTH主要采用异头构型的两步置换机制进行催化反应。在催化反应过 程中,XTH与木葡聚糖结合后,底物被特异性的剪切产生糖基-酶中 间体,之后糖基-酶中间体可将糖基转移给木葡聚糖的还原端(XET活 性)或者水分子(XEH活性)。通过两种酶的活性,XTHs可参与细 胞壁的扩展和降解,水解木葡聚糖供给能量,以及改变细胞板的流动 性,总之,与植物组织的伸长、木质部的形成、根的发育、果实的软 化、花瓣的衰老及细胞程序化死亡等过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壁中含量最多的半纤维素。木葡聚糖可以与纤维素微纤丝结合形成氢 键,彼此交互连接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本框架,而木葡聚糖内转糖苷
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hydrolase, XTH)是
一种可以引起这种结构改变的细胞壁松弛因子,从而改变了细胞的形 状、大小,并且影响了细胞的再生分化甚至功能。
• 花卉中部分已克隆的与衰 老相关的重要基因,涉及 到蛋白质降解、乙烯代谢 及脂类代谢等多种生理功 能。这些基因的克隆极大 地促进了人们对植物衰老 过程的认识,也为今后在 分子水平上阐明植物衰老 的机制、进行衰老调控提 供了有利条件。
XTH 基因的研究进展
XTH 的结构与功能 XTH 的作用机制
花衰老相关基因及蛋白质研究
目录
背景介绍 花衰老相关的蛋白质 花衰老相关基因及表达研 究 XTH 基因的研究进展
背景介绍
在开花过程中除了受到温度、干旱、营养缺 乏、病原体感染、伤害和遮阴等因素影响外, 其内源激素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花瓣的衰 老。因此,为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对其延 缓衰老及保鲜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关 于花卉保鲜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主要 可分为物理保鲜法如低温冷藏、气调贮藏和 辐射保鲜等,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化 学保鲜法,以减少体内水分、养分的消耗, 延长寿命及贮运期。
花衰老相关的蛋白质
1.保护酶类 2.蛋白酶类(蛋白质水解酶) 3.核酸酶类 4.细胞壁修饰酶类
花衰老相关的蛋白质
• 1.保护酶类
• 花在衰老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活性氧,从而加速植物细胞的进一步衰老
死亡。但是植物体自身具备了一个在结构上十分精确和完善的防卫系 统, 即衰老过程中清除活性氧的关键酶 SOD、CAT、POD。其中 SOD 和 CAT 是植物体内主要的保护酶。SOD 的主要功能是催化超 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的歧化反应, 生成H2O2和O2, 而 CAT 和 POD 可 以催化 H2O2分解为水和氧气, 从而消除 O2-对细胞的损害。
• 2.蛋白酶类
• 蛋白质的降解是花衰老的重要生化指标,植物衰老过程中蛋白酶合成 量的增加及其活性的上升是导致蛋白质降解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植 物体内的蛋白酶根据酶活性部位的性质可以大致分为半胱氨酸蛋白酶 、丝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等。 其中,半胱氨酸型蛋白酶是最普遍的,对其特性的研究也较深入。
结构解体。
花衰老相关基因及表达研究
• 衰老是一个受基因表达高度调控的过程。随着植物衰老的进行,基因 组中不少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一部分基因的 mRNA 数量减少或消 失,这类基因被称为衰老下调基因(SDGs)。而另外一部分基因的 mRNA 则出现或数量增加,被称为衰老上调基因即衰老相关基因 SAGs,后者又分为仅在衰老特定发育阶段表达的衰老特定基因 (SSGs),和衰老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增加的基因。
但总体会阻碍拟南芥的正常生长。
Thanks
• 在植物发育的不同阶段,植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转录后质外体的 pH,各种植物生长激素,以及如高温、冷击、触摸、缺氧等环境因 素刺激,都可以影响到 XTH酶的活性以及 XTH 基因的表达。 • 有报道发现玉米 XTH 基因在水淹后,在其幼苗的茎间检测到 XTH 转 录产物有所增加。缺氧条件下,矮慈姑的 SpXTH1 和 SpXTH4 均大 量表达。编码拟南芥 XTH 的TCH4 受到外界机械刺激表达会上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XTH由多种XTHs基因编码,属于糖苷水解酶GH16家族。该酶可以具 有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 XET) 的活性,或具有木葡聚糖水解酶(Xyloglucan hydrolase, XEH)的 活性,也可以二者兼备。按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划分,XTH蛋白和编码 该蛋白的XTH基因被分为三类,第一类和第二类XTH具有内转糖苷酶 和水解酶的双重活性,第三类XTH只具有水解木葡聚糖的活性。
3
输入内容
XTH 与 XTH 基因的研究进展 XTH 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4
输入内容
XTH 的结构与功能
• 双子叶植物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结构蛋白组成的 复杂网状结构,其中半纤维素与纤维素为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约
占细胞壁干重的 2/3,而木葡聚糖(xyloglucan,XG)是初生细胞
• 3.核酸酶类
• 核酸的降解是花瓣衰老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以便将分解产生的代谢产
物输送到衰老解体的组织,参与物质的重新合成。细胞程序性死亡过 程的典型变化是DNA降解后产生梯状的DNA断裂条带,目前已经在
许多种衰老植物中检测到了这种变化,这需要能够水解 DNA 单链和
双链的核酸内切酶作用。植物中核酸内切酶可以根据其对离子的依赖 性,分为依赖锌离子、钙离子、钴离子等的核酸内切酶,据已有报道
XTH 与 XTH 基因的研究进展
• 至今为止,已在多种植物中发现并在植物的多种组织中检测到XTH的 活性,并且有大量的研究表明XTH的表达均可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 激素调控下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相关。而不同的XTH基因有着显著的 表达差异和不同的调节模式,共同构成了整个XTH基因家族。
XTH 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