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培训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全新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规范使用剂量和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规范使用,避免超剂 量、超疗程用药。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调整 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建立
建立耐药监测网络
通过全国或地区性耐药监 测网络,收集并分析病原 菌耐药数据。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耐药监测结果,定期 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临床 合理用药。
严格手术室环境管理
确保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定期监测空气 质量,保持环境清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强化手术人员无菌操作
手术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手 术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加强手术器械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需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流 程,确保无菌状态。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消 毒隔离等措施,降低医院 感染发生率,减少耐药菌 产生和传播的风险。
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
制定临床路径标准
针对常见感染性疾病,制定规范 化的临床路径标准,包括诊断、
治疗、护理等方面。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患者诊疗过程 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质 量和安全。
保持社交距离等。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规范
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 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 。
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
医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或 灭菌,确保再次使用时无菌。
无菌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 守无菌技术原则,如戴无菌手套、穿 无菌手术衣、使用无菌器械等。
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
根据跟踪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改
院感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强化监督和评估
加强对院感防控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 改进和提高防控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通过学习和掌握院感防控知识,提高医务人员防 控能力,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03 保障患者安全
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获得安全的医疗环境,减 少因医院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培训内容和目标
01
02
03
04
05
院感基本概念和 流行病学…
消毒与隔离技术
手卫生和个人防 护
医疗废物处理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 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 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来源和传播途径等不同,医院感 染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 部位感染等。
个性化防控策略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和医疗场景,制定个性化的院感防控策略,提高防 控效果和患者安全。
持续提高院感防控能力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院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 能,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
完善制度和规范
建立健全的院感防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01 高压蒸汽灭菌法
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 孢。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蒸汽的物品,如手术 器械、敷料等。
02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温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但 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等。
03 低温灭菌法
利用低温条件杀灭微生物,如环氧乙烷灭菌法。 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热的物品,如电子仪器 、塑料制品等。
加强对院感防控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 改进和提高防控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通过学习和掌握院感防控知识,提高医务人员防 控能力,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03 保障患者安全
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获得安全的医疗环境,减 少因医院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培训内容和目标
01
02
03
04
05
院感基本概念和 流行病学…
消毒与隔离技术
手卫生和个人防 护
医疗废物处理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 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 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来源和传播途径等不同,医院感 染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 部位感染等。
个性化防控策略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和医疗场景,制定个性化的院感防控策略,提高防 控效果和患者安全。
持续提高院感防控能力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院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 能,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
完善制度和规范
建立健全的院感防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01 高压蒸汽灭菌法
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 孢。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蒸汽的物品,如手术 器械、敷料等。
02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温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但 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等。
03 低温灭菌法
利用低温条件杀灭微生物,如环氧乙烷灭菌法。 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热的物品,如电子仪器 、塑料制品等。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ppt课件

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3月18日、1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6名重症患儿,3月22日5名患儿死亡。 据专家组调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暖箱 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该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该院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术安全。 院长、副院长、医务 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 新生儿科护士长被撤销 职务。
2.对策
(1)转变观念 全员参与:上到院长下到清洁工人都必须参与。 严格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重点部门(手术室、供应室、ICU)的管理制度等。 注意细节:感染的概念很简单,但内容涉及面广,相关部门多,观念更新快,但真正要落实好这一工作是要加强细节的管理。比如:洗手、垃圾的分放、被服不可放于地面、地面清扫的方法、备皮……。 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
39741
779.2
接触仪器
14
15200
1085.7
接触污衣物
13
21572
1059.3
肠镜检查
4
160
40.0
某医院传染科职工进行不同工作后手指带菌数
传播途径-血液/体液传播 血液、血液制品、输液制品在采用、制作、包装、运输、保存、输注等操作过程中遭污染而造成感染
(3)易感宿主
+
物品
直接接触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不经媒介)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物(如污染的手及器械等)传给易感者。 侵入性操作:是医院中特有的传播方式,较常见。
直接感染
间接感染
工作类型
检查次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ppt课件

胃肠道感染防控
饮食管理
合理饮食,避免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
消毒餐具
餐具应定期消毒,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 。
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及时处理感染
一旦出现胃肠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 受规范治疗。
04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 菌感染。
环境消毒的方法
根据环境的不同区域和污染程 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紫 外线消毒、化学消毒剂擦拭等 。同时应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换 气,保持空气流通。
03
重点部位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道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 应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
加强患者管理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采 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
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风险
分析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 暴露风险,如接触感染患 者、处理污染物品等。
评估方法
介绍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的 方法和工具,指导医务人 员如何识别和评估自身面 临的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措施
提出针对不同职业暴露风 险的防护措施,如正确使 用防护用品、规范操作程 序、接种疫苗等。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 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等。
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源
医院内的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陪护人员等都 可能成为感染源。
传播途径
医院内存在多种传播途径,如接触传播、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等。
易感人群
住院患者因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成为医院感染的 易感人群,尤其是重症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等 。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培训课件ppt

医院声誉
医院感染事件可能对医院 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 响,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 任度。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医院内患者和医务人员 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如握手、共用医疗器
械等。
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 生的飞沫传播病原体。
血液传播
血液中携带的病原体通 过输血、注射、手术等
途径传播。
环境传播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手卫生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研究表明,手卫生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院 感染的发生率,特别是呼吸系统、手术部 位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消毒与灭菌
详细描述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化学消 毒剂浸泡、干热灭菌等,灭菌则通常采用
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
总结词
消毒与灭菌是消除病原体的重要手 段,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
医院内的环境如空气、 水、物体表面等可能成 为病原体传播的媒介。
02
CHAPTER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手卫生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来减少细菌传播 。
医护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 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等情况下进行手卫 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除微生物。
A
B
C
D
详细描述
医疗器械如果不经过彻底的消毒与灭菌, 可能会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导致医院 感染的发生。
总结词
消毒与灭菌对于医疗器械、手术器械、敷 料等医疗用品的清洁和无菌状态保持至关 重要。
隔离与防护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

支持
未来展望:加 强培训和持续 改进,提高医 院感染防控水
平
总结:强调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 的重要性和成果, 呼吁加强培训和
持续改进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培训效果评估不足 感染防控意识不强 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
未来医、提高意识、完善制度 持续改进:不断跟进、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 总结:回顾本次培训的重点和成果,展望未来
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定义:医院感 染是指患者在 医院接受治疗 期间发生的感
染
分类:根据感 染来源分为内 源性感染和外
源性感染
危害:影响患 者康复,增加 医疗费用,甚
至危及生命
预防与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感染发生 率,保障患者
安全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源: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来自医院 内部,包括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
总结与展望:总 结医院感染暴发 事件的应对策略 和经验教训,提 出未来改进方向 和展望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医院感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 感染控制标准与规范 感染控制指标与评估方法 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医院感染的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与内容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流程 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分类、收集、 运送、贮存、处置
医疗废物处理设备:专用容器、防 泄漏包装、收集车
医院感染的控制策略
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并控制医院感 染
监测与报告
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未来展望:加 强培训和持续 改进,提高医 院感染防控水
平
总结:强调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 的重要性和成果, 呼吁加强培训和
持续改进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培训效果评估不足 感染防控意识不强 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
未来医、提高意识、完善制度 持续改进:不断跟进、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 总结:回顾本次培训的重点和成果,展望未来
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定义:医院感 染是指患者在 医院接受治疗 期间发生的感
染
分类:根据感 染来源分为内 源性感染和外
源性感染
危害:影响患 者康复,增加 医疗费用,甚
至危及生命
预防与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感染发生 率,保障患者
安全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源: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来自医院 内部,包括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
总结与展望:总 结医院感染暴发 事件的应对策略 和经验教训,提 出未来改进方向 和展望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医院感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 感染控制标准与规范 感染控制指标与评估方法 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医院感染的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与内容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流程 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分类、收集、 运送、贮存、处置
医疗废物处理设备:专用容器、防 泄漏包装、收集车
医院感染的控制策略
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并控制医院感 染
监测与报告
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PPT培训课件

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感染事件
事件概述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感染事件,导致多名手 术患者伤口感染。
感染源分析
调查发现,感染源为手术室内的细菌和病 毒,可能是由于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故障 和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所致。
应对措施
医院立即修复空气净化系统,加强手术室 清洁消毒,并对手术医护人员进行再培训,
确保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 ppt培训课件
目 录
• 医院感染控制概述 •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流程 •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 • 医院感染控制案例分析
医院感染控制概述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内获得并在出院后发生 的感染。
经验教训
定期检查和维护手术室设备,加强手术室 空气质量监测,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 技能和意识。
案例三:某医院血液透析室感染事件
调查发现,感染源为透析机内部和管 路中的细菌和病毒,可能是由于设备 维护不当和操作不规范所致。
加强透析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 消毒和检测,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规 范意识和感染控制技能。
隔离防护制度
总结词
隔离防护是防止医院感染扩散的重要措施,通过将感染源和易感人群进行隔离,控制医 院感染的传播。
详细描述
隔离防护制度包括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观察隔离、对重点区 域和重点人群进行防护等措施。医院应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 离和防护措施,并加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同时,
影响医院声誉
医院感染事件可能引发患 者和家属的不满和投诉, 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培训PPT课件(精)

血液透析设备管理
定期对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等设 备进行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确保设 备安全使用。
环境清洁与消毒
保持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整洁,定期对 空气、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培训教育与提高意
05
识
针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等。
医疗废物处理
医护人员应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 送和处置等相关知识。
环境消毒
对医院内空气、物体表面 、地面等进行定期消毒, 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 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 造成危害。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和患者生理情况等因素,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和剂量
严格按照医嘱给药,确保给药时机和剂量准确。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制定精准化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01
02
03
04
05
提高医护人员防 控意识
完善消毒隔离制 度
加强耐药菌监测 和防控
推动智能化监测 系统的应用
加强多学科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医院感染防控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 ,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 的监督和检查。
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关注患者用药后的 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控制措施与策略
03
隔离技术及应用
标准预防措施
隔离技术应用
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安 全注射等。
正确使用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防护 用品,掌握穿脱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感染
间接感染
物品
+
某医院传染科职工进行不同工作后手指带菌数
工作类型
检查次数
物理检查 45 护理治疗 51 接触仪器 14 接触污衣物 13 肠镜检查 4
总菌数 (菌落数)
14290 39741
15200
21572
160
平均菌数 (菌落数)
317.5 779.2
1085.7
1059.3
40.0
传播途径-血液/体液传播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2.医院感染的来源
交叉感染: 指病人、医院工作人员和探视者作为传染源,相互之
间传播。 环境感染:
指感染来自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具、药物、制剂和其 他环境。 自身感染:
正常寄居于人体的病原体,因机体抵抗力下降,菌群 失调,或治疗等为病原体提供了侵入门户而发生的感染。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者的途径。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的传播链
疫力的人群。
(1)感染源
感染的来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 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
病原 微生物 自然生存 繁殖及 排出的 场所 或宿主
患者自身 动物感染源
医院环境
(2)传播途径
7.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住院病人中凡有: 气管插管 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 留置导尿 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 老年病人等 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8.医院感染的危害
延长病人住院日,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国内统计医院感染浪费达50-100亿人民币/年。 美国每年处理院内感染费用超过40亿美金。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甚至对 医院声誉与社会安定均造成重大影响。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白内障超 声乳化手术后感染!9名患者施行眼球摘除手术,1名施行玻璃 体切割手术。
卫生部认为这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立医院管 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 范;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 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 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
Nightingale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感染 患者进行隔离、病房通风、带手套等措施,仅用了4 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42%下降到2.2%。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提出感染是在人与人 之间通过手、医疗器械、敷料进行传播,最早提出 了消毒的观点,使手术感染率从45.7%降到15%;
血液、血液制品、输液制品在采用、制作、包装、运输、保 存、输注等操作过程中遭污染而造成感染
(3)易感宿主
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患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疾病的病人 侵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的病人 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 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 医院患者既可能是感染源也是易感宿主 宿主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定植的数量、部位与宿主正 常的防疫功能
给予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马爱群、副院长吕毅撤职处 分。免去医务部、 护理部、新生儿 科主任、护士长 的职务。
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3月18日、1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津市 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6名重症患儿,3月22日5名患儿死 亡。
据专家组调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暖箱 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 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该院医务人员严重缺 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该院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 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 术安全。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5.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浸入性诊疗手段增加
使用免疫抑制剂 大量抗生素的开发与普及 易感病人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对探视者未进行必要的限制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6.常见的医院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感染 病毒性肝炎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病原体从感染原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接
空
触
气
传
传
播
播
饮水 饮食
传 播
治
生物
疗
媒介
传
传播
播
医院感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
定义: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粒--气溶胶来传播。
飞沫型 飞沫核型 菌尘型 医源型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不经媒介)与感染源 接触而获得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物(如污染的手及器械等) 传给易感者。 侵入性操作:是医院中特有的传播方式,较常见。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1.医院感染的认识、发生、发展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关消毒的记载;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 院曾因此被称为“死亡场所”、“产妇死亡之门”; 1847年塞姆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于 1861年发表了“产褥热的病原学观点和预防”而成 为医院感染研究的先驱。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
江山邦尔骨科医院护理部
培训的主要内容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02
护理人员在控制医院感染 中的重要性
03 落实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04 标准预防
05 针剌伤与职业暴露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 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 备三个基本条件: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三者构成感染链。
三个环节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感染源: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 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
传播途径 感染源
感染源
易感人群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感染源
感染源
医院取消二级甲等称号;院长撤职,分管副院长严重警告 记大过,眼科责任人警告记过、停止执业,卫生局局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8 月28日到9月16日期间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名,其中有9名 新生儿从9月3日开始发病,到9月15日先后死亡8例。经卫 生部和陕西省联合专家组调查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 亡系院内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
间接感染
物品
+
某医院传染科职工进行不同工作后手指带菌数
工作类型
检查次数
物理检查 45 护理治疗 51 接触仪器 14 接触污衣物 13 肠镜检查 4
总菌数 (菌落数)
14290 39741
15200
21572
160
平均菌数 (菌落数)
317.5 779.2
1085.7
1059.3
40.0
传播途径-血液/体液传播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2.医院感染的来源
交叉感染: 指病人、医院工作人员和探视者作为传染源,相互之
间传播。 环境感染:
指感染来自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具、药物、制剂和其 他环境。 自身感染:
正常寄居于人体的病原体,因机体抵抗力下降,菌群 失调,或治疗等为病原体提供了侵入门户而发生的感染。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者的途径。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的传播链
疫力的人群。
(1)感染源
感染的来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 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
病原 微生物 自然生存 繁殖及 排出的 场所 或宿主
患者自身 动物感染源
医院环境
(2)传播途径
7.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住院病人中凡有: 气管插管 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 留置导尿 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 老年病人等 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8.医院感染的危害
延长病人住院日,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国内统计医院感染浪费达50-100亿人民币/年。 美国每年处理院内感染费用超过40亿美金。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甚至对 医院声誉与社会安定均造成重大影响。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白内障超 声乳化手术后感染!9名患者施行眼球摘除手术,1名施行玻璃 体切割手术。
卫生部认为这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立医院管 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 范;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 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 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
Nightingale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感染 患者进行隔离、病房通风、带手套等措施,仅用了4 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42%下降到2.2%。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提出感染是在人与人 之间通过手、医疗器械、敷料进行传播,最早提出 了消毒的观点,使手术感染率从45.7%降到15%;
血液、血液制品、输液制品在采用、制作、包装、运输、保 存、输注等操作过程中遭污染而造成感染
(3)易感宿主
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患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疾病的病人 侵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的病人 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 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 医院患者既可能是感染源也是易感宿主 宿主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定植的数量、部位与宿主正 常的防疫功能
给予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马爱群、副院长吕毅撤职处 分。免去医务部、 护理部、新生儿 科主任、护士长 的职务。
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3月18日、1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津市 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6名重症患儿,3月22日5名患儿死 亡。
据专家组调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暖箱 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 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该院医务人员严重缺 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该院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 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 术安全。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5.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浸入性诊疗手段增加
使用免疫抑制剂 大量抗生素的开发与普及 易感病人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对探视者未进行必要的限制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6.常见的医院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感染 病毒性肝炎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病原体从感染原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接
空
触
气
传
传
播
播
饮水 饮食
传 播
治
生物
疗
媒介
传
传播
播
医院感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
定义: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粒--气溶胶来传播。
飞沫型 飞沫核型 菌尘型 医源型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不经媒介)与感染源 接触而获得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物(如污染的手及器械等) 传给易感者。 侵入性操作:是医院中特有的传播方式,较常见。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1.医院感染的认识、发生、发展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关消毒的记载;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 院曾因此被称为“死亡场所”、“产妇死亡之门”; 1847年塞姆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于 1861年发表了“产褥热的病原学观点和预防”而成 为医院感染研究的先驱。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
江山邦尔骨科医院护理部
培训的主要内容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02
护理人员在控制医院感染 中的重要性
03 落实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04 标准预防
05 针剌伤与职业暴露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 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 备三个基本条件: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三者构成感染链。
三个环节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感染源: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 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
传播途径 感染源
感染源
易感人群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感染源
感染源
医院取消二级甲等称号;院长撤职,分管副院长严重警告 记大过,眼科责任人警告记过、停止执业,卫生局局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8 月28日到9月16日期间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名,其中有9名 新生儿从9月3日开始发病,到9月15日先后死亡8例。经卫 生部和陕西省联合专家组调查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 亡系院内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