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88203(优选类别)
第十一章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一)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3.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二)开发和保护又是相互矛盾的
1.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 2.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作用。 3.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 因开发而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 的毁灭性打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 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 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 产及文化景观遗产。这些遗产超越了国境和民族。 为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防止重蹈先破 坏后保护的覆辙,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制定了《雅典宪 章》、《威尼斯宪章》和《华盛顿宪章》;1972年,联 合国又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 “三大宪章一个公约”被尊为当今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利用的“世界规则”。 在“三大宪章”尤其是“公约”的指导下,全球范 围内已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运动。
二、旅游资源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
(一)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1.旅游者造成的破坏 2.旅游业的破坏 3.其他因素的破坏。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 水灾、飓风等。
火毁前的圆明园
火毁后的圆明园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1.杜绝人为破坏的措施 第一,行政和法律措施。第二,技术措施。第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2.减缓自然损毁的措施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4、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3).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二者相互联、相互依存
1、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遭到破坏,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的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旅游资源开发充分利用了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文化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作为一种快速增长的产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社会生活质量。
旅游资源开发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消费和投资的增长,为地方财政的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然而,旅游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随着大规模旅游活动的进行,环境污染成为了突出的问题。
过度使用水资源、能源浪费、大量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垃圾等,使景区的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一些景区由于游客的大规模涌入,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此外,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的破坏,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担忧。
为了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和环境。
采取限流措施,合理分配资源,降低景区的开放频率,让景区得到更好的恢复和保护。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减少对景区环境的破坏。
其次,要推动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子孙后代继续享受资源和环境的福利。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推广节能环保的旅游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还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应当加大对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执法检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三)自然资源保护也可以留存更多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 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可以说是已经 触到了红线,产生了各种危机,比如,濒危物种的逐步灭绝、土 地荒漠化、大气水体污染等。所以,人们必须要做好自然资源保 护工作,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将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资源真正保
护起来,留存更多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使后代可以享受更加美 好的大自然风光。
建设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古村落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 题,政府应着力完善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依附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也关系着游客的游玩心情 和景区的开发进度,民间一直流传着“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古 话,交通的畅通能够增加景区的可进入性。孟格庄的村间道路修 建不完善,入村道路较为狭窄,可进入性不强;因此,完善交通 势在必行。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近几十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追 求,而是更加关注精神生活上的享受,于是旅游就成为了人们度 假休闲的一种主要选择,“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等已经 成为我国旅游业最为繁荣的一段时期。但是可以发现,我国很多
著名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游客们摩肩接踵,而且还有很多人已经 倾向于选择自然观光旅游。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所需,旅游 开发者需要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在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公 司的努力下,当前我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地因地制宜地发挥 自身优势,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实现了自然资源与人 文艺术的结合,可以说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旅游 需求。
浅谈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浅谈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前提,是吸引旅游者的直接条件和因素,是旅游业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重要条件。
我国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近几年来,部分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片面的只看中眼前的利益,只利用旅游资源而不注重环境保护,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容易破坏的生态环境与当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应的解决对策。
1、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生态资源是旅游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自然生态环境的优美与人文环境的质量是吸引游客的最基本条件,一个整体自然风光美好、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区,会给带来游客种种美好感受。
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关系密切,而又相互冲突,相互矛盾。
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以环境保护的为前提,旅游区景观被精心保护,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形成良性循环状态,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旅游景区的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旅游开发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环保旅游,才能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2、容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2.1水体容易遭到破坏在自然资源景区,水体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
旅游区的兴建、旅游区日常经营产生的废水、某些游客向水中乱扔垃圾以及毁林开荒导致水流失等情况,都能对旅游区的水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严重破坏。
2.2 土地容易遭到破坏旅游区的植被破坏是导致土地污染最主要的因素,譬如肆意乱砍伐景区的原始森林、景区修建任意就地取材以及游客乱攀乱折树木等等,都会对景区的植被造成破坏,导致景区的水土流失。
2.3 空气与噪声遭到污染游客去景区旅游,必须要乘坐相关的交通工具,景区势必要来往大量的车辆,各种车辆的尾气排向景区的上空,造成污染,甚至形成酸雨降落,对景区的植被带来极大的危害。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业是全球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迅猛。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基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挖掘本地的旅游资源,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旅游业的年收入达到了数万亿美元,仅仅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也越发突显。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地区的生活水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地区的人们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挣钱。
一些地区的农村居民通过旅游业获得了更多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
保护旅游资源的紧迫性旅游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遭受了破坏或消失,就很难再恢复。
许多地区由于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自然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举个例子,中国美丽的黄山是一个旅游胜地,但是由于过度的开发,黄山已经面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这是非常危险的。
此外,旅游业还会对当地的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历史建筑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果不注意保护,就会导致它们的破坏甚至消失。
如何保护旅游资源通过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可以让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
1. 严格控制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
针对总体开发规划进行建议,设置严苛的开发门槛,增强规划可能性,加强环境保护,规定价值底线,严格节制旅游业扩张。
较正开发行为,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强旅游资源监管加强旅游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工作,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开发行为,同时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
3. 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意识仅仅靠政策、规章制度行动来保护旅游资源,在没有对当地居民,游客的教育指导下,是远远不够的。
提高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从高度重视旅游环境的清洁、卫生等方面入手,同时,加强未来一代旅游资源的意识,向他们传递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
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
3、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一般地,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对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修复、保护,或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
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二、相互矛盾1、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也是一种破坏。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
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资源地进行的适度建设是以局部范围的破坏为前提的。
可以说,没有破坏也就没有开发,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开发模式,使得积极的开发也会带来破坏。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技术条件限制,兵马俑一号坑的彩陶已逐渐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当然,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是对资源的严重破坏。
其次,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因管理不善,资源地游客涌入量往往超过其承载力,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损坏:如北京故宫很多地砖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护、修复工作的难度。
目前国内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量进行限制,而是来者不拒。
再次,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开发从而带来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
旅游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平衡策略

旅游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平衡策略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成为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消费和休闲方式。
然而,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平衡策略,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1.1 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在于其独特且有吸引力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人类创造出来的景点等。
通过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人们对新鲜感和享受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推动就业机会和财富分配。
1.2 保护环境及传统文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利用,很多地方正在快速失去其原有魅力。
山水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文化风貌丧失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保护旅游资源以确保其持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平衡的策略2.1 制定科学规划和管理体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基于科学规划和管理体制,合理布局各种旅游设施和活动区域。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旅游区域的监管和维护,确保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并保持其自然风貌。
2.2 提倡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模式推广和引导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态,如生态旅游、农村旅游等,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并促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实践中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责任。
2.3 加强教育宣传意识通过提升公众宣传教育意识,加强对环境保护意义、生态平衡以及文化遗产价值的普及,引导公众逐步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到各项环保活动中去。
2.4 合理分配利益及收益保护旅游资源应该有共同关注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公平分配原则,确保既享受到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分享环境和社会效益。
2.5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加强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形成相互支持和协同发展的格局。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模式,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取得良性循环。
三、发展中国家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平衡策略3.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是一项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从狭义上讲,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
而从广义上来说,开发与保护却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国地域辽阔,景区景点多在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本身可用于风景旅游资源保护的资金很少且来源单一,单纯的讲保护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也无法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而重开发轻保护,短期内游客量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增长较快,但一旦超过资源的环境容量,造成过度开发,就会损坏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不偿失。
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者必须慎重处理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要根据资源及其环境的容量,来确定开发建设的方式和规模。
无论开发还是保护,都应该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为出发点,以达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
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
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
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
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
目前,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
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
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旅游资源的保护,当前要切实抓好下述三个方面,尤其是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是对景观、景点的保护。
这是对旅游资源的直接保护,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顾景观、景点的承受能力,掠夺性开发,它直接破坏了旅游资源。
我感觉在这方面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两方面,一是对景观和景点加强维护和维修。
尤其是对人文旅游资源,要
加强保护。
目前还有许多珍贵的人文资源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
例如,有的城市,内的古建筑物年久失修,将要倒塌,还有许多古迹在城市建筑中被拆除或淹没,实在令人可惜。
蓬莱的三仙门不知什么原因拆了,取而代之八仙巨石像不伦不类的躺在那里,如果说代表蓬莱的标志是蓬莱阁,那么躺在蓬莱阁东侧的八仙石像则有点不知所以然;如果说代表蓬莱旅游文化的是八仙文化,这座石像也应在八仙渡海口,不知道突兀在蓬莱阁与八仙渡海口的八仙石像是否有点尴尬与自己的存在。
二是要坚决执行国务院制定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制定相应的保护景观、景点的规章制度,加强执法监督,杜绝破坏景观、景点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二是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生态保护。
这是对旅游资源的间接保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是特定区域中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在这个统一体中,生物与非生物进行着物质的交换,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稳定的系统。
就人类自身来说,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群落。
生态环境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地球空间。
因此,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同时受到自然界的约束。
自然规律并不因人类的存在而失去作用。
我们在改造自然时,必须注意遵循自然规律,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否则,我们将自食恶果,受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
一般地说,发展旅游业如同发展工业一样,造成资源耗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直接造成了损害。
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